退休返聘合同了还想返聘,领导又是过去的徒弟怎么办?

导读:在中国,医生的职业生涯通常是从住院医到退休,然后再返聘,一直干到手写不了处方,还让徒弟在一旁抄方子,直到吐尽“蚕丝”。这两天,故宫网红掌门人单霁翔退休的新闻铺天盖地。1954年出生的单院长今年65岁,已经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单院长在任这些年,故宫屡次在网络引起话题,退休之后他或将回故宫当一名志愿者,也许有一天你在太和殿参观,一抬头——原来是你,单讲解员。故宫网红掌门人单霁翔退休,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意味着卸掉一身重任,从此茶酒逍遥、颐养天年。可作为越老越吃香职业之一的医生,却很难说有“退休”一说。在中国,医生的职业生涯通常是从住院医到退休,然后再返聘,一直干到手写不了处方,还让徒弟在一旁抄方子,直到吐尽“蚕丝”。医生60岁:没有退休目前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男性为60周岁、女性为55周岁,对于医生来说同样如此。理论上来说,医生到了60岁就可以退休回家了,但在《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分析》实际数据中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执业医生(包括助理)占整体医生的11%,这类高年资医生一般以返聘、自主执业、兼职等形式继续从事医学工作。医生60岁还在执业的情况在发达国家更甚。一些发达国家,对医生的工作年限没有强制性的退休年龄(如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使得医生的工作年限更长。在美国,目前仅仅是65岁以上还工作在临床一线操作的医生,就占到了医生总人数的23%。在德国,55岁以上或更年长的医生占行业领域总人数的42%!医生60岁,没有退休。来自业界的质疑:60岁行医,是否安全?在《中国医生的退休现状研究》一文中指出,一个真正成熟的医生往往要到 40 岁才开始带组自己独立,到了 55 或者 60 岁,刚刚工作 15-20 年,正是精力、经验和体力最好的时候,不应一刀切的退休。国人眼里,同样认可医生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医生越老越吃香。然而在美国,这种观点正在逐渐被颠覆。有多项大数据研究成果显示,医生越老,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反而越差,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就越高。有数据显示,治疗同样程度的内科老年重症患者,60岁以上的医生,比起40岁以下的医生,患者入院30天内死亡率要高出12%!随着年龄增长,医生也会跟普通人一样,出现健忘、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他们继续行医,是否依然安全?美国医学会正在酝酿针对老年医生行医资格作出新规定,比如要求年龄超过75岁的医生每年必须接受一次考核(身体状况、精神状况、临床技能),只有通过考核的医生才能继续在医院行医等。业界认为,医生直接掌握着他人的“生死”,医生的退休年龄,应该限制。医生应该多大年纪彻底退休?网友这么说:@zhaolong63各科应该有所差别,比如外科,50-55岁应该基本退出手术第一线,50岁以后体力、精力、视力都已经开始下降,尤其是眼睛老化,明显不能再适应精细操作,这时候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传帮带上,逐渐淡出一线工作,为60岁退休做好前提工作。内科,可以适当晚一点,但55岁以后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传帮带上,淡出一线,逐渐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其他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基本可以参照以上操作,特殊科室例外,比如:放射科,依据国家规定早一点办理。@尽捡寒枝60岁能退就退吧,上了这么多年班,时间都被医院病人支配,很难做自己喜欢做的是事,自己支配时间,不用时刻提心吊胆,享受自由,好好陪陪家人。@来自2150年医生肯定到了一定年龄肯定各方面都会有所衰退,我个人觉得除了设置退休年龄外,更应该让退休的医生有发挥余热的地方,特别是医药院校,应该多给退休医生岗位,尽量减少那些没有多少临床经验的高学历和海龟的教师担任临床课程的教师,一个工作了一辈子的医生,我想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一生的工作经验传给年轻一代的医生吧。@青蛙妈妈外科系统的女医生55真的可以退休了,眼睛花了体力也不支了,上有父母要孝顺下有孙子要照顾,没有精力好好开刀了!@笑只是表情五六十岁还不放手,下面的医生怎么上手啊@半果页牙中医没有退休限制,只要头脑清醒就行,西医外科50吧,内科55。为啥中医和西医不一样,我看看祖辈们留下的中医书和西医书就知道了,如果你有一本清朝的中医书别人会说古董,值得研究一下。如果你有资本清朝的西医书,别人会说以前的那技术已经老掉牙了,那些药物早就淘汰了!就目前而言,中国退休年龄号称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医生,应该多大年纪彻底退休呢?如果你是医生,你愿意在60岁以后继续工作吗?如果你是患者,你还会继续选择60岁以上的老医生吗?欢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返聘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