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现不受控制的症状,轻则引起高位截瘫有感觉吗?

你以为这些做法能治颈椎病? 其实都是在截瘫的边缘疯狂试探全天低头族、手机依赖症……总之,无论是 996 的日常搬砖还是好不容易放个假的深度宅,对我们脆弱的颈椎都是一种压力,时间一长,颈椎病就不请自来了。年轻人尚且如此,老年人们的情况更不乐观。这不,大爷大妈为了缓解颈椎问题,开发出了各种看上去非常野的花式锻炼大法。不过,像这种“公园里大树吊脖子”的方法治愈率为零,危险性还极高,幸好真这么干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选择一些看起来似乎更安全的方式来解决困扰,比如按摩。虽然大家都知道有病就要看医生,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身边那么多颈椎病患者,真去医院看病的人远没有选择“按摩大保健”、“颈部保健操”的人多。难道说,只要及时做颈椎保健操或多做按摩就能让颈椎病好转或痊愈?1.颈椎病严重会导致瘫痪有手术必要千万别拖颈椎病其实是一类病的总称,并不仅仅是脖子疼或胳膊麻这么简单。医学上颈椎病根据病变位置不同有多种分型,如脊髓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包括头、脖子、肩膀或者胳膊觉得疼痛、不舒服,有的人会一直疼,有的人在长时间低头工作之后会感觉到非常明显的不适,要过很久才会缓解。往往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开始有意识地给脖子一些额外关照,以期待这种不舒服或者疼痛感有所缓解。颈椎是脊柱重要的一部分,在颈部保护着脊髓,脊髓负责把大脑的命令传达到身体各处,并收集了身体各处的信息回传给大脑。如果把身体各处的神经网络比作一栋大楼里各家各户的水管,脊髓就是集合了所有水管的总管道,如果在某一层把总管道切断,那切断点以下的楼层就会停止供水。同理,如果脊髓在某个节段被卡住,神经冲动无法上传下达,身体的感觉没办法上传到大脑,活动的指令也不能下达给手和脚,肌肉无法收缩,这个人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感觉缺失或是瘫痪。导致脊髓在某个节段被卡住的原因是什么?脊柱是由一块一块的骨头拼接起来的,骨头中间由椎间盘连接并保护着。当头部在正中位时,颈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只是一个脑袋的重量,当头不在正中位时,椎间盘某一侧所承受的压力会变得很大,时间长了固定椎间盘的韧带就会老化,不能再像原来一样将椎间盘很好地固定住,引起一部分椎间盘脱离原来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当椎间盘突出变得严重,势必会挤压周边的组织,如果突出的椎间盘压到了神经或大血管,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所以当医生建议手术时,不要过于惧怕或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能够自己恢复。因为对于颈椎病来说,手术是解除椎间盘突出的最佳手段,手术实施得越早,恢复得越好。如果神经受压迫的时间长了,恢复起来可就费劲了。就好比拎一个很沉的塑料袋行走四五个小时,你手上的勒痕以及疼痛的感觉可能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恢复,甚至留下永久的疤痕。但是只拎一下就立刻放下重物,手上的不适感也会很快消失。神经恢复本身没那么快,有些人手术时间一拖就是几年,可能在就医之前这种神经压迫就存在很久了,因此尽早解除压迫才能让神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2.非正规按摩可能致命做颈椎保健操之前先做检查对于一些患者,医生给出了颈椎病的诊断并建议手术治疗,但做手术对每个人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那么这些颈椎病患者就有了一个想法:通过按摩治疗,是不是就可以矫正错位的颈椎,然后慢慢恢复了就不用做手术了?临床上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病人本身存在一些颈椎问题,有些症状并不严重,日常生活不太受影响。有个别病人偶然做了些大幅度的保健操或是接受了按摩,四肢竟然一下子不受控制,直接就被救护车拉到了医院。网上不都说多做颈椎操、按摩可以治疗颈椎病吗?怎么反而瘫了呢?对于颈椎病人来说,非正规的正骨按摩可能是致命的。因为患有颈椎病时,一部分患者的脊髓已经处于被轻微压迫的状态,当按摩师很用力地压迫脊柱骨时,脊柱会受到一股短暂而剧烈的撞击,此时的脊髓受到的压迫会瞬间增大,就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瞬间恶化,导致一些人从按摩床上直接被急救车拉到医院。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永久性高位截瘫。颈椎健身操一般比较温和,适合一些轻度颈椎病患者进行锻炼。颈椎操该怎么做呢?对于有颈椎病症状的患者,建议先到医院完善核磁共振( MRI )等相关检查,排除脊髓型颈椎病、严重脊髓压迫、潜在的后纵韧带骨化或神经损伤等病情之后,即可适当地做一些颈椎操,但切记要“温柔”地对待,不可动作幅度过大或用力过猛。3.过度低头和过度仰头都是伤害保持正确坐姿可有效预防颈椎病还有一点误解需要纠正:有人听说长期低头对颈椎不好,于是开始没事就仰着头,在床上趴着身子仰着头玩手机,以为这样可以缓解颈椎压力。事实上,长时间仰着头和低着头对颈椎的压迫是类似的,只是方向不同罢了。对于颈椎病,科学的对待方式是怎样的呢?首先,可以适当活动颈部,锻炼颈部肌肉力量,工作时尽量保持良好坐姿,让你的颈椎保持在中立位,不要过度使用它。出现颈椎病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果三个月内不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病症,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颈椎病手术属于微创且这方面的医学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以直接解除神经压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如果已经到了需要手术的程度,越早接受手术,恢复效果也就越好。来源:科学辟谣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半身麻木如“带电”,四肢乏力,行走不稳,颈部无法转动……一名48岁的男子因车祸,颈椎第1、2节段的寰枢椎脱位,随时有引起高位截瘫的风险。日前,上海脊柱外科专家邵将教授与 福州的骨科专科医院团队通力协作,成功为其实施了颈椎后路寰枢椎脱位复位和内固定手术,排除了高位截瘫的风险,不适症状大大减轻。据介绍,寰枢椎处于颅颈交界区,是连接生命中枢的要塞,解剖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血管和中枢神经从中穿过,被视为“手术禁区”,非常考验医疗团队的手术经验和配合协作,又因为寰枢椎位于口腔后侧,很多医生将这种高难度手术形象地称为“虎口拔牙”。车祸致寰枢椎脱位男子随时有瘫痪危险术前拍片,中间白色的圆点为链接寰枢椎的齿状突,位置发生了偏离术前拍片,颈椎第1、2节段的寰椎、枢椎脱位据介绍,今年48岁的南平男子林强(化名),一个月前遇车祸,颈部、肩膀、手臂等多处受伤、骨折,其中,颈部的伤势最重,第1、2节的寰椎、枢椎明显脱位。受伤后,林强被送到了当地医院进行治疗。但当地医院只为他处理了手臂的骨折。颈椎的伤情由于太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不敢冒然手术。当地医生同时提醒,寰枢椎脱位后,脖子的一个转动动作,都可能压迫到周围丰富的神经,轻则手脚麻木、四肢乏力。“要是中枢神经受压迫,有可能引起高位截瘫!建议尽快到福州的医院治疗。”果然,出院后不久,林强就出现了半身麻木、下肢乏力、行走困难的症状。一家人都很着急,到处打听。他们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主任医师邵将教授是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对寰枢椎脱位、枕颈畸形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引进人才,他在福州中德骨科医院设立了专家工作站,他本人不定期来福州会诊、手术。于是便在网络上预约了邵将教授的专家号,并于8月中旬依约前往。邵将教授(右)与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团队在手术中上海脊柱专家领衔将两个“磨盘”复位、固定术后拍片(侧位),红圈处为固定寰枢椎的钉棒术后拍片(正位),可以清晰看到固定寰枢椎的钉棒“患者来医院时,已出现了较严重的四肢麻木、乏力和颈部活动困难的症状。”福州中德骨科医院李知文院长介绍,接诊后,团队为林强作了详细的检查,发现“枢椎齿状突陈旧性骨折伴脱位”、“C1节段脊髓损伤”、“C1、C5椎体骨折”、“左肩关节盂骨折”、“左侧肩峰骨折”、“L5椎体滑脱”、“左桡骨折”等一系列相关伤情。“最重要的是寰枢椎脱位,而脱位的原因是齿状突骨折。”这里骨折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李知文院长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齿状突相当于磨盘的芯,而寰椎、枢椎相当于上下两块磨盘,“芯子”骨折了,“磨盘”出现错位,不仅脖子疼痛、无法灵活转动,还会压迫周围丰富的神经血管和中枢神经。“这位患者比较幸运,齿状突没有明显移位,否则迅速会引起高位截瘫。”林强的伤情复杂、区域敏感,福州中德骨科医院邀请上海脊柱外科邵将教授工作站介入会诊。邵将教授、工作站驻点专家李德粦深入研究后,制定了“经颈椎后路寰枢椎脱位复位+自体髂骨取骨+寰枢椎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的手术方案,手术由邵将教授亲自领衔。术中,麻醉、手术护理多科室人员与手术团队密切配合,并使用神经监测仪,保障安全。经过2个半小时的精细手术,寰枢椎成功复位,在用自体髂骨融合后,用四颗钉棒进行内固定。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多种不适症状大大缓解,特别是身体麻木感基本消失,身子轻松了很多,用患者的话说“好久没有这么舒服地吃饭了!”在寰枢椎区手术是向生命禁区挑战据介绍,寰枢椎就是颈椎第1、2节段,这里临近脑干,损伤后可能随时会因呼吸心跳停止导致患者死亡,手术风险极大,素来是“生命禁区”。但如不手术,神经功能损伤会持续加重,引发活动障碍。据介绍,在要不要手术这个问题上,林强和家人曾非常纠结,但他们四处打听,并反复考虑后,出于对手术团队的信任,最终选择了手术。据介绍,寰枢椎脱位常见于车祸、高处坠落、颈部暴力扭转等造成的意外伤害。此外,先天性寰枢关节发育不良,以及长时间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当或处于非正常生理曲度,造成关节周围韧带松弛,也会导致寰枢椎脱位。出现这些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医,通过CT和核磁共振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寰枢椎脱位并积极采取措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位截瘫有感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