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神经性钓鱼小药神经诱导素是真的吗?

2020-09-18 09:13
来源:
佚名
前几天,有个开黑坑鱼塘的老板在网上说有人钓鱼用的小药的实在太过分,生意都快干不下去了,明确规定以后要禁止使用此类钓鱼小药。问题来了,达到照片上的这种爆护效果,到底用了多少的量呢?
答案不可思议,竟然只用一小勺就够了!问题来了,这款被鱼塘老板禁止使用的钓鱼小药,为什么鱼儿变得如此疯狂呢?经调查发现,原来这种夏季钓鱼小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名为催化素的东西。
图片就是神经性小药,对人体无害,采用特定的温度分离方法,从水生植物中提取出来。其作用是诱导鱼儿并刺激植食性生物前去取食、产卵。哈哈,是不是感觉非常的神奇,想体验一下钓鱼爆护?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到黑坑鱼塘钓鱼不要让老板发现了,因为目前大部分黑坑已经禁止使用这种催化素钓鱼小药了。不过喜欢野钓的朋友可以放心用,效果更是没得说,加在饵料里上鱼超快。
作为一名深度钓鱼爱好者,如此厉害的钓鱼小药当然也要体验一下,于是果断在网上买了一瓶,本人喜欢钓鲤鱼,鲢鳙,于是店家给我推荐了两款专用的钓鱼小药,价格挺实惠。
在闷热的夏天季钓鱼确实太不容易了,很多人偶空军,选对小药非常重要,不要顶着暴晒还没有鱼获心里多难受。跟我一样爱钓鱼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图片右下方的“去看看”,效果相当不错,怪不得好评那么多。
渔翁:钓鱼这么多年,不用药纯属瞎胡闹
只要1滴小药,能把1个鱼塘的鱼聚过来,你也能十分钟钓上30斤大鱼
这是一种利用 天然植物提取物及进口香基,它带有一定的香味,对鱼有致命的诱惑。在水里面喷2下,不到10分钟,鱼就会被吸引过来,任你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9-05-26 11:59
来源:
高级钓鱼技巧
对于钓鱼人而言,最殷切希望自己能够攻克的两个钓鱼难题就是诱鱼和促食,诱鱼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把鱼吸引至钓点,而促食则是让钓点中的鱼强力地开口吃饵。对于钓鱼高手而言,诱鱼容易促食难。这就好比炒菜一样,很多菜闻着都很香,可吃起来未必好吃。对于鲤鱼和鲫鱼而言,只要饵料的气味不太难闻,基本都能诱来鱼,可要是让鱼吃饵,那饵料的味道就必须很好,甚至需要在饵料中添加一些能够明显刺激鲤鱼开口吃饵的物质,下面介绍下主流的鱼类促食剂。
DMPT,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易潮解。DMPT自带的海藻味道是淡水鱼类较为喜欢的,所以有一定的促食效果,要比蛋氨酸、精氨酸、甘氨酸、核苷酸等氨基酸类促食剂效果好一些。但是,由于近年来DMPT被广泛应用到鱼饲料、钓鱼饵料和钓鱼小药中,DMPT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硫代甜菜碱,以前常被用作水产饲料诱食剂,后来逐渐被钓鱼人作为钓鱼饵料添加剂使用,适用于淡水鱼中的鲤、鲫、罗非鱼等。硫代甜菜碱是早期的鱼类促食剂,被应用于钓鱼的时间很久远了,效果也不再如当初难么明显,和DMPT一样,由于应用过于广泛,效果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多巴盐,鱼类饥饿激素,鱼类外激素的一种,可以刺激鱼的味蕾,通过传入神经传导至中枢神经,另鱼产生强烈饥饿感。和钓鱼有关的三种鱼类外激素分别是:鱼类饥饿激素、鱼类摄食信息素、鱼类安全信息素,顾名思义,鱼类饥饿激素就是刺激鱼产生饥饿感的激素,鱼类摄食信息素就是鱼类发现食物后通过同伴前来觅食的激素,鱼类安全信息素就是鱼类处在自认为安全的区域后通知同伴前来避险的激素。多巴盐从去年开始逐渐被应用到钓鱼活动中,促食效果较为显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钓鱼小药神经诱导素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