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能够治疗好吗真的能够自愈吗??

#抑郁症#可以说是一个终身疾病。所谓抑郁症的痊愈,其实指的是在某次抑郁症发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有症状。抑郁症发作时,做什么都不开心,即使是平时最喜欢的活动,也都提不起兴趣,感觉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与郁闷不同,抑郁的症状要持续两周以上才可能是抑郁症。如何自我诊断抑郁症第一个就是明显的情绪交替。你看有很多人,他其实之前可能也比较活泼,也很开心,对很多事情也是很有兴趣的,然后突然就变得非常的悲伤,很孤单、很冷漠、很淡漠,就是情绪变化非常明显。第二个就是非常消极的自我概念,自责、自罪,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够好、有问题,很多错误都是自己导致的,认为自己有罪。第三个方面就是退行性的或自我惩罚的想法。逃避、躲藏,很多人就是不愿意见人,不愿意参加工作,也不愿意出去玩,最极致的就是死亡了,这是最极致的逃避。第四个是植物性症状的改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以他睡眠就不好,睡不着,入睡困难,有的早醒,早醒比较多见,三四点钟两三点钟就睡着睡着就醒了,醒了以后就感觉情绪好像就在骨子里,在细胞里,只要一睁眼睛它就在那儿。那种难受让人胃肠翻搅,那种痛苦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然后厌食,不爱吃饭,食欲下降,性欲缺乏。当然也有一些人他是反的,嗜睡,暴饮暴食,性欲增强,但大多数是前面说的这组症状。第五个大方面就是活动能力发生了变化,也比较迟缓,不爱动,你看他什么都慢半拍,也不爱跟人交往,有一部分人就变得特别急躁,伴随着这种焦虑,坐立不安。抑郁症是否可以痊愈大部分抑郁症病人的症状是间歇式的,也就是抑郁症状时好时坏,有时症状比较明显,而在每两次发病的中间,他们的情绪状态又会比较稳定。每个人的抑郁症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都不一样,也就很难预测发病的时间。抑郁症可以说是一个终身疾病,很多抑郁症患者在一生当中会经历抑郁症状的多次反复发作,因此很难用「痊愈」来定义他们康复的状态。大部分时候,所谓抑郁症的痊愈,其实指的是一个人在某次抑郁症发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有症状,恢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积极配合治疗,一次抑郁症的发作通常会持续 3~6 个月,而大部分病人会在 12 个月之内康复。那么,从长期来看,有多少病人可以维持很多年都不再复发,甚至是永远痊愈呢?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从两年的尺度看,大约有 60% 的人可以维持康复的状态;当时间延长到 4 年时,大约只有 40% 的人维持在康复的状态;如果 6 年后再观察,则大约只有 30% 的人维持在康复的状态。抑郁症的长期康复率之所以这么低,是因为焦虑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不容小觑的角色。总之,抑郁症的复发风险非常高,大约 80% 的病人都会经历至少一次的复发。每复发一次,再度复发的风险又会增加,发病后的康复情况也会变差。在经历了第一次抑郁症发病之后,有超过一半的人可以在 6 个月之内康复,大约 3/4 的人一年内可以康复。但是,仍然有多达 25% 的病人一年以后仍然无法康复,并发展成慢性抑郁症,这和病人有没有积极参与治疗有很大的关系。什么人容易得抑郁症父母有抑郁症,孩子会不会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呢?的确是这样,遗传因素对抑郁症发病有中等程度的影响。如果你有一位直系亲属患有抑郁症,那么你得抑郁症的风险会比别人高三倍。不过到目前为止,针对抑郁症的大样本基因研究并没有发现哪几个特定基因会明显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抑郁症的遗传贡献大约是 40%,也就是说,我们会不会得抑郁症,40%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剩下的 60% 则取决于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早期的抑郁症研究发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常常会发生在一个人抑郁症发病前的一年之内。哪些事情是压力事件呢?威胁生命的遭遇、慢性疾病、经济困难、失业、和配偶分离、失去至亲,以及遭受暴力虐待。但并不是任何人遇到重大的生活压力事件之后都会变得一蹶不振。有一部分人在面对重大的生活压力时,依然可以应付得很好,他们有很强的心理复原力。不同人在面对压力时的不同反应可能来源于他们不同的生物基础,也可能来自他们的童年经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经历过重大创伤,他在成年后面对压力时心理可能更脆弱,也更容易得抑郁症。自助改善抑郁的方法1.保持精力保证每天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进一步强调】每次有氧运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有氧运动能够改善身心、提高大脑灰质和白质产生】每周坚持3到5次冥想练习10分钟,依次往上加,到每天一次{或者一个肌肉渐进放松疗法可以试试多晒晒太阳,多在外面走走。 这些就是一个克服抑郁情绪的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这些基础不能努力去做好,后面的都很难再有好的收获。抑郁情绪会导致失眠,失眠会进一步加剧抑郁情绪的产生,这是恶性循环2.和能够接受你抑郁症的朋友待在一起· 抑郁情绪有负能量,找朋友聊天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能理解你的朋友,有他们在你身边真的很棒。建议和朋友面对面的呆在一起。· 要注意的事,你有抑郁情绪如果有的朋友不理解的话,容易给你灌鸡汤,同时有可能会认为你“矫情”,这反而会加剧你的情绪爆发。· 所以,建议在选择朋友之前要有一个筛选。· 那么你可以跟想治疗、改进的患者呆在一起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我最近喜欢面基朋友、一起吃烧烤或者去旅游等等,有个理解自己的朋友在身边,我比较舒心一点,但是这样的朋友现实生活中太少。3.远离抑郁情绪环境· 抑郁情绪的开端都是比较“丧”,其实吧。稍微听一点丧的音乐,书籍也没什么。但是,长期丧下去,很明显会加剧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好像周末在家,很多人懒人就是喜欢躺在床上听歌,人也越来越懒。如果说是有抑郁情绪的人会更严重。· 这时候,其实不建议看鸡汤、你最好吧这种情绪当做,“哦!我抑郁情绪来了,我需要找东西调节一下”。这样思考一下会好很多,你也会愿意去找一些解决办法。我们不是常说:“全凭一口仙气吊着”么?哈哈,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丧的环境有哪些呢:文学【太宰治】、音乐【这个太多了失恋啊、分手啊等等】、影视作品等等。· 我这里比较否定一点就是,远离真正抑郁症的朋友,因为害怕传染负能量。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你要是跟抑郁症朋友关系不是很好的话,那么他在你眼中其实会表现出一个正常人。但是,你是一个抑郁症病友,如果呆在一个同样的病友群里,真的不要担心负能量会传染。因为,有句话叫负负得正。病友共同探讨面对抑郁症的话题,其实会爆发出很大的积极心态。这点在国外美剧中看到的很多互助会一样。我看过相关文章,其实就是比惨大会,但是你别说,凡是参加过的人都认为非常有用。【这也许就是每个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是占据人生主导地位吧。】4.唱歌、弹琴、做饭· 这三类都是强化自身输出的好办法,特别是唱歌简单、高效。不要害怕自己难听,找个空无人烟的地方大声唱出来,丧的歌也可以。这样会身心愉悦。【非常有用】· 做饭:是我上个星期悟出来的。那时候情绪不好,心理不舒服,也不想去运动。于是,我尝试着去做饭,在投入进去后效果非常棒。可能是自己亲手做的,然后也转移了注意力吧,而且毕竟自己做的,吃起来貌似会很有味道。【自己做的饭,再难吃也要吃完】5.写日记(很有用的倾诉方法)· 其实千万不要小瞧写日记这件事情。写日记首先就能达到一个倾诉的效果,我们之所以会有抑郁情绪主要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把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一个良好的倾诉的过程。同时,写日记也是一种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良好方式,记录下那些令自己高兴的事情得到良好的反馈让自己更加舒心。记录下那些令自己难过的事情就像给自己嘘寒问暖一样,这个过程也就像是一个自我治愈的过程。· 当我们写日记的时候,其实可以把自己当前的情绪都下来。我们人的情绪是有一个回复水平的,出现抑郁情绪我心理会有点不舒服,我都是一点点记录这种不舒服状态,如果是有原因的不舒服,那么我会因为这个原因来合理的激励自己,这种慢慢写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应该算一个“知觉审核”。6.撸猫(宠物)· 研究显示:养猫对人具有镇静和舒缓忧虑的效果,猫咪能帮多数主人降低压力程度。同时当你处在困难低潮时光,猫咪依偎有助于人们走出悲伤情绪,受访调查显示,猫咪是良好的倾听者。更令人振奋人心的是90%的受访女性称约会时,有猫的男子给人的印象更佳,更喜欢养猫的男子。(什么都别说我要养猫了)· 在一项可能会引起尴尬的任务时,独处和有配偶都会使自己心率和血压升高。但是,当有宠物相伴时,生理指数并没有升高多少。
更新一些东西。总说抑郁症是心理的感冒,像感冒一样常见,像感冒一样莫名其妙自己就好了,但也像感冒一样,如果太严重,可能会引起别的并发症。但是我们没有像应付感冒一样,有足够的经验去应付抑郁,没法衡量现在的症状是轻是重,是应该自己调整还是严重到需要求助于医学,所以这里附上一张图表,有抑郁情况的小伙伴对照寻找合适自己的处置方式,切莫讳疾忌医。抑郁症如果长期严重发展,是会改变大脑结构的,而并非只是“心理有点问题”这种好像自己认知有毛病的原因,且若干身体疾病亦会引发抑郁,(因为思维来自于大脑,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大脑受身体状况影响,思维和心理因此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除了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还要警惕是否身体不适,即使做相关检查排除疾病。图表如下:=================我是旧文分割线================我认为是可以的,也说说自己的经历希望能有帮助,虽然我自行寻找心理学书籍,搜寻信得过的医生求助过。首先我外婆和妈妈的性格跟我类似,也有一点这种倾向,所以我觉得我发生这个情况也有一部分基因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大概8、9年——我都在一种迷惘的、感觉禁锢的、相当孤独而不能平静的心情当中,当我在并不喜欢的国外熬到第四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开始变坏,以前可以算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从我不注意的某一天起,我开始逃课,不交作业,不去记考勤的自习,最后没有考期末考试,然后,我挂科了。那时我开始了能意识到的自我厌恶期,我一边放纵自己的不靠谱,一边谴责这样不给力的自己,乱七八糟的自我怀疑和否定压垮了我,半年后,我无法正常独立生活了,更不要说学习。我整天整夜地躺在床上大哭,内心充斥着无尽的虚无,毫无活力,无法对任何事情产生兴趣,包括自己的生命。在这之前我曾读过《遇见未知的自己》,虽然里面很多内容并不让我赞同,但我学会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技能——关注自己的情绪,审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它让我跟深层的自我产生连结,使我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然后求生的本能可以开始作用,让我去寻找让自己继续活下去的方法。能够发现问题与寻求解决方法和帮助,我认为这是自愈能否开始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后来看了更多心理学相关书籍和资料的我明白了人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与自我的分裂,而以观察者的角度关注情绪和思想使我能够与“她”短暂连结。那时我只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并且觉得不能再扛下去了,我认为自己需要散散心,一切都是因为那个环境的关系。休学半年的时间里我走了几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拍了漂亮的照片,在家人朋友理解和不理解的关怀中,暂时忘却了烦恼。我以为这就是我的自愈了,我又活过来变成“优秀的我”了。但当我重新置身于令人压力巨大和有着熟悉的烦闷的大学环境中,相似的问题接踵而来,状况再次迅速恶化,那个不能完美自控的自己、令他人和自己厌恶的我、暴躁的拖延的不善交际的人,多么恶心。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解决过,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成为令自己讨厌的人,旅行根本什么也没改变,我意识到自己只是逃开了,以为问题是环境的,却原来都在自己身上,我并没有正视它,我为自己找了大家都会说的理由,我以为那就是真实。状况很快一发不可收拾,我不得不再次休学,也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我需要为自己的问题和痛苦寻找答案。我想这就是关于自愈的第二点,正视所有的问题,问自己它们是什么,从何而来,且只关注问题本身,不是一味聚焦于它们所带来的不良好感受。这一年里,我看了更多的书。但让我真正发生转变,如涅槃重生般“活”过来的,是底下这段话——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想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黑塞《悉达多》“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想”,这正是我的问题所在,也是很多人的问题。不接受自己,不接受不那么好的、有着众多缺点的、不能达到自己和别人期望的自己,所以自我厌恶,所以觉得别人总不喜欢自己。同时我也在否定这个世界,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认为的即是真实,为不合意的事情感到愤怒却不自知,不能宽容于与自己相悖的存在,哪怕相悖的那个存在包括自己。再后来我又看到一句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我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没有优劣,只是看到它们的存在本身,以所有我能想到或想不到的方式,思考它们存在的意义。比如有些人动作慢,他可能更加从容和谨慎,但容易错失良机;有些人性子急,他可能更焦躁脾气更不好,但他有很好的行动力。深刻地观察身边的所有,寻找他们的两面性,从内心真正理解存在即是存在,它有存在的意义,必先全然地接受它们的存在本身。这是自愈的第三点,完全地、毫不强迫地、自然地接受所有,认同它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所有里包括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它们并不因为不一样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有其他缺点而消失,它们一直在你身上;接受自己的缺点——承认那就是你的一部分,它并不羞耻,它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有存在的价值,甚至你以为是缺点的东西,只是因为评价的出发点不同。不,甚至不应该分优缺点,只是特质,因为基因、环境、成长经历等等的不同,赋予了你一切所现有的特质,这就是你。接受了自己的我,仿佛放下了一切沉重的担子,很多问题变得迎刃而解,整个人像突然间可以飞起来般轻盈。后来的阅读帮我理解,这是再次与自我建立连结,不是分裂的自我,不再用一个自己去排斥令一个自己,和谐而统一的感受使我远离了分裂的痛苦,从而安抚了情绪。我又再读到《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它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尝试从里面找到中国文化的特质(ps这真是一本好书)。它对我很有启发,因为我在14岁以前都成长于这个文化中,(不记得从何处看到的心理学资料称,一个人十四岁以前的经历决定他的一生性格;还有说法是性格的80%来自基因,7岁以前的生活决定10%以上,而剩下为数不多的一点可能跟后来的经历相关。不过抱歉不能提供资料来源。)所以我必定有它的特质。而作者提到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决定他是“二元”的,与欧美国家的文化相比较,我们总以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身份定义自己,君臣、父子、夫妻、朋友,我们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的身上,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源于他人的评价,这必定是一种容易崩塌的摇摇欲坠的方式,因为你不能控制他人。我想这是我总是无法坦然面对他人眼光的原因,并且我那萦绕不去的孤独感也在于此,因为我空洞的自我总是希冀他人来填补,却又无法完全合意和长久——谁能比自己陪伴自己更久而且更契合呢?另一本非常棒的书是《自控力》,它来自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这是他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一本好书。我意识到让我生活一团糟的除了人际就是总也不听话的自己,所以我找到了这本书。里面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很棒,告诉我们事实,纠正我们那些看似合理的想法,并告诉我们几个容易实施的方法,给我们时间去尝试去做,且这些方法已经得到他的学生检验以证明大部分有效。这是本可以切实指导人的书,我从中受益匪浅。最明显的,我半途而废了两次的极难的大三课程一门都没挂,而且还拿了一个HD和两个C。(真的,我们课很难的!)我面对未完成却很快就要交的作业、未复习可明天就要进行的考试,不再是无头脑地焦虑和惧怕失败的结果,而是关注于有限的时间我可以再做些什么,它帮我平定情绪。另外我要特地说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蠢地对自己刚愎自用着(这个修辞真的没问题么?),我曾以为自己的精神无比强大,我的一切被自己所掌控,所以任何失误和脱轨都是自己的错误。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精神是受大脑掌控的,而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是这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他被这个世界所影响,不良好的饮食、不足的运动、不够的日晒、糟糕的睡眠,都从根本上瓦解我的精神和意志力,因为精神产于大脑,它是一切思考的基础;而另一方面,我所以为的精神(表意识)其实只是大脑活动的很小一部分,很多在进化过程中留下的大脑工作机制(它们大多有保证我们生存的意义),在我的思想并未意识和关注的地方持续工作,以一些我们从来不了解的方式,它们甚至是不可抗不可改变的,并不是我的精神想如何就如何,因为大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而决定。我们需要了解它们,顺应它们存在的方式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而非一味粗糙地强迫自己。所以关于自愈的第四点,这是一个长久的工作,那就是观察与思考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去寻找答案,建立起真正的自我,一个不因外界的改变、怀疑而瓦解的自我。提出疑问,去看书,去听课,去尝试解答,去了解自己,得到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关注自己真正的欲望与渴求,去满足它,以此为动力走下去。我想我很难再反复了,我觉得我以后遇到任何逆境都可以走下去不再陷落于抑郁中,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得到最根本的最核心的东西,我可以与自己和谐又统一地相处,所有困境带给我的不良情绪我都可以全然接受,让它们如流水一般自然地淌过,所以我有更多的能量解决它们,而不是用于对抗负面情绪。因为经历过那种痛苦,明白它的可怕和难以表达,所以我更加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看到的人,使他们得以“自愈”。最后放一句我喜欢的话——迷失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抑郁症是可以自发缓解的,只是缓解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人等不到那个时间。抑郁症本质上是脑功能的紊乱(当然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没有弄清楚具体怎样紊乱),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对这种紊乱是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作用贡献比较大的患者,相对容易在相应的因素去除之后自发缓解。我见过的住院病人里面首次发作的少,反复发作的多(单讨论抑郁症,虽然双相障碍也一样),而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过抑郁发作-缓解-抑郁发作这样反反复复的经历,而没有治疗过,最后越来越严重才来住院。可以推测更多的情况是一直反反复复,而不知道要看病(我国精神科科普做得不好,另外病人没有自知力不认为自己病了也很常见),或者没有严重到住院的程度。另外,社会地位较高或者较聪明的人,反而少去治疗。可能因为自以为能挺过去,可能因为病耻感。反正有的真能挺过去,有的也就自杀了。PS. 我自己有过抑郁的时候,现在对一下诊断标准也确实符合重度抑郁发作,大约持续了半年。后来应激原淡了也就过去了,当时没接触精神科也没想到自己病了,反正后来也没有复发,应该就是那种社会心理因素主导的抑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能够治疗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