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会对鸡有哪些危害 鸡霉菌感染的症状及治疗爆发会引起什么现象?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污染霉菌所生成的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中有些对家禽的影响较小不易察觉,有些却可以不同程度地损伤家禽的组织和器官,造成家禽生产性能下降。目前研究发现对家禽影响较大的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OTA)、烟曲霉毒素(FUM)以及T-2毒素等。
1、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
霉菌毒素对家禽危害的大小取决于饲料受污染程度、毒素种类和浓度以及家禽日龄大小等。
饲料污染严重时会直接导致家禽发生急性疾病甚至死亡,污染程度较轻时,家禽会表现慢性症状,鸡群生长速度、免疫能力、均匀度、产蛋率和孵化率等下降,有的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维生素缺乏症,导致鸡群腿病、羽毛生长不良和蛋壳质量下降。霉菌毒素常常还会引起家禽的神经系统紊乱、口腔溃疡、脂肪肝、采食量下降、蛋壳变薄、垫料潮湿、肌胃溃烂、羽毛生长不良和免疫抑制等问题。
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还取决于毒素的种类和浓度,家禽对不同种类霉菌毒素耐受剂量是不同的,例如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仅800×10-9就能够使鸡体的细胞免疫受到抑制,给鸡群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单端孢霉烯类毒素饲料中的含量为1~5×10-6时,可以引起家禽口腔损伤、生长速度受损、肌胃受损和羽毛生长不佳。赭曲霉毒素在饲料中浓度为0.5×10-6时,会降低家禽的产蛋率、肾脏损伤、免疫力下降等。
家禽周龄大小不同受霉菌毒素影响也是不同的,雏鸡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往往呈急性状况,主要在2到6周龄易发,有时小于1周龄的也可发生,且病死率非常高。病雏主要表现出嗜睡,食欲不振,体重降低,双翅下垂,羽毛脱落;呼吸困难,张口喘息,常伴有呼噜声或者发出尖叫声;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或者混杂血液的粪便;鸡冠、肉鬃苍白,精神沉郁,步态蹒跚,共济失调,角弓反张,肌肉痉挛,快速发生死亡。成年蛋鸡通常呈慢性经过,主要表现出机体消瘦、贫血,生产性能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病死率提高,往往是零星死亡。
2、霉菌毒素防控
对于霉菌毒素的防控,要从饲料原料的源头管控,生产过程控制和动物体内霉菌毒素的清除进行管控。在饲料原料源头控制方面,要选择采购优质的饲料原料,杜绝发霉原料入库;入库过程中过筛除去玉米中的杂质及小粒碎玉米;加强饲料原料库的管理,确保原料库环境条件合适,尤其是玉米仓的管理,同时做好原料先进先出合理规划。
生产饲料过程中选择添加合适的脱霉剂等,脱霉剂可以通过物理的方式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从而减少动物对霉菌毒素的吸收。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胆汁酸可以刺激肝脏分泌胆汁,减少肝脏中毒素的蓄积,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减少霉菌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总结
霉菌毒素是目前家禽养殖中除传染病外的第二大影响因素,每年都给家禽养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希望能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蛋鸡饲料中如果含有劣质原料,往往会产生霉菌毒素,若未及时采取强化管理或者无害化处理,会严重危害蛋鸡生产,从而导致养殖效益明显降低。蛋鸡发生霉菌毒素中毒时,会表现出采食量降低,饲料报酬下降,输卵管和卵巢萎缩,产蛋量减少,产畸形蛋,种蛋的孵化率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等症状。1 生物学特性普遍认为,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是烟曲霉菌,属于曲霉菌属,具很强的致病力,还有杂色曲菌、黑曲霉菌、黄曲霉菌等也都具有不同强度的致病性。其中曲霉菌孢子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120℃干热或者煮沸条件需要5min才能够使其失活,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抵抗化学试剂的能力,如在2.5%福尔马林、碘酊、水杨酸等作用下需要大约1~3h才能够使其失活。在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尤其是玉米、麦麸、豆粕、花生粕。在玉米皮、穗顶部玉米以及玉米副产品中,如玉米胚芽粕、次粉、玉米蛋白粉中含有更高浓度的毒素。部分霉菌能够产生很多毒素,且某些毒素还会由多种霉菌产生,且同一种毒素能够在体内不断蓄积,而不同种毒素之间还具有叠加作用,如果种鸡发生该病后还会使其后代健康水平受到影响。蛋鸡是否发生霉菌毒素中毒不能够通过存在霉菌或者真菌判断,必须对原料或者饲料中的毒素含量进行检测,才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发生该病。2 危害蛋鸡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口腔溃疡,嗉囊发炎,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出现溃疡,肌胃角质膜容易被剥离,角质膜明显增厚,且出现溃疡灶,甚至角质膜下面出现出血溃疡,肠道明显变脆,肠黏膜发生脱落、坏死,导致机体出现经常性的腹泻,采食量明显降低,体重明显减轻,造成机体无法正常的消化和吸收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使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都明显降低。由于胆小管的增生和坏死,导致胆囊黏膜出现炎症,从而引起胆囊脆性增大。导致肾小管出现变性,从而发生阻塞,并沉积较多的尿酸盐,促使肾脏明显肿胀,偶尔会引起痛风症,出现瘫痪。此外,还会损害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使心脏的负担明显加重,从而容易发生腹水症。导致机体免疫器官萎缩,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另外,会导致免疫失败率提高,促使鸡只更容易发病,且发病后很难控制。产蛋量降低,蛋壳品质变差,受精率和孵化率明显降低,且孵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胚胎死亡的情况。另外,霉菌毒素能够抑制肝脏合成和转运卵黄前体,从而影响产蛋,加之采食量减少,且料价比失调,造成母鸡性成熟延迟。3 临床症状雏鸡对霉菌毒素十分敏感,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双翅下垂。中期表现嗜睡,对外界刺激反应比较迟缓;接着呼吸系统开始出现症状,患鸡表现头颈伸直,呼吸困难,往往张口呼吸,偶有摇头、打喷嚏、甩鼻的现象。后期还会发生下痢,直至最终死亡。病程通常能够持续1星期左右,如果在发病期间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会严重危害雏鸡群。产蛋鸡发病后,通常呈慢性、隐性经过。病鸡主要表现采饲量、受精率、产蛋率明显降低,导致生产效率明显下降。有些病鸡体质日渐消瘦,且排出稀粪。有些病鸡排出的粪便内还存在未消化的饲料,往往是排出呈糊状的黑色粪便,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大量的病死鸡。4 防治措施预防措施:加强饲料管理,在原料收获时注意彻底晾晒,仓库贮存过程中注意密闭,加工过程中注意防潮,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雨淋等,从而抑制霉菌生长和产生毒素。如果饲料中已经含有霉菌毒素,要采取有效的脱霉处理措施,之后才能够使用。例如,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5000个活力单位β-葡萄糖氧化酶,或者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000g霉可吸(葡苷露聚糖),或者在每吨饲料中添加1000g脱霉素(水合钠钙铝硅酸盐),脱霉效果佳。治疗措施:如果蛋鸡已经发生霉菌毒素中毒,要立即查明原因,将毒素来源彻底切断,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肝脏和肾脏受到损伤,促使免疫器官的功能恢复正常。病鸡使用可以使用龙昌胆汁酸,配合一些高档脱霉剂,如果病鸡继发感染坏死性肠炎、大肠杆菌等疾病,临床上慎重考虑用药量,选择使用高效敏感的治疗药物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不使用损伤免疫器官、肝脏、肾脏、神经组织和血细胞的药物。用心创作内容,感谢您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鸡霉菌感染的症状及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