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喝白酒下咽的技巧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王维《苦热》今天是入伏的第一天,三伏天历来是一年中最酷热难耐的时期,连一向参禅礼佛、修身养性的“安静的美男子”王维,也忍不住想逃出地球。炎炎夏日的午后,约上三五好友,来一杯冷饮,再加上烧烤凉菜小龙虾,祛除一天的疲乏,感受着人间烟火,十分惬意。而在众多饮料中,白酒也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但是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节气,喝白酒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有行家就给出了“4不喝”的建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不要大口喝白酒一般都是高度酒,酒精含量高,而身体分解酒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短时间内大口大口的往肚子里灌入白酒,不但身体吃不消,还很容易喝醉。因此,喝白酒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一口白酒一口水,但是不要喝冰水,水可以稀释酒精浓度,帮助身体加快分解,随尿液排出体外。二、不要空腹喝很多有经验的酒友在喝酒前,都会先吃点食物,因为空腹喝白酒身体很不舒服,至于原因嘛,他们可能自己也讲不清楚,只是下意识的这么做。其实,空腹喝白酒对人的身体伤害性很大。空腹时身体处于饥饿状态,迫切需要能量,这个时候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就会非常快。人的胃对酒精的吸收量大概只有20%,而胃的下边有个小洞,直通小肠,吸收不完的酒精就全部进入小肠。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可比胃快多了,但是一旦小肠吸收的酒精过量,就可能引起酒精中毒。并且,空腹喝白酒还容易醉,不到10分钟脑袋就开始发热,晚餐还没开始,你就喝得不省人事,糗态百出,这不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吗?三、不是纯粮食酒不喝很多酒友酒后第二天都会感到头痛、头晕,究其原因,是白酒中的杂醇油、醛类这两类物质过量引起的。而这两类物质在白酒的酿造工艺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杂醇油在白酒工艺中有个雅号叫“高级醇”,当它遇上有机酸后,两者会发生酯化反应,产生脂类。而白酒的丰富香味主要就是靠酯类产生的,因此有无酯不呈香的说法。醛类也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物质,适量的醛类可以丰富酒体,增加香味。但是含量过高就会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酒后容易引起头痛、头晕、口干。那么,在选酒时就要格外注意,一定远离一些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酒,还有一些小作坊自酿酒,首选优质纯粮食酒,原因我们一一拆解:我们拿这款茅台镇出产,茅台酒董事长季克良的同门师妹冯小宁,亲自酿造的木台厚道酒来做个对比。在酿造原料这一栏,只有高粱、小麦和水,这就从源头上避免了添加剂。众所周知,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对身体的伤害很多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不管是在食品饮料中,还是在白酒中,我们都要对这些东西说不。而市面上的“调香酒”和一些小作坊生产的酒中,在原料表里,除了粮食还有食用香料,所谓的“食用香料”就是添加剂。其次,在国家的白酒出厂标准中,都会将杂醇油和醛类的含量,作为重要的检验指标之一。很多小作坊由于没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很难保证达到国家标准。(国家级酿酒大师冯小宁)而木台厚道酒的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同时,每一瓶酒都至少存放5年以上才出厂,这个时候杂醇油、醛类物质已经挥发到一个非常小的含量。即使偶尔过量,也不会头痛、头晕,并且醒酒非常快。其实想要辨别这一项很容易,纯粮食酒的国家等级分为特级、优级和一级,特级非常少见,日常饮酒优级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以上都是最低安全标准,但是只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酒友喝酒很看重的一点还有口感。木台厚道酒入口绵柔,就像棉花糖抱在一起的感觉。进入口腔后慢慢变薄,散开。细品一下,还有股矿泉水的甜净。喝下一口,整个口腔还有一种很强的包裹感,绵密的液体在舌尖跳跃,能够立即体会到酒体的厚重感。一句话概括就是,绵甜醇净。在这个特别漫长的三伏天里,让我们牢记这3点,健康舒服地度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喝白酒下咽的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