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止康有过江龙中药别名叫什么功效?

  7月3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公布了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Metrics and
Evaluation)的一项报告《有毒真相:儿童接触铅污染破坏了一代人的潜能》指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儿童受铅中毒影响,大约有8亿儿童血液中的铅含量达到或超过5ug/dl的警戒标准,中国血铅水平>5ug/dl的儿童人数有3123万(31237708)人。铅暴露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导致全球超过90.2万人死亡。    中国儿童血铅超标具体人数  联合国儿基会执行主任福尔表示,儿童铅中毒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会悄无声息地破坏儿童的健康和发育,甚至可能产生致命性后果。  铅是最纯粹的毒物,毁全身  铅不仅在体内没有任何的生理功能,而且它的毒性没有下限。  世界卫生组织在官网指出,没有已知的“安全”血铅浓度;即使血铅浓度低至5微克/分升,也可能与儿童智力下降、行为困难和学习问题相关。随着铅暴露水平的上升,症状和影响的范围和严重性也会增加。  一旦血铅超标,它对身体的损害,将是全方位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还有生殖系统……  1、损害神经发育,影响智商  铅会对儿童,会引起多动症,注意力无法集中,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儿童智力。2000年《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刊发的一篇研究中指出,对160名儿童,进行了血铅检验和智商测试,发现:儿童血铅每升高100微克每升,智商下降6.67分!  更可怕的是,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哪怕是后来经过治疗,血铅水平降低了,孩子的智商也没法恢复如初!  2011年,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研究室的一份研究《中国部分城市儿童血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每年约有80万儿童因铅中毒,而导致智力发育障碍。”  2、导致白血病  据杭州日报报道,2017年,浙江台州一位小伙子食铅能强身健体,而且得知古代炼丹原料,主要是铅和汞。于是,决定通过服食铅粉来让自己脱离“亚健康"状态。  结果身体内过量的铅,让他“头疼恶心”,让造血功能出问题,导致严重贫血,面色苍白,而且连肝脏也出现了损伤。    腹部CT片  为其接诊的医生表示:“铅中毒对血液系统、肝脏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最为严重,会造成白血病、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3、影响骨骼发育  2002年刊登在期刊《广东微量元素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骨骼是铅毒性的重要靶器官系统,已经发现铅中毒对骨骼可产生许多有害的影响。  蓄积在骨骼中的铅可以成为胎儿铅暴露的另外来源,即内源性铅暴露。人类先天性铅中毒具有明显的骨骼毒性,其证据包括婴儿颅内出现稠密穹窿和出生时骨骼及乳齿发育迟缓。  有学者发现,7岁以下儿童的血铅水平,与身高和胸围成反比。血铅水平每上升100微克每升,儿童的身高就会下降1.3厘米。此外,铅也被认为是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  4、影响生殖系统  2015年,香港生殖医学中心妇产科专科医生陈亿仕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精液含铅量高易致不育。精液含铅量由30微克升至50微克,精子DNA的断裂率,即是精子DNA完整性被破坏的情况,也会由5%升至15%,故不育男士的精液含铅量常高于40微克。若精子DNA断裂率高于30%,人工授精的成功机会仅得4.5%,即使成功人工受孕,小产机会亦会高出两倍。  5、影响消化系统  2019年,西安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瑞萍在接受西安晚报采访时表示,铅中毒还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痛、腹泻或便秘,消化吸收功能差等症状。  孩子体内的铅来源于哪?  消化道是铅吸收的主要途径。2014年,上海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颜崇淮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从门诊中接诊的众多铅中毒患儿中发现,造成他们铅中毒的铅的来源除了来自工业污染(约占60%)外,有40%是来自生活性铅污染,这主要与生活习俗密切相关,且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    1、盛食物的锡器  江浙一带锡器的使用比较普遍,比如用密封性能很好的铅锡罐盛放儿童食用的肉松和点心,或者用锡壶盛放冷开水,供儿童直接饮用或给儿童配奶饮用,有的甚至在祭祀活动后,用残留在锡壶中的黄酒(料酒)炒菜全家食用。  而锡器盛放食物、水或料酒后会释放出大量的铅,污染食物而导致铅中毒。尤其以锡壶盛放料酒所释放出来的铅最多,导致的铅中毒也最为严重。  而在浙江绍兴、杭州等地区,还有在家中生产锡箔纸或叠锡箔的工艺、家庭作坊,或在祭祀活动中有焚烧锡箔的习惯,也会导致严重铅污染。  2、铅粉止痱  在以江西省为中心的东部大片地区,包括福建、湖南、湖北等,有把铅粉(红丹粉或黄丹粉,实际上是氧化铅粉)作为或混入爽身粉、痱子粉中使用的习俗,儿童通过吸吮或啃咬手指,容易误食铅粉而中毒。  有的地区甚至在儿童6~7岁后还不定期使用红丹或黄丹粉。有些厂家生产的痱子粉中,还含有宫粉(碱式碳酸铅粉末),儿童使用后也会导致铅中毒。  3、一些含铅的偏方  传统医学认为,铅的化合物有消炎、收敛作用,可用在治疗儿童白癜风、牛皮癣、癫痫、慢性腹泻等疾病的偏方中。在全国很多地方,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及东北三省等地区,有使用铅的化合物治疗儿童口腔溃疡、鹅口疮,或在哺乳期母亲有乳腺炎时把红丹粉用麻油调制外敷消炎等传统习惯,结果导致儿童误吞铅化物而中毒。  4、爆米花、皮蛋等含铅食物  2019年,西安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刘瑞萍在接受西安晚报采访时表示,临床上最常见食品的污染有:爆米花、皮蛋(松花蛋)、罐头和水果(其表皮主要是杀虫剂含铅),其中常食未经检验检疫的“野罐头”和过期、变质的罐装食物导致铅中毒风险性最高。  5、含铅油漆  另外较为常见是含铅油漆、学习用品和玩具的污染,在新装修室内居住,含铅油漆可长久释放铅基油漆颗粒,导致儿童铅暴露。  常用的学习用品、彩色画的报刊、画报、课桌椅及玩具中的棕黑色油漆层和颜料所含可溶性铅最高。  6、环境中的铅污染  此外,湖南省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组成员赖燕主任医师接受采访时也指出,呼吸道是最主要的途径,比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室内环境污染等,其中大量的铅都集中在小孩呼吸带的高度,大大增加了儿童铅中毒的危险性。  我们该如何预防儿童铅中毒?  2015年,沈阳市妇婴医院儿保科主任医师高英在接受沈阳日报采访时介绍,让孩子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等好习惯有助于预防铅中毒。  ①敦促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洗手。  ②勤给孩子剪指甲,防止指甲缝藏匿铅尘。  ③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和其他可能被他放入口中的物品。  ④不要带孩子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逗留。  ⑤每天早上用自来水时,应先将水龙头打开约1~5分钟,使前一晚可能遭到铅污染的部分水流掉。  ⑥让孩子定时进食,特别记得吃早餐,因为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会成倍增加。  ⑦保证孩子的膳食中含有足量的钙、锌、铁。来源:健康广东
  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左右,正是甘蔗上市的时候。甘蔗不但美味,还是一种具有食疗功效的中药。  甘蔗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糖蔗,一种是果蔗,糖蔗是制糖的原料,而日常生活中所见更多的是果蔗。  果蔗根据皮色不同,有黑皮与青皮两种,黑皮甘蔗主要以广东中山、番禺、福建及台湾所产最为著名。而青皮甘蔗中上品则产自广东“潭州白蔗”及钱塘江流域的盐官镇,青蔗素有“脆如雪藕甘似蜜”的美誉。    冬季气候寒冷,很多人会选择吃羊肉煲来帮助身体抵御严寒,但羊肉性偏温燥,有些人吃完会出现喉咙痛的情况。  对此,广东地区就会选择甘蔗与羊肉一起炖煮,除了可以达到祛腥提鲜的味道效果外,关键在于可以利用甘蔗生津去燥、止渴去烦的功效,缓解羊肉的燥性,从而达到补而不燥、补而不腻的效果。  甘蔗所蕴含的中国文化  甘蔗之所以得此名,首先是其味甘甜;而“蔗”字的由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引吕惠卿的记述:“凡草皆正生嫡出,惟蔗侧种,根上庶出,故字从蔗。”    甘蔗不仅在人类生活上有诸多用途,它还和中国文化有一些关联,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文化名人食甘蔗的趣事。  东晋时,工于诗赋、书法,尤精绘画的顾恺之(约公元345~406年),噘食甘蔗是从尾部开始,逐渐推进到头部(根部)。《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顾恺之与众不同的食蔗法,后来有人以“蔗尾”一词比喻先苦后甜,境况越来越好,元代李俊民在《游青莲》诗中,就写有“渐佳如蔗尾,薄险似羊肠”之句。  此外“渐入佳境”的食蔗法,还有人以“蔗境”一词比喻为人生晚景的美好,例如宋代赵必豫《水调歌头·寿梁多竹八十》词:“百岁人有几?七十世间稀。何况先生八十,蔗境美如饴。”  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甘蔗的保健用法。  甘蔗汁的功效    中医认为甘蔗性寒,入肺、脾、胃经,其味甘能滋补,性寒能清热,具有生津去燥、利咽润喉、止渴止呕、利大小肠、解酒、除心胸烦热等功效。具体可体现为:  1.健脾利尿  甘蔗有解热止渴,和中宽膈,下气止呕,助脾健胃,利尿,滋养的功效。  2.润肠通便  甘蔗可缓解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秘结,反胃呕吐,消化不良,发烧口渴等症状。    3.生津解酒  甘蔗有一个很重要的功效,就是解酒毒。  醉酒后会出现头痛、头胀和头晕,这时候来一杯甘蔗汁,既能补益气阴,更能入血中把酒毒清除,所以我们饮酒后喝杯蔗汁可以有效缓解醉酒症状。  4.和胃止呕、滋阴止咳  饮服甘蔗汁与四分之一姜汤混合之汤液,和胃止呕效果更佳,很适用于治疗孕妇的妊娠呕吐。  5.清洁口腔  甘蔗含有的纤维多,常吃还可以提高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多嚼甘蔗能够健齿,还能够锻炼面部的肌肉。  口臭、嘴巴发炎的人都可以多嚼嚼甘蔗。但是注意食用甘蔗后要及时漱口,以免过多的糖分在口腔滞留,引起龋齿和口腔溃疡。  甘蔗生吃、熟吃,疗效大有不同    生吃泻热  冬季气候干燥,最适合吃甘蔗。很多人误以为甘蔗吃多了会上火,实际上古代医籍已经做了解读。《本草新编》中提到:“甘蔗,世人皆以为性热,不敢多食。不知甘蔗甘平而兼微寒,能泻火热,润燥之妙品也。”  中医以甘蔗榨出的汁液入药,名蔗浆(甘蔗汁)。甘蔗汁具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所致的咳嗽、胃阴不足所致的呕吐、热病及暑热伤阴所致的口干口渴等。《随息居饮食谱》中甚至称其为“天生复脉汤”,可“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血,大补脾阴”。  对于吃了煎炸上火之物引起口干舌燥,或热病过后心烦口渴,或大便闭结难解都可以尝试吃甘蔗或喝甘蔗汁。  熟食益脾胃、润心肺  古籍中还记载了一些熟吃甘蔗的方法和功效。  比如《滇南本草》中就记载“甘蔗汁治心神恍惚,神魂不定,中风失音,冲开水下。又熬饧食,和胃更佳。”提示甘蔗熬制之后有益脾胃,其中的“饧”类似于现代的饴糖。  《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蔗汁煎成如饴,色黑,甘温。和中活血,止痛舒筋。越人产后辄服之。”  《本草纲目》记载:“治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甘蔗汁一升半,青粱米四合。煮粥,日食二次,极润心肺。”也指出了甘蔗汁煮粥有益于滋润心肺。  甘蔗食疗  为大家介绍几款健康又好吃的甘蔗食疗做法。  1.甘蔗粥  材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高粱米  做法:甘蔗洗净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净,将甘蔗汁与高粱米倒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补脾消食,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宜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症。用蔗汁煮饭或粥可以让米饭和粥更清甜可口,又能起到益胃生津之效,对于长期吸烟导致咽喉不适的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甘蔗生姜汁    ▲生姜汁  做法:将新鲜甘蔗200克榨汁、生姜适量榨汁约10毫升。两种汁倒入杯中,混合搅匀备用。每次喝15毫升,每日两次。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和中、止呕。  3.甘蔗菊花饮  材料:甘蔗500克,山楂5克,马蹄5个,菊花10克。    ▲菊花  做法:将材料洗净,马蹄去皮,甘蔗斩条,菊花洗净温水浸泡。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入甘蔗、山楂及马蹄,煮30~40分钟,去渣,最后放入菊花即可。  养生功效:中医认为,甘蔗有解热止渴,生津润燥,利尿滋阴的功效,而且能为机体补充充足的热能。山楂味酸,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防暑提神的作用,搭配甘蔗,酸甘化阴,有助于改善肝火伤阴的状态。马蹄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作用。菊花则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整个药膳方口感清甜,清肝泻火,能提高肝火旺盛类型人群的睡眠质量。  小贴士:脾胃虚寒及糖尿病人群少食。  4.芦根甘蔗饮  中医认为小儿磨牙多见于积食、胃热、阴虚,对于小儿磨牙,胃火炽盛,可试试芦根甘蔗饮。  原料:芦根15g,白茅根10g,炒麦芽10g,甘蔗50g。    ▲白茅根  制法:将芦根、白茅根、炒麦芽和甘蔗放一起与水同煮15分钟,晾凉频服,此饮品甘淡、微甜。分次代茶喝,避免睡前服用。  功效:芦根性甘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白茅根性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功能消食和中;甘蔗性甘寒,归肺脾胃经,功能清热生津,润燥下气,解毒。诸物合用,能清泻胃火,生津润燥,利尿解毒,消食和中。  适用:适用于病程比较短,磨牙频率高,夜间磨牙次数多,磨牙声调高或刺耳,或见形体壮实,平时喜食甜腻、肉食等,舌苔厚,特别适合口干喜冷饮,大便干,容易饿,口舌生疮的人。  5.甘蔗雪梨饮  食材:甘蔗1节,雪梨1个,陈皮若干,红枣3~5个,枸杞10颗。    ▲雪梨  做法:甘蔗用刀劈成四瓣,雪梨不用去皮切块,红枣去核。把甘蔗、雪梨、少许陈皮放入锅中,一次性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20分钟,再把红枣枸杞放入,继续煮5-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火去燥。  6.甘蔗红枣桂圆水  功效:暖身、排毒、补血,最适合冬天饮用。    ▲桂圆肉  做法:将桂圆肉、红枣用清水泡一泡,待变软后将红枣去核,桂圆肉撕成小块,甘蔗切小段,与红枣、桂圆放入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7.马蹄甘蔗羊肉汤  材料:鲜马蹄50g,黑皮甘蔗100g,当归5g,生姜6片,羊肉250g,食盐和料酒适量。    ▲马蹄  制作: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十分钟后放入适量食盐、生姜片和料酒混合均匀,再腌制10分钟;鲜马蹄削皮洗净,切块;黑皮甘蔗洗净切块;当归洗净;将上述处理好的羊肉和相关食材放入砂锅,加入适量纯净水,先大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即可。(2~3人份)  养生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肝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马蹄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也供药用,中药名叫荸荠,多鲜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甘蔗宜选用黑皮清热生津,润燥和中,解毒,兼补血。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兼可以去羊肉膻气。  生姜与料酒同时腌制羊肉可除去羊膻气,同时生姜性味辛、微温,可温中散寒。  本汤具有温中散寒、补益气血、生津润燥的功效,补而不燥,尤其适合岭南地区冬季手脚冰凉人群选用。  购买挑选甘蔗时的注意事项    挑选甘蔗要注意三个原则。一摸,检验甘蔗的软硬度;二看,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鲜;三闻,鉴别甘蔗有无异味。  如果看甘蔗外观仍然分辨不出也不要紧,在商家对甘蔗剥皮、分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甘蔗的中心和表皮,如果是红心的话不要购买。  还要谨防有些不法商家会把变质的甘蔗榨汁出售,不明来源的甘蔗汁最好不要饮用。  注意!吃甘蔗这些禁忌要知道  虽然甘蔗有很多功效,但并非人人适宜。因为甘蔗能泻热,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生甘蔗。《本草经疏》中记载:“胃寒呕吐,中满滑泄者忌之。”《本草汇言》也提醒:甘蔗多食久食会诱发痰、胀、呕、嗽之疾。  甘蔗性寒,脾胃虚寒、胃腹寒痛者不宜食用。  无论甘蔗生吃还是熟吃,都不建议血糖高的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并发症等)食用,因其含糖量高可能加重病情。  甘蔗剖面发黄、味酸,并有霉味、酒糟味和生虫变坏的,均不能食用,误食后容易引起霉菌中毒,导致视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严重者还会使人双目失明,患全身痉挛性瘫痪等难以治愈疾病。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江龙中药别名叫什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