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计算方法制工资计算?

导读:1、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2、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3、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如今一般劳动者执行的都是标准工时制,但有的劳动者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执行的是综合工时制。其与前者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在计算加班工资方面。到底综合工时加班工资该如何计算?以下是具体介绍。综合计算工时在加班费的计算上,不存在公休日加班的情形,即不存在计发200%加班费的情形。综合计算工时在计算员工的工作时间时,以综合计算周期内总的工作时间除以周期内的工作天数,没有超出法定标准的,无需另行再向员工支付加班费。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部分按不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按不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延伸知识:综合工时制工资计算方法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及工时计算方法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1、工作日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假日)=250天/年;季工作日:250天/年÷4季=62.5天;月工作日:250天/年÷12月=20.83天;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在综合工时制中,是不存在公休日加班的情况,但如果总工作时间与工作天数之比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标准的话,那么是需要支付本人工资150%的加班工资。要是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则支付的加班费标准不得低于本人工资的300%。希望律图小编搜集的文章能够帮助你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感谢你的阅读!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发布时间:2020-01-08
  日前,我们发布推文“【弘扬宪法精神】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如何计算加班费?”有网友@Miss.提出,“想深入了解下不定时工时制是否存在超时支付加班费的规定,包括法定节假日是否需要300%支付?”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捋一捋不定时工时制的那些事。  首先,不定时工时制指企业因工作情况特殊,需要安排职工机动作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1、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2、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3. 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如企业的消防和化救值班人员,以及值班驾驶员等,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其次,如需实行不定时工时制,一般企业应当向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地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片区内注册企业应当向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提出申请;中央直属企业应当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准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决定书应设定有效期。有效期可以依据企业的申请设定,但最长不超过2年。  那么,不定时工时制是否存在超时支付加班费的规定,包括法定节假日是否需要300%支付呢?一般而言,由于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的弹性工作时间等特点,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其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41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即每天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不执行普通用人单位加班工资计算的相关规定。但实现不定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13条规定,同样要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来支付工资。  最后,不定时工时制是为由于工作情况特殊而无法实施标准工时制的用人单位提供另一种选择,这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无限制的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相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首要前提是要确保员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关心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若是在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情况下,安排员工长期或经常性工作,不仅是在透支员工的精力和体力,损耗员工的健康,也会导致用人单位工作效率的下降和人力资源的非正常损耗,这对单位的长期发展并不利。用人单位应根据标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不定时工作制员工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保证员工得到合理、充分的休息,帮助员工工作进入良性的循环,建立良好、健康的用工关系,更有利于公司可持续的发展。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时计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