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伙伴,金宗北斗黄金芽茶叶属于什么档次的品牌怎么样啊,大概是多少钱?

武夷岩茶做茶季早已落幕,也就意味着岩茶初制环节告捷,各茶厂也纷纷进入精制环节。而在进入精制环节之前,大家会对今年的“毛茶”进行审评和归堆,将同一批原料的茶叶进行等级划分,以方便“优中选优”,从而在接下来的炭焙环节,能更从容的焙出好茶。 陈拯在为毛茶审评做准备 什么是毛茶?什么是毛茶审评?毛茶: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新梢芽叶,经过采摘-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后的初制茶。毛茶审评: 专业有经验的茶师从冲泡毛茶中,审评出毛茶内质特征,判定毛茶品质的高低优劣,从而对前期初制工艺做出总结与反思,与对后续精制工艺做出精准定位。关于毛茶审评很多茶友也是疑惑纷纷,前些日子,我们厂在审评时,恰好有一批茶友到访,大家便一同参与了审评今年的新茶,整个流程下来我们细心观察并记录了茶友对审评毛茶的各处疑问,在具体看见众茶友关于审评的“反应”后,今天就与大家来唠唠——毛茶审评的三两事儿!为什么要审评毛茶?对毛茶的品质状态进行审评,可以了解这一年里的茶叶品质状态,初制环节中有出现哪些问题,后期精制环节该如何加工、炭焙工艺中火功需如何调整等。可以说武夷岩茶“毛茶”的审评是初制环节的检验,亦是精制环节的向导。 时间、品种——审评记录 怎么审?怎么评?一看1. 看干茶。 主要是看干茶的外形松紧色泽,以及毛茶中茶梗、黄片与芽茶的比例,简单来说芽茶占毛茶的比重,我们称为制率。毛茶的制率体现了岩茶采摘的老嫩程度以及做青走水的状况。制率太高的毛茶,采摘偏嫩,走水不透,制率太低的毛茶,采摘偏老,走水过度。由于各品种的采摘最佳适宜程度不同,如肉桂以中小开面为宜,水仙以中大开面为宜。因此各品种的最佳制率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肉桂以6-7成制率为最佳,水仙以5-6成制率为最佳。制率太高的毛茶,由于茶叶采摘偏嫩,精制后的成品茶苦尾或有涩感。制率太低的毛茶,茶叶采摘偏老,精制后的成品茶滋味淡薄,有粗老味。由于各种原因,毛茶制作不可能都在茶叶最佳的状态下采摘,因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肉桂制率高些比低些的好,水仙低些的比高些的好。2. 看条索。从条索上主要可以看出杀青、揉捻工序的优缺点,揉捻适宜的茶,干茶条索紧结,精茶、黄片、茶梗等分明易挑拣。揉捻过重的,茶干条索扁平,可以看到一些茶梗都揉断揉碎了,精茶和黄片不是很容易分辨。3. 看重量。 适宜的干茶有沉重的感觉,放在手里沉甸甸的,粗老的干茶则是轻飘飘,没有分量感。4. 看汤色。 毛茶泡出的汤色根据做青中红边的多少呈现橙黄到橙红的汤色,毛茶的汤色以橙色为主,如果毛茶汤色呈现红色,基本都是毛火过高所致。看汤色还要看茶汤是否清澈透亮,从盖碗倒出的茶水不经滤网直接倒在汤碗上,如果汤色浑浊,悬浮物过多,有可能青没做透、杀青不熟或是揉捻过重所致。从汤色也可以看出一些茶水的厚薄程度,以白开水和色拉油为参照,越接近白开水的茶汤越薄,越接近色拉油的,茶汤越厚。 不同毛茶的汤色对比 5. 看叶底。 一看叶底的完整程度,如果揉捻过重,叶肉不完整,严重者可出现叶肉叶脉完全脱离。二看叶底的软亮程度,软指的是叶底经开水冲泡后趴在盖碗上,亮指叶底呈现的光泽度。三看叶底的颜色,叶底最好的颜色偏黄,这种茶做得透炒得熟。称为“黄金叶”,其次是炒得熟,叶底是黄带绿,炒青不熟的茶叶底呈现“芥菜绿”,炒焦的茶叶底呈现焦点甚至焦条,称为“拉锅”。四看叶底红边的一致性,由于每根茶叶都有老嫩叶,在做青过程中嫩叶更容易受伤,呈现的红边部分会更多,因此在看叶底红边时,千万不可只挑出其中一张,来判断做青工艺,我们应该看绝大部分的叶底,其红边是否一致,红边颜色以朱砂红为最好。如果叶底花杂,基本可以判定走水不透。叶底是否一致是判定做青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五是叶底的舒展性,毛茶经过开水冲泡后,能够很快展开的,说明青叶适度,如果不容易展开的,说明采摘偏老,或毛火过高。 不同毛茶在开水冲泡下的“姿态”二闻1. 闻干茶。 一般来说香气高的毛茶,干茶就香。2. 闻香。 毛茶香分为盖香,水中香和杯底香。好的岩茶盖香、水中香和杯底香都高且浓郁。其次为水中香,再次为盖香,最次为无香。我们常说的判定岩茶的香气在于纯不纯,雅不雅其实是指不同品种之间的香气对比。不同的岩茶品种香气以纯、雅为好,同品种的香气在纯、雅的基础上以越高越好,越浓越好。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毛茶中往往体现杂味,异味,青味,酵味,酸味,药味再加上山场味和枞味,这些味道相互混杂,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因此在审评过程中茶友为自己没有闻出“纯”香而失落,其实闻香气本身就是岩茶技艺中的“难题”,需要经过长时期实践与煅炼,所以一时没有闻出“纯”香也不必懊恼哦。 闻盖香 而雅指的是茶叶香型的不同而产生对人嗅觉的剌激性,让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另外,我们经常形容香高指的是茶叶香气的浓淡和持久性。香气的纯、雅和高需认真及结合经验来加以分辨。总之呢,如果一泡好毛茶的香,是能让人愉悦的,是带着淡淡“清香”而不是“青香”的。 刚出水的毛茶,散发着淡淡清香 三品 品是茶汤在口腔中对人的剌激和感觉。审评的过程中,一般是采用“恶泡法”,一泡、二泡、三泡的出水时间分别为1分钟、3分钟、5分钟。在这种“恶泡法”之下,毛茶都是带有苦涩的,审评师必须在或多或少的苦涩汤水中,去区分、判定毛茶的等级。在这个过程中,审评师主要是看茶水厚薄程度,茶汤的口感,体现在是否青苦涩,是否甘甜,是否醇厚,是否淡薄,是否有岩韵,是否有枞味等等。毛茶的“品”根据每个人的审评水平和口腔敏感程度,需要经过长期大量的品饮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好的审评师及资深的茶客可以从审评毛茶中,判断制作工艺水准及场地的优劣。 陈拯在审评时严格按时出水及闻香 在品鉴毛茶的过程中,“恶泡法”下,毛茶品质的高低,苦涩感自然也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高品质的毛茶的苦涩味会较快的在嘴里化开,并转为甘甜,在审评高品质毛茶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感知是:可以接受的状态。而且好的毛茶耐泡程度也相当高。总结起来呢,就是青做到位(工艺越到位)的毛茶会更好入口,身体的接受度也会更高,咱们能在身体感知比较愉悦的情况下喝下肚,且让我们心旷神怡。 “恶泡法”使用的时间沙漏 正如我们这次在厂里审评的过程中,有茶友表示:“以前喝过的毛茶根本没法咽下肚呀,为什么这次喝的几泡都感觉挺好喝呢,感觉颠覆了之前喝毛茶的体感呢?”另外,要提示各位茶友的是:毛茶属于新茶,仍带有较强的新火气,汤色看似温柔,但其实杀伤力还是很足的,所以即使喝到好的毛茶,也莫贪杯哦。 茶友们纷纷参与审评过程 一泡好的毛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突出,但由于有受方方面面的制约,大部分毛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具体体现在咱们前面说到的看、闻、品这三个方面上,因此在评价一泡毛茶上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以毛茶的综合成效进行评价,切忌从某个方面来进行点评,防止“一叶障目”。毛茶审评是一件很考验茶人的事,特别是一些品质中上的毛茶,更需要从各个角度给予考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金芽茶叶属于什么档次的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