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怎样判断食物里放了罂粟是不是放罂粟 罂粟有什么危害

相信这几天大家都关注到了这个新闻:江苏一位食客看到食品安全宣传片中有商家为了获利往食品中添加罂粟壳,便将自己经常买的凉面送去检查,这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就发现了惊天秘密。自己常吃的凉面竟然也掺入了含罂粟壳、那可丁成分的辣椒油和粉末。目前,店家已经被刑事拘留。本人看完新闻心里一惊,我也曾疯狂向同事推荐某某餐厅、某某餐品非常好吃,一定要吃!每天都想吃!不会里面也......心慌了一阵,我决定彻查研究一下食品里加罂粟的问题。首先我们不能草木皆兵,看啥调料都像罂粟壳,毕竟一度怀疑里火锅底料里的草果是罂粟,实在太像了!非常容易引起误会,我们来看它俩的明显区别:具体区别如下外表不同草果外表不光滑,晒干后凸凹不平的沟槽特别明显,颜色熟时红色,干后褐色,外形为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约2.5-4.5cm长。罂粟果表面比较光滑,顶端有 6~14条呈放射状排列的扁圆盘,底部有一个短柄,中间呈圆形。整体好似一个瓦罐,正是名字里的“罂”字来源。使用不同草果晒干可以直接使用,因此添加到食物里熬煮的草果,有整颗放入,也有敲开放入。罂粟果成熟后,除了自身会开裂外,还会人为破碎,将内部褐色种子分离晒干,制作成罂粟壳,或是磨成粉,因此添加到食物中基本不会有整颗。下次再看见汤里的草果,先别慌,筷子夹起来给大家科普一番。是否真的有很多商家在食品中加入罂粟?其实在早在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便发布了通知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的规定,打击力度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在这里笔者也要提醒大家哪些食品中容易出现加罂粟的问题:火锅、小吃、卤制品、麻辣烫、麻辣香锅、烧烤、中央厨房菜、饮料等(米壳、增香粉、回味粉、樱酥等都是罂粟“化名”,多留意识破障眼法)怎么辨别自己是否食用了含有罂粟的食品?来看看!“以前是把粉直接放在火锅底料里,但监管部门来查的时候都要抽取底料化验,所以,现在很多商家都把罂粟粉 放进味精或者吃火锅的碟子里,这样不容易被查出来。”某无良商家供述。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会同公安等部门进行突击检查、监督抽检、重点抽检也是将此项作为抽查的重点的。罂粟这东西的瘾性虽然不如鸦片海洛因强大,但却确确实实可以通过食物让人上瘾,我们平时都是不会接触毒品的人,长期食用必然会造成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伤,甚至出现慢性中毒的情况。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以一定要及时放下筷子,赶紧查看食物中的添加物。热爱某种食物,控制不住的想吃,停止食用后会发冷盗汗、心跳加速、面红耳赤,情绪不稳定。(注意区别是真的爱吃和好吃)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购买吗啡检测试剂纸自行检测,基本都是可以检测准确的。图文无关,避免广告嫌疑,大家可自行搜索像新闻中的顾客一样,一但有合理怀疑,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保存证据并报警,将残留食品交由毒品检测机构、司法机关进行检验。当然要注意,消费者的怀疑应该基于客观怀疑、合理怀疑。以下内容希望做餐饮的朋友仔细查看,食品里加罂粟,犯法!会坐牢的!对于存在投放罂粟壳的商家,违反了《食品安全法》,需要受到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除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工具、设备、原料等,还需要缴纳罚款、并被吊销经营许可证。到这里并不算结束!此种行为商家同时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向食品中掺入罂粟壳,在明知可能造成食客染上毒瘾、对顾客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一味谋求获利的,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将被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造成食客轻伤以上伤害的、10人以上严重食物中毒的、造成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严重功能障碍的,将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相关责任人员将终身不能再从事食品相关行业!作为消费者我们保持清醒,了解常用的法律知识和生活常识,这些都是让违法商家无处遁形的利器。同时也希望商家诚信经营,保持自信,相信自家用心制作的食品受到大众的喜爱,不要因为贪图一时之利,损人利己,最后锒铛入狱。关于这样的问题,相信大家也有很多了解,笔者仅仅就自己知道的跟大家分享,如果各位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提醒各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判断食物里放了罂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