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盆景怎么养下山桩怎样养护


我们创作盆景的下山桩,由于生长在险峻的山岭地块,受自然灾害侵蚀,形成了怪异的桩头,这也是下山桩的优点,缺点是为了方便下山运输、方便养桩和造型取舍,需要大量修剪根系和上部枝条,形成了若干伤口。伤口处理不好,愈合差、易腐烂,轻者改变了下山桩的造型方式,重者烂桩头。所以我们要重视下山桩伤口的处理过程和方法。文人九里香用愈合剂和锡箔纸,图11、处理伤口的目的一般来说,下山桩要成活,最关键的是保湿,只有保湿好才能发根来芽。通常有4种保湿做法:一是缩剪、摘叶、封存伤口,减少水分流失。二是缠膜或者套袋保湿;三是遮阳减少水分的蒸发;四是体外补水保湿。而封闭伤口除了保湿以外,还有促进愈合的作用。伤口处理得整齐平滑,用好了愈合剂,不腐烂,有利于愈合组织生长,最后包住木质部。疏剪后的带枝伤口可做孔洞,图22、伤口愈合剂的使用部位以前我们修剪桩头,没有正儿八经的愈合剂,也没有人舍得花钱买杀菌剂。采桩人都用黄泥浆、草木灰、石灰泥、膨润土涂抹,再用破布头包住。通常下山桩的伤口分为根部和枝干两个部分,枝干与根部的伤口处理完全不同。根部处理是为了防止腐烂,促使愈合、生根,防水隔断是第一位的;枝干处理是为了防止水分蒸腾,尽快愈合,主要作用是提高成活率、完成锥度过渡。泥巴和愈合剂处理,愈合度好,图3①根部的伤口。下山桩根部的取舍,也有较大差异。易生根的树种,如金豆、郎榆、朴树、黄荆、对节白蜡、铺地蜈蚣、火棘、迎春、枸骨等素材,可以截根一次性到位,不必保留太多的根毛。不易生根的松柏类、白花杜鹃、瑞香、银杏、铁马鞭、大鼠李等素材,只需将垂直主根截断,尽最大可能保留须根,并且带有原土,可以提高成活率。上盆前可以浸泡消毒、冲洗,修剪出平滑的伤口,涂抹愈合剂和生根剂。因树种不同,有些流胶的素材不宜浸泡、消毒。根系伤口处理,重点是晾干、封闭伤口,切断与外界的水分联系。有带枝的伤口愈合快,图4②枝干伤口。缩剪下山桩枝干形成的截口,采取斜剪最好,尽量不要平剪,斜剪的伤口愈合后锥度差。有盆友采挖下山桩没有准备,可以用泥土、苔藓、鲜树叶覆盖,用保鲜膜做个临时包裹,回家后再进一步处理。枝干伤口处理,重点是防止蒸腾、促进愈合。迎面枝剪除,伤口愈合后做孔洞,图53、伤口愈合剂的种类采桩人常用的有药物泥浆、苔藓、保鲜膜、成品的杀菌剂和愈合剂、石蜡、锡箔纸、红霉素等材料。①作用。成品愈合剂的主要成分是生根粉、石灰膏、杀菌剂。这种愈合剂比较全面,能促进细胞分裂、新陈代谢、形成保护层,耐冲刷、药效长、见效快,能加速伤口愈合,减少蒸发提高成活率。尤其是有些树种,在高温高湿的生长季节移植,伤口感染后容易腐烂,既能杀菌又能促进愈合。先用红霉素,后用泥巴封口,图6②种类。一是泥巴。泥巴封口不用花钱买,最简单最省事,只是干燥后易破碎,起不到封口保湿、促进愈合的作用。但是流胶过多的松类素材,使用加入愈合剂的泥巴,比单独使用愈合剂的效果要好。二是薄膜袋。薄膜袋封口既省钱又方便,优点是保湿效果好;但是薄膜袋不透气,伤口流出来的树液感染真菌,不易愈合,只有保湿没有杀菌愈合的作用,不如不用。三是石硫保护剂。这是一种高效预防药物。花钱少,杀菌效果和伤口愈合一般,主要是预防作用,如干腐、湿腐、真菌和细菌性溃疡,对病害治疗效果较差,可以有效防治蚜虫、红蜘蛛、蚧壳虫。过去都是自己熬制,现在是瓶装的成品剂。四是愈合膏。愈合膏附着力强,耐冲刷、功能全,能提高树桩的免疫力,消毒、杀菌、分裂细胞、隔断保湿,效果很好。五是锡箔纸。使用锡箔纸多是结合愈合膏和胶带使用,单用效果差。特点是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六是红霉素软膏。从方便角度来说,红霉素软膏是最好的封口剂,尤其是根部伤口,先用愈合剂涂抹,再覆盖一层薄薄的红霉素软膏,最后是包扎锡箔纸,胶带固定即可。特点是携带方便,油性膏能保湿、防风、防水、消毒。使用红霉素软膏不腐烂,图74、注意事项①自己配制的愈合剂和封口剂,要现配现用,不能过夜;成品剂要注意有效期内使用。②腐烂较重的老桩头,必须刮除病斑,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涂抹药剂。总结:看似不起眼的树桩伤口,不小心就会耍性子,再好的桩头也得烂。以上只是部分伤口愈合剂,还有的盆友自己动手,白漆、乳胶漆、硫菌灵、泥巴混合作为封口剂。也有用蜡封保湿,比如扦插育苗的接穗。如果我们常年创作树桩盆景,还是选择简洁有效、方便实用的封口剂。比如蜡封仅用于小桩头小剪口,大桩头的伤口就不方便;自己配制的封口剂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很难掌握配制量的大小。

花木君喜欢花卉盆景的朋友们在树桩上盆养护过程中,经常会为了如何使用生根剂而感到茫然,有的好不容易把一个树桩养活,又为树桩的枝条没有达到理想的设计而发愁,有的是虽然发芽不少,但是真正需要关键部位发芽的地方却没有芽点,如何控制树桩发芽以及发芽部位,花木君讲一点自己的经验。首先是生根剂。生根剂顾名词义,就是为了促使树桩生根,快速激活根系活力,活跃根细胞功能激活酶的活性,促进根系伤口愈伤组织的形成,快速长出须根和不定根,促使根多、根壮,活性高,根系生长快,缩短树木恢复期,提高树木移植成活率。生根剂在下山桩上普遍使用,但是实际效果针对不同树种并不同,有的不但没有促进树桩成活,反而加速树桩死亡,让朋友们仰天长叹,悔恨不及。常见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有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实验证明吲哚丁酸作用下使插穗产生不定细根,萘乙酸作用下使插穗产生少量粗的刷状根。而等量的吲哚丁酸与萘乙酸混合后使用则效果更好。这些物质不容于水,易融于酒精,使用时先用少量酒精溶解,然后稀释到水中。例如萘乙酸的浓度为1升水含有制剂200毫克,可以表达为0.02%,或写成200毫克/升,也可用200ppm表示。下山桩由于釆挖原因,一般很少带土球,有的桩农为了方便,把植株的大多根部截掉,或者是在崖壁里面,无法获取更多根,因而,下山桩相对来说根部都比较少。这就需要第一我们在购买树桩的时候,尽可能多的选择有土球的树桩,尤其是松柏一类的下山桩,如果没带土球,或者根部须根很少,最好不要购买,成活率基本上是九死一生。植株为了自我保护以及输送营养,在根部一般会积蓄营养,被挖掘后,由于上部枝叶需要养分,下部如果不能持续吸收的话,就会造成水芽假活现象,看起来您的树桩发芽了,其实只不过是以前的营养在起作用。因此就需要营造根部所需环境,促进生根吸收。我们在上盆下山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该树种的生活环境以及海拔高度,因为海拔较高的树种,在海拔低的地方因为温度过高,较难适应,必须模拟环境;还有湿度问题,南方树种一般湿度较高,因此就需要经常喷雾制造小环境。土质问题,一般来说,大多盆栽都属于偏酸性,少数是石灰质土壤,因此在配置底料的时候要注意,在盆的基部要用和植株生长相近的土质。素养,这是所有下山桩成活的颠扑不破的道理,因为营养过高容易使植株被“烧死”,因此在树桩根部以上尽量用河沙和其他土混合使用,降低浓度,让树桩有个适应过程。针对生长迅速,萌蘖力强的的树种,生根剂非常有作用,比如榕树、女贞、黄荆、金弹子、鬼柳、榔榆、海棠、赤楠、九里香、雀梅、三角槭、六月雪、紫薇、羊蹄甲、对节白蜡、清香木等等,这些树种即便是根部没有须根,只要在生根剂溶液中浸泡,对于浓度不太讲究也不需要精确,很快就会生根发芽,通常浸泡浓度50-100ppm萘乙酸溶液不超过2小时就可以。针对生长缓慢,生活环境比较挑剔的树种,生根剂的使用讲究两点:浓度和时间。比如松柏、黄杨、荀子等以及海拔较高的树种,一般下山后要适当剪去枝叶,防止营养过分流失,伤口部位用红霉素或者石蜡封好。在使用生根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浓度,严格按照说明稀释,过高容易使树干在激素作用下,转移到根部,抑制枝干发芽,缺乏光合作用,也容易死亡,过低则不易起作用。关于浸泡时间,最好按照说明进行,因为生根剂每个厂家的品种浓度不太一样,浓度高最好减少浸泡时间,浓度低适当延长,通常200-400ppm萘乙酸溶液6小时以上。在桩体发芽后可以用较稀浓度的生根剂灌根,进一步促进根部生长至于树桩催芽,并不是针对未完全成活的树桩进行,而是针对已经成活的树桩,在适当部位进行的催芽,因为下山桩还未成活,如果过早催芽就会造成营养上移。应该在下山桩发芽展枝后进行。催芽是针对树桩造型设计非常有用的办法,常见的激素为赤霉素,效果非常好。如果是每包1克包装的纯净赤霉素,用3-5毫升酒精溶解,然后兑水1公斤左右,具体多少要看发芽部位的老化程度,若是比较新鲜,可以稍低浓度,若是严重老化,可以加高浓度。然后用鬃刷在需要出枝的地方均匀涂上一遍,每天一次,两三次即可,适当套袋,增加湿度,这样过不了多久,新芽就会钻出来。等到新芽长到10厘米以上,可以进行光照拆袋。由于赤霉素促进叶和芽的生长分化,因此广泛应用于树桩盆景制作上,比如在制作技法剖干法、蓄干法中广泛使用,促使花繁叶茂,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般每克只有几毛钱,养殖花卉的朋友们可以常备。综上所述了,我们在选购下山桩的时候,最好选择有土球的桩体,尤其是松柏类,没有土球成活率太低,不少珍贵树木在我们手上枯干死亡,真是让人痛惜。“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如果大家都选择有土球须根的桩体,那么桩农们就会注意,也不会随意釆挖,破坏野生资源。大家一起维护生态环境,既满足欣赏又可以和谐共处,确实是一大乐事。上面就是花木君的一点经验和大家分享,有什么疑虑和见解可以通过公号交流,谢谢。2017-9-16易花得木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务号)宜花得木(yihua-demu)(阅读号)
【紫薇盆景老桩下山桩】紫薇盆景老桩下山桩品牌、价格 - 阿里巴巴
首页
>
宠物及园艺
>
盆栽、盆景
>
盆景
>
紫薇盆景老桩下山桩免责声明:本页面提供的信息来源是淘宝,只供参考之用,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感兴趣的产品感兴趣的产品感兴趣的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里香盆景怎么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