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表达了孔子的故事什么样的认识

孔子劝学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孔子劝学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孔子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君无谏臣则失政士而无教友则失德御狂马不释策 弓不反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 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1]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唔非此之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一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呵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②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④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⑤谏直言规劝批评.
⑥从师学习
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动词用指装上箭羽
⑩镞zú箭头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
12失德在品德方面有失检点
15重重视注重.
16圣通达明智
17反反对引申为丢弃
19砥砺磨刀石作动词用即磨砺
20 徒是只是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谁能比得上呢子路说学习能够增长我们的能力吗孔子说好比君王如果没有敢进谏的大臣政事就会有错失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够指正自己缺点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对性情狂放的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则不能随便更换辅正的檠树木如果以墨绳来牵引就能长得笔直人能接受善言规劝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导认真多问没有什么学不成的违背仁德专行恶事的人随时要接受国法的制裁所以说君子不能不学习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简析本篇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孔子的思想家之谓由此可见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凭天资还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才能提高自我
在开篇中孔子的学生就把一段貌似的话摆出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达什么思想呢?在初中时老师把三句话分开讲通俗易懂常复习学过去的东西朋友从远方来看我都是快乐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所为更值得高兴的确能成为君子在孔子看来是很荣耀的尽管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傻实际上人做学问很多时候是善于分析的但是综合能力往往欠缺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对这句话作了一番解释听起来更符合逻辑只不过是否与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他说这是因果相连的三间事复习以使英名渊博远方的朋友慕名前来不料朋友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合我也不着急上火这样在高兴中成了君子
学习要有两个行为学与思为政篇第二中子曰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懈怠而无所得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极端高中时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能考上大学真该好好谢谢孔老夫子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样刻苦不是我的运气比他好我想就在这句话上他很能问题却很少独立思考实际上思考也是要学会的一项本事我的同桌应该是迷茫了吧学和思哪个更重要呢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草草地理解这句话好像学比思重要实则不然孔子这样说我也可以反过来说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学无益不如思也学和思是学问长进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视学习过程复习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学过的东西而获得新的体验就可以做老师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亦每天记住将要忘记的每月不忘记所学到的就可以说是好学的在高中时老师曾给我们谈及遗忘规律学过去的东西要在24小时内温习一遍才会记到脑子里形成长久性记忆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会记得更长一些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讲的东西是否复习了每个好学之人都在与遗忘作斗争孔子在几十年的摸索到的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学习态度方面首先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知道的不如爱好的爱好的不如以之为乐的孔子也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这比学习本身更重要被强迫的学到知识不如自己喜欢去搞明白喜欢又比不上以学习为乐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同时要学会培养兴趣孔子是个博学之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非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了兴趣就会有行动的原动力行动了就会有结果其次孔子对学习的目的有自己的见解宪问篇第十四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的是古人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当今人为了向别人显耀在孔子看来当今人的精神层面上有浅陋之处里仁篇第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不担心没有地位只担心凭什么有那样的地位不担心自己不被别人了解但求未知的学问此类的话孔子说过不止一遍这不仅是一种如海阔的胸怀还是求学的精神真能做到这点可去浮躁之气学问故能更扎实
学习还要有谦逊的精神曾子曰以能闻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孔子也提出这种谦逊的精神再学习的过程里十分常重要的正所谓满招损谦得益谦逊并不是一味的收敛锋芒生活不能缺少激情也少不了竞争八佾篇第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居所以也是学问而对我们来说就是学习成绩了君子不避争但争也有争的风度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在阳货篇第十七中最明显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不好学可以毁灭一切美好的东西谁还会不好学呢
我不是偶像崇拜者在我的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还是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达成一样的成就所以我一直在寻找着伟人的脚印孔子是我寻找的一个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得到过不少的启发说论语是想让人们过上快乐的生活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孔子主张克己以怎么会快乐呢在我看来孔子像一个虔诚的苦行僧赤足徒步化缘他想得到施舍但不能因为能得到施舍就说苦行僧是快乐的当然孔子化的是礼是个人精神的升华
孔子的一生是不平坦的但是他依然乐观达世终于成就伟名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是应该得到当代人的重视于丹尽管有些地方误读了孔子但是她把孔子的思想拿到电视前面这个功劳是不小的课程到此就结束了但是对的思考是没有止境的
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正士无教友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人恶士且近于刑是原文中比喻说理的句子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_智康1对1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09:48:11  来源:智康1对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单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了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因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随之转向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国着名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是兴趣,强调的是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爱好、班级学习氛围以及学生的自制力等诸方面的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里授课的老师,每天都在寻求不同的素材,准备不同的教学方式,辅导不同类型的学生,从备课到授课,老师们都在努力从推进学生兴趣开始,继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达到提高学员成绩的效果。
  正是这群老师的辛勤耕耘、务实创新,成就了智康1对1强大的名师团队及优秀精致的教学方式:
  NO.1备课寻趣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才会乐学、善求。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意识倾向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他们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感到新颖却又茫然无知的时候,最容易诱发他们的好奇驱动力,最能够激起他们的求知、探索等学习意愿。而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是首要环节。
  备课是智康1对1每一个教师必经历的教学环节,这里的老师都会提前进行集体备课、批课保证上课的优质性。在备课过程中积极寻找兴趣点,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度。
  人们常常用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来说明教师的知识储备学问。在当今知识爆炸和学科交叉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既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拥有精深的学问;不仅要对自己讲授的课程精通,同时还要对相关的课程精通。这样才能够在讲课时纵横交错、触类旁通。备课既是备教材,也是备学生;既是备知识,也是备兴趣。
  智康1对1的老师在备课时,一方面是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本学科有关概念的正确理解,区分主次,做到重点、难点突出,同时又会多方面地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随时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动态和发展趋势,保证能把最前沿、最科学的知识带入课堂、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由学生的兴趣点带出知识点。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已经认识到的各种实际结合起来,灵活地把各种知识点联系起来,力求能把教学重点内容扩展到实际应用中去,这样才能迸发出新的东西,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NO.2授课激趣
  在智康1对1,备教材、备学生去寻找兴趣点,只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这批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授课时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使之最大程度地持续、延伸,学生就会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求&。因此智康的老师更看重课堂授课上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课堂授课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正所谓&乐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能够从情绪上带动学生。教师一旦进入课堂,就要抛弃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集中精力、精神饱满地面对每一个学生。
  很难想象,一个满腹怨言、满肚牢骚的教师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有角色意识,要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的这种激情,不仅可以感染自己,同样可以感染学生。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有了情感,就会迸发出无限的激情,这种激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这里的老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清晰的逻辑、熟练的语言技巧来控制着课堂的节奏,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里的老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和理解力,精心设计出精彩的教学活动,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不断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让学生从容学习,激发兴趣。
意见反馈电话:010-  邮箱: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14秋季辅导课
智康家长端APP扫描二维码下载确定要将该版块隐藏吗?你可以在“栏目设置”中将其恢复。
添加关注成功!
你可以去查看你关注的人与关注你的人
确定要移除此人吗?移除后,此人将不在你的列表中显示,也不能接收你的动态。
是否要取消关注?
请输入登录信息&&
大格局(大数据)的博客:
访问人数:
博客等级:
搜房币:34145
&&&&业务范围:&&&&四柱预测:年运预测、简测一生运程、详测十年运程、详测二十年运程、详测一生运程、详测一生财运、详测一生工作、详测一生婚姻、详测一生平安等等&&&&&八卦预测:年运、考学、升职、应聘、调动、投资、开店、借贷、恋爱、情感、外遇、桃花、家居、风水、生育、官非、疾病、行人、寻物、解梦等等&&&&&风水策划:家居风水选址、设计或调理,企业风水选址、设计或调理,办公风水选址、设计或调理,楼盘风水选址、设计或调理、阳宅阴宅风水、寻龙点穴等等&&&&&公私起名:个人起名、宝宝起名、个人改名、店铺起名、工厂命名、酒店命名、超市命名、企事业单位起名、商品命名、商标命名、品牌命名、道路桥梁、厅堂雅室等等&&&&&吉日选定:婚期选定、生育择吉、怀孕择日、破腹产择日、出行择日、店铺或公司等开业择吉、家居或公司等奠基择吉、家居或公司等乔迁择吉等等&&&&&&&&&企业顾问:企业命名、建厂选址、企业布局、用人建议、换届指导、工程项目、合作事业、公关战略、市场战略、融资策略、投资建议、风险规避、生命周期、源料供应、产品实力、客户方向、公司前景、行业命运、地区分析、供需分析、每年产量规划、竞争对手分析与应对、预测未来每年的经济效益概况、行业或产品未来年份的情况、企业未来每年的兴衰走向,等等各个方面的事项。&&&&易学培训:1、八字命理、八卦预测、阴阳宅风水等。2、学员班(初级、中级、高级);弟子班。&&&&&&&&其它服务:男女合婚、网上教学、风水用品、情感咨询、心理疗伤、股票预测、私人顾问等等&&&&&&&&华夏国际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
&&请您后再发表留言
我的分类文章
我的最新文章
我的热门文章
海天装饰-沈阳..
志当存高远,人..
我最新关注的人
最新关注我的人
关注博客发文动态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和孔子箴言、誓言名句
&&&&&&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
[摘要]& 文章认为,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先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再按心理范畴,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于是就有了九种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
[关键词] 孔子 精神境界 圣智 圣勇 圣德
&&&&&&孔子的时代虽然还没有“精神境界”的说法,但事实上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很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孔子对精神境界的分析,采取了两个维度的划分标准。一是按人格境界,把人分为三类(三境):小人,君子,圣人。[1]&&&&&&&二是按心理范畴,把以上三类人各自分为三种(三界):智者,勇者,仁者。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宪问》)[3]&&&&&&& 智者是就知识和才能而言,勇者是就意志和意向而言,仁者是就情感和情绪而言。这种划分,与现代心理学的“知、情、意”范畴划分一一对应。除小人这个层次外,不论君子还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一以贯之的“仁”。但三者与“仁”的关系,又有心理层次的不同: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仁;勇者又叫“好之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认为这是三种高低不同的境界:智者不如勇者(知不如行),勇者不如仁者(意不如情)。这样一来,孔子实际划分了由低到高的九种精神境界:小人之智者(小智),小人之勇者(小勇),小人之仁者(小德);君子之智者(大智),君子之勇者(大勇),君子之仁者(大德);圣人之智者(圣智),圣人之勇者(圣勇),圣人之仁者(圣德)。&&&&&&1.小智:小人之智者&&&&&&& 从纯粹智能的角度上,孔子对人的境界进行过一种划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这里把人的智力分为四等,但第一等“生而知之者”只是虚悬一格而已。孔子自认为不是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述而》)就其所谓圣人,他也不曾说过哪一个是生而知之者。《中庸》载孔子语:“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舜的圣智也是从好问好察而来的。人们的先天才质都是差不多的,修养的高下都是后天习染的结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除“生而知之者”外,其余三等人,“(自觉)学而知之”为圣人,“困而学之”为君子,“困而不学”为小人。&&&&&& 孔子说小人“困而不学”,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如此,我们所说的“小人之智者”可能吗?其实,孔子并不否认小人之智的存在。他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可见即使是小人,也可以而且应该“学道”。只不过君子所有的是大智、小人所有的是小智而已。所以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君子有大智,可大用;小人有小智,可小用。此即子夏所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此所谓“小知”(小智),即今日俗语所谓“小聪明”。&&&&&& 那么,这种小智的具体内容如何?&&&&&&& 从量上看,君子“艺”,小人“器”。孔子说:“吾不试,故艺。”(《子罕》)孔子说他自己由于不被具体地任用,什么都干,结果反而多才多艺。这是就知识的数量言。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无能是有愧于君子之称的。这里所谓“无能”并不是说没有任何才能,而是说够不上多才多艺。君子才广,为“艺”;小人才狭,为“器”。“子曰:君子不器。”朱子解释:“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论语集注?为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朱子解释:瑚琏是“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论语集注?公冶长》)这里“器”是说子贡尚不足以称君子,“瑚琏”则是说子贡已很近于君子境界了。这“器”还有一层意思:“管仲之器小哉!”朱子解释:“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集注?八佾》)管仲就才能而言是堪称君子的,可谓“不器”;但他只知其器,不知其道;只知霸道,不知王道。这又是从质上来讲的。&&&&&& 从质上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这是就知识的内容言,君子懂得仁义所在,而小人只懂得利益所在。君子固然需“艺”需“博”,但还必须博而能约,泛而有守:“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韩愈讲:“行而宜之之谓义。”(《原道》)“行而宜之”即礼,也就是“义”。故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子路》)樊须的表现正是所谓“小人怀土”“怀惠”,所以等他一走出门,孔子就骂:“小人哉,樊须也!”但是要注意,孔子并不简单地否定物质利益,而是主张不贪小利,见利思义;孔子也非一味地反对种田,例如他赞美“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宪问》)。他只是不满意樊须的只知眼前小利、不知长远的大义。“臧文仲居蔡(于)山节藻税,何如其知也!”朱注:“当时以文仲为知,孔子言其不务民义而谄渎鬼神如此,安得为知?”(《论语集注?公冶长》)孔子非谓文仲无智,而是说他非君子之智,乃小人之智,只务鬼神之虚,不务民生之实。归根到底,智者作为“知之者”,君子之智者知仁,而小人之智者不知仁。君子知仁,故能“喻于义”;小人不知仁,故仅能“喻于利”。&&&&&& 2.小勇:小人之勇者&&&&&&&& 从心理范畴看,智是认知范畴,勇是意志范畴。从知行关系上来看,智是关于知的,勇是关于行的。这里所谓“行”,包括言、行两个方面,今统谓之“行为”。所谓“勇”,就是勇于行,“言必信,行必果”(《子路》)。孔子认为,虽然知先于行(智先于勇),但是行重于知(勇重于智)。知的目的,正是为了行的。“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知识再多,不能实用也就等于没有知识。“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所以,勇者的境界高于智者的境界。&&&&&&& 在孔子看来,即便是在小人中,也不仅有智者,而且有勇者。孔子曾谈到,有一种“士”,“nn然小人哉”,却也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子路》)。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这里的“匹夫”当然属于小人范畴;“志”即意志正是勇者的心理特征。匹夫而能持志,即是小人之勇。&&&&&&& 孔子之论小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与君子之勇相比较:勇于行什么?怎样勇于行?&&&&&&&& 勇于行什么?这是关于勇的性质问题。孔子认为,君子之勇需要以仁义礼智为规范,否则便是小人之勇、匹夫之勇。(1)勇于仁。这是最根本的标准,即勇者作为“好之者”,君子之勇者好仁,而小人之勇者却不好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能做到杀身以成仁,便是君子之勇。反之,“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好勇而不仁,那就是小人之勇。(2)勇于义。“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但是也可能有小人之勇)。“子谓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这里的恭敬惠义,其实也都是义,义者,宜也。此即君子之行、君子之勇。在孔门弟子中,子路以勇著称。“子路有闻(而)未之能行,惟恐(复)有闻。”朱注:“子路闻善,勇于必行”;“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集注?公冶长》)然而有一次,“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裁)!’”朱注:“夫子善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同前)所以,孔子常常挫其锐气。“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这里,从“君子义以为上”中,有一句浅台词呼之欲出:小人利以为上。此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勇尚小人之勇尚利。(3)勇于礼。君子不争,争而有礼。“君子矜而不争”(《卫灵公》);“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君子争而有节,勇而有礼。“勇而无礼,则乱。”(《泰伯》)勇而无礼,就是小人之勇了。“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这里也是强调的义、礼。(4)勇于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阳货》)不好学则无智,无智而有勇,是小人之勇,只会犯上作乱而已。&&&&&&&& 怎样勇于行?这是关于勇的度量问题。前面说过,勇于行包括言和行两个方面。孔子要求“言必信,行必果”,从而要求“讷于言,敏于行”:“君子……能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这是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所以,君子慎于言,勇于行。反之,“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不仅如此,孔子甚至认为,君子不仅要慎言,而且要慎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慎言慎行是君子之勇,妄言妄行是小人之勇。后来苏东坡认为大勇、小勇之别,在于一个“忍”字,“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留侯论》)小人之勇与君子之勇,在度量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小德:小人之仁者&&&&&&&& 从心理范畴讲,勇是意志范畴,仁是情感范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可见仁爱乃是一种道德情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好恶也是情感范畴。&&&&&&& 智者不如勇者,勇者不如仁者。“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可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等境界。《述而》有一段对话,表明孔子对颜渊和子路的不同态度,可以见出孔子对仁者与勇者之境界高低的不同评价:“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乎!’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里,孔子赞扬了颜渊的君子之仁,嘲笑了子路的匹夫之勇。&&&&&&& 仁者比勇者境界高,自然比智者境界更高了。智者不一定是仁者,但仁者必定已经是智者了。孔子曾评价令尹子文“忠矣”,崔子“清矣”,但他们“未知(智),焉得仁?”(《公冶长》)所以,智是仁的一个必要条件,愚蠢的人是不能成为仁者的。“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何谓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仁者是明智的,而不是愚蠢的。《宪问》有一记载,是孔子比较仁者与智者之高下的:“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S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称,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羿、S只是智者,禹、稷才是仁者。故孔子赞叹南宫适不仅是君子,而且是仁者。&&&&&&& 那么,有没有小人而仁者?孔子说过:“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如此说来,小人之仁者就是不可能的了。其实,孔子之意未必如此。“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所谓“未见力不足者”,是说人人“性相近也”,按其本质来说,都是可以“求仁得仁”的。所以《雍也》记载:“冉求曰:'非不说夫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也是说,求仁得仁,乃是人人力所能及的,自以为力不足,那是画地为牢。“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可见小人不仅可能仁,而且不能离却了仁。孔子这种人人可以成为仁者的思想,后来被进一步发展,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讲“涂之人可以为禹”。&&&&&&& 应该说,仁者作为“乐之者”,君子之仁者与小人之仁者都是“乐仁”的。但小人之仁者与君子之仁者还是有区别的。差别何在?(1)小人之乐仁是偶然的、短暂的,君子之乐仁是必然的、恒定的。&&&&&&&&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朱注:“三月,天道小变之节,言其久也,过此则圣人矣”;“此颜子于圣人,未达一间者也;若圣人,则浑然无间断矣。”(《集注?雍也》引程子、尹氏)这就是说,颜回等人已经达到了君子之仁者的境界,其中尤其是颜回,几乎接近于圣人之境。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恒久地不违于仁。由此可见,有恒于仁,是君子之仁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朱注:“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集注?述而》)这里孔子是说,有恒是君子之仁者的起码要求。仁而无恒,那只能算是小人之仁者。“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朱注:“约,穷困也”;“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久约必滥,久乐必淫。”(《集注?里仁》)其实,这里所谓“不仁者”,就是指的于仁无恒者,亦即小人之仁者。因其于仁无恒,所以“处约”亦无恒,“处乐”亦无恒。(2)小人之仁是偏颇的、狭隘的,君子之仁是中庸的、博大的。孔子认为,“中庸”是君子之仁者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所以《礼记?中庸》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反中庸,就是偏颇:或过之,或不及。一旦偏颇,就会陷于狭隘。“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这里,孔子比较了两种情况:管仲如果为公子纠而死,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在孔子看来,那才算不得仁者,或者说,不过是匹夫匹妇之仁而已;现在管仲转而相桓公、霸诸侯、合天下、惠人民,这才真是君子之仁,而非小人之仁。对管仲的这种评价,孔子还说:“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同前)可见孔子所谓君子“仁者爱人”,不是偏狭的爱某个人或某些人,哪怕他是自己的亲人、主人;而是“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即韩愈所说的“博爱之谓仁”(《原道》)。博爱才是君子之仁,否则只是小人之仁。&&&&&&&& 4.大智:君子之智者&&&&&&&&&& 君子之智者不一定是勇者,更不一定是仁者。孔子评价几个学生:“由也果”,属于勇者;“赐也达”,“求也艺”,都属于智者。(《雍也》)“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在孔子看来,这几个学生高足各有所长,可以算是君子之智者或勇者,但都没有达到君子之仁者的境界。诚然,孔子讲过:“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里仁》)但这并不是说智者必是仁者,因为即便“择而处仁”,也未必就已经是仁者了;这只是说君子首先必须成为智者,能够知仁、处仁,然后才有可能由好仁而乐仁,有朝一日成为仁者。“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朱子把“不知而作”解释为“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又把“我无是也”理解为“谦辞”,乃自相矛盾之说(《集注?述而》)。其实,“不知而作”在这里是褒义的,是说未经智者境界便已达到勇者境界(即勇于行),孔子认为这样固然不错,但未必行得通,所以,孔子接下来讲应该多见多闻。孔子还说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里的“为仁”,也首先是一个选择问题,而能够作出正确选择,正是以智为前提的。&&&&&&&由此可见,智者是君子之最低境界。然而即便如此,这种起码的境界也不容易达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能够治乱之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亦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泰伯》)这是讲人才难得,圣人能拥有的君子之智者也不过数人而已。然而,由小人之智者而继续修养,可以达到君子之智者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转换,如前文所说,有两个方面:(1)从量上看,君子“艺”,小人“器”。关于“君子不器”,《子罕》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这是有人认为孔子只博不专,孔子以“执御”(只会驾车)幽默之。小人之智偏执,为“器”;君子之智博通,为“艺”。(2)从质上看,如前所述,君子能知“义”,小人只知“利”。“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君子之智在于从事人之所宜,这就是“君子喻于义”。而归根到底,君子之智者知仁、求仁。由于“务义”,君子之智者有时表现出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长》)可见小人之智为私,乃小智,其智可及;君子之智为公,乃大智而似愚,其愚不可企及。此外,孔子又说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其实,“知命”与“务民之义”也是不矛盾的,因为所谓“天命”,只不过是古人对难以掌握的自然、社会规律的一种不科学的表述。由“知命”而至于“务民之义”,就是《周易》所谓“顺天应人”的意思。&&&&&&& 5.大勇:君子之勇者&&&&&&&&& 君子之智者知仁而求仁,而君子之勇者则更是好仁而行仁。前面说过,勇于行包括言与行两个方面。“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这也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这是一层;再进一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所谓“成人之美”,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所谓“不成人之恶”,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两个方面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就是好仁行仁。&&&&&&&&由知仁,则有大智;由好仁,则有大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颜渊》)我们知道,孔子说过:“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故“不忧”谓仁,而“不惧”谓勇。由于无所谓惧,君子才能做到“杀身成仁”。这种大勇,孔子曾打过一个著名的比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苏东坡所赞美的正是这种大勇:“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侯论》)这种大勇,不怨天,不尤人,心气和平:“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这种境界是不容易达到的,“子曰:吾未见刚者。”朱注:“刚,坚强不屈之意。”(《集注?公冶长》)又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里仁》)而说到他自己,“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孔子这是自谓堪为君子之智者,却不至自命为君子之勇者。&&&&&&& 6.大德:君子之仁者&&&&&&&& 君子不一定是仁者,“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宪问》)。这是因为君子之仁者是君子的最高境界;未达到此等境界,可能只是君子之智者,或是君子之勇者。“未知,焉得仁?”(《公冶长》)未勇,亦焉得仁?所以君子之智者未必是仁者,但君子之仁者必定是智者。孔子有一番话,易致误解:“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朱子以为:“言君子所以为君子,以其仁也。”(《集注?里仁》)这就误解了孔子之意。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必是仁者,而只是说君子而不仁,虽然还可以算一个君子,如智者,如勇者,但不足以“成名”。只有君子之仁者,才造次必于仁,颠沛必于仁。&&&&&&& 为此,孔子对君子之仁者与智者和勇者进行了比较。(1)智者不如仁者。“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智不如仁,这是显然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一个“利”字,一个“安”字,这就深刻地揭示出智者与仁者的境界差别。智者只是“知之者”,知仁而求仁,却未到达“乐之者”的乐仁而安仁的境界。其要害,就在一个“利”字上:为仁而存功利之心,是意善而不是情美的境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智者亦知仁、亦求仁,由知之而好之,由好之而乐之,几近仁者的境界。但智者毕竟还不是仁者,只能“利仁”,汲汲以求,故动,如水;而仁者能“安仁”,恬然自得,故静,如山。(2)勇者不如仁者。“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这里所讲的就是勇不如仁、力不如德的道理。《先进》有一段“吾与点”的著名故事,也是在讲勇于行不如安于仁的道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或如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民足。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面看来,几个学生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谦逊、无所作为,故而一个比一个更得孔子的赞许。其实,孔子在这里已分出境界的档次:由、求、赤,君子之勇者、有为者、好之者;点,君子之仁者、无为者、乐之者。&&&&&&& 仁者已经由求真向善、而达到了一种审美的境界。这种境界之美,自然随时流露出来:“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朱注:“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集注?述而》引杨氏说)容舒色愉,是形容其静坐之时;至于行动之际,另是一番高妙:“君子之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融贯从容,自然而然,无往不适,无所不乐,此等境界,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这种境界,有极大的感染力:“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7.圣智:圣人之智者&&&&&&&& 圣人也有智、勇、仁三种境界。圣人之智者,周公足当之。据《尚书?金滕》载,周公自称“多才多艺”。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礼记?檀弓下》)这里所谓“文”,正是“智”方面的事情。圣人之智者必然如周公所言“多才多艺”。孔子也这样看:“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子罕》)大宰以孔子“多能”为圣者,即圣人之智者。这是圣人当中的起码境界,也是孔子自己努力的目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可见圣智乃孔子所梦寐以求的修养境界。&&&&&&& 但仅仅是多才多艺,仍不足以成为圣人,前面讲过,君子之智者也多才多艺。《子罕》有一段话,道出了圣智的特征:“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这使人想起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和“精神助产术”,又使人想起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圣人之智不在于知“器”,而在于知“道”。用道家语言讲,圣人之智在知“道”,君子之智在知“德”;知德者一以通十,知道者一以通万。所以,小人之智少,君子之智多,至于圣人之智,则复归于寡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参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可见君子之智在多,圣人之智在一;多为末、为用,一为本、为体。曾子深知孔子圣智,而子贡却把孔子降低到了君子的水平。&&&&&&&颜渊的一番感叹,说的正是君子与圣人的境界之微妙差异:“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高坚前后,形容圣人之道高远微妙,“无穷尽,无方体”;博文约礼,是说孔子引之以圣人之智,诱之以圣人之仁。此境之难,孔子认为如颜渊者亦未达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 圣人多能还表现为知人。“(樊迟)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可见所谓“知人”的本质,就是“知仁”。自己既为圣人,至少具有君子之仁者之仁,所以能知人之仁。&&&&&&&8.圣勇:圣人之勇者&&&&&&&&舜、禹、武王,无疑都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但孔子对他们的品评,却意味深长。&&&&&&&&前面说过,“勇”是关于意志行为的。孔子对禹的评价,正侧重于行为:“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孔子认为,禹作为圣人,在行为方面无可指责。这就是圣人之勇者,因为他是由君子之仁者升华而成,故以行仁为宗。&&&&&&&由此,孔子对舜和武王进行了比较:“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也,未尽善也。’”(《八佾》)《韶》为舜之乐,《武》为武王之乐。朱注:“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让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集注》)可见武王华而不实(有美之华,无美之实之善),乃圣人之勇武者,非圣人之仁德者;乃圣人之意欲者,非圣人之性情者。&&&&&&& 进一步看,武王究竟算圣人之勇者,还是算君子之勇者,也还颇成问题。其一,君子之勇者不必是君子之仁者,而圣人之勇者则必已是君子之仁者。孔子对舜之仁,是极为推崇的,对舜之《韶》,也是极为赞赏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而对武王之仁与否,则语焉不详。其二,圣人之圣勇与君子之大勇,有境界的差别:君子有为,圣人无为。“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后来《易传》讲“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也是这个意思。此等境界,远不是武王所达到了的。当然,这种无为与道家的无为是根本不同的:道家以无为而独全其身,儒家以无为而兼济群生。&&&&&&&9.圣德:圣人之仁者&&&&&&&&《宪问》有一段对话,是专讲从君子到圣人的过渡的:“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其中,“修己”为本,能“安人”可谓君子,能“安百姓”则庶乎圣人了。这里有一个量的差别:“安人”只是安一些人,这只是君子之仁者;“安百姓”则是安天下,已经是圣人之仁者了。对此,孔子是有明确阐述的:“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止)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雍也》)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安百姓”。子贡问这算不算得上君子之仁者,孔子认为岂止如此,简直就是圣人之仁者了。这是最高的精神境界,孔子认为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未必确信自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4]&&&&&&&&可见,圣德的重要内容就是博施兼济。&&&&&&& 在孔子看来,圣德是一种崇高博大的审美境界:“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焕乎,其有文章!”(《泰伯》)显然,孔子是从审美的高度来把握圣人之圣德的。
注释:&&&&&[1] 这种分类在孔子那里还不够成熟,因为,孔子有时以个体人格修养为划分标准,有时却仍传统地以社会地位为划分标准。&&&&[2]“知”读为“智”。&&&&&[3] 此为《论语》篇目,下同。&&&&&[4]《集注》:“病,心有所不足也。”。&
&&&&&&&&&&&&&&& 孔子誓言
人生态度&&&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贤哉,回也!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 其使民也义。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放于利而行,多怨。
&&&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
&&& 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过,则匆惮改。
&&& 不迁怒,不二过。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 友便佞,损矣。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巧言乱德。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刚、毅、木、讷近仁。
&&&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 礼之用,和为贵。
&&&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 不学诗,无以言。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有教无类。
&&&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政治格言
&&&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
&&& 谓之有司。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
&&& 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
&&& 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
&&& 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箴言名句
学而时习之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民无信不立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君子成人之美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与孔子之意相近。其身正,不令而行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弟子“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论语正义》引荀子曰:“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阅读 (2372) | 评论 (1) |
前一篇:后一篇:
&&请您后再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博&
搜房用户可以先再评论
内容:请登录
转载成功!
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创建新的分类:
博文已成功转载!
对不起,您的账号尚未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评论不能同步到微博!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搜房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我如此 不如无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