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时为什么刚开始有气泡冒出不宜收集

当前位置:
>>>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
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C.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在装入药品之前,故A错误;B、试管口向下倾斜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故B错误;C、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就是为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故C正确;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D错误.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主要考查你对&&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氧气检验和验满方法:1.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有氧气存在 2.验满:氧气验满仍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但不同的是,此时气体已经确认是氧气,且带火星部分只能放在瓶口处(这样才能保证氧气已满),若木条立即复燃且燃烧旺盛,则氧气已满。(因为若氧气未满,也可使木条复燃,只是不会“立即”和“旺盛”) &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0015264101266717241381252240293301(2010o湘西州)同学们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常见的气体.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用E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叫做.
(3)如用B装置和H2O2、MnO2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同学用A、E装置和高锰酸钾粉末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当加热到有连续、稳定的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而不是一看到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气体.其原因是.
提 示 请您或[登录]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手机注册免费送20天VIP和20个雨点!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当前位置:
>>>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实验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Ⅰ.导管口A..
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
实验过程或方法
结论或解释
导管口A处有气泡冒出
&&&&&&&&&&&&&&&&&&&&&&&&&&&&&
Ⅱ.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停止加热时,应先:&&&&&&&&&&&&&&&&&&& 然后:&&&&&&&&&&&&&&&&&& &
①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Ⅲ.将红热的铁丝置于充满氧气并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
&&&&&&&&&&&&&&&&&&&&&&&&&&&&& &&&&&&&&&&&&&&&&&&&&&&&&&&&&&
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集气瓶盛少量水的作用是&&&&&&&&&&&&&&&&&&& 。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北京市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实验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Ⅰ.导管口A..”主要考查你对&&氧气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气密性检验,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气密性检验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注意事项:在中学化学实验及有关实验设计习题中,经常涉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问题。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一些常见装置的检验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1.如图1,此装置为最简易的制取气体装置,对于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主要是通过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具体方法为: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不漏气。注意:若外部气温较高,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可以使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但现象一定要注意撤走酒精灯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下降,才能说明气密性好。2.如图2所示,此装置漏斗与大气相通,无法如上例那样进行检查。要进行其气密性检查,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锥形瓶不直接通过漏斗与大气相通。要解决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用水(或液体)做液封,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具体方法为:从漏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的下端管口浸没在液面以下,夹紧弹簧夹,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水后,漏斗中与锥形瓶中液面差(即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不漏气。3.图3为启普发生器。该装置的原理与上图2的原理是一样的,但主要是该装置中弹簧夹被活塞代替。&& 具体方法为: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球形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4.图4为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室装置,利用分液漏斗等仪器。这套装置与图2或图3不同,主要的原理与图1一样。&& 具体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不会漏气。氧化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2)放热;(3)生成物的特性
发现相似题
与“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实验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Ⅰ.导管口A..”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9370493712907902895011569401935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刚开始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气体_百度知道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刚开始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气体
提问者采纳
因为反应瓶中原先有空气,要先把它排出,才能收到纯净的氧气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因为刚开始收集的氧气不纯净,要等气泡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氧气。
导管中有空气,导致氧气不纯
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热高锰酸钾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