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中对结构的劳动二重性性的定义

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4)
――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
郑杭生&&杨&&敏
日17:04&&&来源:
E-mail推荐:
  (三)作为社会学范畴的“个体安全”  我们所说的“个体安全”,是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提出和使用的。安全研究的社会学取向要求,对安全的思考不仅仅关注于宏观的、整体的问题,而且要重视对微观的、个体的人的实际安全状况,以把握人的现实安全需要及诉求。“个体安全”在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内涵的逻辑延伸和具体化。我们这样理解“个体安全”概念:个体安全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实际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有保证或有保障状态。个体安全概念的内涵中包含了以下理念和基点:  第一,所谓“个体”,是与“整体”相对应的。在逻辑上,个体可以是集合概念(如一个群体、组织、社会、国家等),也可以是非集合概念(如单个的个人)。这里的“个体”是在后者的意义上使用的,也就是说,“个体”即指“个人”。  第二,所谓“作为个体的人”是强调,个体安全研究着重以个人作为指涉对象。与以往社会学将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角度和方法原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传统理路不同,个体安全的研究包含着两个相依不离的侧面,是对个体的、微观的安全研究与对整体的、宏观的安全研究的一种结合。  第三,“个体安全”的着眼点是作为个体的人,理念和理路则离不开作为整体的社会。我们从“社会互构论”的基本原则,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互构谐变关系,视为个体安全的根本,并考察和评价个体安全的实际状态。  第四,“个体安全”要求的“有保证或有保障状态”,是从不仅是指基本的底线安全,而且更为重视积极的品质安全,特别是能够确保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的,稳定、可靠,协调、和谐的社会状态。  个体安全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也具有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的二重性特征--客体与主体、客观实际与主观表象、物质属性与心智属性、外在事实与内在过程之统一。这也决定了,个体安全是一个集合了多重属性的范畴。从个体安全概念的内涵中,可以逻辑地延伸出多重蕴义。与此相应,个体安全研究是对多种研究方法的复合运用过程。  第一,个体安全既是属性范畴也是状态范畴。个体安全首先是一个属性范畴,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规定性。而且,这种本质属性和规定性是确定的、肯定的含义。也就是说,个体所获得的有保证或有保障的、稳定的、可靠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个体安全的实质性含义。其次,个体安全也是一个状态范畴,它是指个体安全的状况有其具体性、差异性和动态性,并表现出各种程度的差别,这也使得个体安全可以通过操作化以数量形式来表达。所以,个体安全研究是质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  第二,个体安全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普遍性与相对性等多重表征。个体安全的确定性和普遍性是指,在特定情形下,个体所处的状态何为安全何为不安全,有其确定的和一般的含义,两者是可以界分的。个体安全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则是指,相对于更大范围的社会环境、更多样的社会关系、更复杂的社会系统结构,个体的状态是否为安全又是不确定的和相对的。如果一个社会中,职业体系、福利制度、工资收入、教育水平、个人生活方式、家庭婚姻等,存在着较大的分化、差异性和多样化,个体安全也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具体表征,对于某一特定个体的安全,对于另一个体则未必安全。也可以说,个体安全是一个比较范畴和关系范畴。与此相应,个体安全研究可采用比较研究、动态研究和过程研究的方法。  第三,个体安全既是客观的事实状态也涉及到主观的心理感受。客观状态与主观感受是个体安全的两个不同侧面。所以,一方面,个体安全研究总是涉及到一种事实性的安全状态,这种状态是客观性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个体安全研究所关注的毕竟是人的安全状态,这种状态与人的心智反映密切相关,对于相似的安全状态,不同个体的心智反映(意识、情绪、感受、认知等)往往呈现出差异性。正因如此,社会学的个体安全定量研究,既有从实地的经验角度,采用数量化和指标化方法,对客观的、外在的、物理性的安全状态的测量;也有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运用主观指标对个体安全感的测量;还可以进行个体安全状态的反向测量,如使用安全感量表(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1991;丛中、安莉娟,2004)、不安全感量表(沈学武等,2005)、风险感知测量(Slovic,Lichtenstein&and&Fischhoff,1984;Brun,1994;Slovic,1987;Vlex&&&Stallen,1981),以及风险认知与决策研究(Yates&&&Stones,1992;李劲松、王重鸣,1998;谢晓非、王晓田,2002),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研究(Slovic,&Fischhoff&&&Lichtenstein,2000)。  第四,个体安全既是价值性范畴也是实践性范畴。作为价值性范畴,个体安全内含了价值评价和价值追求,相对于底线安全,强调积极的、更高的、更好的“有保证或有保障状态”。此外,前面阐述的个体安全的两个侧面(客观状态与主观感受),也表现了个体安全的两个价值维度--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安全与主体感受和认可的安全。作为实践性范畴,个体安全也包含了手段意义与工具意义。个体安全状态总是有差异的、具体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总是与特定的历史、过程、阶段以及空间、场所、环境相联系的,个体安全研究也因而必须重视现实性、应用性、针对性、有效性。总之,价值性与实践性决定了,个体安全研究包含了不同维度的考量--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价值与手段、目标与策略,等等。  结语:个体安全的研究历程概要  此前一、二十年中,安全研究领域的学者已表现出对人的实际安全需要的某种关注。如有学者提出“个体的人是安全的最后指涉对象”,认为国家是提供安全的工具,最终只有在涉及个人时,安全的意义才会显得重要:“真正的安全只有通过人民和集体才能获得”(Ken&Booth,1991)。吉登斯有关本体性安全的思想,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对于个人的安全诉求的重视。但是,在这些思考中,“个体安全”并未被视为安全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个体的人的安全也未被视为安全研究的议题。  本世纪以来,我们在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中,逐渐延伸出“个体安全”这一方向。在此,我们对个体安全研究的大致经历做一个简单整理:  “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与“社会互构论”的形成。从2001年至2007年,大约经过了6年时间,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理论系统。[25]“个体安全”即为“社会互构论”的理论扩展与实际应用。  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向安全研究的扩展。约2004年,我们从社会学视野对社会安全做了初步阐述,对现有社会安全机制及其结构性缺失进行反思,提出构建未来型、能动型、主动型、积极型的新型社会安全机制。[26]  从“个人与社会”关系到“个人”的聚焦性研究。约年,“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进一步集中在“个人化”、“个人分化”及其“类型化”、“个人丛化”以及人的社会化及其新类型等内容,为“个体安全”概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7]  对“个人安全”研究议题的关注。2006年,对个人安全做了初步阐述,探讨了个人安全问题的实际成因,即“现实困境”和“未来威胁”及其各种实际现象;指出个人安全是更为基本的安全,对人类安全有着基础性意义,应当对以往的安全理念和价值取向做较大的调整。[28]  个体安全的理论视野与基本概念的形成。年,在“实践结构的社会学理论”(简称“实践结构论”)的研究过程中,阐述了社会实践结构性变化的两个维度(即全球化长波进程与本土社会转型),以及几种较为明显和重要的实际趋势,提出了“个体安全”这一社会学范畴,并基本确定了个体安全的理论视野和工作假设。[29]  有研究者认为:个体安全的提出是在总结近半个世纪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是对新的世界风险社会本质的认知和反映,也是社会政治观与安全观良性互动的结果。个体安全研究扎根于我国社会现实,对应于我国的社会需要,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张萍,2007)。在社会学中,个体安全仍是一个发展中的研究领域。随着这个褶叠区的不断扩展,安全知识体系也将进一步变得丰富和饱满。  (本文发表在《思想战线》2009年第六期)&&
(责任编辑:赵晶)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二重性——探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的民主建设意义--《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2008年
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二重性——探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的民主建设意义
【摘要】: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传统的封建社会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同时期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程度都不尽相同。但都同时经历着社会民主结构的客观制约和主观创造的过程。一方面,通过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对三个时期的民主结构化过程的综合分析,另一方面,结合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这个个案.最终.我们认识到,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强调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的建设和完善,也不可忽视民主建设的主体参与作用。在我国新农村建设道路上,提高村民、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的参与程度,共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
【分类号】:D422.6【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保证农村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规模化。农村基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孝华;;[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2期
王天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刘秀菊;;[J];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沈新章;;[J];唯实;2007年01期
王茂美,黎仕勇;[J];学术探索;2003年03期
刘朝瑞;;[J];中州学刊;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亚勇;高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朱永虹;邵炜;;[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唐雪梅;赵海林;;[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石春梅;朱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严骁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张静;;[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朱红文;[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郭景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高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永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高兆明;;[A];生态伦理与知识的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李友梅;;[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汪居扬;;[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张佩国;;[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王家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吴兴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林星;;[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濮岚澜;;[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陈苏柳;刘生军;樊璇;;[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道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李卫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陈丽琴;[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王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陈丰;[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李作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应星;[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于剑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钱永生;[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董杰;[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晶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顾晶晶;[D];西北大学;2010年
汪恭敬;[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王莹;[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贺凤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王爽;[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李姮;[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张廷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陈庆渊;[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立华;[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王天意;[J];求实;1996年08期
潘利红,欧阳惠结;[J];学术交流;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窦春芳;[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唐贤兴;[J];中州学刊;1999年02期
孙雪蕾,康培,习近平,任建明,曹国英,孔祥智,景跃进;[J];人民论坛;2005年09期
胡祥彩;[J];了望;1998年46期
刘章烈,邱家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薛玲玲;王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阎向阳;[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江严;[J];江淮法治;2002年06期
魏宪朝;[J];理论与改革;2004年01期
章奇,刘明兴,单伟;[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艳;;[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付翠莲;;[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黄彧;;[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杜晋黔;;[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阮应山;;[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陈志刚;;[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庄洁;;[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王进;范剑勇;乔宝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李莉;;[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董德华;马威理;;[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潘洪其;[N];烟台日报;2008年
许晓楠;[N];大连日报;2008年
赵建超 赵立群;[N];辽源日报;2009年
记者 刘云 通讯员 仇昉;[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特约通讯员 王成林;[N];山西科技报;2010年
嘉禾县人民法院
邝丹科 曾丽英;[N];郴州日报;2009年
廖文根;[N];人民日报;2010年
张珊;[N];商洛日报;2009年
徐强 陈文侠
徐平;[N];台州日报;2008年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蔡力峰;[N];西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玉琴;[D];苏州大学;2006年
秦海燕;[D];吉林大学;2012年
王海胜;[D];吉林大学;2011年
庞超;[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艳丽;[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李素英;[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邵颖;[D];燕山大学;2010年
刘丹;[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宋燕;[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刘伟;[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钱恩忠;[D];河北大学;2010年
薄芳;[D];山西大学;2010年
白移;[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孙雅茹;[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卡尔·马克思(Karl·Marx, )
&&&&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是公认的社会冲突理论的直接先驱。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性和对抗性的解释上,马克思的全部著作就是力图说明这种对抗形式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三部著作之中。
&&&&马克思的社会学是阶级斗争的社会学,他的阶级理论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冲突的一面。马克思认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对抗性的社会,雇用工人与资本家的根本利益的矛盾支配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日趋简单,社会由此分化为代表着矛盾两个方面的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于是,阶级斗争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它必将导致革命,将标志着史前时期的结束和非对抗性社会的到来。
&&&&马克思对与社会关系的辩证结构的分析视角,也是对社会学的恒久贡献之一。在这个视角中,个体“知识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当然,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结构的分析,绝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涉及政治、宗教、家庭、道德诸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结构分析的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势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他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
&&&&另外,马克思有关异化的机制的分析,真正体现了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社会学洞察力。马克思不仅仅作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论断和分析,其历久弥新的魅力,还在于以雄辩的逻辑论证了人类可能的一种存在状态,“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韦伯(Max.Weber, )
&&&&德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公认的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学人文主义的始祖,唯名论者。韦伯认为个人才是社会学值得关注的对象,社会学是理解人类行为的科学,因而人们称他的社会学为“理解社会学”或“诠释社会学”。韦伯知识渊博,研究领域广泛,从经济、政治、法律、宗教、历史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的贡献,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经济与社会》等。
&&&&韦伯所处的时期,正值孔德、斯宾塞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和西方社会学发展的转折时期。在这种情况下,韦伯提出了新的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韦伯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研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社会行动时,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特殊性。社会学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并对社会行动作因果性的解释,所谓理解就是试图探察行动者主观行动的意义关联,并从而建构其行动者行动间的意义脉络。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主题是个人,个人的行动是理解社会学进行研究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建立因果性、规律性认识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1)目的合理的行动;(2)价值合理的行动;(3)情感或情绪的行动;(4)传统的行动。此外关于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严格区分也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一大贡献,他认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
&&&&在政治社会学领域,韦伯对统治或权威类型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划分了统治的三种基本类型:传统型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统治。在对法理型统治的分析中,韦伯认为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他认为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从功能上说是严格合理和最有效益的。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旨在探讨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根基,他考察了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联系,说明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及整个西方合理化进程的影响。
涂尔干(Emile Durkheim,):实证主义的型塑大师
&&&&作为社会学界三驾马车之一的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大师。他于1858年4月出生在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小城镇的一个犹太教传教士的家庭中。涂尔干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教教士,他自己也耳濡目染,深受他们的影响,在幼年时便学习了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尽管他在青年时代便放弃了这些宗教信仰,但是对于宗教的研究却成为贯穿其日后研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
&&&&涂尔干于1879年考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在历史与哲学方面颇有心得,为日后其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82年,他从该校毕业,开始在巴黎的公立中学里担任哲学教员。在以后的五年中,涂尔干利用假期赴德国游历,对德国的新学科和新思潮进行了解,并深受冯特的心理学思想影响。年,涂尔干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此创立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同时,他也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他创建了法国的《社会学年鉴》,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后来被誉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学派——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1902年以后,他开始执教于巴黎大学,并在该校的各种委员会中任职,为社会学成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而不辞劳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涂尔干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与许多学生先后在战场上捐躯,他自己陷于痛苦之中,最终于1917年撒手西归。
&&&&在社会学领域,涂尔干发表过许多颇有价值的著作,其中,主要的代表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他的社会学思想影响了诸多后来的社会学学者。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是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在将社会事实的性质进行详细说明和规定之后,社会学的特定解释层次、研究领域以及它的学科性质也就随之确定了。
&&&&涂尔干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也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应当把社会事实看作“物”,以客观的态度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而反对当时流行的主观内省法;并且,社会事实只能运用其他的社会事实进行解释,而不能到人们的意识状态中去寻找,从而确定了社会学的解释原则;他还区分了功能分析与因果分析,并反对将二者混为一谈。他也由此确立了“假设-推测-检验”的实证主义研究步骤,并在《自杀论》等著作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社会秩序问题也一直是涂尔干研究的一条线索。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是该项研究中的核心范畴,前者是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而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而后者则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之后他便由此而开始深入研究社会分工、社会解组、失范、社会控制等问题,丰富了其社会学实证研究。
&&&&总之,涂尔干对社会事实的阐述以及对社会学规则的界定,使得开启实证主义之门的孔德实证主义思想得到了充实与完善,为实证主义社会学注入了实质性的内容。并且,他运用统计的方法对自杀现象进行研究,并利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进行宗教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结合的范例,使得社会学界的实证主义传统得以发扬。因此可以说,涂尔干因其丰富、深邃的社会学思想而对近代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本人也因此被视为实证主义的型塑大师。
齐美尔(Georg Simmel)
&&&&齐美尔()是德国早期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858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16岁时,父亲去世,父亲的一位从事音乐出版工作的朋友成为了他的监护人。1876年,齐美尔进入柏林大学,师从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各领域的诸多名家,为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81年,他凭借《从康德的自然单子论看物质的性质》一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四年之后,他成为柏林大学哲学系的编外讲师,没有正式的薪金,仅以学生的听课费作为收入来源。直到1901年,他才取得编外教授的称号,但是仍然没有正式薪金,尽管这时他已经是拥有6部著作和70多篇论文的著名学者了。1914年,齐美尔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正式教授的职位,并在该校先后讲授过逻辑学、哲学史、形而上学、伦理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康德、叔本华和达尔文的学说等诸多课程。
&&&&齐美尔是一位多产的学者。据统计,他一生共出版了25本著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对哲学、历史、文艺、政治、社会学、伦理学和美学等诸多领域广泛涉猎。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论社会分化》(1890)、《历史哲学问题》(1892)、《伦理学导论》(两卷本,)、《货币哲学》(1900)、《康德》(1904)、《康德与歌德》(1906)、《宗教》(1906)、《叔本华与尼采》(1907)、《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1908)、《哲学文化》(1911)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1917)等。
&&&&在社会学领域中,齐美尔的很多观点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人们互动而形成的产物,是无数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个人的总称。因此,社会学就应该研究人们的相互作用模式,即“社会交往的形式”。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从各种社会现象中分出社会交往的要素,考察并阐明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这也是不同社会学家都将其社会学思想归为“形式社会学”的重要原因。
&&&&齐美尔创建了小群体的群体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二人对偶组(dyad)和三人团体(triad)的理论。在二人对偶组中,由于群体生存取决于双方的直接合作,因此该群体中不存在超个人的结构。而在三人团体中,由于存在独立团体结构产生的可能,该团体中便可能产生新的互动形式。他也由此而在群体规模等社会几何学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看法。
&&&&另外,齐美尔对于冲突的形式与功能的研究也颇具有启发性。他将冲突分为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两种形式,并认为冲突对社会(群体)整合、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功能。
&&&&总之,齐美尔社会学理论中的唯名论、形式主义、方法论等方面的见解,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德国社会学家,比如韦伯、霍克海默等,并且,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冲突论等社会学理论流派的观点中也有齐美尔的影子。
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
&&&&滕尼斯()是德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1855年,他出生在德国施勒斯维希—霍尔施泰因地区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中学毕业以后,滕尼斯便进入大学学习,他先后辗转于斯特拉斯堡大学、耶拿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波恩大学,最后在杜宾根大学获得古典哲学博士学位(1875年)。1881年,滕尼斯开始在基尔大学任教,讲授柏拉图、休谟、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学说。1884年,他开始在英伦游学,并对社会哲学发生浓厚兴趣。1911年,他曾经与齐美尔、韦伯等社会学家一起,创立了德国社会学学会,并出任第一任主席,直至1933年纳粹上台。
&&& 滕尼斯的主要著作有:《社区与社会》(1887)、《托马斯·霍布斯》(1889)、《关于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1893)、《托马斯·霍布斯的生平和学说》(1896)、《刑法改革》(1905)、《社会学的本质》(1907)、《社会问题的发展》(1907)、《风俗》(1909)、《高等学校改革和社会学》(1920)、《马克思的生平学说》(1921)、《舆论的批评》(1922)、《社会学的研究和批评》()、《进步和社会发展》(1926)、《所有制》(1926)、《围绕反社会主义非常法的斗争》(1929)、《社会学导论》(1931)、《近代精神》(1935)等。
&&&&滕尼斯提出“社区”与“社会”的范畴,对社会学的研究颇具有启示意义。他认为,“社区”和“社会”是人类两种共同生活的基本形式。在社区中,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亲密的、不分你我的私人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人们以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社会的聚结程度较高,呈密集型。而在社会中,人们的联系是建立在目的、利益基础上的,其聚结程度较低,呈复合型。在前者那里,其整体是有机统一的,而后者那里,整体的统一则是机械的。滕尼斯的这种区分启发了帕克、贝克尔等,使他们提出了宗教社会和世俗社会,人与社会的两分理论;并且,帕森斯的五对模式变量的范畴也对滕尼斯的观点有所借鉴。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结构功能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巅峰成就。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孔德和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 ),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美国现代社会学之父。帕森斯终生致力于能够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巨型理论的建构。在其研究后期,帕森斯亦开始探讨从宏观转向较微观层面的理论方向。帕森斯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于世界经济危机阶段,因而他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的重点,是促进社会系统秩序稳定的机制。他全部理论的总倾向是强调社会体系的协调一致与社会体系的和谐本性。在体系的博大与著述的宏富方面,除韦伯外,恐怕无人堪与帕森斯争雄。主要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现代社会体系》、《社会的演化》、《行动理论与人类状态》、《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体系》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 ), 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这位一生学术成就斐然的世纪老人,被尊为科学社会学的创立者。他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且与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并称为现代功能主义理论的“巨擘”。他发展了现代社会学理论结构功能方法,强调经验实在性,特别是通过倡导“中层理论”而在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结合方面做出了独到的贡献。默顿受到帕森斯的影响,也把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作为自己理论的目标,但是他的“中层理论”试图打破长期以来那种试图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抽象的宏大理论。这种“中层理论”就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默顿对功能理论原有的基础进行了修正和发展,他重视的是社会各个部分之间或多或少的协调与依赖,重视社会系统平衡及其在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各种机制。此外,他在社会问题、科层组织、大众传播、职业等方面的研究也有突出的成果。主要著作:《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论理论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十七世纪英国的科技与社会》、《社会学功能分析的典范》
社会冲突论
&&&&社会冲突理论是对结构功能理论的挑战。后者强调的是社会的稳定和整合,代表了社会思潮中的保守主义,而冲突论则是社会思潮中当然的激进代表。冲突论者更加强调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发展的积极作用。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流行于美国和西欧国家。主要代表有美国的科塞、米尔斯和德国的达伦多夫。
&&&&与结构功能理论相对,传统冲突学派恰恰看到了社会不协调的一面,许多社会问题并不是均衡模式所能解释得了的。它认为社会是动态的,无时不在变化。整个社会体系处于绝对不均衡中,在社会体系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冲突与不和的因素,是社会变迁的来源。社会在运转中所保持着的秩序,除了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和权威的认同,权力也在起着很重要的维持作用。
&&&&结构功能学派兴起、发展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后的美国。当时美国迅速地转入为和平建设服务的国民经济轨道,一时国内欣欣向荣,社会和谐,民众生活稳定。在这种繁荣和谐的社会背景下,结构功能主义应运而生,并成为整个西方世界中的主流社会科学理论。但好景不长,西方进入六十年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如美国先后爆发了反越战运动、保障民权运动、肯尼迪被刺事件等。此时,冲突论应运而生并开始活跃于学界,批判结构功能理论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整合的“太平盛世”,切中时弊,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两个学派的一起一落,反映了两种不同社会背景的转换。可以说,传统功能论与传统冲突论各自说明了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既提供了对社会的一定解释力,又遇到了社会复杂性的难题。
&&&&现代冲突理论强调社会冲突的“正”功能,比功能主义更具有建设性。它认为冲突不仅导致了社会不和谐,它还具有社会整合的作用,其兴趣在于冲突通过怎样的机制推动变革,阻止社会系统的僵化。现代冲突论在承认社会冲突的普遍性的同时,将社会和谐作为了研究落脚点,并建设性地认为社会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安全阀”理论是现代冲突论的重要成果。它认为社会应该保持开放、灵活、包容的状态,通过可控制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各种社会紧张能够得以释放,社会诉求得以回应,社会冲突得以消解。因此,冲突自身是一种释放敌意并维持群体关系的机制,可以使用“安全阀”这个概念来描述为社会不满提供释放途径的合法冲突机制。
米尔斯(C.Wight Mills,) 
&&&&C.赖特·米尔斯(C.Wight Mills,),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上都有着杰出成就。米尔斯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出色表现,一度让人羡慕不已,甚至有人将其称为“学术暴发户”。但他英年早逝,死后被誉“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米尔斯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学,日益背离古典社会学的社会关怀传统,沦为一门体制化、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这表征着知识分子关于社会变迁的立场由激进趋向保守,也意味着批判主体的湮没和失语。这种状况与现代资本主义及其官僚体制的发展有着紧密关系,现代社会分工和知识分工逼迫人们更热衷经验主义,反而促使从事社会反思的人文学者的没落。米尔斯重提"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要大声呼唤具有启蒙理想的知识分子,敢于直面现代性的新状况,冲破社会分工的束缚,解放现代性的批判潜能。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帕森斯与他的结构功能主义开始受到广泛的质疑与批判。在坚决反对帕森斯的阵营中,米尔斯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米尔斯将锋芒对准帕森斯,但是被批判的不仅是帕森斯,还有帕森斯所代表的社会学家,种种实用主义,科层制气质……帕森斯开创的社会学,将激进批评家及社会运动的各类主题与观点完全排除在外。这种放弃社会问题意识的学术风格仍然旨在为中产阶级提供关于问题认识与解决的暗示,即社会问题包括失范在方向上仍然是趋于和谐的。按照他的理论假设,美国社会仍然是和谐的,稳定的,我们有理由满意和快乐。
&&&&米尔斯认为,美国原本自由主义的根基,如自由竞争,小城镇民主等等正在随着科层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壮大与国家权力的扩张而消失。在科层中,多数的新生中产阶级并不拥有公司与机构的所有权,他们只不过是权力精英决策中各种权力的传达者与执行者,其所拥有的只是消费文化带来的满足感。这是一个建立在后殖民时代经济基础上的更加庞大的中产阶级政治盲从的社会,中产阶级在“独立的中产阶级期望规范”形塑下,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精神生活上,包括在高深学术领域见风使舵。他们随波逐流,观望,然后支持看起来会赢的一方。这种实际“无权”的状态决定了一个更加专制的社会的降临,中产阶级所热衷的选举程序于是变成了批准精英统治的程序,权力精英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着美国的未来。这才是对民主与自由观念的真正威胁。
&&&&&在米尔斯看来,帕森斯们显然辜负了社会学家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批判的责任。美国社会学的迅速制度化带来了受制于科层的问题。到了帕森斯时代,美国社会学家应该庆幸自己拥有收入不菲的科层下的工作,而在欧洲,这几乎还是难以想象的。制度化的副作用就是史无前例地为大学书斋中清高不凡的社会学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供其选择并从中获利的花花绿绿的世界,学者愈加追求名誉权力利益,愈加被科层雇佣。研究者个人很难脱离科层统治下的生活。个人无论其是否宣告独立,都难以摆脱现代科层的控制,其本质是被雇佣的,因而发出的声音是代表科层利益的。由于社会学家被科层雇佣而使社会学家丧失了批判能力与公共知识分子的本分。已经没有知识分子为了学术信仰而勇敢地进行批判与否定了,这恐怕是米尔斯所看到的美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社会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交换论的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及彼得·布劳。
霍曼斯(George Caspar Hommans,1910~)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霍曼斯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逐渐把社会学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个人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他的理论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他提出了6个关于人类行为的解释性命题:(贾春增,7)
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与满足命题:指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愈小。
攻击与赞同命题:这个命题包括两个方面:(1)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报酬或者受到了没有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也因此会出现攻击性行为。(2)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超过期待值时,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感到高兴,心理上也会赞同这种行为,而且行为结果的价值也会增大。
理性命题:人类的社会行为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
&&&&霍曼斯认为这六个命题综合起来考虑,就能够解释人的社会行为,进而延伸到解释社会制度等更宏观层面的问题。
&&&&主要著作:《人类群体》、《情感和活动》、《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社会科学的本质》等。
彼得·布劳(Peter Blau,1918~)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又以其宏观结构理论而闻名,后期研究科层制和科层组织。
&&&&布劳的交换理论主要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他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因此他的交换论被称为结构交换论。
&&&&布劳不同于霍曼斯将所有社会行为都看做是交换行为,他将交换行为定义为是人们的自愿行为,促使人们进行交换的动力是由于他期望从他人那里得到回报,并且也确实得到了回报。一旦停止了回报行为,那么交换行为也就停止了。布劳的社会交换概念又不同于经济交换,在经济交换中,权利和义务是作出明确规定的,而社会交换的权利与义务则未做具体的规定,对于他人回报的性质和数量也不能讨价还价。
&&&&布劳将交换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社会吸引与竞争、权力分化、冲突和社会一体化。在分析了交换的具体过程后,布劳提出了两个宏观性概念:“共享价值观”与“制度化”。通过这两个概念,布劳把他的交换理论完成了由微观层次到社会宏观层面的过渡的准备。
&&&&主要著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不平等性与异质性》、《相互关联的社会属性》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号互动论是相对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提出来的,当结构功能主义以高度抽象的宏观理论面貌出现时,符号互动论则偏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人的互动。“符号互动”这一概念由布鲁默在1937年出版的《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但是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则来自之前的社会学家库利和米德,布鲁默在两人思想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发展了符号互动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社会是由个人的互动构成的,人的互动即是符号的互动;要理解某个人的行为,就要对行为者赋予其行为的意义进行解释,并且这种意义是随着互动的具体情境的改变而变化的;人们往往通过了解他人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来认识自身,形成自我概念并调整和修正自身的行为。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美国早期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镜中我”概念的提出使他成为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物和美国传播学的鼻祖之一,并且他首次在社会学中使用“初级群体”这一概念。
&&&&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给“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下的定义是:“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库利认为,一个人关于自我的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是他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的反映,人们在想象他人对自身的评价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并且这种自我概念的形成又是在初级群体的直接的、面对面的密切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如果没有亲密的人际交往,人的关于自我的概念就无法形成。库利的“镜中我”概念直接被米德所吸收和借鉴,成为后来符号互动论、传播学的直接思想源头。
&&&&主要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社会过程》(1918)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美国哲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他将符号互动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也被看做是符号互动论的创立者。
&&&&库利在提出“镜中我”概念时并没有对自我是如何形成这一问题提供解释,米德在他的基础上将“自我”形成的研究作为他的思想的重要部分,认为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首先他将“自我”区分成“主我”(I)与“宾我”(me),主我是未经过社会化的,处于自然状态的我;而宾我却是社会化的结果,它是由他人的所有态度构成,个体与他人发生互动,并将这些他人吸纳到自身之中。因此,宾我是个体关于他人如何看待“他”或“她”的观点——是个体所认为的他人的态度。在自我的形成过程中,“角色扮演”(role taking)是重要的一环,米德在研究儿童自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引入了这一概念。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总是承担了某种角色,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他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并且要了解他人的角色,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与行动,从而不断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正是人类有了符号互动的能力,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从中形成自我。
&&&&主要著作:《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
赫伯特·布鲁默(Herbert George Blumer,1900~)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定名者和集大成者,自米德以后符号互动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将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论和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加以全面、系统的论述,并明确提出“符号互动”这一名称。
&&&&布鲁默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的个体组成的,人类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世界;个体与他人的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构成了互动过程;这种使用符号的互动过程维持或改变了社会结构;要了解互动过程必须要了解人们作出情境定义的过程。
&&&&主要著作:《作为符号互动的社会》(1962)、《符号互动论:观点与方法》(1969)、《符号互动的方法论立场》(1980)
欧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
&&&&首创拟剧论(Dramaturgy),是符号互动论的重要推动者。
&&&&戈夫曼的拟剧论将社会看作是一个舞台,将生活中的人们看作是戏剧中的演员,整个社会生活就是由所有“表演者”的社会互动构成的舞台剧。同时,戈夫曼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戏剧表演的术语来定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行为,并提出了诸如印象管理等独到的观点,而这些都使得拟剧论在社会互动的研究中独树一帜,从这一点看他已经背离了芝加哥学派对于符号互动的研究方法。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戈夫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它是指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形象的过程。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中,行为者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使他人形成我们所希望的印象。他认为印象管理应该有专门的技术,而他的理论就是研究这些技术的理论,因此戈夫曼的理论也被称为印象管理理论。
&&&&主要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959)、《公开场合中的行为》(1963)、《相遇》(1966)、《策略性互动》(1969)等。
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是对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要代表的、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立场,对当代西方社会展开深刻批判的理论思想的总称。其代表人物包括: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阿多诺(Theodor 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弗洛姆((Erich Fromm))、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等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一种重要的流派。社会批判理论往往被等同于“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除了继承马克思的批判立场以外,还吸收了其他思想家的理论元素,包括韦伯的理性化思想和弗洛伊德的关于人的欲望的思想,集中于研究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人的作用和地位等主题。几乎每位代表人物都有标志性的概念:霍克海默提出了“权威国家”、阿多诺提出了“文化工业”、马尔库塞提出了“单向度社会”和“单向度人”、弗洛姆分析了“异化”、哈贝马斯提出了“生活世界殖民化”、“沟通理性”等。
&&&&社会批判理论早期领袖特别强调,批判理论首先是一种“立场”,然后才是一种理论。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1938~)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当今英国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与沃勒斯坦、哈贝马斯、布迪厄齐名。他生于1938年,1970年成为剑桥皇家学院院士,曾任剑桥大学教授,1996年被伦敦经济学院聘为院长。70年代,吉登斯的学术成果开始陆续发表,其前期著述主要在于对以往社会学理论的梳理,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当初版于1976年的《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书。吉登斯后期重要作品有:《社会的构成》(1984)、《民族——国家与暴力》(1985)、《现代性的后果》(1990)、《现代性自我认同》(1991)、《亲密关系的转型》(1992)、《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1998)。初版于1984年的《社会的构成》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统的表达了其“结构化理论”,也可以算是吉登斯自70年代发表他的结构化理论以来的一部总结性著作,吉登斯在这部著作中表达出他对在历史上社会学理论界对一些社会解释上关键课题的处理方法的理解和评价。吉登斯运用他的结构化理论考察了欧洲现代性的进程,这一点成为他始终关注的核心。他在全面清理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现代性在欧洲兴起的特定表现。吉登斯在拓展其理论和深入考察欧洲现代性的同时,始终不忘普及性工作。1982年出版的《社会学:批判性简介》就是一本有特色的书。1987年他与乔纳森·特纳合编的《今日社会理论》,邀请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名家撰写7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要思潮。目前,吉登斯仍然源源不断地继续着他的研究。(引自侯均生主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吉登斯的理论贡献主要是提出和阐释了其结构化理论。这是吉登斯在十几年间精心构造的一座理论大厦。与吉登斯早期理论偏重于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思想不同,构造理论是在对功能主义及后帕森斯时代各种理论传统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将它们融为一体而做出的一种理论创新尝试。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吉登斯抨击了以往理论传统中诸如个体——集体、主观(人)——客观(结构)、微观——宏观之类的二分法,主张代之以“结构的二重性”,即社会结构是由具有能动作用的人在互动中建构的,是他们改造或再改造社会结构过程的媒介。吉登斯认为,社会结构可以概念化为“规则”和“资源”。所谓规则,是指能为行动者所理解并可运用于各种场合的一套方法和技巧。这些规则往往是非正式的、不成文的,互动者对他们的理解是潜在的、心照不宣的,它们是行动者“知识库”中的一部分。上述思想综合了功能主义者强调的制度性规范和文化价值观、本土方法论者关注的约定俗成的方法、结构主义者注重的符号的增殖性以及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在吉登斯为具有能动性的行动主体建立的分层模型中,个体的反思性监督受推论意识和实践意识的影响,推论意识是指替某人的所作所为寻求原因或使之合理化的能力;而实践意识使人们在具体情境中下意识地用以指导行动和解释别人行动的知识库,“是行动者对他们的社会条件,尤其是其行动条件的认识(或确信),但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然而它是一种没有压抑与抵制的无意识……,实践意识由行动者所知道的规则和技巧所组成。”吉登斯认为,大量动机是无意识的,它们对行动有一种弥散性的压力。这里,他不仅借鉴了现象学和本土方法论的观点,而且还引入了精神分析的思想。虽然吉登斯不同意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但他所用以取代的三重划分模型——本体论安全系统、推论意识和实践意识以及反思性监督,显然只是对弗洛伊德思想的改造。
&&&&为了将个体之间的偶然性互动同社会再生产以及制度的表层“稳定性”(这一概念可追溯到乔姆斯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他从现象学理论中借用了“常规化”概念。在论述互动的常规化和区域化时,吉登斯几乎是全盘借用了戈夫曼的观点,他认为,随着儿童的自立,他们会逐渐掌握用一套“保护装置”来维持互动,使互动常规化以保护主体的安全。这套保护装置往往通过保持举止得体和印象管理原则发挥作用。
&&&&可以说,对不同的理论传统进行综合是吉登斯构造理论的根本内容,上述几点只是综合尝试的一些主要表现而已。(以上介绍吉登斯理论主要内容部分,转引自贾春增主编的《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法国社会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生于日出生在法国东南希比安地区的一个名为Denguin的小镇的公务员家庭。1954年布迪厄毕业于法国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56年,布迪厄应征入伍,赴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此后,他担任过雷蒙·阿隆(Raymond Aron)的助手。1968年,他开始担任新建立的欧洲社会学中心的主任至今,并且创办独具特色的刊物《社会科学研究探索》。1981年布迪厄被选入法兰西学院来接替早已退休的雷蒙·阿隆,成为法兰西学院唯一的一名社会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大纲》、《区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学术人》、《实践的逻辑》、《换句话说》和《语言与符号暴力》等。
&&&&布迪厄理论中一重要的概念是实践。他基于实践的理论实现了对客观结构和主观性情的整合。他的实践概念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紧迫性、策略性、模糊性和总体性。紧迫性是布迪厄将实践与理论相区别时提出来的。在社会实践中,行动者总是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迅速做出决定,而不想旁观者或理论者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同时,行动者还有许多经济条方面的限制,比如行动者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策略性是指行动者并不是规则的决定物,他没有着自己的目的和兴趣。模糊性是指实践是在与变动不拘的各种社会情境的即时遭遇中确定自身。尽管这种逻辑有些含混不清但这正是日常生活的特点。这样,实践的模糊性也产生基于实践的总体性社会事实。因此布迪厄呼吁采取跨学科的综合性的视角来从总体上研究社会实践。
&&&&他运用场域和惯习的概念试图解释社会中的实践逻辑。他认为,社会中的人们受一定的结构的影响,但并不完全受制于该结构,而惯习这一概念正使他超越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惯习既具有结构性得一面,但其又是在实践中发生的,是人们的实践的一部分,因而又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布迪厄提出该概念就是要反对一种机械式的观念。他这样说道“我说的是惯习(habitus),而不是习惯(habit),就是说,是深刻地存在在性情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art)存在的生成性(即使不说是创造性的)能力,是完完全全从实践操持(practical mastery)的意义上来讲的,尤其是把它看作某种创造性艺术(arsinveniendi)。”场域概念,如果从分析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一种诸多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位置的占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但他们都会受到这些位置在权力分配结构中的现实和潜在的处境以及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制约。在理解场域时,“可以将其设想唯一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的一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的性质来理解。”(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80)
&&&&布迪厄里一重要理论成就是反思社会学。布迪厄学术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反思性,他也将这一研究方式针对了作为文化生产者的社会学家。正是在这一点上,显示了它与其他的反思性学者的不同。首先他反思的是社会学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会无意识和学术无意识。从而,这就决定了反思是一项集体性的事业,而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第三方面,他反思的目的不是要怀疑社会学的科学性,而是要扩大社会科学知识的范围和增强它的可靠性。综合到一点上就是布迪厄想通过反思性研究的倡导,使知识分子认识某些支配了他们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的特定机制,以使这些机制丧失效力。
&&&&布迪厄的社会学不承认任何一种分类,因为它跨越了各种学科界限——社会学、人类学、教育、文化历史、艺术、科学、语言学与哲学,并在经验与概念的领域中游刃有余。然而,布迪厄将其著作的特征概括为建构性结构主义或结构主义的建构论。在其中,他指出世界存在有独立于意识和行动者意愿的客观结构。这样的结构制约和限制了意志,但同时,人们利用其思考、反思以及行动的能力来建构社会和文化现象,他们在现存结构的限制中进行建构。这些结构不是刻板的约束,但确实是相当广泛的社会与文化建构的物质条件。认识到他的结构主义根基,布迪厄类比了语法和语言的关系来说明,语言的语法只是轻微地管束着实际交谈时的言语,它可以看成对新的交谈行为类型的出现可能性做了界定。因此,用于文化与社会的结构,它们独立于行动者并引导着其行动,然而它们也创造着选择、可能性以及为富有创造性的行动与新颖、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方法。(资料来源:乔纳森·特纳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88-189)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人物。他1929年出生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1961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与社会学教授,属于“法兰克福学”的右翼。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大学生与政治》(1961年)、《理论与实践》(1963年)、《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1968年)、《文化与批判》(1972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1973年)、《交往行为理论》(1985年)等等。
&&&&哈贝马斯队60年代西欧激进的大学生运动持批判态度,反对激进学生运动的“行动主义”非观察主义及独裁主义,指责激进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法西斯主义者”。为此,激进的大学生们把他当作政治上的和理论上的敌人,并出版专门批判他的著作。
批判认识模型
&&&&批判理论的基础是自由的利益。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哈贝马斯把人类的全部理性划分为三种基本知识:⑴自然科学;⑵文化科学;⑶批判科学。这三种知识分别附属于人类的三种基本利益:⑴技术控制利益,即使用工具来控制自然与进行生产。⑵理解利益。即通过各种象征手段解释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解释人类活动的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达到对人类体验的共同理解。⑶解放利益,即争取自由成长与进步,实现人的解放。哈贝马斯反对科学是“价值中立”的观点。他认为,批判性认识追求“自我”从实现社会关系的压制下解放出来,从而推动了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批判是建立在自我反思基础上的主观活动。哈贝马斯认为,三种科学是通过三种中介而发展的。自然科学通过“劳动”这一中介而发展,人文科学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而发展,批判科学通过“统治”这一中介而发展。统治也即权力与意识形态,这种中介表现在人类行动上是一种被有系统地扭曲了的沟通方式。
技术决定论
&&&&科学与技术革命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也即所谓“机器创造剩余价值”。这是哈贝马斯的技术决定论中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哈贝马斯认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只适用于过去的工业社会,而不再适合于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情况。他在1968年出版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书中写道: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越来越失去自己的作用和意义。不是对工人的剥削,而是科学技术革命本身成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技术与科学成了主要的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应用前提便从此失去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问题转变成技术问题。这是哈贝马斯的技术决定论的另一基本观点。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日益干预政治,同时也将政治问题转变成技术问题。即这类问题不再是公众辩论的问题,而变成克曾组织中的专家使用专门技术来解决的问题。由于将政治问题转变成技术问题,必然导致社会实际问题的“非政治化”。这种技术决定论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强调“工具理性”,即马克斯.韦伯的“手段-目的的合理化”。
交往行为理论
&&&&在洋洋洒洒的两大卷《交往行为理论》中,哈贝马斯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三个:⑴发展一种更为广涵有力的理性概念,以超越现代哲学和社会理论中主观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前提;⑵建构一种两个层次的社会概念,以整合生活世界范式和系统范式;⑶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一种有关现代性的批判理论,以分析和说明现代社会的症状,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重新定向而非放弃启蒙方案。
&&&&在《社会交往理论》中,哈贝马斯区分了四种行动模型:⑴目的论行动,是指一个行动者通过理性,以寻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最佳手段。⑵规范性行动,是指社会群体的成员依据共同的价值来决定他们的行动。⑶戏剧行动,既不是指孤立的行动者,也不是指群体的成员,而是指互动的参与者各自为对方构成了一种观众,并在他们面前呈现自己。⑷交往行动,是指至少两个具有言语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
资料来自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福柯(Michel Foucault,)
&&&&德国当代著名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称福柯“在我们这一代哲学家中,对时代精神拥有最持久的影响”,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称福柯的思想是“现代最伟大的哲学之一”。而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维恩(Paul Veyne)则认为,“福柯著作的发表是我们世纪最重要的思想事件”。在福柯去世时,年鉴史学的代表布劳代尔痛惜地说,“法国失去了一位当代最光彩夺目的思想家”。
知识考古学
&&&&福柯所说的“知识”和我们一般谈及的科学知识尽管有密切关系,且并不是一回事儿。虽然法语中“connaissance”和“savior”都可以译为“知识”(knowledge)。但福柯本人则明确区分了这两个词,“我用‘connaissance’来指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支配着一关系的形式规则。‘savior’则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中,某种类型的客体得以被认知……,以及提出某种阐述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福柯探讨的并非一般性的知识,而是特定类型的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得以成立的条件。所以福柯才会特别关注各种所谓的“不够精确的科学”,诸如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因为在这些学科中,更容易发现这些知识条件的痕迹。
&&&&所谓“考古学”就是对这些知识条件的一种历史分析。福柯说“考古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学问,哲学观念,日常意见,以及各种制度商业交易或者警察活动,都要涉及某种这个社会特有的潜在的知识(savior),这种知识与我们可以在各种科学著作中发现的那种学问体系明显不同,但正是这种知识使某种理论、意见或实践成为可能,它是知识(connaissance)制度和实践可能性的条件,一种有关疯狂的知识必然和非疯狂相对,秩序的知识和无序相对。”考古学的工作并不是要蓄意标新立异,来驳斥以往对于知识进行的观念史心态史或者意识形态分析,实际上,如果联系后来福柯对于谱系学的论述,我们就会发现,考古学考察的是“问题”的历史,一种知识要想成为可能,首先要提出特定类型的问题,而社会还要接受这些问题的合法性。福柯希望通过知识的考古学分析来展示,在历史上,为了构成可能的知识,一个社会需要形成或者改变某些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这些关系形成或改变的条件,来分析一个社会的运行在何种程度上和这个社会的真理体制的密切相关。
权力谱系学
&&&&从70年代开始,直至他去世,福柯就一直致力于研究权力问题。《规戒与惩罚》《性史》和许多文章、讲演、访谈都阐述了他对权力的基本看法。福柯有关权力的论述不是要提出权力的“理论”,而是要探讨权力关系得以发挥作用的场所方式和技术,从而使权力分析成为社会批评以及社会转变的工具。
⑴权力是多形态的,而不是同质的。
⑵权力是作为关系出现的策略,而不是所有物。
⑶权力首先是生产性的实践,而不仅仅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
⑷权力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微妙复杂的关系。
⑸不应只将注意力放在宏大的权力上,而应充分考虑权利的微观运作。
&&&&纪律权力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新的权力体制的核心是要生产出“驯服的身体”,而驯服的身体能够成为具有生产力的,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身体的政治投入最终转化为一种经济利润,身体最终成为“有用”的力量,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而这种福柯最初在探讨监狱问题时发现的权力模式,最终遍布整个社会。福柯反问道:“监狱既像工厂、学校,又向军营、医院,而所有这一切都像监狱一样,这难道不令人惊讶吗?”
( 资料来源: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詹姆斯S.科尔曼(James S. Coleman)
&&&&詹姆斯S.科尔曼(James S. Coleman )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这一理论建立在个人行动具有目的性这一基础上(但它对系统行动的解释并非仅仅以个人目的为原因的),其基本原理主要来源于以整体论方法为主的新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博弈理论以及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有学者甚至干脆把理性选择理论称之为一种交换理论)等。因此,在社会学方法论整体主义与方法论个体主义之争中,科尔曼主张采用个体主义的方法,?其关注的重点是行动者。科尔曼强调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而不是解释个人行为,但是如果要充分了解系统行动,则应以系统层次之下的个人层次的行动作为研究的起点。他称自己的理论是个人层次的行动理论。个人行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有目的行动。有目的行动则可以用合理性来说明。合理性是理性行动者的基础,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达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科尔曼在对社会规范的分析中,清楚地体现了他上述的理论立场,他指出许多社会学把社会规范作为既定条件,以之研究规范指导下的个人行为或社会系统行为。
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
&&&&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1919~)是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后工业社会”理论的缔造者。贝尔出生于纽约一个东欧犹太移民家庭。出生不久,父亲即离开人世。迫于生活,贝尔被寄托在一家犹太孤儿院里。孤儿院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低层生活的艰辛促进了他心智的早熟。从少年时期开始,贝尔就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表现了极大的热忱。年,他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以后,贝尔积极参与社会: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曾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担任社会学教席并任职于许多公共机构。作为一名“介入型”学者,贝尔密切关注并深入广泛分析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撰写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著作。他的名字和“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后工业社会”理论被公认为其思想精华。
&&&&贝尔的学术思想结构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思想模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本人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上采取“非意识形态化”的学术研究态度。贝尔认为,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结构、政体与文化,而根据自己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上述方面的研究,贝尔推测出“后工业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将是21世纪美国、日本、苏联和西欧社会结构的一个主要特征。
&&&&社会结构变化,即是经济改造和职业体制的改组。贝尔指出,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内部的变化表现在如下方面:1、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因此,它使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里要考虑的不是纯粹的体力或者能源,而是信息。“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是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娱——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的。”2、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这是职业分布的特征,贝尔并以此为划分阶级的标准。3、社会结构与文化发生了严重分裂。
&&&&社会权力结构方面,贝尔认为如果说过去百年间处于统治地位的人物一直是企业家、商人和工业经理人员,那么在后工业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新人物”,是掌握新的智能技术的科学家、工程师等知识分子。也就是说,在后工业社会中,是“科技治国”。“科技治国论”的定义是“在这种政治制度中,决定性的影响属于政府部门和经济部门中的技术人员”,这就是贝尔的论断。他认为,社会分层与权力系统都是以稀有资源的分配为基础的,在前工业社会中,较重要的资源是土地;在工业社会中,较重要的资源是机器;子后工业社会中,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在后工业社会中,专门技术是取得权力的基础,教育是取得权力的方式,统治者是科学家与研究人员,是技术知识分子阶层。
&&&&贝尔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论述是精辟的。他认为在现代西方社会,社会结构的中轴原理是经济化,现代政体的中轴原理是参与管理,文化方面的中轴原理是实现自我并加强自我的愿望,在当代,这三个方面正日益趋于分裂。他认为最为严重的断裂和逆转,发生在经济基础和那个“更高地悬浮在空中的思想领域”(恩格斯语)之间。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是极端个人主义,是以“个人自由”为中心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反对体制和反对遵从道德规范的,是一种唯我论。贝尔通过对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中思想的演绎发展出“宗教冲动力”与“经济冲动力”两大工具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贝尔认为现代主义侧重个人,以及对经验无休止的追索,他们把理性当作过时的玩意儿;追求即兴冲动、同步反应和本能共鸣,颂扬自我无限性,产生出一种“距离的销蚀”,资本主义便难以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所谓的终极意义了。
&&&&贝尔之所以在西方社会学影响至深,是因为他那对时代变迁脉搏准确地把握和在刻画营造社会变迁方向的“大观念”的能力,以及体现在这些大观念论述中的人类未来命运关怀的人文精神。当社会学这门学科在美国长期囿于整体论和原子论的方法对峙,并且日益流于大而无当的空疏或琐细实证的平庸,从而越来越失去它在马克思、韦伯等人手中时那种精神魅力时,贝尔却倾注了他对于人类精神境况、社会化、人类未来命运的热切关怀。贝尔的这种关怀和操心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在当代西方社会学界中深具影响的三大观念,即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资料来源: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舒茨(Schutz Alfred,)
&&&&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1932年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1938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52年被该校提升为教授。他的主要著述收入《舒茨文选》(3卷),另著有《生活世界的结构》等。&&&&舒茨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在他看来,人类知识和社会实在即现实都是通过主观经验构成的,社会学必须重新建构那些能使人们共同感觉的知识赖以建立的概念和类型化手段;人们不能找到任何关于知识或意识的抽象规律,所以像胡塞尔先验现象学那种极度抽象的哲学方法,社会学是不能效法的。社会学应该对互为主体性的创造和保持进行经验研究。为此,他把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和“互为主体性”引入社会学。在舒茨看来,社会世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就是对胡塞尔来说的“生活世界”。它是先于任何一种客观的、科学反思的世界,不被反思也不被分析;是意识的意向性客体,只能被理解为现象(即意识)给予的具体性世界,是一个直接具有真实生命活动的“活的”世界。他认为,人类通过互为主体的经验建立起思想规则、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烹饪法、信息等,人们总是在学习这些日常生活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生活。这些知识正如我们所经验到的一样是一种实在。我与他人交换位置,我们两人便会对世界具有共同的经验和看法,总是经历着和分享着一个共同的世界。这一设定可以把对社会的把握合在一起,成为对整体社会的认识。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 舒茨的思想反映了人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学中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肤浅独断的不满,要求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对传统社会学进行彻底理论反思基础上建立起与研究人的行为相适应方法。他的观点对卢克曼,以及加芬克尔的民俗学方法论具有重要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年版
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1917~ )
&&&&美国社会学家。民俗学方法论的创始人。生于新泽西州,就学于哈佛大学。195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4年后,长期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芬克尔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研究?,认为社会现实与迪尔凯姆所表述的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不同,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活动,是相互交往的参与者对现实的社会构造。社会事实不是社会学分析的结果,而是交往的积极创造的过程自身。此过程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社会学家在揭示这一过程的本质特征时,除注意把握“索引式表达”外,还要利用“破坏性实验”的方法,以验证他所主张的所谓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隐含的行动准则”。加芬克尔所创造的民俗学方法论的核心,是用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对常识性行动和情景过程进行说明。加芬克尔的《民俗学方法论研究》一书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因此他声名鹊起。他与其追随者一道,以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教学活动,使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成为民俗学方法论的中心。加芬克尔对社会互动过程的独到见解,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学的互动理论。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的难以把握的概念,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自然科学、文学、建筑、艺术、社会学、哲学、教育科学等广泛的领域。要把握后现代主义的涵义,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现代主义,因为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好的方法、最佳途径,知识的合法性,以及对理论证明方法及其结果普遍适用性的价值持怀疑态度。现代性的规定特性是:(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所希望的。
&&&&后现代主义的主张可以很近似地概括为:认为没有可以用宏大叙事法描述的历史;经验是断裂的,所以没有始终同一的人;没有意义上前后一致的话语,没有作为表向的知识;不存在具有普遍逻辑和客观真理的科学,剩下的只是语言游戏在话语的关系网中自由的游荡。可以看出,所有这些主张都是现代性主张的反面。从认识论方面来看,后现代思潮把人的认识观和科学观始终融于一定的文化圈内来考察,强调认识主体内在概念系统的先在作用,关注文化和语言的解构等问题,因而对现代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多有诘难。首先,后现代思潮的学者并不像现代实证论学者那样只强调现实独立于观察者,并把客观现实与认识主体的意象活动完全割裂开。后现代学者则“完全承认一种作为原因性的实在的内心意识的在先性”对所观察之现实的建构作用。也就是说,任何观察和实验都不能超越认识主体的先在的概念系统对理论与实在进行直接比较,因而,任何科学观察与实验都不可能完全是中性的、客观的。所谓“中性”和“客观”并不等于是真实的。其次,由于任何观察和实验都不能摆脱作为原因性的主体先在意识的“污染”,因此,任何理论、知识的发现与证实都不可能由某种所谓唯一的领域和方法能确保其科学真理的“普遍适用性”。第三,后现代学者主张科学方法的多元化和理论的多元化,认为所谓科学认识的真理都是相对于认识主体和特定文化境况而言的,因为观察者和实验者都毫无例外地生活于特定的文化领域中的具有一定“文化成见”的认识主体。美国学者K.J.Gergen认为,后现代学者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对自己所处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反省意识。英国学者J.Pickering指出,后现代境况的标志“在于科学之间和文化之间的解体、多元、传统的融合和界限的跨越。”总之,后现代思潮是在进入开放世界、信息量剧增、知识爆炸、文化多元化、关注人作为主体的认知功能等因素驱动下而产生的人类认识观念的再反思。应该说具有变革时代的新鲜意义。首先,后现代思潮把人的认识观和科学观置于信息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的水平上,强调认识主体内在概念系统对观察认知事物的先在作用,具有不可忽视的合理性,符合辩证法。其次,后现代思潮不追求某种狭隘的唯一的方法而可能误导人们的思想,这有益于人们在认识领域和科学研究中开放意识的展现。第三,后现代思潮主张科学与文化的联系,鼓励不同“文化成见”的沟通,既有利于本土化研究,也有利于跨文化研究。第四,后现代思潮强调方法的多元化,必然导致理论的多元化,这似乎也是当今多元世界的趋向。从对后现代主义功用的不同理解出发,学术界又将其存在形态划分为三种:
&&&&1.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福柯、德里达、利奥塔、费耶阿本德等。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否定性。侧重于对旧事物的摧毁,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因而带有否定主义、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
&&&&2.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罗蒂、霍伊、格里芬等。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建设性。面对现代主义的危机,他们既不是“袖手旁观”,更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侧重于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重新建构世界的“蓝图”,重新建构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因而他们的哲学摆脱了否定主义的困境,带有更强的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性。
&&&&3.庸俗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是杰姆逊。其根本出发点是对前两种形态的简单化理解。主要具有四种特征:(1)坚持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2)抽掉后现代主义的底蕴,仅抓住其某些表面特征,以偏盖全,视其为本质。(3)视后现代的策略为目的。(4)用单一的原因解释后现代的产生及其理论内容。
&&&&根据后现代主义的不同形态,其理论特征也有所不同。但学术界认为无论哪一种后现代主义,都具有以下特征:
&&&&1.反基础主义。所谓基础主义就是泛指一切认为人类知识和文化都必须有某种可靠的理论基础的学说。这种基础是由一些不证自明,具有终极真理意义的观念或概念构成。后现代主义的反基础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反形而上学。他们认为现代哲学反对前现代是用“理性”取代了“信仰”,用“人”取代了“上帝”,模式的多项发生了变化,但模式本身没有改变。因此要发动一场彻底的革命,消除“中心”本身,而不是“中心者”,以取消一种统治的哲学。另一方面,通过解构主义,摧毁哲学中对基础和理论框架的信念,打破哲学中的等级体系。如德里达等致力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中心主义”的解构,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二元对话。因此,学者们又明确指出,后现代不是一种“主义”。
&&&&2.反主客二元论。所谓主客二元论就是指把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以及人与世界截然对立起来的一种观点。后现代主义主张通过发动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来消除主客体的分离,改造由二元论带来的现实世界中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并取消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如后结构主义对语音中心论或逻辑中心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否定实体的自在性和观念对客体反映的自明性,从根本上取消二元思维模式。又如新实用主义直接阐发了生活实践的非二元性,放弃内在与外在、心与物的二元论区分。
&&&&3.反总体性。所谓总体性就是将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归为同一性,吞噬个体性,只承认统一化、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后现代主义高扬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差异性、零散性、特殊性和多元性,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去超越统一现代哲学。同时后现代哲学抛弃了总体性的观念,使自己陷于某一社会的片断,强调社会领域分化的多元性而不是寻求社会的开端与终结,更不是寻求整个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和一致性。如勒维纳主张用他律哲学来反对总体性哲学。
阅读(603)|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社会学名家纵览',
blogAbstract:'&\r\n以下资料转引自赵孟营主编教材《社会学基础》的网上资源\r\n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r\n&&&&\r\n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是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公认的“社会学之父”。1839年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里率先创造并使用了“社会学”(sociology)这一概念,同时还提出了至今仍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认同的将社会学建成一门实证科学的基本原则。\r\n',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9,
publishTime:6,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二重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