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记忆我的表馊17

猫,文革岁月的回忆_业余的艺术爱好者_天涯博客
快乐充实地生活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362位
(2068)(44)(324)(21)(19)(646)(41)(30)(13)(10)(776)(78)(32)(1)(4)(11)
(5)(11)(2)(4)(5)(4)(9)(8)(15)(1)(13)(85)(12)(1)(5)(9)(9)(4)(16)(2)(11)(11)(10)(3)(6)(34)(3)(18)(15)(92)(45)(3)(4)(19)(17)(4)(14)(37)(9)(13)(21)(8)(10)(19)(21)(18)(8)(12)(13)(14)(22)(18)(7)(9)(13)(13)(11)(8)(11)(12)(7)(7)(9)(9)(8)(6)(16)(7)(23)(32)(33)(32)(41)(31)(29)(47)(29)(41)(35)(20)(28)(31)(27)(40)(36)(37)(44)(34)(30)(30)(39)(49)(33)(51)(34)(38)(35)(36)(14)(15)(11)(7)(20)(31)
  题记: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前言  确切地说,我们家养过猫,但自那以后,我们再也没养过猫。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一、鸡蛋的故事  那时候我家在农村,农村人养猫,并不是养宠物,况且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家家人口偏多,通常至少都是五口之家,养人都困难,一天到晚光忙着喂饱嘴,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哪有能力养宠物呢,也不兴这个。  养猫是为了抓老鼠。  我家在村里是外来户,租房子住。由于是老房子,老鼠特别多。那时候我还小,但对老鼠有了特深的记忆。  一个是老鼠偷鸡蛋的本事。  在那个年代,鸡蛋几乎是家里唯一能用来换流动资金的东西。说来也怪,那时的鸡产蛋能力也特差,一个月能下十几个鸡蛋的就算好的了。正因为如此,所以家里的鸡蛋轻易是不能吃的。而且数目也是牢牢地记在母亲的心里,且不说少了一个,就是谁动了鸡蛋,妈妈都能看出来。  可是,神不知鬼不觉地,鸡蛋一晚上就少了一半!  妈妈马上怀疑是我大哥二哥偷吃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在上初中,正是长的时候,饭量特别大。而家里的粮食数量却非常有限。我们家是非农户,吃的是供应粮。这在村里还是相当不错的,起码月月可以到粮站领到粮食。但是粮食少,不够吃,特别是家里有那么两三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半大小子,就更招架不住了,故村里有句俗话:“半大小子,吃塌老子!”  可是两个哥哥都异口同声地说,没动过鸡蛋。我妈妈非常生气,差点动了家法,可还是没有结果,妈妈没辙了,丢下一句话:等你老子回来收拾你们!  两个哥哥很委屈,晚上都没吃得下饭。  我也觉得他们不是那样的人,可是鸡蛋确实是少了。  这还没完,放在篮子里的鸡蛋过了一晚上,又丢了不少,可以说,剩下没几个了。  这回我妈也开始怀疑了,因为她也相信,这两个小子还不至于猖狂到这个地步!可是鸡蛋到哪里去了呢?  在家里我是老小,大哥对我最好,这天他私下和我说:“咱得破案!”  冬天的夜晚来得特别早,农村又没电,所以天一黑,家家户户就只得早点睡觉了。亮灯的人家,肯定是因为大人孩子的衣服破了,得缝,要不明天就得穿着破衣服出门。  我和大哥趴在放鸡蛋的偏房里的大木柜上,窗台上放了一盏拧到最小光亮的油灯。静静地等那个来偷鸡蛋的坏蛋!  不知等了多久,反正我都已经睡着了,觉得大哥用膊胳肘子捅捅我,我睁眼一看,来了好几只大老鼠!  放鸡蛋的篮子是放在水缸上的。可是这几只老鼠顺着墙就爬上了水缸。可水缸一米高呢,它们怎么把鸡运到地上呢,那不会打碎吗?  正怀疑呢,一个大老鼠抱着鸡蛋出了篮子,然后仰躺着,另一只大老鼠用嘴叨着它的尾巴就往边上拉,然后往下跳,奇怪的是,直到落到地上,这家伙都紧紧地抱着鸡蛋,尽管落到地上后,连摔带砸,疼得它“吱”地大叫一声,但还是迅速地把鸡蛋抱进了鼠洞,照这样的速度计算,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偷完所有的鸡蛋。原来是老鼠捣的鬼!  我们当晚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还将信将疑,第二天,全家动员,寻找老鼠的老窝,结果在邻居的柴房里,我们找到了所有的鸡蛋,一个都不少 !  鸡蛋案算是告破了,皆大欢喜。  可我们还是高兴得早了些。  妈妈为了防老鼠,把在天花板上挂了个钩子,把篮子挂到上面,以为这下万无一失了。可是过了没几天,鸡蛋又丢了不少!  这回妈妈不用怀疑任何人,因为天花板上的洞告诉我们,作案的还是老鼠!  而且我们当晚全家人都亲眼目睹了老鼠空运鸡蛋的本事:还是老办法,竟然可以顺着绳子爬进天花板!当然,这回是两只老鼠同时拉抱着鸡蛋的老鼠。  问题是,老鼠们是怎么准确地定位于拴绳子的位置的呢,因为它们只在天花板上咬出了一个洞,就是现在运输鸡蛋的这个洞,动物的本能,神奇至斯!  “要是有动物杂技比赛,老鼠总能拿第一!”妈妈不无佩服地说。  分类: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研究论文.pdf4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研究
姓名:王家洪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金颖若
贵州大举硕士学位论文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甄动研究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研究
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静态互动是乡村旅游产品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乡村
旅游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之一,乡村旅游牵引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艺术
支持旅游产品创新和强化地域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促进传统艺术发展,旅游艺术
品促进传统文化复兴。很现在,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动态互动除极少数是良性
互动外,绝大多数却是恶性互动,如许多旅游开发常常忽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
值,旅游开发弓|起传统文化资源破坏与消退,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可能将传统
文化彻底毁灭。传统文化面临着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异化的危险,乡村旅游地建设
破坏传统文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粗放、缺乏乡土文化产晶,对乡村旅游内涵认
识不是、传统文化特色不翡显等。故应切实地首先以加强社区参与,吸引真正的
文化旅游者参与来强化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其次,采用突出特色、发挥
丰富多样的乡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重视资源生产性与游客感觉、实现传统
与现代结合,致力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体保护等适宣的乡村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策
略。最后,采取乡村传统文化的展现要具有根基和生命力,实现传统文化旅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幸福教育——万载县仙源初中陈苏庆工作室
当前位置:&&&
母爱阅读含答案
上传: 文燕菲 &&&&更新时间: 13:07:11
(一)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健 && ⑴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 ⑵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嚷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 ⑶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 ⑷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 ⑸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忽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个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 ⑹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说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 ⑺读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 ⑻毕业后,我写信告诉母亲我交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 ⑼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那破玩意儿我早扔了,你要,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条。&我当然没有要一条。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 ⑽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珍惜。 && ⑾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她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 ⑿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所写的三件往事。(3分) && && 2.文章开头说:&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 && 3.认真阅读第2段,揣摩加点的词语,通过合理想象,简要描述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0字以内)(4分) && && 4.幸福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可感的。文章最后一段说母亲&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请问这&幸福&在本文中具体指哪几个方面?(3分) && && 5.文章所写三件事,如发生在你身上,你会告诉母亲吗?为什么?(2分) & & (二)母亲的来信&& 常德市毕业卷 母亲来信了。 &&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酒,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 20.母亲的每一封来信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信的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分别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 & 21.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 22.文中在写到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时引入了他路遇家乡熟人的内容,从记叙的顺序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这一安排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 && && && 23.选出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 &)(3分) && a.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母亲的信&& && &&&焦急地&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热切盼望的心情。 && b.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 &&&扔&字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随意甚至轻蔑的态度。 && c.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 &&文卡没有将10卢布寄给母亲主要是考虑到数目太小,无济于事。 && d.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 && &&&打着哈欠&和&掏&&拆&&抽&等词语表现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漠然和漫不经心。 24.当&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的时候,文卡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结合全文,发挥想象,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40字)(4分) & & & (三)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 ((选自《读者》2004年第8期) 阅读上文,完成1&4题。(16分) 1.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加以想像,描写出小姑娘的心理活动。(4分) & 2.④⑧两段划横线处都写到小姑娘掉眼泪,这两次掉眼泪的原因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 & 3.⑤段中&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从老婆婆的&平静&中,你读出了什么?(3分) & & 4.⑨段是文章结尾段,这里未写出来,请你根据上面故事续写一段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50字(5分) & & & (四)手&&& 帕&&&&& 甘玲珑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手帕?&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镍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怎么会不记得呢?&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6.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2分) 答: 17.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谈谈母亲的性格。(2分) 答: 18.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答: & 19.你对&我们这一代,思想上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3分) 答: & (五)妈妈的手&& 吉林 &&琦君(台湾) && &忙完了一天的家务,感到手膀一阵阵的酸痛,靠在椅子里,一边看报,一边用右手捶着自己的左肩膀。儿子就坐在我身边,他全神貫注在电视的荧光幕上,何曾注意到我。我说:&替我捶几下吧!& && &几下呢?&他问我。 && &随你的便。&我生气地说。 && &好,五十下,你得给我五毛钱。& && &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不到十秒钟,已满五十下,把手掌一伸:&五毛钱。& && &我是给呢,还是不给呢?笑骂他:&你这样也值五毛钱吗?&他说:&那就再加五十下,我就要去写功课了。&我说:&免了、免了,五毛钱我也不能给你,我不要你觉得挣钱是这样容易的事。尤其是,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 && &他噘着嘴走了。我叹了口气,想想这一代的孩子,再也不同于上一代了。要他们鞠躬如也地对长辈杖履追随,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作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中老年人,第一是身体健康,吃得下,睡得着,做得动,跑得快,事事不要依仗小辈。不然的话,你会感到无限的孤单、寂寞、失望、悲哀。 && &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 && &从我有记忆开始,母亲的一双手就粗糙多骨的。她整日的忙碌,从厨房忙到稻田,从父亲的一日三餐照顾到长工的&接力&①。一双放大的小脚沒有停过。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那时哪来像现在主妇们用的&萨拉脫、新奇洗洁精&等等的中性去污剂,洗刷厨房用的是强烈的碱水,母亲在碱水里搓抹布,有时疼得皱下眉,却从不停止工作。洗刷完毕,喂完了猪,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滚烫的水,把双手浸在里面,浸好久好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享受。泡够了,拿起来,拉起青布围裙擦干。抹的可没有像现在这样讲究的化裝水、保养霜,她抹的是她认为最好的滋润膏&&鸡油。然后坐在吱吱咯咯的竹椅里,就着菜油灯,眯起近视眼,看她的《花名卷》。这是她一天里最悠闲的时刻。微弱而搖晃的菜油灯,黄黄的纸片上细细麻麻的小字,就她来说实在是非常吃力,我有时问她:&妈,你为什么不点洋油灯呢?&她摇摇头说:&太贵了。&我又说:&那你为什么不去爸爸书房里照着明亮的洋油灯看书呢?&她更摇摇头说:&你爸爸和朋友们作诗谈学问。我只是看小书消遣,怎么好去打搅他们。& && &她永远把最好的享受让给爸爸,给他安排最清净舒适的环境,自己在背地里忙个没完,从未听她发出一声怨言。有时,她真太累了,坐在板凳上,捶几下胳膊与双腿,然后叹口气对我说:&小春,別尽在我跟前绕來绕去,快去读书吧。时间过得太快,你看妈一下子就已经老了,老得太快,想读点书已经来不及了。& && &我就真的走开了,回到自己的书房里,照样看我的《红楼梦》、《黛玉笔记》。老师不逼,绝不背《论语》、《孟子》。我又何曾想到母亲勉励我的一番苦心,更何曾想到留在母亲身边,给她捶捶酸痛的手膀? && &四十年岁月如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今天,我也到了母亲那时的年龄,而处在高度工业化的现代,接触面是如此的广,生活是如此的匆忙,在多方面难以兼顾之下,便不免变得脾气暴躁,再也不会有母亲那样的容忍,终日和颜悦色对待家人了。 && &有一次,我在洗碗,儿子说:&妈妈,你手背上的筋一根根的,就像地图上的河流。& && &他真会形容,我停下工作,摸摸手背,可不是一根根隆起,显得又瘦又老。这双手曾经是软软、细细、白白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它变得这么难看了呢?也有朋友好心地劝我&用个女工吧,何必如此劳累呢?你知道吗?劳累是最容易催人老的啊!&可不是,我的手已经不像五年前、十年前了。抹上什么露什么霜也无法使它们丰润如少女的手了。不免想,为什么让自己老得这么快?为什么不雇个女工,给自己多点休息的时间,保养一下皮肤,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些? && &可是每当我在厨房炒菜,外子②下班回來,一进门就夸一声&好香啊!&孩子放下书包,就跑进厨房喊:&妈妈,今晚有什么好菜,我肚子饿得咕嘟嘟直叫。&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那一份满足与快乐,从心底涌上来,一双手再粗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 有一次,我切肉不小心割破了手,父子俩连忙为我敷药膏包扎。还为我轮流洗盘碗,我应该感到很满意了。想想母亲那时,一切都只有她一个人忙,割破手指,流再多的血,她也不会喊出声来。累累的刀痕,谁又注意到了?那些刀痕,不仅留在她手上,也戳在她心上,她难言的隐痛是我幼小的心灵所不能了解的。我还时常坐在泥地上撒赖啼哭,她总是把我抱起來,用脸贴着我满是眼泪鼻涕的脸,她的眼泪流得比我更多。母亲啊!我当时何曾懂得您为什么哭。 &&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 && &如今,电视中出现各种洗衣机的广告,如果母亲还在世的话,她看见了&海尔&&小天鹅&等洗衣机,一按钮子,左旋转,右旋转,脱水,很快就可穿在身上。她一定会眯起近视眼笑着说:&花样真多,今天的妈妈可真乐呢。&可是母亲是一位永不肯偷懒的勤劳女性,我即使买一台洗衣机给她,她一定连连摇手说:&别买别买,按电钮究竟不及按人钮方便,机器哪抵得双手万能呢! && &可不是吗?万能的电脑,能像妈妈的手,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吗?选自《三更有梦书当枕》) && 【注释】①接力:方言,指点心。②外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 16、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 (1)滋润(&&&& ) (2)享受(&&&& ) (3)憔悴(&&&& ) (4)暴躁(&&& ) && 17、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 && (1)于是他几拳在我肩上像擂鼓似地,嘴里数着&一、二、三、四、五&&&像放联珠炮,&& && & && (2)我就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看父子俩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 18、& 我生病,母亲用手揉着我火烫的额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梦中都拉着她的手不放&&那双粗糙而温柔的手啊&一句中为什么将&粗糙&和&温柔&两个词语并列使用?(5分) & && 19、文章记叙了母亲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母亲在性格上有哪些优秀之处影响了&我&? && && 20、文中&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 && && 21、本文运用插叙的方法,以&我却又想起,自己当年可曾尽一日做儿女的孝心&一句引起回忆。请你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一句话,并说明其作用。(4分) & && & && 22、作者在文中说:&给长辈做一点点事,不能老是要报酬。&结合自己的成长,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 && & && 23、作者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4分)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 下联: &&&&&&&&&&&&&&&&&&&&&&&&& & & & & (六)永恒的母亲&&&&&& 哈尔滨市 && ①我的母亲&&猎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 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 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念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 ④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后重逢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 ⑤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 ⑥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 ⑦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 && ⑧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的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 ⑨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惟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 ⑩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 母亲啊母亲.在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 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 18.父母的欧洲之行为什么是&一场心碎的旅行&?(2分) & && 19.第⑦段中母亲听到父亲在喜宴上的致词,为什么会&泪水奔流&?(2分)
&& 20.&我&上大学时是怎样评价母亲的?后来&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
&& 21.读了全文后,你对题目&永恒的母亲&中&永恒&一词是如何理解的?(2分)
&& 22.第⑤段中,母亲为了她心里的爱,甘心情愿地把自己锁了一辈子。你赞成母亲的这种做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 & & (七)母 亲 的 鞋 架&&&& 澜 涛 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 随着职务的提升,不仅工作忙碌,应酬也多了起来,我回家再无规律。妻子渐渐习惯了,我每每回家太晚,她抱怨几句便不再理睬我。一次深夜回家,看到母亲在她的房门口,显然是在等我。我带着责备地说她:&娘,不用惦记我。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母亲结巴着说:&娘知道,娘担心你&&& 那以后,再没有看到母亲等在房门口。 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因为父亲早亡,我结婚后,母亲便跟着我和妻子同住。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牵挂着我爱着我,却最大限度地给我飞翔的自由。 这一天,夜里回到家门口时,屋里传来了清脆的钟声---是大厅墙上老式挂钟报时的声音。抬手看看表,12点。&她们应该都睡了吧。&我想着,轻手轻脚地开门关门,脱鞋进房间&&第二天吃早饭时,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昨天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我一下愣住了,不知道母亲怎么会这么清楚。我边往母亲的碗里夹菜,一边敷衍着:&娘,我知道了。&以后,每次我回家晚了,第二天母亲总会大概地说出我回家的时间,但不再多说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在提醒我别回家太晚,提醒我不能对家过于疏淡。而我心头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我每次晚归,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 母亲在她4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眼失明,此后便一直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那晚,我又是临近12点才回到家中。因为酒的喝太多,我没有回房间睡觉,悄悄地去了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站了一会,大厅又传来报时的钟声,十二下,清脆而有节奏感,我开始踱回房间。刚到门口,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原来,母亲每天都是等待我的回来,为了不影响我和妻子,她总是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总是数着挂钟的钟声来确定时间。而她判断我的鞋子的方法竟然是依靠鼻子闻。我的泪水悄然滑出眼眶。我已经习惯以事业忙碌为借口疏淡了对母亲的关心,但母亲却像从前一样时刻牵挂着我。一万个儿子的心能不能抵得上一位母亲的心呢?那以后,我努力拒绝一些应酬,总是尽量早回家。因为我知道,家中有母亲在牵挂着我。母亲是63岁时病逝的,她去世后,我依然保持着早回家的习惯。我总感觉,那清朗的月光是母亲留下的目光,每夜都在凝视着我。 又是深夜,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鞋架前,弯下腰来&&&&&&& (选自《时文选粹》第6辑) & 13.&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8分) ⑴请你从描写方法和内容上赏析上段语句。(4分)& & & ⑵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分。请发挥合理想象,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 & 14.分析文章开头、结尾语段的作用。(5分)& & & 15.文中母亲只说了二句话:①&娘知道,娘担心你&&&;②&你昨天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上述两句话有何特点,请加以品味。(5分)& & & & 16.你在学习生活中,一定感受过母亲无言的关爱,请用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文中例子除外)(5分) & & & & (八)还能拿什么来爱你 ①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给了大妈做儿子。 ②大妈把我拉到身边,抚摩我乱糟糟的头发,似乎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 ③你好像终于松了口气,眼神轻松起来。是那样的眼神,才让我小小的心里忽然充满了怨恨,你把我抛弃了,你不要我了,你为此感到轻松。 ④家里真的很穷,哥哥和姐姐常常为争一块馒头打得不可开交。寒冷的冬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挤在一床被子底下取暖。记忆中的夏天我们总是光着脚度过&& ⑤这是你把我送出去的理由吗?可是你知道吗?纵然再贫穷,那也是我的家,而你,把我从家里赶走了,不再让我叫你妈。 ⑥大妈温和而且耐心地爱着我,爱着一个心里充斥着屈辱和怨恨的孩子,慢慢地用她饱满的爱将我一点点改变。我毕竟还小,容易被温暖。我终于叫她妈的那天,她哭了。 ⑦七岁,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和妈跟着父亲一一也就是曾经的大伯去了城里。 ⑧兴许是我的缘故,妈对你和那个家越来越照顾,走的时候,体面的房子都给了你,还有那些看起来不错的家具。那天你一直在看我,后来你伸手想摸摸我的头,我躲开了。 ⑨第二天,我跟着妈离开了生活了七年的乡村,离开了你。 ⑩我没有想到你会来。秋天的季节,街上刚刚有落叶的日子。那天放学回到家,进门就看见你。 ?我不知道那时候你多大的年纪,看起来像个老妇人,颜色黯淡的衣服,很久没有清洗的头发,还有粗糙的手指。看到我,你充满着慌张和惊喜,怯怯地唤我:石头。 ?别叫我石头。我粗暴地打断你,我叫张谦。 ?你一下不知所措起来,张了张口,没有说出话。妈端着菜从厨房里出来,说:张谦,不许这么跟婶说话,婶是来看你的。 ?饭桌上竟然有新鲜的玉米。我不假思索地伸手拿了一个贪婪地啃。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但那时候你总舍不得在它们正新鲜的时候摘下来煮给我们吃,总要等到熟得咬也咬不动。 ?妈说:就知道自己吃,婶大老远给你背来的,你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懂事。 16咯噔一下,我猛地被噎住了,手里的玉米吃也不是放也不是。你慌忙站起来捶我的背。我咳了一声,咳出一粒玉米。你说慢点吃慢点,婶给你拿了好多呢&& 17我却失去了吃的兴趣,因为是你拿来的。我不想再接受你给我的任何东西&&爱,或者其他。你将我送了人,我和你已经没有关系。 18我读了初中,读了高中。那些年里姐出嫁了,哥也娶了媳妇,小妹去了广州打工,你身体不太好&&这些事是妈告诉我的。听的时候,我一直沉默着。妈说:你考上大学回去看看婶吧,这些年,她一直惦记你。 19我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太久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和你相处,犹如陌生人,是曾经爱过也怨过然后忘记了的陌生人。 20你终于病倒了。这次,妈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而是下命令:张谦,你必须回去。 21回村的路途漫长而陌生。等在车站的是已经年过四十的大哥。妈快不行了,他说,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在等你。 22你真老,满头的白头发,可是大哥说你才六十四岁。你看起来像八十四岁。 23你的一双手干枯得只剩下皮。我站在你身边,为眼前的情形心酸,忽然想喊你一声妈,像小时候那样,可张了张口,喊的却是婶。 24你听见了。伸出手摸索着找我的手。我弯下身来。你想说什么,可你太虚弱了,我只得将身体弯得更低,低到你的耳边。 25断断续续,五个字,你说了好半天:石头,别怨妈&& 26石头,别怨妈。五个字,我的心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二十几年光阴覆盖的痛,就那样一下被撕裂。你的手一松,我慌忙去握,终于握住,硌得我的掌心生疼。 27你就那样走了。听到哭声一片,我呆呆地俯在你身边,握着你瘦削的手指,久久没有眼泪流出。 28那晚,我和大哥为你守灵。大哥是个有些讷言的汉子,断断续续地说:石头,那些年,因为你,我一直生妈的气。不是气她把你送走了,是气她送了你而不是我&& 29我是出生在中间的孩子,上有哥姐下有妹,出生时就身体不好,多病,吃饭时总抢不过他们。大妈没有孩子,又看我们生活艰难,想过继一个抚养。那时哥已多少懂得生活,晓得大妈家里富裕,哭着喊着要过去。而我们家乡的风俗,过继给人的也应该是长子。为了我,你却硬是违了这个例&& 30你一定要将我送出去,我不知道那一刻你的心有多疼。而你在失去我的那么多年里,是怎样隐忍着不去看我,不去打扰我的生活。这么多年,我始终是你生命里的一道伤口,再也没有复原,你爱了我一生,想了我一生,也疼了一生。 31你还能拿什么来爱我呢?在生活的苦难面前。而如今,我又能拿什么回报你呢?在生命的无情面前。 32眼泪终于开始流下来。在你的面前,第一次,我哭得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 &(作者:宁子,原文较长有删改) 13.阅读全文,看看&我&对生母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4分)& (&&&&&&&&&&&& )-----(&&&&&&&&&&& )-----(&&&&&&&&&&&& )-----(&&&&&&&&&&&& ) 14.联系上下文,第⑩段中&看到我,你充满着慌张和惊喜&的原因是&&& (2分) & & 15.文章写守灵时大哥诉说的情节,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 & 16.品味文中画线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含义的理解。 (4分) & & (九)母亲的目光& 兰州市&& 小 乔 && ① 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膊,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 ② 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 ③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 ④ &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 ⑤ &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 ⑥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 ⑦ 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 ⑧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 ⑨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 ⑩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 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 15. 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2分) && && && 16. 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 (1)这段把母亲比做&&&&&&&&&& &、&&&&&&&&&& &、&&&&&&&&&&& &,突出了母亲目光的&&&&&&&&&&&& &。(4分) && (2)&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分) && && 17. &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 && && 18.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4分) && && & & & (十)一生的戒指 &&& ⑴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或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带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 ⑵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⑶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⑷在这个驿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⑸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⑹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⑺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⑻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它,藏纳着密集的痛点,凝聚着慈祥的目光。 ⑼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⑽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⑾它是重叠的岁月,随着母亲的手指往返;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 (作者:李汉荣& 选自《青年文摘》2008年第3期& 有删改) 14.如果把第(4)段中的&刚毅&换成&坚硬&,好不好?为什么?(3分) & & 15.第(3)段的细节描写,对刻画母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 & 16.仿照第(8)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2分) 藏纳着密集的痛点, 凝聚着慈祥的目光, &&&&&&&&&&&&&&&&&&&&& 17.读完本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顶针称作&一生的戒指&。(3分) & & 18.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或许已不熟悉本文所描绘的&温暖工程&,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浸润着父母、亲友无数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简要写出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例(30字左右)。(3分)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忆之城演员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