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o3与焦炭反应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1)2[xCuCO3·yCu(OH)2] + (x+y)C ="==" 2(x+y)Cu + (3x+y)CO2 + 2yH2O ( 2分)(2)c&& (2分)(3)3.2≤pH&4.7& (2分)(4)有少量晶体析出(或者表面出现结晶薄膜) (2分)(5) ad (2分) H2CO3第二步电离产生的CO32-离子浓度太低,与Ca2+浓度的乘积小于CaCO3的溶度积,因而不能生成CaCO3沉淀。加入碱性物质后CO32-离子浓度增大,与Ca2+浓度的乘积超过了CaCO3的溶度积,因而能生成CaCO3沉淀。(合理即可,2分)(6) 0.04500mol/L (2分,有效数字错误扣1分)试题分析:⑵双氧水是一种绿色氧化剂,不会引进杂质,因此选C。⑶加入CuO是调节溶液的pH,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而不能让铜离子沉淀,因此酸碱度应控制在3.2≤pH&4.7。⑷要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⑸先要使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⑹&&&&&&&&&KMnO4~~~~~~~~~~5Fe2+ 1mol&&&&&&&&&&&&&&&&&&&& 5mol0.01200 mol/L×15.00 mL&&&&&&&& c(Fe2+)·20.00mL解之得:c(Fe2+)=0.04500mol/L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牙膏中的摩擦剂一般由CaCO3、Al(OH)3或SiO2组成。某小组对几种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摩擦剂应具备的性质有&&&&&&&A.易溶于水&&&&& B.难溶于水&&&&&& C.颗粒较大&&&&&&& D.颗粒较小(2)已知A牌牙膏的摩擦剂是Al(OH)3,取少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①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②往①所得滤液先通入过量CO2,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3)已知B牌牙膏中摩擦剂可能含有一或两种物质,将此牙膏的摩擦剂溶于盐酸时,发现有不溶性物质。① 对B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有SiO2&&&&&&&假设2:可能有SiO2和CaCO3假设3: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② 请设计方案对B品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验证。填写下表。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成分搅拌、过滤,得滤液A和沉淀B。&步骤2: &步骤3: &(4)已知C牌牙膏中的摩擦剂为CaCO3,为测定CaCO3的质量分数,取20.0g牙膏样品溶于水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溶于100mL1mol/L的盐酸(假设所得溶液体积不变),从所得的溶液中取20.00mL,用1mol/L NaOH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OH溶液5.00mL,则C品牌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工业上常用铬铁矿(有效成份为FeO·Cr2O3,主要杂质为SiO2、Al2O3)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重铬酸钾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涉及的主要反应是:6FeO·Cr2O3+24NaOH+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H2O,试回答下列问题:(1)⑤中溶液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2)步骤③被沉淀的离子为(填离子符号)&&&&&&&&&&&&&&&&&&&&&&&&&&&&&。(3)在反应器①中,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烟道气中的CO2可与H2合成甲醇。CH3OH、H2的燃烧热分别为:ΔH=-725.5 kJ/mol、ΔH=-285.8 kJ/mol,写出工业上以CO2、H2合成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5)2011年云南曲靖的铬污染事件,说明含铬废渣(废水)的随意排放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极大的危害。电解法是处理铬污染的一种方法,金属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一段时间后产生Fe(OH)3和Cr(OH)3沉淀。①写出电解法处理废水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已知Cr(OH)3的Ksp=6.3×10–31,若地表水铬含量最高限值是0.1 mg/L,要使溶液中c(Cr3+)降到符合地表水限值,须调节溶液的c(OH-)≥&&&&&mol/L(只写计算表达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8分)铁、铝与冷浓硫酸可发生钝化现象,故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m g放入稀硫酸中,铁钉表面现象为&&&&&&&&&&&。取出铁钉用蒸馏水洗涤后干燥,置于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开始一段时间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2)另称取铁钉放入足量冷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铁单质外外还可能含有Fe3+、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可选择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认为气体中必然含有SO2,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状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加以验证。(3)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C中的现象证明Q存在为,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混合气体可能由H2、Q、SO2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含氧量为50%,则该气体可能:①仅由SO2组成;②由H2和Q组成;③由H2和SO2组成;④由Q、SO2组成;⑤由H2、Q和SO2组成;其中可能正确的有(  )A.①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灼烧B.过滤C.分液D.蒸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加入过量氨水并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AlCl3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用足量铁粉,过滤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B.食物腐烂C.蒸馏法分离酒精与水D.分液法分离四氯化碳与水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氢氧化物Fe(OH)3Al(OH)3Mg(OH)2开始沉淀pH2.73.79.6完全沉淀pH3.74.711&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Ⅰ中有电子转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认为在反应Ⅲ中只需加入碳酸钠溶液也能达成该步骤的目的,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____________;(4)上述流程蒸发浓缩环节,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当蒸发浓缩至________出现时,就可停止该操作。(5)Li与Mg、Be与Al、B与Si这三对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相应的两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称为对角线规则。步骤③中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6)请设计一种从水洗后的矿泥中分离出Al2O3的流程:(流程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①溶解:________________。②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蒸发:________________。欢迎来到橡皮网
您现在的位置:&
题号:3958263试题类型:实验题 知识点:酸、碱、盐&&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更新日期:
水煤气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一般用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查阅资料】(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2)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CO2【实验假设】①可燃气只是CO②可燃气体只是H2③可燃气体是CO,H2的混合气.【实验过程】实验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水煤气中CO2,H2O已被充分吸收);实验中,发现黑色氧化铜变红,且 &&&&&&  ,证明水煤气含有H2;还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水煤气含有另一可燃气体为 &&&&&&&&&&  【实验反思】根据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实验应保证安全,防止中毒,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  。【实验拓展】(1)实验后,乙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但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 &&&&&&&&&&&&&&&&&&&&&&&&&&&&&&&&&&&&&&&&&&&&&&&&&&&&&&&&&&&&&&&&&&&& 。 (2)丁同学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查阅的资料发现,不用任何其它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正确的鉴别方案及结论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难易度:一般浏览次数:1次
新注册用户,每天可免费查看10道试题答案和解析
酸: 1.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2. 常见的酸:HCl,H2SO4,HNO3,H3PO4。碱: 1.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2. 常见的碱:NaOH,KOH,Cu(OH)2,Fe(OH)3等盐: 1. 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包括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 常见的盐:NaCO3,NaCl,NaSO4等 ,酸、碱、盐的比较:
相关试题推荐
1、 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燃料,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性质物质熔点/ ℃沸点/ ℃燃烧反应丙烷—189.7—42.1C3H8+5O2&3CO2+4H2O丁烷—138.4—0.52C4H10+13O2 &8CO2+10H2O&由上表资料分析,丙烷和丁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________态(填“气”、“液”或“固”);化学性质是:具有 ________ 性。液化石油气燃
2、 (6分)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提出猜想】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的
3、 (2分)如图为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4、 (6分)某实验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请回答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的白磷,小烧杯内放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组装好装置。打开弹簧夹,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小烧杯内,溶液A是______,一段时间后,______(填写后续实验步骤和现象),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弹簧夹,然后用凸透镜加热白磷,观察到白磷不燃烧,该实验过程的目的是______。(2)停止加热,轻轻振荡装置,一段
5、 (8分)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进行验证:小题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题2:图①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通过“图①中&的白磷和图②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的实验现象比较,能得出同样结论的。小题3:图①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nbs现有:①HNO3②SiO2③CaCO3④C2H5OH&&&⑤CuSO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序号填空:(1)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的是②;(2)制造玻璃和水泥都需要的原料是③;(3)能溶于水但不属于电解质的是④.【考点】;;;.【分析】(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2)水泥的原料是粘土和石灰石,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所以原料中均有石灰石即碳酸钙;(3)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解答】解:(1)用纯二氧化硅可以拉制出高透明度的玻璃纤维,激光可在玻璃纤维的通路里,发生无数次全反射而向前传输,所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的是二氧化硅,故答案为:②;(2)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高温下,碳酸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反应分别生成硅酸钠、硅酸钙;生产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再加入适量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所以在玻璃工业、水泥工业中都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故答案为:③;(3)①HNO3能溶于水但属于电解质;②SiO2不能溶于水且不属于电解质;③CaCO3不能溶于水但属于电解质;④C2H5OH能溶于水但不属于电解质;⑤CuSO4能溶于水且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④;【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电解质的概念、熟悉制造玻璃和水泥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王龙耀老师 难度:0.80真题:1组卷:9
解析质量好中差知识点梳理
铁的冶炼【知识点的认识】铁的冶炼是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一个复杂过程.如图所示:具体的铁的冶炼情况如下:1.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2.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_{2}}{{O}_{3}})Fe{{S}_{2}}、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_{3}}{{O}_{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_{{}}}{{O}_{3}})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_{2}})等;焦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和产生还原剂CO;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为炉渣而除去.3.主要设备是高炉.如图所示:4.涉及到的反应(以赤铁矿为例)有:(1)焦炭燃烧产生热量并生成还原剂,即(2)氧化铁被CO还原成铁,即;(3)SiO2与CaCO3分解产生的CaO反应生成硅酸钙,即(炉渣主要成分).5.产物为生铁(主要为Fe、C合金)、滤渣(主要含有)和高炉气(主要含有CO).
物质的简单分类【知识点的认识】物质的简单分类,如图所示:. 由于物质的分类原理是根据物质的组成物质或元素来进行分类的,所以物质的分类与其组成的关系是的,具体的详情如下:1.从物质的分类(即混合物和纯净物)来看,物质的组成关系包含两层.第一层是混合物由纯净物组成(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的,纯净的食盐水是由食盐和水组成的,黄铜(一种合金)是由铜和锌组成的,等等);第二层是纯净物由元素组成(例如:镁是由镁元素组成的,冰水混合物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等等).2.至于纯净物的分类,是根据其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将其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其中,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氦气是由氦元素组成的,等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例如: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碳酸氢钠是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等等).3.单质的分类,是按照元素的分类来进行的.它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即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铝、铜和锌等)、非金属单质(即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氧气、氮气和碳等)和稀有气体单质(即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氦气、氖气和氩气等).4.化合物的分类,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分成的类别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化合物的组成(或构成)不同,将其分为氧化物(即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酸(即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和硝酸等)、碱(即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钾等)、盐(即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钙等).当然,有时也按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有机化合物(即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等;但有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将其看做无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即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钾、硫酸和氢氧化钠等).甚至,有时还按化合物的形成方式分为:离子化合物(即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指组成中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铜等)和共价化合物(即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一般是指组成中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氢、水和二氧化碳等).【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简单分类、有关概念和物质的类别判断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规律或技巧:1.在对物质的分类进行辨析时,切不可将其和物质的组成孤立开来;要注意将其串联起来才行,否则将会.2.在辨析物质是否为混合物时,主要看它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才是混合物.当然,也有一定的规律或技巧所在,那就是只要它是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或合金时,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混合物.3.在辨析物质是否是纯净物时,由于它只含有一种物质,并且有且只有一个式;所以只要物质有化学式,也就不用再细分析了,它一定是纯净物.当然,如果想再进一步分类的话,那么就需要看它由几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组成的是单质;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就是化合物了.具体辨析可参照该考点的“知识点的认识”中的3、4两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知识点的认识】反应类型的判定主要是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判定.判定的方法就是结合它们的概念和相应的通式,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细心地判定.当然,有时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判定.判定方法是从物质得、失氧(即氧元素)的角度来判定的;物质得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相似的试题还有:
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题13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生铁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炼铁厂用来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_.(3)反应过程①②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4)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有_____.
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石灰石、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题13图和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炼铁厂用来炼铁的主要设备是().(3)反应过程①②③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4)原料中焦炭的作用有().
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已发现的一百余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的种类______(选填“多”或“少”).现代社会以各种金属为支撑,其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___(填名称).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是______(填化学式).(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钢铁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由于合金的性能远优于纯金属,故合金比纯金属使用更广.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小”或“相同”),其熔点比纯锌的熔点______(填“高”或“低”).(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Fe+3CO2当前位置:
>>>(15分)蓝铜矿主要含2CuCO3·Cu(OH)2,还含有少量Fe、Si的化合物,..
(15分)蓝铜矿主要含2CuCO3·Cu(OH)2,还含有少量Fe、Si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蓝铜矿为原料制备Cu及CaCO3,方法有多种。(1)蓝铜矿与焦炭加热可以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方法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2)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检验溶液A中含有Fe2+的最佳试剂为&&&(填代号),实验步骤中试剂①为&&&(填代号)。a.KMnO4&&&&&&&&&&&&&&&&&&&&& b.(NH4) 2S&&&&&&&&&&&&& c.H2O2&&&&&&&&&&&&&&&&&& d.KSCN(3)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加热蒸发至&&&&&&&&&&& 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玻璃棒在整个操作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4)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吸收尾气(填代号)。(5)从溶液C中获得Cu的方法有&&&&&&&&&&&&&&&&&&&&(写出两种不同方法)。(6)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入2molCu(OH)2固体使硫酸铜溶液复原(复原是指溶液溶质成分及浓度与原来完全相同),则此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mol。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2[2CuCO3·Cu(OH)2]+3C6Cu+7CO2↑+2 H2O (3分)&&&&&&&&&&&&&&&&&&&&&&&&&&&&&&&&&&&&&&&&&&&&(2)a& c&(2分,各1分)&(3)有少量晶膜出现时(有少量晶体出现也可)(2分)引流、搅拌(2分)&(4)NH3(1分)&&& b&(1分)&&&&&(5)加入活泼金属Fe(或者写具体能制出Cu的其它金属也可)、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分)&&&&(6) 8&&(2分)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5分)蓝铜矿主要含2CuCO3·Cu(OH)2,还含有少量Fe、Si的化合物,..”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 (3)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主要涉及原料、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程序和仪器、设备。核心是原料,由原料可确定反应原理,推导出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特定的反应现象,推断被检验物质是否存在。在对物质进行检验或鉴别时,一般的原则是:①给出n 种物质进行鉴别,一般只需检验n一1种即可;②物理和化学方法可并用,一般先用物理方法(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水溶性等),再用化学方法;③设计的实验步骤越简单越好,实验现象越明显越好;④有干扰离子存在时,应先排除干扰,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⑤进行检验的一般步骤为:观察外表一一加热固体(确定是否有结晶水)——配成溶液——观察外观一一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几个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作出判断,要考虑是否合理、有无干扰现象、经济上是否合算和对环境有无污染等。 1.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评价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 (1)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2.从“绿色化学”视角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绿色化学”要求设计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线路,降低化学工业生产过程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据此,对化学实验过程或方案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2)反应速率是否适巾; (3)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 (4)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2)使用某些易燃易爆品进行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还原CuO应先通H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4)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竖装的干燥管及冷凝管等); (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7)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可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发现相似题
与“(15分)蓝铜矿主要含2CuCO3·Cu(OH)2,还含有少量Fe、Si的化合物,..”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7938920062050363280353397622059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co3与稀盐酸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