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初中语文考试题题

帮忙答一道初中语文题目~_百度知道
帮忙答一道初中语文题目~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座落于巴黎西南18里公里的凡尔赛镇,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每年参观人数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②凡尔赛宫建筑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③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也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胜景。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说说这三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问者采纳
第一段描述它所在位置与艺术价值。第二段讲述它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结构。外部风格与样式。第三段讲述室内建筑样式。整体采用总分的叙述手法。由大到小,由外到内分层讲述。
提问者评价
3Q~\(≥▽≤)/~啦啦啦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中语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14条回答
建筑布局、内部陈设和装潢两个方面说明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先概括后具体
第一段写凡尔赛受欢迎,二三段写为什么受欢迎。可以说是总分的关系。
都在写凡尔赛宫
第二段讲凡尔赛宫布局特点,第三段讲内部陈设,这两段都是对第一段的具体描述
外国人建的跟中国人没关系
第一段 引言
第二段总写
第三段分写
第一段主要写凡尔赛宫的地理位置;第二段主要写凡尔赛宫的外部结构;第三段主要写凡尔赛宫的内部设计。我的感觉是这三段之间对凡尔赛宫的描写有从总到细或是总-分的关系。不知道分析的对不对,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一段总写了宫殿的豪华,第二段主要写布局,第三段详细写了宫殿的美丽景色,这三段层层递进,采用总分的方式,描绘了凡尔赛宫的壮丽辉煌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教一道初中语文口语交际题目_百度知道
请教一道初中语文口语交际题目
读下面一则幽默故事,回答问题。一次,一位富人嘲笑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帽子,对他大声嚷嚷:“您脑袋上的那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听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回敬道:“______。”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那个富人尴尬不已。请填写安徒生的话。
提问者采纳
您帽子下面那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么?
其他类似问题
口语交际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您帽子下面那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么?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初一语文题_百度知道
一道初一语文题
1.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在……中更……)
(因……更……) 仿照句式写句子2.品味句中括号词语(1)放下(饱食)过的稻香的镰刀(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4)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提问者采纳
在蟋蟀声中草野更廖阔了.因枯涸见石溪水更清冽了.(1)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概括秋天在农家的状况,将虚无 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秋天松弛、娴静的氛围。(3)“游戏”一词虚实相生,写出了渔家人对秋天的热爱。(4)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短笛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一语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在蟋蟀声中草野更辽阔了.因枯涸溪水见石更清洌了。
2.(1)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写得鲜活,有灵性,意味深远(3)游戏一词虚实相生,写出了渔家人对秋天的热爱(4)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短笛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初中语文题_百度知道
一道初中语文题
下面语段中加括号的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
4月29日,(来自我市金融保险系统以及部分学校的近千名代表,在益阳大剧院认真听取抗冰救灾烈士熊大勇的英雄事迹报告。)熊大勇生前是太平洋保险株洲中心支公司的查勘员,今年1月16日在处理理赔事故时以身殉职。(省委,省政府追认他为“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烈士”等荣誉称号。)(听过熊大勇烈士的同事、亲属所做的报告,使与会人员深受感动。)大家表示要以熊大勇为榜样,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亲的们,感谢你们帮帮忙啦,嘿嘿~
4月29日,(我来自金融保险系统以及学校的千名代表,在益阳大剧院认真听取抗冰救灾烈士熊大勇的英雄事迹报告。)熊大勇生前是太平洋保险株洲中心支公司的查勘员,今年1月16日在处理理赔事故时以身殉职。(省委会,省政府追认他为“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烈士”等荣誉称号。)(听过熊大勇烈士的同事、亲属所做的报告,使与会人员深受感动。)大家表示要以熊大勇为榜样,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中语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你自己一个个在网上查撒!可以查到的。。
4月29日,(来自我市金融保险系以及部分学校的近千名代表,在益阳大剧院认真听取抗冰救灾烈士熊大勇的英雄事迹。)熊大勇生前是太平洋保险株洲中心支公司的查勘员,今年1月16日在处理理赔事故时以身殉职。(省委、省政府追嘉他为“湖南省抗冰救灾模范”、“烈士”等荣誉称号。)(听过熊大勇烈士的亲属、同事所做的报告,参会人员深受感动。)大家表示要以熊大勇为榜样,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初一语文题_百度知道
一道初一语文题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跟据歌曲仿写10句话
苏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课练及单元测试 三 七 饮 酒 江苏滨海县第三中学 韩松 陆可爱 一、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 1、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 3、心远地自偏 4、飞鸟相与还 5、此中有真意 6、欲辨已忘言 二、填充题 1、陶渊明:名 世称 ,是 时期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流传最广的是描绘淳朴宁静的农村景色和歌咏村居生活的 诗,诗风为 。 2、对“问君何能尔”做出富有哲理底蕴回答的一句诗是 。 3、“ ”两句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心远地自偏”的刻意阐发,而极精确地表现诗人超然冥邀,神逸方外的悠闲之情全体现在一个“ ”字。 4、把流溢于诗人心中的宁静,恬淡推向高潮,主观心境与无意中见到的客观景物丝丝入扣,浑然一体的诗句是 。而对他所歌颂的田园生活作总结,又充满哲理的诗句是 。 三、分别选择下列各组中不正确的一项 1、( ) A、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陶渊明早年即弃官归隐,躬耕终生。 C、《饮酒》是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共二十首,课本中选的是其中第五首。 D、东晋的黑暗社会现实对陶渊明生活道路和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2、( ) A、《饮酒·结庐在人境》写诗人远离世俗,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表现了诗 人对黑暗政治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B、本诗将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体。 C、本诗最大的特点语言平淡,不加雕饰,而诗情自然流出,韵味隽永。 D、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理解是:这里有人生的真义,想要 辨别却忘记了说话。 四、语文课上老师批评不认真听讲的小明时说:“同学们都在认真听讲,你却开小差,这与整体气氛很不协调,你的心思在哪里?”小刚插话说:“这真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小刚引用得很不得体。请你设计一个语境,使小刚引用的这句诗能恰到好处。(50字左右) 五、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完成题目 种豆南山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①荒草:杂草 ②荷:扛 ③草木长:草木丛生 ④愿无违: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所表达的意思同《饮酒》中 相同,都表达了诗人 的决心。 2、解释“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表现出了物我融为一体的意境,请说出选诗中也有此意境的一句 4、选择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 ( ) A、本诗叙述了诗人的躬耕生活。 B、诗中叙事、抒情、议论达到有机的统一。 C、“悠然见南山”和“种豆南山下”两句中的南山指的是不同地方。 D、选诗语言平淡,明白如话,能体现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三 八 春 望 一、填充题 1、杜甫是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字 ,他的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 。” 2、“春望”作题的意思即 “烽火”即 。如成语 中“烽火”即此意。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国破山河在 2、城春草木深 3、家书抵万金 4、浑欲不胜簪 三、选择题 1、选择下列关于《春望》一诗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B、该诗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乱的极端沉痛的思想感情。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短短两句诗就把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和盘托出。 D、全诗都统在“望”字中。 四、阅读《春望》完成题目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城春草木深”中“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深”写出了满目凄然的景象。 B、写出了春天到来一眼望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C、草木葱茏令人向往,表现诗人的欣喜之情。 D、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无限留恋之情。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颔联表现诗人在现实基础上的幻想,花和鸟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思想。 B、颈联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其道出了战火纷飞年代人们的心声,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C、诗人虽自身安宁,但想到边疆的战士,举目四望、睹物伤怀、对花溅泪、闻鸟惊心。 D、“白头搔更短”描写了诗人已近暮年的情景。 3、诗的前两联中“山河”、“草木”、“花”、“鸟”四景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请你以这四物为对象,作一段景物描写。(150字左右) 五、阅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诗后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诗的内容看,该诗同《春望》相同都表现诗人忧国伤乱的感情。 B、从表现手法看,该诗叙事、抒情相结合。 C、该诗处处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可以说“无一字不喜,无一字不跃”。 D、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2、比较《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该诗中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说说各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3、根据古诗朗读的节奏,下列停顿正确的是 ( ) A、初/闻涕泪/满衣裳 B、漫卷/诗书/喜欲狂 C、白日放歌/须纵酒 D、便/下襄阳/向/洛阳 三 九 卖 炭 翁 一、填充题 1、白居易,唐代诗人,字 号 他的诗歌语言特点 。 2、该诗是白居易《 》组诗中的一首,描写了 , 旨在揭露 。诗题下原有 一句,点明了本诗的主旨。 二、下面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诗人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面色,鬓发、手指,勾勒出一个历尽辛劳,备尝艰苦的烧炭老汉的形象。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句理解为:卖炭换钱作什么?为的是身上的衣裳口中的馍。 C、“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一句中“泥中歇”反映了卖炭翁心力交瘁、疲于奔命到了歇不择地的地步了。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可见宫使并没有掠夺,只是换取。 三、阅读《卖炭翁》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有“//”划分选文的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薪 鬓 辗 辙 3、分析第四句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4、我国古代诗歌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很多,试举一两例 四、阅读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完成后面习题 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以 为喻,抒发了 之情。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说说这一联在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并为这一联重新设计一段语境。(100字左右) 3、诗中“离离”、“萋萋”、“荣”在诗中都表示茂盛的样子。请你用其中任意两个词写一段话。(50字左右) 四 O 泊 秦 淮 一、填充题 1、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同 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2、这一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河所作,被誉为唐人 中的精品。 3、“后庭花”即 简称,后被世人视为 。 二、简答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为全诗创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2、诗中字面上批评商女,其真正意蕴有几层含义? 三、请你根据“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作一段景色描写。(不超过100字) 四、阅读理解 江 南 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全诗由两幅不同色调的画面组成,第一句为第一幅画面,描写了江南的 景色,后句为第二幅画面,描写江南 景色。 2、诗中体现江南春光特色的词语有 、 、 、 ,另外,诗人还通过虚写的 景同实写的 景,相互映衬使景物有立体感。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泊秦淮》中 一句表达了相同的意境。 四 一 过零丁洋 一、给加点字注音 1、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 二、选择题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 A、“辛苦遭逢起一经”——所有经历的辛苦遭遇都起因于一次经历。 B、“干戈寥落四周星”——在兵荒马乱的战斗中整整过了四周年。 C、“山河破碎风飘絮”——山河破碎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样。 D、“惶恐滩头说惶恐”——昔日曾在惶恐滩头述说惶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文天祥是南宋文学家,《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此诗以示他弃暗投明的志向。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C、作者在这首诗中将叙事和议论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D、诗中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两个具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这里巧妙相对,其目的是表现诗人的才华。 三、我国古代诗歌中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诗句很多,请举一二例 四、本诗中以形象比喻说明国家和个人的遭遇,巧妙运用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四 二 如 梦 令 一、填充题 1、李清照号 是南宋时期 派代表词人,如梦令是 名。 2、《如梦令》追叙了作者一次酒醉划船回家,误入荷塘的情景,以“ ”统领全词。 二、选择题 1、从描写的景色可以判断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 ) A、早春 B、初夏 C、深秋 D、隆冬 2、下列哪一句能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作者天真的情趣和急切的心情? ( ) A、沉醉不知归路 B、兴尽晚回舟 C、误入藕花深处 D、争渡,争渡 3、下列关于这首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按“晚归à沉醉à误入à争渡à惊鸟”的顺序来构思的。 B、通过追记一次有趣的游赏,表现作者活泼率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C、作者抓住一时一事,用白描手法,融情于景。 D、“兴尽晚回舟”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三、阅读下列一首词,完成题目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填空 这首词以 为词牌,词中 一句可以看出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在相同的心态下创作的。 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属于词中的短调。 B、本篇抒写作者惜花的心情。 C、“绿肥红瘦”生动地描绘出盛夏雨后景色的变化。 D、全词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观察的细致。 单 元 检 测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8’1-8题每题2’)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车马喧(xuā n) 悠然(yōu) 称敕(chì) 斜晖(huī) B、不胜簪(zā n) 叱牛(c hì) 红绡( x iào) 停泊(bó) C、寥落(l iáo) 冰辙(zé) 轧路(yà) 两鬓(bī n) D、东篱(lí) 分辨(b iàn) 烽火(fōn g) 搔挠(sháo) 2、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结庐在人境(房屋) 而无车马喧(喧扰) B、国破山河在(国家) 白头搔更短(挠) C、卖炭得钱何所营(经营) 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D、辛苦遭逢起一经(一部经书) 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 3、下列作品从体裁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饮酒·结庐在人境》 B、《春望》 C、《卖炭翁》 D、《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下列关于诗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唐代是我国诗歌的繁荣时期,从诗歌反映的内容看,主要可以分为边塞诗和田园诗。 B、词在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 C、唐代盛行的格律诗属于古体诗,它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均有较严格的规定。 D、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如梦令》属于小令。 5、下列对作品、作者及朝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饮酒》—陶渊明—东晋 B、《卖炭翁》—白居易—唐 C、《泊秦淮》—杜牧—宋 D、《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 6、下列对诗词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饮酒·结庐在人境》写诗人远离世俗,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 B、细细品味《春望》,可见诗人忧国忧家的沉痛感情。 C、《泊秦淮》中“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陈后主创作的这一名曲的赏识。 D、《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文笔清新淡雅,融情于景,写得活泼而富有情趣。 7、下列诗句同原文不一致的是 (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坪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D、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8、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 hǐ 高气扬 精神 t uí 靡 9、(14’)名句填空 (1)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 (2)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3)烽火连三月, 。 (《春望》) (4)白日放歌须纵酒, 。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在天愿作比翼鸟, 。 (白居易的《长恨歌》) (6)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7)古代诗词中描写春的诗句很多,请举两例。 10、(10’)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同 齐名,时称小“李杜”, 和 则也被称为“李杜”。 (2)《卖炭翁》从表达方式看属于 诗,诗题下原有小序 。诗中 , 一句最能反映卖炭翁被生活所迫困苦不堪的境况。 (3)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第二句中的 和第三句中的“争渡”的人舟、惊飞的“ ”构成了一个情趣横生的美妙境界。 (4)“烽火”在古代常指代战争,如成语 就形容战火到处燃烧。 11、(2’)根据“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诗所表现的意境作一段景色描写。50个字左右 12、(2’)下面是首绝句的诗句,顺序已被打乱,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 ) ( ) ( ) A、野旷天低树 B、移舟泊烟渚 C、日暮客愁新 D、江清月近人 13、(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名句描绘了祖国的山川秀美,而如今,环境正日益受到破坏,请以“水”“野生动物”“森林”“土地”为对象各拟一则环保为话题的公益广告词,每则不超过15个字。 水: 野生动物: 森林: 土地: 14、(2’)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从你熟悉的唐诗中举出两例。 二、阅读理解 (一) (12’)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重逢。 15、这三首词以“ ”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的总忆,那么第二首就开始转入对 的回忆。第一首重在写景,第二首也以写景为主,而第三首主要写 。 16、第一首词含蕴的点出“忆”的主题的词句是“ ”,为人所传诵的名句是“ , ”。 17、第二首词中点出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景色是什么? 答: 。 18、第二首词中与“早晚复相逢”相照应的语句是什么? 答: 。 19这三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二)(10’) 论诗五绝(之一)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20、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新鲜: (2)风骚: 21、“才人”在诗中指什么人? 答: 22、与“各领风骚数百年”诗意相应的字哪一个? 答: 23、诗人否定李杜诗篇的目的是什么? 三、作文(30’) 你热爱生活吗?你关注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只要把目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请你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生活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做出自己的评价。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内。 第七单元 《饮 酒》 一、1、喧扰2、如此,这样 3、僻静 4、结伴 5、人生的真义 6、辨别 二、1、潜 靖节先生东晋 田园质朴自然、平淡清新 2、心远地自偏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1、B 2、D 四、略 五、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归隐 2、早晨起来清除田间杂草,晚上扛着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夕露浴我衣。 4、C 《春 望》 一、1、现实 子美 诗史2、在春天远望 战火 烽火连天 二、1、国都 2、茂盛 3、家信 4、简直 三、D 四、1、A 2、B 3、略 五、1、A 2、略 3、B 《卖 炭 翁》 一、1、乐天 香山居土 平易通俗,明白晓畅2 、《新乐府》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宫市”掠夺的本质 苦宫市也 二、1、D 三1、第一层(1、2句)写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第二层(3、4句)揭示卖炭翁的矛盾心理 第三层(5、6句)写卖炭翁运炭上市的经过 2 、xī n bìn n iǎ n z hé 3 、揭示了卖炭翁矛盾反常的心理,是为了进一步表现他的生活已陷入了绝境。4、略 四、1、草 送别 2、显示了友情的真挚久长,贴切生动,且蕴含哲理,耐人寻味。3、略 《泊 秦 淮》 一、1、李商隐 2、绝句 3、玉树后庭花 亡国之音 二、1、为全诗创造了柔和幽静而又迷蒙冷寂的气氛 2、一是特指商女犹唱,感叹南朝之亡 二是揭露座中那些欣赏亡国之音的达宫显贵腐朽堕落,视国家命运不顾 三是让人们从陈代荒淫亡国联想到即将重蹈覆辙的晚唐王朝的命运 三、略 四、1、江南春光明媚 江南春雨绵绵 2、莺啼 绿映红 酒旗 烟雨 远 近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二、1、A 2、B 三、略 四、以形象比喻说明国家和个人遭遇的是第二联,巧妙地利用地名描写自己忧虑不安心情的是第三联,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真切,感情深沉,蕴涵丰富 《过零丁洋》 一、 1、 l i á o 2、 x ù 二 、1、A 2、B 三 、略 四、略 《如 梦 令》 一、1、易安居土 婉约 词牌 2、常记 二、1、B 2、D 3、A 三、1、如梦令 浓睡不消残酒 2、C 单元检测 一、1、A 2、B 3、D 4、C 5、C 6、C 7、B 8、趾 颓 9、略 10、(1)李商隐 李白 杜甫 (2)叙事 苦宫市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4)烽火连天 11、略 12、BCAD 13、略 14、略 15、忆 对具体事物的回忆 人16、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7、月中桂子和潮头 18、何日更重游 19、对江南生活、美景的留恋和向往,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 20、(1)希罕(2)原指《诗经》《离骚》此处泛指诗歌 21、各时代的文坛领袖 22、代 23、突出诗人不迷信古人,要创作出反映时代生活的新诗,领时代风骚的观点。
其他类似问题
初一语文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什么问题啊?
这个问题 很复杂!在当时就是打跑试图强占我中华国土的倾虐者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语文排序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