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公开课《我喜欢》评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上册《我喜欢》备课例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上册“我喜欢”备课例谈》摘要:间的友情、亲情、真情,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在小学阶段,教材里编写了大量的抒情散文,这类文章形散神聚,语言优美、结构独特、情意浓厚。本次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对《我喜欢》这一课进行了交流研...: ◇ 转变几个小学语文备课观  ◇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研计  ◇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研计  ◇ [作文]我喜欢 
  《我喜欢》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四主体单元&韵味&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韵味十足,作者张晓风采用自由写意的并列段写法,自由地、尽情地抒发自己对世间万物的喜欢,视角独特,语言清新,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赞美了人世间的友情、亲情、真情,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在小学阶段,教材里编写了大量的抒情散文,这类文章&形散神聚&,语言优美、结构独特、情意浓厚。本次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对《我喜欢》这一课进行了交流研讨。下面,我以《我喜欢》为例,就如何备好一节散文体裁的语文课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侧重语言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
  不管是什么课型的备课,首先都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必须有目标,目标就是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我们在确定目标时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关注课程总目标、学段课程目标。其次,要钻研教材,看课后思考题和本单元的金钥匙。第三、整体考虑三维目标。最后,要研究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里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是从朗读、理解、表达以及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提出的阅读要求。《我喜欢》课文后学习要求: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你喜欢什么,试着文依照课文写一写。这是从有感情朗读、学习表达两个层面提出的要求。再加上本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情感浓厚,语言精美。综合《课标》的精神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散文类体裁的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侧重语言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因此本课的目标可以确定为:&&&
&发表评论&&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我喜欢》上课用课件(公开课课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0页免费26页免费26页免费18页免费19页免费 26页1下载券20页1下载券25页4下载券24页7下载券20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5页1下载券34页免费43页2下载券17页免费17页免费
《我喜欢》上课用课件(公开课课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00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查看: 1357|回复: 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854288主题精华908帖子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材料
一、说教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首诗歌,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常识。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第二、三、四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教学目标:依据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过程与方法:围绕课题,质疑学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观察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关植物传播种子方面的知识,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四、教学策略:课标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为体现这些新的理念,实现既定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时,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五、说教学设计: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一)情景导入,诱发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赏读课文,入情悟趣,(四)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学生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我声情并茂地作介绍,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为下一步的读书探究打下基础。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掉字、将自己感兴趣的小节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下来,以训练学生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读中理解”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的有效方式。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我导学第二小节,课件出示降落伞,“看,这降落伞多美呀!有了它,蒲公英妈妈就能*它传播种子了。”再演示课件,风轻轻一吹,降落伞一个接一个出发的情景,理解“纷纷”一词,蒲公英的孩子多快乐呀!让学生美美地把这一节读出来,学生练读,我再指导读,“蒲公英**的办法怎么样”?指导学生再看画面,抽生夸一夸,再随意地加上动作,表情站起来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分小组合作学生自己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三节,喜欢豌豆妈妈就学习第四节。我出示学习方法。(1)读一读课文,(2)说一说办法(3)演一演情景(4)夸一夸妈妈。然后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质疑,我把课前采集的苍耳种子实物让学生摸一摸,体会苍耳布满刺的外壳。再用课件演示铠甲挂住动物皮毛这一动作,让学生体会这一办法的有趣,再让学生用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我抽读,分小组比赛读,使每一个人都有参与的权利。同桌练习说一说“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什么传播种子”。以达到训练全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我小结:蒲公英妈妈*风吹,苍耳妈妈*动物的皮毛带,豌豆妈妈*太阳晒传播种子。植物妈妈传播种子还有哪些办法?让我们一起去野外观察吧!我课件显示美丽的草原、田野、树林等。抽生像课文那样夸一夸这些植物妈妈。再把它写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六、说板书: 蒲公英 风苍耳 动物皮毛带豌 豆太阳晒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教育部审定2013年版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试卷PPT课件教案作文,右边中间有分享按钮,喜欢本站,请点分享到自己的博客空间微博等。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X2小学语文公开课评价标准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价标准研究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伍佑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评刘丽老师校内公开课《放飞蜻蜓》)
时间:日(星期五) 地点:伍行楼备用教室 主持:耿俊霞 内容:评析刘丽老师公开课《放飞蜻蜓》 议程: 一、刘丽老师谈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讲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爱护蜻蜓的故事。通过本文教学,不仅要
时间:日(星期五)
地点:伍行楼备用教室
主持:耿俊霞
内容:评析刘丽老师公开课《放飞蜻蜓》
一、刘丽老师谈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讲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爱护蜻蜓的故事。通过本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爱护益虫的道理,还要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具体明白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教育家超凡脱俗的育人智慧。通过教学,让学生细细体味,有所感悟。
在教学时,我采取了两条线路展开。一条明线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直观的图片观赏感受蜻蜓吃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以及初步了解蜻蜓身体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与作用。另一条线路是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陶行知先生形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来感受陶行知的和蔼可清、循循善诱。纵观课堂教学,留下了许多遗憾。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在上课时,总想使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在时间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状态,以至于在后半部分的教学环节有些仓促,是拓展部分,没有尽情展现。
2、忽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由于我迫切希望课堂流畅顺利,所以有时替代了学生 的思维,没有大胆的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3、自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缺陷,在语文教学当中,我自己还在摸索阶段,每次教学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够好。有时候可以顺着还是学生们的回答继续展开教学,我却把他们友拉回头,有种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没有充分调动,导致某些环节出现了冷场,例如,开始拿着蜻蜓模型让学生放手去捉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敢于去捉。这就是我的事先教学工作做的不够充足。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设计时,不仅仅备教案,更多的要去备学生。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兴趣。只有&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享受课堂,让学生可以达到有效学习的教学效果。
&&&&&&&&&&&&&&&&&&&&&&&&&&&&&&&&&&&&&&&&&&&&&&&&&& 图为评课现场,刘丽老师发言
二、评课实录(部分听录)
孙文霞老师:
前天上午欣赏了刘丽老师执教的《放飞蜻蜓》一课,感到这节课亮点很多,犹如大海中的浪花朵朵,下面就采撷几朵说一说。
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脸上一直挂着甜美的微笑,加上生动活泼、丰富的肢体语言,使听课的我们和她的学生们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就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非常重视写字教学,不放过点滴指导学生写字的机会。如板书课题时也板书在田字格里,边写边强调注意点。我们板书课题就直接写在黑板上,没有利用起这个机会。刘老师还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听写词语时,不时地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友情提醒用完笔放在笔袋里。从这些小细节中可见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刘老师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画描写蜻蜓的句子,还有描写陶行知的语句。
让学生动手捉蜻蜓到放蜻蜓,使学生了解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后,进一步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又使学生体会放蜻蜓乐趣的同时,也对知识丰富、和蔼可亲尊重孩子的陶行知更加敬佩。
总之,这是一节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
王静老师:
《放飞蜻蜓》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懂得保护蜻蜓的道理。
刘丽老师在组织教学上首先是解决对蜻蜓知识的掌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掌握。同时还加入了知识介绍,感受蜻蜓是吃虫能手。
教师充分挖掘文中的情感脉络。引领学生学会阅读,感受人物品质。陶行知品质中的和蔼可亲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循循善诱却不是很透彻。从学生的发言上来看,对陶行知的人物品质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文中的小朋友,让他们有一种角色的转化。
本课有三大亮点,让学生们和我们听课老师的精神都为之一振。第一处是在课文的导入部分,师把课前准备的几个装有蜻蜓的瓶子分给学生自由观察讨论蜻蜓的特点,这就避免了只看课文的枯燥。而且令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更加浓厚;第二亮点是在学生观察讨论加入了唯美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生的情绪也渐渐高涨起来。这是一种奇妙的效果。第三亮点就是在课文的结尾部分,师在让学生了解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后,进一步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学生在体会到放飞蜻蜓的乐趣的同时,也对知识丰富、和蔼可亲、尊重孩子的教育家陶行知更加敬佩,为日后学习有关他的作品做了很好的铺垫,从孩子喜悦和神往的表情上,我更觉得这一设计环节是成功的。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对教案不够熟悉,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会顾此失彼;在课件制作上还有待加强,为了让孩子们都能看到屏幕中的文字,就必须选好字体的大小和颜色。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关注课文中的对话。找到关键词之后细细地品位文本。这样人物的形象就鲜活了、丰满了。同时联系到作文教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
赵迎华老师:
刘老师这节课有有以下几个亮点,让我印象深刻。
刘老师课前精心制作准备蜻蜓教具,一只是在教室里飞的蜻蜓,另一只是贴到黑板上的蜻蜓,这样的教具形象生动,很直观,能帮助学生形象地建构蜻蜓的特点,使学生对蜻蜓了解得更清楚,认识得更深刻。
刘老师在课前能认真地搜集资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课本以外的有关蜻蜓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得到空间上的延伸。如有关复眼的介绍,让学生猜一只蜻蜓一天可以吃多少只蚊子的问题。
刘老师的课堂语言,亲切自然,又不失幽默,令人如沐春风。如:展示学生写字成果时,评价学生&结构&的&结&字时,刘老师说:&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像喝醉了酒一样。&还有说;&谁愿意展示展示自己的作品啊?&&老师这里有一只蜻蜓,谁愿意捉一捉?&&你猜得真准啊!&诸如此类的话语洋溢课堂,使人心旷神怡,如饮甘泉。
第四亮点就是在课文的结尾部分,刘老师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而且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对孩子们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学生在体会到放飞蜻蜓的乐趣的同时,也对知识丰富、和蔼可亲、尊重孩子的教育家陶行知更加敬佩。拓展题:&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更是激起了孩子们心灵的火花,使孩子深深体悟到:放飞的是真情,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总之,这是一节成功的校内公开课。
葛红军老师:
不久前有幸欣赏了刘丽老师执教的《放飞蜻蜓》一课,跟各位老师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听刘老师的课真是赏心悦目,无论是教者的语言、动作、神态,都是那么的亲切得体,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如沐春风。整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不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的原则,更展现了教者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上教者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更带有目的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同时,刘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素养的培养,课堂上无论是学生的写字、朗读,还是口头表达,她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能悉心指导,语文课堂的特点体现比较明显。
如果就这节课而言,非要鸡蛋里挑点骨头的话。我觉得在学习蜻蜓尾巴和眼睛的特点这一部分时,课文中对蜻蜓尾巴和眼睛的特点已说得非常清楚,教者也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对蜻蜓这两部分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在这过程中,教者能有的放矢地做到适当取舍,对课文中已经讲清楚的部分,尽量略讲甚至不讲。而抓住几个学生不能理解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比如&蜻蜓吃尾巴&、&蜻蜓的复眼&等来进行讲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非常高。特别是对于复眼这一奇特的现象,教者可以借助课件,用图片让学生来直观感受,学生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当然,教者把蜻蜓吃尾巴作为一个开放的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研究,我觉得这也很好,可以想象出下节课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肯定会有更多的精彩体现。
总之,这节课学生不仅对蜻蜓有了全面的了解,更认识了一个循循善诱教学有方的陶行知先生,也让自己的童心得到了一次放飞,刘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是一节很成功的语文课。
耿俊霞老师:
星期三是第二次听刘丽老师《放飞蜻蜓》第2课时的教学,第一次是星期二在我的三(2)班上的。两次坐到刘老师的课堂,虽是不同班级的学生,但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年轻靓丽而富有朝气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扎实而灵动的课堂如沐春风般地学语文,对听课者来说也是一种享受。看的出,刘老师做了大量的课前工作,在把握文本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并合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的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是一堂扎实的语文课。
1、、双基训练扎实。开头近6分钟的写字教学,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中&蜻蜓&一词,听写词语,无论是握笔姿势、坐姿还是关注字的间架结构,在刘老师恰到好处的友情提醒和作业展台展示时同学互评下,孩子们做到了写正确、写美观。后来默读课文按要求画出词句时,再次提醒注意写字的姿势。孩子们在小小细节中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定会受益终生。另外,整节课上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了解蜻蜓,喜欢上蜻蜓并油然而生起保护蜻蜓,放飞蜻蜓的决心。指名读、表演读、看图读、想象读、分角色读,齐读、分角色读、默读等形式多样,使学生沉浸在朗读的快乐中,以读为主,以讲促读,朗读要求不断提高,在朗读过程中提高认识,培养语感。
2、课堂结构简洁。这节课的三大板块,复习巩固阶段扎实、朴实。由3组词语引出三个角色:&陶行知&、&孩子们&、&蜻蜓&,孩子们用跟这3个角色相关的几句话串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灵动、可爱的&捉&、&谈&、&放&的板书,很快就将孩子们带入了情境,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潜移默化;精读感悟阶段,深刻、灵动。&了解蜻蜓&、&感悟陶行知形象&双线并进,刘老师个人独有的亲和力和表演才能紧紧抓住了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目光。他们主动去感悟,去探究文本,学有所得;最后的延伸拓展,精当、有度。刘老师一句&孩子们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像蜻蜓一样的小动物?&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表达的欲望。配以形象的插图,强化了学生的认知,更坚定了孩子们保护大自然的决心。
3、师生对话灵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是自由的、思想的,更是成长的。一只栩栩如生的蜻蜓模型徜徉课堂始终,班上一个小男孩作为学生代表从&舍不得放&到&亲手放飞&,对蜻蜓不同做法,建构出充满灵动画面感的课堂。孩子们在和刘老师的对话中感受着、思考着,学习着,得到了真知,获得了成长。孩子们率真而充满智慧的回答成了课堂的主旋律。可爱的板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思想的交汇的结晶,新颖、深入人心。另外,刘老师巧妙利用课堂生成,紧扣&据说&启发学生质疑,并引导孩子们探究,将学习带出课堂,带进生活。亦师亦友的教者形象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师生对话充满智慧。
总之,刘老师的语文课堂是充满青春活力的课堂,也是扎扎实实教语文的课堂。
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我倒有一些个人的小看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商榷。
1、刘老师设问:&那蜻蜓一分钟能吃多少只蚊子呢?&学生说出的答案多样,刘老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出是预习课本上的、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时可立即加以肯定,赞扬其会多种渠道学语文,并给其他孩子以良好学习方法的指引。
2、在学生交流了有关蜻蜓尾巴和眼睛的相关句子,并配以动作朗读句子以后,刘老师&提出&据说,蜻蜓在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这句话并联系三上《金子》一课细节引导学生质疑:&既然是据说的、听说的,蜻蜓会吃自己的尾巴那是真还是假呢?&课堂上没有深究,而是告诉学生,课后可以去研究研究。这一课后延伸又出现在了&作业超市&中。这一设计真是独具匠心,有效利用了文本资源对三年级的孩子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引。但孩子们课后该怎样去研究?有哪些途径是有效的、快速的?无论是提出质疑的环节,还是作业超市作业布置时,如果能给予学生具体的、有效的指导,比如告诉他们可以查阅工具书、上网或向师长请教,还要提醒他们要对资料进行选择。这一教学是不是就能真的落到实处,做到授之以渔!
&3、这节课教学设计中还有一个亮点可以挖掘。在感悟陶行知形象之前,刘老师出示了一幅漫画,图中父子夸张、典型的表情、动作可以是指导学生观察人物表情、动作,想象人物语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素材,更为下面学生自主感受陶行知人物形象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观察,用语言描绘画面,不能由老师代言。然后再出示默读要求,学生对&神态&、&语言&、&动作&这几个字眼也不会感到陌生了。集体交流时还从这三方面分类进行,强化学生阅读的目标意识,指导学生关注细节,通过细节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也为说话、写作奠定基础。
陈中付校长:
刘老师的反思很深刻,各位老师的评课也很到位。《放飞蜻蜓》应该是科普作品类的文章,但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诲。课文应该是两条线:掌握蜻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激发学生爱护动物;感受陶行知先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
从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的指导、课堂的评价,我们能感受到教者很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写字,很扎实;再如,指导学生分类读词并板书,引导学生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的故事。这既是对上节课的复习,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有,每次阅读都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书;巧妙利用课堂生成,如,对&七嘴八舌&一词的理解,对&据说&一词用法恰当好处的推敲,包括句式的转换练习,很好落实了语文的双基训练。最后,&你们猜蜻蜓对我说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者的愿望是好的,但学生好像始终没能处于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我也在反思,我们课堂情境的设置到底怎样才是学生喜欢的?能接受的?正如刘老师自己说的,那一只蜻蜓模型出现,本以为学生会争先恐后来看,最后竟然只有一个小男生举起了手。反而课件中出现的蜻蜓图片更受学生青睐。
教者预设的自读要求应该能启发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会。比如:&默读7-10段,画出描写蜻蜓眼睛和尾巴的句子。&后面口可再加一句:&并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提出具体的要求,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后面交流时学生才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在朗读指导、评价上,老师还要继续学习,有些评价很到位,有激励、引领的效果,有些评价就显得空洞了。
科普类的文章,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交流起来会更有兴趣,更有激情。
三、陈中付校长对语文教师提要求:
1、对学生课前的有效预习进行深入研究。如果不预习,就无法达到课堂设计预期的效果。低年级从二年级起就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中高年级每篇课文都有大量的新词、生词,前都应该指导学生有效预习,以提高课堂效率。
2、公开课、常态课设计应该有多种预设,哪些内容是可上可不上的,如果时间不够充裕,哪些环节可以省去或少上,这些在备课的时候要多想一想。
3、每次集体评课前,各年级组一定要在办公室花上半个小时商讨、评价,集体评课是发言的老师首先要谈谈年级组的共同意见,不能包办代替。
4、昨天放学后的质量分析活动中,大家把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都找得很准,但没有商讨对策,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多思考。昨天,我在QQ空间里转载了《于永正老师的二十条建议》,很实用,指导性很强,我建议大家都转过去,好好读读,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践行。
附:刘丽老师《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
情意目标: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准备:课件、蜻蜓模型以及蜻蜓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
师:继续学习,十九课,和生齐板书课题里的蜻蜓二字。
1、听写词语。
慈爱、七嘴八舌、结构、复杂
出示词语学生自检,师生共评优秀的,相机纠正有错误的。
2、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
指名渎。其他学生思考。各行词语让你联想到了谁。
板书:陶行知、孩子们、蜻蜓。
师:谁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板书;捉、谈、放
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阳光明媚的夏日,走进陶行知,走进人们的好朋友&&蜻蜓
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一天午后&&&&&&&瞧,就是老师手中的这只蜻蜓。谁来学着孩子们捉一捉?
指名交流。
(二)、学习2-6自然段
这么可爱的蜻蜓,好不容易被你捉到了,你舍得放飞吗?
引导生质疑:文中的孩子为何选择放飞蜻蜓呢?
让我们打开课本,一探究竟。
师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说说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读懂了蜻蜓吃什么?
师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陶先生拉着孩子们......&
出示图片,了解孑孓。利用学生回答,理解七嘴八舌。
师总结:倾听呀,不光光吃害虫,它还是个大胃王。猜猜看它每小时能吃多少只蚊子?
难怪呀,我们的陶行知先生会说。
引导学生说出陶行知先生的问句&你们说蜻蜓是不是人类的好朋友?&
变个说法,意思不变: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三)、过渡:蜻蜓每小时可以吃840只蚊子,到底是什么让它具有这样的本领?
学习7-10自然段
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7-10自然段,划出描写有关蜻蜓的句子
预设:关于蜻蜓的眼睛
1、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引导学生读出眼睛的可爱与尾巴的顽皮。
2、蜻蜓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出示图片。
&&&&&& 关于蜻蜓的尾巴
师:蜻蜓的尾巴真是调皮,有关尾巴的句子,你又划出了哪些呢?
1、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2、尾巴用来掌握飞行方向的。
3、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4、据说,蜻蜓在饿极的时候,会吃自己的尾巴......
重点交流3、4句。
再次出示第十自然段。
讲解省略号,省略了拿些信息呢?请学生补充交流有关蜻蜓眼睛的其他知识。
(四)、过渡:这些蜻蜓的知识是谁告诉我们的呢?
引出陶行知。
出示图片:父亲训孩子的图片。指名交流爸爸的教育方式,抓住语言神态动作。
和陶行知先生比一比。
你喜欢哪一种教育方式?
出示要求:再次走进课文,划出陶行知先生的语句,抓住神态、语言、动作。并且读一读。
指名交流。
总结:陶行知先生不仅知识丰富,而且和蔼可亲。
师:听了陶行知先生循循善诱的话语,如果蜻蜓此刻就在你手中,你最想做什么?
&放飞蜻蜓&拿出蜻蜓卡片,让生亲自去放。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启发小结
回顾课文,生谈收获。
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仅仅只有蜻蜓吗?我们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好朋友。说一说。
师出示,益虫益鸟的图片。
这节课,我们跟着陶行知先生,伴着孩子们一起在田野上了有趣的一课,一起放飞了蜻蜓。同学们我们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还有孩子们对动物的一份关爱。让我们将这份爱延续下去。
四、作业布置
1、给可爱的小蜻蜓,制作一张名片。
2、通过上网,查阅书籍,问问身边人,查一查陶行知口中的&据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此事的真假。&
(校对编辑:耿俊霞)
------分隔线----------------------------
上一篇:没有了
设计维护:陈国林 QQ Email: |  备案号:苏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教研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