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岘村叶显明过去的往事过去无谓看

2014年5月9日
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名单
友情链接:
全国咨询热线:400-&&
Copyright (C) 1998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临海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
索 引 号:
内容分类:
文件编号:
生成日期:
梅岘村腰鼓队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证腰鼓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形成和谐、有序的团队氛围,促使本队不断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梅岘村腰鼓队,本队队员必须遵守《腰鼓队管理章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条&本条例具体内容如下:
1、所有队员要有主人翁意识,要以腰鼓队的发展大局为主。
2、所有队员要热爱团队,积极参加和配合队内举行的各项活动。
3、所有队员需具有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基本功,增强自身对腰鼓文化艺术的理解。
4、所有队员需团结互助、真诚相待,共同营造友爱的团队氛围。
5、所有队员需爱护本队财产,自觉对本队财产进行维修。
6、所有队员需努力创新,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如动作、场形、建队思想、工作方式、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方法)。
7、各负责人要以身作则,有高度责任感,与队员同甘共苦,没有级别之分,热忱关心和帮助队员。
日常训练、演出管理细则
(一)训练
1、凡除被劝退、开除或自愿退队的,要求参加训练的队员须参加训练,凡要求参加日常训练的腰鼓队队员必须按照本队时间安排按时进行,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训。
2、训练过程中要服从队长,副队长的安排,不得在训练期间相追逐打闹,不得做与训练无关的事情。
3、训练时,着装适当,适宜训练,态度谦和认真,维护鼓队的形象,同时互相学习交流,勇于创新。
4、训练时爱护训练器材,训练后注意妥善保管训练器材(训练器材为鼓槌,大鼓,钹等)。
5、主管训练负责人须掌握训练进度,及时对训练情况进行总结,对下阶段训练合理计划,提高训练质量。
(二)演出
1、腰鼓队队员都有参加演出的机会,凡要求演出的队员不得无故不参加队内的各种大小演出活动。
2、演出前彩排过程必须服从队长及其他负责人的安排,集中注意力,不得做与彩排演出无关的事情,自觉维护村腰鼓队形象。
3、演出前,演员与工作人员按时签到、集合,必须服从负责人具体安排。
4、演出队员及工作人员必须全身心对待每一次演出,维护村腰鼓队形象。
5、演出前,必须保证服装整洁和其它演出物品完好到位。演出后,演出人员须保管好演出服装器材。
财产管理细则
1、腰鼓队财产包括腰鼓服装,腰鼓,鼓槌,钹及各种办公室用具。
2、腰鼓队财产必须定期进行统计。
3、在训练、演出时爱护本队财产,训练演出后按要求归还或妥善保管。
4、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本队财产,如有需要,须经队长以书面批准后方可使用。
5、腰鼓,服装,三副以上鼓槌借用须有借条,借条需有腰鼓队印章,借条由办公室保存。
6、演出服装由本队队员在保管期间自行进行清洁,修补。
7、本队队员有意将队内财产损坏或丢失的,按双倍价格进行赔偿,无意或偶然损坏或丢失的视情节按原价赔偿或不赔偿。队外人员将财产损坏的,按原价赔偿。
文件下载:
公开方式:
公开期限:
公开范围:
责任处室: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多数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将立即删除!本人对由道客引起的侵权问题不承担法律责任,转发下载资料请于24小时内删除,谢谢!下载过程中有问题请联系客服:qq: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2011年我市农业园区建设投资项目补助的公示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关于2011年我市农业园区建设投资项目补助的公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3:43:0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2011年我市农业园区建设投资项目补助的公示.DOC
官方公共微信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蹲点与农民“掏心窝”
您的位置:
台州市委书记张鸿铭蹲点与农民“掏心窝”
新华网浙江频道( 15:55:46) 来源:综合 
编辑:君君
&&&&台州市委书记、市长张鸿铭蹲点梅岘村调研与农民“掏心窝”:“这次驻村调研,很想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希望你们原原本本地讲,让我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反映实实在在的问题,包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是来摸实情的,希望你们说实话,我们回去办实事,谋发展。”―――
&&&&3月20日,风和日丽。面对灵江、背靠大山的临海市涌泉镇梅岘村空气特别清新。
&&&&早上6时许,市委书记、市长张鸿铭就起床了。他来到田间地头,遇到农民就热情打招呼,与他们拉家常,向他们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张鸿铭这次蹲点梅岘村调研,有三个问题让他最关注,也最为牵挂:一是民生问题,二是生产发展,三是班子建设。
&&&&民生无小事
&&&&3月19日晚,张鸿铭在涌泉镇政府食堂用餐后,来到所驻的梅岘村,对村支部书记孔先顺说:“我准备在村里住几天。”孔先顺开始还有点不相信。
&&&&张鸿铭说:“我以前就是农民,干过很多农活。住在村民家里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他还半开玩笑地说:“我只有与乡亲们同吃同住,他们才肯对我讲真话啊。”
&&&&张鸿铭住在叶邦满家。这家是四世同堂,老奶奶90多岁了。入住的第一夜,张鸿铭与他一家人亲切交谈,嘘寒问暖。
&&&&叶邦满的第二个儿子叶显明对村民说:“开始感到有点害怕,有点紧张,但同他聊了两句,就没事了。他跟老百姓一模一样,很随和,与我家的老人和小孩子都谈得来,对老百姓的生活很关心。如果领导干部都能像他这样平易近人,我们老百姓心里话都会讲的。”
&&&&第二天一早,在与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时,张鸿铭问:“在一些民生问题上,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有哪些?”
&&&&村支部书记孔先顺说:“很多农民反映,农医保5000元以下的报销额度太小了。”
&&&&“哦。”张鸿铭略有所思,问:“报销方便不方便?”
&&&&熟悉情况的村干部说,今年在镇里就可以报销了。张鸿铭满意地点点头:“我们非常关心这件事。有些农民报销的钱不多,但要到城里去好几趟,很不划算。”
&&&&他随后问:“农民健康工程怎么样?”孔先顺说:“农民非常欢迎。政府出钱为农民免费体检,大家都说好。”
&&&&见市委书记这么关注民生问题,村干部和村民纷纷打开“话闸子”:
&&&&“农民建房土地指标太少了。”
&&&&“校网撤并后,孩子到中心校上学路太远,不安全。”
&&&&“我们村现在还没有海塘坝,影响生产生活。”
&&&&张鸿铭一边听,一边记,有些方言听不明白处,他再仔细问一遍。他还把手机号码告诉村民:“我这几天都住在村里,你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我反映。”
&&&&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让张鸿铭十分牵挂。前天下午3点半,他轻车简从来到镇里时,问镇干部:“社会救助体系是否完善?困难群众的18项补助有无到位?”来到村里时,他又问:“党员干部里面,困难的家庭有没有?”
&&&&昨天,张鸿铭还分别走访慰问了村里的部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叶小堂是位80多岁的老党员,参加过解放战争。在他家的阳台上,张鸿铭与他并排而坐,握着他的手说:“你是老党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80多岁了,但对村里的事务仍然十分关心。你把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台州来了,带到涌泉梅岘村来了。希望你多保重身体!”
&&&&孔先章家因病致贫。张鸿铭对他家非常关心,希望他早日康复,嘱咐他家属好好照顾他,要求镇村给予一定的帮助。
&&&&昨天一天,张鸿铭逐家逐户走访了近20位老党员或贫困户。
&&&&首先要发展
&&&&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发展。解决村民生活问题,关键是要发展。
&&&&昨天上午8点30分,村部办公室。张鸿铭主持召开村“两委”座谈会,共谋发展大计。
&&&&张鸿铭开门见山地说:“这次驻村调研,很想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希望你们原原本本地讲,让我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反映实实在在的问题,包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是来摸实情的,希望你们说实话,我们回去办实事,谋发展。”
&&&&他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村民收入主要靠什么?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有哪些?新农村建设进展如何,有那些不足?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经验,遇到哪些难题?”
&&&&村支部书记孔先顺汇报说:“我们村农业以种植柑橘、杨梅为主,2000多亩,占村民经济收入的70%以上。近几年通过高接换种,柑橘、杨梅品质明显改善,价格也上去了。2005年9月,我们成立了梅尖山合作社,有社员50多户,带动150户农民增收。”
&&&&张鸿铭听了十分高兴:“搞工业是这样,搞农业也是这样,既要有一定的量,又要有更高的质,这样才有更高的效益。”
&&&&谈到工业,孔先顺接着说:“像我们村交通条件比较好,一定要引进企业,发展工业,发展与农业关联度比较大的工业。目前我们已引进绣衣服装、罐头食品、造纸、船舶修造等企业四家。这些企业落户后,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村民就近在引进企业上班的有40多人。目前已建标准厂房2800多平方米,正在招租。”
&&&&张鸿铭听了很赞同地说:“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有条件的村要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当然要坚持科学发展,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梅岘村山青水秀,千万不能破坏。只有发展了,很多问题才可以解决。”
&&&&孔先顺说:“科学发展观,我们的理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上,就是要脚踏实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绝不吃子孙饭。”他还告诉张鸿铭书记,村集体橘场有4个,总共200亩,准备把它们建成农业观光园,办柑橘节,搞农家乐,办“无烟工厂”。
&&&&座谈会上,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他们还就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生活、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向张鸿铭书记作了汇报。
&&&&张鸿铭说:“梅岘村能有今天,发展是核心。梅岘村充满活力,发展前景很好。”
&&&&当天下午,张鸿铭还走进该村引进的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生产情况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班子最要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农村建设顺利与否、成功与否,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最要紧。
&&&&由于班子强,组织建设健全,2004年,孔先顺被授予浙江省为民好书记、省劳动模范。梅岘村的党员干部中,有70%以上掌握了农村现代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在蹲点调研中,张鸿铭对梅岘村的班子建设、组织建设非常关注。
&&&&孔先顺等村干部回忆说:“其实2003年以前,我们村在全镇还处于中下水平。我们首先在路上做文章。当年12月26日,我们考虑集资修路,但当时村里已亏空6万元,很多村民对此有不同意见。经过村两委会决定,党员干部先集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每人集资几百元不等,有个老党员家里很困难,也集资50元。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全村集资六七万元,把1300米长的水泥路修好了。这条路成了我们村的致富路。”
&&&&“这就是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张鸿铭书记说,实践证明,班子团结协作,组织战斗力强,这个村就能发展得好,发展得快。
&&&&张鸿铭问:“村里的重大事项是怎么决定的?”
&&&&“很多村是先支委,再到村民委,再到村民代表。在重大问题上,我们村两委意见高度一致,所以两步就能到位。” 村干部回答说。
&&&&“财务管理方面怎么样?” 张鸿铭又问。
&&&&孔先顺说:“村账镇管,半年公开一次。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我们都非常节约,巴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分用。现在集体经济富裕了,在这方面可能注意不够。”
&&&&张鸿铭语重深长地说:“不是条件改善了,就可以大手大脚了。越是条件好了,越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只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强班子在村民中的威信。”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张鸿铭问。
&&&&有村干部反映说:“现在基层工作比较难做。三年换一届,太频繁,工作不够稳定。”
&&&&也有村干部说:“加强民主管理,村民素质很要紧。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很有必要。”
&&&&另有村干部则说:“现在村民民主意识增强了,眼界开阔了,对村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这些问题,张鸿铭都一一认真地做了笔记。他最后说:“梅岘村村两委团结、和谐,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村民勤劳勇敢,民风淳朴;生态环境很好,山青水秀。梅岘村发展大有希望!”
&&&&不知不觉中,已是斜阳西照。和煦的春风吹过梅岘村,吹过村前的灵江水,把水中的红日演绎成一个崭新的希望。 (台州日报 作者:陈小波)
【】 【】 【】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张鸿铭与临海农民恳谈见闻
您的位置:
张鸿铭与临海农民恳谈见闻
新华网浙江频道( 16:21:31) 来源台州日报
编辑:王俊禄
&&&&台州市委书记、市长张鸿铭蹲点梅岘村调研与农民“掏心窝”:“这次驻村调研,很想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希望你们原原本本地讲,让我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反映实实在在的问题,包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是来摸实情的,希望你们说实话,我们回去办实事,谋发展。”―――
&&&&3月20日,风和日丽。面对灵江、背靠大山的临海市涌泉镇梅岘村空气特别清新。
&&&&早上6时许,市委书记、市长张鸿铭就起床了。他来到田间地头,遇到农民就热情打招呼,与他们拉家常,向他们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张鸿铭这次蹲点梅岘村调研,有三个问题让他最关注,也最为牵挂:一是民生问题,二是生产发展,三是班子建设。
&&&&民生无小事
&&&&3月19日晚,张鸿铭在涌泉镇政府食堂用餐后,来到所驻的梅岘村,对村支部书记孔先顺说:“我准备在村里住几天。”孔先顺开始还有点不相信。
&&&&张鸿铭说:“我以前就是农民,干过很多农活。住在村民家里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他还半开玩笑地说:“我只有与乡亲们同吃同住,他们才肯对我讲真话啊。”
&&&&张鸿铭住在叶邦满家。这家是四世同堂,老奶奶90多岁了。入住的第一夜,张鸿铭与他一家人亲切交谈,嘘寒问暖。
&&&&叶邦满的第二个儿子叶显明对村民说:“开始感到有点害怕,有点紧张,但同他聊了两句,就没事了。他跟老百姓一模一样,很随和,与我家的老人和小孩子都谈得来,对老百姓的生活很关心。如果领导干部都能像他这样平易近人,我们老百姓心里话都会讲的。”
&&&&第二天一早,在与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时,张鸿铭问:“在一些民生问题上,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有哪些?”
&&&&村支部书记孔先顺说:“很多农民反映,农医保5000元以下的报销额度太小了。”
&&&&“哦。”张鸿铭略有所思,问:“报销方便不方便?”
&&&&熟悉情况的村干部说,今年在镇里就可以报销了。张鸿铭满意地点点头:“我们非常关心这件事。有些农民报销的钱不多,但要到城里去好几趟,很不划算。”
&&&&他随后问:“农民健康工程怎么样?”孔先顺说:“农民非常欢迎。政府出钱为农民免费体检,大家都说好。”
&&&&见市委书记这么关注民生问题,村干部和村民纷纷打开“话闸子”:
&&&&“农民建房土地指标太少了。”
&&&&“校网撤并后,孩子到中心校上学路太远,不安全。”
&&&&“我们村现在还没有海塘坝,影响生产生活。”
&&&&张鸿铭一边听,一边记,有些方言听不明白处,他再仔细问一遍。他还把手机号码告诉村民:“我这几天都住在村里,你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向我反映。”
&&&&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让张鸿铭十分牵挂。前天下午3点半,他轻车简从来到镇里时,问镇干部:“社会救助体系是否完善?困难群众的18项补助有无到位?”来到村里时,他又问:“党员干部里面,困难的家庭有没有?”
&&&&昨天,张鸿铭还分别走访慰问了村里的部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叶小堂是位80多岁的老党员,参加过解放战争。在他家的阳台上,张鸿铭与他并排而坐,握着他的手说:“你是老党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80多岁了,但对村里的事务仍然十分关心。你把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台州来了,带到涌泉梅岘村来了。希望你多保重身体!”
&&&&孔先章家因病致贫。张鸿铭对他家非常关心,希望他早日康复,嘱咐他家属好好照顾他,要求镇村给予一定的帮助。
&&&&昨天一天,张鸿铭逐家逐户走访了近20位老党员或贫困户。
&&&&首先要发展
&&&&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发展。解决村民生活问题,关键是要发展。
&&&&昨天上午8点30分,村部办公室。张鸿铭主持召开村“两委”座谈会,共谋发展大计。
&&&&张鸿铭开门见山地说:“这次驻村调研,很想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希望你们原原本本地讲,让我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反映实实在在的问题,包括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是来摸实情的,希望你们说实话,我们回去办实事,谋发展。”
&&&&他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村民收入主要靠什么?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有哪些?新农村建设进展如何,有那些不足?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经验,遇到哪些难题?”
&&&&村支部书记孔先顺汇报说:“我们村农业以种植柑橘、杨梅为主,2000多亩,占村民经济收入的70%以上。近几年通过高接换种,柑橘、杨梅品质明显改善,价格也上去了。2005年9月,我们成立了梅尖山合作社,有社员50多户,带动150户农民增收。”
&&&&张鸿铭听了十分高兴:“搞工业是这样,搞农业也是这样,既要有一定的量,又要有更高的质,这样才有更高的效益。”
&&&&谈到工业,孔先顺接着说:“像我们村交通条件比较好,一定要引进企业,发展工业,发展与农业关联度比较大的工业。目前我们已引进绣衣服装、罐头食品、造纸、船舶修造等企业四家。这些企业落户后,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村民就近在引进企业上班的有40多人。目前已建标准厂房2800多平方米,正在招租。”
&&&&张鸿铭听了很赞同地说:“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有条件的村要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当然要坚持科学发展,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梅岘村山青水秀,千万不能破坏。只有发展了,很多问题才可以解决。”
&&&&孔先顺说:“科学发展观,我们的理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上,就是要脚踏实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绝不吃子孙饭。”他还告诉张鸿铭书记,村集体橘场有4个,总共200亩,准备把它们建成农业观光园,办柑橘节,搞农家乐,办“无烟工厂”。
&&&&座谈会上,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他们还就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生活、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向张鸿铭书记作了汇报。
&&&&张鸿铭说:“梅岘村能有今天,发展是核心。梅岘村充满活力,发展前景很好。”
&&&&当天下午,张鸿铭还走进该村引进的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生产情况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班子最要紧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农村建设顺利与否、成功与否,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最要紧。
&&&&由于班子强,组织建设健全,2004年,孔先顺被授予浙江省为民好书记、省劳动模范。梅岘村的党员干部中,有70%以上掌握了农村现代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在蹲点调研中,张鸿铭对梅岘村的班子建设、组织建设非常关注。
&&&&孔先顺等村干部回忆说:“其实2003年以前,我们村在全镇还处于中下水平。我们首先在路上做文章。当年12月26日,我们考虑集资修路,但当时村里已亏空6万元,很多村民对此有不同意见。经过村两委会决定,党员干部先集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每人集资几百元不等,有个老党员家里很困难,也集资50元。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全村集资六七万元,把1300米长的水泥路修好了。这条路成了我们村的致富路。”
&&&&“这就是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张鸿铭书记说,实践证明,班子团结协作,组织战斗力强,这个村就能发展得好,发展得快。
&&&&张鸿铭问:“村里的重大事项是怎么决定的?”
&&&&“很多村是先支委,再到村民委,再到村民代表。在重大问题上,我们村两委意见高度一致,所以两步就能到位。”
村干部回答说。
&&&&“财务管理方面怎么样?” 张鸿铭又问。
&&&&孔先顺说:“村账镇管,半年公开一次。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我们都非常节约,巴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分用。现在集体经济富裕了,在这方面可能注意不够。”
&&&&张鸿铭语重深长地说:“不是条件改善了,就可以大手大脚了。越是条件好了,越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只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强班子在村民中的威信。”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张鸿铭问。
&&&&有村干部反映说:“现在基层工作比较难做。三年换一届,太频繁,工作不够稳定。”
&&&&也有村干部说:“加强民主管理,村民素质很要紧。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很有必要。”
&&&&另有村干部则说:“现在村民民主意识增强了,眼界开阔了,对村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这些问题,张鸿铭都一一认真地做了笔记。他最后说:“梅岘村村两委团结、和谐,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村民勤劳勇敢,民风淳朴;生态环境很好,山青水秀。梅岘村发展大有希望!”
&&&&不知不觉中,已是斜阳西照。和煦的春风吹过梅岘村,吹过村前的灵江水,把水中的红日演绎成一个崭新的希望。 (作者:陈小波)
【】 【】 【】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往事过去无谓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