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矿产资源的作用取个题目

读下面的相关材料和地图,完成各题.材料:日,一条东起山西省太原市,西达我区中卫(银川)的新建铁路线---太中银铁路全线贯通.太中银铁路横穿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和山西中部,它的修建可以弥补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东西方向铁路网空白.太中银铁路和京包-包兰、陇海两条铁路干线一起西联兰新铁路,东联石太、石德、胶济线以及京沪、京广、京九等干线铁路,使得西北地区至华北地区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分别缩短100至500千米,同时成为西北地区通往东部最便捷的铁路通道之一,对于推动东部地区资金、技术向西北地区辐射,西北地区丰富的煤、铁、石膏、硫磺、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向东部地区流动均具有重要作用.(1)太中银铁路横穿宁夏回族自治区&(省名)中北部及陕西省北部、山西省中部,与东部沿海地区贯通.(2)太中银铁路建设的意义:①它缩短了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之间的运输距离.②它推动了东部&地区资金、技术向西北地区辐射,西北&地区丰富的煤、铁、石膏、硫磺、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向东部&地区流动.③它与我国北部的东西向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线一起,在我国腹地形成一个广阔的开放带和辐射区域,并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3)如果你乘T278次列车沿太中银铁路线去山西省旅游,可以观赏到山西的名胜古迹有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太原晋祠等(4)请在图中描出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黄河河段.该河段所在地形区是银川平原.通过黄河水灌溉,该地形区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被称为“塞上江南”.根据黄河在此段流向,判断该地形区的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解:(1)观察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及阅读材料得知,太中银铁路横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北部、陕西省西北部和山西省中部,它的修建可以弥补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东西方向铁路网空白.&&& (2)从阅读材料得知,太中银铁路的建成通车,使得西北地区至华北地区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分别缩短100至500千米,同时成为西北地区通往东部最便捷的铁路通道之一,对于推动东部地区资金、技术向西北地区辐射,西北地区丰富的煤、铁、石膏、硫磺、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向东部地区流动均具有重要作用.太中银铁路和京包-包兰、陇海两条铁路干线一起西联兰新铁路,在我国腹地形成一个广阔的开放带和辐射区域,并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 (3)山西省的名胜古迹众多,到山西省旅游可以观赏到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太原晋祠等名胜古迹.&&& (4)黄河流经我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该河段在此塑造了银川平原,通过引黄河水灌溉,银川平原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和河套平原并被称为“塞上江南”.黄河在银川平原上是自南向北流,因此该地区的地势为南高北低.故答案为:(1)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2)西北;华北;东部;西北;西北;东部;包兰;陇海;(3)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太原晋祠等;(4)银川;水稻;南高北低.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答案:34.D&& 35.C
解析:第34题,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都是自然资源,据此判断答案。第35题,人地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地理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34~35题
&&&&&&&&&&&&&&&
34.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35.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1分)(1)人类从环境取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类向环境排出___________,人类对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保护产生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造福于人类;人类对环境资源不合理开发、破坏资源产生__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给人类以惩罚。(2)人类要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包括资源,能源的_________能力和环境对废弃物的_________能力,走____________的道路。(3)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我国许多省区,2010年曾出现野狼伤人、野狼进城的事件,野狼破坏农作物更是比比皆是。为控制野狼数量,有些地区已展开适量猎杀活动(野狼为国家一般性保护动物,县级发文即可适量猎杀)。试分析近年来野狼大增的原因。(3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1分)
(1)人类从环境取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类向环境排出___________,人类对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保护产生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造福于人类;人类对环境资源不合理开发、破坏资源产生__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给人类以惩罚。
(2)人类要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包括资源,能源的_________能力和环境对废弃物的_________能力,走____________的道路。
(3)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我国许多省区,2010年曾出现野狼伤人、野狼进城的事件,野狼破坏农作物更是比比皆是。为控制野狼数量,有些地区已展开适量猎杀活动(野狼为国家一般性保护动物,县级发文即可适量猎杀)。试分析近年来野狼大增的原因。(3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海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a、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答案:1.D;2.C;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地理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34~35题
&&&&&&&&&&&&&&&
34.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35.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1分)(1)人类从环境取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类向环境排出___________,人类对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保护产生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造福于人类;人类对环境资源不合理开发、破坏资源产生__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给人类以惩罚。(2)人类要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包括资源,能源的_________能力和环境对废弃物的_________能力,走____________的道路。(3)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我国许多省区,2010年曾出现野狼伤人、野狼进城的事件,野狼破坏农作物更是比比皆是。为控制野狼数量,有些地区已展开适量猎杀活动(野狼为国家一般性保护动物,县级发文即可适量猎杀)。试分析近年来野狼大增的原因。(3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1分)
(1)人类从环境取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类向环境排出___________,人类对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保护产生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造福于人类;人类对环境资源不合理开发、破坏资源产生__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给人类以惩罚。
(2)人类要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包括资源,能源的_________能力和环境对废弃物的_________能力,走____________的道路。
(3)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我国许多省区,2010年曾出现野狼伤人、野狼进城的事件,野狼破坏农作物更是比比皆是。为控制野狼数量,有些地区已展开适量猎杀活动(野狼为国家一般性保护动物,县级发文即可适量猎杀)。试分析近年来野狼大增的原因。(3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海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b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a、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答案】分析:加入BaCl2溶液时,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由生成沉淀的质量46.6g,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硫酸钠、氯化钡及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氯化钡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Na2SO4+BaCl2═BaSO4↓+2NaCl142&&&&208&&& 233&&&& 117x&&&&& &y&&&& 46.6g&&& z&&&& x=28.4g&&&& y=41.6g&&&& z=23.4g(1)该批产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98.6%.因为98.0%<98.6%<99.0%,所以该批产品的质量等级最高可定为二类一等品.(2)反应中消耗20%的BaCl2溶液质量为41.6g&20%=208g.(3)该实验中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2%.答:(1)该批产品的质量等级最高可定为二类一等品;(2)反应中消耗20%的BaCl2溶液质量为208g;(3)该实验中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2%.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景色秀丽的洪泽湖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产优质元明粉供不应求.元明粉的主要成分为Na2SO4,广泛用于洗涤、玻璃、造纸等行业.下表为元明粉的主要质量标准:
一类一等品
二类一等品
二类合格品
Na2SO4质量分数%≥
95.0质检人员为确定某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了下列实验:称取该样品28.8g(杂质为氯化钠),加100克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20%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6.6g.(1)通过计算判断该批产品的质量等级最高可定为哪一级?(2)求反应中消耗20%的BaCl2溶液质量.(3)求该实验中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景色秀丽的洪泽湖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产优质元明粉供不应求.元明粉的主要成分为Na2SO4,广泛用于洗涤、玻璃、造纸等行业.下表为元明粉的主要质量标准:质量等级特等品一类一等品二类一等品二类合格品Na2SO4质量分数%≥99.399.098.095.0质检人员为确定某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了下列实验:称取该样品28.8g(杂质为氯化钠),加100克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20%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6.6g.(1)通过计算判断该批产品的质量等级最高可定为哪一级?(2)求反应中消耗20%的BaCl2溶液质量.(3)求该实验中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景色秀丽的洪泽湖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产优质元明粉供不应求.元明粉的主要成分为Na2SO4,广泛用于洗涤、玻璃、造纸等行业.下表为元明粉的主要质量标准:
一类一等品
二类一等品
二类合格品
Na2SO4质量分数%≥
95.0质检人员为确定某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了下列实验:称取该样品28.8g(杂质为氯化钠),加100克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20%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6.6g.(1)通过计算判断该批产品的质量等级最高可定为哪一级?(2)求反应中消耗20%的BaCl2溶液质量.(3)求该实验中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6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惕安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景色秀丽的洪泽湖畔,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产优质元明粉供不应求.元明粉的主要成分为Na2SO4,广泛用于洗涤、玻璃、造纸等行业.下表为元明粉的主要质量标准:质量等级特等品一类一等品二类一等品二类合格品Na2SO4质量分数%≥99.399.098.095.0质检人员为确定某批产品质量等级,进行了下列实验:称取该样品28.8g(杂质为氯化钠),加100克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20%的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6.6g.(1)通过计算判断该批产品的质量等级最高可定为哪一级?(2)求反应中消耗20%的BaCl2溶液质量.(3)求该实验中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____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重。主要矿产资源金刚石金铬铜石油铝土占世界的比重(%)5(1)写出图中L、N自然带的名称:L____、N____。(2分)(2)M区域的角马大迁徙是非洲的自然奇迹之一。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每年6月至9月,角马迁徙的目的地是____(赛伦盖蒂或马赛马拉),原因是此时段____。(3分)(3)M区域的另一自然奇观是湖泊众多,且成串分布。试分析这些湖泊的形成原因。(2分)(4)据材料三可知,非洲的矿产资源具有____、____的特征。非洲许多国家以出口一种或几种矿产品为经济支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改变这种现状,这些国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分)(5)M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4分)-乐乐题库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点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重。&主要矿产资源金刚石金铬铜石油铝土占世界的比重(%)726042177.415&(1)写出图中L、N自然带的名称:L &、N &。(2分)(2)M区域的角马大迁徙是非洲的自然奇迹之一。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每年6月至9月,角马迁徙的目的地是 &(赛伦盖蒂或马赛马拉),原因是此时段 &。(3分)(3)M区域的另一自然奇观是湖泊众多,且成串分布。试分析这些湖泊的形成原因。(2分)(4)据材料三可知,非洲的矿产资源具有 &、 &的特征。非洲许多国家以出口一种或几种矿产品为经济支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改变这种现状,这些国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分)(5)M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三9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____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试题分析:(1)L主要位于非洲刚果盆地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故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N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2)每年6月到9月,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赤道北面,此时马赛马拉为雨季,降水较多,草类茂盛,所以角马迁移至此。(3)该处为板块张裂地带,地壳断裂下陷,降水多,雨水在下陷处汇集,形成湖泊。(4)根据图中表格可知,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且占世界比重大,说明储量大。用该地丰富矿产资源,延长利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改变了以出口单一农矿产品为主;大力发展科技,极高工业化水平。(5)M区域植被为热带草原,该地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樵采及人类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活动,导致草原被破坏,草原退化。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____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____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主要考察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与“(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____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相似的题目:
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周边地貌类型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断裂下陷&&&&&&& 2.如今的月牙泉水量日趋变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
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减少放牧数量开垦陡坡种粮
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经济实行南水北调加强生态建设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2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是&&&&
3下列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7-19题:
2读中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居民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窑洞).(2)图中所示地区耕地以&&&&为主.(3)图中所示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气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4)数码①表示的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如图是“黄土高原上某地区农业生态恶性循环示意图”,请按因果关系推理,选择适当内容,将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空格内.A.土壤肥力衰退&&&B.毁林开荒C.旱灾加剧&&&&&&&D.毁草开荒E.土地破坏&&&&&&&F.粮食产量下降.(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出现这种特征的自然因素是&&&&、&&&&;人为因素有&&&&.(3)黄河上中游&&&&和煤资源丰富,&&&&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之一.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____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重。主要矿产资源金刚石金铬铜石油铝土占世界的比重(%)5(1)写出图中L、N自然带的名称:L____、N____。(2分)(2)M区域的角马大迁徙是非洲的自然奇迹之一。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每年6月至9月,角马迁徙的目的地是____(赛伦盖蒂或马赛马拉),原因是此时段____。(3分)(3)M区域的另一自然奇观是湖泊众多,且成串分布。试分析这些湖泊的形成原因。(2分)(4)据材料三可知,非洲的矿产资源具有____、____的特征。非洲许多国家以出口一种或几种矿产品为经济支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改变这种现状,这些国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分)(5)M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图及局部区域扩大图材料二:赛伦盖蒂与马赛马拉的气温、降水资料图____材料三:世界已探明的150多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下表是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占世界的比重。主要矿产资源金刚石金铬铜石油铝土占世界的比重(%)5(1)写出图中L、N自然带的名称:L____、N____。(2分)(2)M区域的角马大迁徙是非洲的自然奇迹之一。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每年6月至9月,角马迁徙的目的地是____(赛伦盖蒂或马赛马拉),原因是此时段____。(3分)(3)M区域的另一自然奇观是湖泊众多,且成串分布。试分析这些湖泊的形成原因。(2分)(4)据材料三可知,非洲的矿产资源具有____、____的特征。非洲许多国家以出口一种或几种矿产品为经济支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改变这种现状,这些国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分)(5)M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4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