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 吉他谱》听后感

挺不错。作为主流流行专辑,1989没有大问题,调整心态后(我的意思是“作为路人”)收听还有亮点。&br&&br&相比其他同龄Teen Pop Star“步子太大扯到蛋”,Taylor以“碎步小跑前进”的方式转型,多年后大家回头一看:嚯!她已经走出那么远了!对于这次转型,除了个别老粉丝喊着“我还是更爱06年的她!”,大家都挺心平气和,毕竟有前面专辑作铺垫了。我从Fearless起就将她视为(青少年偶像)流行歌手,所以1989成为一张Pop专辑是顺理成章的事。与其老被人用“伪乡村”黑,干脆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而且新专辑干得不错。&br&&br&1989成为了一张融合合成器流行、电子、新浪潮,带有八十年代复古气息的…跳舞(?)专辑。以首单Shake it Off为代表的快歌都是重鼓点、快节奏,听着就能跟着摇头抖腿。那个抱着吉他边弹边唱的小菇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舞足蹈的…大菇凉。听着专辑中的一些曲目,我就想:今年高中篮球比赛的啦啦队背景音乐不缺啦!&br&&br&专辑的制作人有著名舞曲制作人Max Martin,他制作了水果姐的棱镜专辑。相比棱镜又冷又硬的Euro-Pop风格,1989的风格要软化和温暖许多。缺点是青少年偶像团体最爱的Dance-Pop的影子就浮现上来(Max Martin为BSB制作过歌曲),尤以All You Had to Do Was Stay和How You Get the Girl为甚,这对于一直希望摆脱Teen Pop Star标签的Taylor并非好事。&br&&br&和Fun.吉他手合作的两首Out of
the Woods和I Wish You Would挺不错,八十年代复古气息浓厚,而且终于能听到吉他了。这两首的质量能往前排。和Ryan Tedder(为毛他往谁的专辑都要参合一脚?)合作的Welcome to New York和I Know Places表现平平,不知是旋律一般还是制作问题。Ryan Tedder习惯把歌曲一律整成高大上风格,铺以沉重的鼓点,听多了颇令人厌烦。好在用Clean收尾,让专辑有始有终。&br&&br&作为一张流行专辑,1989很“好听”,Taylor Swift旋律创作能力使其能撑到第五张专辑,虽然1989缺少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和All Too Well这样一听就让我欲罢不能的歌曲——不过这两首本非寻常可得——整体质量能维持住。专辑中的一些曲目依然带有Teen Pop的某些影子,算是一点缺憾。另外也许你从专辑中能听到Lorde、Katy Perry乃至打雷姐,这可能源于制作人的过度制作,并非Taylor Swift的问题。至于“重复副歌最后一句”(她把“Are we out of the woods yet?”这一句到底念叨了多少遍啊…),很多人都吐槽过,我就不说了。&br&&br&同样是滚石四星跳舞专辑,1989比马老五的V可听性强不少(啊!滚石我不懂你的心!);同样是Teen Pop Star出身的第五张专辑,Taylor的明星之路比艾薇儿顺畅得多(艾薇儿运气不好啊唉~~)。转型问题是很多歌手栽过的坑,Taylor在这一点没吃亏。我记得她刚出道时,评论视其为Dolly Parton或Joni Mitchell的继承人,如今Laura Marling占据了“Joni Mitchell继承人”的那座山头,而看Taylor如今的趋势...难道她想成为麦当娜麦奶奶?她也承认1989的部分灵感来自麦奶奶。每个有点追求的女歌手都希望成为麦奶奶,也许她有这个野心,但是她不说。总之,如果满分是五星,三到四星是公允的分数(依据你对她本人的好恶上下浮动)。再过个几年,等我们回头一看又会发现:嚯!她又走出那么远了!这不是很有趣的事吗?
挺不错。作为主流流行专辑,1989没有大问题,调整心态后(我的意思是“作为路人”)收听还有亮点。相比其他同龄Teen Pop Star“步子太大扯到蛋”,Taylor以“碎步小跑前进”的方式转型,多年后大家回头一看:嚯!她已经走出那么远了!对于这次转型,除了个…
知乎权威的(傲娇)演技分析专家曾经指出,在电影界(注意,是电影界),好莱坞的演员形势是“阳盛阴衰”,即男演员的“数”、“质”两方面都高于女演员。不不不,这并不是性别歧视,虽然不知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但,这是事实。&br&&br&比如说,电影女演员中,知名度高又演技出色的就那么几个,眼睛一闭就能念出来:老一辈的是梅姨女王陛下、海伦 米伦女王陛下和朱迪 丹奇女王陛下;辈份稍往下数是朱迪 福斯特和茱莉安 摩尔,蒂尔达 斯文顿也算吧;中生代是凯特 温斯莱特和凯特 布兰切特女王陛下;年轻一辈里珍妮佛 劳伦斯正展露头角。但是三十岁那一辈呢?安妮 海瑟薇?不够分量。克斯汀 邓斯特?呃,请别开玩笑…米歇尔 威廉姆斯挺不错。相较而言娜塔莉 波特曼算是矮子里拔将军了。&br&&br&三十岁那一辈女演员面临的问题,一是缺乏展现演技的片子,比如安妮 海瑟薇,接片多以商业片为主;二是的确演技不够卓越——克斯汀 邓斯特别说导演没给你机会啊!娜塔莉 波特曼差点两样都占了。她以杀手里昂成名,将玛蒂尔德饰演得灵气十足。其实以现在的眼光看,玛蒂尔德这一角色充满了类似洛丽塔的未成年少女“性”之诱惑,难怪当年有敏感的影评人大呼该片有“恋童癖”嫌疑。但成年后波特曼的演技一下子变“沉稳”了,或者说,当年的“性”之诱惑消失了,这使她很难再有少女时代神采飞扬之作。偷心(Closer)中的神秘少女爱丽丝是全片中最活泼、最有魅力的角色,但…波特曼的表现还是魅力不足,换言之不够“性感”(有评论表示她演脱衣舞女“放不开”)。唉,裘德 洛当年在天才瑞普利中的表现才叫魅力四射啊…&br&&br&成年后的娜塔莉 波特曼多以“大家闺秀”的沉稳形象示人,星战系列啊、冷山啊、雷神系列啊(嘿!波霸Max就活泼多了不是吗?)…回想一下,这类角色都具有某种类似“性压抑”特点,这也变相压制了其演技,在与男性角色的互动中缺乏化学反应(V字仇杀队、冷山、星战、雷神)。话说我一直不能将少女时期的娜塔莉 波特曼与成年后的娜塔莉 波特曼对上号,原因就在于此。你可以与斯嘉丽 约翰逊(另一个波林家的女孩)、米拉 乔沃维奇(同样由吕克 贝松提拔)这样的女演员作对比,她们是不是更“性感”?当年得奖之作《黑天鹅》说白了就是“大家闺秀(或者说性压抑者)的自我释放过程”,导演和编剧功不可没:别忘了导演达伦 阿伦诺夫斯基很擅长挖掘演员潜力——也因此迎来波特曼演技大爆发。&br&&br&大体来看,娜塔莉 波特曼依然缺乏大量展现其演技的电影,她在很多电影中的表现只是“功能性表演”,即演技达标即可;而且她又出现上述的“压抑”问题,过于沉稳。当然,《黑天鹅》的确惊艳,但我个人认为,她不如同辈的米歇尔 威廉姆斯。
知乎权威的(傲娇)演技分析专家曾经指出,在电影界(注意,是电影界),好莱坞的演员形势是“阳盛阴衰”,即男演员的“数”、“质”两方面都高于女演员。不不不,这并不是性别歧视,虽然不知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但,这是事实。比如说,电影女演员中,…
谢邀。和80后那一辈的女演员一样,缺乏足够数量展现演技的片子,以至于一说起演技代表作还是那几部文艺片。&br&&br&和我之前说过的“与男演员缺乏化学反应”的娜塔莉 波特曼相反,斯嘉丽 约翰逊太容易和男演员来电了…她那火辣身材、金发红唇、沙哑嗓音,全是加分项。不,这并不是狭义的卖弄身材的“性感”,回忆一下迷失东京中若有若无的暧昧情愫,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也是这种感情。尤其是当对戏男性角色是闷骚木讷型(黑色大丽花、迷失东京、我家买了动物园),更需要斯嘉丽 约翰逊的“放电”属性来增加感情戏说服力。这就是她的大杀器。&br&&br&相反,如果脱离“情感戏”,就没有出彩之处了——妇联这片就算了,本来就是保质保量的“功能性演出”,没什么发挥空间,而且抖森更抢眼哇——这导致很多人把她归到“金发花瓶”一列中。其实斯嘉丽饰演的金发美人大多是坚强独立有主见类型,与传统的“金发傻大姐”截然不同。只是她的惯用表情是“皱眉噘唇”,看多了容易腻…&br&&br&迷失东京的确是适合她的片子:刻意压制放电技能,营造若有若无的小暧昧。矮马,这么说来也能成为爱情文艺片女干将的,何苦一头扎进商业片不回头。或者像查理兹 塞隆毁一次容,马上开拓事业第二春…
谢邀。和80后那一辈的女演员一样,缺乏足够数量展现演技的片子,以至于一说起演技代表作还是那几部文艺片。和我之前说过的“与男演员缺乏化学反应”的娜塔莉 波特曼相反,斯嘉丽 约翰逊太容易和男演员来电了…她那火辣身材、金发红唇、沙哑嗓音,全是加分项…
又是一道青春缅怀题...(看了看手里的空茶杯...&br&&br&先说明,我并非BSB的粉丝,只是非黑非粉的路人,不过当年也为Millennium的全球销量贡献了微薄之力。粉丝们对BSB的直观感受只有“好听”和“不好听”的区别,我从风格方面说起吧。粉丝们要承认,从前的BSB和现在的BSB风格有天壤之别。&br&&br&BSB当年走的是迂回路线:用首专Backstreet Boys在欧洲市场攻城拔地,二专Backstreet's Back杀回美国市场,三专Millennium达到事业巅峰(全球销量4000万,格莱美提名,但就是拿不到奖...),其后就是漫长的、或快或慢的胡萝卜(四专Black&Blue携三专余威,全球销量也卖过2400万)...直到今天在中国最强音上被导师调侃——虎落平阳被犬欺啊~~倒不是BSB的专辑质量下降,只是一来路走歪了(后面详细说明),二来“时代改变了”——有老粉丝酸溜溜的说,换One Direction来唱BSB现在的歌,肯定能大红。只能说粉丝们都是喜新厌旧的...&br&&br&我曾说过,90年代的那拨Boy Band是我们这辈人的欧美流行乐启蒙者。虽然后来有不少听众抛弃Teen Pop,追寻“宇宙真理”摇滚乐去了,甚至羞于提及自己曾经脑缠过,不过——“那毕竟是我们的青春啊!”而且BSB也不差,光唱功就能甩1D两条街(呃,其实甩的也不远...&br&&br&我在Westlife的回答中提到Boy Band,在此接着说。若说BSB是当年那批Boy Band中的王者,应该没有异议吧?仅横扫亚欧美拉四地市场这一点,就不是其他Boy Band能作到的:欧洲的那批Boy Band始终拿美国市场没办法;N'sync在亚洲市场差了口气。其实BSB之前还有个New Kids On The Block,当年在美国市场也是如火如荼,只是出道太早,那时还未引进国内,所以国内知晓的人不多。New Kids On The Block胡萝卜后,BSB曲曲折折的顶替上来。两支Boy Band还曾合作推出专辑和巡演,当然那是大家都胡萝卜的时候了...&br&&br&让我们想想BSB刚出道时的定位——偶像歌手的定位很重要啊同学们——形象清爽能歌善舞的跳唱组合(相比之下5ive带有街头气息)。只是如今年纪大了手脚动作不太协调了(唉~~)...首专Backstreet Boys到四专Black&Blue风格一脉相承:Dance-Pop风格的快歌,R&B风格的抒情歌曲。这一时期的BSB颇受黑人音乐的影响,最直观的感受:突出鼓点,适合跳舞。很多慢歌如经典的I Want It That Way、As Long as You Love Me也带有R&B特点。快歌则带有舞曲特点(制作人Max Martin是著名的舞曲制作人)。考虑到那时BSB都是一帮二十岁左右的小年轻,“大家一起来跳舞”的设定也很正常嘛。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的专辑,还是二专Backstreet's Back。三专和四张中的歌曲开始走厚重配器路线(还好没丢掉首专和二专的风格),过于华丽精致的编曲掩盖了和声,二专中Set Adrift On Memory Bliss这样配器简单、和声明朗的歌曲才是BSB的强项。我不喜欢四专,虽然当年卖的也很好,在我听来只是三专的重复——歌曲编曲风格与三专一模一样,你连合成器音色都不换,态度太敷衍了吧?!Shape of My Heart弱化节拍后有点偏流行摇滚。&br&&br&之后就是五年的停摆。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不过貌似和“乐队成员心志太高意图单飞结果成绩不理想洗心革面重回组织怀抱”有关。听了Never Gone这张专辑,我的心情就像“漫画小人脑袋上冒出很多气泡对话框上面写满惊叹号”。“流行化”就是这张专辑的直观感受。R&B元素消失了,流行摇滚(快歌)、成人抒情(慢歌)顶替上来。是的,我理解乐队意图转型的决心:“我们长大了!不想跳舞了!”对,跳舞元素消失了,问题是:不跳舞你们就成Westlife啦!你看看这西装革履的造型,再听听Imcomplete这种厚重配器的成人抒情,这不是Westlife最拿手的“大歌”吗?Just Want You to Know则是流行摇滚,只有同名曲Never Gone能寻回BSB早年风采的影子。这次转型只能让BSB泯然众人。&br&&br&好了,到了Unbreakable,BSB把目光转向电音舞曲,就有了Everything But Mine这种电流兹兹乱窜的舞曲作个小试探。问题是,你们都是三十多岁有家有室的人了,学二十岁的小年轻往舞池凑啥热闹?除此之外依然是流行摇滚、成人抒情的套路。更尴尬的是,同样是Boy Band出身的贾婷婷,融会贯通多种风格后已自成一派,二专横扫市场口碑。当年的Boy Band老大哥现在看来风格过于守旧了。专辑中的歌曲听起来是“随便换个流行歌手来唱也行”。到了This Is Us,又是一次大转型,主打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咦?Ne-Yo怎么来啦?翻看制作人列表一看:T-Pain、Akon...怪不得...Usher、Ne-Yo等黑人歌手最爱的那种“R&B舞曲”风格充斥着这张专辑,没办法,当年这种风格红火嘛。同样是“R&B”,This Is Us与出道时的R&B风格截然不同,This Is Us就像糖放得太多,换言之,配器塞得太满,而且居然连Auto-Tune也没漏。这里的区别...听听早期经典慢歌Quit Playing Games (With My Heart)就可体会出来。话说,这种糖水兑得太多的R&B舞曲风格其实BSB也能唱,而且平心而论这张专辑旋律性不差,但——这是跟风好咩?很没面子的好咩?你看看豆瓣的评论:“这不是从前的BSB!”——你要问他们什么是“从前”的BSB估计他们也说不清——总之反响还是不佳。&br&&br&现在到In a World Like This了。很有趣,这张专辑评论不差。虽然滚石残忍的给了2星,但好评也不少,而且销量颇喜人。“哇咧!老树开新花!”——粉丝们先别激动,如今1D、The Wanted等新一代男团崛起,很难说BSB这次是不是趁势而为。大环境要考虑嘛。如果你问我的感受——矮马!好清新!小木吉他拨起来有没有!矮马!好振奋!小鼓点敲起来有没有!粉丝应该明白,当年出道时的毛头小伙是不会回来了,而BSB在流行摇滚、成人抒情、电音舞曲R&B中兜兜转转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新的方向。虽然这张专辑听起来还是“换个流行歌手也能唱”,但风格终于有些新意了,只是这个新意还没到Take That脱胎换骨的地步。和以前的专辑对比,这张专辑“清爽”许多,配器轻薄化后粘稠感消失,大家终于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歌手的声音及和声上(比如歌曲Madeleine)。而且情绪表达积极向上,很正能量有没有?&br&&br&In a World Like This依然是流行乐,不过我觉得BSB干的还不错。下张专辑有希望了。脑缠粉估计不会在乎“风格”问题,他们会一心支持偶像,就是这样。
又是一道青春缅怀题...(看了看手里的空茶杯...先说明,我并非BSB的粉丝,只是非黑非粉的路人,不过当年也为Millennium的全球销量贡献了微薄之力。粉丝们对BSB的直观感受只有“好听”和“不好听”的区别,我从风格方面说起吧。粉丝们要承认,从前的BSB和现…
看来华研是打算将田馥甄的“文艺女神“路线进行到底。不过”文艺女神“有很多种风格,这又要考验华研的包装定位能力了...我还是从歌曲风格说起吧。&br&&br&在之前田馥甄的回答中,知友 &a data-hash=&98bd9d17e97a0f2f636645& href=&/people/98bd9d17e97a0f2f63664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98bd9d17e97a0f2f636645&&@张俊迪&/a&
(Mua!)提到她是中文版拉拉打雷,如今一语成谶...很多人认为主打歌《渺小》借鉴了王菲,其实根据小道消息&a href=&/review/641958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貌似这首主打歌就是华研收歌收了近一年的lana del rey风格 (评论: 渺小)&i class=&icon-external&&&/i&&/a&,再加上我已将Born to Die整张专辑听到滚瓜烂熟,反正一听到《渺小》,第一个念头就是金发红唇的拉拉打雷姐...不过《渺小》专辑却不似《Born to Die》专辑有那样的统一性和仪式感,制作公司只不过用这首主打歌做一个风格小试探:你看这样的歌Hebe也能唱!&br&&br&豆瓣中的溢美之词已经很多,我仅说我认为的专辑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点”——大家别紧张我不是来拉仇恨的...首先是“风格多样”。当然,说好听是风格多样,说不好听(咳咳)就是“拼贴”。专辑前半段,即从拉拉打雷风格的《渺小》到《你快乐未必我快乐》,歌曲是一首一种风格,听得我思维时时跳线。从《这个人已经与我无关》开始(矮马这歌风格陡然一变就转到成人抒情了)至最后一首,风格又再次统一为抒情歌曲,区别在于配器或厚重或轻薄。&br&&br&我坚持认为,田馥甄清亮到单薄的小细嗓驾驭不了厚重配器的歌曲。纵然《你就不要想起我》和一专的《寂寞寂寞就好》一样,都是难得的旋律抓耳之作,但是一配上弦乐...特别是副歌那句“你就不要想我到疯掉”,小细嗓真的要被淹没了喂~~还有《矛盾》,电吉他一上来差点盖掉高音区。相对而言,《渺小》的处理倒挺不错。拉拉打雷的歌曲中通常辅以大量弦乐,《渺小》以合成器取代弦乐,田馥甄的歌声可以凸显出来。&br&&br&对于“风格多样”的事儿大家见仁见智。制作团队似乎打算让田馥甄在三专中尝试一下新的文艺风格,也许还要标榜一下“Hebe神马都能唱”,于是在二专中统一的风格又分散了。而且——很奇怪——明明在二专中似乎打定主意扬长避短,像My Love那样走乐器轻薄化路线,三专中厚重配器的歌曲反而多起来了。这种路线摇摆是肿么回事...&br&&br&第二个“点”是歌曲旋律追求平淡。我曾提到《渺小》的“副歌去高潮化”,豆瓣有人称其为“旋律扁平化”。制作团队似乎认为“文艺”就是“旋律平淡”——啊喂这是严重的认识误区好咩?!这导致不少粉丝认为这张专辑旋律不够“抓耳动听”。而专辑中旋律抓耳动听的歌曲风格又偏到成人抒情那一路,换言之,不够“文艺”。制作团队似乎拿不准“文艺”和“好听旋律”的平衡点。我觉得“文艺”和“旋律”不矛盾,如果我是唱片公司老板,就把Feist啊Regina Spektor啊王菲啊Tori Amos啊Cat Power啊Beth Orton啊万芳啊Bat for Lashes啊拉拉打雷啊Dido啊Florence Welch啊一帮文艺女歌手的专辑丢给制作团队,让他们听一百遍啊一百遍,学学别人怎么写旋律的。哦对了,还有孙燕姿的那张《我要的幸福》,这张专辑风格清新文艺,旋律抓耳动听,真是华语唱片口碑市场兼得的优秀代表啊啊啊!!(众:楼主的脑缠病又发作了!快拿绳子来!!&br&&br&咳咳...看起来我在批评这张专辑??我承认这张专辑的确有些槽点,不过大家纠结于“歌曲是否好听”完全重点错,重点是华研的包装能力。你看,自从华语唱片工业大崩溃后,即使是大厂牌也很难有精力金钱对一个歌手进行彻底的包装,而华研还能够下血本对田馥甄进行精准彻底的包装,帮助其成功转型,在如今的环境下,足以让我这个曾经的华语歌迷感慨过去的好时光。当然,这种包装有利有弊,知乎权威的(傲娇)演技分析专家曾经在“如何评价安妮 海瑟薇”的回答中提到:“...我举几个和安妮o海瑟薇类似的国内的例子。尚雯婕和田馥甄,这俩都是经过精心包装后转型成功的女歌手,前者我还非常喜欢,但她们的成功只能远观,是典型的企划产物,怎么讲?看看她们的微博吧,说话都太不对劲了,这让满怀期待寻找与歌手认同感的潜在粉丝顿时大失所望。”如果意识到田馥甄的形象是包装的结果(这时搞不好会有脑缠粉跳出来说“田馥甄本来就热爱文艺”神马的),而且她本身不一定能像拉拉打雷无缝融入这个形象设定,呃...关注点自然不一样了...&br&&br&所以呢,如果你觉得田馥甄转型后的路线非常对你的胃口,别忘给居于幕后默默流血流汗的制作包装团队送上一朵小红花;如果你觉得歌曲不好听,这种事儿也不能怪田馥甄,炮口要对准目标嘛。总之,粉丝们!乃们要对Hebe有信心!如今她已经在华语歌坛占有一席之地(看看新专辑推出后豆瓣的支持率),只要制作团队不发疯,小心的把握专辑的风格,她的音乐还是值得期待的。
看来华研是打算将田馥甄的“文艺女神“路线进行到底。不过”文艺女神“有很多种风格,这又要考验华研的包装定位能力了...我还是从歌曲风格说起吧。在之前田馥甄的回答中,知友
(Mua!)提到她是中文版拉拉打雷,如今一语成谶...很多人认为主打歌《…
我的确想说些好话,但是...&br&&br&先说明我非黑非粉,这只是我个人感受,粉丝们不用在意。&br&&br&其实我对田馥甄的三专《渺小》的评价,大体可以用在《时间的歌》上。也就是说《时间的歌》也有这两个问题:风格杂乱;旋律平淡甚至别扭。我很怀疑,如果不是铁杆粉,仅仅是慕名而来的路人,《时间的歌》能不能让他坚持听完。&br&&br&貌似“文艺”风格成为华语乐坛的主题,歌手们都在和“成人抒情”或者“芭乐情歌”划清界线。但是“文艺路线”该怎么走,并非所有人都有头绪。就拿我之前说过的栗子作为正面典型:张悬的旋律创作是短板,《神的游戏》在配乐上往——你称为“后摇”也好“迷幻”也罢——方向转型,用整体氛围弥补旋律抓耳不足;田馥甄的小细嗓不适合厚重配器,《My Love》有意削弱配器,突出田馥甄的清亮音色。而且,这两张专辑的风格都很统一。你看,专辑制作要扬长避短。但这个“长”、“短”如何拿捏,并不是每个人心里都有谱,陈老师在《时间之歌》的表现可称为用力过猛。&br&&br&陈老师在《时间之歌》中尝试了多种风格,甚至连电子也来参合一脚(《秋天蒙太奇》);《雨水之盒》则向《太阳》的风格回溯;Peace and Revolution的异域风情和电子混搭,但这歌槽点太多:念字母式填词法(这是辞穷的表现!),第一句的旋律让我想起烈火战车主题曲;《普鲁斯特行动》欢快的吉他扫弦;《流浪者之歌》往传统流行乐的倾向。这些歌曲的风格混搭也表明作者在实验和流行之间的摇摆。陈老师自然不想向华语流行乐妥协,但这种挣脱又显得用力过猛。&br&&br&这张专辑的旋律很…别扭。陈老师大概是为了“不走寻常路”,典型如《时间的歌》,刻意转调有些用力过猛。多年前听Coldplay的X&Y的扭曲感又回来了。其实陈老师也能写出好旋律,唱遍大街的《旅行的意义》就不说了,另一个正面典型就是当年为杨乃文女王陛下写的《证据》。虽然《Queen》是专辑《应该》第一主打,但专辑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证据》,为此我心中默默为陈老师点了320个赞。这首歌后来为范晓萱翻唱,陈老师又重新填词改名《烟火》收入自己的专辑《太阳》中,可见自己也喜欢。我说过“文艺”和“旋律动听”并不冲突,你看《证据》当年就协调得很好嘛,怎么大家都把两者搞得势不两立似的。《太阳》的旋律就算不抓耳,但至少流畅,如今《时间之歌》一遍听完不仅找不到一首旋律抓耳之作,而且规避流畅旋律的刻意感令我很焦躁——除了《沙漏》,这首歌的旋律难得的写得很“顺其自然”。&br&&br&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小清新”。我曾用音乐风格来划分“小清新”,现在看来并不全面,还得加上一条标准:歌词的小格局。再补充一下,这种小格局和“个人”、“私人”关系不大,而是“浮于表面”,无法深挖,达不到内省的地步,这种“浮”就成为“小清新”了。张书玮老师曾说苏打绿陷入一种“小情绪”中无法自拔,现在看来陈老师也陷进去了。你看同样小清新出道的张悬,音乐格局越来越大,到《神的游戏》已经可以堂堂正正撕掉“小清新”标签。而陈老师,您都快四十岁了喂~歌词还是那么“浮于表面的自我”,换言之还是那么“小清新”。当然,单听这不老童音还是可以接受这种设定,但考虑到您都出道十五年了——连看十五年安妮宝贝的书也要腻的。一个二十五岁的人想当Peter Pan我能理解,但到了四十岁还没死心,这就跟罗宾 威廉姆斯演Peter Pan一样诡异。&br&&br&总之,很遗憾,作为一个路人,我很难给《时间的歌》高评价。风格的杂乱和摇摆、旋律创作能力下降、困在“小清新”中出不来,事实证明“文艺”路线也并非取巧之路。四十岁的人还挂着“小清新”标签,这不是很可怕的事吗?
我的确想说些好话,但是...先说明我非黑非粉,这只是我个人感受,粉丝们不用在意。其实我对田馥甄的三专《渺小》的评价,大体可以用在《时间的歌》上。也就是说《时间的歌》也有这两个问题:风格杂乱;旋律平淡甚至别扭。我很怀疑,如果不是铁杆粉,仅仅是…
(酒屋小姐写了,达菲姐也写了,干脆把阿呆妹补全,权当怀念07、08年那个时代吧。)&br&&br&自从专辑21全球热卖近两千万张加上横扫格莱美还有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入手(为什么我强调美国市场?得美国市场者得天下嘛),阿呆妹俨然成为新一届天后。你看,专辑卖的多还是很重要的,打个比方,Linkin Park当年乘着Nu-Metal的东风兢兢业业从地下开始打拼,但是当Hybrid Theory全球销量超过2400万张,他们便升级为“美国五月天”(咦?貌似哪里不对的样子...我的意思是,当专辑销量迈过千万门槛时,一个歌手/乐队便超越了风格标签,在广义的流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br&&br&当年酒屋小姐、达菲姐、阿呆妹三人相提并论,如今Adele取得的商业成绩(艺术成就暂不提)已经超过另外两位。如果Amy还在世,也许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可惜人生没有“如果”...你造Adele走到这一步的原因是神马?才华?努力?是运气啊。比之Amy,Adele的私生活健康得多:有烟瘾和酒瘾,但没有致命的毒瘾;有一些桑心情史,但没有Amy和老公Blake闹得人尽皆知的狗血。更何况,Adele不是“no zuo no die”自寻死路的性格。比之Duffy,21有一大帮音乐人参与制作(你看看格莱美上宣布年度专辑时哗啦啦涌上台的音乐人),为Adele找到了一条最受市场欢迎的路线,特别是Paul Epworth,大神曲Rolling in the Deep便由他参与制作。再看Duffy那张摧毁其音乐事业的Endlessly,唉~~~所以不得不承认,Adele是个幸运的小菇凉。&br&&br&刚出道的Adele在骚灵白人女歌手中并不是最瞩目的那一位——Amy的两张专辑和Duffy首专都是很好的——好在19透着一股青春活力。虽然它的旋律性不是最佳,像Day Dreamer、Crazy for You、First Love等歌曲往往让人抓不住旋律走向,但专辑中不少歌曲都有活泼的节奏,比如Best for Last用贝斯线、Right as Rain用合成器、My Same用吉他(My Same开头人声的“ai ai ai ai”是相当棒的开头)营造的跳脱节奏,正符合19岁的朝气蓬勃。当然,19中也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主打歌,Chasing Pavement可以放到Duffy中的专辑中去,Make You Feel My Love和Home Glory用钢琴作主干的抒情作品,这几首歌成为专辑的第一梯队,一提到19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们。这张专辑中不少歌曲涉及情桑主题,不过听来并不觉得“惨”。&br&&br&而21,实际上,我并不喜欢这种转变——粉丝们别激动,我说的是“不喜欢”,而不是“讨厌”。这张专辑的宣传策略是用首单Rolling in the Deep和二单Someone like You作突击尖兵攻城略地,后面跟上Turning Tables、Set Fire to the Rain、Rumour Has It等第二梯队。是的,Rolling in the Deep(又名“人往深处滚,滚到深处人寂寞”)自然是大神曲,它的质量堪称年度单曲,用它作第一主打是正确选择,但是其他歌曲就...我想制作者大概受Make You Feel My Love这样的钢琴抒情歌曲成功的启发,于是专辑中有大量歌曲都走钢琴抒情路线,19中跳脱的节奏消失了,21透着一股九十年代成人抒情金曲的味道。Soul?21的风格怎么能称为Soul呢?顶多是吸收了soul特点的流行乐。&br&&br&由于浓厚的成人抒情色彩,这张专辑听起来特别怨妇特别惨。Adele录制这张专辑时是21岁——21岁,不正是没心没肺(别名“中二”)撒欢儿尥蹶子的大好年华吗?但Adele俨然变成41岁沧桑大妈,一首接一首哭诉前任蓝盆宇对自己的桑害,这种年龄错位屡屡让我产生眩晕感。&br&&br&这边就有粉丝质问了:“你把21说得那么糟糕,为什么它还能横扫口碑市场,难道广大人民群众都瞎眼了吗?!你说!你说!!你说!!!(雪姨状)”咳咳,这位粉丝表激动,把你手上的砖头放下来先...首先,21并不是“糟糕”,Duffy的Endlessly才叫“糟糕”,不,何止是“糟糕”,简直是“地狱中的灾难”。相比之下,21至少在海平面以上20米,Rolling in the Deep甚至能高企云端。其次,这张专辑制作精良,方向明确——虽然我个人不喜欢这个方向——Adele的诠释也很到位:想要大神曲?满足你。想要好听的旋律?满足你。想要“撕心裂肺打动人心”?满足你。这是一张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又显得风格不俗而且商业成绩极为突出的流行专辑,综合考虑,横扫各大音乐奖项和年度音乐榜单也很正常。还有一点,21很“成熟”,这比更偏teen向的那个谁拿奖更服众嘛。&br&&br&据说今年Adele将推出新专辑,很难说这张专辑会不会命名为25或者26——喂,不要那么偷懒嘛...如果三专依然拿“失恋”说事儿,那就真成那个谁了...如今Adele结婚生子生活美满,新专辑可以“感恩的心感谢命运(唱~~”为主题,听众也能耳目一新。如果三专依然能够取得21般惊人成绩,那么年轻的Adele将一只脚迈入神坛。矮马这种场景想想还是很令人兴奋的,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酒屋小姐写了,达菲姐也写了,干脆把阿呆妹补全,权当怀念07、08年那个时代吧。)自从专辑21全球热卖近两千万张加上横扫格莱美还有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入手(为什么我强调美国市场?得美国市场者得天下嘛),阿呆妹俨然成为新一届天后。你看,专辑卖的多…
大家都在说“换男友”的黑点,我说说“换男友”这事儿的原因吧。&br&&br&我曾说过Taylor是Teen Pop Star出身,到第二张专辑Fearless,她看起来还是Teen Pop Star:流畅上口的旋律,青春期小女孩的小心思(“我爱你啊我嗨森,你不爱我啊我桑心”),换言之,缺乏内涵和深度。在某届格莱美上她和还未转型的麦粒合唱Fifteen,倒也相得益彰。&br&&br&Fearless的大获成功,尤其是在格莱美上的收获让很多人不爽。无论怎样,到Fearless为止,Taylor Swift的专辑看起来就是和各大音乐媒体年终榜单无缘。Pitchfork更是对Taylor Swift表达了可怕的无视态度——它从未对Taylor的任何一张专辑做过Review。&br&&br&Taylor Swift希望能够广泛的承认,于是她面对很多Teen Pop Star都要面对的问题:我要长大了。可以回顾一下其他Teen Pop Star的转型之路:小甜甜向麦当娜的方向进发,CA拿出生娃的劲儿当Diva,艾薇儿成了Bitch。至于麦粒,咳咳...Taylor Swift当然不可能走上述路线,但她有其他选择。你造,没有谈过恋爱却大唱爱情歌曲(无论是-ing还是-ed)是多么缺乏说服力。谈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写一张撕心裂肺的分手专辑,以此宣告自己的成熟,从青少年的世界步入成年人的世界,水到渠成,这正是适合Taylor Swift的成长之路。但是...俗话说“过犹不及”,Taylor谈了太多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为每个人都写了“撕心裂肺”的分手歌曲,这就成了黑点...其实你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用力过猛”:她是如此迫切的希望成为“成年人”,但幼稚的行为暴露了她还是个Teen。&br&&br&好吧,她被黑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为什么Taylor Swift专辑大卖又能拿奖还能红那么长时间,而艾薇儿、Michelle Branch、Vanessa Carlton要么只能卖专辑要么连专辑都卖不动拿不到奖不说还胡萝卜了呢?...也许Taylor Swift的幸运数值点到了Max,乐评界对其真是偏爱啊...&br&&br&相比其他转型的Teen Pop Star——对,我说的就是麦粒和正往“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康庄大道上狂奔不回头的Justin Bieber——Taylor Swift仍然处在安全区里。虽然大家都在黑Taylor Swift,但是这些“黑”都只是皮毛之痒:她藏毒了吗?她嗑药了吗?她酒驾了吗?她开性派对了吗?她的不雅照传的到处都是了吗?她在VMA上演惊掉下巴的一幕引发抗议了吗?大家能拿出来说的无非是频繁换男友、人人一首分手歌曲、假乡村、领奖时惯有的惊讶表情、格莱美最佳现场表演观众...你们啊,不要整天想着挖个大新闻,图森破,桑汤乃衣服!(长者状)套用性感玉米说小米的那句:“你整天黑Taylor,她有理你吗?不服你也去甩个头发(甩头发梗见今年格莱美现场演出)。”&br&&br&也许在很多人(包括我)眼里,Taylor Swift永远长不大——Laura Marling比她还小两个月,但Once I Was an Eagle就是比Red听起来成熟。Taylor依然在努力的成长,能否“成熟”,这很难说。也许她每一步试图证明自己已经长大的举动都会成为嘲笑对象。如果她能将一段恋情维持一年以上,大家都会刮目相看,否则就是一个新的黑点。
大家都在说“换男友”的黑点,我说说“换男友”这事儿的原因吧。我曾说过Taylor是Teen Pop Star出身,到第二张专辑Fearless,她看起来还是Teen Pop Star:流畅上口的旋律,青春期小女孩的小心思(“我爱你啊我嗨森,你不爱我啊我桑心”),换言之,缺乏内涵…
自从大冷耍成为一张专辑销量能卖过几百万的“流行天团”,越来越多的乐迷和评论人不待见它了...要说乐迷不待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愿和他人分享”的心理(张公子曾有一篇文章对此有生动描画),那乐评人的理由就更,呃,“专业”一些。我见过不止一位乐评人对Coldplay和Muse的质疑——是的你没看错Muse也免不了挨枪子儿——它们能卖很多很多很多专辑,这没问题,但是其音乐价值是不是真的高到能在各大音乐奖项上大包大揽?这是一个能吵上几天几夜的问题....&br&&br&说回冷耍的新单。我说过从Parachutes到Mylo Xyloto是一路高大上的过程:旋律越写越复杂、配器越加越多、气势越来越恢宏。到了Mylo Xyloto就有误入歧途的赶脚,恼人的嗡嗡作响的用以营造氛围的合成器从头到尾一路响不停,制作痕迹过重遮盖了乐队的特点。好在为The Hunger Games献唱的单曲Atlas迷途知返,喧宾夺主的合成器终于收敛许多。不过从目前释放出的两首单曲看,这次Coldplay会做巨大转型。&br&&br&Electronic——这就是听完两首单曲的感想。好的,我已经可以料想粉丝开始冷笑:想不到啊想不到,别看你马山芋长得浓眉大眼,居然也去捣鼓电子乐了。吉他/钢琴摇滚乐队转型电子乐/合成器流行的事情并不鲜见,奇怪的是冷耍兜兜转转那么多年,到第六张专辑才转型。当看到马山芋在Midnight的爱慕微中手舞足蹈,粉丝的冷笑声更响了:马山芋你去学跳舞这事儿,桶木腰造吗?&br&&br&这是Parachutes遇上了Kid A。和桶木腰在Kid A中几乎完全放弃“旋律”不同,Midnight和Magic依然有流畅的旋律,只是不复杂。有网友评价Atlas:“十六行歌词,两小节初学级别钢琴旋律,升调降调变调走调,却硬是折腾了四分钟。”其实就是Parachutes时期的情况嘛。马山芋是写简单流畅旋律的高手,但自从走上“高大上”的不归路,旋律段越写越复杂,如今算是返璞归真。同时你也可以发现,Midnight和Magic在削弱配器后气势降低很多,不再适合八万人体育馆演出。这次Coldplay是轻装上阵重新出发了。&br&&br&Coldplay一直擅长写打榜神曲,Yellow啊In My Place啊Fix You啊Viva La Vida啊之类的,而目前先发单曲看来离神曲还有距离,这是否表明新专辑是一张注重氛围感的“整体专辑”?Coldplay放出单曲无意打榜,只为告知各位:大家注意啦!我们要转型了!另外Midnight长达五分多钟,并带有迷幻色彩,这正好暗合如今风行的新迷幻风潮。如果今年最佳迷幻乐队的头衔不是带在The Horrors而是冷耍头上,我想很多人会惊掉眼镜吧...&br&&br&“高大上”之后气势再降下来,是一条颇困难的路,Keane便失败了。无论如何,Coldplay依然是如今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之一,新专辑的发行乃万众瞩目之事。以上只是个人无责任猜想,具体内容还是等专辑发售吧。
自从大冷耍成为一张专辑销量能卖过几百万的“流行天团”,越来越多的乐迷和评论人不待见它了...要说乐迷不待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愿和他人分享”的心理(张公子曾有一篇文章对此有生动描画),那乐评人的理由就更,呃,“专业”一些。我见过不…
好久没有上演“丁勾带你回顾胡萝卜歌手”(又名“看丁勾欢乐作死”)的戏码了,正好这里有艾薇儿(掏出大茶缸...&br&&br&一个有趣现象:当年Taylor Swift大红大紫的时候我就在琢磨:为什么艾薇儿胡萝卜了,而Taylor Swift没有?大家别激动,我初听Taylor Swift,就想起艾薇儿。这两位颇有相似之处:年少成名,自带Teen Pop Star光环,出道时粉丝中青少年占很大比例;披着风格化的外衣(一个是乡村,一个是朋克),唱的是以旋律为驱动的流行歌曲;旋律创作能力很好,能撑过三张专辑以上。&br&&br&虽然严格说来Teen Pop潮流是94-2000年那段时间,不过就算当年那批歌手或转型或胡萝卜,青少年的市场需求放在那里,总得有人满足嘛。所以07-09年那段时间有一次Teen Pop明星大爆发,我们有了麦粒、有了蹲妹、有了Jonas Brothers,有了Taylor Swift...没过几年,这波歌手也得长大,于是跟树枝发芽一样,一个个转型去了。如火如荼的1D顶上来,这不,美国市场都被他们吃下了...&br&&br&说回艾薇儿,如果要找出一个“转折”的节点,三专是一个标志。你想,曾经的朋克小魔女咔嚓一下变成“白富婊”,这种形象上的巨变桑了多少粉丝的心。我不是粉丝,但是看着Girlfriend的爱慕微,第一个念头是:“我擦!这也太....贱了!!”你知道艾薇儿一直不受评论界待见,但是群众基础深厚,当年首专全球销量一千七百万,二专销量将近一千万,这也是她的资本——销量才是硬道理。The Best Damn Thing的销量依然卖了几百万,但把歌迷得罪得差不多了。到了Goodbye Lullaby就是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楼顶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胡萝卜,好容易卖过了百万。至于同名专辑,咳咳...&br&&br&其实大家应明白,板鞋牛仔裤也好、裙子黑眼圈也罢,艾薇儿的形象也是商业包装的结果,用返场的话来说是“一个高校生从另类朋克小妞蜕变为毕业舞会皇后的全过程”。所以当年“板鞋牛仔滑板女孩”的造型,不一定就是她的真自我,但歌迷就好这一口。这么多年来艾薇儿的形象一直在变,但是歌迷最喜爱的还是刚出道的“叛逆”造型:金色长发,黑T恤,牛仔裤,板鞋。唔,连她在天朝作广告(咳咳)也是这个形象。这算“粉丝拖累偶像”的典型吗?&br&&br&这就导致一个奇怪的现象:她被“定型”了。当年《夜宴》上映后,曾有评论说:如果周迅不转型,她将成为国内“最年长的童星”。同样,艾薇儿有趋势成为年龄最大的Teen Pop Star...现在想来,The Best Damn Thing的形象转变也许是她告别Teen Pop Star的努力,只是粉丝不领情。她被定格在17岁,永远无法“长大”,穿裙子不行,涂熊猫眼也不行,就算结婚离婚再结婚(咦?)还是不行。&br&&br&在去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中(这已是第五张专辑了),艾薇儿依然能够保持旋律创作能力,每首歌都能贡献抓耳的旋律段,这是最刻薄的乐评人也要承认的。但是这张专辑槽点也不少,比如...总是不见长进的歌词...在她和Marilyn Manson合唱的Bad Girl中,她唱道“You can fuck me, you can play me”,呃,对象是Marilyn Manson啊...细思恐极....而用缅怀之名以将近三十岁的“高龄”唱17,还有把年龄层大幅拉低的Hello Kitty(这也是被人吐槽最多的一首歌),又一下暴露Teen Pop Star的本质...至于“曲风杂乱”倒不是大问题,艾薇儿说过自己是“流行歌手”,连Taylor都去玩电子乐了,你也不能逼着她唱一辈子Pop Punk不是?&br&&br&其实同名专辑最大的槽点是风格过时导致的“了无新意”。Pop Punk、Post-Grunge、电音摇滚,Piano Rock....反正就是Pop Rock这个大类吧,越来越不受身经百战的歌迷待见。纵然老粉丝很怀念Let Go和Under My Skin,但连Simple Plan都“那样”了,我很怀疑,就算艾薇儿真的重走十几年前路线恐怕也捞不到神马好——更何况,她也不愿意走回头路。&br&&br&题外话,不知道为什么,我从来不喜欢(并非讨厌)Pop Rock。我为Let Go贡献过全球销量(进入“喝茶远目”模式),找小伙伴借过Under My Skin,但感觉是“就这样吧”。躺枪的还有Simple Plan、Hot Chelle Rae、Boys Like Girls、一大拨流行朋克乐队、Paramore、OneRepublic、Switchfoot、梦龙、The Fray、一大拨另类金属/Post-Grunge乐队...这些乐队个别单曲还不错,整张专辑听下来会“腻”。不过我很喜欢Ellegarden,也很喜欢Weezer的Blue Album。别问我为什么,这只是单纯的个人好恶。&br&&br&总之,艾薇儿可能永远不会回到当年的荣耀地位,而且看这个架势,她会成为“大通州艺人”——每出一张专辑就到亚洲巡演一番,而且肯定少不了中国站,也许是国内许多城市站!我知道买单的粉丝一定很多,但是这有点...心酸...
好久没有上演“丁勾带你回顾胡萝卜歌手”(又名“看丁勾欢乐作死”)的戏码了,正好这里有艾薇儿(掏出大茶缸...一个有趣现象:当年Taylor Swift大红大紫的时候我就在琢磨:为什么艾薇儿胡萝卜了,而Taylor Swift没有?大家别激动,我初听Taylor Swift,就…
有些失望,不提美队2,即使和第一部相比也有差距。&br&&br&我并非美漫迷或原著党,仅仅是从“电影观众”角度看这部电影是否完整或出众,而无视超级英雄电影是否忠于原著。抛掉原著不谈,超凡蜘蛛侠2的问题还真不少。&br&&br&让我们回忆一下:作为一部动作电影,正常的节奏是神马?一段文戏,一段动次打次;再一段文戏,一段动次打次...最后经过酝酿铺垫,大家一起疯狂的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当然打得好看打得有新意就是锦上添花的事了(这里要给美队2点个赞)。而超凡蜘蛛侠2的文戏太多太拖沓了。彼得大部分时间在纠结两点:追寻父母去世真相;纠结于和格温的关系。追寻真相只是蜻蜓点水的带过,就这还拨出几分钟时间让梅姨指责彼得“只想着你爹,眼里没我”。而和格温的关系就麻烦了,小两口一见面就是车轱辘话:“我爱你,可我怕伤害你,所以我得离开你blablabla...”这一版蜘蛛侠男女主角的表演风格比老版男女主角要活泼不少,可是台词还是来来回回那几句,到彼得追着格温面试的那一场,看着男女主角插科打诨台词信息量几乎为零,终于让我忍无可忍。&br&&br&导演Marc Webb的第一部长篇电影是500 days of Summer,可见他拍爱情喜剧是一把好手,他也将这一点搬到超凡蜘蛛侠2中,比如两人互相订规矩的那场戏。但是将爱情轻喜剧与超级英雄电影嫁接,效果似乎并不算好,有些喧宾夺主。&br&&br&另一个槽点自然是小奥斯本,当这位小哥跳出来说“我是彼得最好的旁友”,我顿时震惊了:就这样凭空冒出一个好旁友?!你看老版中腐兰兰还得用两部电影的时间铺垫为小绿魔呢!!按理说就算第一部完全没提这个人物,第二部赶紧来几个闪回镜头回忆一下两小无猜的童年还可以补补嘛。但是偏不,电影非要再抽出时间让两人叙叙旧,联络下感情,于是又把文戏拖拉了一段时间。由于两人感情联系薄弱(这一点大大不如老版蜘蛛侠),造成后面戏份观众无法调动情绪。从哈利哭着喊着求蜘蛛侠献血救他一命,到后面因爱生恨(咦?)反目成仇,这其中爱恨纠葛是很调动观众情绪的,但我却觉得太过唐突:短短一部电影实在交代不完其中的起承转合啊。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片“腐”不起来了,也算因祸得福吧...&br&&br&另外饰演小奥斯本的Dane Dehaan的演技真“硬”啊,他那古怪的念台词方式导致我屡屡出戏...&br&&br&至于电光人这个(从各个角度看都很)奇怪的反派,我第一个念头是:咦?这不就是ps3游戏无名英雄中的男主角吗?超能力一样一样的!(重点全错...&br&&br&总之,对于这部蜘蛛侠我有些失望,节奏拖沓,打戏也中规中矩。不过既然拍到这个地步(该死的死,该抓的抓),第三部肯定得有。且看它如何结尾吧。
有些失望,不提美队2,即使和第一部相比也有差距。我并非美漫迷或原著党,仅仅是从“电影观众”角度看这部电影是否完整或出众,而无视超级英雄电影是否忠于原著。抛掉原著不谈,超凡蜘蛛侠2的问题还真不少。让我们回忆一下:作为一部动作电影,正常的节奏是…
从来没有一部商业动作电影的剧本让我感觉如此...无力,它的剧本问题太突出了。&br&&br&很多人认为动作电影哪需要神马剧本,“打就是了嘛”。但是要打架总得有个理由先吧?人物动机和线索得完整吧?什么叫线索完整?比如,如果一个配角突然拉着主角念叨起“老婆孩子热炕头”或者“打完这一战就回老家结婚”,我们即可预见到十分钟后他的可悲命运——因为死亡flag已经立起来了。这招很俗,但放在商业电影中很有效,既能把故事编圆,也能快速调动观众情绪。而电影哥斯拉的剧本可能经过多人之手修改,很多线索有头无尾,明明flag已经立起,后面却没有下文。&br&&br&举个例子:开头男主的麻麻不幸遇难,临死前对巴巴说:“照顾好我们的儿子!”男主成年后巴巴沉溺于找寻真相,和男主关系不好——鲜亮的亲情flag——我的脑内便上演小剧场:“哦哦哦后面一定是巴巴发现真相后男主和巴巴冰释前嫌最后世界和平祖孙三代其乐融融!!”&br&&br&半个小时后巴巴也shi了....&br&&br&!!!!我觉得自己被编剧猛抽了一耳光....&br&&br&核弹这一段更离谱:一枚核弹,先是要炸,后来又要拆,最后还是炸。编剧你到底要拿核弹怎么样啊你说!你考虑过核弹这个道具的感情吗?!男主是“拆弹专家”——最后一秒拯救世界flag——我的脑内又上演小剧场:“哦哦哦后面一定是男主为了核弹出生入死最后一秒成功拆弹拯救世界!!”&br&&br&结果核弹还是爆炸了,身为拆弹专家的男主全片没有拆除一颗炸弹...&br&&br&!!!!!!我觉得自己被一群编剧饱以老拳....&br&&br&既然如此编剧你给男主按“拆弹专家”的身份干嘛?如果仅为了蹭美军交通工具,随便给个“大兵”身份不就结了?相比之下,“原来哥斯拉不是搞破坏的小怪兽而是正义的小伙伴啊!”已经不算surprise了...&br&&br&还有一些类似于“这里挠一下那里捏一下”的小问题,不算大纰漏,但还是让人如坐针毡不吐不快。比如男主搭美军便车时认识的小配角马勒斯,两人互动颇多,也没有亮配角的死亡flag,我就想:“搞不好这个配角沾主角光环能够幸存。”结果毫无预兆的,这个小配角被Muto一巴掌pia飞...还有(戏份少得完全不象)女主在避险时突然脑袋发热,执意与儿子分开走,我还以为会有什么重大剧情发展比如和男主在乱战中重逢之类的,结果,她除了作出恐惧的表情,就被埋入废墟中了...&br&&br&说来说去,这片最严重的剧本问题是:前面人类角色花了不少戏份铺垫感情(开头男主巴巴麻麻生离死别,巴巴那叫痛不欲生涕泪横流啊,让我以为这是一条重要的感情线索,没想到就没有然后了),后面统统酱油,都目瞪口呆的围观小怪兽斗殴去了....哥斯拉与人类又缺乏感情联系(为什么渡边谦饰演的科学家如此信任哥斯拉?为什么哥斯拉变成“城市救星”了?全片没有交代或缺乏铺垫),所以整个故事虎头蛇尾,磕磕巴巴勉强把故事说完,但没说圆满。&br&&br&“人类角色统统酱油”又带来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太浪费演员了。本来商业电影中演员就是“道具”,只要保质保量完成功能性演出即可,但这部电影在聚集了那么多奥斯卡/国际电影节获奖/提名的实力派演员的情况下,剧本烂到演员连保质保量的发挥空间都没有,也算少见。尤其是朱丽叶 比诺什和渡边谦,一个打了好大一碗酱油,一个全片仅有一种表情,我理解影片采用大牌演员有宣传之效,但我就是为演员不值...&br&&br&有时候先天不足的剧本靠导演过人功力东补西补,好歹能给补圆了,运气好不定还能成经典,比如《大话西游》。但《哥斯拉》没给补回来...说到这我想起《环太平洋》,你当然可以说它“俗”,但至少,几个树起的flag没浪费,剧本圆满,机器人就能放手殴打小怪兽,观众看着也舒心开心。所以剧本很重要啊同志们!!
从来没有一部商业动作电影的剧本让我感觉如此...无力,它的剧本问题太突出了。很多人认为动作电影哪需要神马剧本,“打就是了嘛”。但是要打架总得有个理由先吧?人物动机和线索得完整吧?什么叫线索完整?比如,如果一个配角突然拉着主角念叨起“老婆孩子…
大家都知道CA这几年日子不好过,出道时专辑一千多万的销量,一直跌到如今的六位数;音乐作品没市场没口碑,要不是还有电视节目秀撑住人气,指不定胡萝卜到哪去了...即使考虑到网络对实体唱片的冲击,这种销量下跌也是不正常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问法是:究竟擦妈做错了神马,导致她的事业半死不活挣扎在胡萝卜边缘?(远远的,我又听到玻璃心碎裂的声音...&br&&br&我谨作为路人说说看法。我很同意乐评界的一个观点:CA刚出道时的模板是Whitney Houston、Mariah Carey、Celine Dion这类歌手。再说直接点,这类歌手最为人知的是流行抒情大歌:I Will Always Love You啊When You Believe啊Hero啊My Heart Will Go On啊The Power of The Dream啊...在首张专辑中——那时的CA还没脱离Teen-Pop Star路线——其演唱就有上述女歌手的影子,比如I Turn to You和Reflection俨然有大歌气势。也就说,CA生来有颗当Diva的心。当然,同名首专的主题依然是小女孩的小心思,What a Girl Wants啊Come on Over (All I Want Is You)啊,只是以CA成熟的唱腔唱出来有些奇怪...&br&&br&虽然苛刻的乐评人认为“流行抒情大歌”的音乐价值不值一哂,但是好听嘛——有多少人当年被My Heart Will Go On洗脑了?如果CA坚持这一方向,至少还会有一群固定粉(想想Beautiful)。但是她不干。也许她想在脱离Teen-Pop Star身份同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许是受了同为米老鼠俱乐部成员的小甜甜转型的刺激——之后就开始&girl goes bad&的转变:Stripped来了。专辑帮助CA“成长”,虽然口味略重导致贬褒不一——这也是Teen-Pop Star成长时经常面对的问题:急于摆脱原有身份以至用力过猛。然后,她又转型了...之后每张专辑都在转型,擦妈似乎在炫耀:“老娘什么都能唱!”但这漫长的胡萝卜之路就一去不回头了...&br&&br&有知友表示CA转型后的专辑旋律性不好,这话有一定道理。就拿最近两张录音室专辑来说,走电音路线的Bionic(有的歌迷说这是以Funky为骨Electronic为皮。随便吧,你认为普通歌迷为在意这些区别吗?他们只听到“动次打次”)比之雷帝嘎嘎,走Euro-pop路线的Lotus比之Katy Perry,旋律上口度如何?Your Body这清汤寡水的旋律作为专辑主打?我的妈呀...你知道Bionic发行是神马时候?2010年。之前乐坛发生了什么事?雷帝嘎嘎出道了。对,The Fame在编曲方面听起来是很廉价,所以乐评界不待见它——但是它“好听”嘛,不得不承认雷帝嘎嘎及其幕后团队旋律创作颇有一手,怎么上口洗脑怎么来。Just Dance啊Porker Face啊Beautiful, Dirty, Rich啊再加上The Fame Monster中的Bad Romance啊Telephone啊啪啪啪一套组合拳,听众听一遍就能跟着哼。CA把每首歌的结构整得复杂无比,但是听众抓不住歌曲旋律走向,只能记得她的大嗓门。&br&&br&但若“以旋律论成败”,这又太片面。Justin Timberlake单飞的三张专辑,若论旋律流畅上口,肯定比不上Craig David、Ne-Yo、Mario、Lil Eddie、Jay Sean这类电音舞曲R&B歌手的作品;去年发行的双专辑中,口碑更好的Part 1偏向“氛围”。还有Beyonce,从4开始她往专辑性歌手转型,到去年同名专辑连榜都不打了。但这不妨碍两者专辑大卖又获得口碑。关于Beyonce,可以多说几句,她以前也是个大嗓门歌手,一开口就是各种共鸣各种高音轰炸;后来,她学会“收着”唱了。&br&&br&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提到CA引以为傲的唱功。当然,CA是名腻害的歌手,这点毋庸置疑。在那个著名的欧美歌手唱功排行榜中,她被单独列为一级,因为“没有女歌手象她这样唱歌”。考虑到排行榜的原则是“厚古薄今”,即年代越久远的上古大神排名越高,年龄相对较轻的CA排名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她对歌曲的处理方式值得商榷。很多人提到CA唱歌爱“吼”,在现场演出中更是变本加厉:奇怪的装饰音,“山路十八弯”的转音、展现肺活量的长高音...她一开口便欲昭告天下:“老娘真会唱歌!!”这种对技巧的表达超过对歌曲本身的表达,我个人认为不妥当。后期专辑玩“概念”,在歌曲铺了那么多音轨的情况下,擦妈还试图用大嗓门盖过配器,导致歌曲听起来既吵又累,听感舒适度大不如初期专辑,再加上歌曲不“好听”...这明显在驱赶路人粉嘛。&br&&br&自从事业下滑后,“声音”成了CA仅剩的武器,有过度使用之嫌。听听爵士/蓝调/摇滚的上古大神级别歌手,其中不乏大嗓门歌手,但不会发生“人声和乐器打架”的情况。这些歌手,要么小心的“收着”唱,要么让乐器后退为人声让出空间。所以CA需要做到:确定风格;控制声音。目前看来,这事儿靠她自己真搞不定——所以这是个“野心与能力不相称”的悲桑故事?可能吧...——她亟需靠谱制作人指条明路。流行乐坛不乏歌手和制作人双剑合壁的正面故事:贾老板和T胖,Cee-Lo Green和Danger Mouse、Robin Thicke和Pharrell Williams、打雷姐和Dan Auerbach...说到这我想到Mariah Carey,她也是一位风格多变、爱炫技、事业起伏不定以及,呃,长胖的女歌手...当年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生生挽救其事业,她已36岁“高龄”了。虽说CA这销量跌得比Mariah Carey还惨...但人气还在嘛。我也不敢断言她这辈子就“这样”了,且看会不会有转机吧。
大家都知道CA这几年日子不好过,出道时专辑一千多万的销量,一直跌到如今的六位数;音乐作品没市场没口碑,要不是还有电视节目秀撑住人气,指不定胡萝卜到哪去了...即使考虑到网络对实体唱片的冲击,这种销量下跌也是不正常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问法是:究…
如果将《平凡之路》分为三部分:旋律、歌词、编曲,我想“旋律”的争议最小,“编曲”的争议最大。歌词,因为很多人看到“经历”和“情怀”,所以见仁见智吧...我个人对歌词一向很宽容。&br&&br&我曾在以前的回答中说过朴树是出色的旋律创作者,《平凡之路》依然是保持了他的水平:从低到高螺旋状上升、副歌部分颇为“好听”(hook),整体旋律流畅,单曲循环无压力,适合万人大合唱。作为一首广义的“流行歌曲”,《平凡之路》的旋律是挑不出毛病的——但是,考虑到他这十年基本上没有神马作品,没经过工业流水线的“压榨”,水准不维持住说不过去嘛。&br&&br&朴树以前唱歌时有些,呃,“口音”特征,比如“是”、“的”、“着”带有明显的儿化音,如今口音标准了不少,再加上音色变化,以至于我第一次听疑惑道:“咦?这真的是朴树唱的?”后来听到“你的明天vie vie”——“哦,这的确是朴树惯用的处理啊!”说到这我不得不提《平凡之路》中最让我无法忍受的一点:桥段部分的“向前走 就想走 就算你被给过什么”那一段,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演唱方式?!满满的周截棍即视感!!败笔啊!!!&br&&br&(喝了口茶)歌词若要打动人心,讲究的是“代入感”,堆砌意象也好,用口语大白话也罢,只要听众能够代入情绪就行。《后会无期》主打“在路上”,《平凡之路》符合这一主题(“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歌词既没有单纯堆砌意象,也没有太直白,我觉得把握不错——但“代入感”就因人而异了。 不知道韩寒和朴树怎样分配作词任务,《平凡之路》中“你要走吗”、“你要去哪”、“故事你真的在听吗”、“她会好吗 还是更烂”等反问句听起来很象以前的朴树作词风格。我要提醒一下,与其说大家为歌词感动,倒不如说被“朴树”这个意象感动了。&br&&br&编曲已经成为最大的槽点,我刚开始听也一愣。不过仔细一想,心中释然不少。我知道大家对朴树的记忆停留在《我去2000年》和《生如夏花》,要知道,这两张专辑的制作人是张亚东。很多创作者是优秀的词曲作者,仅用一把吉他或一架钢琴即可写出一首漂亮的歌,但若用多种配器将一首歌“架起来”,便力有不逮,这时便体现出制作人的可贵了。我曾在以前的回答中说过,我很喜欢《我去2000年》的编曲制作,那种“小众尖锐”感是文艺青年最爱。但是《生如夏花》的编曲制作就很不好,其时张亚东就像罐头生产商,直接将朴树的作品在流水生产线上压制成型——专辑编曲居然让我听出王菲的影子,感觉颇为惊悚...如今《平凡之路》的编曲交由朴树亲自负责,证明,呃,可能朴树真的需要一个靠谱制作人吧...&br&&br&《平凡之路》的编曲思路是“由简入繁”:由单乐器作为牵引,逐渐加入其他乐器积累情绪,最后到高潮处情绪爆发。思路是没错的,桥段部分即是全曲高潮处,我很喜欢这一段——当然,必须去掉rap人声部分。“点点点”的合成器音色听起来的确有些,呃,“廉价”,如果开头用钢琴,桥段用管风琴,可能会消除“廉价感”吧。不过它最大的问题是:《平凡之路》的编曲没有《我去2000年》的小众尖锐感,听起来就像套着黑泡框架的民谣歌曲,还不合身。以前知友讨论说,朴树骨子里是民谣歌手,一直如是,但总被套上不合身的“壳”。《我去2000年》我还能接受,《生如夏花》中的歌曲应该重新编曲。目前看来,《平凡之路》的编曲也应该再来一遍...我还是那句话,朴树得赶紧找个靠谱的制作人合作...&br&&br&看了看回答,大家都在抒发情怀,回忆经历,谈歌曲的内容不多。朴树如今快成一个“符号”了,这个名字的意义早已超过“歌手”或“创作者”范畴。这也没神马不好,毕竟国内也需要这样的人物,仅有窦唯一人不够嘛。不过既然是问歌曲,抒发情怀的事情还是交给粉丝吧...
如果将《平凡之路》分为三部分:旋律、歌词、编曲,我想“旋律”的争议最小,“编曲”的争议最大。歌词,因为很多人看到“经历”和“情怀”,所以见仁见智吧...我个人对歌词一向很宽容。我曾在以前的回答中说过朴树是出色的旋律创作者,《平凡之路》依然是…
如果你闲来无事想听听“好听”的音乐,对于歌星的八卦新闻也没啥兴趣,水果姐的专辑是不错的选择:好听不累,没神马苦大仇深的内涵,旋律上口,听一遍你会觉得“咦?还不错嘛”——我当初接触水果姐就是这样:“最近大家都在说I Kissed a Girl和Ur So Gay,不妨找来听听——哦,的确挺好听,可惜不是我的菜。”&br&&br&那时的Katy Perry、唱着“I kissed a girl and I liked it”的Katy Perry是神马样呢?一位崭露头角的、年轻的创作女歌手。正好前几年英国先后出了Lily Allen和Kate Nash两位创作女歌手,大家心想:“哎呀,美国市场也有这种'唱小菇凉的小心思又没那么teen向'的创作女歌手了。”不过同样是描述小菇凉的小心思,英国那两位可称为“古怪灵精”,One of the Boys中的Katy Perry就像一个大大咧咧的傻妞。&br&&br&那时的Katy Perry,男盆宇是一支另类说唱乐队Gym Class Heroes的主唱Travis McCoy。 这支乐队出道很早,也出了几张颇受关注的专辑,终究没能大红大紫,可能是实力所限吧。我记得09年左右Travis McCoy接受采访时谈及刚成名的女友,满满幸福感,后来...&br&&br&那时的Katy Perry,是唱流行摇滚的(!!),因为Alanis Morissette对她造成很大影响,而唱片公司刚开始甚至打算把她打造成艾薇儿(幸好没有)...专辑中最火的两首歌I Kissed a Girl和Ur So Gay偏偏不是流行摇滚风格(I Kissed a Girl有一个摇滚混音版)。感谢上帝,后来她放弃了流行摇滚路线,因为那些流行摇滚歌曲太太太平庸了。听完整张专辑,我的感想是:啊,真是鲜有亮点的一张专辑啊,也就那两首单曲能撑撑台面了。&br&&br&更别提那时的Katy Perry唱歌喉咙里象卡口痰,唱腔做作音色难听...&br&&br&好了,就是这位当时怎么看都很平庸缺乏才华的Katy Perry,是如何成为专辑卖过几百万、创下一专n冠纪录、小道消息八卦新闻能上各种娱乐媒体头条的天后水果姐的呢?&br&&br&因为她和其幕后团队很聪明。Teenage Dream的大红大紫,一方面来源于实力的进步,在脱离流行摇滚路线后,Teenage Dream尝试了多种风格,同时旋律创作能力也进步不少,专辑中的歌曲变得更为“好听”——请注意,相比上张专辑过多的平庸之作,Teenage Dream找不到充数的歌,每首歌曲都能贡献让人印象深刻的旋律段,这种感觉...有点像听Florence + the Machine的Lungs。Katy Perry的唱法有所改进,唱腔自然了音色也圆润了(也许是录制混音原因)。&br&&br&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聪明和稳妥的营销战略。一专——算上后面加量版的Part of Me——六冠的纪录,与其说是实力使然,倒不如说是打榜战略的胜利——当然这种行为也拉了不少仇恨。“大热单曲是专辑成功的一半”,在冠军单曲连续轰炸下,对专辑知名度和销量的带动作用非常强劲。&br&&br&她和幕后团队的聪明还体现在其他地方。Firework这首“公益歌曲”使Katy Perry的形象有了极大提升,不再局限于“小情小爱的小菇凉”,后来Prism用Roar作为第一主打也是继承这一思路。这一招用的非常妙,Firework和Roar已成为女权/LGBT等弱势群体的圣歌。&br&&br&2011年,她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作为表演嘉宾演唱Teenage Dream和Not Like the Movies。其时她和Russell Brand新婚不久,将两人的婚礼影像投射于现场。到了2012年格莱美颁奖典礼,离了婚染了蓝发的她就咬牙切齿的唱道:“So you can keep the diamond ring,It don't mean nothing anyway。”在纪录片Part of Me中,也有“由于离婚悲痛欲绝,下一秒强颜欢笑登台演出”的桥段。你看,今年Robin Thicke的新专辑Paula就过犹不及,徒增笑柄——知道什么叫“点到即止”吗?看看水果姐!&br&&br&至于Prism的专辑名紧贴时事;不可免俗的提及与前夫的前尘往事,以及与囧梅的你侬我侬....&br&&br&不过我认为她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她准确的抓住了听众的口味。流行歌曲嘛,关键是“好听”。从One of the Boys到春梦,她的创作功力就像打开任督二脉,有了明显的进步。理智的放弃流行摇滚路线,向舞曲风格转型(Teenage Dream较One of the Boys曲风较杂乱)。Prism邀请瑞典著名制作人Max Martin,使Prism成为一张Euro-Pop专辑,Katy Perry的创作思路就是怎么好听怎么来。另外,Prism使Katy Perry脱离了Teenage Dream时期的“彩色糖果”形象,专辑风格相对统一了,变得又冷又硬(所以“甜腻”从何谈起呢?)。当然若论“好听”,Prism的确不如Teenage Dream,改变也不如之前明显:有些歌曲象把Teenage Dream中的歌曲换个模子倒出来,比如Birthday之于Last Friday,International Smile之于Canifornia Gurls。无论如何,排除八卦新闻和歌手形象对作品的影响,Katy Perry的歌很招路人喜欢。&br&&br&也因为她的战略路线的明智和稳妥,她无法成为类似Lady GaGa那样的“邪教领袖”:就算Lady GaGa彻底胡萝卜,依然会有一小拨死忠粉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至少她坚持自我!!”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Katy Perry身上——题外话,我最近发现,“坚持自我”成为继“你造他/她/它有多努力吗?!”后又一粉丝为偶像辩护的有力理由。实用举例:“我觉得这样处理不太妥当,对路人不友好。”“你懂神马?!这叫'坚持自我'!!”——啊,如果“坚持自我”是评判专辑的唯一标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平淡乃至糟烂专辑,我也能节约很多时间了,乃知道浪里淘沙是劳神费心的活计...乐迷喜欢看到歌手的大起大落,或者是戏剧化的一面,比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的,我在称赞Lady GaGa的勇气)之类的。从各个方面来看,Katy Perry都与此无关。虽然纪录片宣扬她成名前的艰难,以及婚姻破裂对她的打击,但放在整个娱乐圈,这点挫折根本不算神马。&br&&br&由于Katy Perry是如此的流行化,乐评肯定不待见她,格莱美也肯定没戏。Firework是离格莱美最近的一次了,可惜...好在专辑卖得好,口碑市场能占其一也不错嘛。有趣的是,我在她身上看不到“野心”。也许本质上她是One of the Boys中大大咧咧的傻妞,就算之后专辑披上一层一层的外壳,那个咧着嘴(也许还戴着牙套)傻笑看世界的小姑娘是不变的。
如果你闲来无事想听听“好听”的音乐,对于歌星的八卦新闻也没啥兴趣,水果姐的专辑是不错的选择:好听不累,没神马苦大仇深的内涵,旋律上口,听一遍你会觉得“咦?还不错嘛”——我当初接触水果姐就是这样:“最近大家都在说I Kissed a Girl和Ur So Gay,…
“这是要转型吗?——哦,其实不算转型呀。”...这是听后感。&br&&br&和最近攻进美国市场而为人熟知的Ed Sheeran一样,Jason Mraz走的也是流行民谣路线。流行民谣身上需要挂装饰物,Ed Sheeran挂的是说唱和黑泡;Jason Mraz挂的是雷鬼和拉丁风情。两者的核心都是以旋律为驱动。也因此,我承认我对Jason Mraz并不看好,因为——旋律总有写完的那天嘛。这几张专辑一路发展过来,他写出“抓耳又复杂”旋律的能力是有所下降的。&br&&br&我先说明一点:音乐风格没有高下之分,但有发展上限之分。比如Brit-Pop和车库/后朋复兴,长则十年短则五年,便成为昨日黄花。而乡村音乐,我一直“听不下去”的乡村音乐,这么多年来变着花样在我眼前晃荡:乡村流行化、乡村偶像化、乡村摇滚化、乡村说唱化...我目睹了Kid Rock、Bon Jovi、Jewel、John Mayer、Kings of
Leon、Jack White等等歌手/乐队一个个倒向或者试探乡村音乐。随着号称“男版Taylor Swift”的Hunter Hayes上位,未来数年我大概还是摆脱不了乡村音乐吧...&br&&br&说回Yes!,在这张专辑中Jason Mraz作出两种改变:acoustic和轻微的乡村化。acoustic说明他把那堆“装饰物”扒了,只是扒得不够干净。再扒干净点——你听过Jack Johnson吗同学?就是Jack Johnson那样的acoustic pop了。而乡村的尝试很少,仅有若有若无的吉他滑音和琶音在提醒你。所以,这还是一张流行民谣专辑。&br&&br&Jason Mraz这几年愈发积极正面了。类似“And love is a funny thing,It’s making my blood flow with energy”、Shine开头类似童话的歌词、“And I'll take with me the memories,to be my sunshine after the rain”...各种小清新,各种正能量,这让“堕入原力黑暗面”的我无法直视啊...&br&&br&Yes!“好听”吗?当然,我不否认这一点。对于粉丝而言,它会比实际效果更好听——比起前面几张专辑,它清淡了不少,具有Jason Mraz一贯的情真意切。但是它的上限也很明显:在流行民谣的框架内腾挪移转,缺乏纵向深入——对此可类比Ed Sheeran。本来我希望Jason Mraz能够更“根源”一些,但很遗憾,他没有这样作。目前看来,他离玻璃天花板越来越近了,甚至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继续这样下去,凭着过人的现场功力和在国内积累的人气,“现场歌手”和“通州艺人”很适合他。
“这是要转型吗?——哦,其实不算转型呀。”...这是听后感。和最近攻进美国市场而为人熟知的Ed Sheeran一样,Jason Mraz走的也是流行民谣路线。流行民谣身上需要挂装饰物,Ed Sheeran挂的是说唱和黑泡;Jason Mraz挂的是雷鬼和拉丁风情。两者的核心都是以…
我知道上尉这几年被黑惨了,从私生活到唱功到音乐创作,其中不乏词语恶毒的人身攻击——这才叫“机关枪全屏幕扫射哒哒哒”啊同学们。上尉的前两张专辑我是很喜欢的,这么多年过去还会翻出来听听。就拿首专Back to Bedlam来说,除了神曲You're Beautiful,每首歌拿出来都质量不俗。上尉是个旋律高手自不必提,歌词虽然哀怨了点儿,但那时看来情真意切。只是不可否认,上尉的专辑销量和口碑都在下滑。去掉那些对于私生活的指摘和人身攻击部分,上尉在音乐创作上遇到神马麻烦呢?&br&&br&赵南坊老师曾说,上尉本应是个小众的独立流行歌手,结果一不小心大红大紫,成为主流明星。此言甚是。上尉之后英国又出了James Morrison和Paolo Nutini这样擅长抒情歌曲的男歌手,美国市场方面则有Daniel Powter。他们虽然也红了,但没红到上尉的程度。俗话说“人红是非多”,上尉红了后自然要承受不少压力,比如狗仔队凑上来了,偏偏上尉是个夜生活丰富的人…试想如果上尉只红到Daniel Merriweather的程度,岂不是少了很多麻烦?&br&&br&单拿出一张上尉的专辑,你的第一印象是“好听!”,但是把他全部四张专辑听下来,你又会疑惑:这四张专辑有什么区别呢?甚至,你把四张专辑的歌曲顺序打乱,重新安插排列为四张新专辑也不违和。所以题主问新专风格是否有变化,回答是从大风格看没有改变,依然是上尉用得烂熟的招数。&br&&br&这就是上尉饱受诟病的原因:风格保守。上尉当年成名,一来是旋律创作能力强,二来悲苦哀怨形象深入人心。第一张专辑这样来,听众还挺吃这套;第二张专辑还是这样,听众就想:“啊?又来?”第三张,听众:“啊?!还来?”第四张,听众就忍无可忍的掀桌了:“妈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夜夜笙歌成天闹绯闻,还开着直升机接女友!装屌丝请专业些好吗摔?!”现实和作品不能完全割裂啊…&br&&br&要说上尉的歌曲风格,用“独立流行”即可一言概之。虽然上尉在一张专辑中的歌曲有快有慢,偶尔会有风格突显的快歌作主打歌小试探(二专是1973,三专是Stay the Night,四专是Bonefire Heart),但从专辑大风格来看依然是以旋律为驱动的“独立流行”,而且多为幽怨苦情之作。只要他一唱幽怨苦情歌,听众就满眼即视感:这和一专的High、Cry、Goodbye My Lover有何区别?而把歌曲速度加快,听众就想到Wisemen、So Long Jimmy、Billy。&br&&br&上尉不是不想改变:二专有1973,节奏动感颇为醒目,但三专马上有了Dangerous和Superstar,听来一模一样;三专有了欢快之作(Stay the Night、I'll be Your Man),四专明显加重类似曲目分量,只是——如楼上所说——Jason Mraz附体啦!每当上尉踏出创新的一小步,后面就是重复。所以有评论批评他“创作没有灵魂”,我理解为一种保守。其实三专中的Turn Me On证明上尉可以驾驭节奏更重更“摇滚”的歌曲,另外更电子化的合成器流行也是个不错方向,1973证明上尉也能让人跳舞。不知上尉作何打算了。&br&&br&至于唱功…唱功不差。上尉的现场演出质量稳定,无论小场和大舞台都表现良好的现场控制力。只是这天生吃亏的音色又受了不少人参公鸡…(默默掏出“娘嗓男歌手”小黑本…&br&&br&总之,Moon Landing当然是“好听”的,只是对于老歌迷来说惊喜寥寥——一招鲜吃遍天,这是金庸小说男主角吗?上尉目前正经历“从主流明星回归独立歌手”过程,换言之,回复自身正确定位。最后留下的都是死忠歌迷,这也是好事吧。
我知道上尉这几年被黑惨了,从私生活到唱功到音乐创作,其中不乏词语恶毒的人身攻击——这才叫“机关枪全屏幕扫射哒哒哒”啊同学们。上尉的前两张专辑我是很喜欢的,这么多年过去还会翻出来听听。就拿首专Back to Bedlam来说,除了神曲You're Beautiful,每…
楼上都是真爱粉,我谨作为非黑非粉,谈谈Jason Mraz的不足(我不是黑,粉丝们别激动…)&br&&br&Jason Mraz的大杀器是神马?从大受欢迎的专辑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可以看出:阳光明亮的风格+朗朗上口提神抓耳的旋律+浅显易懂的歌词——这么说来他和James Blunt倒是一对镜面:Jason Mraz清新欢快,James Blunt忧郁厚重。其实二人风格都是流行(Pop)这个大类的,只是细节略有区别。纵观格莱美近几年获得“最佳流行男歌手”的同龄男歌手(Justin Timberlake、John Mayer、Bruno Mars),Jason Mraz是最符合狭义的流行歌手定位的,即用旋律带动歌曲,旋律是歌曲的主干。&br&&br&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将他写旋律的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歌曲风格上吸收了拉丁吉他、冲浪摇滚、民谣,活泼的鼓点和铜管乐器为歌曲带上异域风情,听着他的歌是不是眼前浮现出“沙滩!阳光!比基尼少女!”的感觉?新颖的风格和出色的旋律,再加上那一年正好美国乐坛中同龄男歌手出现空窗期(John Mayer转型唱乡村去了;婷婷正热心于电影事业;Bruno Mars还没冒出头),格莱美挖到这个宝,赶紧双手送上最佳流行男歌手大奖——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是也~&br&&br&到了Love is a Four Letter Word,Jason Mraz的写旋律功力依然不差,“好听抓耳不俗不low”的标准都符合,只是对比上张专辑也没什么精进——等一下,与上一张专辑相比,你是否发现什么不同?一些歌曲编曲上的异域风情怎么不见了?是的,去掉这层外衣,Jason Mraz只是一名流行民谣歌手,比如I Won't Give up,副歌部分与Damien Rice的Delicate出离相似(我强烈建议各位对比一下两者)。听着他的歌,我眼前浮现出Ed Sheeran、Paolo Nutini等各种流行民谣歌手——乐坛竞争激烈啊…&br&&br&作为以旋律推动歌曲的创作歌手,往往要面对“旋律创作力枯竭”或者“风格创新不足”的风险。前车之鉴也有了:James Blunt、James Morrison都有“一专红,二专淡,三专胡萝卜”的遭遇。Love is a Four Letter Word反响不如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很大原因在于风格创新不足。专辑中一部分歌曲延续了“欢快的异域风情编曲”,另一部分歌曲去掉“欢快的异域风情编曲”就变成流行摇滚/民谣——对于格莱美来说逼格明显不够啊…更别说旋律还可能与其他歌曲撞车(我觉得I Won't Give Up与Delicate是无心撞车),旋律创作者要时刻提防步步雷区,会累死的喂…&br&&br&对比一下格莱美前几任最佳流行男歌手:婷婷融汇贯通多种风格,创作又不以旋律为重;John Mayer弹得一手出色的布鲁斯吉他,往乡村乐转型也没困难;Bruno Marz创作虽以旋律为重,但是多技傍身的怪才,风格还没定型。相比之下,Jason Mraz的风格最狭窄,去掉“旋律”这个主心骨,他就没什么特点了。这几年流行民谣界不停冒新人,接客八个啊不对Jake Bugg就不提了,Tom Odell这小伙要旋律有旋律,要长相有长相——老人们真要给拍死在沙滩上了…&br&&br&综上。我将Jason Mraz定位于“能写出好听旋律的流行民谣歌手”的位置。如果他不转型,一直流行下去——可能也不会怎么样吧…
楼上都是真爱粉,我谨作为非黑非粉,谈谈Jason Mraz的不足(我不是黑,粉丝们别激动…)Jason Mraz的大杀器是神马?从大受欢迎的专辑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可以看出:阳光明亮的风格+朗朗上口提神抓耳的旋律+浅显易懂的歌词——这么说来他和Jame…
自从Ed Sheeran获得格莱美提名/和Taylor Swift合作/专辑进入Billboard排行榜,国内知晓他的听众便越来越多。我说过“得美国市场者得天下”,时间拉回2011年,当他推出单曲The A Team,国内又有多少听众知道他?(老粉丝们!体现乃们优越感的时候又来了!&br&&br&我听完首张专辑+的感想是:哦,流行民谣。没了。这倒并非贬低,虽然“流行”二字听起来略降big。+旋律流畅,贡献了几首大热单曲,比如The A Team和Lego House,很适合电台播放。专辑很明显是以旋律驱动,其余新意欠奉。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我大致可以预测这位歌手(以及与其相似的一大堆歌手)的未来走势:第二张专辑把第一张专辑的成功经验复制一遍,风格改变不大;到第三张专辑尝试新元素,杂七杂八各种素材往里面添加,但无力掩饰旋律创作能力下跌明显的窘境,于是粉丝们念叨:“真怀念当年他真诚作音乐的时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MIKA就是参照模板嘛。&br&&br&事实证明,我猜错了。倒不是Ed Sheeran有何进步,而是他成功进入了美国市场。不要小看美国市场啊同志们,Mumford & Sons的二专烂成这样,拿下格莱美年专奖后销量还是噌噌看涨。不管怎么样,Ed Sheeran将来可以胡萝卜得慢一些嘛(赫?)。&br&&br&听完X后,我的感想是:boring...X尝试了一些新元素,比如直接嫁接黑泡骚灵风格之类的。但是——同学,你听过Damien Rice吗?当然,Ed Sheeran听起来比大米叔更“时尚”,那又如何?两者的核都是一样的:以Pop为基础,上面添加各种“装饰物”(X的装饰物挂得更多)。我之所以觉得X无聊,是因为一,我们有大米叔了;二,X与+相比,所作的改变仅是“横向转移”,而非“纵向深入”,就像大米叔从O到9的“改变”。什么是“纵向深入”?最典型的是Bon Iver的两张专辑;Paolo Nutini刚出道也是唱甜腻的电台情歌的,你听听&a href=&/song/3451145?spm=a1z1s..0.eFpal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wind 歌曲&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song/3451146?spm=a1z1s..0.FX1Q4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llion Faces 歌曲&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song/3451147?spm=a1z1s..0.YZUPD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se Streets 歌曲&i class=&icon-external&&&/i&&/a&,如今小伙儿有更高追求去了。啊对了,Ed Sheeran和Jason Mraz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我已经懒得列举了。我很好奇,他在专辑中的表现,是缺乏野心还是缺乏能力——这可以由粉黑作出不同的解读。&br&&br&当然,X依然是一张“可以让流行市场满足的专辑”,好听不费劲,歌词贴近生活,适合电台播放,销量也不错。如果你有兴趣,甚至可以计算一下Ed Sheeran的男女歌迷的比例,我凭直觉认为是女歌迷占多数。这仅是Ed Sheeran的第二张专辑,且看更关键的第三张专辑有何表现吧。
自从Ed Sheeran获得格莱美提名/和Taylor Swift合作/专辑进入Billboard排行榜,国内知晓他的听众便越来越多。我说过“得美国市场者得天下”,时间拉回2011年,当他推出单曲The A Team,国内又有多少听众知道他?(老粉丝们!体现乃们优越感的时候又来了!…
到了第五张专辑,还对马老五心怀幻想的同学该醒了吧?从Hands
All Over开始,每次Maroon 5出新专辑,我都进行自我催眠:“It Won't Be Soon Before Long只是乐队暂时误入歧途,这张专辑一定能回到Songs About Jane的正确道路上来(握拳)!”然后?然后就给现实反复打脸了呗。&br&&br&即使过了十多年,Songs About Jane依然是一张令人百听不厌的出色的流行专辑。它完美的将摇滚与Soul、Funk融为一体,塑造了乐队独特的“Soul-Rock”风格。要旋律有旋律要节奏有节奏要唱功有唱功,虽然歌词尺度略大(依你的想象力决定),不适合全年龄向,但准确贴合都市男女感情需求。即使你在人群中大声宣布“我就喜欢!”也不会不好意思。&br&&br&而从It Won't Be Soon Before Long开始,不知创作者遭了神马邪,一头扎进舞曲和流行摇滚的坑里拦都拦不住。要说It Won't Be Soon Before Long的旋律创作能力还能维持住,听众也只是略皱眉头:“好听是好听,就是太商业化了。”那么Hands All Ove之后的专辑,专辑里的歌曲也就几首主打歌能听,夜店舞曲风格愈发明显。Songs About Jane中的歌曲首首经典,而后面的专辑质量泥沙俱下,就像让听众拿着放大镜在沙堆里扒金粒。&br&&br&说回V,它有任何好转吗?当然没有。坚持“男欢女爱”的主题也没什么,但是风格方面持续跑偏真让人不能忍。V让我想起很多熟悉的歌手/乐队,比如因为Ryan Tedder参与制作,所以OneRepublic甚至Rihanna就冒出来了。还有Katy Perry、Fun.甚至Haim(何?)...好像这些人换个声音就跳到V中,欢迎大家对号入座。V依然是一张舞曲专辑,而且是把Dance-Rock、Euro-Pop乃至Boy Band们最爱的Dance-Pop都塞进去的...跳舞专辑。时至今日,再称其为“摇滚乐队”不太合适了吧?&br&&br&当然,作为Voice的导师,展示一下自己的唱功也是必须的,Maps开头第一句就吓了我一跳:第一句就把key定那么高?在专辑中,Adam频繁的假音转音长高音,俨然有向声乐狂魔擦妈看齐的趋势。但在音乐质量“不过如此”的情况下,秀唱功又有何意义呢?&br&&br&如果早年说Adam“骚”,是因为Maroon 5出道时音乐中的“骚灵”元素。那么如今他的“骚”则因为其娱乐大咖身份,Voice还真把他的娱乐明星本质彻底挖掘出来了...说到这,我想起今年有位新人也与“骚”挂钩,那就是Sam Smith。我在以前的回答中说过,In the Lonely Hour虽然好听,但无野心,可惜了Sam Smith的好嗓音。现在再和V一比,同样是销魂嗓音,同样是爱情主题,同样是流行专辑,我觉得In the Lonely Hour真是诚意之作啊...更重要的是,你看看Maroon 5的起点,再看看Sam Smith的起点。如果说Songs About Jane的质量是空中2000米,那么后续专辑就像垂直极限般往地下5000米栽。这怎么不让老粉丝痛心疾首?&br&&br&如今的Maroon 5在音乐层面几无价值可言,不过凭着Adam在娱乐界长袖善舞,乐队也不会胡萝卜。隔几年出张专辑,也就看他们刷个存在感吧。
到了第五张专辑,还对马老五心怀幻想的同学该醒了吧?从Hands All Over开始,每次Maroon 5出新专辑,我都进行自我催眠:“It Won't Be Soon Before Long只是乐队暂时误入歧途,这张专辑一定能回到Songs About Jane的正确道路上来(握拳)!”然后?然后就给…
331 人关注
116 人关注
9542 人关注
953 个回答
8999 人关注
206 个回答
4786 人关注
191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朴树 平凡之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