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船河 江 海有么江与河的区别是什么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跑船人:在江湖上行走图/文 金轲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慢慢地驶进杭州三里洋码头,停在了三里洋水上加油站边上。加油站的加油工朝船喊着:“小赵,你怎么这个月来得那么迟,加多少油?”从船上传来了洪亮的声音“这月一直没通知我发货啊,老样子。”……小赵名叫赵有铭,36岁,江苏盐城人。他是这艘盐化888船的船长。虽说是船长,但船上只有他和妻子杭晓兰两个人。他们运送的货物是给杭州钢铁厂的,每个月一趟,从江苏镇江的谏壁港沿着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这段水路又称“江南运河”现今是整条京杭大运河最繁忙的水路。运的多半是建筑材料和煤炭,全部散装,没有集装箱,船帮压得低低的,几乎与河面一边平,“满载”二字最能概括其运载状态。有的还组成船队,宛如水上火车,浩浩荡荡。不少上了年纪的杭州人应该还记得,曾经在武林门码头坐船走这段水路一个晚上到苏州旅游是很平常的出行方式。赵有铭下船亲切的和我打招呼: “怎么,听说你又想来跟一趟船啊。”2010年当时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跟着这艘货船走过一次水路,当时的船上除了我还有赵有铭和他的父母。当时,船长还是父亲赵生财,赵有铭充当下手,而母亲则照料他们生活。赵生财是个老船工,跑了40多年的船,对运河的水路相当熟悉。这艘船是2003年赵生财借了80万买来的。可是去年9月份,父亲赵生财得了直肠癌,只能上岸休养。现在这条船就只剩赵有铭和妻子杭晓兰在跑了。赵有铭不吸烟,但碰到朋友总要发一根,抚着栏杆,我和他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赵有铭指了指对岸说:“你看,现在码头越来越小了,2010年你来得时候,对面还是成片的厂,到处是船在卸货,现在厂都被拆掉了。听说这边也要拆,到时都不知道去哪里卸货了。”三里洋码头曾经是运河杭州段最重要的货运码头。沙、石、水泥、建材甚至很多生活用品都是船通过运河运到这里卸货的。现在的三里洋码头东岸已经全部拆完,新的楼盘将是这里新的主人,而西岸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工厂还保留着,但终将会消失。妻子杭晓兰在船里准备着晚饭。之前她都在老家照看两个孩子。现在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对于杭晓兰来说,跑船对于她是既熟悉又陌生,以前她不跑船,现在她真正的开始跑船才体会到辛苦。赵有铭在妻子第一次跑船到杭州后,特地借了电瓶车带她去西湖逛了圈。赵有铭来杭州吃住都在船上,最多也就是去码头边的杭州副食品农贸市场买菜,或者走20分钟到石祥路上的公共澡堂花上10块钱洗澡,几乎不去市区。第二天,赵有铭一天都在卸货。到了夜里他将再次出发,因为晚上的船比较少,空载上行会较快。夜里十一点,船离开了三里洋码头。妻子已经去后边船舱睡了,漆黑的驾驶室里只剩下了我和赵有铭,问起他跑船的感受,他说辛苦肯定辛苦,但赚钱嘛,没办法。跑船是祖辈留下的。我读书又读不进,很小就出来跟着父亲跑船,习惯了。但辛苦之外更多的是无聊。只要一开船,手里就只有舵了,如果今天晚上没有你在,我就一个人在驾驶室,强打精神确实很难受,有时我就放比较动感的音乐来提神。“那会让你的孩子也跑船么?”我接着问。“如果有出息,肯定不会。两个小孩现在都在读书,最好能考上大学到岸上去工作。现在运河上跑船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去做其他生意去了。最主要的是时间,我开船从杭州到镇江不分昼夜要24个小时。开车顶多也就4个小时到了。我在做的有可能是最古老的运输业了……”在节奏如此快得今天,人们或许已经淡忘了这么一群在运河里谋生的跑船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过活。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今天的跑船人也许就成了明天的风景线。当前位置:-->-->正文
深读:湄公河上的跑船客
11:20:20 星期一 &来源:云南网 &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元/月) 娱乐版发送CCYL到元/月)
  “以后不能再跑这条河了,赶紧回来。”
  湄公河上的惨案发生后不久,“渝州3号”货船船长,35岁的谭建华就接到了母亲的来电。母亲的一再叮嘱,让谭建华陷入了沉思。
  他有顾虑。险恶的航道虽然较十多年前已有了好转,但仍有五个险滩是每次必须经历的,更何况日益猖獗的水匪,损失的可能不仅是财货,还有人命。
  他不想走。这个在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上跑了十多年船、当了7年船长的重庆汉子如今有一条自己的船,投入了100多万元。他说,他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跑船上,在湄公河他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还想坚持下去——如果航道变得安全。他还想以自己的经历写下这条航道的方方面面给河上跑船的人。
  湄公河上的跑船客,和谭建华一样的还有很多。如他这般的纠结,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之后,有人离开,有人留下。不管离开还是留下,都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
  “我们怎能容忍人们仅因工作就失去生命?”愿他们的梦想,实现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湄公河惨案发生后,谭建华不知道该留下还是离开 记者 张训武 实习生 张宪江 摄
  天空飘着丝丝细雨,关累港口一周来炎热的天气终于出现短暂的变化,但凉爽的天气并不能改变港口船员多少心情。昨日下午,“渝州3号”的船长谭建华站在驾驶舱内,望着澜沧江江面泛起的水纹,静静地思考着:我们的路在何方?自从2006年买船到后来改装,谭建华共花掉100余万元,尽管每年跑船能挣到一些钱,但赚到的钱,和100万元成本相比,远远不够。
  日发生了湄公河惨案,谭建华的母亲在确认儿子平安后,就经常打电话叮嘱他:“以后不能再跑这条河了,赶紧回来。”但是谭建华并不想马上回到重庆,因为他毕生的心血在这里。“如果环境足够安全,我还是想坚持跑下去,首先是赚钱养家糊口,其次是只有在湄公河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来到云南后才告诉家人准备去澜沧江
  35岁的谭建华,重庆万州区人,“渝州3号”的船长。他出生在万州区的农村,父母从小就教育他,只有好好读书,才能逃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谭建华也顺从了父母的意思,从小成绩优异。1996年,初中毕业的他,考上了重庆河运学校,这是一所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中专学校。“本来是想考税务、工商等学校的,但差了几分,所以被河运学校录取了。”谭建华说,虽然没有考取那些“铁饭碗”的学校,但他也没有因此而消沉,相反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从小生活在水边的谭建华,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每到夏季,他经常会趁父母不在家时,将自家的老房门取下来,背到家附近的池塘边,将房门平铺在水面上,站到门板上,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在水里用力一撑,门板在池塘里滑行,这就是他小时候的“船”。“虽然每次回家父母发现我的‘恶性’,少不了一顿责骂,甚至挨打,但心里特别爽。”想起童年的乐事,谭建华笑得合不拢嘴。
  当学校老师让他自己选专业时,谭建华毅然选择了船舶驾驶,梦想着日后自己能有一艘船,在河道中自由航行。
  1997年,谭建华以优异的成绩从重庆河运学校毕业。毕业后,他没有享受到包分配工作的政策,来到重庆东方旅游轮船公司,在长江里当起了水手,实现了他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跑船。在这里,水手们的工资并不高,每个月800元,与澜沧江这边的每个月2000多元的待遇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曾有人介绍他到澜沧江来,但他以离家太远委婉拒绝了。
  1998年,谭建华的师弟张世松毕业后找到谭建华:“要不我俩去澜沧江吧?”于是,两人收拾行李,偷偷来到昆明。来到云南后,他们才给家里打了电话,告诉家人准备去澜沧江跑船。“开始根本不敢对家里人说。”谭建华说,自己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害怕家人不同意,也怕他们担心。随后,两人相继来到思茅港,因为有学历,他们很快在西南水运开发中心当上了水手。
  “就算经验再丰富也会发生意外”
  尽管谭建华和张世松两人是同时应聘成功的,但他们却上了不同的船,谭建华上的是“大西南3号”,张世松上了“鸿运号”。这些船只都属于企事业单位性质。“这些货船和现在的货船相比,无论吨位还是动力都相差很多。那时的船最大吨位是150吨,还有100吨和80吨的。”谭建华说。
  从南阿河至泰国清盛段,长约328公里,绝大多数位于境外,属于原始山区河流,素以“滩多流急,礁石林立”为特征。该段河床多由原生基岩或沙卵石组成,航道弯曲、狭窄,水流湍急,漩涡汹涌,暗礁棋布。江面宽度自上而下逐渐收缩,枯水期河宽一般为50米,最窄处仅仅25米。洪水期航道模糊,水流湍急,洪水往往将河道中央的暗礁淹没,如果船只稍微航行不当,便有触礁的可能。而在枯水期,当水域的流量为不变值时,湄公河孟巴里奥水域河宽水浅,容易导致船只搁浅。“最浅时,水只有一米深左右。”谭建华说,在这片水域航行,没有经验根本不能出航,每个船长至少得用几年的时间去熟悉航道。
  在做了两年大副后,2004年谭建华正式担任“新西电号”的船长,出航这条黄金航道,初当货船船长的谭建华,顿感责任重大。“每船货物的价值都是上百万,我们一定要保证成功,不能失败。”他说,如果失败,根本赔不起,“但在湄公河里,就算拥有丰富的经验,照样也有发生意外的时候。”
  “开船就像耍杂技一样。”谭建华如此形容载满货物船只的下水行程。货船从关累出发,需要经过龙宗、南累河、帕堆、翁威、三角石、孟巴里奥等滩点,其中有些是激流滩,有些是激流险滩,而有些是浅滩,在这些滩点航行,船只需要经过曲折的路线才能安全通过。谭建华举例说,经过流帕堆滩,滩前有个小小的回流湾,河道沿一个90度急弯穿流,弯道只能容一艘货船通行,弯道两侧均为高高的礁石,下水船只到达滩点前要将船只掉头,船尾先进入回流湾后,利用回流效果,船只慢慢由船尾在前变成船头在前,在船头经过90度的弯后,迅速冲出险滩。“在这个险滩,只要稍不注意,船只就会触礁,船体破裂,导致船只积水。”谭建华说,去年他航行的船只,在翁威险滩发生过事故,导致船舵的左侧舵片断裂。
  除随时面临的暗礁危险外,澜沧江—湄公河时常涌现的漩涡也成为货运船的另一大杀手。几年前,“富盛号”在枯水期航行时,船位没有摆好,发生翻船事故;去年10月,“嘉隆信2号”遭遇漩涡和暗礁,遭遇搁浅。2001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澜沧江-湄公河作为通往东盟众多国家的重要通道,开发利用被提到国家的日程上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和老挝、缅甸、泰国相关部门协商,改善湄公河航道,以便更好地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
  2001年,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正式启动,清除险滩的礁石,保证运输安全。2004年工程建设完成,实现了上湄公河可常年通航150载重吨船舶、季节性通航300载重吨船舶的目标。2004年2月,澜沧江五级航道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历经四年的整治,各滩险均达到了国家山区河流五级航道尺度标准,滩险碍航情况大大降低,航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澜沧江上航行船舶的吨位由以前的100吨级提高到现在的300吨级……
  “随着航道的不断改善,往返货船数量也逐渐增多,由最初的10多只船增加到如今的98只。”谭建华说。
责任编辑:
使用()可获得本页面链接地址
版权声明: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授权云南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0报4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南网”或“来源:云南网-云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运河跑船人调查:一年在水上生活300日(图)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09:37:57&&我要评论()&&
18日晚,船队队长王兆才在逗自家的小狗“乐乐”。“乐乐”是船队上唯一一只宠物。
20日,上岸采购完的船上人回到小机船上,围坐在一起聊天。
快过年了,船娘忙着给船刷漆,这是跑船人由来已久的风俗。
运河上跑船的人,一年里有300天在船上度过。他们奔走在运河两岸的各个码头,装货、卸货、等待、航行,日复一日,甚至淡忘了时间的概念。他们称自己为“船上的人”,称在陆地上营生的人为“岸上人”。在他们的眼中,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9户船家都有点亲戚关系
17日下午,长度达400余米、由11条船组成的鲁济宁拖1168号船队,顺利驶过南四湖抵达微山韩庄闸口,等待过闸。船队队长王兆才开着小机船上岸登记。他还有一个任务,接女儿王秀秀、外孙刘宜鑫登船相聚。
上船后,刘宜鑫一溜小跑摸到了姥姥所在的船室,和老人亲得不得了。王秀秀说,“两位老人都常年在船上,只有在微山停靠时,才能上船看看他们。这么冷的天,很挂念他们。”这是一次短暂的相聚,20分钟后,小宜鑫又随着妈妈回到岸边。
相比之下,“80后”加油工马明国要好得多,他的父亲是其中一条驳船的船主,一家四口都在船队上。“只要有活,船队就不会停下来,即使停下来,也是装货、卸货。一年基本上有300天是在船上度过的。回到家里也没有人,反而不如一家人守在驳船上。有活干,看到辽阔的水面,心里反倒更踏实。”马明国说。
船长董业成说,这支船队上有9户船家,朝夕相处,多多少少都有些亲戚关系。“闲下来的时候,大家相互串个门,打打牌,唠唠嗑,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娱乐项目。都是亲戚,相互之间的辈分忘不了,加上在运河上来回跑,一块吃苦,感情比一般的亲戚关系更近。”
在一块儿朝夕相处,也免不了打些“嘴官司”,尤其是年轻船员们。20日下午,船队停航等待过徐州皂河闸,因停航后是否用电的问题,几名船员发生了争执,闹得很不愉快。但晚饭时大家又在一起有说有笑了。“船上就是这样,大家都从一个锅里吃饭,都是同甘共苦的人,没有隔夜的气,过去就过去了。”队长王兆才说。
冬天行船最难挨
时值12月下旬,气温在零度左右徘徊,漫漫的运河水路上,气温更是低得让人伸不出手来。对于船家来说,这是冬季航行中最大的麻烦。
18日凌晨2点,船队继续一路南行。古老的大运河上一片漆黑,只有船舶发动机轰鸣作响。穿着军大衣、戴着棉手套的董业成,在冰冷的驾驶室里目视前方,拉着长长的船队前行。“船上的冬天是最难挨的,你看我,穿了厚厚三层衣服。一个夜班6小时,不多穿点根本坐不住。”
大副王云锁再过几个小时就要干下个班了,他拿着热水袋到卫生间里灌热水,准备先暖暖被窝,然后睡上一觉。在他住的船室里,即使关上窗子,也能感到有风进来。他告诉记者,河上的冬夜温度尤其低,如果天气不好,被子和床垫都十分潮湿,躺上去特别凉。“已经习惯了,但长期在河上,腰腿都不大好了。”
18日晚11点,船队行至枣庄万年闸,船员们都做好了过闸的准备。在船队第7个驳船上,船员张立仕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走了出来。过闸时,船员的工作量是最大的,要看船位、打缆绳、下锚,都是在户外。“过闸的时间不好拿捏,最怕晚上或凌晨过,站在船上,河风一吹,脸生疼,冻得难受。”张立仕说。
“进了被窝真不愿意出来。”董业成说,他虽然开了20多年的船,但在寒冷的冬夜,从温暖的被窝到寒冷的驾驶室,他每次都要经过一番痛苦的心理斗争。
祖祖辈辈吃河水
19日,船队一路南行,出了台儿庄闸口后不多久便驶进了江苏境内,水面逐步变得宽阔起来。中午的天气晴好,在船头工作的几个小伙子赶紧拿出了洗澡的东西,准备洗个澡解解乏。
在船头不足3平方米的卫生间里,靠里的水池子接满了热气腾腾的洗澡水。加油工马明国说,这些水来自河里,经过锅炉和水管流进卫生间,水温可以自己调节。只要船头的主机正常运行,热水就可以随时供应。
19日晚上,由于前方皂桥闸口等待的船较多,王兆才的船队在窑湾镇骆马湖附近的岸边停航。吃过晚饭后,船员杨家尧用桶从河里舀来水,将碗筷放进去洗涮。他告诉记者,船家行走千里运河,向来都是取河里的水用,这几年经过治理,水质好多了,船家洗脸、洗衣服、洗菜都用河水。
在船头,大副王云锁正在刷牙。刷牙所用的水是事先储备的自来水,船上人称为“好水”。王云锁指着船头后边的一个水箱告诉记者,“一水箱能装8吨自来水,够几名船员吃一两个月的。如果没水了,到了一些闸口和港口就可以再买些,一吨10块钱左右,到了水质较好的骆马湖,也从湖里抽水用,这些水主要用于饮用、做饭和刷牙。”
“虽然‘好水’足够用,但我们对运河里的水有足够的感情,用河水的习惯无法改变。”与运河朝夕相伴30多年的王兆才说,“船上人祖祖辈辈都吃河里的水,我们从小也是这样过来的,全部不用河里水很难。”
王兆才也表示出了担忧,河水流动的时候水干净些,但有些航道的水还是有污染的,想用也不能用了。这些污染源主要包括船家人的生活垃圾、油污水及沿岸排放的污水。“运河水污染了,最麻烦的首先是船上的人,作为船家人,应该更加爱惜运河水。”
难舍船家人
王兆才的船队上有20多个人,几天时间的朝夕相处,使得停航的夜晚,本报记者所在的船室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诙谐的船长董业成,朴实的“90后”船员王开成和大副王开坤,沧桑的船员张立仕……大家同行、同住、同吃,一起聊天,一起生活,有活的时候,我们也力所能及地搭把手。几天下来,大家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对于远离运河的我们,这船上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船队航行、过闸、船员打缆绳、下锚等等,我们通过这每一个细节去了解和感受跑船人的点点滴滴。
在船上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面对闸口时的无尽等待。船停了,大家暂时都无事可做了,由于活动受限,船上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坐时间长了,两个脚都会变得冰凉。到了夜晚,我们盖了三床被子,身上的保暖裤和毛衣也没有脱去。即使这样,还常常被冻醒。
用河水洗脸、用河水洗澡、喝骆马湖里的天然水……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尽管在船上的生活多少有些不适应,但我们每一天都过得格外充实。
面对这些朴实、可爱的跑船人,快到目的地时,我们的心里充满了不舍。我们期待,再聚船上的那一天尽快到来。
“主机转走了我的青春锚机抛碎了我的梦想汽笛鸣碎了我的人生航线画不到我的家乡……”这几句顺口溜说出了跑船人的心声,也是跑船人最真实的写照。
对跑船人来说,船就是他们无根的家。上了岸,他们会感到手足无措。于是,他们买船,卖船,借钱,换船,进入了一个难以逃脱的“背债”怪圈。对于年轻一代的跑船人而言,他们最大的心声就是:我要上岸。
水运成本仅为公路1/7
济宁是京杭运河流经线路最长的城市,年完成水路运输货运量4400多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200多亿吨,占到了全省内河水路货运总量的70%以上。
山东菱花集团生产的味精畅销上海地区,每天都要从济宁发货约5吨。山东菱花集团董事长江保安说,往上海运味精,用船运一吨才70元钱。用汽车和火车运,费用高出数倍。目前,菱花集团一年通过水路南运的货物达到三四万吨,节约下来的成本非常可观。
运量大、运费低、能耗少的内河水运,能节省大量企业成本,所以对投资有着莫大吸引力。济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水运是典型的‘低碳运输’,其成本仅为公路的1/7,铁路的1/3,每马力单位的能耗只有公路的1/10,铁路的1/2,但运力却很高,一个拖带船队的载重量能抵上4列火车。”
我省投140亿“升级”运河
根据我省日前出台的《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到2015年,全省将完成投资140亿元,建设改造高等级航道350公里,通航里程达到1500公里。到2020年,建成一干多支、干支直达、沟通南北的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和贯穿东西、河海直达的高等级航道骨架以及旅游客运航道。
船上花销其实也不小
18日中午,船队停靠在江苏窑湾镇附近的河港,吃过午饭的船员老杨习惯沿着几条驳船走一走。过闸还要等上至少一天时间,他打算下骆马湖捕些鱼,改善一下伙食,也能省下些钱。
“我给船主打工,负责1号驳船,我们老两口平时都在船上,基本上不了陆地。”年过60岁的老杨告诉记者,老两口一个月能拿1700元的工资,除此之外,他平时会打鱼来改善伙食,有时一次能捕几十斤。到了港口,他会拿网子捞些落在水里的煤,一个月能挣千把块钱,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入。
“以前是渔民,现在是跑船人,一直都在船上,即使走到岸上,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很迷茫。”在船上生活多年的老沈指指那间属于自己的船室说。对他而言,那就是他的家,一个“无根的家”,有吃有住有收入,就够了。
至于积蓄,老沈说,船上的花销其实也不小,平时遇到上岸赶集时,哪次都得花几百元。“有时看看岸上繁华的城市,也很羡慕,但离开了船,岸上并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老沈打算,再过两年,他就不干了,回家抱孙子,让儿子给他养老。
买船,卖船,再买船……
运河上,一天往来的船只无数。几乎每条大船都背负着债务。买船,卖船,再换船,这似乎是跑船人难以逃脱的一个命运。
18日中午,在枣庄万年闸附近,自驾船船主祁召义已经在此等待了十几个小时。他说,现在这条自驾船价值120万元左右,“这是去年才刚刚换的,之前已经换了8条船”。
年近50岁的祁召义,从十几岁就开始跑船。上世纪80年代,他向亲戚借了几千块钱,买了一条木质帆船,那是他的第一条船,在微山附近几十里的航道上来回跑,主要拉石料。之后的时间里,他差不多两三年就要换船,直到现在这条载重千吨的自驾船。“这几十年都在船上,这条运河究竟跑了多少趟根本数不清了,看着自己的船一点点变大,也很有成就感。”
但是,每一次换船都要借钱,祁召义给记者算了笔账,“就拿千吨载重量的驳船来说,正常情况下,一年能赚十多万元,干上两三年,除了还清上次的借款外,还要再加钱买更好的船。”
祁召义上次的千吨铁驳船卖了40多万元,加上积蓄,手头有50多万元。他通过贷款和向朋友亲戚借钱,又筹得60万元,最终换了这条自驾船。
“家里现在没什么积蓄,所有的家当都在这条船上,还欠着外债。”祁召义说,再努力干几年,这船就真正是自己的了。“跑船人上了岸,即使口袋里有了钱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只能靠着开船拉货营生,借点钱虽然背些债,但是这样才能有动力干下去。”
驳船船主马长柱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一家四口人都在船上,家里的积蓄也全部在船上。他计划两年后能把账还清,再换一条自驾船。“我身边很多的跑船人都是这样,世代在船上,一直用原来的船跟不上形势,换船就得投本、借钱。”
“80后”、“90后”跑船人想上岸
20日午后,“90后”船员王开成吃完饭,掏出手机玩。在这支船队上,他平时除了跟几个年龄相仿的小青年聊聊天,最大的乐趣全部在手机上。
“平时拿它看电影、玩游戏,也看看外边的新闻,还能通过微博或QQ空间看看同学的近况,平时在船上,毕业后很少能再见到他们了。”最近,王开成从网上看到一个描写船上生活的段子,深有感触,便拿来和其他人分享:主机转走了我的青春锚机抛碎了我的梦想汽笛鸣碎了我的人生航线画不到我的家乡……
王开成告诉记者,父母是干了几十年的跑船人,他原来在老家上学,有时一个月也见不到父母一次。“虽然上船时间不长,但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船上没有网络,生活枯燥,不接触外界,再加上恶劣的环境,实在太遭罪了。”
看着父母黝黑的脸庞和日益增多的白发,王开成希望他们能早一点上岸生活。“做点买卖,只要能回到岸上生活就好。”
“80后”加油工马明国家有条驳船,一年能收入10万元钱。虽然收入尚可,但看到同龄人在岸上生活,他不免有些羡慕。他打算再干两年就回到县里,用跑船赚来的积蓄开个饭店,安安稳稳过日子。
“90后”大副王开坤计划明年结婚。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对岸上五彩斑斓的生活充满向往。“趁着年轻挣些钱,以后和老婆好好过日子。”说这话时,王开坤露出腼腆的笑容。新闻热线:1&QQ: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湄公河上跑船,危机四伏
■中国大投入打造该“黄金水道”,但对复杂凶险形势无能为力■湄公河“金三角”新毒王很嚣张,跑船客害怕却难舍营生之路■首批11艘中国籍货船和78名中国船员平安抵达云南码头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将本文分享到微博:
&&&&&蒙头、反绑双手、被枪杀沉河……十几名中国船员在泰国清莱府湄公河上惨遭杀害的消息让国际社会震惊,更令中国民众感到气愤。为妥善处理该事件,由外交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组成的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15日下午抵达泰国清莱府。
&&&&16日,滞留在泰国的首批11艘中国籍货船和78名中国船员在我公安巡逻艇的引领护送下,平安抵达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关累码头。
&&&&A “黄金水道”的凶险
&&&&澜沧江-湄公河(以下简称“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高海拔的冰川地区,干流全长4880公里,在中国境内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出境后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最终注入南海,是亚洲著名的国际河流,有着“东方的多瑙河”的美誉。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云南省政府和老挝交通部组成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考察团,得出了发展湄公河航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结论。试航成功后,中国累计投资逾上亿元人民币整治了云南省境内的澜沧江航道,并于2000年同老挝、缅甸、泰国签订了更广泛的合作协议,最终将湄公河打造成拉动沿岸各国经贸往来的“黄金水道”。然而,“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货轮上十几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上惨遭杀害的事实提醒人们,这条“黄金水道”并不太平。
&&&&与中国境内的风平浪静相比,湄公河流入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交界“金三角”区域后则显得暗流涌动,甚至潜藏杀机。山高林密的“金三角”地区不仅存在多股地方割据武装势力,也是一些反政府武装和贩毒组织的天然大本营。湄公河日益繁盛的航运贸易让一些武装势力和贩毒组织分外眼红。对商船进行勒索、抢劫以及武装贩毒成了湄公河上的两大痼疾。
&&&&据泰国媒体猜测,此次中国船员在湄公河上遇害可能就是武装毒贩下的黑手。
&&&&泰国《曼谷邮报》报道称,泰国警方曾与占据商船的贩毒分子交火,随后从船上搜出了几十万粒“冰毒”。报道据此认为,这可能是贩毒分子武装劫船运毒。还有媒体报道称,2008年也曾发生武装分子袭击湄公河上中国巡逻船、商船造成中国警员、船员伤亡的事件。显然,湄公河一直存在不稳定因素,而且很大一部分与“毒”有关。
&&&&B 多方势力纠缠其中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日渐繁荣。与较为单纯的双边经贸往来相比,以湄公河为依托的跨国航运贸易则复杂得多。中国在积极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纠缠其中的多方势力和矛盾。
&&&&目前,缅甸境内的民族割据武装派系林立,一些武装组织不仅同缅甸政府长期对峙,还因毒品等问题同泰国军警长期交恶,湄公河因便利的地理条件也就成了其拓展生存空间的工具。
&&&&中国船员遇害后,泰国媒体就援引泰国军方和警方的表态指出,“由缅甸佤邦毒枭瑙坎手下的贩毒集团是在湄公河枪杀中国船员的幕后黑手”。
&&&&不过,缅甸佤邦随后声称,“事发的湄公河区域在泰国境内,属于佤邦人无法涉足的管制地区,此事件与佤邦联合军无关。”该组织发言人甚至反咬“泰国警方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并愿接受中国调查。
&&&&活跃于“金三角”地区的另一股民族武装力量掸邦军也表示“愿意配合”。
&&&&由此可见,流出中国后,湄公河就面临多国共管、多方势力插手其中的复杂局面,这确实增加了中国商船的航行风险。
&&&&C 金三角新毒王嚣张
&&&&中国船员在湄公河上遇害事件发生后,这条跨国河流上的毒品犯罪活动再次受到外界关注。在靠近湄公河流域的“金三角”地区,除了鸦片和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冰毒等“新兴毒品”的走私活动也有日渐猖獗的苗头。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9月13日发布的《2011全球苯丙胺类合成毒品评估报告》显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包括冰毒、摇头丸在内的新型毒品“重灾区”。由于湄公河连接缅甸、老挝、泰国等多个国家,也被一些贩毒分子和组织看作可利用的渠道。
&&&&在东南亚和中国声名狼藉的“瑙坎武装团伙”正是湄公河上的“毒瘤”之一。据外国媒体报道,瑙坎原是缅甸大毒枭坤沙集团成员,坤沙投降后他另立山头继续贩毒。2006年,缅甸政府突然采取行动,对瑙坎在大其力的仓库、工厂进行扫荡。随后,瑙坎开始流窜于湄公河沿河流域并向商船“收税”。此后,在多国联合追捕下,瑙坎手下的武装团伙被击溃,有人猜测瑙坎“潜逃甚至被击毙”。
&&&&然而,《曼谷邮报》猜测瑙坎还没有死,报道援引泰国军方消息来源的话称,“瑙坎集团劫持往来于湄公河上的船只,并索取保护费,如果遭到拒绝,他们就杀死船员,利用劫持的船只贩运毒品。”由于此次泰国军警在被劫持的中国商船上发现了大量“冰毒”,泰国媒体据此怀疑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就是瑙坎的贩毒团伙。
&&&&最新进展
&&&&首批78名滞泰人员回国
&&&&10月16日15时45分,因受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水域遇袭身亡事件影响而滞留在泰国清盛港的首批11艘中国籍货船和78名中国船员在我公安巡逻艇的全程引领护送下,平安抵达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关累码头。
&&&&由外交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人员组成的赴云南联合工作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部分船员家属前往码头迎接,向平安归来的中方船员和护航民警表示欢迎和问候。船员们抑制不住回到祖国、见到亲人的激动之情,深深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表示他们虽一度滞留泰国,但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来自祖国的牵挂和关心。
&&&&我其余15艘货船和86名船员已进入安全水域,将在境外完成卸货任务后返回国内。
&&&&刑侦专家连夜对死者尸检
&&&&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16日下午在泰国清莱府与泰国警察副总监班西里?巴帕瓦就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流域遇难事件举行会谈。
&&&&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组长、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兼领事保护中心主任郭少春表示,希望泰方继续保持积极协助中方工作的态势,为工作组在泰开展工作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全力推进调查工作取得进展。
&&&&班西里表示,泰国已成立警方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的专门调查组。
&&&&为妥善处理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袭身亡事件,由外交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组成的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15日下午抵达泰国清莱府。当晚,中国公安部刑侦专家与泰方一同连夜开始对遇难者进行尸检。16日上午,双方开始对遇袭船只进行首次共同现场勘查。
&&&&跑船客人心惶惶却难舍黄金水道
&&&&10月10日,我国暂停了中国籍客货船只在湄公河的航运后,出现了一些关于湄公河航运前景的悲观论调。一些老船员甚至将湄公河上某些匪盗活动猖獗的水域称为“魔鬼地区”。不少湄公河上的中国“跑船客”表示要改行,还有外贸公司想放弃水运。也有中国船员对记者表示,虽然大部分在湄公河航行的船只都遭遇过打劫和恐吓的事件,但是类似这样的惨剧还是第一次碰到,许多人都因此受到惊吓,表示“如果这次能够安全回国的话,再也不会从事(湄公河)河运工作”。不过,也有人认为让“跑船客”完全放弃湄公河上的饭碗也不现实。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问题研究所专家宋清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考虑到湄公河流域陆路运输条件差、空运又不现实等因素,湄公河航运仍旧是最方便、性价比高、物流量大的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版除署名外均综合
&&&&新华社 世界新闻报
泰国清盛码头,被劫后的华平号&
湄公河惨案示意图(据华西都市报)&
15日,遇难者亲属回到景洪市与留守在当地的亲人见面&
将本文分享到: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p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合肥在线”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焦点图片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 加入我们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合肥报业传媒集团版权所有 皖ICP备号
未经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本网举报电话: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与河的区别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