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大棚造价言重污染做的菌棒总是长绿霉该怎样消毒

用户名:密码:诚信指数: 农商通会员:第 9 年 有 16472 人关注本企业
湖北省随州市随缘食用菌消毒剂厂 食用菌生产商
联系人:袁世平  联系电话:
主营产品:
中国著名品牌企业,央视上榜品牌&随州市随缘食用菌消毒剂厂,是从事食用菌病虫害研究与防治的专业企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技术力量日趋成熟,并与华中农大、浙大、河北大学等高校的有关食用菌专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随缘&产品以实用、高效、质优、价廉而畅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地区。主导产品有食用菌消毒剂系列、食用菌杀菌剂系列、食用菌增产剂系列、食用菌杀虫剂系列、菌种原辅材料系列。目前企业生产的品种达30余种,品种之多为国内同行之最,为广大菇农节支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span《》
扫一扫立刻保存
单位名称:湖北省随州市随缘食用菌消毒剂厂
联 系 人:袁世平
传  真:
手  机:
邮 编:441300
Q   Q:
电子邮件:
地  址:随州市北郊孔家坡社区一组271号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
长丰?义井 义井社区先锋网
当前位置:&&
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
长丰?义井 义井社区先锋网门户网站   oa.   日   来源:长丰?义井 义井社区先锋网
【点击:2212 次】
&常见食用菌栽培实例
一、平菇栽培的基本情况
平菇又名冻菌、鲍鱼菇、白香菇、凤尾菇、美味北风菌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菇)属。
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平菇生长旺盛,适应性强,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主产国有中国、日本和意大利。国内除青海、西藏和宁夏之外,其余省份均有栽培。
、平菇的生长发育与常见的栽培品种
平菇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分为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两个阶段。平菇的生活史是:孢子→初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子实体→孢子。其生长发育时期主要经历原基期、桑葚期、珊瑚期、成形期、幼菇期和成熟期等六个时期。平菇菌丝体的生长是通过菌丝尖端生长点不断向前延伸实现的。菌丝生长速度很快,一部分菌丝可以伸展到空气中变成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进一步扭结转化为子实体。
“平菇”通常是商品名称,是侧耳属中多个栽培种的总称。平菇的栽培种类很多,仅在我国栽培的就有500多个,常见的如下:
(1)糙皮侧耳&&平时所说的“平菇”多指这个种,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的种类。主要是低温型和中温型品种。常见的品种有平杂17、细胞AX3、天达、江都792、黑89、常州2号、双耐等。
(2)凤尾菇&&原产印度,是一种栽培较为广泛的中高温种类。常见的品种有平菇831、F327等。
(3)榆黄菇&&又名金顶侧耳,属于高温型品种。常见的品种有东北榆黄蘑、农大榆黄96等。
(4)佛州侧耳&&从美国和德国引入我国,属于中低温型种类。常见的品种有中蔬10号和平菇AS5.184等。
(5)黄白侧耳&&又名美味侧耳、小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种类。常见的品种有姬菇9008、姬菇9811等。
(6)桃红侧耳&&高温型种类。常见的品种有福建桃红平菇、江西桃红菇等。
三、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的生产流程主要分制种和栽培两个阶段
1.菌种的获得和选择标准
平菇菌种选择的主要标准是:菌丝体粗壮、密集、洁白,呈棉毛状,有爬壁现象;菌丝体长满瓶,菌丝分布均匀一致,刚形成少量珊瑚状的小菇蕾。
2.培养料的选择、配方与处理
培养料的选择&&培养料应就地取材,棉籽壳、玉米芯、棉秆粉、豆秆粉、锯木屑(阔叶树)、稻草、麦秆等均可采用,其中以棉籽壳最好。使用前,棉籽壳应在日光下晒12d,凡霉坏变质的均不能采用。
★培养料的配方&&平菇培养料的来源很广,主料与辅料的配法也多种多样。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可添加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生产上常用的配方有下列几种:
(1)杂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蔗糖1%、碳酸钙或石膏粉1%,水适量,pH&6.5。
(2)杂木屑93%、麸皮或米糠5%、蔗糖1%、尿素0.2%~0.4%、碳酸钙0.4%、磷酸二氢钾0.2%~0.4%,水适量,pH&6.5。
(3)棉籽壳98%、生石灰()2%、多菌灵0.1%~0.15%,水适量,pH&6.5。
(4)棉籽壳96%、过磷酸钙2%、石膏粉2%、石灰水0.5%,水适量,pH&6.5。
上述配方中木屑、棉籽壳,可用稻草、废棉、玉米芯和甘蔗渣等代替。
3.栽培方式与出菇管理
平菇的栽培方式很多,主要有椴木栽培、枝束栽培、室内床架式栽培、扎捆栽培、、地道山洞和坑道栽培法以及塑料袋栽培法等等。下面介绍平菇的生料塑料袋栽培法:
&(1)装袋接种
技术要点:一是&一定要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播种前晴天翻晒3~4d,降低棉籽壳的杂菌含量;二是&一般选用长筒形塑料袋,分层装料接种。装料前将塑料筒的一端用线扎好,先放一层菌种,厚约0.5~1cm,然后放入拌好的棉籽壳,稍加压紧后再放1层菌种和1层棉籽壳。按照此方法在袋中共放入2~3层菌种;三是&装料结束后,用8号医用针头在放置菌种的地方均匀地扎20个微孔,以确保通气顺畅。
&(2)堆积发菌
技术要点:一是&入室培养时的准备。提前对发菌室(棚)进行消毒,杀死空气中的杂菌孢子,净化环境;二是&将菌袋呈“井”字形逐层堆放,每层放4个菌袋,一般堆放7~8层;三是发菌期间,要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每天中午进行通风换气;四是经常检查菌袋的生长情况,发现污染菌袋立即剔除,以免向其他菌袋蔓延。在室温22~23℃条件下,一般经过20d左右,菌丝即在袋内长满。
&(3)出菇管理
技术要点:一是&培养的地点最好在塑料大棚、太阳能温床或者地下室出菇;二是袋内出现菇蕾时,此时应及时解开袋口,将塑料袋口翻卷露出菌蕾;三是&出菇期间随时向空间、地面和袋子上喷水,使周围环境湿度达90~95%。四是&出菇期间要经常补水和通风换气,以保持平菇适宜的生长条件。
&4.&间歇期管理
第一潮菇采收之后10~15d,就会出现第二潮菇,共可收四到五潮,其中主要产量集中在前三潮。在两潮菇之间是菌丝休整积累养分的时间,此时要做到:&&&&&&&&&&
(1)清理菌板表面老菇根和死菇,防止腐烂。
(2)轻压菌板并使老菌皮破裂,以利新菇再生。
(3)将门窗打开通风4~5h,换入新鲜空气。
(4)用清水将薄膜正反两面彻底擦洗干净,然后贴菌板覆盖,清理室内杂物,保持卫生。
(5)一周后按头茬菇管理法,浇出菇水和用温差刺激催蕾。以后管理均按头茬菇管理方法,以后各茬菇照此管理。
&&5.&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对所有霉菌也都适合,只是霉菌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略高些,因此,在菌丝培养阶段,稍微疏忽温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湿度也大,杂菌就猖獗起来。而且虫卵也纷纷孵化,螨类也随之而来,病虫害一旦蔓延就难以驱除,另外,平菇对敌敌畏极为敏感,低浓度的敌敌畏就会致使小菇蕾枯死。由于不能轻易用药,只能以防为主,避免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则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者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控制蔓延。
(1)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针对温度、湿度是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过程中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①温度:根据各气候条件,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如果在人工控温下栽培时,室温不宜超过22℃,料温不超过25℃。
②湿度: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2)杂菌的预防:①培养料要新鲜,无霉烂变质,配料前先暴晒1~2d。②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③生料栽培时,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④菌种量要大,加速菌丝生长,优先占领养料,抑制其他杂菌繁殖。⑤注意防鼠,堵塞鼠洞,防止交叉感染。
(3)虫害防治:平菇栽培时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螨类、蚋、鼠、蚁、蛞蝓、蜗牛、马陆、果蝇、菇蚊等。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脂乳剂2500倍液喷雾;用灯光和糖醋液诱杀蝇类;骨头烤香诱杀螨、蚁类;用盐杀蜗牛、蛞蝓等。
一、香菇栽培的基本情况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目前中国的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在全球10万吨中占有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香菇栽培最早为“砍花栽培”,但它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产量很低。20世纪60年代采用“椴木纯菌丝接种法”,在椴木上打洞人工接种;70年代后期采用木屑代料菌砖栽培;80年代初又采用塑料袋筒(棒)式与小袋式栽培。栽培技术上的革新,促进了香菇生产的飞跃发展。
、香菇的生长发育与常见的栽培品种
香菇的生长和发育主要分为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生长两个阶段。
根据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大致可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3种。秋季栽培的香菇品种应以出菇早的中温型品种和中温偏低温型品种为主;春栽香菇,要选择耐高温的中温和中高温品种。以下是常见的栽培品种:
中高温型常见栽培品种有:Cr20、Cr04、8001等。
中温型常见栽培品种有:鲁育6号、Cr02、82-2、农1、Cr62、L26a等。
中温偏低温型常见栽培品种有:SL-等。
三、香菇栽培技术
1℃℃℃℃℃℃℃℃℃℃℃
4.&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对香菇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选用抗菌力强的菌株;培养基质和培养场所必须经常消毒灭菌;作好菇房的管理工作,合理调节菇房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换气。以木屑为基质的室内栽培,危害杂菌主要是霉菌。常见的有绿色木霉、粉绿木霉和康宁木霉等。
(1)若在菌块的菌丝愈合时发现霉菌,可不必急于处理。待菌丝愈合好后,加强菌块通风换气使其降温,让霉菌失去最, 适的生长条件。
(2)若霉菌出现在菌块表面而又未伸入块内时,可用pH值&8~10的石灰清水,擦洗去掉霉菌,改变其pH值抑制霉菌的生长。
(3)如霉菌污染严重,并已伸入菌块内部,则应采取挖去霉菌部分,然后补入栽培菌种,使香菇占有生长优势而抑制霉菌的生长。
(4)个别菌块霉菌发生特别严重时,应立即拿到菇房外,尽量以石灰清水洗净,然后晾干,再补接栽培种。
一、金针菇栽培的基本情况
金针菇又名冬菇、构菌、朴菇,属担子菌纲,散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金针菇是目前世界上第四大食用菌,属于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金针菇的生长发育与常见的栽培品种
金针菇是一种异宗结合的食用菌,有性阶段产生担孢子。每个担子产生4个担孢子,有4种交配型(AB、ab、Ab、aB),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之间进行结合,质配后,形成每一个细胞有2个细胞核的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发育后,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逐渐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又会从菌褶中散发出孢子,继续完成新一代。
人工栽培的金针菇品种,除了从日本引进外,各地从野生菌株中分离,驯化了不少菌株,目前国内品种已达到100多种,主要的品种类型有细密型与粗稀型、旱生型与晚生型、深色型与浅色型等;主要的栽培品种有金杂19、三明一号、常山852、金针92、FV088、金针F21、SFV-9等等。
三、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生产的大体流程分为五个步骤,其栽培过程介绍如下:
母种接种&→&原种接种&→&栽培种接种&→&栽培袋栽培&→&出菇
1.菌种的获得和选择标准
金针菇菌种选择的主要标准是:菌种洁白,生活力强,容易产生子实体。经过栽培试验,菌盖圆整,白色至淡黄色,不易开伞,菌柄白色或浅黄色,菌柄基部绝少黑褐色绒毛。
2.培养料的选择、配方与处理
栽培金针菇的原料主要有棉籽壳和木屑(阔叶树种)。棉籽壳营养丰富、通气性好,加入适量的麸皮、米糠或尿素可以获得高产。木屑的营养物质虽然不能被金针菇有效利用,但是木屑可提高培养料的通透性和持水性能。木屑要经过发酵后再使用。常用的配方介绍如下:
●棉籽壳&&常用配方有以下几种:
配方一:棉籽壳97%,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二:棉籽壳83%,麸皮(或米糠)15%,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三:棉籽壳77%,木屑20%,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
配方四:棉籽壳43%,木屑40%,米糠15%,石膏粉1%,过磷酸钙1%。
●木屑&&常用配方为:
杂木屑75%~78%,麸皮(或米糠)20%~23%,石膏粉1%,过磷酸钙1%。
●甘蔗渣&&
常用配方为:甘蔗渣40%,棉籽壳35%,麸皮(或米糠)20%,玉米粉3%,石膏粉1%,碳酸钙1%。
3.栽培方式与出菇管理
金针菇的栽培方式较多,目前金针菇主要采用瓶栽、袋栽、大床栽培等方式。现以袋栽技术介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1)装料、灭菌与接种
金针菇袋式栽培通常采用长33~38cm,宽17cm的聚丙烯或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袋。每袋装0.3~0.35kg(折干料重),装料高度约占袋长的35。边装料边压实,袋边不留缝隙,料表面要平整。然后套上颈圈,用中间打孔的塑料薄膜和3层报纸封口。也可将袋口折二道,直接用塑料绳扎口。进行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冷却后接种,接种后袋口仅折一道,绳子不要扎的太紧,以便发菌。
(2)菌丝培养
将培养袋置于22~24℃条件下培养。培养室要求黑暗、干燥、通风。菌丝培养期间应以保温为主,通气要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在适温下,接种2~3d,菌丝开始萌发,30~40d菌丝即长满袋。用绳扎口的栽培袋,在接种后的7~8d,菌丝生长封住料面时,用缝衣针在袋子的扎口周围扎20个微孔通气,以确保菌丝的正常呼吸。
当菌丝长满袋或长至培养料的910、料面菌丝呈白色并分泌黄色水珠时,就要开始进行催蕾,以早出菇。此时将栽培袋移到栽培室(棚),温度控制在13~15℃,湿度85%~90%,每天早上揭膜通风20~30min,约7~10d可相继出菇,出菇后可适当加大通风,保证湿度,但不可把水洒到菇体上。
(4)低温育菇
为了得到符合商品要求的金针菇,菇蕾发生后应进一步降低棚温至8~12℃。低温可以抑制菇体的发育速度,提高菇丛之间的整齐度和分枝的成形率。此阶段栽培室相对湿度要求达90%~95%,每天揭膜通风一次,要求采取遮光或弱光管理。低温育菇的幼菇标准是:菌盖成形不开伞,直径0.2~0.5cm,菇丛高度相对一致,菇体色淡。
(5)伸长期管理
伸长期的管理对于金针菇质量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伸长期管理的关键是:栽培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温度控制在11~15℃;减少通风量。通风量的减少,使袋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促进菌柄的迅速生长,同时抑制菌盖生长和开伞。
从接种开始,经过大约50~60d的生长,金针菇的菌柄大约18~20cm长时,及时采收。采收偏早或者过迟,对金针菇的产量、质量均有影响。优质商品菇的标准是:菌柄挺立、脆嫩,色白,长18~20cm;菌盖小,不开伞。
&4.间歇期管理
一般金针菇每栽培一次,可收3~4潮菇,产量主要集中在前2潮。转潮时间15d左右,转潮速度与转潮管理、栽培品种等因素有关,环境温度影响较大。转潮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鲜菇采收后,要立即进行搔菌,即用消毒过的接种锄、匙子或者半圆形耙子,把袋口的老菌块和上表层老化衰退以及干缩死亡的菌丝扒掉,并清理、整平。搔菌后袋口要用地膜覆盖好,经保湿养菌后再进行调湿管理。搔菌的作用是促进原基发生,刺激菌丝较早扭结出菇,并能提高菇蕾的发生密度、整齐度和健壮程度,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调湿、补充养分
转潮期的补水、调湿应在搔菌后3d天左右开始,即表面菌丝开始恢复生长,且表面较干时进行。补水的方法是:先用铁丝在培养料上戳3~4个小洞,用1根细橡皮管向袋内注入少量清水,补入的水量,以菌块吸水1d后袋内无积水为度,如果袋内有积水,应及时倒净。也可以使用喷头向袋内喷水,每次喷水量不要太大。补水后,盖好塑料膜进行催蕾,约7~10d,又能形成一潮菇。催蕾期和伸长期的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
采收2~3潮菇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和养分都严重不足,此时需要补充营养液,常用营养液配方为:0.1%硫酸镁&+&0.2%磷酸氢二钾。
5.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金针菇在栽培的过程中,如不注意,会受到各种杂菌和病虫害的危害,造成损失。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优良的抗病虫菌种。
(2)栽培菇房位置的选择菇房必须建成南北长条形,这样有利于通风透气。同时要注意菇房周围的环境卫生,不要把出口处建在靠近堆肥舍和畜舍的地方。要远离酿造酒曲厂,否则容易感染杂菌。
(3)栽培房的消毒
栽培房使用前一天必须进行熏蒸消毒灭菌。其具体方法为:
①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一般的空间需用40%甲醛8mL,高锰酸钾5g气化熏蒸,也可以每使用福尔马林原液210mL,生石灰210g,浓硫酸21mL。要注意先加石灰、福尔马林,最后加入浓硫酸,加入后立刻气化。熏蒸时,要注意把门窗缝漏处糊起来。
②二氧化硫熏蒸消毒
在栽培室内燃烧硫磺,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来消毒。在室内放一个陶瓷容器,其上放纸或刨花,再加上硫磺,然后把纸或刨花点燃,进行熏蒸。因为二氧化硫气体比空气重,一旦发散成气体,就会下沉,所以燃烧硫磺的容器最好放在栽培室的上方。这种气体会腐蚀金属和衣服,消毒时必须注意。
③漂白粉消毒
高效的漂白粉即是氯化石灰、氯化镁,含有效氯量40%~80%左右。使用方法是1g的漂白粉加1.8L水,静置1~2h,取其上清液在室内全面喷雾,1m2喷施1L。菇房内外,栽培架都要用5%的硫酸铜溶液全面喷射。
一、杏鲍菇栽培的基本情况
杏鲍菇又名剌芹侧耳,日本称雪茸,在真菌分类上属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杏鲍菇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菌。杏鲍菇营养十分丰富,干品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5%,含18种氨基酸,并富含多糖和低聚糖。杏鲍菇肉质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色泽雪白、粗长,组织致密、结实,是味道极好的菇类之一。199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研究栽培和示范推广,国内杏鲍菇已从季节性栽培向工厂化栽培转变。目前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
、杏鲍菇的生长发育与常见的栽培品种
杏鲍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为:温度范围22~28℃(菌丝体),15~18℃(子实体);水分和湿度:培养料含水量为60%~63%,菌丝体生长期的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子实体形成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培养的pH值:最适宜的pH值为6.5~7.5;光照:子实体分化和生长需要500~1000Lx的散射光。
杏鲍菇的栽培品种较多,例如:台湾6号、福建1号、河南3号、北京4号、日本5号和山东8号等。各个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来选择适合当地的杏鲍菇栽培品种。
三、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的栽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以下介绍栽培的主要步骤:菌种制备&→&制袋培菌&→&出菇管理&→&出菇&→&转茬管理
&&1.菌种的获得和选择标准
杏鲍菇菌种的选择标准是:生长力强,菌丝均匀一致,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产力强。
&&2.培养料的选择、配方与处理
棉籽壳、阔叶树锯末、甘蔗渣和麦秸等多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均可用来栽培杏鲍菇,其中用棉籽壳栽培的产量最高,朵形也最大。培养料最适宜的pH值为6.5~7.5,料水比为1:1.2~1:1.3。常用的配方主要有以下几种:
配方一:棉籽壳65%,木屑18%,麸皮15%,碳酸钙2%。
配方二:棉籽壳40%,木屑38%,麸皮20%,碳酸钙2%。
配方三:棉籽壳37%,木屑37%,麸皮24%,白糖1%,碳酸钙1%。
配方四:豆秸粉30%,棉籽壳22%,木屑22%,麸皮19%,玉米粉5%,白糖1%,碳酸钙1%。
&3.栽培方式与出菇管理
杏鲍菇栽培的方式主要有:塑料袋栽培、埋土畦床栽培和半地埋栽培等方式。下面以袋式栽培为例,介绍杏鲍菇的栽培与管理:
&(1)制袋培菌
技术要点:一是袋子选择:选用直径17~20cm,长33~35c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装袋;二是灭菌操作:采用常规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三是培养条件:菌丝生长阶段,要求温度20~25℃,培养时间50d左右,遮光培养。
&(2)出菇管理
为了培养出质量较好的杏鲍菇,培养期间需控制好温度条件、湿度条件和通风条件。
温度条件:10~15℃(原基形成阶段)→15~18℃(子实体生长阶段),如果温度高于18℃,子实体生长加快,品质下降,气温超过22℃,很少出现原基。
湿度条件:栽培期间,尽量将水喷洒到空间和地面上,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通风条件:栽培期间,要经常进行通风,保持菇房内空气新鲜,利于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3)采收
采收时间可根据其商品性要求适当掌握,从现出菇蕾到采收,一般为15d左右,此时菇盖即将平展,孢子尚未弹射,采收最适合。
&4.&间歇期管理
采完第一潮菇后,停水4~5d,同时加强通风工作,待菌丝修复后进入正常的管理程序。经过大约14d左右,第二潮菇出现。但是第二潮菇的产量和质量相对于第一潮菇差一点。
此外,第一潮菇采收后,也可脱去塑料袋进行覆土栽培,这样可以显著提高二潮菇的产量。
&四&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在栽培生长期间,特别是在子实体生长时期,常常会遭到病虫害和一些杂菌的侵害,杏鲍菇在生产中危害较重的病虫害有:
&(1)病害
杏鲍菇常见的病害有黄腐病和枯萎病等。
★黄腐病发病时症状:黄色的褐斑蔓延到整个菇体,最后引起变黄、腐烂,此病主要是由细菌类假单胞杆菌引起。
发病原因:此病往往在温度较高(20℃以上)、湿度较大、通风不良时发生,主要通过水来传染。
防治措施:在杏鲍菇生长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管理,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每次喷水后,结合进行通风换气管理,降低菇体表面水分,可防止细菌性病害。出现病害后,及时摘除病菇,加强通风换气管理,防止传染其他菇体。
&★枯萎病发病时症状:杏鲍菇幼菇生长停止,萎缩死亡,最后变黄、腐烂。
发病原因:出主要是高温(22℃以上)引起幼菇死亡,最后出现细菌感染,变黄并腐烂。防治措施:在杏鲍菇栽培期间,一旦出现高温,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幼菇枯萎死亡后,及时摘除,防止细菌繁殖,菇体腐烂,引诱害虫取食繁殖,出现虫害。
&&&&(2)虫害
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螨虫、线虫和菇蚊等。
螨虫俗称菌虱,形体微小,喜群居,颜色有白色,粉色,它们是食用菌的主要害虫。螨虫行动缓慢,多在培养料或菇类菌褶上产卵。菇床上发生菌螨后,菌袋菌丝先被虫咬,造成接种后不见菌丝萌发,咬断菌丝,致使菇蕾萎缩死亡,菌螨附在子实体上上下咬食,造成被咬部位变色,严重时出现孔洞,引起腐烂变质。
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种类极多,分布很广。危害食用菌的线虫,多数是腐生线虫,少数半寄生,只有极少数是寄生性的病原线虫,线虫既为害菌丝体,也为害子实体。
菇蚊有多种,幼虫常出没于潮湿的地方,喜食培养料及正在生长的菇类子实体。菇蚊对食用菌栽培危害大,还会因菇蚊的侵害造成食用菌的其他病变。
出现虫害后,严重影响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所以要加强防治。首先,培养料灭菌要彻底,杀死虫卵;其次,菇房内外要经常清理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再次,菇房经常通风换气,保持菇房内空气清新。
一黄背木耳栽培的基本情况
二黄背木耳栽培技术
℃①麸②③④麸⑤麸⑥⑦℃℃℃℃℃
三病虫害防治
一黑木耳栽培基本情况
二栽培技术
4℃℃℃℃℃℃
三杂菌和害虫的防治措施
一、竹荪栽培基本情况
二、竹荪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温条件下,每年可以栽培次。上半年为月至月上旬种植,月下旬至月中旬可分化现蕾,月至月中旬可以采收。下半年为月上旬至月上旬种植,月下旬至月中旬可分化现蕾,月采收。如果室内有控温设备,则可常年栽培。
在菇房内用竹、木等原材料搭建床架。床架以四层为宜,层距厘米,床宽厘米,长度依菇房情况而定,每个菇架之间距离约厘米,最好南北向排列,以利通风。
.菌袋制备生产菌袋的培养料配方为蔗渣或木屑,麸皮,蔗糖和碳酸钙各,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各,含水量用蔗渣的为─,用木屑的为─。制备方法同常规。菌丝满袋时间,蔗渣培养料天,木屑天。
.覆土准备土壤为疏松、富含有机质、偏酸性的壤土或砂壤土,一般可用肥沃的菜园土。竹叶要新鲜、干燥、不霉烂,平方米菇床用干竹叶约千克。使用前土壤和竹叶要消毒,按立方米的土壤或竹叶,用─的福尔马林加─的敌敌畏混合液升,边喷药边拌料,拌匀后覆盖薄膜,土壤覆膜─天,竹叶覆膜─天,然后掀开薄膜让药物挥发─天方可使用。
.压块种植将发好菌的栽培料挖出,放入厘米厘米厘米或厘米厘米厘米的木框中压块,不要压得太紧,以免损伤菌丝,成型后脱框包膜保温,在─℃室温下培养─天,菌丝即可恢复生长并连结成菌砖块。若用聚丙烯薄膜袋培养,则不必压块,待菌丝长满料袋后脱去薄膜即可,但厚度仍以厘米为宜。菌块培养好后进行种植。菇床上垫好薄膜,先铺厘米厚土,再铺厘米厚的新鲜干竹叶,然后放上菌块,菌块间隔─厘米,最后盖厘米厚的干竹叶和─厘米厚的土。
.出菇前管理接种后每天向菇床喷雾水,保持覆土层含水量─、基质含水量。基质和土层太湿,通气不良,菌丝大量爬到表土,造成徒长太干则菌丝长不到土层表面,在土层中分化,菌蕾也少。菇房空气湿度最好保持在,不宜过低或过高。菇房还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出菇后管理出菇后喷雾水要远离菇床,以防雾点落下冲伤小蕾。菇房空气湿度保持在─。气温低时要加温,可利用中午气温高时适当开窗通气气温高时可通风降温。原基形成后,每隔天喷次营养液磷酸二氢钾克,硫酸镁克,维生素毫克,葡萄糖或蔗糖克,水毫升,共喷─次,用量为─毫升,喷后轻喷次清水,可提高产量和质量。
上半年种植因气温较低─℃─天才现原基,整个生育期为─天下半年种植气温高─℃天便可现原基,周期仅─天。
三、竹荪防病虫害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珍品,子实体生长期禁止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发生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只能以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竹荪的主要病害有青霉、绿霉、毛霉、曲霉等,来自菌种带菌或栽培料带菌;其次是条纹鬼伞菌,病源来自土壤或栽培料。  主要虫害有白蚁、螨虫、鼠害等。  防治方法  1、病害  霉菌及杂菌防治用用食用菌杀菌剂,在菌蕾及子实体生长时期忌用药物防治,如发现杂菌孢子(有颜色)产生,可用碳铵或石灰进行覆盖消毒,抑制杂菌的蔓延。  2、虫害  ①白蚁防治:a、人工捕杀,找蚁巢彻底消灭。B、药物封锁:在周围控掘沟坑,施上药物。  ②螨类害虫用食用杀螨剂或食用菌特效杀虫剂。注意:为防止杂菌大面积感染造成减产损失,竹荪栽培田不宜连作,应改种水稻,三年后方可重新种植竹荪
一、鸡腿菇栽培基本情况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鸡腿菇肉质细嫩、鲜美可口。据分析,鲜菇含水分92.2%;每100克干菇中含粗蛋白25.4克,脂肪3.3克,总糖58.8克,纤维7.3克,灰分12.5克;鸡腿菇还含有20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鸡腿菇是一种药用菌。味甘滑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载,鸡腿菇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另据阿斯顿大学报道,鸡腿菇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份。&&&&&&&&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菇成功,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均受欢迎。
二、鸡腿菇栽培技术
1、配方  棉子壳85%,麸皮10%,钙镁磷肥2%,石灰3%,含水量65%。  2、装袋与灭菌  将原辅材料充分拌匀后装入17×33厘米低压聚乙烯菌袋中,扎好袋口,在100℃蒸汽下灭菌8-10小时,待自然降温至60℃左右出灶,移入接种室。  3、接种与培养  待培养料降到30℃以下后即可进行接种。每瓶原种可接40袋左右,接种后移至培养室,可墙式叠放4-5层,控温22-28℃,要保持培养室环境清洁与干燥。一般35-40天菌丝长满整个菌袋。  4、脱袋覆土  菌丝满袋后脱去菌袋排放在1米宽左右的菇床上,菌棒间距5厘米左右,然后在菌棒之间填入经石灰水调节好的颗烂状菜园土,用0.5%的石灰水浇透后再覆泥土,厚3-4厘米,调水至覆土层含水18-20%。  5、出菇管理  覆土10天左右菌丝爬至覆土层的中上部位,此时喷一次重水后加强通风透气,促进子实体形成。如有菌丝爬至覆土层表面,则需用细土粒覆盖。  6、采收上市  鸡腿菇子实体在开伞时,菌褶就已变褐变黑,随后菌盖开始自溶,失去商品价值,因此鸡腿菇与其他菇类不同,商品性好、品质上乘的菇要求在3-4成熟时立即采收,及时上市或加工。
三鸡腿菇防病虫
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①②℃③①②③①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涞水县食用菌大棚补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