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rc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信号源输出端不能接地,是为什么呢

武汉理工大学 大物实验 谐振法测电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武汉理工大学 大物实验 谐振法测电感
武​汉​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 ​谐​振​法​测​电​感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57.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实验四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物实验求助。。_华南理工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5,413贴子:
大物实验求助。。
一、 实验内容和要求1.根据实验室所提供的仪器拟定测量量、量的实验电路。各构思3种以上的测量方法,写出实验步骤及运算公式。2.各选择两种最佳测量方法进行定量测量,并比较测量结果。3.讨论本实验的测量方法存在哪些主要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如何?4.本实验的测量方法在大范围测量中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解决?二、 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交流电源(50Hz/10V)一台,箱一个,交流电压表(精度不高)一个,连接线等。三、 实验提示1. 中的电容和电感会对电路呈现一种抵抗能力,分别称之为容抗Xc(Xc =1/wC)和感抗Xl(Xl=wL),其中w(w=2tf)称为角频率。2. 在和交流电路中,其外电路各测量值的合成方法是不同的,前者是代数和,而后者却是矢量和。3. 在交流电路中,纯电阻上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同相位,但纯电容上的电压相位去滞后电流t/2,纯电感上的电压的相位则超前电流t/2。又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RL(或RC)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总电流的相位不相同,各电压间相位也不相同。4. 由于所提供的测量仪器精度不高,如果测量量直接反映到结果上,必然带来较大的测量误差,所以要从测量方法上多加考虑。问 题 讨 论1.在RL(或RC)串联电路中,在任何时刻电源的电压都等于两元件端电压之和,对吗?为什么?2.在纯电感(或纯电容)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相位超前于电流(或电压),是否意味着电路中先有电压(或电流),后有电流(或电压)呢?3.交流围桥是测量电容、电感的专门仪器,你知道它的测量原理吗?测量电容和测量电感所用的电桥形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试画出它们的测量电路。4.电感、电容的测量除了交流电桥法和本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试列举之,并简术其测量原理。
相关的贴子换一换36343316035746446171307582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大学物理实验rc串联电路稳态的时间常数怎么求_百度知道
大学物理实验rc串联电路稳态的时间常数怎么求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公式,书上找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大学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RC串联电路
9 RC一阶电路(动态特性& 频率响应)
&& 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串联起来的RC电路看起来是很简单的电路。实际上其中的现象已经相当复杂,这些现象涉及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是电子电路中随处要用到的,务必仔细领悟。
看放电的电路图,设电容上的电压为v C,则电路中电流 ,
依据KVL定律,建立电路方程:
初值条件是 &
像上面电路方程这样右边等于零的微分方程称为齐次方程。
设其解是一个指数函数:&
K和S是待定常数。
代入齐次方程得&&&&&&&&&
&& 约去相同部分得&&&&&&&&& &
& &于是&&&&&&&&&&&&&&&&&&
&&& 齐次方程通解&&&&&&&&&& &
还有一个待定常数K要由初值条件来定:&&& &
最后得到:&&&&&&&&&&
在上式中,引入记号,这是一个由电路元件参数决定的参数,称为时间常数。它有什么物理意义呢?
在时间t = t 处,&&&&
t是电容上电压下降到初始值的1/e=36.8% 经历的时间。
当t = 4 t 时,,已经很小,一般认为电路进入稳态。
数学上描述上述物理过程可用分段描述的方式,如图9.1 中表示的由V到0的“阶跃波”的输入信号,取开始突变的时间作为时间的0点,可以描述为:
[练习.9.1]在仿真平台上打开本专题电路图,按图中提示作出“零输入响应”的波形图。观察电容、电阻上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的关系,由图上读出电路的时间常数值,与用电路元件值计算结果比较。
在0到1m这时间内,电压源值为V,在时刻1m时电压源值突然变到0。仿真平台在对电路做瞬态分析之前,对电路作了直流分析,因此图中1m以前一段波形只是表明电路已经接在电压源值为V“很长时间”后的持续状态。上面理论分析只适用于1m以后的时间过程。时刻1m是理论分析的时间“零”点。图上看到,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在下降,曲线的样子是指数下降曲线的典型模样。由vC0.368V(=2m)1m(1)
1m以前,电阻电压为0,在时刻1m,电阻电压突变到 -V,然后逐渐升到0。怎样理解这个过程呢?
当然,也可以直接对电阻落地的电路来做理论分析。
以电阻的电压作求解变量。利用KCL定律,
电路微分方程&&&
整理得&&&&&&&
由上面的分析知初值条件是:
与上面对电容电压的演算过程类似,就可得到&&&&&&
对比用电容电压和用电阻电压作求解变量的两个微分方程,发现形式一样。最后
的解却不同,这是由于它们的初始条件不同。
由此可见,初始条件对于电路过程的求解是非常重要的。
以电容上电压vC(t)作求解变量,
&0的时间里,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初始值是:
现在的微分方程右端不等于零,是非齐次方程。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由两部分组成:齐次通解vCh(t)和非齐次特解vCp(t)。
这个方程在上面已讲过,即齐次通解为:
其中 t =RC是时间常数。K是待定常数。
非齐次方程& &的非齐次项(等号右边项)是常数,非非齐次特解vCp(t)应是一个常数,设vCp(t)=Q,代入方程得:
得到&&&&&&&&&&&&&&&&&&&&&&&&&&&&&&&
那么非齐次通解为&&&&&&& &&&&&&
它还要满足初值条件,即应有:&
由此得到&&&&&&&&&&&&&&&&&&&&&&
最后得到电容上的电压为:&&&
电流&&&&&&&&&&&&&&&&&&&&&&&&
电阻上的电压&&&&&&&&&&&&&
特别注意电阻电压的情况,在0- 时间以前,vR0+V2 -V1vR 又变到vR(t)vRvR对比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非零起始态响应的电容电压和电阻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发现,在电源电压保持为恒定值的时间内,元件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由它的起始值(记为v(0+))、它的稳态终止值(记为v (∞))和时间常数 t 决定,可以一般地表示为:
&&&&&&&&&&&&&&
目前电路的时间常数t =RC较大,方程左边第二项比第一项小较多,可以忽略。这
样方程近似可写成:
这里电容电压波形基本上“跟上”电压源电压的变化,但是电阻电压波形是典型的“尖脉冲”。这种尖脉冲在时间的位置上很准,很适合用做“时钟脉冲”。注意这个电路的特点是RC时间常数很小。电阻电压有特殊表现的地方出现在电源电压有突变的时刻。这是一种“微分”作用。
看图9.6 ,以电阻电压为求解变量,信号源电压一般地表示为vS(t),列出
微分方程:&&&&
整理得&&& :&&&
在RC较小时,近似为:
式子表明,当vS为恒定值的时间里,vR≈0。只在vS突变的地方,dvS/dt的值才大,正如图9.9 所示。RC时间常数比信号周期小得多情况下,电阻电压与信号源电压成微分关系。
vC(0)=0 vR (0)= vS(0)=VSM sin(jS)
电路微分方程:
通解是&&&&&&&&
vR的幅度为&
vR的相角为&
这样,可写出:
&&&&&&&&&&
使用初值条件:
此得:&&&&&
最后得到,vR(t)由两部分组成:
式子表明,在正弦激励下,RC电路中元件上电压由两部分组成:带指数衰减因子的自由分量和正弦成分的强制分量(稳态)。由于电路初始状态和激励的初值可能有种种情况,激励开始后一段时间内,元件电压会有一段不规则的波形。当时间足够长(大约t &4t),自由分量近似为0,电路进入稳态。除特殊需要外,分析电路时只做“稳态分析”,这时就可应用相量法。
如果初始相角& jS=0 ,
写出稳态解的完全形式为:
&&&&&&&&&&&&&&&
&&&&&&&&&&& &&&&
在今后学习电子电路基础时,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是经常要做的,这里先把有关的概念做仔细的讲解。
读图9.12。图的横坐标轴(X轴)现在具体代表频率,常用字母f标记,其单位是Hz.与理论分析常用的w的关系是:f=w/(2p)0.159 w .
&&& 左纵坐标轴(YL轴)现在具体代表转移函数的幅度,是奇数号曲线的共同坐标轴.因为是电压的比率,所以是无量纲的,图中括号内用下划线表示.& &&
右纵坐标轴(YR轴)现在具体代表转移函数的相角,是双数号曲线的共同坐标轴.单位用度.
因为一个相量是由两个关联的数组成的,图上单号、双号两条曲线配对表示一个物理量。在进行复数运算时,取来运算的函数和放置运算结果函数都以奇数号指定,平台自动配对运算。
在仿真平台上,做交流分析时,总是假定信号源的幅度是1,相角是0。得到的节点电压相量本身已有转移函数的意义。
现在来读图9.12中由电容输出的曲线。在低频段,幅度很接近于1,相角很接近于0,表示低频信号可以没有衰减的由电容输出;随着频率的增大,幅度减少,相角逐渐向-90度变化,表示高频信号被衰减。这种频率响应特性称为低通滤波。图上标记了一个特别的频率位置f0,幅度曲线上对应这个频率的幅度值是0.7,这个频率被看作是一个频率分界点:频率比f0低的信号认为是能通过的信号,频率比f0高的信号认为是被阻止的信号。频率f0称为特征频率。
上面已得到电容电压的幅频特性公式:
总结看,由电路元件值决定了一个特征频率,,根据它的物理意义又称半功率频率,转折频率等。
再看相频特性曲线,利用上面有关公式,可得特征频率处相角是-45度。
类似地可理解由电阻取输出的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此时电路是高通滤波电路。请用有关公式,仿照上面做典型频率点情况的分析。
幅度的值变动的范围常常比较大,这时用对数来表示比较方便。实际上,常使用分贝(dB) 来表示。
用分贝表示的转移函数的幅度的定义是:
这样,半功率频率又多了一个名字:-3dB 频率。
图中表明输入电压的三种频率成分的相对大小关系发生改变,由电阻输出的高频成分相对变大,由电容输出的低高频成分相对变大,由于此时电路已进入稳态,频谱就很干净地只有电源的三种频率成分了,虽然它们的幅度和相角都改变了。又一次表明,在稳态时线性电路不会改变信号频率,只会改变各频率成分的相对幅度和相角值。也可以在“频谱加工”下点“数据窗口”得到频谱表。
1.RC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和
2.一个RC串联电路,具体的元件值不知道,怎样知道它的时间常数?
3.一个RC串联电路,具体的元件值不知道,怎样知道它的?
4.假定已经有一块电路能产生周期性方波串,现需要三角波,可以怎么做?
5.假定已经有一块电路能产生周期性方波串,现需要尖脉冲,可以怎么做?
6.三要素法可以用在什么场合?具体怎么做?
7.相量法用在什么场合?具体怎么做?
8.网络转移函数(或传递函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9.RC高通滤波电路和RC低通滤波电路。
10.当电路由一种状态突变到另一种状态时(常称为“换路”),电阻、电容的电压和电流怎样变化?
11.为什么要用0- ,0+ 这些记号?
12.对RC串联电路,以电容电压为求解变量和以电阻电压为求解变量的微分方程,能否用一个形式统一的数学方程概括它们?又怎样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串联电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