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乐东中学09届毕业生2002届4班毕业生何林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南开大学(英语:Nankai University,简称:南开、南大、NKU),原称私立南开大学,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八里台。南开大学是1919年由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严修、创立的私立大学,成立之时设文、理、商三科,后发展为综合性大学。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南开大学校舍毁于战火,后与、共同南迁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战后回到天津八里台原址复校。
南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天津
外文名称 Nankai University
主要院系 经济学院、数学学院、化学学院、历史学院、医学院、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院、商学院等、物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生命科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软件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学院、泰达生物技术研究院、日本研究院、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金融发展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简称 南开,NKU
国家重点学科 46个
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硕士点 231个
创办时间 1919年
博士点 172个
类别 公立大学
院士 两院院士(人事关系在本校)8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
学校类型 重点综合性大学(研究1型)
主要奖项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1位,2012年被SCI收录论文1292篇,被EI收录论文633篇,被CPCI-S收录论文90篇;“表现不俗”论文数496篇,所占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二位。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校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联盟计划的中管副部级高校
现任校长 龚克
知名校友 周恩来、陈省身、曹禺、吴大猷......
博士后流动站
南开学校,私立南开大学
张伯苓、严修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办学类型:所在地: 性质类别:综合类通讯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邮政编码: 300071联系电话: 022-电子邮箱: zhshb@学校网址:http://www.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创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和严修。时期,南开大学与、在昆明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 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跻身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文理并重 源远流长南开大学创校之初,设文、理、商三科;1929年改科设院,增设医预科;1932年商学院改设经济学院,并创办化学工程和电机工程系;1946年设文、理、政治、经济和工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成为一所文理综合大学。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南开大学已建有21个专业学院(系),设有院、中国APEC研究院、成人、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滨海学院(独立学院)。学科实力雄厚 办学特色鲜明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现有专业学院22个,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现有本科专业8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点231个,博士点1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13年度)3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4个。名师荟萃 精英云集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在1988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667人、硕士生导师753人,教授705人、副教授801人。有两院院士(人事关系在本校)8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973”和“863”计划首席专家15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3人、讲座教授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1人、主要成员2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4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教育部“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6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37人。 桃李芬芳 英彦蔚起 南开学风 堪称一流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305人,其中本科生12873人,硕士研究生8156人,博士研究生3276人。有成人教育学生4444人,远程教育学生37340人。南开大学优良的育人环境,造就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南开大学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和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的教学指导思想,建立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1999年,南开大学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估。 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估专家组评价:南开大学在八十年的进程中,特别是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南开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为中国高等教育繁荣增色。学术精湛 务实进取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科研成果。2005年度SCI论文收录839篇,1995――2004年SCI收录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位居全国第八位。目前承担的国家和教育部社科项目数、获得的科经费数以及获奖成果数都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第八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我校有2篇入选。2005年,在我校科研队伍体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居全国高校前列。饶子和院士先后荣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和第里雅斯特科学奖,许京军教授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李正名荣获国家发明创业奖,逄锦聚教授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技术人才”称号。南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科研成果。2007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课35门,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累计入选20篇。10项成果获201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2012年,被SCI收录论文1292篇,被EI收录论文633篇,被CPCI-S收录论文90篇;“表现不俗”论文数496篇,所占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另外,我校还获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5项。南开大学与美国IBM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南开之星”超级计算机群,运算速度达每秒3.231万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南开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信息优势,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APEC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已成为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以致用 产业报国 南开文化 魅力独具南开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珍视“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以“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拓宽专业、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为教学指导思想,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制。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作为育人的基本环节,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南开大学以优良校风著称,一贯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南开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在60多个学生社团中,“经济初学社”、“政治学研究会”、“天文协会”、“南开书画苑”等均在全国及天津市创出佳绩并获得各种荣誉;学生合唱团在第三届意大利国际合唱节上荣获三项金奖,在2002年奥林匹克国际合唱节上夺得两金一银;女子排球队在全国大学生排球锦标赛上十一次蝉联冠军;学生国际象棋队在第七届世界大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上囊括全部三项冠军。  广纳百川 名扬四海 设施精良 风度雍容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国际知名的一百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罗伯特.蒙代尔、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韩国前任总统金大中等被聘为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任兼职教授。南开大学占地1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校园网络设施先进,图书馆藏书329万册。除主校区外,还建有迎水道校区(天津市内)、泰达学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金融工程学院(深圳市)、云南研究院(昆明),以及在成立的设在美国的第一个孔子学院,形成了一校多区、合理配置、协调互动、全面发展的格局。按照“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原则,与全面合作办学。南开大学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在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设有中心实验室、计算中心、网络信息与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及近百个教学实验室。有两个校级图书馆和多个专业图书馆,藏书总量达329万册,其中外文图书52.8万册,中外报刊合订本40余万册。拥有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一流水平的大型电子阅览室,建成了覆盖全校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并与Int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等主干网络联通,可随时查询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为方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为学生宿舍的每个房间安装了直拨电话。巍巍南开 新纪腾骧21世纪初叶,南开大学发展总的目标是: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把南开大学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在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上有显著提高,某些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再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艰苦奋斗,力争步入行列 。
南开大学创办于1919年,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和严范孙()。学校建立之初,只是一所规模很小的私立学校,为南开系列学校大学部,在严范孙先生和张伯苓校长的多方努力下,得到南开大学校父张伯苓了很大的发展。日军蹂躏中华,南开热血儿郎岂可坦然坐视,纷纷投入火热的抗日救亡学生运动中去。1937年7月,天津沦陷之后,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此次“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张伯苓语)。流亡南迁之后,与北京大学、在湖南长沙成立临时大学,继而再迁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7月至1946年7月西南联大最后结束,历经九年磨难,成为南开大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1946年,南开复员之后遂改立为国立南开大学,南开园得以重建。
私立南开学校
1919年开学的时候,南开大学只有一所二层楼校舍,楼上办公,楼下吃饭。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62号)。1920年增设矿科。这一时期,学校经费缺乏,张伯苓校长多次南下募款。在建立初期,南开大学就开时代先声,实行男女同校,这在北方私立大学中为第一家。1920年秋季,许桂英考入南开大学文科,从此开了南开大学男女学生同校的先河。1922年3月学校租定八里台村北村南公地两段共400余亩,兴建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教员住宅。1923年6月,教学楼及男生宿舍首先交工。教学楼提名“秀山堂”,并立秀山铜像以资纪念。1923年学校有新的发展,秀山堂、第一、第二男生宿舍、女生及教员住宅共9所全部竣工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捐助建筑及设备费12万5千元,河南袁述之捐款7万元,开始兴建科学馆。1923年8月,南开大学正式迁入八里台新校址。学校设文、理、商、矿四科外,增设预科,南开大学初具规模。1927年至1937年,南开大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从照搬外国教育逐步走向适合国情的办学轨道;基本形成了南开大学的学风和校风。在校园建设上,1927年卢木斋捐资10万元,开始兴建“木斋图书馆”。1931年陈芝琴捐资建成“芝琴楼”。三十年代初,南开大学已经成为天津有名的风景游览区。1927年,学校成立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为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趋重实地调查和以物价指数为主的经济统计工作,其出版的《经济周刊》、《南开指数年刊》等多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借鉴。1930年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原文理、商三科改为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同时在理学院增设电机工程系,其后两年相继成立化学工程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到抗日战争前夕,南开大学已经成为拥有3个学院、12个系和2个研究所的高等学府,学生429人,教职员110余人。南开的学制和教学,开始时照办美国,这存在很大的弊端,引发了“轮回教育”事件的发生。1928年春,学校思源堂指定《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明确地提出以“土货化”为学校发展的根本方针。“土货化”方针的提出,是南开大学教育思想上的重大进步,也是南开大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南开大学的校务管理,教学设施以及教学效益,在当时的全国私立大学中都是比较好的学校之一。当时,天津流传一种说法,“天津有三桩宝:永利(化工厂,华北的重要工业基地)、南开和《》”。1937年华北事变后,天津的形势日趋紧张。7月12日,日军向天津进攻。7月30日凌晨一点,日军开始向南开大学开炮。中央通讯社当时从天津报道:30日下午2时“日炮队亦自海光寺向南大射击,其中四弹,落该院图书馆后,立刻起火。30日以后,日军占领学校。学校“门外桥头,有日军数名,荷枪而立”。从此,南开大学校园遭受了日军侵略者八年的蹂躏。南开大学被毁,是抗战以来中国第一个罹难的高等学府。初步统计财产损失300万元(法币),占当时全国高等学校全部战争损失的十分之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校址位于长沙城东的韭菜园,主要租借圣经学院和涵德女校。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1938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西南联大纪念碑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刊物。日,联大全校师生举行结业典礼,西南联大正式结束。接着举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揭幕式。碑文中写到:“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国立南开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日,教育部宣布南开大学改为国立,张伯苓任校长。从此,南开大学开始了国立时期。重建南开园的工作,从接受校产开始,复校以后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修理了芝琴楼作为女生宿舍,修理了思源堂并提前竣工胜利楼,作为教室和校部办公室,修理了原日本中日中学作为男生宿舍,建设东南百树村平房作为教授宿舍。为复员后的南开大学初步奠定了基础。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师资力量有了加强,一批学者如吴大任、卞之琳、肖采瑜、傅筑夫、高振衡、李广田、罗大冈、汪德熙、谢国桢、张清常、王玉哲、杨生茂、司徒月兰等来校任教。张伯苓在担任校长长达30年之后,于1948年离任,由何廉先生代理校长。1948年,英国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包括、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国立、私立南开大学以及协和的文理科学士毕业生成绩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即今之大学四年级学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临学校视察;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李鹏、朱鎔基、温家宝等也曾先后视察南开大学,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南开师生以极大的鼓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 、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季陶达、顾昌栋、温公颐、陈仁烈、江安才、曾鼎禾、杨宗磐调入南开;王赣愚、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陈天池、王积涛、严志达等一批国外留学者纷纷回归, 相继加入南开教席,奠定了今天南开化学、数学、历史学、经济学在大陆举足轻重的地位。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现)。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和哲学系。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1966年至19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1980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著名综合性大学。1984年,南开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8年,国家教委进行首批高等学校博士点重点学科的评选中,南开大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共11个,位列高校第七。1994年,并入南开大学。1995年12月,南开大学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之一。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南开大学进入首批985工程,跻身21 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继续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协议,筹备建设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
南开大学南拥有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学术精湛、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截至2012年4月,南开大学拥有2041名专任教师,其中有博士生指导教师632人,硕士生导师546人,教授714人,副教授79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含双聘院士6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国际数学化学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人,“973”和“863”计划首席专家15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0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包括原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入选者138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8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25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
南开大学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现有专业学院21个,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全部12个门类。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点231个,博士点17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29]归国后,即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并于当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校舍在严宅偏院,规模狭小,当时校名初称“私立中学堂”,不久先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此后得邑绅郑菊如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几经周折,起建校舍。1907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在南开大学的校门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南开大学”,金光闪闪、苍劲有力、飘逸挥洒。每一个南开人都知道,这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这几个大字已经成为南开的重要标识。
为纪念南开系列学校百年校庆,日南开大学启用了新的校徽。南开大学标志形象的基本元素由图形标志和字体标志两部分构成。其中,图形标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也称为“校标”。南开大学校标的核心图像为八角形,它既是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也是其核心形态。八角星行由两个正方行叠加、结合而成,八个角皆为直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一是体现“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体现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知,锐意进取”之精神。八角星行方圆互动,融合东西,体现了南开大学“智圆行方”的入世哲学、“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学和“允公允能”的济世哲学。校标中的“南开”二字凝练厚重,而孤形排列的“NANKAI UNIVERSITY”简约明快,表征了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面向世界的东方学府,图标下部以“1919” 具体说明南开大学的创建时间。由来日,天津南运河决口。当日夜里,洪水涌进。10月,在张彭春亲自指挥下,全校迁入河北政法学校。为同其他学校学生区别开来,每名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枚纸制的紫白色临时校徽。紫白是南开校色(紫色意取“紫气东来”),正是这枚紫白校徽,使学生们念念不忘自己是南开人。以后,每年的9月23日晚上,学校都要在饭厅里举行一次“水灾纪念会”。全体学生坐在饭桌前喝粥纪念,而且胸前都佩戴印有“南开”二字的紫白色卡片,同当年那个一样,只是下面加印了一行小字:“民国六年水灾纪念”。变化后南开大学校徽由盾徽改为圆形校徽,与新校徽不同之处在于底部的字样为南开大学的所在地天津的拼音“TIANJIN”。原“TIANJIN“标志又改为了"1919",标志着南开大学的建校时间,校徽颜色为南开校色青莲紫。[30]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办学理念的凝结,治校传统的升华,体现了南开人特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正如喻传鉴先生所说:“‘公,能’二字,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学生之所努力,也本此二字。”南开大学的校训始创于1934年,在南开学校创办三十周年的校庆纪念会上,校长张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为南开校训。“允公允能”这种话语形式,语本《诗经·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允,即文言语首助词。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张伯苓本意是,要使南开学生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夫服务社会之能力”。“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迅速。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小公只不过是本位主义而已,算不得什么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允能者,是要作到最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有现代化的科学才能,而南开学校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有现代化才能的学生,不仅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理论才能,而且要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成为新事物的创始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由来为巩固团体精神,南开在五四运动前就创制了校歌,编校歌的动议,是日在东京南开同学会欢迎当时赴日本参加远东运动会的张伯苓老校长和南开运动员茶话会上,由留日南开学生张蓬仙提出的。1918年末,张伯苓老校长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校后,即请音乐教员孙润生审定一歌,为“于聚会之时,千人合唱,以期神会而铸就南开真精神”,曲子采用的是西方的圣诞之歌——《oh Christmas Tree》。歌词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駸駸 月异日新 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 智勇真纯 以铸以陶 文质彬彬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镜箴南开镜箴,又称四十字镜箴、容止格言,是流传于南开体系的大中学校,仅次于“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他是由著名教育家、南开体系创建人张伯苓订立的。南开体系的各所学校在重要通道处都设有大镜子,提醒过往的师生随时注意仪容仪表,这些镜子上都镌刻有这段镜箴。镜箴要求南开学子拥有整洁合适、积极向上的仪容仪表以及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提醒学生注意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每逢开学时节,新生们都会被要求背诵镜箴,不忘张伯苓老校长的谆谆教诲。原文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来历张伯苓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合适的着装习惯和文明行为,张伯苓特意在天津南开中学东楼中的过道左侧(一说校门入口处一侧)立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张伯苓请严范孙书写的四十字:“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南开四十年校庆纪念特刊》)使学生出入校门有所儆戒,后得名“镜箴”,一直流传下来。
在南开主楼后广场上,悬挂着南开精神的象征——校钟。南开大学校钟[32]两边铜铸支架也呈钟型,支架上架一横梁,校钟悬挂其上。此钟体积巨大,重达3000多公斤,古香古色,给人一种沧桑感。每年新生入学,必到此钟处举行仪式。南开校钟静静地悬在主楼的后广场,学校每逢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都会鸣钟纪念。当年的校钟系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原是为庆祝李鸿章寿辰而制作的纪念钟,铜钟钟面铸有整部《金刚经》,重达一万三千余斤。1904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英军曾将该钟取走作日常用钟,八国联军向天津交还政权后,大钟移至海光寺,后海光寺赠与南开大学作为校钟。铜钟置于思源堂西侧,以4根弓形梁柱做支架,并悬挂于约2米高的台基之上。翻看南开旧时的照片,当时那口铜钟颇为壮观,是当时南开的一景。九一八事变1周年时,南开师生为铭记国耻,每日连敲校钟9响,次敲1响,再敲8响,用以象征南开人将铭记九一八国耻,钟声轰鸣,声震方圆数里。日,日军进攻天津,而驻扎在海光寺的日军则将炮口直接对准八里台的南开大学。南开罹难,建筑被毁,图书设备遭到野蛮劫掠,而万斤大钟亦不知所终。战后学校多方查索校钟,张伯苓校长曾致函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将军在日本几个掠夺物品集中地搜寻,但都杳无无音,校钟终难逃被毁的厄运。1997年7月,为铭记南开园被侵华日军炸毁60周年的惨痛历史,学校决定重铸校钟。新铸校钟是由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所长、南京静海寺警世钟设计者王钟泉设计,江苏冶金机械厂铸造的。大钟的钟槌与南京警世钟的钟槌共同出自一棵有着80年树龄的檀木,一南一北两棵钟槌堪称一对孪生姐妹。新的南开校钟重达3000公斤,钟高1.937米,寓意要师生员工牢记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钟的周边雕刻着60枚校徽图案,意寓60周年,钟的正面是“南开”两个大字。钟上文字由著名书法家康殷先生书写,左面是校歌,中间是校训。
专业设置主考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南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数理统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凌冰(教育)、姜立夫、刘晋年(数学)、饶毓泰(物理)、邱宗岳、杨石先(化学)、李继侗、熊大仕(生物)、蒋廷黻(历史)、李济()、萧公权、徐谟(政治学)、何廉、方显廷、陈序经、李卓敏(经济)、黄钰生(心理学)、张彭春(教育学)、柳无忌(英文)、司徒月兰(英文)、冯文潜(哲学)、张克忠、张洪元(化工)、竺可桢(气象、地理)、汤用彤(哲学)、范文澜(历史)、罗隆基(政治)、吴大猷(物理)
2007年至2012年南开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五年计划中,每年有300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并列第一)将赴国外一流大学和专业师从一流导师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本科生100人,研究生200人。大约每20名南开大学应届学生就将有1人获得公派留学机会。目前为止,南开大学“百人计划”项目已经实施5年。南开大学与国(境)外院校的协议交换生项目共有54个,每年可选派享受校际互免学费优惠待遇的交换生达181人次。南开大学数学学院与澳大利亚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南开大学信息学院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本科双学位项目,——西敏大学学位项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双学士学位项目等等。南开大学本科科研创新百项工程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一些同学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顶级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物理学院本科生张英杰等同学的研究论文“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of quantum emitters with different energy systems near a single spherical metal nanoparticle”在光学顶级期刊《Optics Express》刊发。该论文是张英杰、张若洋、张志帅、朱海波4名同学2008年起承担的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项目“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对稀土材料发光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目的另一研究成果“Surface polariton generation and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using a superlens”被同样是光学领域前沿期刊的《Journal of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刊登。化学学院2007级本科生张时远,在4年期间发表了14篇高水平论文。其中10篇被SCI收录,影响因子大于4.0的文章有5篇,最高的一篇发表在世界顶级化学刊物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为5.504。他的科技作品“以钴(II)离子作为功能基元的配合物性质研究”在天津市第十一届“挑战杯”中脱颖而出,并获得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日,国际顶级刊物《科学》杂志发表了由南开学院陈永胜教授组博士生李娜和美国德州达拉斯大学雷·鲍曼教授组博士后马修·立玛共同担任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研究组发明了由石蜡填充的碳纳米管纤维制造的人工肌肉,这种“肌肉”可以驱动超过自身体重10万倍的重物,并提供超过天然骨骼肌85倍以上的机械功率。
专业介绍专业类型专业名称专业层次专业名称专业层次医学类临床医学本科药学本科口腔医学本科历史学类历史学本科世界历史本科博物馆学本科哲学类哲学本科宗教学本科哲学类本科逻辑学本科工学类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自动化本科通信工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软件工程本科环境工程本科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本科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本科对外汉语本科本科编辑出版学本科绘画本科艺术设计本科英语本科俄语本科日语本科德语本科法语本科法学类法学本科社会学本科社会工作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国际政治本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理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物理学本科化学本科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微电子学本科光信息与技术本科信息安全本科科学本科材料物理本科材料化学本科环境科学本科应用心理学本科统计学本科生物科学本科生物技术本科数学类本科物理学类本科应用物理学本科管理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工商管理本科市场营销本科会计学本科财务管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旅游管理本科电子商务本科行政管理本科本科档案学本科工业工程本科物流管理本科工商管理类本科图书档案学类本科本科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经济学类经济学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财政学本科保险本科金融学本科金融工程本科
多数专业学费是元/年,少数专业学费比较高,比如: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的学费是11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三、四年级按学分收费,每学分300元,两年的全部学分数在80左右;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是10000元/年。住宿费是700-1200元/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安中学2004届毕业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