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剪辫子英语搞笑短剧剧本

您(@)目前可用积分:11011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转贴]剪掉这条屈辱的辫子!向清宫戏说不!
3412 次点击
10:58:28 发布在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我们看到屏幕充斥着对清廷人物的赞颂意淫,莫非不是一种悲剧?&早期央视的《康熙微服私访》《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且不说,近些年来,大辫子清宫戏死灰复燃一般的充斥着电视荧幕,先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和 《宫锁心玉》,而后又有《新还珠格格》,紧接着就是刚刚迎来大结局的《步步惊心》。&对着电视荧幕里的格格阿哥,观众们的崇拜之情似乎发自内心,更可悲的是穿越题材的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以清朝题材为最多。历史剧的作用,在于让观众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然而我堂堂五千年文明,莫非真的只有大清一朝之事可说?莫非只有大清一朝之人可赞了么?自盘古开天辟地,商周之战,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秦一统,楚汉争锋,两汉天子,三国乱世,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英雄豪杰,辽宋夏金乱世风,成吉思汗铁骑,大明江山再一统。这其中每一段历史可以演绎的故事都无穷无尽,是何原因让清宫戏火爆如燎原之势?答案是简单的两个字:无知。令人触目惊心的第一段对话曾问某清宫戏迷:“项羽是谁?”清宫戏迷不屑言道:“刘邦的死对头呗。”又问:“刘邦是谁?”清宫戏迷道:“项羽的死对头呗!”无奈再问:“他们俩谁打赢了?”清宫戏迷(肯定状):“两败俱伤!”再问详细,清宫戏迷只好去百度了,他甚至不知道刘邦是汉代开国皇帝,这件事不是我的玩笑,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第二段对话而另外一批所谓的“大清穿越”迷则更加令人无语。问某清穿迷:“唐朝皇帝姓什么?”清穿迷:“我反正知道有一任姓武,叫武则天。”句句真实,毫不夸张。当然,我明白这并不代表广大观众的普遍智商,可依然反映了一个问题:他们不了解中国历史,也不希望去了解。在此,举一个别的国家的历史剧例子:东海之外,倭国只有不到两千年的历史,却连续四十几年用大河剧系列将这段短暂且不怎么辉煌的历史演义的淋漓尽致。反观我国,历史剧的局限岂是仅限于清朝?简直是仅限于所谓的“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之中了。名著电视剧不如清宫戏火真的是因为拍的烂吗?&我们并不是在反对一切清宫题材的电视剧,而是希望电视荧幕上有更多好的内容出现。如四大名著的新版,除新红楼梦之外,其它三部较老版本都有不错的突破,可观众给予的是一通乱骂――而且大多都是还没看过就开骂。新还珠也是翻拍,怎么不骂了呢?因为不是名著?不是名著就可以翻来覆去的歪曲人们对历史的印象么?就可以无限制的歌颂那个伟大的乾隆爷皇阿玛么?关于名著翻拍的一段有趣对话说到四大名著的翻拍,说段趣闻:近来听一个喷客大骂:“张纪中糟蹋名著,新西游记真垃圾。”我问道:“你看过新西游记了?”答:“没看过,但看了剧照,很雷人,和老版差太多,总之就是张纪中垃圾。”于是我再问:“新水浒传如何?”答:“更垃圾,一群小生去演英雄好汉,比老版水浒差太远。”我只好告诉他真相:“亲,老版的水浒是张纪中拍的。”清宫戏能如此火爆的原因如此坑爹在此,并无意去捧张纪中的臭脚,只想说如今的电视观众太浮躁,一旦认定了某种模式的口味,就再难接受新的东西,新西游记在网络上目前只有枪版,因为卫视台还没播出。到大范围播出时,你看过了再来破口大骂,或者用遥控器行使你的权利都是理所当然的。但这部戏你还没看过,就对它如此如此刻薄,实在悲哀。这悲哀不是张纪中的,张纪中早已领钱走人了。这悲哀也不是观众的,因为观众还在看《步步惊心》。这悲哀是属于四大名著的,因为熟悉四大名著的人越来越少了。没看过西游记原著,所以不知道猪八戒其实是野猪,没看过水浒传原著,所以不知道他们就是一口一个哥哥的喊。因为对名著仅限于一部老版电视剧的了解,所以观众更能接受清宫戏,因为――不管哪部清宫戏,演员都留大辫子!!!!因为大家习惯了大辫子,觉得亲切,觉得见了皇帝高喊万岁万万岁很亲切,觉得做皇帝三宫六院里的一个嫔妃很幸福,觉得如果能穿越回清朝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很想对试图穿越回大清的人说试想我们的下一代,看着辫子清宫戏长大,女孩日日做着格格梦,男孩夜夜想当八旗兵,问及中华五千年文明,只知三百年,岂不可悲?很想告诉这些清宫戏迷,你们深爱的那位乾隆爷的孙子道光皇帝把香港给了英国,从此让中国陷入了屈辱和落后的一百年!你们这些穿越党,怎么不穿越到同治皇帝那里去,问问他是怎么得花柳病死的,又为何不穿越到光绪皇帝那里去,问问慈禧太后是怎么向八国宣战,然后扔下北京城的百姓抱头鼠窜?为何不穿越到宣统皇帝那里去,问问他是如何当了倭国的走狗,成为傀儡满洲的帮凶?如今,无限制重复清宫戏的套路,让我们陷入一个麻痹、意淫、没有灵魂的“虚假紫禁城”当中。在我们能够熟悉背诵清十二帝名讳,甚至能知晓当时的艺术家、学者名讳的时候,是否已然忘记,清朝只是中华历史上诸多朝代之一?是否已然忘记,这是一个因侵略而诞生,因文字狱而令人发指,因丧权辱国而世界闻名的朝代?一百年前我们剪掉了那条屈辱的辫子,这条辫子上写着中国人的奴性,而真正的奴性却一点点的死灰复燃。向清宫戏说”不”,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拍这段历史,不可以演绎这段历史,只是权衡我辉煌五千年之灿烂,是否能够多一些其它朝代的历史作品,其它朝代的穿越作品,其它故事的翻拍作品?如果你同意荧幕上少出现一些辫子戏,多出现一些其他题材的古装剧、历史剧、神话剧,请签名同意,如果你是清宫戏迷,多有得罪,请恕在下无礼之罪。&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东方魅力男子]
[高射炮兵]
[清凉的一夏]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43:10 &&
我承认我就喜欢看清宫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13:11 &&
强烈支持楼主,大辫子让中国从领先世界到落后世界一百年,让中国人从世界文明的先驱到任人宰割的奴隶,那是中华民族屈辱的,黑暗的三百年,只要稍有历史常识的人,只要是华夏汉唐的子孙,都应该剪掉这根猪尾巴!!!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40:47 &&
得向楼主你好好学习才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41:27 &&
楼主激动了。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人家拍了清宫电视剧,而且还能不断翻拍,说明观众中有需求,投资方有丰厚的回报。如果要和穿越类清宫戏对着干,也不是没有办法的。思想的东西用思想解决,市场的东西用市场解决。现在能拍成电视剧的穿越清宫剧,原著小说一般是女主女频类的,其实小说本身并不算太热门,读者群以小白、小女生类居多(当然这些同志也是穿越类清宫戏的重要拥趸),只是翻拍成本较低,而且内容不敏感,基本和言情剧一个套路,方便编剧改编。现在网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反清类穿越小说,要么主角在明末力挽狂澜,要么主角在清末改变国运,像《窃明》、《二鬼子汉奸李富贵》、《1911新中华》、《篡清》等等,都是剧情热血、反清复明(民)的穿越小说,题材内容比现在搬上银幕的穿越类清宫戏大气多了,也更精彩,读者相当多,如果能拍成电视剧,人气肯定盖过清宫戏,而且也能改变观众口味。当然,这类小说涉及太多的历史、政治问题,编剧改编起来也更困难。所以说,只是反对清穿戏没用,你还得拿出更好的新东西来吸引受众和满足市场需求,而不是只会炒炒四大名著的陈饭,否则还是没人看。如果能够用其他更好的电视剧让投资方获得更好的回报,那么肯定会压缩清穿剧的市场份额,这比单纯粗暴地不让别人拍要好得多。韩国原来拍了部电影叫《2009,失去的记忆》,就是以穿越题材来展现抗日救国的主旋律,剧情精彩、主题鲜明,美国人的《终结者》系列其实也是用穿越题材来表现拯救人类和未来的主题,效果也很好。这都说明人家的思路和办法灵活得多。一句话,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以穿越类反清剧盖住穿越类清宫剧就行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08:48 &&
看自己所喜欢的,我觉得没错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22:38 &&
跟市场无关,唯一的原因是:辫子戏容易通过审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24:50 &&
容易通过审查的都是题材不敏感、审查部门也容易把握的剧本吧,并不只是有清宫戏。那么,投资方为什么不去拍其他也容易通过审查的剧本呢?说明还是市场在起作用吧。像现代都市剧和现实结合太紧了,拍不好就太假太让人吐了,收视率不高,容易赔钱。反而像清穿剧这样的架空历史剧,不涉及现实问题,有一定的想像和戏说空间,而且又能够把言情剧套路用上,只是把故事背景和时间放在清朝,编写非常方便,也能够迎合和满足一部分市场需求,有收视率保障。投资方当然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必须指出一点就是,现在电视剧本编剧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专门写小说的作家相比还是差距太大,搞快餐文化的太多,缺乏戴着脚铐跳舞的智慧和水平,剧情弱智得也很要命,所以的确很难搞出精品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45:56 &&
对喜欢清宫戏的人蛮无语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50:14 &&
剪掉这条屈辱的辫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4:15 &&
弱智有弱智的嗜好。
本版块主题总数:64270 / 帖子总数:377049
今日论坛共发帖:21369 / 昨日发帖:29955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贴]剪掉这条屈辱的辫子!向清宫戏说不!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当前位置: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给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这种现象与下列哪..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给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题型:读图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故选C。点评:关于辛亥革命,学生还要知道,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电视剧《闯关东》中,有给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主要考查你对&&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
南京临时政府: 1911年,孙中山自海外归来,并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诞生。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和9名部长组成。南京临时政府中虽然有立宪党人和旧官僚,但革命党人占据着主要地位。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权。它的成立,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一个尝试,宣告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帝制的彻底崩溃。《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共7章56条,主要内容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1911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会议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但是政府中也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南京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措施:孙中山在领导南京政府的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政治方面: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经济方面: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清朝的苛捐杂税。文化教育方面: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社会生活方面: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对外方面:为了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临时政府颁布《宣告各友邦书》,宣布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缔结的一切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申明条约期满为止。孙中山: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驱。1866年孙中山出生,早年学医,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开展护法运动。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总理。1921年再举护法旗帜。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同年决定国共两党实行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日逝世。兴中会:兴中会是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于1894年11月,由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式成立。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2月,孙中山到香港,联合当地的进步团体辅仁文社,成立了兴中会总部,重新修订了《兴中会章程》,并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檀香山兴中会的创建和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基本形成,从此坚定地走上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道路。1895年10月,兴中会发动了广州起义,因事泄而未成。1905年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等共同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于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大会推举了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科总干事。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的成立基本上结束了各革命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是都没有成功。武昌起义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出现了分裂。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思想的集中概括。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族贵族为首清朝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纲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的关系:&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在东京建立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它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刊机关:《民报》。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主革命团体:&&黄花岗起义:日,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日,孙中山在槟榔屿秘密议定广州起义的计划。1911年1月,黄兴、赵声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进攻广州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因伤亡过大退却。方声洞、林觉民、喻培伦等一百余人被捕就义,事后,收殓遗骸72具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徐锡麟起义: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徽、浙江等地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徐锡麟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与女革命党人浙江同盟会负责人秋瑾联系,准备于浙、皖两省同时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就义。后来,秋瑾也被捕杀害。辛亥革命的成就: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比较及形成不同的原因:1、相同点:(1)阶级属性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2)主张有相同的一面,即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3)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产生的。(4)都有进步性。(5)都脱离群众,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存在着局限性。2、不同点:(1)方式上,维新派主张改良,革命派主张革命。(2)认识上,维新派对清王朝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封建和反清主张,局限性更明显;而革命派则提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3)作用和影响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实际影响更大,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产生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二者是资产阶级中的不同派别,维新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与封建主义及帝国主义有一定的联系;而革命派则是中下层分子,其革命性较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以后帝国主义再也找不到稳定的代理人,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抗中迅速下台。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作了条件。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这一时期出现了亚洲解放运动的高潮。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其失败的经验教训:1、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具体表表现:(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2、失败的原因和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在中国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则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中国之一系列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比较:1.相同点:①产生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②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③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④实践结果: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严重;⑤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反动势力的破坏,主观原因是本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⑥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2.不同点:①代表阶层:戊戌变法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辛亥革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②变革的手段和目的;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体;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辛亥革命主张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⑤实际影响:戊戌变法的法令基本被废除,其主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背景:(1)武昌起义后,腐朽清政府已经无法维持局面,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得到了列强的赏识。(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的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压,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3)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向革命派进攻。(4)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2、经过: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北洋军阀: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发现相似题
与“电视剧《闯关东》中,有给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这种现象与下列哪..”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69671818161914891938458060218887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搞笑短剧剧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