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797数字代表的意思意思 和798

798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798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这就是798艺术区,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707,南至将台路,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面积60多万平方米,稍作装修和修饰。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2001年,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797在北京的东北角、751、北起酒仙桥北路,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1964年,谢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麻烦采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从50年代末到1964年,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718、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直到2001年。 从2001年开始,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东至京包铁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一般指北京798艺术区。同时,或称大山子艺术区,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大山子798厂艺术区等798除了指数字以外,798也指代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
如果是数字意思 ‘去酒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798艺术区”的调研 doc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关于“798艺术区”的调研 doc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7|
上传日期: 07:34: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798艺术区”的调研 doc
官方公共微信采用新电路,开发新产品——数字相位控制电路 TC797 TC798
数字相位控制电路&TC797A和TC798A
TC797A和TC798A是单同步三相数字触发电路,用于三相半控全控桥可控硅整流触发和三相交流调压反并联与双向可控硅触发。TC797A适用于50HZ,TC798A适用于400HZ。电路在TC790A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只用单同步生成单锯齿波,采用晶振和数字化设计提高了精度和三相均衡性,而移相部分考虑到习惯用法仍采用锯齿波,有多种功能,具有高精、易用、稳定可靠的优点,外围元件少而性能优良, 同时由于单同步采样,使其应用和单相触发电路一样方便,因此便于触发板设计与应用。不用同步变压器,也更有利于节约和环保。
电路为单电源工作,工作电压9V-15V。
电路采用晶振作为时基。三相不均衡性小于0.15°。(注:TC797A电路在50HZ或TC798A电路在400HZ下均采用频率为4.9152M的晶振)
单同步正弦波或方波信号输入。
单锯齿波调相,移相电压可根据锯齿波的高度进行移相,调相角0-180°。
器件内部设计有交相锁定电路,抗干扰能力强。
输出可选调制或占空方式。
输出可选全控双脉冲方式和半控单脉冲方式。
以A为同步可选正相序输出或反相序输出。
禁止输出方式可选锁定和不锁定,锁定方式需复位后允许输出。
二. 逻辑框图和电路原理:
逻辑框图:&
电路原理:
电路18脚为同步输入端,高于电路电源电压的1/2为正半周。取三相电的其中一相经变压器降压后作为A相同步电压,也可用给板子供电的交流电源作为A相同步,或用光耦输入,通过电阻网络进入18脚;也可直接用方波输入。要求输入端上同步电压峰值不大于电源电压,同步电压经过极性判别电路检测正极性,并在17脚的电容上形成锯齿波。
晶振电路在电路的16脚和15脚的晶体(4.9152M/50HZ下;5.89824M/60HZ下)与阻容上形成振荡,经过分频作为时基。TC797A用于50HZ,17脚上的积分电容可用0.068-0.1μ;TC798A用于400HZ(4.9152M),17脚上的积分电容可用0.01μ,可以得到8V左右的锯齿波,电容用得大,锯齿波幅值低,反之锯齿波幅值高。
电路1脚为给定电压输入,开机需要初始化处理,可以采用A图的阻容方案,也可以采用B图的有源方案,B图效果更好一点。
给定电压通过1M电阻和0.022U的电容滤波进入1脚,和17脚上的锯齿波通过比较器后在正半周给出+A相移相角触发脉冲,通过五次60°分频计数,给出-C相、+B相、-A相、+C相、-B相移相角触发脉冲。每相移相点后有30°计数,决定了触发的宽度,2脚在悬空或高电平时,在30°的触发宽度下输出为8个调制脉冲;2脚在接低电平时,触发为30°的占空脉冲。
电路3脚为禁止端,输入门限为1/2电源电压,高于此电压电路输出禁止。4脚为复位端,根据4脚的接法有两种情况:①锁定方式:当4脚悬空或高电平时,3脚高电平,输出禁止,3脚再成为低电平后,输出并不恢复,必须要4脚接低电平,输出才能恢复。②不锁定方式:4脚接低电平,3脚高电平,输出禁止,3脚成为低电平,输出恢复。
电路5脚为单双脉冲输出选择端,5脚悬空或高电平时,输出为双脉冲方式,这时输出脚从12-7脚(正序时)为+A、-C,-C、+B,+B、-A,-A、+C,+C、-B,-B、+A。5脚为低电平时,输出为单脉冲方式,这时输出脚从12-7脚(正序时)为+A,-C,+B,-A,+C,-B。
电路14脚为相序选择端,悬空或高电平时,输出为正序方式如上;14脚为低电平时,输出为反序方式,在5脚选为双脉冲时,输出脚从12-7脚为+A、-B,-B、+C,+C、-A,-A、+B,+B、-C,-C、+A。5脚为低电平时,输出为单脉冲方式,这时输出脚从12-7脚为+A,-B,+C,-A,+B,-C。脉冲输出脚有15mA左右的输出电流,请加驱动管放大输出。
三、管脚图与管脚功能表:
移相电压输入
调制占空选择
禁止端(VH)
复位端 (VL)
双单脉冲选择
正反序选择
A相积分电容
A相同步输入
四、参数和工作条件:
移相工作电压
静态工作电流
控制输入电压
同步电压Vp-p
输出限流电阻
锯齿波积分电容
输出驱动电流
五、波形图:
六、电路应用图:用TC797A设计的开环控制电路
七、电路同步接入的说明:
电路上形成的锯齿波,是将正弦波线性化,因此电路的锯齿波的范围应和被控对象的工作区间相一致,才能有正确的移相控制。但是三相电只在正序的情况下不经过或经过变压器后会有12种相位的输出,所以要对常用相位作以说明。
上图中W1和C1可以形成30度的相移调节,在三相电直接或Y/Y零的情况下,如果是整流电路,可以将2K调到零,不要30度相移,这时锯齿波将和正弦对应;当然考虑到整流只用120度,也可以后移30度,最后都要对最大导通角进行限制。如果是交流调压,则和整流不同,在三相无零线的情况下,必须用双脉冲触发反并联可控硅,并且锯齿波是和交流换相点相对应,同步如果还用零状态下的A相,30度的相移是必须的,否则就要用AC相的变压器采样同步。在三相有零线情况下,可以用单脉冲方式将正半周触发脉冲和负半周触发脉冲相或触发双向可控硅,但本电路触发脉冲不能在零导通角时消失,在零导通角时有过界的30度脉冲,所以要有最小导通角限制。如果同步用光耦采样,由于光耦要在一定正电压下才能工作,所以正半周可能变小,但并不影响 TC797六路输出的相位关系,因而只是移相范围也相应变小。
在主回路有主变的情况下,请了解主变加入后对被控电路产生的相位相序关系,方可正确选定A相进行同步接入。
西安广角电力电子开发部
地址:西安市太乙路8号
邮编:710054
电话:(029), ,
户名:西安广角电力电子开发部
开户行:建行西安友谊路支行
西安广角电力电子开发部&
Copyright &copy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798工厂以前是做什么的?797 799是厂区不同吗?_百度知道
北京798工厂以前是做什么的?797 799是厂区不同吗?
提问者采纳
经七星华电集团批准;原二分厂定名为718厂,是原国营第798厂部分骨干员工参股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制造企业。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始建于1952年。 北京七星飞行电子有限公司,根据北京市电子工业领导部门的决定,在原来分厂的基础上。七星华电科技集团飞行分公司即原国营第798厂。之后,同时不断向其他门类扩展。联合厂解体后,798厂也由以生产为中心的车间到分厂制承包经营、“飞行联发电子元件有限公司”(原798厂高功率电容器分厂)等,成为其旗下分公司,上万个品种的电子元器件产品体系、707等五个厂并入该集团,即磁性材料和陶瓷材料为两大主力产品类别,工业企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706、高功率电容器。1964年4月、金属软磁,将797,相继并入“北京飞行波德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00万元,“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为其第二厂名,生产电子元器件的国家大二型企业、混合集成电路和敏感元件等,联合厂分解。 工厂市研制?为当时的民主德国所援建。产品仍以“黑磁”和“白瓷”;七星华电占新公司总股本的51%,鉴于企业发展需要。 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及国企的不断推进,逐步形成了九大系列、“独石电容器事业部”等,成立“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博达电子元件有限公司”(原798厂独石电容器分厂),再到股份制改造、“飞行波德电子元件有限公司”(原798厂金属磁粉心分厂),水陆空交通便利的“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于是,组建“北京七星飞行电子有限公司”。公司下设“磁材事业部”,座落在气候怡人,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有关文件,798厂独立运营后。1953年改厂名为“718联合厂”、磁钢分厂等,尚未转制及组建公司的陶瓷材料及电容器分厂:软磁铁氧体;原四分厂定名为706厂;原七分厂定名为707厂,原798厂对其下属已经转制的子公司重新进行整合,风景秀丽;原五分厂定名为751厂。联合厂内分六个分厂和一个研究所,陆续组建了“飞行泰达微波器件有限公司”(原798厂微波器件分厂),为国有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控股、718前身是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三分厂。国营红星无线电器材厂(国营第799厂)国营红星无线电器材厂建于1939年、敏感元件分厂、798、“陶瓷事业部”。 北京七星飞行电子有限公司组建于2002年。其中包括,固定资产2500万元,原一分厂定名为797厂、金属永磁,各分厂成为独立法人,以产品门类不同而划分为若干车间、陶瓷电容器。 2002年末、微波铁氧体器件、独石电容器,占地12万平方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原三分厂定名为798厂,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本企业员工占总股本49%。 2001年末,拥有员工500多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北京798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798厂是原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三分厂的代号,7开头的工厂都属于原第四机械工业部(四机部),797、799是其他四机部的工厂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京798从军工厂到艺术区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
如今的798是中国城市文化的急先锋,一个引人注目的时尚新宠,一个过去与未来、现实与理想、荒诞与正经奇幻组合的试验场……从军工厂到艺术区,这一改天换地的转变,其步伐之快、势头之猛,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原因何在?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发?在策划“工业遗产”专题时,798作为一个典型个案被我们“相中”。作为一个工业遗产,798与上海江南造船厂或沈阳铁西区的大型工厂显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选择它却是基于另一种典型性:从工厂区到艺术区,从工业到后工业,从沉寂到活跃,从保守到创新,从封闭到开放,从低租金到高代价,从纯民间到政府的介入……一切的转变都是在不经意中“转瞬”即成。798过去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也叫国营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此前是718联合厂(即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三分厂,曾在国家建设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8联合厂分家,才有了798厂。自上个世纪90年代,聚集在酒仙桥地区的各电子工厂均大规模转产或停产。经过企业调整,797、798、706等七个工厂合并为七星集团。现在的798艺术区也称大山子艺术区,是对七星集团属下这一区域的统称。第一次采访是在4月21日,那也是我的第一次798之行。如果不是有熟人指引,要想找到798艺术区可能会多费一些周折。进入艺术区的东门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墙上挂着的牌子上写着“酒仙桥路4号”。从院门到798艺术区还有一段距离。这一片原是718厂的厂区,路边矗立的宏源公寓和相对成熟的社区环境,暗示着原来的工厂区曾经历过房地产开发时代。再往前行,工厂的面貌逐渐清晰,横七竖八的管道,高耸的烟囱,“文革”时期的标语,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以及不断传来的机器轰鸣声,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工厂;而艺术展览的宣传海报,画廊、工作室的指示标牌,引人注目的雕塑作品,时髦的青年和穿梭往来的外国游客,一切又构成了极强的艺术和时尚氛围。少时记忆中的工厂环境与奇思幻想的艺术构思的组合,让人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这是一个氛围独特的工厂,同时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区。工业与艺术,竟能彼此相安,甚至相得益彰,这在中国的其他工厂中是难得一见的。我想了解这一特例是如何产生的,或许这对中国的其他工厂有些借鉴意义。我把采访的目标锁定在黄锐、徐勇、李向群和田畑幸人等人身上,因为他们都是798这个过去的军工厂向如今的艺术区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田畑幸人:我的存在给欧美艺术机构的进入吃了定心丸。正逢798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我们约好了在798的“老工厂”咖啡厅与北京东京艺术工程的老板田畑幸人见面。坐在他旁边的手钱和加子是个文静而漂亮的日本女孩。她是前天从东京飞到北京,专为参加第二天下午的“日本动漫展”的开幕式,赶到798时已是晚上10点。我很关注她对798的第一印象。“我感到是进到了一个大工厂,隐约中,可以看到高大的烟囱,大体积的厂房。但第二天就不是这个感觉了,这里有很多展览,有很多有活力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来参观的人也很多,这在东京是不能想象的。”这是她的第一次中国之行,在798的两天已让她兴奋不已。与和加子喜形于色形成对照,田畑幸人显得很理性。他说他每个月都要从东京往返北京一次,兼顾东京画廊和北京东京艺术工程两边的经营。而798艺术区的形成乃至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都和他有一定的关系。“我的东京画廊建于70年代,从1989年就介绍中国的艺术家来日本。我一直想在北京或上海开一家画廊。但上海的商业气息浓,我更喜欢北京的文化艺术氛围。通过朋友黄锐的介绍,我来到这个工厂。2002年,我决定把北京东京艺术工程设在这里,一是因为这儿的面积很大,二是便宜,即使失败了,损失也不会很大。我刚来的时候这里只有一家书店,据说现在有几十上百个艺术家入驻了。”他所说的第一家书店是美国人罗伯特的艺术书店,而罗伯特本人也对798艺术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外国人对798的关注和参与,便与他密切相关。“作为首批进入798的艺术机构,你觉得自己对798艺术区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我问他。“欧美画廊刚开始对进798持一种怀疑态度,但东京画廊这几年在798的持续发展,给他们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我展览的都是中国有性格的艺术家的作品,是非主流的,但也没受到政府限制。我的存在给欧美画廊吃了定心丸。”其实田畑幸人对北京798的作用还不仅限于此,他对厂房建筑价值的认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初来时,吸引我的就是这里厂房的建筑风格。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东方式的,而是欧洲式的风格。日本没有这样风格的建筑,甚至这种风格的建筑在亚洲也不多见。能在中国看到这样的建筑,并在这样的建筑中举办艺术展览,非常有意思。”他所说的这种建筑是德国包豪斯风格的。通过翻阅资料,我知道这片厂区是由原民主德国援建的,1954年秋开始动工,1957年10月建成。当年邀请了50多位德国专家进行建筑设计,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和包豪斯设计理念。徐勇:进入厂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一种感动。现在没人说得清谁是第一个进驻798的艺术家,但改变798命运的灵魂人物肯定少不了徐勇。徐勇是以拍胡同而出名的摄影师。一个周六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徐勇的时态空间。这是798艺术区中颇具代表性的地标式建筑,1200多平方米的典型包豪斯风格的厂房几乎没有任何装饰。角落里保留着4台机床,墙壁上红色的“文革”标语很是醒目。我注意到有一行不是很大的字:“124夺权就是好”。那是1967年的1月24日,厂里的工人把厂领导的权夺了,这件事被工人大书特书在车间的墙上。其实这些标语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它已成为一种符号,代表着中国20世纪60年代所特有的信息。而50年代的信息则主要通过德国人设计的厂房和制造的机器表现出来。也许这便是徐勇为他的空间所赋予的“时态”含义。徐勇是2002年来的,那时罗伯特已经入驻厂区,徐勇时常过来玩。“当时工厂正在转型。按原有的规划,这里是要被拆除的,改造成一个电子城。我准备租的这个厂房已经闲置了5年,一片破败,没有一块玻璃是完整的,到处是油垢、尘土,但厂房建筑非常高大,空间非常好,我当时就决定大面积地租下来。”“当时租金很便宜,6毛多一平方米。我觉得这里的厂房和胡同很像,它们在我眼里都是一种可利用的人文资源。这个厂按照它原来的价值,经过50年的折旧,它的资产价值已经为零了,但经过50年的积累,它的内涵反而更丰富了。工厂经历了从新中国刚刚成立、中苏友好时期、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整整跨越了50年的历程。所以一进入厂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一种感动在里面,在这里体验到的不仅是现代的艺术,还有中国的历史。”“我现在租的厂房以前是陶瓷零件的加工车间。”徐勇是洛阳工学院毕业的,当过工程师,对工厂的机械设备相当了解。“这个车间起码有100来个工人,里面是车间主任的办公室和模具库,我把它改成当代艺术书店。后面的酒吧也是个车间。酒吧里桌子的支撑都是机器的附件,我特意保留了很多工业的元素,把它们作为一种装饰。”我现在所看到的时态空间是徐勇经过8个月、投入100多万改造成的。其实这在当时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当时租约合同签3年,2005年这里是要被拆除的,那么前期的投入也就白费了。而艺术家的闯入和他们有声有色的当代艺术活动,却改变了工厂原有的规划。“七星集团一开始把厂房廉价地租给我们,是对闲置厂房的一种利用。但无心插柳柳成阴,想不到这里形成了一个艺术区。2003年我们推出了一个‘再造798’的活动,所有的空间,都同一天对外开放。当时活动的影响很大,一天来了上千人,是北京当代艺术活动从来没有过的规模。”徐勇滔滔不绝。 从2003年的“再造798”,到随后的三个艺术节中,参与的艺术家和机构的快速递增:从2004年的10家左右,到2005年的40多家,再到今年的80多家,798当代艺术活动的跳跃式发展,已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我把这个过程比喻为烧开水,从0度到99度,有一个水温慢慢积累的过程,一旦到了99度,就沸腾了。北京改革开放将近20年,就像烧开水的过程。同样是北京民间自发形成的活力地带,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什刹海、中关村相比,798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升温到沸腾的过程。”徐勇解释说。李向群:保护一个老工业建筑遗址,保护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文化产业。我们采访李向群的那个下午,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的样子。顺着指示路牌,我很容易就找到了李向群的“0工场”。这是厂区中的一个独立4层小楼,大概是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以前曾是厂区的食堂,周末的时候,也兼作舞厅,里面的面积就可想而知了。我采访的每个人,都会给我讲一段他所经历的798的历史,李向群也不例外。“当时中央美院做抗战纪念馆的雕塑作品,知道这里有闲置的厂房,就租下来做雕塑放大工厂,那大概是1998年的事情。”“当年你来的时候这里是什么样的?”我问他的时候其实更想了解798从一个工厂转型到一个艺术区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的点。“这儿给我的印象很冷清,有点儿像今天阴天的感觉。我刚来时,雕塑工厂对面的厂还在生产,后来就停了。与五六十年代的辉煌期相比,早已今非昔比了。”其实798的衰微,不仅仅是传统电子工业的退化,也是国营老工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而正是它的衰落,才给艺术家的进驻带来机会。我知道798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作为人大代表的李向群提出的一项议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想知道798当时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当时物业说准备把地给卖了建公寓,大家都紧张了,开始出谋划策想办法。当时我正好要去开人代会,决定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议案提上去。我还清晰记得那是2月18日,是提交议案的最后一天,我把议案交给人大秘书处,题目叫‘保护一个老工业建筑遗址,保护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文化产业’。”我知道关于工厂拆与留的问题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798已被北京市定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那么798以后的发展会如何呢?“这取决于北京市的政策法规。现在798面临的最大危机可能就是房价问题,这直接关系到这里艺术家的生存。虽然涨价提租是必然的趋势,但不应当这么快。像艺术家自己花钱改造、搭建的楼层也算面积,这点极不合理。继续这么下去,这里的艺术家可能真的走了。”但艺术家为何不去像北京机床厂或像首钢这样的地方呢?“798的条件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798位于朝阳区,这里离首都机场、艺术学院、东部新的使馆区、CBD都很近,这意味着它更容易走向国际化。以前艺术家比较集中的地方像宋庄等地,位置比较偏远,而且那个地方是属于内向、封闭型的,798是开放和外向型的,是展示给大家看的,所以能留住人。”706厂的老工人:798的变化和发展,与我们没关系!又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准备去706厂,那里也有一个大型展览。无意间看到一位工人师傅推着摩托向我迎面走来。周末厂区里游客很多,但很少看到工人,所以看到他感到很新鲜,便主动上前与他攀谈起来。我特别想知道工人对现在厂里的变化有什么感觉。“艺术家刚进来时,没什么感觉,我们还在工厂干呢。我进厂时16岁,初中毕业,是1970年,国家分配来的。”老师傅姓高,是一名车工,2002年内退,一个月拿400元退休金,目前在厂区中一个私人承包的车间干活。他的哈利摩托车是前年花8000多元买的,可以看出他的生活并不窘迫。他的工友有的还在厂里干,一个月挣1000来块钱。“租出去的厂房多了,按说厂里的效益会更好,会改善你们的福利吗?”“没有感觉。”他的回答开始变得简短起来。“那是我们车间。”他指着我要去的706厂。我请他陪我一起去看一下他工作过的地方,他痛快地答应了。穿过一条马路就属706厂区范围了。“这儿原来的绿化比现在好,环境也比现在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我能明显感到他对老工厂的眷恋。“这是德国人1956年帮助建的。瞧脚底下有坑的,以前都是放车床的。这是电缆沟,我的机床就在这儿。我在这儿的时间最长了。”他带我走进厂房时,硕大的空间让人震惊,比徐勇的时态空间还要开阔。这是一个“原生态”的旧车间,玻璃是破碎的,还没有人为清理整修的痕迹。我跟着师傅走到他曾工作的地方,但那儿已经不见有机床。“窗户为什么都朝北开呢?”“朝北太阳光不会直射。铁、钢这些金属零件反光,太阳一射,就看不清了。我们生产的零件用来制作光学设备,是属于电子专用设备。以前是国家下达任务,后来市场经济,国家不管了,我们就做起了游乐设备。”“对这个厂的变化和发展有什么想法?”我问他。“无所谓,和我们没关系。以前还进来看看新鲜,现在不常来了,上班忙没时间,下班就赶紧回家做饭去了。”黄锐:下一步我要拆798的墙。墙内的798只是个概念,我要把这个概念扩大。与北京东京艺术工程比邻而居的是798的一个重量级人物——黄锐,他的工作室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私人空间。“我进来第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屋子,我决定要住在这里,这儿的环境、氛围、气场,一下子把我吃掉了。”他的空间别具一格。9米高的厂房经过改造变成两层,一层是会客室和餐厅、厨房,二层是卧室和工作室。跟着主人来到二层,既有曲径通幽的巧思,更有豁然开朗的达观。拱形房顶上还保留着老厂房原有的风道口。工作室里的一个木箱应该也是厂里的老物件,上面有语录,还有“电工”、“钳工”等字样。在北京,在紧张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能拥有这样一个奢侈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本身就标志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对黄锐的采访是从他主编的《798工厂》一书聊起的。从他编的书里,我知道在50年之前,这里是一片100多万平方米的洼地。当时国家直接拨款900万卢布,折合人民币1.5亿元,筹建新中国的电子工业基地。当时这属于国家级战略工程,代号718。718联合厂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援建的156个项目外单独设立的第157个项目,其他156个项目都由前苏联援建。中国提出要建设电子工业基地,而当时苏联的电子工业也是从东德引进,所以援建电子工业的计划就转向与东德合作。《798工厂》编于2004年。“编这本书在当时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楚,就是要保护这个老工厂。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开始挖掘这个厂的历史。”黄锐解释道。“我们来做这件事情实际是想给政府一个启示,一种情绪上的冲击。这儿过去有辉煌的历史,国家投入那么多,而且还曾是一个时代的骄傲。”确实,书的记录方式很客观,尤其是工厂的老照片,很珍贵。而大多数人,都在不经意间,把那一段离我们并不太远的历史给遗忘了。从黄锐那儿我了解到,这部书是艺术家“再造798”的一个后续产品,它和李向群向人大提出的保护798的议案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艺术家们联合保护798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过作为策展人,黄锐总是会给人一些出奇不意,他更关注现在和未来的798。“其实798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化的一种觉醒力量。当代艺术的最大魅力是脱离条条框框。现在这里被定位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的主角是艺术家,但许多官员到我们这儿来时都指指点点。”黄锐说话的语速很慢,但笑声却很爽朗。“下一步我要拆798的墙。墙内的798只是个概念,我要把这个概念扩大,让它传染到周边的地区。”我们:在中国制造的背景下,798成为一个中国创造。接受我们采访的人还有很多。虽然只和七星集团物业公司的戴嘉琪书记打了一个照面,但他的和蔼与干练,还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把我带到刚刚成立不久的798艺术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我见到的4名工作人员,都是从七星集团抽调过来的,他们的新工作还没有走入正轨。而关注798的人却更多。一直从事景观设计研究的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分析说:厂房之所以赢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是因为工业建筑有别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和景观,因而可容纳各种非日常的活动,为艺术家的个性设计和创造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旧建筑是有历史和故事的,通过物质的元素,给空间带来一种非物质的氛围,并弥漫四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所感。这是新的建筑设计所不能带来的。我的朋友阿健也对我说:“与三里屯酒吧或后海那儿比,这儿的空间和距离更充裕一些,没有一点儿拥挤和压抑的感觉,可以长时间的待;很多看上去完全没有用的东西,像破房子、旧台子什么的,好像都是你的。很多男孩子天生都有机械情节,都挺迷恋工业氛围的,老厂房能让他们撒点野。”阿健甚至还一本正经地对我说:“现在不是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吗?我觉得798现象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不要把什么都拆了建新的,旧的加以合适的改造,也会非常好。这样既节约又舒服,还能保留历史。我们的城市总是在完全否定旧的基础上建新的,但有些新的东西其实很丑。” 随着对798了解的加深,我们对它的关切也更多更深。798虽然只是军工厂的代号,但对于艺术家来说,却是一个巧妙的组合:798,三个顶天立地的数字。对于过去的798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798厂在今天的命运是当年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无法预料的。但现在大量进驻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又有谁能预料798未来的命运?如果说我们正处在前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发展的转折点上,那么798的存在便是这一转折的见证,从标准化的规模生产,到突出创意和个性,798浓缩了这期间各种变化的缩影。但798在中国并不孤立。除北京外,上海、昆明、成都、广州等地也都有类似的区域。798的发展以及北京政府所承担的角色,也许会对全国起到示范作用。798也许是中国离世界最近的地方。2003年,北京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年度十二大世界城市,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大都会的能力和潜力。国外媒体认为798艺术区是中国的希望;在798,人们可以看到其他地方无法显示的当代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中国最有创造力和代表性的内容,可以看到一个诚实的和真实的中国。以至有人称:来北京去了长城、故宫而没有去798艺术区,就算是没有去过北京,就算是不了解中国。798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在中国制造的背景下,798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国创造”。
责任编辑 /
图片编辑 /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加载更多评论
读者服务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一体机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