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的是快乐里女人为什么不快乐后来你问我快乐吗卖花就快乐了

北京三里屯情人节之夜&卖花姑娘不挣钱只为分享快乐--北京频道--人民网
北京三里屯情人节之夜&卖花姑娘不挣钱只为分享快乐
&&&&来源:&&&&&
  每年的情人节傍晚,北京的繁华街区都会有卖花姑娘。她们年纪不大,面带笑容,捧着大把的玫瑰,专找年轻的情侣。她们很多都不是职业小贩,有的是刚下班的小白领,有的是大学生。这一晚,她们挣不了多少钱,甚至只能勉强回本,卖到最后只能免费馈赠大酬宾了。与无照小贩不同,她们只是为了感受卖花带来的快乐,甚至是送花的快乐。看到情侣的笑脸,她们很开心。
  提前批发玫瑰
  零钱叠成爱心
  小李和小王都二十出头,是写字楼里的单身小白领。上大学的时候,她们在情人节卖过玫瑰花。曾经热恋的时候,她们都和男朋友过节。今年此时,她们又没了一起过节的人,打算再来卖一次玫瑰。前天中午,她们趁着午休,到玉泉营花卉市场批发。今年的玫瑰涨价不少,她们按照每枝6.5元的价格,批回了80枝花。
  把花拿回家,只是第一步。她们还去小商品市场买了彩带、花篮。小李测算了一下,打算以每枝25元的价格销售。她俩准备了不少5元的纸币,叠成了心形,放进花篮,再撒上些花瓣。至于卖花地点,她们选择了三里屯酒吧街。小李说,这里的人流量大,年轻人也多,“喝了酒,也容易激动,会多买些。”
  卖花姑娘太多
  刚卖就打四折
  昨晚6点多,她俩下班后,拿着准备好的80枝玫瑰来到三里屯。刚下公交车,她们就发现市场行情和预想的不同。几乎每隔百十来米,就会有个卖花人。价格已经被压下来了。她俩商量后,决定直接以每枝10元的价格销售。“相当于直接四折了,”心形的零钱也用不上了。
  她俩蹲在路边,把花的枝条剪短,再套上塑料花套。这时候,凑过来一个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手里拿着大概10枝玫瑰花。看见小李和小王并不熟练,小女孩拿起剪刀,开始帮她们。原来,这个小女孩也是卖花的,“我跟我妈妈一起来的。”小女孩是河南口音,也说自己是河南人。“妈妈说,卖完才能回家。”小女孩剪枝条、套花都很熟练,她说,去年她也卖过花。走在酒吧街,和她俩年龄差不多的卖花姑娘挺多。相互之间擦身而过,也会笑笑。她俩正走着,突然有人对她俩说:“姑娘,来枝花吧,免费的!”说着,递过来两枝。送花人手里捧着很大一把,逢人便送。她们诧异地接了过来,一看才知道,原来在花外边的塑料套上,贴着一家整容医院的小广告。
(责编:谢维(实习生)、高星)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何我们活得不快乐 - 佛教常识问答 - 佛学在线-中国佛学网|中国佛教网|佛教在线|佛法在线|佛学佛教交友中心
当前位置: >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何我们活得不快乐
心念,就像空中的云雾。
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的;
一旦分别执著,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真正令你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心魔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指魔王波旬,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
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永恒的安乐,不断射来五支箭&&贪心、嗔心、吝啬、傲慢、嫉妒,让中箭者饱尝生不如死的剧苦。为了断除他每日对我们的伤害,最殊胜的对治方法,就是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这既是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宝剑&。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哪怕身处睡梦中,都渴望安乐无恙、远离痛苦,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赐予我们这些。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正在安享无边快乐,有人却感受剧烈痛苦,这种巨大的差异,难道是随他们各自心意而变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愿遭受痛苦。
就拿财富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拥有,而不希望自己一贫如洗。但如果前世没有积累福德,今生即使非常渴望,拼命追求,也往往事与愿违。
当然,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寻找,其始作俑者根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那对他恨之入骨也无可厚非。但往外去苦苦寻觅的话,结果必然是徒劳无获。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内在的魔王。他阴险地藏在我们心里,轻易发现不了其踪迹;他时时与我们形影不离,所以摧残我们非常方便。在他的蹂躏之下,我们就像奴仆一样,毫无自由可言,不断遍尝着各种苦楚。
但极为可悲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谁在捉弄自己,所以想要灭掉他,可以说难如登天。
有多少傲慢、贪心、吝啬、嗔心、愚痴,你就有多少苦
魔王躲在我们心灵最深处,不断射出的五支箭,也叫&花箭&。它表面上看去相当吸引人,令人不禁心向往之,可一旦射中了我们的心,就能引发令人颤抖的大苦。
所以,这五支花箭,又号称魔王幻变出来的五大魔。对此,我们应细心辨认,不要掉以轻心。
能把我们扔到很低贱地步的,叫傲慢魔鬼;
对男人或是女人,乃至外境一切美妙的色、声、香、味、触等,生起爱念,内心因此而受到束缚,这叫贪心魔;
可以把我们引入三恶趣的,是吝啬魔;
将自己和别人的善根全部摧毁的,是嗔心魔;
对别人生起竞争心,希望他不要得到名声财富,嘴上也经常对他说是道非,这叫嫉妒魔。
无始以来,这些魔时时刻刻都在损恼我们,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若能早日认清这一点,相信不管是谁,一刹那也不愿与这些烦恼大敌共处。
当然,这五大魔的首脑,就是魔王&&愚痴魔,只有睁开了智慧的双眼,才能完全摆脱他的诱惑。或者,还可以先用智慧宝剑把魔王的五种幻术全部斩破,这时魔王只能乖乖就擒,无力反抗了。
因此,不管显宗还是密宗,最根本的就是要证悟心的本性,如此一来,所有魔众才会无所遁形,自然而然消失。
贪也是白贪
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不应该生起贪心。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引生贪欲的外境,若去观察其本体,不过像水泡一样没有实义,又有什么可贪的呢?
外境既然无实有,再往内观察自己的心,它也同样不存在。尽管我们生起的每个心念,看似真真切切、实实在在,但若仔细去剖析,就会发现它是刹那性的,当下生、当下灭,本体犹如虚空,了不可得。
既然所贪的&境&不存在,能贪的&心&也没有,那又岂能生起贪心!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贪心根本不存在,为什么我仍在贪执呢?&这确实令人非常遗憾。因为凡夫被无明所障蔽,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往往当成了真实不虚,进而不断产生执著、烦恼、痛苦&&说白了,这完全是作茧自缚、自作自受。
当然,明白了贪心是空性的,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还要证悟。就像一个人只是理论上懂得了怎么开车,却从来没付诸行动的话,那不叫真正会开车。
证悟的方法,在佛教中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中观的方法来推理、观察,也可以用大手印、大圆满的窍诀,借助于上师的加持而现见心性。但不管用哪一种,大家务必要牢记:一切法在究竟上虽然是空性,但对空性也不能执著!
越吝啬,活得越穷
在生活中,有些人对于财物,连自己都舍不得享用,布施别人就更不可能了。
这种人在临死之际,其吝啬本性会对解脱产生巨大的障碍,命终后甚至会转生成饿鬼。即便再生为人,也必然恒常感受贫穷之苦,生生世世都与财富无缘。
所以,我们务必要想方设法断除吝啬。
尽量像对待母亲一样原谅怨敌
不管是什么样的怨敌,哪怕他再伤害我们,我们也不应生起嗔心,而要尽量把他观成自己的母亲,修慈悲心。
佛教中有充足的依据可以证明:无始以来,轮回中的每一个众生,都曾当过我的母亲。她们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尽最大的爱心来照顾我,将自己最珍贵的全部给我&..
这些母亲们对我恩重如山,但因业力的嘲弄,她今生已经忘记了我,甚至成了我的怨敌。若不是这样身不由己,她又何尝愿意把痛苦施加在我的身上?
想当初我生病时,母亲不管我的行为多么粗暴蛮横,都任劳任怨、嘘寒问暖、百般慈爱地呵护我。而今,母亲因长时漂泊于难忍的轮回苦海中,不幸得了&病&,已不认识我了。对于无有依怙的她,我又岂能因为一点点伤害,就把她当成不共戴天的敌人?
所以,当怨敌损害我们时,我们应当这样观想,不但不能对他恨之入骨、想要报复,还应从内心中真切地发愿:祈求上师三宝加持,愿他早日获得安乐,永远脱离苦海!
别人有福报,一定要随喜
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本来众生的快乐应该由我来给予,但现在他们以自身的福德,获得了名闻利养,对此我又怎能心生嫉妒呢?
就像作为儿子,本来需要父母给钱,但现在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赚了不少钱,父母对此嫉妒的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因此,当别人在财富、声誉、权势等方面比较圆满时,我们不应该生嫉妒心,否则就是着魔了。
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别猛烈,看到别人名声大了、钱财多了,内心就特别难受,好像自己的福报被夺走了一样。但实际上,别人拥有的一切,跟你半点关系也没有。就算他有财有势、功成名就,那也都是他的福报,你再怎么嫉妒,自己也得不到一点一滴。
在我们五明佛学院,三四百个堪布、活佛彼此之间并没有嫉妒心,大家互相赞叹功德,如此无论是住在这里,还是到了别的地方,各自都会相应得到一些名声。
而现在某些人,认为别人的声誉如日中天,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妨碍;别人若是名誉扫地,自己便会声名鹊起,这无疑是在痴心妄想。
其实,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拥有圆满功德,对你个人的名声也不会造成丝毫损害;反之,假如所有人都活在穷困潦倒中,你也不可能从中得到什么声誉。因此,当别人具有福报时在,我们没必要嫉妒不已,而应当生起欢喜心,由衷地随喜!
&在整个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
傲慢,就是对自己的学问和财富等,生起一种满足之感,并在语言、行为中表现出来。
现在许多人不明白,自己的财富、地位、才华等一切,只不过是前世行善的果报。若是耽著于此而夜郎自大,定会将原有的善根毁坏,心中再也生不出功德。
有傲慢心的人,总认为自己的智慧出类拔萃、才华傲视群雄,但只要认真去观察,就会明白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在一段时期内,或者特定的小范围里,你的才华或长相等各方面,或许确有过人之处,但不要忘了:在这世上,还有无数人千百万倍地超胜于你。
退一步说,纵然你的功德在凡夫中无人能及,但在圣者当中,肯定是有超过你的人。并且你这种所谓的功德,也并非永存,它只是因缘聚合的产物,十分无常。
当年我在石渠求学时,遇到了大善知识秋吉堪布、班泽堪布。对于秋吉堪布,我虽然不太了解,但自以为在智慧上远胜于他。可没想到,他的功德和境界非常不可思议,终其一生都在修持甚深法要,临圆寂前还在为弟子们传授佛法,以闻思修行圆满了自己的一生。
至于班泽堪布,我曾在他面前听过五部大论等许多佛法。以前就听说他的智慧和人格非常好,后来我以为他已经老了,可能糊涂了,但两年前和他相遇时,我发现他的智慧有增无减,身上却没有点滴傲慢,人格仍十分贤善,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让我不得不暗自赞叹:&真正的修行人,就该像他那样!&
我以为自己年轻时的智慧超越他们,但时至晚年,他们却已把我远远甩在了后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有些功德只是暂时的,没必要因此而沾沾自喜。
当年,在我的上师托嘎如意宝身旁,智慧卓越、严守净戒的修行人,犹如天上繁星那么多。可到了现在,不少人已堕落到了极为卑劣的地步。反而,过去有些戒律不清净、智慧比较浅薄的人,如今却成了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回顾这些历史足以看出:即便我们现在有智慧、有福德,这些也并非一成不变,实在不应以此而轻视他人。
要知道,别人心中隐含的功德,我们在没有证得他心通之前,根本无法现量见到。有些人的言行举止,尽管看起来不太如法,但实际上,他内在的功德,说不定如海一样广大。所以,我们对谁都不应轻视与傲慢。
作为业障深重的凡夫,不管是什么人,烦恼与功德都相互掺杂,就像粪便中混合着妙药,对此我们又有什么可得意的?假如因为自己有了少许功德就开始傲慢,那为什么不因烦恼炽盛而心生惭愧呢?
仲敦巴尊者说过:&在整个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阿底峡尊者也说:&自己若有学问,就会特别谦虚地对待别人。&这些具有殊胜功德、远离一切过患的大成就者,对所有众生尚且一视同仁、十分谦逊,我们凡夫的过患如尘垢一样多,又凭什么理直气壮地傲气冲天呢?
极为傲慢、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是中了魔王的花箭,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应学会谦虚、低调,就像被驯服的骏马,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让他骑在自己身上,恭敬地为别人做事情。
总之,一切万法在胜义中犹如虚空,没有任何贪嗔烦恼,但在世俗中,如幻如梦的显现也是不灭的。若以大圆满的窍诀来调伏自心,懂得诸法本体无实有,所见所闻都是大空性,同时在名言中,整个轮回还可以显现,以幻化八喻来对待一切。这就是大中观、大圆满的观点,也是文殊菩萨大悲化现的&智慧宝剑&。
运用这把智慧宝剑,我们就能断除我执烦恼,摧毁无明愚痴。若能根除无明愚痴,就像架子的三只脚断了一只,另两只脚也无法支撑一样,整个魔宫将会彻底坍塌,从此任何魔众都对你无法加害!我挺欣赏作者的观点,但有些逻辑还有待打磨。大家可以看看,这次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不理性,可恋爱;不快乐,就分手
来,我问个问题:恋爱,你要的是过程,还是为了结婚?
找个滑头一点的人,他的答案肯定是:“老子两个都要。地上一张50,一张100,我二话不说用脚先踩住,然后拖到没人的地方再捡起来。两手都要抓,两首都要硬。”
结婚是恋爱的两个结果之一,另一个结果,叫分手。而恋爱的过程,就是处于既“不结婚”,也“不分手”的叠加态;既然是“叠加态”,那就有无限种可能,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话说既然恋爱过程如此多姿多彩,为何如今千千万的人们还是一副万马齐喑的唱衰之态呢?就是因为恋爱的结果有两种啊!不单单是结婚,还有分手呢。而他们看到了这两种结果;然后,他们其实真正在乎的,也只是结果而已,过程就是个买一送一的饶头。
你看,按照现行各种标准“吃拿卡要”,结婚铁定是没戏了;那么,就只能分手了。如此看来,恋爱谁谈谁傻逼嘛。
你们知道吗?我曾经用此番推论绕晕过不少人,包括很多不明真的长辈。那时候我才20岁不到,我曾深深为此而感到自豪。虽然我打心眼里认为,这就是个谬论。彼时我正和一个未公开的女友交往,隔三岔五还得研究人类的终极奥义。你要说我是人生赢家,那真是愧不敢当,巫山云雨、徜徉取乐的背后是无数个啃馒头吃咸菜的日日夜夜。
尽管后来又换过几次女友,一次又一次完成“单身”和“XX男票”的状态切换,但我要的就是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很快乐,也许就是因为我恪守一条原则
——“不快乐,就分手。”
本文由多玩画报「歪弟日报」栏目原创,享有作者原稿登用版权,转载请保留此行。
物色,不理性,然后坠入爱河
我所谓“不快乐”,就是这段恋爱中,突然让你变得理性,开始理性地思考有关恋爱的问题,而且最终想到的,都是自己。这种理性,具有鲜明的利己特征,可以理解为“自私”,但却不是狭义上的“自私”,更多带有一种防微杜渐的自保意识。所以为了行文方便,我下文姑且用“理性”一词代为形容。
如果先入为主地怀有私心,比如拜金的眼光、只看脸的心态、对未来发展的考量、欲壑难填地做梦、无条件服从的玻璃心、公主病等等超乎谈恋爱之外的,仅为一己私利的理性思考;那么,不论是男方,还是女方,不论单方面理性,还是双方都理性,你们在精神上,就已经不合适了。即使确定恋爱关系,留下的,不过是展示给外人的一个有名无实的标签“恋爱中”罢了,煎熬啊。那么恋爱中或恋爱前的任何一个阶段,你都可能触及我所谓的“不快乐”,早分早解脱。
恋爱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性的快乐,为了获得这份快乐,“理性”的人们不能放弃治疗,打开那颗放不开的心,推倒那堵自行建立的心墙,投入不理性的怀抱。换言之,敢爱敢恨、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才是物色的第一标准。
是的,物色阶段是基础,很关键。如果两个性情中人有缘相遇,就会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这种吸引是超乎理性的存在,不论俊丑几何,不论身外闪耀的标签多寡,就是彼此看着顺眼,相处时很舒心,但互相又说不清到底喜欢对方哪一方面。
相互之间能捕捉这种感觉,就算找对人了。所谓的“坠入爱河”,就是这么不知不觉。那么不管正面进攻死皮赖脸,还是细水长流含情脉脉,都是有价值的软实力输出。男女对好感的感知度,也就是对双性荷尔蒙升降的感知度,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不)权威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只需30秒;而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只需22秒。所以互生情愫之后,即使偶有犯二的举动,在情人眼里,反而会显得可爱,虽然装傻的时间居多,但彼此心里都有底,就等着对方大胆地上前捅破这层窗户纸。
突然他变得理性了
作为男生,如果你是性情中人,请主动表白,然后解锁,进入恋爱过程的下一个阶段,正式情侣;之前那段,称之为“暧昧”。
恋爱过程的魅力之一,就是它的不理性,注定了它个性十足,而且经常是常识难以解释的。大夏天热得要死,两人就是愿意紧挨着走;无聊的时候,就这么瞧着对方,莫名其妙也能擦出笑容,接连着扯出一堆不着四六的话题,你说这种凭空逗乐的灵感从哪儿来的嘛?FFF团成员尽可以各种酸葡萄地恶搞,却难以否认“如有机会,也愿意被酸”的信条。
恋爱过程的魅力之二,就是选对人之后,这份不理性的快乐,在恋爱终结之前,你除了享受二人世界个性的浪漫,什么都不用考虑,因为即使像我一样去开源节流折腾自个儿,也是怀着一份充满期待的快乐,无怨无悔。
诶,等一下,恋爱终结?说得好好的,怎么就扯到分手了,这节奏也转得太快了吧?既然选对了人,为什么要分手啊?是不是你一开始就选错人了?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这已经包含在恋爱终结的根本原因之内。先纠正一下,如我开头所述,恋爱的终结,有两条路,一条的确是分手,还有另一条呢,是结婚。那么恋爱终结的根本原因什么呢?
——你们其中的一方突然醒了,突然变得理性了。
激发分手选项的“理性”,不一定都是源于板上钉钉背叛行为,大多数到不了那一步,而是长时间平淡小甜蜜中的几次不爽,进而引发的各种臆断。一旦产生这种想法,就证明你开始理性的思考恋爱问题了,而不是凭着惯有的直觉,做出下一步的行动。
倒尽杯中水,始可获新生
早些年,我不是这么想的。那时候,我的第一想法,是破镜重圆,主张以总结危机公关的经验为主;但后来我放弃了。青春不可能拥有青春的经验,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有每个人“快乐”的标准;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会逐步明晰、扩大并且驾驭这个标准的界限。
这种驾驭,凭的不是理性,而是直觉,从构思到拍板,往往就是几秒钟,从不拖泥带水,而且十有八九料事如神。他们拍板后,是真正如掌控未来一般的淡定,而不是事后耿耿于怀想七想八的“假爷们”。
那些江湖上流传的恋爱经验,不是一个初学乍练的菜鸟可以驾驭的。真到遇上了危机,以菜鸟的心智,纵使习得一招半式,纵使发现危机正中下怀,还是会忍不住动摇。所谓高深的武功,没有强大的内力做基础,往往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所以,既然我是菜鸟,我还年轻,就得有自知之明,不要干自不量力的事情。
现在广大男性同胞,就是没有说分手就分手的勇气和魄力,又没有驾驭这份快乐的能力,像极了满仓套牢、不愿割肉的股市散户。正常向的恋爱,在记忆里,留下的,应该绝大多数是快乐的场景;如果分手后记住的,都只是那些磕磕碰碰以及分手前后的撕心裂肺,就是典型的自不量力。我就很纳闷,那些人为什么不早点分手呢?
一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人,算不得性情中人。如果恋爱时,确实感知到对方触及快乐的底线了,范围由你个人可控的“快乐”标准决定,你直觉瞬间确定还能驾驭得动这份快乐,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包容吧;否则,第一时间不要接受有什么“下不为例”的念头在脑中闪过,不要猥自枉屈,不要主动妥协,既然不快乐了,既然违背初衷了,那么缘分就是到尽头了,不要犹豫,主动和盘托出。
分手绝不可能是快乐的,但可以避免长期的不快乐。分手那一刻,虽然是很难受,但绝对比自不量力地忍气吞声、长期煎熬好受。作为性情中人,得拿得起,放得下。这份潇洒,是必备天赋。在我的字典里,恋爱就是过程为王;若过程行将滑向“快乐”的对立面,当断则断。
分手的结局是辩证的,既可以看作一个终点,也可以看作一个起点。可预知的煎熬和不可知的未来,究竟哪个更有前途,这不好说;但究竟哪个更有盼头,毫无疑问是后者。哲人曾说:“倒尽杯中水,始可获新生。”
莫愁前路无知己
好了,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那个推论,我也顺带结合它,斗胆谈一谈激发“恋爱终结之理性”的另一个选项——婚姻。为什么说开篇的推论是谬论呢。虽然谈恋爱的结果,要么结婚,要么分手;但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要么为了快乐,要么为了结婚。 我蒙人时之所以敢如“公理”一般,不容置疑地把结婚说成铁定没戏,恰恰是利用了,或者说迎合了,社会思潮已形成的某种唯利是图的意识形态,即我所谓的先入为主的“理性”,甚至已经上升到“政治正确”的高度:
——他们以结婚的标准看待恋爱,物质基础不达标,就是没希望结婚的恋爱,就是浪费时间。 婚姻,这个恋爱终结时才有可能出现的产物,在他们口中,成了恋爱的唯一目的,恋爱过程瞬间就变得冷冰冰的,可有可无,门当户对的权重远在感情基础之上。
谈恋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就是为了及时行乐;可以不做长远打算,可以兴致而为,没必要非得奔着结婚——这么神圣的事情去使劲。
婚姻,确乎是理性的,所以八字没一撇的时候,结婚都是后话。若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女友为“婚姻”而醒,该如何是好呢?
总结起来,精髓就是,如果分手是为了避免不快乐,但做无妨;同理,如果结婚是快乐的延续,但做无妨。 所以如果真能走到谈婚论嫁的这一步,不论闹掰或者走下去,都是路。人的一生,没人限制你只能谈一次恋爱,做个恋爱中的性情中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只要道德上立得住,没有干人渣的事情,就可以心胸坦荡地翻过这一页。每一次尝试,都是新的开始,我不好说你会在哪次恋爱时想明白要结婚,或许时间很长,但只有彼此心存这份不理性的快乐,才是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的基石。 我的恋爱追求随心随性的快乐,跟着感觉走,不快乐,就分手嘛。而为了那个恋爱前凭空想象,尚且未知的结果,就放弃这个多姿多彩的过程,那番好似看透一切的理性推论,是不是因噎废食呢? ———————————————————责编PS:月胧明同学有个特点,就是他每次的文章,都会有着充足的观点供我们推敲——他就是我们评论区常驻的那位”天眼玮长嘉“。只是他的稿子也是我审得最辛苦的几类之一,我比较喜欢啄一下观点和逻辑,于是总是会和他讨论一两个小时。可怜了我面前那些堆积如山的工作:)
食,色,性,yeah!
嬉笑怒骂皆是态度
游戏人言天下事。
我们是传奇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请把#换成@)
微信号:yd-daily
公众账号搜索“歪弟日报”,或直接扫描下图,尾随节操弟。
读者交流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乐赚打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