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教育体育网职业教育中心1992年毕业生多少人

广东职业技能
中山市技师学院
美容美发专业高技毕业生可赴美国
国际医药大学攻读东方医学硕士学位
  4月11日下午,美国硅谷的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校长王英秋教授莅临中山市技师学院,考察该校美容保健专业。
  在院长郭敏雄和美容保健教研室吴月兰教授陪同下,王校长参观了教学场地、实操室和专业教学设施。经洽谈,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将承认中山技师学院美容美发专业高技班学生所修学分,毕业生可直接进入美国国际医药大学攻读东方医学硕士学位。据悉,此模式在国内技工教育领域里尚属首例。
『』『』『』
  《广东职业技能》是隶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管,由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主办的资料性读物;是我省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系统唯一一份反映技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师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综合性读物。
  本报以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为契机,着重宣传我省职业培训、技工教育事业,反映学校信息动态,传递上级有关政策,为学生学习辅导、探讨技能训练“秘诀”以及择业、就业指导服务,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起积极作用。 本报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负责制,并建立理事会监督制,现有常务理事单位15家,理事单位50余家,报社设有编辑部、采通部、发行部等业务部门。
  《广东职业技能》从1992年创办至今,已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在我省职业技工教育界已具有一定的影响,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
  本站是广东职业技能为全省技校师生阅读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网站自开通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及配合,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进一步办好网站我们希望经常得到您们的批评和建议。
          
广东职业技能 版权所有
[ 主管: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出版: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 登记号:粤O-00234 ]
[ 编辑部地址:广州环市路316号金鹰大厦五楼 邮政编码:510060 ]
[ 新闻热线:020-517050 ] [ E-mail:gdzyjnb@ ]池州市贵池区梅街中心学校
池州市贵池区梅街中心学校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4〕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3.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2.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
  3.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4.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2.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3.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4.改进录取方式。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5.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2.加强制度保障。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3.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细化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加强领导。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二)有序推进实施。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提前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大对改革方案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国务院  &&&&&&&&&&&&&&&&&&&&&&&&&&&&&&&&&&&&&&&&& 2014年9月3日2015年池州市贵池区教师资格申请人教育教学能力测试须知
16:24:43&&&来源: &&& 点击:
◆重点推荐
欢迎加入池州教师考试交流群:&
一、测试对象
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人员、在学期间教育教学计划中缺少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师范类毕业生、成人教育师范类等人员必须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
二、测试时间
1.日,上午8:00-12:00(申请人务必按时到现场参加测试,逾期视为自动放弃,不再补测)。
2.每位申请人测试时间约20分钟左右。
3.申请人须提前30分钟到达测试地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三、测试地点
贵池区城西小学。
四、试前准备
1.弄清须知:切实弄清本人参加测试的时间、地点、课题以及测前准备的各项要求,并熟悉测试流程。
2.准备教案:提交本人按公布的5个课题撰写完整的教案。测试时提交学科专业评议组查阅,以抽签方式确定其中1课时教案进行测试。
3.身份验证: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五、测试流程
1.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有效期内)进入测试点,
&2.按照既定的测试学科、时间、组别和顺序,进入测试教室,提交教案,抽课题,准备,进行试讲、答辩。具体程序如下:
①试讲前20分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教案,在学科专业评议组抽签确定试讲课题(1课时),再到准备室准备;
②按时到学科专业评议组试讲。
③对专业评议组专家的提问进行答辩,
④提交试讲教案(一式三份)。
六、注意事项
1.准备教案时应注意教材的版本版次,必须与要求的一致。
2.试讲是申请人向专业评议组专家把该节课每个环节教师教学活动有序地展现出来,模拟真实教学的主要活动过程,从而反映出申请人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包括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掌握课程教材内容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基本素质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能力等。
3.通过提问和答辩来了解申请人掌握课程教材内容的能力,提问和答辩须围绕申请人的试讲课题,提问一般为两个问题左右。
4.严禁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违反规定者,其测试成绩作废,且三年内不得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咨询电话:池州市贵池区教育局人事科:7
&&&&&&&&&&&&&&&&&&&&&&&
&&&&&&&&&&&&&&&&&&&&&&&&&&&&&&&& &&&&&&&&&&&池州市贵池区教育局
&&&&&&&&&&&&&&&&&&&&&&&&&&&&&&&&&&&&&&&&&&&&&& 日
更多池州招聘信息,欢迎登陆:&
池州中公教育微信:chizhouoffcn
池州中公教育
您身边的公考专家
池州中公教育微博:
[责任编辑:孙大正]
提问人:麻立链告|05-04已解决
提问人:松鹤延年|05-04已解决
提问人:春暖__花开|05-04已解决
提问人:做作了的年华|05-04已解决
畅销榜1¥113.002¥107.00345池州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池州声明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池州,别名、秋浦,安徽省辖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港口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1]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铜陵市、接壤。池州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2]北临,南接黄山,西望庐山,东与芜湖相接。截至2014年3月,辖、、和,池州市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3]外文名称Chizhou别&&&&名、秋浦行政区类别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下辖地区、、、&、风景区政府驻地池州市贵池区百牙中路1号电话区号0566邮政区码247000地理位置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面&&&&积8271.7平方公里方&&&&言、、语气候条件气候温暖,四季分明著名景点九华山景区、杏花村、升金湖、平天湖、大愿文化园、等机&&&&场火车站池州站、东至站车牌代码皖R市&&&&树市&&&&花杏花行政区划代码341700现任领导市委书记:陈强、市长:赵馨群GDP总量500亿(2014年)[4]
夏商王朝时期,区内政区设置无考。周朝按山川物产分天下为九州,池州属扬州之域。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区境大部属扬州之鄣郡,西南境属九江郡之鄱阳县。[5]
西汉时,区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鄣郡鄱阳县地。佛国-池州
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
西晋、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豫鄣郡地。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豫鄣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
(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淮南郡地。
,属南豫州宣城郡地。
梁,属扬州宣城郡、南陵郡地。
陈,属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5]
隋,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627)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隶属宣州观察使,州治从石城迁至鱼贵口(今池州专署驻地)。唐元和年间(806—820),改池州为池阳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池阳郡,宋《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皆言因唐之旧,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阳郡名,必立于永泰、元和之间也。”
五代十国,池州之地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南唐升元二年(938),改池州为康化军。
宋,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宋至道三年(997)池州池阳郡属,绍兴初年属江南路。[5]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池州为池州路,先后隶属江淮行中书省、江浙行中书省。
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
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
民国3年(1914),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属县划入芜湖道。民国17年废芜湖道,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932)至38年,设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贵池县,直隶安徽省。
1949年5月,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署驻贵池县。
1952年2月至1965年5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分别划入安庆专区、徽州专区、芜湖专区。
1965年5月至1980年1月,复设池州专区,直属安徽省。[5]
1980年1月至1988年8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并入安庆专区、宣城专区、徽州专区。
1988年8月,复设池州地区,隶属安徽省。
2000年6月撤地建市,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风景区和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5]至2012年,池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3个县(、、)。此外,池州市还设立以下管理区:(国家级)、池州经济开发区、池州火车站站前区、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
区划面积(km?)政府驻地邮政编码街道镇乡居委会村委会池州市8391.732471001136987588贵池区2534.23247100119 53159东至县3256.90247200 12317234石台县1406.92245100 62579青阳县1203.69242800 9412116注:青阳县数字包含九华山风景区所辖九华镇及九华乡。区划下辖地区方言
、、、、、、、、、、、、、、、、、、、、、池州经济开发区
江淮官话洪巢片、赣语怀岳片
、、、、、、、、、、、、、、、香隅化工园区、、、东至、东至政务新区、东至、、、梅城工业园区、
、、、、、、、、石台县开发区
吴语宣州片石陵小片
蓉城镇、杨田镇、、朱备镇、木镇镇、、陵阳镇、丁桥镇、杜村乡、乔木乡、、青阳县开发区
江淮官话洪巢片
池州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池州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6]
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7]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6.5°C,年均降水量mm,年均日照率45%,年均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8]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水面34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长江流经池州145km,岸线长162km,上起江西省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讫交界的青通河口。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大通河、;青弋江水系有、陵阳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618km,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公里,河长149km。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池州市水资源总量为103.05亿立方米,占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量7506.60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9]至2008年,池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已发现矿种有40多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山有300多处。主要矿种有铅、锌、铜、锰、银、金、、钼、钨、石灰石、、、花岗岩等。[10]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池州市境内有高等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11]
截止到2005年,池州市有林地面积达681.9万亩,达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池州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并列入补助资金试点。建立2个(、升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贵池和十八索),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11]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安徽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556种,占安徽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安徽省的77%。[11]池州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8个一级类型都有,46个二级类型中该市有40个,土地资源总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公顷,建设用地53378.00公顷,未利用地56647.00公顷。[12]至2010年11月,池州池州市常住人口140251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日零时的138946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049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3.01下降101.41。在池州市的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228951人,占16.32%;15-64岁人口1032955人,占73.65%;65岁及以上人口140612人,占10.0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46的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1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1个百分点。2013年池州市总人口162万。[13]池州市主要领导(截至2013年)  职务
常务副市长副市长,,,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市人大副主任
董宏业,,,
参考资料来源[14-16] 国道G318、高速、高速G50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
至2013年,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公路网络。相继建成了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安东高速、济广高速池州段,实现了与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汉都市圈、鄱阳湖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联网。[17]铁道线路:、
铜陵-池州-九江段铁路已开通。全长250公里,投资估算257亿元,其线路始于南京南站,向西经、区进入市,再经县进入芜湖,由芜湖枢纽引出,沿长江南岸经过铜陵市、池州市,跨长江后止于安庆市。全线设11个车站,分别为南京南、新江宁、新马鞍山、新当涂、、新芜湖南、新、铜陵东、九华山、池州和安庆,预留新、晏塘两个车站。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距池州市区、铜陵市区、九华山风景区基地均约为20公里,北距长江约3公里。池州九华山机场为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建的建设项目,总投资为6.09亿元,占地3200亩,飞行区规划等级为4C,现已建成,日已通航,现已开辟至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厦门航线,池州周边分别还有合肥、、黄山、南京民航机场。至2013年,池州市水运主要由长江和“六河一湖”(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秋浦河、白阳河、尧渡河、升金湖)。长江流经池州境内160公里,航道达国家一级。池州港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岸线长24.5公里,现有3000吨级泊位17个,5000吨级泊位11个。池州港泥洲港区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年设计综合通过能力461万吨。池州港是800里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定点停靠码头。[17]2013年,池州市生产总值465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83.58亿元,增长16.6%;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5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8944元,增长12%。[18]
2014年,池州市全市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9.2%左右;财政收入92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2亿元,增长13.5%;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4]2012年池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5.4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3千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98.5千公顷,扩大0.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0.1千公顷,减少0.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6.9千公顷,扩大0.6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9千公顷,扩大0.3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65.8万吨,比上年增长5.2%。油料产量9.5万吨,增长5.2%。棉花产量3.1万吨,增长1%。茶叶产量0.6万吨,增长9.6%。[19]2012年末池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74户,比上年净增8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5.7%和19.2%,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9.7:80.3变化为21.1:78.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5.2%,集体企业下降43.9%,股份制企业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4%,其他企业增长17%。[19]
池州市区开发区一览  名称
贵池区梅龙镇
国家级示范区
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面积37平方公里。
贵池区清溪大道
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材料
全区总体规划控制面积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园区和西部拓展区两部分。
金安生态工业园,临港工业园
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贵池区清溪大道
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
高新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
安徽贵池工业园区
贵池区牛头山镇
新材料循环型产业
园区规划面积24.3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6.7平方公里
前江工业集中区
2012年池州固定资产投资3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城镇投资201.3亿元,增长32.9%;农村投资81.2亿元,增长34.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及信息化产业技术改造投资110.9亿元,增长46.2%。2012年池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6.4亿元,增长1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9亿元,增长15.4%。2012年池州进出口总额344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4%。[19]
2012年池州接待国内外游客33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6%,其中入境游客58.5万人次,增长33.8%。旅游总收入3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年末池州市共有A级景区28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安徽省星级农家乐142个,旅游乡镇22个。池州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32家,旅行社78家,国家级导游1508人。[19]2010年,池州池州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8%,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8.08%,均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池州池州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班)率达到60%,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92.1%,三分之一的乡镇所在地设有中心幼儿园。市直幼儿园和贵池区幼儿园被评为省一类一级幼儿园。池州池州市“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81%。市特教学校硬件建设与教学质量位居安徽省前列。池州池州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6.7%,位居安徽省第三。
截至2013年,池州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数23634人,其中成人在校学生数261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数29246人。普通中学106所,在校学生数88138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数3936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4.2%;初中在校学生数48770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7%。小学315所,在校学生数90610人,小学入学率100%。[20]
池州市高中  池州市第一中学
池州市第二中学
池州市第三中学
池州市第六中学
池州市第八中学
池州市第十中学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学
池州市第十二中学贵池区职业教育中心池州市乌沙中学东至一中东至二中东至三中东至四中东至五中东至六中东至七中东至八中东至九中东至十中东至十一中长岭中学东至县龙门中学东至十二中东至十三中东至十七中安徽省文韬学院安徽省海棠学院石台中学石台县第二中学青阳中学青阳县第二中学九华中学木镇中学安徽育英学校  池州高等院校一览  学校名称创办时间主管单位学校类型备注池州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
池州广播电视大学
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局
201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年末池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2家。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6个、省级重点新产品5个,池州市高新技术产品达150个,省级重点新产品达35个。新增省级技术研发机构10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孵化器1个。安徽皖江国家现代农业创新驱动示范区启动建设,3个项目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1个项目获批国家星火计划。池州高新区被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称号,池州高新区科技孵化器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孵化器。东至县和青阳县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截至2012年底,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82所,其中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所,二级甲等中医院1所,合格中医院3所,中心卫生院17所,乡镇卫生院76所;民营医院共9所,其中综合性医院7所,专科医院2所。池州市共有病床3614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33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2人,基本满足池州市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21]2013年,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中国池州健身健美大奖赛、“九华山杯”安徽池州国际铁人三项赛、第五届全国荷球锦标赛,中国毽球公开赛,中国跳绳公开赛等重大赛事。开展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达7万人次。[20] 截止2014年4月,池州共有A级景区28家,其中5A级1家,4A级9家,3A级7家,2A级11家。[22]
池州境内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重点、国家5A级、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首批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等人文景观,是理想的休闲胜地。[23]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庙百座,僧尼千人,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方圆100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
:国家4A级风景区。池州境内被称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素有“第二黄山”之称。
:国家4A级风景区。大王洞坐落在池州西南的牌楼镇,规模宏大,其洞内常年恒温,适宜夏季避暑。
:国家4A级风景区。九华天池位于池州市马衙境内,景观奇特,被誉为江南的“阿里山”。
:国家4A级风景区。九子岩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部位,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景区。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险可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
:国家4A级风景区。杏花村是池州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春游池州杏花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国家4A级风景区。怪潭景区以漂流、古钓台、三埭石、怪潭、水上乐园而得名,周边山清水秀,环境清幽,山水相依。怪潭漂流全程约4公里,有冲浪滑道两处,激流险滩五道,水绕山转,山贯水行。
齐山—:国家4A级风景区。由齐山风景名胜区、平天湖景区、平天湖南部湿地公园三大景区组成,集山、水、湿地于一体,以“奇山奇水、奇崖奇石、奇洞奇侠”而著称。[24]
:国家4A级风景区。九天仙寓景区地处东至、石台、祁门三县交界处,最高峰海拔1376米,座落在东至县境内。仙寓山主峰海拔1376米,是皖南第四高峰,曾出现过“七仙女下凡”的奇特天象。仙寓山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有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更有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仙人居住的地方”。[24]
:国家4A级风景区。鱼龙洞坐落于东部六都乡鱼龙村境内,洞口如张开的鳄鱼嘴,一泓碧水淙淙而出,终年不涸。该洞全长5000余米,有清澈的地下河贯穿始终,初极窄,复开阔,气势磅礴,宏伟观。[24]
:国家4A级风景区。莲峰云海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莲花峰,它位于九华山后山是九华山脉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壮观而得名。又由于莲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宝中的笔架,所以又称“笔架山”。[25]
:南溪古寨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南溪村境内的一个深山峡谷。大山深处生活着800多户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后裔,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南溪古寨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与世隔绝状态,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状态。
: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
:蓬莱仙洞坐落于安徽池州市石台县境内,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
:被誉为“中国鹤湖”的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湖水清澈如镜。升金湖中水禽资源尤为突出,有禽鸟103种,是中国主要的鹤类越冬地之一,亦有“中国鹤湖”之称。 “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萨都剌《重过九华山》),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就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奉命召集翰林学士,在池编辑并刻版印刷的。[26]傩戏以地藏精神为内核的九华山佛教文化个性突出,地域性强。作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既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又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地藏信仰是九华山佛文化形成之源,“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信仰从古印度传到中国,从佛经中菩萨到真人金地藏,在九华山这块净土上弘扬,最终形成了理念高尚、个性突出和系统完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26]池州是中国傩戏之乡,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中国戏曲的百科全书” 石台目连戏和黄梅戏姐妹腔的文南词名列省级文化遗产。池州还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重要流行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6]“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形成了池州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罗城民歌、石台唱曲、平安草龙灯、鸡公调、福主庙会、酉华唱经锣鼓列入省级文化遗产。[26]城市国家缔结时间韩国2003年奥本市澳大利亚日斯文永阿市2008年9月弗洛伦西奥巴莱拉市阿根廷2009年9月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池教育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