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纤维瘤是什么淡褐色,其他部位黑色的是什么小鸭子

小麦害虫综述图解
  一、麦蚜
  形态识别
  生活史与习性
  麦蚜世代历期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如麦二叉蚜10 ℃时完成1代为16.8
d;15 ℃为11.3 d;20 ℃为7.2 d;25 ℃为5.2
d。一般无翅成蚜繁殖力强于有翅成蚜,而有翅蚜的发育历期则比无翅型的为长。麦二叉蚜1头有翅胎生雌蚜在23
℃时平均产若蚜43头,1头无翅胎生雌蚜在22~23
℃下,平均产若蚜52头。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条件。
  (二)栽培制度。
  (三)天敌。
  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防治适期预测。根据田间调查结果,若天敌单位与蚜虫数比例大于1&#时,一般不需防治;若天敌单位与蚜虫数比例小于1&#,根据下列指标及时用药防治。在麦二叉蚜常灾区,秋苗期百株蚜量20头,有蚜株率10%~15%;拔节初期有蚜株率10%~20%,百株蚜量30~50头;孕穗期有蚜株率30%~40%,百株蚜量100头。在麦长管蚜常灾区,孕穗期有蚜株率50%,百株蚜量250头;灌浆初期有蚜株率70%,百穗蚜量500头。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二)生物防治。
  (三)药剂防治
  二、小麦害螨
  三、小麦吸浆虫
  20世纪50年代,杨平澜(1959)将我国小麦吸浆虫的主要发生地分为3个区:(1)麦红吸浆虫主发区:在我国北纬32-36度之间平原地区的河流两岸,如陕西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河南伊河、洛河及沿黄河两岸,江淮地区,汉水上游的南阳盆地和长江两岸,麦红吸浆虫占绝对多数。(2)红、黄吸浆虫并发区:在四川、贵州、甘肃、青海四省及宁夏自治区等山区的河谷地带,除麦黄吸浆虫外,还有不少数量的麦红吸浆虫并发。(3)麦黄吸浆虫主发区:在甘肃、青海和宁夏自治区的高山多湿地带,如甘肃临潭、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的隆德、西吉、固源、泾源,青海的互助、乐都、湟源等县的脑山地区。此外,在高原与平原相邻的边缘地带,有些地方为麦红吸浆虫的主发区,另一些则为麦黄吸浆虫的主发区。
  近年来,袁锋等(2004)根据对麦红吸浆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的研究,认为将我国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区域分为如下3个发生区较好。(1)冬麦发生区:包括陕西以东的平原冬小麦栽培区(渭河、伊洛河、淮河流域及靠近此流域的华北平原部分),该区内麦红吸浆虫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基因流较畅通,是我国麦红吸浆虫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向西北及北方地区扩散。(2)冬、春麦混种发生区:介于冬麦发生区和春麦发生区之间,包括甘肃皋兰以东,天水以西的冬、春麦混种区。此区小麦吸浆虫的种群受冬、春麦发生区的影响,与两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特别是由于基因流的单向性,更易受冬麦区种群的影响。(3)春麦发生区:主要指青海、甘肃、宁夏及河西走廊灌区,以春麦为主,是麦红吸浆虫发生的边缘种群地带,种群遗传结构比较单一,是相对孤立的种群。
  形态识别
图4-1 麦黄吸浆虫
1.雌成虫 2.雌成虫触角的1节 3.雄成虫 4.雄成虫触角的1节
5.卵 6.幼虫侧面 7.幼虫体躯前端 8.幼虫腹部末端9.蛹腹面
(1-8仿西北农学院农业昆虫学教学组;9仿曾省)
  麦黄吸浆虫(图4-1)
  形态与麦红吸浆虫极似,其主要区别如下:
  成虫:姜黄色。雌虫伪产卵器极长,伸出时约与腹部等长,末端呈针状。雄虫抱握器光滑无齿,腹瓣明显凹入裂为两瓣,阳茎短。
  卵:香蕉形。前端略弯,末端有细长的卵柄附属物。
  幼虫:姜黄色。前胸腹面“Y”形剑骨片中间成弧形凹陷。腹部末端突起1对,圆形。
  蛹:淡黄色。头前部1对毛比呼吸管长。其他常见害虫 
  一、麦叶蜂
  危害小麦的叶蜂主要有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
Chu)和大麦叶蜂(D.hordei Rohuer)
2种,属膜翅目,叶蜂科。其中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是小麦叶蜂。
  麦叶蜂主要发生于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北东部地区。近年来,在局部地区危害加重,已上升为主要害虫。麦叶蜂以幼虫咬食麦叶,从叶的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或全部吃光仅留主脉。严重发生年份,麦株可被吃成光秆,仅剩麦穗,使麦粒灌浆不足,影响产量。麦叶蜂寄主植物除麦类处,尚可取食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形态识别
  成虫: 雌体长约9
mm,雄稍短;除胸部背面部分锈黄色外,余均黑色,腹背闪蓝色光。头部黑色,粗糙有网状纹及刻点;复眼突出,触角线状9节,第3节最长,以后各节逐短,雄虫触角稍短约与腹部等长。前胸背板、中胸前盾片前叶、两侧叶及翅基片锈黄色,小盾片黑色。翅几透明,前翅微显淡褐色,后翅无色,翅痣及翅脉黑褐色;后翅无色,足黑色。
  卵:微呈肾形,淡绿色,表面光滑。长约1.5 mm,宽0.5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
mm左右,体圆筒形;灰绿色,体背色深。头部褐黄色,有网状花纹及黄褐色小斑点;每侧有1大型圆黑色眼斑,侧眼生于其中;触角锥状,5节;唇基两侧褐色,上唇淡褐色,两侧不对称,右侧较大。体背呈黑绿色,背中有1明显绿纵线;自气门上侧至腹面淡黄色。体多皱褶,胸部每节具4小节、腹部每节具6小节,气门生于前胸及1~8腹节;腹节、腹部末节背褐色,基部黑色,小外侧有2黑色斑,爪淡黄褐色;腹足8对与体同色;基部有1暗色横斑,生于第2~8节及10节腹节上。
  蛹: 长约9
mm,为裸蛹。颜色由初化蛹时的淡黄绿色至将羽化时变成黑色。胸部背面锈黄色部分与成虫相同。
  生活史与习性
  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20
cm左右处结茧越冬。次年2~3月间羽化为成虫。4月中旬是幼虫危害最盛期。小麦抽穗时,幼虫老熟入土滞育越夏,至9、10月间蜕皮化蛹越冬。冬季温暖,土内水分充足,3月间雨量少,而春季气候冷湿,则麦叶蜂发生危害重;若冬季严寒、土壤干旱、3月间又降大雨,麦叶蜂发生则少。此外,沙性土壤比黏性土壤受害重。成虫活动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3时,飞翔力不强,有假死习性。雌虫多产卵于叶背主脉两侧的组织中,在叶面呈现长2
mm的突起,可检查发现。每叶上产卵1~2粒或6~7粒,连成一串,卵期10天左右。
  幼虫共5龄,具假死性。1~2龄幼虫日夜在麦叶上取食,3龄后畏强光,白天常潜伏在麦丛或附近土表下,傍晚开始危害麦叶至翌日上午10时下移躲藏。4龄后食叶量大增,可将整株麦叶吃光。
  防治技术
  秋播前深耕翻土,将尚未化蛹的休眠幼虫翻到地面,破坏其化蛹越冬场所。如能采取水旱轮作,可得到彻底根治。防治适期掌握在3龄前,药剂种类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或80%磷胺乳油2 000倍液喷雾,也可用2.5%敌百虫粉或4.5%甲敌粉每亩1.5~2.5 kg喷粉,或兑细干土20~25
kg顺麦垄撒施。药剂防治时间宜选择在傍晚或上午10时前,可提高防治效果。
  二、麦秆蝇
  麦秆蝇(Meromyza
saltatrix(Linnaeus))属双翅目,秆蝇科,是我国北部春麦区及部分冬麦区的主要害虫。麦秆蝇分布广泛,尤以河北张家口地区、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等春麦区危害最重,在晋南及陕西关中冬麦区也能造成危害。此外,在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地春麦区尚发现有燕麦黑秆蝇(Oscinella
pusilla Meign)、宽芒麦秆蝇(Elachiptera insignis
Thoms).及细腿麦秆蝇(Lasiosina
sp.)在局部地区危害小麦。
  麦秆蝇以幼虫钻蛀麦茎取食幼嫩组织。从叶鞘与茎间潜入,在幼嫩心叶或穗节基部1/5~1/4处呈螺旋状向下蛀食。随幼虫入茎时小麦生育期的不同,造成枯心、烂穗、坏穗和白穗4种不同的危害状,减产严重。除主害小麦外,偶害大麦或黑麦。野生寄主以披碱草为主,次为星星草、白茅、马唐、狗尾草、绿毛鹅冠草、行仪芝、雀麦等。
  形态识别
  成虫: 体长雄虫3.0-3.5 mm,雌虫3.7-4.5
mm。黄绿色,复眼黑色,有青绿色光泽,单眼区褐斑较大,边缘越出单眼之外。翅透明,翅脉黄色。胸部背面有3条纵纹,中央的纵纹宽而长,其后端宽度大于前端宽度的1/2,两侧纵纹各在后端分叉为二。越冬代成虫胸背纵纹为深褐色至黑色,其它世代成虫则为土黄至黄绿色。腹背有纵纹,越冬代成虫为3条,呈黑褐色,其它世代仅背中央1条明显,两侧不明显。
  卵:长10
mm左右,长椭圆形,两端瘦削。卵壳白色,表面有10余条纵纹。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6.0-6.5
mm。蛆形,细长。黄绿或淡黄色,口钩黑色。前气门分支和气门小孔数为6-9个,多数为7个。
  蛹: 体长雄虫4.3-4.8 mm,雌虫5.0-5.3
mm。围蛹。蛹壳稍扁,半透明,可透视蛹体各部形态。
  生活史及习性
  华北春麦区1年发生2代,以第1代幼虫危害小麦,第2代幼虫在野生寄主中越冬。晋南和陕西关中冬麦区1年发生4代,以第4代幼虫主要在小麦秋苗中越冬,来年2、3月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上、中旬,1代幼虫危害返青后的冬小麦,2、3代幼虫多在冬麦的无效分蘖、春小麦、落粒麦苗或野生寄主上危害。第4代幼虫危害秋播麦苗越冬。越冬代幼虫一般只在过于早播的麦田内发生危害,对产量影响不太显著。第1代幼虫则危害生育期较晚的小麦,早播田由于生育期相对提前被害较轻,而晚播田正处于拔节或孕穗期,被害较重,是防治的重点田。
  成虫早、晚及夜间栖息于植株下部叶背面,晴天上午10时左右开始大量活动,在麦株顶端飞舞,并在叶片上交尾。中午前后日光强温度高,又潜伏于植株下部,至14时以后又逐渐活跃,17~18时为下午活动的高峰,也是产卵最盛时间。成虫于微风下活动性强,风速增至4~5级以上常潜伏不动。成虫对糖蜜有较强趋性,喜产卵于具有4~5片叶的麦茎上,一般小麦在拔节末期着卵及幼虫入茎最多,愈近抽穗期着卵及幼虫入茎愈少。卵大多产在叶面距叶基4
mm范围内。幼虫有转株危害习性,1头虫可危害4个小麦分蘖。幼虫老熟后,爬到叶鞘上部外层化蛹。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麦秆蝇越冬代成虫的发生量决定于越冬基数的大小,而越冬基数的大小又与第1代成虫羽化后的气候条件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内蒙等地8月份降雨量的大小与翌年越冬成虫发生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原因是在当地8月份正值麦秆蝇第2代卵期,降雨特别是暴雨、大于对麦秆蝇产卵、孵化及幼虫入茎均不利,尤其当地麦秆蝇的越冬寄主大多生长在低洼地段,积水多,更不利于成虫在越冬寄主上产卵、孵化及寄生,减少进入越冬的虫量,因而压低了翌年的发生基数。
  2.于小麦品种的关系
  不同小麦品种之间对麦秆蝇的抗性差异很大。麦秆蝇的发生校长处于气候有关外,与不同时期使用的主要品种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内蒙古春麦区在1953年以前多种之农家品种如“红小麦”等,属中早熟品种,叶面具较密茸毛,不存在麦秆蝇问题。1953年起推广“萨县长芒麦”和“甘肃96号”这2个丰产、抗锈但晚熟,尤其是前期生长较慢,而且叶面光滑无毛,适宜于麦秆蝇发生危害,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又未采取相应的药剂防治措施,以致麦秆蝇逐年发展成为威胁生产的严重问题。从1962年开始,减少了“甘肃6号”的种植面积,麦秆蝇的发生危害又减轻。
  3.与耕作栽培的关系
  在春麦区一般时期早播、合理密植、水肥条件好、生长发育快、拔节早、茂密旺盛的麦田受麦秆蝇危害较轻;土壤盐碱化、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施肥不足、迟播、播种过深的麦田,苗期生长不良则受害较重,尤其是前期生长缓慢的麦田受害更重。
  4.天敌的影响
  麦秆蝇的天敌主要有两种寄生蜂,在内蒙古春麦区一般寄生率较低。但在晋南冬麦区,一般年份寄生率在10%左右,最高可达40%以上。
  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实践证明,选用抗虫良种,是防治麦秆蝇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所以,麦秆蝇的防治策略应以选育、引进抗虫良种为主,必要时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农业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抗虫能力。
  (2)选育、引进抗虫良种。
  2、药剂防治。在越冬代成虫始盛期尚未产卵或产卵极少时,进行第1次喷药。对生育期晚、尚未进入抽穗期、植株生长差、虫口密度仍高的麦田,隔6~7天后喷第2次药。药剂种类有5005
1000乳油倍液(对卵也有效)、50%敌敌畏乳油与40%乐果乳油1:1混合后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105粉剂22.5
kg/hm2喷粉。
  三、麦鞘毛眼水蝇
  麦鞘毛眼水蝇(Hydrellia chinensis Qi et
Li)属双翅目,水蝇科。麦鞘毛眼水蝇20世纪50年代就有发生,至70年代川、陕、甘普遍发生,成为常发性的局部害虫。目前已知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等地。
  麦鞘毛眼水蝇主要危害小麦、大麦、青稞和燕麦等作物及看麦娘、棒头草、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以幼虫潜入叶鞘危害,抽穗至灌浆期受害严重,叶鞘变白,叶片倒垂,造成籽粒秕瘦,千粒重下降而减产。
  形态识别
  成虫: 体长2—3
mm,全体青灰色,背部黑灰色、头部暗灰色,腹面色较淡。复眼黑褐色,触角黑色,触角芒一侧有5根刺毛,翅1对,无色透明,翅脉黑色明显,无臀脉与臀室。前翅前缘脉有两个折断处(即缺刻)。静止时两翅重叠平复于体背,长过腹部约1.5倍,平衡棒鲜黄色,足黑色。雄虫腹部粗钝,有黑色抱握器l对,雌虫腹部末端较尖。
  卵:乳白色,长约1.3 mm,宽约0.8
mm,两端梢尖,形似碗豆荚,卵壳上有纵形条纹。
  幼虫: 淡黄绿色,老熟幼虫体长约4
mm,体圆筒形,稍扁平,分13节。口钩黑褐色,尖端象钩镰状,柄部分叉象“丫”字形,其中一叉又再分为二支。腹部末端有黑褐色气门突
  蛹: 棕黄色,体长3—4 mm,宽约1.5 mm,圆筒形,煎端较钝圆,末端较尖,尾部也有黑色气门突
  生活史与习性
  1年发生代数尚不完全清楚,在陕西、四川1年发生2代。秋苗期在早播麦田危害,孕穗期主要在迟播麦田为害。秋季麦苗出土后,成虫即飞往麦田产卵。产卵盛期在l1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蛀入叶肉并转移至叶鞘取食。以幼虫或蛹在叶鞘内越冬。春季羽化的成虫,四川在3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陕西汉中为4月中、下旬。小麦孕穗期幼虫从叶基入侵转移至时鞘为害。在小麦近成熟时成虫羽化,迁至禾本科杂草或随风迁飞高海拔早播冬麦区或春麦区为害。秋季又迁回晚播冬麦区为害。
  麦鞘毛眼水蝇对糖蜜有较强的趋性,同时还具趋嫩绿、喜阴湿等习性。春季多在苕子、蚕豆、油菜花上取食补充营养;秋季在荞麦花上取食花蜜,然后飞往麦田产卵。水地着卵量远大于旱地,且为害也严重。成虫产卵有95%以上产于叶片基部正面的叶脉间。
  冬季代发生一代大约需120d左右,其中幼虫为害期约75d左右。春季代成虫寿命为5~
38d,平均16d,产卵前期5~24d,一般为16d。卵期在室温下平均13.3℃时为12d,室外气温
12.7~13.7℃时为7~12d,平均9.5
d。幼虫为害盛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下旬时,历期15~20d。蛹期通常7d左右。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s
  麦鞘毛眼水蝇的发生危害与小麦品种、播期、栽培管理、蜜源植物、麦田所处海拔高度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凡品种叶嫩质柔、叶宽肉厚、叶脉间宽而凹陷;土壤肥力高、灌溉条件好、植株密度大;蜜源植物丰富;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低,则受害重,反之则轻。冬前,迟播麦田受害轻,早播麦田受害重;春季则与冬前相反,早播麦田受害轻,而迟播麦田受害重。
  防治技术
  麦鞘毛眼水蝇的防治目前仍以药剂防治为主,重点应放在穗期,但少数年份或地区苗期也应施药防治,麦鞘毛眼水蝇抗药性弱,一般常用药剂均可取得良好防效。关键是掌握防治田块和防治适期。在麦苗分蘖始期和孕穗期,分类调查麦田发生情况,凡产卵株率达30%以上的麦田定为药治田。
  一般情况下,对产卵株率不很高的麦田,用药1次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效,用药适期掌握在卵孵40%以上时施药最好;产卵株率很高的麦田,应施药2次,第1次在卵孵10%以上,隔5—6天再用1次药。常用药剂有50%杀螟松乳油、90%晶体敌百虫、40%乐果乳油等1500倍液。
  其它防治措施如选用抗虫品种,调节播种期,加强栽培管理措施,保护利用天敌等均能减轻麦田受害,可与药剂防治结合应用。
  四、细茎潜蝇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危害小麦的潜叶蝇主要有四种,即:细茎潜蝇(Agromza
cineracens Macquart)、麦鞘齿角潜叶蝇(Cerodontha
denticornis(Panzer))、黑眶禾潜叶蝇(Ceroddntha
lateralis Macquart)、绒眼彩潜蝇(Chromaomyia nigra
Meigen),均属双翅目,潜蝇科。其中细茎潜蝇又叫小麦黑潜蝇、日本麦叶潜蝇,一般发生较多,其他3种发生量较少。
  幼虫孵化后在叶片组织内潜食,将叶尖部吃成透明袋状,内有黑色粪便;一叶内有虫1~2头,发生重的年份,一叶内2头虫者居多;秋苗期往往一片叶被食殆尽,受害叶干枯;雌虫往往以产卵器刺破叶面组织,食汁液,被刺破处成整齐的纵行,如缝纫机之针孔,并可逐渐变为褐色,如叶片被刺破面积大,局部叶片枯黄。除为害小麦外,也为害大麦;国外记载,寄主尚有黑麦类禾本科杂草。
  形态识别(图4-2)
  成虫: 体长3.1~3.4
mm,翅长与体长基本相同;体黑色。头部额、侧额内缘、新月片、颊及触角黑褐色;触角芒色稍浅;侧额有弱光;颜面及侧颜具淡灰粉被。胸部黑色具薄粉被;中胸背板具翅内后鬃及小盾前鬃;翅透明,微带淡茶褐色,翅脉黄褐色;前缘脉达R4
5;腋瓣淡白褐色;平衡棒基部土黄色,端部白色;足黑色,但胫节基部、腿节膝褐色;雄跗节色淡带黄色。腹部黑色,具弱光;雌腹部第6、7两节浓黑色,有强光。
  卵:白色,长0.48 mm,椭圆形,末端稍细,中间有2小突起。
  幼虫: 体白色微带黄色,长3.55~4.50 mm,宽0.85~1.20
mm。各体节前缘有数排淡褐色小刺。口钩黑色,各具4齿,上面2齿大,下面2齿明显小。下唇骨黑色,咽骨黑色,背臂分叉。前气门突柄状,高0.028
mm,2个气门相距0.1 mm,各有气门小孔10个左右。后气门突紧邻,基部相距0.032
mm,各具3个长椭圆形气门小孔。体后部可透视到将排出的黑色粪便,末端有2肉质突起。
  蛹: 褐色至赤褐色;长约2
mm。每体节间有暗色小点1列。前气门突柄较长,相距较远;后气门突小,下侧方有肉质突起1对。
图4-2 细茎潜蝇
1. 成虫 2. 幼虫 3. 口钩 4. 幼虫后气门 5. 幼虫前气门 6. 蛹 10. 害状
(仿齐国俊,仵均祥)
  生活史及习性
  据在陕西武功观察,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内越冬,越冬蛹于3月中旬开始羽化,小麦拔节期出现为害状,幼虫一直为害至灌浆期;抽穗期大部幼虫老熟,入土化蛹越夏,秋季小麦出苗后,成虫羽化飞至麦苗上产卵,成虫发生至11月,幼虫孵化后在叶内为害至老熟,老熟幼虫落入土内化蛹越冬。
  成虫产卵于叶尖部上表皮下组织内,室内饲养卵期平均5天;春季完成1代约需25天。幼虫老熟后个别在叶片组织内化蛹。
  春季多雨的年份,有利其发生,往往为害较重。
  防治技术
  细茎潜蝇属小麦生产中常发性的害虫,但大发生期是在小麦孕穗抽穗之后,且主要危害叶片的倒2叶,所以,对小麦生产的直接危害不太严重,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结合防治小麦的主要害虫达到兼治的目的。
  五、小麦黑森瘿蚊
  小麦黑森瘿蚊,简称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Say))属双翅目,瘿蚊科,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之一。国外普遍分布于欧洲、前苏联欧洲部分、中亚细亚、西伯利亚;亚洲之塞浦路斯、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及巴勒斯坦;非洲之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及突尼斯,大洋洲之新西兰;北美洲之加拿大和美国。
  美国在1935年以前的45年间,密西西比河以东各州有多次大发生,局部受灾年年都有,年损失在数百万美元以上。我国于1975年在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首次发现,经1980年广泛调查,确认新疆有黑森瘿蚊,分布于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巩留,霍城,新源、特克斯、昭苏,博乐,精和及温泉等县市。1980年伊犁州发生面积9410多hm2,博尔塔拉州重灾田5333
hm2,翻耕改种超过200
hm2。1981年博州发生面积将近3万hrn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8.9%,翻种超过600hm2,损失产量700万
kg。某兵团农场,春季田间受害率为21.4%,麦收前麦茎折倒率为55.6%,不但产量降低,也不便机械收割。据初步测算,冬麦单株有虫1~6头时,减产45.6%~76.7%,春麦单株有虫1~6头时,减产64.6%~83.8%。
  黑森瘿蚊以幼虫潜藏在茎秆与叶鞘间取食。拔节前受害,幼苗生长受阻,株形矮小,叶片厚而脆,呈暗蓝绿色,新叶短小或缺如,严重的枯黄死亡,造成缺苗。拔节期受害植株发育不良,茎秆局部萎缩变褐,各茎节相继变曲,严重的变黄枯死或折断倒伏。严重田块折秆率可达50%~75%。另一种被害状表现为受害株矮小,麦穗麦芒均变曲,甚至和叶片扭结在一起,麦穗畸形,籽粒空瘪,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可减产25%~30%
  黑森瘿蚊出危害小麦外,还可危害大麦、黑麦、冰草属植物、匍匐龙牙草及其它杂草。在新疆仅见为害小麦。
  黑森瘿蚊主要以围蛹在麦草做成的填充物中随贸易活动远距离传播,围蛹具抗干燥和抗碾压的能力。目前我国发生地区仅限于新疆伊犁州和博尔塔拉州,但其适生区却很广,从北纬30度到60度,即我国长江流域到黑龙江漠河之间均在其适生范围内,这一区域是我国主要的产麦区,黑森瘿蚊一旦传开,后果严重。
  形态识别
  成虫:体长3~4
mm。初羽化时头、复眼及胸部均为黑色,雌虫腹部呈鲜艳的红色,雄虫腹部为粉红色。触角第1节似铁钻形,第2节球形,其它各节圆锥形,各节间有透明的柄相连,雌虫柄极短,雄虫柄很长。雌虫腹部末端有由3节所组成的产卵器。雄虫腹部末端有特殊的外生殖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尾铗末端着生有爪梳。
  卵:长0.4~0.5
mm,初产时透明,有红色斑点,随后变为红褐色。
  幼虫:初孵化时呈鲜艳红褐色,长0.5 mm。成长幼虫体长3.5~4.5
mm,体色变为乳白或半透明。胸部腹面有胸骨。
  蛹:围蛹长约4
mm左右,黄褐色至栗褐色,外形大小和色泽,均象亚麻种籽(即胡麻种子)。围蛹内含有白色幼虫或裸蛹,初化蛹时为乳白色,羽化前为黑色。
  生活史与习性
  黑森瘿蚊在加拿大和美国加州一年发生1代,在美国堪萨斯州发生5代,欧洲大部分发生3代,但在前苏联发生1代,法国发生6代。我国新疆一般发生两个完整的世代,即春季为害世代和秋季为害世代,在适宜的气候和营养条件下,其间还能发生夏季世代,但在夏季高温干燥情况下,春季世代可以直接变为秋季世代。
  该虫以老熟幼虫在围蛹里越冬。越冬虫体常潜伏在自生小麦或早播冬麦秋苗的叶鞘与茎秆间,有时还潜伏在田间残留的根茬内。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开始羽化,中下旬为羽化盛期,这代幼虫主要为害冬麦春苗。第2代幼虫为害期因寄主老化,以后又进入夏季高温干旱季节,大部分幼虫进入滞育,为害性不大,而第3代幼虫为害秋苗比较严重。
  黑森瘿蚊卵期为3~12d,幼虫期在春季和夏季为2~3周,在秋季为4~6周。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平均气温在26℃以上)时可进入滞育。围蛹历期因温度不同而差异较大,短的只几天,最长可达5个月。成虫寿命2~3d,在气候和食料条件较适宜情况下,一代历期约45d。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而在上午交尾,交尾当天即可产卵,一、两天内将卵产完。成虫飞翔力不强,卵多产于小麦嫩叶正面脉沟内,2~5粒一行。每雌产卵40~500粒。幼虫孵化后沿叶脉爬行至叶鞘里面吸食但不钻蛀。冬麦返青拔节期受害,随着幼虫个体的增长,迫使小麦茎秆受害部位萎缩变褐,逐渐向有虫的一边弯曲。由于茎秆内部导管组织并未完全被破坏,植株仍可继续向上生长,以至各茎节相继弯曲,最后倒伏甚至折断。既影响小麦千粒重,又影响机械收割。春麦受害,被害株生长十分矮小,抽出的麦穗麦芒均弯弯曲曲,甚至和部分叶片扭在一起,麦穗畸形,籽粒空瘪,剥开分蘖基部,均有围蛹。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与品种的关系。
  小麦黑森瘿蚊有偏嗜软粒小麦的习性,而对硬粒小麦为害轻,实际上是植物拒虫性质的一种反映。
  从小麦形态上的组织结构来看,叶面茸毛的有无、长短和疏密,与黑森瘿蚊产卵的多少有关。在无茸毛的品种上,雌虫产卵很顺利,产卵部位靠近叶片的轴线,与叶脉平行,卵不易干瘪。相反,在有茸毛的品种上,雌虫产卵显得很不安定,不断在叶片上爬行,最后仍然离去,所以着卵量少,即是着卵也多产在远离轴线的部位,着卵方向与茸毛成倾斜的角度,卵易干瘪,因之孵化率低,孵化后的幼虫在爬行时,因遭受茸毛所产生的机械阻碍作用,也难以经过叶片、叶耳和叶舌爬入叶鞘。据在新疆博乐县观察,叶片上多毛的黑芒春麦,前期叶片上的着卵量只有无毛品种阿勃的1/3。另据伊犁报道,1982年调查585个春麦材料中,无茸毛品种黑森瘿蚊产卵株率为57.74%,茸毛稀少的品种为37.37%,茸毛密的品种为9.09%。
  美国从事抗虫品种选育研究已有200年的历史,选育出40多个品种,将美国最严重的小麦害虫压低为次要害虫。从小麦的染色体中分离出一系列显性或部分显性抗性基因,即Hl、H2、H3、H4、H5、H6、H7及H8。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不同地区黑森瘿蚊存在不同的生物型。一个抗性的小麦品种,可能对黑森瘦蚊的这一个或几个生物型有抗性,而对其它的几个生物型又是感虫的,这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内在遗传关系。
  2.与耕作栽培的关系。
  小麦受害的轻重,与播期有显著关系。冬麦晚播,春麦早播,受害均较轻。密度越大,受害越重。
  麦收后立即耕翻,覆土7.5 cm,即可大大减少成虫羽化出土。埋土10~15
cm,即不能出土。
  小麦连作有利于黑森瘿蚊的繁殖蔓延。冬春麦兼种,在小麦的布局上,常有冬麦与春麦相连接的情况。在冬麦地越冬的瘿蚊极易传到春麦上去。
  3.与温湿度的关系。
  一般春季高温多雨会造成严重为害,秋季干旱为害较轻;湿度大,有利于成虫羽化。如将围蛹置于保持一定湿度的脱脂棉上,羽化率可达90%以上。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幼虫会在围蛹壳内休眠或滞育,从而会降低瘿蚊的发生量。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调整播种期。春麦应尽量早播,提倡顶凌播种。成虫羽化时,早播春麦已处于分蘖盛期,对黑森瘿蚊产卵的引诱力降低。加以苗大苗壮,增强了抗虫能力。冬麦要适期晚播。
  (2)深翻耕及消灭自生苗。从理论上讲,如果通过改制不种冬麦,似可切断黑森瘿蚊越冬基地这一环节。但事实上在全部种春麦的地区也有瘿蚊发生。这是因为麦收时的落粒产生的自生麦为瘿蚊的中间世代提供了重要的过渡基地。为此麦收后的浅耕灭茬,再结合20~25
cm的深耕,是最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
  2.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对春麦效果最优。75911乳油2 kg,拌干种500
kg,劝治效果最好,可将被害株率压低到5%以下,而且尚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虫和潜叶蝇、跳甲等苗期害虫。
  六、麦简管蓟马
  麦简管蓟马(Haplothrips tritici
Kurdjumov)属缨翅目,皮蓟马科,又叫小麦皮蓟马。
  麦简管蓟马在国外分布于苏联草原及森林草原地带。我国最早报道发生于新疆,近年来甘肃也有此虫为害的报道。蓟马的成虫和若虫以锉吸式口器锉破小麦花器,严重时使不结籽粒,甚至造成白穗。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成虫和若虫(主要是若虫)锉破麦粒表皮,吸食浆液,致结实不饱满,甚至空秕,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表皮细胞组织被锉伤,在麦粒上留下黄褐色斑痕,从而降低麦子的质量,在加工磨面时,麸皮较多而出粉率低。麦简管蓟马除危害小麦和其他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杂草外,寄主十分广泛,尚为害豆科、菊科、十字花科、茄科、旋花科等植物的花器。
  由于蓟马隐藏在麦穗内为害,它的为害性往往被人所忽视。据国外资料,如果每平方米有蓟马2000头以上,可使小麦严重减产,如果每一小穗有若虫1头,小麦减产3%,达
4头以上时,减产可达19%。
  除麦简管蓟马外,国内报道可以危害小麦的蓟马尚有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 Uzel)、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F.))。
  形态识别
  成虫: 全体黑色,长1.5~2
mm。头部略成长方形,与前胸相连。触角8节,第2节上有感觉孔,第3节上有两个感觉锥,第4节最大,上有4个感觉锥。第3、4节淡色,前翅仅有1条不明显的纵脉,并不延至顶端,翅上光滑无微毛。腹部末节延长成尾管,其末端有6根细长的尾毛,其间再各生短毛1根。
  卵:乳黄色,0.2 & 0.45 mm,一端较尖。
  若虫:共5龄。初孵若虫淡黄色,随着龄期的增长,腹部逐渐变为橙色至鲜红色,但触角及尾管始终略呈黑色。
  第3龄出现翅芽,有人称之为前蛹;而末龄不吃少动,叫做伪蛹,这时触角紧贴于头的两侧,这种特殊变态,叫做过渡变态,或过渐变态。
  生活史与习性
  麦简管蓟马在新疆各地均为一年发生1代,以红色若虫在地下和麦茬内越夏越冬。越冬深度可达15 cm,但以l~5
cm的表层为主。
  当平均气温达8℃时,越冬后若虫开始活动。最先活动的场所是麦苗上发黄的叶鞘,或者在未经翻动的麦茬地中黄萎而湿润的叶鞘内,在若虫尚未羽化前,有少数能爬入田边抽穗早的看麦娘穗中。在旬平均气温达15℃时,若虫进入伪蛹盛期。在天山北麓,成虫一般于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在冬麦上成虫出现的高峰常在5、6月之交,在春麦上出现的高峰为6月中旬,两者相距约半月之久。从麦简管蓟马整体的羽化高峰来说,常与春麦抽穗期相吻合,故春麦受害往往重于冬麦。
  麦简管蓟马成虫,卵及若虫在麦穗上出现的高峰与小麦生长发育阶段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掌握好小麦物候与各虫态消长及其活动的关系是防治此虫成败的关键。
  (一)成虫的消长与活动。初羽化的成虫常3~5成群集中在小麦最上部的1~2片叶上的叶耳、叶面处活动,行动是暴露的。无论是冬麦或春麦,也不论是什么品种或播期,在孕穗与吐芒期,成虫经开裂的旗叶潜入麦穗,穗内虫口急剧增加。在吐芒至刚抽穗时,穗内数量达到最高峰。至小麦扬花后,成虫失去了良好的隐蔽场所,相继飞迁移去,穗上成虫消退。
  (二)卵的消长变化。羽化后的成虫,先产卵在冬麦上,而后继续产在春麦上。无论是冬麦或春麦,在抽穗、扬花时,是穗上卵出现的高峰。每雌产卵不多,约20余粒,但产卵持续期较长。卵成不规则的块状,被胶质粘固着。主要着生部位是小穗的基部和左右两护颖的尖端内侧。麦穗基部的1个小穗和顶端的2~3个小穗往往不产卵。由于麦穗是从开缝的一边先抽出,这半边着卵就较少,另一半则着卵较多。
  (三)若虫的消长及活动。卵期一般7~8天。一般从6月上旬直至麦收,麦穗中普遍都是红色若虫。从小麦生长发育来看,无论是冬麦或春麦,若虫在麦穗中出现的高峰是在灌浆期。初孵化的若虫尚可在穗上活动3~5天,而后转入颖壳内,这是大田药剂防治的一个有利时机。
  麦收时,部分若虫自黄熟的穗内爬出,落入麦地,部分在割麦时被震落,爬入地下裂缝,或暂时集中在麦堆之下或麦茬中;尚有部分随麦捆进入麦场,潜伏于附近麦衣堆下或杂草中。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与开垦农田的关系。在未开垦的草原中,麦简管蓟马以禾本科杂草为食,虫口密度很低,1平方米不超过1头。但草原被开垦种植小麦后,为皮蓟马创造了食料丰富而品质又优良的发生基地,附近的蓟马就逐渐集中到耕地大量繁殖,因而发展成为麦作的重要害虫。
  (二)与品种及播期的关系。不同品种及播期的小麦,其孕穗及破肚期各异,皮蓟马为害的轻重明显不同。一般来说,抽穗早,受害轻;抽穗迟,受害重。春麦抽穗更晚,一般受害更重。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及时浅耕灭茬,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深耕。据调查:麦收后用双排圆盘耙切翻,田中虫口密度减少73.3%;经圆盘耙切翻后再深耕者,虫口减少92.7%;麦收后伏耕一次,虫口减少62%,伏耕二次者虫口减少81%。
  2.选用早熟品种。
  3.清理麦场及麦衣子。在打麦场及其周围,往往留存许多大小或厚薄不同的麦衣堆和自生麦,在它们的遮盖下,常藏匿着极多的若虫,应彻底清除。
  (二)化学防治
  农药防治的有利时机是小麦扬花之后,先防治冬麦,后防治春麦。常用药剂有80%敌敌畏乳油或90%敌百虫的1
000倍液;或 40%乐果乳油的1 500倍液;或50%马拉松的2 000倍液。
  七、麦穗金龟甲类
  麦穗金龟甲已知有三种,即:锚纹麦穗金龟甲(Anisoplia agricola
Poda)、方纹麦穗金龟甲(A. austriaca Hrbst.)、农田麦穗金龟甲(A.
Hrbst.),分别简称为猫纹金龟甲、方纹金龟甲和农田金龟甲,均属鞘翅目,丽金龟甲科。
  麦穗金龟甲在国外分布于前苏联。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之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以锚纹金龟甲为优势种。麦穗金龟甲主要是以成虫咬食冬麦、春麦以及黑麦麦穗上的麦粒,同时由于跗节的抓和爬,还剥落大量的种籽。幼虫在地下为害禾谷类的须根及幼苗,有时为害甜菜造成缺苗,甚至需要补种。
  形态识别
  3种金龟甲的形态区别见表4-1。
3种麦穗金龟甲的形态特征
猫纹金龟甲
方纹金龟甲
农田金龟甲
10.5~13 mm
12.8~16 mm
头及前胸背板
黑色而有金属的绿色光泽,鳃叶状触角的片状部分由3片所组成
黑色,饰有黄褐色花纹,花纹变化很多,多数是小盾片处一大片黑色,其下有一粗细不一的黑色横纹,鞘翅间缝合处有一条黑色纵线,连同鞘翅外缘和末端的黑纹,共同组成一猫状花纹
棕褐色,仅在小盾片处有一块方形的黑板,将小盾片包于其中,方形黑板多数为棕褐色
全部黄褐色
黑色,爪一粗一细,且不等长,都可自由活动
白色,球形,直径约2 mm
mm,肛节背板较小,略呈正圆形。肛节腹面圆锥的肛毛排成对称的2列,每排有7~9根所组成
mm,肛节背板较小呈圆锥形,但前缘略有凹陷,中央有1条纵行的无毛区,肛毛同前种,偶尔仅有5根
mm,肛节背板较大,成梯形,前缘中央凹陷为尖形。肛节腹面圆锥形的肛毛排成2行,末端略分开,每行6~8根,被包于钩状刚毛中
长14~17 mm
  生活史和习性
  农田麦穗金龟甲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地下越冬。锚纹金龟甲和方纹金龟甲则需两年发生1代,以一年生和二年生幼虫在地下越冬。农田麦穗金龟甲的幼虫比较喜欢栖息在砂土和砂壤土中,锚纹金龟甲幼虫活动的范围较广,在黑壤土,黏壤土和砂地上均有,方纹金龟甲幼虫喜欢生活于黑壤土和砂土中。
  在伊犁地区,农田金龟甲发生最早,一般于6月初即羽化出土,其它两种的出现时间约晚一旬。影响出土迟早的原因是温度和雨量。天气干燥时成虫羽化出土较早,反之,在多雨而较凉爽的年份,出土较迟。早期羽化出土的成虫,常停留在地边抽穗较早的黑麦或燕麦上,待冬小麦扬花后,就飞迁到柔软、正在灌浆的麦穗上取食。随着麦粒黄熟变硬,再迁到临冬播种的小麦和晚熟的春麦上,最后还能集中到玉米的雄穗上为害。成虫羽化期持续2~3周,前后为害期约1个月。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则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冬麦抽穗期为害最重,最多时一穗上有虫140头。
  中午温度高时,成虫最为活跃,不断在麦穗上飞来飞去。取食时用跗节和爪紧紧抓住小穗,将头钻入或咬穿颖壳直达籽粒,同时由爪剥落大量麦粒。晚上成虫大部分从麦穗上落到地面,藏于土块或地下的裂缝中。但在炎热和无风的夜里,也可停留在穗上不动。潜入地下的成虫,到早上8~9时又重新飞出。
  成虫取食后10余天,在麦穗上交尾。每雌产卵50余粒,卵散产,多产于春麦地比较湿润的土层中,身8~20
cm。如果春麦地也较干,还可产在中耕作物地和休闲地中。幼虫孵化后在土中活动的深度随季节和土壤的湿度而定。在干旱时它们下降到20
cm深处;遇到雨水时,又重新升到上层。幼虫发育期较长,农田金龟甲约10个半月,其它两种则需22个月。
  蛹的历期约14~20天。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麦收后立即进行灭茬,并提早进行秋深耕,能消灭大量的卵、幼虫和蛹。
  (二)人工捕捉。成虫群集在麦穗上,易于捕捉。
  (三)药剂防治。冬麦抽穗期喷药防治,可控制麦穗金龟甲的为害。
  八、秀夜蛾
  秀夜蛾(Apamea
fucosa(Freyer))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春麦夜蛾,麦秀夜蛾。
  秀夜蛾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欧洲、北美,国内在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湖北、陕西、西藏,新疆等省(区)均有发现。幼虫4龄前自土表层蛀入根基部,先往下蛀食,再蛀往茎上部。老龄幼虫在土壤中活动,从近地面处将植株咬断,有转株为害习性,被害小麦初期呈现枯心,后期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除为害小麦外,还可危害莜麦、大麦、糜子、黍等禾本科作物,以小麦受害最重。
  形态识别
  成虫: 体长13~16 mm,翅展30~36
mm。头,胸部黄褐色,腹背灰黄色,腹面黄褐色,前翅黄褐色,环纹及肾纹锈黄色或灰白色,中有褐色细纹,四周暗褐色;基线色较浅,内线和外线双线褐色,中线褐色,亚端线灰褐色,外缘褐色,缘毛黄褐色。后翅灰褐色,缘毛灰黄色,翅反面大部分灰黄色,前翅中央浅灰褐色,中室端有褐纹。
  卵:半圆形,卵壳有网纹,纵纹清晰,初产乳白色,孵化前为暗红色,顶端中央稍凹陷,有1小黑点。
  幼虫: 一般为6龄。老龄幼虫体长30~35
mm,头部黄色,体灰白色。前胸背板黄色,褐色边,横列4个黑褐色小斑。体上有5条红褐色纵线,背中线和亚背线较细,气门线略粗。第8腹节背面前后有2块黑褐色斑,第9腹节背面有6块黑褐色斑,中间2块较大。臀板黄色,前缘有褐色边,中间有两块黑褐色斑,近后缘横列4个黑褐色小斑,腹面和足均为黄白色。
  蛹: 长17~21
mm,初期乳黄色,后变为红棕色。腹部第5~8节背面前缘有明显刻点,臀棘2根,末端稍弯呈钩状。
  生活史和习性
  内蒙古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孵化盛期,5月末至6月下旬(春小麦分蘖拔节期)是为害盛期。
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上、中旬出现成虫,8月上、中旬进入盛期。7月中旬田间出现卵块,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下旬为末期。
  成虫一般隐藏在阴湿地边、渠边草丛中,或作物地内土块、土缝下,夜晚取食、交尾和产卵,晚8~11时最活跃,晚9时前雌蛾少于雄蛾,9时后雌蛾逐渐增多。成虫有强烈趋光性,但趋化性较弱。卵集中产在小麦近地面枯叶叶鞘内侧,距土面1~3
cm最多,一般不超过5
cm,少量产在土块上。卵成块状,每块30粒左右排成2~3行,最多达50余粒,每雌蛾可产3~12块,一般产6块左右,共产卵90~400余粒,一般200粒左右,产卵期5~8天。麦收后,留在麦茬内的卵块随耕翻入土内越冬。初龄幼虫极活跃,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大部分在被害株附近1~3
cm深处做土室化蛹,也有少数在地埂杂草根部附近10~15 cm深处化蛹。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水浇地、下湿滩地及黏壤土地,幼虫发生为害严重。春天幼虫出现的迟早,与当年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的表土层温度有关。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气温较往年高,则出土早,反之亦然。
  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以采用农业防治为主,结合处理土壤毒杀低龄幼虫,灯光诱杀成虫等各项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一)农业防治
  在为害严重地块,适当安排禾本科作物与非禾本科作物的轮作倒茬,可以控制其为害,秋季深翻土地,将一部分越冬卵翻入较深的土层内,使来年春天初孵化的部分幼虫不能出土而死亡。另外,清除麦茬,减少田内的越冬卵。
  (二)药剂防治
  用含有效成分4%的辛硫磷颗粒剂,或含有效成分0.5%的环硫磷颗粒剂30
kg/hm2,随播种施入土内,对初孵幼虫的毒杀力可达80%以上。在幼虫发生为害时,根灌敌百虫200倍液,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九、小麦沟牙甲
  小麦沟牙甲 (Helophorus auriculatus
Sharp)属鞘翅目,牙甲科,又叫耳垂五沟牙甲。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幼虫于土下小麦根际处钻入苗内取食心叶,造成枯心苗,多发生于下湿地。除为害小麦外,取食看麦娘、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
  形态识别(图4-3)
  成虫: 体长约4.5
mm,茶褐色。头黑褐色,具平伏的淡色毛,头顶中有一倒“Y”字形黑线;复眼黑色,发达,向两侧突出;触角球棒状9节,1、2节细长,3、6节短,端部三节膨大;有的个体触角8节,3、4节合并为一较长的节;上唇黑绿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发达,有五条褐色纵带,密生刻点及平伏的毛,缘角向前突出,使前缘呈弧形;侧缘向内弯,后缘窄于前缘。鞘翅上具稀疏长毛及5行纵脊,各纵脊间有两排凹入点刻,排列整齐,纵脊上及两排点刻间有一排不整齐的端部呈钩状的淡色毛,第4列纵脊中断,后段成为暗色纵突,上生长毛。足淡黄褐色,密生小刺,基节端部具浓密淡色绒毛,跗节5节,爪褐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9
mm,体扁;淡灰褐色。头褐色,胸部赤褐色,但较头部色淡,前胸前缘色深。体背中间有明显淡色纵线,纵线两侧淡褐色。腹部1~8节每体节侧上方有1淡褐色横长条斑,下方有2淡褐色斑,斑上有刚毛。胸足淡褐色,臀板,尾须亦淡褐色。尾须3节,基节背面有1刚毛,腹面端部2刚毛,第2节端1刚毛,第3节顶1刚毛。体末端腹面有1突起,爬行时能起固定作用,有助于爬行。
  蛹: 长约5
mm,乳白色,复眼赤褐色。体上生稀疏黑褐色刚毛,其排列复眼内侧2,内上方1,前胸前缘中部2较长,每刚毛内侧有2小毛;后缘中部前方2,侧后缘3,中、后胸背各2,腹部每节背面4,侧1排成6纵行。腹末有2锥状延伸,黄褐色,端部尖锐。
图4-3 小麦沟牙甲
1. 成虫 2. 成虫触角 3. 幼虫 4. 蛹 5. 幼虫害状 6. 成虫害状
(仿齐国俊,仵均祥)
  生活史与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麦田越冬。翌春3月幼虫老熟,在土内10
cm左右深处做土室化蛹,蛹期约15天。3月下旬为成虫始发期,4月下旬全部羽化。成虫寿命甚长,饲养观察,4月羽化的成虫至9月下旬仍生活正常,但末见产卵。自然情况下,稻麦两熟区5月下旬小麦收获后灌水插秧,成虫取食水稻叶鞘内侧,9月下旬水稻收后,田内仍有大量成虫,10月中旬成虫消失。
  麦收前成虫栖息土表下,末发现活动,麦收后灌水插秧,成虫可爬至麦秆、杂草等漂浮物上,或附在秧苗上,早、晚多在表面,中午则栖息叶背,水稻较高时可潜于最外一叶鞘内侧,往往数头聚在一起。水稻收后多集中在稻茬内,土内亦有少量,潮湿处虫量大。成虫不活跃,可静伏于水下稻茬上,数小时不动;飞翔力不强,无趋光性,具伪死性;交配时呈一字形,历时可达半小时。
  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倒茬,避免稻麦连作。
  2.合理施肥,有机肥腐熟后施入。
  (二)捕杀成虫。夏初插秧放水浆田时打捞浪渣,捕杀成虫,可有效地减少秋季麦田虫源。
  (三)药剂防治。成虫发生期田间喷药防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部下方是什么部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