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尖轨改道作业以哪股为基本股

(需要 2 积分)
二、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技术标准和技术指南。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三、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道岔位Z应按设计铺设,困难条件下,可在不影响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条件下,将道岔位Z前后移动不得大于0.5m。
3.1.2 道岔因钢轨焊接方式、绝缘接头位Z等影响道岔内配轨长度时,采购前应予明确。
3.1.3 木岔枕应端头捆扎后使用并在直股外侧取齐。
3.1.4 与正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50根、与站线连接的道岔前后各15根(含岔后长岔枕)轨枕的类型应与岔枕类型相同,每千米铺设根数应与连接线路标准一致。铺设无缝道岔时,道岔直股前后线路过渡枕的型号、根数及间距,应符合铺设图的规定。
3.1.5 道岔轨面高程应与连接的主要线一致,与另一线的轨面高差,宜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向站内顺接。顺接坡度不应大于该线最大设计限坡,与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不应大于4‰,超过时应设竖曲线。伸入到发线有效长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大于1.5‰。
3.1.6 更换道岔时应同时更换前后引轨。再用道岔前后应铺设与道岔磨耗程度相近的钢轨,否则在接头1m范围内应打磨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及轨距线错牙。
3.1.7 交叉渡线铺设时,四组单开道岔与主要连接线应在一个平面上,次要连接线上的道岔与前后连接线轨面高差,按规定顺坡,并兼顾相邻道岔。
3.1.8 可动心轨辙叉道岔起道作业时,二股道应同时起平,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一个平面上,做好道岔前后顺坡。
3.1.9 可动心轨辙叉道岔改道作业时,应采用调整不同号码轨距挡块调整轨距,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2mm,不得用改螺纹道钉的方法。
我来说两句 ()
路桥热门下载
本月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道岔改道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8页4下载券24页1下载券71页2下载券7页免费59页7下载券 15页1下载券16页免费50页2下载券2页免费2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0页免费65页免费74页免费78页免费46页免费
道岔改道作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2.0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编号:审定成绩:*******专 科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姓 名:****** 专 业:***********学校指导教师姓名:***学 号:********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 (小四号楷体加黑)论文答辩日期:(小四号楷体加黑)专 科 毕 业 论 文轨道线路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Track line piling disease analysis and rectification 毕业论文(论文)摘 要铁路第六次提速后,工务的线路、道岔设备变化很大,给养护维修带来许多困难。 道岔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它涉及着机务,工务、电务部门,在一个部门出现失误,轻则 影响行车速度,重则中断行车,将会给运输带来直接损失。近年来随着提速道岔的不断 上道应用,其日常养护和维修便成为工务段维修组织体系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提速道 岔是提高铁路运输的基础,如何搞好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 通夯实基础是职责所在,也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满足提速需要,消除因道岔限速因素,改善列车过岔的平稳性,牢固树立安全意 识、忧患意识。全面加强设备整修,全面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 基础保证,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针对提速道岔的病害,结合现有提速道岔尖轨、辙岔维 修养护,道岔和是线路的薄弱环节,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列车通过道岔时 的晃车现象比较普遍, 对道岔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 由于现场铺设位置不当、前后方向不良、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造 成前后线路衔接不良。列车通过道岔时,发生车体摇晃,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破坏, 促使道岔方向进一步变化。 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 线路周期性与随机性变化叠加引起的线路晃车现 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道岔处更为明显,控制线路晃车发生已成为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中 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通过日常检查、保养、维修,对道岔病害的产生和整治,提出了 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道岔是一机车车辆从一条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轨道连接设 备,道岔是复杂的连接设备,过岔速度直接影响列车的通过速度,道岔是三大薄弱环节 之一。 关键词:道岔;病害;整治- I - - II - 目录摘 要 ........................................................................................................................................... I 目录 ............................................................................................................................................ 1 引 言 .................................................................................................................................... 1 1.1 共性问题 ..................................................................................................................... 2 1.1.1 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线路方向和高低超限 ....................................... 2 1.1.3 轨向不良(包括钢轨不均匀侧磨 ................................................................... 3 1.1.4 高低超限 ........................................................................................................... 3 1.2.木岔枕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 4 1.2.1 木岔枕道岔病害 ............................................................................................ 4 1.2.2 整治措施 ........................................................................................................... 4 1.3 个性问题 ...................................................................................................................... 5 1.3.1 可动心轨道道岔 ............................................................................................... 5 1.3.2 固定辙叉道岔 ................................................................................................... 5 2.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 6 2.1 道岔病害及相关分析 .................................................................................................. 6 2.2 常见病害 ...................................................................................................................... 6 2.3 道岔出现的病害分类 .................................................................................................. 7 2.3.1 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 ........................................................................... 7 2.3.3 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 7 2.4 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 7 2.4.1 道床翻浆冒泥 .................................................................................................. 7 2.4.2 钢轨检查方面 .................................................................................................. 9 2.4.3 环境及其他影响因素 ...................................................................................... 9 2.5 大提速后工务面临的问题及探讨 ............................................................................ 10 2.5.1 工务的不利因素 ............................................................................................. 10 2.5.2 管理体制弱点明显 ........................................................................................ 11 2.5.3 线路病害整治量大 ........................................................................................ 11 2.5.4 存在问题的探讨 ............................................................................................. 12 3.道岔晃车病害及整治 ........................................................................................................... 13 1.混凝土枕道岔和木岔枕道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 ................................................................. 2-1- 3.1 造成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 ........................................................................................ 13 (1)道岔大方向不良 ............................................................................................ 13 3.2 针对道岔产生的晃车病害进行整治 ........................................................................ 13 4、岔后附带曲线正失整正 .................................................................................................... 16 4.1、确定连接曲线半径和起终点 ................................................................................. 16 4.1.1 计算出平均正矢 f 均..................................................................................... 16 4.2、附带曲线分段与分桩 ............................................................................................. 17 4.2.1、分段和确定桩点数量 .................................................................................. 17 4.2.2、分桩 .............................................................................................................. 17 4.3、起终点两侧的桩点计划正矢的计算 ..................................................................... 18 5.4 、实际应用 ............................................................................................................... 19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20-2- -3-
引言?在铁路线路设备中?道岔是铁路轨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岔本身构造复杂?强 度较低、零件多、受冲击大、容易变形、磨耗造成列车晃车病害,是制约列车行车速度 和行驶平稳的重要原因。我国铁路提速以来 ,道岔以其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少及维 修周期相应延长等诸多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速度的提高 ,道岔亦出现了许 多病害。 提速道岔是提高铁路运输的基础,如何搞好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 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是职责所在,也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 满足提速需要,消除因道岔限速因素,改善列车过岔的平稳性,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忧 患意识。全面加强设备整修,全面提高设备运行质量,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 证,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针对提速道岔的病害,结合现有提速道岔尖轨、辙岔维修养护, 道岔和是线路的薄弱环节,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列车通过道岔时的晃车现 象比较普遍,对道岔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办法由于现场 铺设位置不当、前后方向不良、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造成前后线 路衔接不良。列车通过道岔时,发生车体摇晃,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破坏,促使道岔 方向进一步变化。-1- 1.混凝土枕道岔和木岔枕道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1.1 共性问题1.1.1 道岔与前后线路衔接不良,线路方向和高低超限 (1)原因分析:一是渡线道岔线路的设计线间距与实际线间距有误差,道岔发生纵向 位移,造成铺设后线路方向不良;二是道岔大修及道岔换填施工过程中,岔区前后及道 岔夹直线未换填或挖砟换填深度、宽度、长度不符合要求,捣固不实,造成道岔不均匀 沉降,岔区出现高低偏差;三是大机捣固安排线路多,道岔少,未提前测量标注起道量, 造成岔区与前后线路不平顺; 四是大机作业前未提前测量岔后线路拨量, 大机自动拨道, 造成线岔结合部方向不良;五是线路缺砟,曲股线路捣固不实,道岔侧向过车冲击大, 形成岔区水平或方向偏差。 (2)整治方案: ①道岔大修前,采用全站仪对道岔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对既有线间距进行测量,对线 间距不符合要求的线路进行全面拨改,确保道岔平纵断面位置精确。 ②按照标准对岔区及岔区夹直线进行换砟,配合道岔大机捣固,采用冲击式捣镐对道 岔曲股线路及道岔连接杆、绝缘接头处所进行起道捣固,消除岔区暗坑和一侧水平。 ③道岔区及前后各不少于 100-150m 线路为一作业单元,道岔大机捣固前精确计算道 岔起拨道量,每隔 5m 将直拨道量于线路上,以便大机进行精确拨道。对纵向发生位移 的道岔要拨移到位。 ④精确测量计算岔前、后曲线拨量,大机捣固作业前补足道砟,作业后及时恢复安装 道岔地锚拉杆。 对过车较多的侧向道岔, 转折部位加密地锚桩, 严格控制道岔方向变化。 ⑤日常拨道作业时,有定位观测桩 首先测量线路横向位移量,利用测量结果确定拨 道方向和拨道量;无定位观测桩的,首先要从线路前后两个方向来确定拨道方向,然后 根据方向偏差,确定各部位拨道量并合理确定回弹量。 (3)整治标准:岔区方向顺直,与线路中心位置最大横向偏差控制在±2mm 以内, 最大垂向偏差控制在±3mm 以内。 1.1.2 轨距超限 (1)原因分析:一是道岔预铺过程中,道岔轨距调整块号码安设不对;二是岔枕横纵 向发生位移,造成轨距挡板不能按标准设置;三是轨距挡板、大垫板螺栓锈蚀磨耗,造 成挡板及螺孔扩大离缝;四是扣件松动,在动载冲击下,轨距发生变化;五是顶铁不密 靠,动态扩大。 (2)整治方案:-2- ①在道岔预铺时,严格按照道岔设计图铺设岔枕和安装联结零件,并严格进行预铺检查 验收。 ②在日常养护维修作业中,加强轨枕间距及横向位移的检查,按照铺设标准对轨枕进行 方正,调整轨距块。 ③及时更换和补充失效、锈蚀和缺少的轨距挡板。 ④加强车工电联合检查,全面改正道岔转辙部分轨距。 ⑤加强扣件养护工作,及时复紧连接零件和更换立螺栓,减少旷动间隙。 ⑥加装经发行的绝缘轨距杆。 (3)整治标准:轨距误差控制在±1mm。 1.1.3 轨向不良(包括钢轨不均匀侧磨) (1)原因分析:一是轨距变化不均匀;二是与区间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差超标,钢轨发 生纵向位移,限位铁(限位器)扭曲或顶死;三是铝热焊头支嘴形成硬弯;四是局部一 侧水平或暗坑吊板,造成两股钢轨受力不均匀;五是钢轨交替不均匀侧磨。 (2)整治方案: ①对线间距不符合要求的线路进行全面拨改,确保道岔平纵断面位置精确 (3)整治标准:用 20m 弦测量,连续轨向偏差控制在±1mm 以内,单个轨向偏差控制 在 2mm 以内。消灭接头、辙叉、尖轨、钢轨作用边肥边和轨顶内铡不圆顺。 1.1.4 高低超限 (1)原因分析:一是道床污染板结、排水不良,造成线路暗坑吊板和翻浆;二是接头、 焊道凸凹不平;三是可动心轨部分与翼轨间存在高低不平顺;四是道岔转辙部分及可动 心轨、电务转辙机等无法实施正常捣固,道床不密实;五是尖轨及心轨变截面处轨面出 现坑洼;六是钢轨母材垂直方向轨面原始不平达 0.8-1mm。 (2)整治措施: ①对道床板结的道岔及前后平直线进行清筛换砟,恢复道床弹性。 ②对接头焊缝进行仿型打磨,消除接头焊道轨面不平顺,消除或减缓附加冲击力。 ③进行尖轨、可动心轨的轨面修理,消除或减缓附加冲击力。 ④加强道岔转辙及可动心轨部分的捣固工作,消除暗坑吊板。 (3)整治标准:以整个道岔群为整治单元,20m 弦测量高低控制在 2mm 以内。 1.1.5 直尖轨拱腰变形 (1)原因分析:一是道岔锁定轨温过高或过低,基本轨发生纵向位移;二是对岔区没 有完全锁定, 造成钢轨伸缩量大; 三是尖轨顶铁顶碰尖轨轨底, 或滑床板摩擦阻力过大。 (2)整治措施:-3- ①规范无缝道岔管理工作,按照跨区间无缝线路管理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无缝道岔进 行应力调整,恢复尖轨与基本轨设计位置,调整限位铁。 ②加强岔区锁定,岔区连接零件必须齐全、完好、有效,对道岔曲股及岔后 150m 线路 加强锁定。 ③对变形的尖轨进行直轨处理。 1.1.6 尖、基本轨离缝 (1)原因分析:一是尖轨拱腰变形;二是转辙部分暗坑吊板;三是曲股轨距过大;四 是顶铁磨耗;五是电务转辙设备调整不到位。 (2)整治方案: ①认真落实病害六整治措施要求,解决好尖轨拱腰问题。 ②整治岔区连接零件病害,消灭转辙部分的暗坑吊板。 ③及时消灭曲股大轨距,保证曲股圆顺,在曲股轨距准确情况下,对顶铁加插片,保证 尖轨、基本轨密贴。 ④调整拉杆及顶铁,消灭尖轨、基本轨离缝。 1.1.7 钢轨歪斜 (1)原因分析:轨下垫片位置不正或铁垫板下垫普通垫片。 (2)整治措施:道岔内取消垫片作业,改为冲击捣固镐捣固。1.2.木岔枕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1.2.1 木岔枕道岔病害: a) 道岔内连接轨过短,形成低接头,高大腰,过车时暗吊严重。 整治措施:更换短轨,与前后钢轨进行冻焊接(锰钢辙叉冻结,绝缘接头胶结,其他焊 接)。 b) 道岔内配轨多,接头多。 整治措施:更换道岔内短轨为长轨,取消道岔内一对接头。 c) 冻结接头失效、压溃、掉块。1.2.2 整治措施 对严重低调、压溃接头进行切除,重新换轨,对病害轻微的接头进行打磨、倒棱,重 新冻结。 a)岔枕道钉(含螺纹道钉)浮离旷动,形成吊板,轨距不易保持。 原因:一是道钉浮离;二是日常改道作业时未加木楔,造成螺孔扩大;三是岔枕腐朽。-4- 整治措施: ①加装木楔复紧道钉。 ②更换失效岔枕、磨耗的轨距挡板与垫板。 ③加强对螺纹道钉等连接零件的复紧工作。 ③改正轨距作业后,及时加装轨距拉杆。 b) 转辙部分基本轨轨撑、轨距调整块磨耗引起转辙部分轨距不良。 整治措施: AT-1/12 道岔尖基轨轨距调整块磨耗问题, 对 采用加装标准铁片等进行调整, 之后加轨距杆锁定。 c) 道岔间隔铁磨耗引起线路方向不良。 整治措施:加装槽型垫片,整治间隔铁磨耗,消除间隔铁处所的轨向偏差。 d) 曲尖轨、直基本轨磨耗严重。 整治措施:在直尖轨接头区安装防磨护轨,加强对曲尖轨作用边的涂油,延缓侧磨。 其他病害及浅滩方法同混凝土枕道岔。1.3 个性问题1.3.1 可动心轨道道岔 病害 1:心轨离缝。 ①原因分析:基本轨外侧轨撑离缝、顶铁不密、扣件松动造成轨距扩大。 ②整治措施:在电务配合下进行调整。 病害 2:心轨滑床板、轨撑折断。 ①原因分析:心轨处道床不密实,暗坑吊板严重,扣件松动,列车通过时造成折断。 ②整治措施:回填道砟,复紧扣件,用冲击式捣镐捣固密实。 病害 3:可动心辙叉轨顶面刨切坑洼不平,心轨与翼轨相对高度不符合要求,心轨拱腰、 离缝。 整治措施:打磨轨面及工作边顶面圆弧,打磨心轨前部或在翼轨轨底垫片,调整心轨及 翼轨相对高度。 1.3.2 固定辙叉道岔 病害 1:心轨、翼轨磨耗低塌。 ①原因分析:辙叉心轨及翼轨受列车冲击磨耗。-5- ②整治措施:一是加强心轨及翼轨的肥边打磨,预防心轨、翼轨掉块;二是对心轨和 翼轨进行打磨,消除轨面不平顺。 病害 2:护轨扭曲变形。 ①原因分析:一是护轨不均匀磨耗;二是整治时不规范地加插垫片造成护轮轨变形。 ②整治措施: 一是更换严重磨耗和变形护轨; 二是调整护轮轨垫片, 保持直线段顺直。 病害 3:道岔构造病害 ①原因分析:道岔转辙部位轨面不平顺、叉心有害空间、心轨端部与翼轨的相对高差 等。 ②整治措施:加强轨面修理。 病害 4:固定辙叉位置偏斜。 ①原因分析:一是安装和更换辙叉时就形成辙叉位置偏斜;二是轨距挡板离缝或叉心 垫板螺孔磨耗旷动,造成辙叉方向偏斜。 ②整治措施:调整轨距挡板号码、安装螺孔防磨套管,整治辙叉偏斜。2.提速道岔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案2.1 道岔病害及相关分析我国铁路提速以来 ,道岔以其通过速度高、保养工作量少及维修周期相应延长等诸多优 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速度的提高 ,道岔亦出现了许多病害。通过对管内道岔 出现的典型病害种类进行总结 ,并对其形成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 ,提出了提速道岔典型 病害的处理对策 ,旨在指导现场提速道岔的养护维修工作。2.2 常见病害(1)道床翻浆冒泥。 (2)岔枕爬行、偏斜。 (3)钢枕空吊、锈蚀。 (4)混凝土岔枕螺栓剪断及尼龙套管滑牙失效。 (5)尖轨爬行。 (6)尖轨侧弯。 (7)曲尖轨侧磨严重。 (8)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 (9)转辙部轨距扩大。 (10)滑床板及槽型护轨垫板开焊。 (11)销钉申出及弹片上串。-6- (12)配件锈蚀严重。 (13)接头多种病害(低接头、错口、鞍形磨耗、轨端掉块、打塌、坍碴)。 (14)支距扣板与轨底边缘离缝。 (15)护轨调整片上串过高。 (16)钢轨波磨。2.3 道岔出现的病害分类2.3.1 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 道岔在组装铺设时遗留的主要病害包括铁路电气化改造后 ,电化柱的埋设使得联动道岔 两中交点偏移 ,造成渡线方向不良 尖轨、基本轨及护轮轨部位出现的钢轨硬弯;混凝土 岔枕间隔位置不正确及一侧偏移;两节拼装铺设时接头未方正等。 2.3.2 道岔运营中产生的典型病害 道岔在运营中产生的典型病害有:零配件锈蚀和磨损;尖轨跟部通连垫板折断;滑床台脱 焊; 胶垫压溃破损;大地脚螺栓(30 ×165 mm) 尼龙套管失效;垫板孔磨损 ,锈蚀孔径扩 大;轨面波浪型磨耗; 护轮轨磨损;尖轨和基本轨侧磨;侧向钢轨锈蚀;基本轨的波浪型磨 耗;尖轨中部轨距扩大;暗坑吊板等。 2.3.3 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果在维修养护方面处理不当 ,也会使提速道岔产生病害。 例如:工务作业人员对提速道 岔的日常维修养护认识不足 ,主观地认为提速道岔不需要进行全面起道捣固;对提速道 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 ,没有采取相应的整治方法与措施;维修养护使用的机工具无 法适应设备更新的要求;工务作业人员对病害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 ,导致病害逐步化 等。2.4 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2.4.1 道床翻浆冒泥 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道岔道床翻浆冒泥主要是由于更换提速道岔时,封锁时间短,施 工准备不足或受既有线纵断面影响致使枕下清碴厚度不足,排水不良造成的。特别是道 岔头、尾处受电务信号机座影响排水,冒泥更加突出。几年来我们结合正线大修施工, 使用 CD-2 型提速道岔捣固机对提速道岔进行高起道(起道量最高达 200mm),通过 这种办法增加道岔枕下清碴厚度,恢复道床弹性。加上清筛边坡,增强了道床排水性,-7- 基本解决了 70%以上道岔的翻浆冒泥问题。其它 30%左右的道岔由于受线路纵断面坡 度限制无法以高起道方式解决的,主要进行人力全断面破底清筛,全面更换硬质中碴 。 病害 2:寒冷地区冬季三折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三折”是指钢轨、岔心和夹板折断,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大敌,防折是北方冬季安全工 作的重点。三折威胁行车安全,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 真分析三折原因,采取积极对策加以防治,确保行车安全。 铁路维修“防三折”存在的问题 (1) 设备及维修方面 ① 在新轨铺设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不管是但跟更换钢轨,还是成段更换钢轨, 由于在钢轨的多次转运,装卸过程中不注意,加之是 25m 厂的重轨,很容易使钢轨摔碰 造成硬伤;同时,钢轨自身材质不良,存在核伤等问题也是造成断轨的主要隐患。由于 加工和制造工艺造成钢轨本身材质欠缺,如钢轨内部有核伤,钢轨由于全长淬火,在低 温状态下,易变得脆硬。 ② 接头时轨道的薄弱环节,也是钢轨上损的多发区。由于不能及时调整轨缝,经常 出现大轨缝或连续瞎封的情况,在机车车辆对轨道的激烈冲击下,造成接头轨面掉块、 压溃,以至于表面伤损逐步向内部发展,最终导致断轨的发生。 ③ 在维修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接头、暗坑、翻浆冒泥,接头枕木失去作用。在 列车的动力碾压作用下,线路由于处在坡道或列车向两个方向运行的车流速度相差悬 殊,造成线路爬行,线路一端轨缝顶死或变小,而另一端的轨缝扩大,形成钢轨受力恶 化。由于铺设条件或不恰当养护维修致使实际的锁定轨温大于设计的理论锁定轨温,造 成“高温锁定”,在冬季钢轨内部产生巨大的拉应力,在列车作用下易造成钢轨折断。 ④ 为节省资金,中修周期延长,使得道床板结、翻浆冒泥,接头枕木失去作用。随 着钢轨的使用年度增加,钢轨的疲劳伤损数易增加。多年经验证明,接近大修周期的钢 轨或再用轨的空裂伤损率比铺轨初期成倍增加。 虽然用焊补的方法解决了轨面不平顺问 题,但在剧烈震动下,钢轨擦伤部位内应力发生了不规则变化。 ⑤ 在配置曲线缩短轨或短轨的工作中,锯轨、钻孔,用氧气切割钢轨、冲孔。由于 养护维修不当或大修不及时, 造成线路接头严重板结、 接头空吊板, 也易造成钢轨折断。 ⑥ 在电力机车牵引区段,机车打飞轮,造成钢轨多处擦伤。由于机车坡停小半径曲 线或车轮打空转,造成钢轨跳水踏面擦伤。因此,在列车的动力载荷作用下,易有在擦 伤处产生应力集中,造成钢轨伤损发展扩大。-8- 2.4.2 钢轨检查方面 (1) 探伤工人技术素质低。近几年来,有经验的老职工陆续退休,年轻工人多,又 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探伤技术培训,对钢轨检查的要求和程序不清楚。在探伤中,不 能准确判断钢轨的伤损破坏程度,对发现的问题判断失误,留下事故隐患。 (2) 个别职工责任心不强。 ①在仪器探伤中,探伤工人没有按照“接头站、小腰检查慢、大腰均匀探、道岔引轨 正反探”的要求进行探伤作业; ②在手工检查中,探伤人员不按照“一看、二敲、三照、四卸”的办法检查,工作粗 心大意; ③有的巡道工在巡查线路过程中,对关键部位和有隐患地段心中无数。 2.4.3 环境及其他影响因素 (1) 寒冷的气候是轨折的重要因素 我铁路地处北方,全年平均气温在 0 度以下的线路占一多半,其余的在 2 度左右,极端 最低气温-32 度,某些地区的线路修筑在永冻土上,到每年 4 月季节性冻土还在活动。 统计资料记载,每年 12 月到次年的 2 月是气温低谷阶段,也是钢轨断折的高峰期,占 全年轨折总量的 75%以上。 (2) 钢轨低温脆断 钢容易在低温下脆断,试验证明 u7460kg/m 钢轨冲击韧性。 铁路大提速给养护维修带来的新课题 从 1997 年 4 月 1 日,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开始,我国铁路已经连续进行 了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 贡献。特别是 2007 年 4 月 18 日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更是一次划时代的 提速,在京广、京沪、陇海等既有客货混跑繁忙干线上密集开行 200Km/h 及以上的动 车组,在部分区段开行 5500t 重载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使铁路企业增强了竞争力。 但是 200Km/h 高速动车组的开行,对货运列车运行影响很大。为减少客、货列车速差 过大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客货列车要保持相同的速比提速,为此, 货物列车速度要求达到 120Km/h。 然而随着列车速度提高及重载列车不断开行, 对既有 有碴铁路的线路、牵引供电及信号设备又造成很大冲击。鉴于此,我们必须综合考虑铁 路各类设备的养护、维修和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出铁路的效能,使铁路成为国民经济发 展的大动脉。-9- 下面我就铁路大提速以来既有线提速后工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制定相应对策进行 简要探讨。2.5 大提速后工务面临的问题及探讨轨距、水平、方向、高低是保持轨道几何形位的四项主要指标 ,这四项指标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如方向不良会影响轨距 ,轨距不良也会牵制方向。 在水平与高低两项指标中 , 高低占主导和制约地位 ,轨道前后高低不平顺是造成水平超限或出现三角坑的主要原 因 , 也是制约列车高速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当直线轨道上下股同时出现高低不平顺 时 ,就如同在本来平顺的轨道上设置了一段弧线(或竖曲线) , 如提速后的列车运行在 这段弧线或竖曲线上 ,竖直离心加速度将会因速度增加而增加 ,轮轨间的振动和冲击作 用也会加剧 ,直接影响旅客舒适度。当直线地段轨道一股高低不平顺 ,造成水平误差Δ h=+6mm ,就好比在平直轨道上设置了Δ h=12mm 的超高 , 列车运行速度越快 ,超高时 变率就会越大 ,从而引起列车剧烈振动和摇摆 ,影响旅客舒适度。 研究表明,超过 200Km/h 的高速列车及 5500T 重载列车对线路轨道、道床产生的动 静荷载明显增加,使轨道应力不断增大,导致既有线道碴线路上的道碴颗粒大规模再分 布和迅速破坏。其结果是: (1)轨排下沉,线路方向和水平迅速偏离设计状态,在曲线地段此种现象更甚。 (2)钢轨、道岔内伤增多,使用年限缩短。 (3)弓网间振动增大,弓网间冲击力增加,受电弓离线次数和时间增多,导线和滑板间磨 耗增大。 2.5.1 工务的不利因素 (1)新线质量不稳定 : 新线地段不均匀下沉 ,线路晃车。 (2) 部分曲线调整不到位 : 曲线不圆顺、位置不正确、欠超高过大。 (3)提速道岔的平顺性和几何尺寸未达到标准 : 道岔组装几何尺寸未达到精度标准要 求、岔区捣固不密实、平顺性不好。 (4) 接头未焊联 : 部分车站取消 ,原岔区线路更换的钢轨未焊联 ,原道岔未焊联成无缝 道岔。 (5) Ⅱ型枕未更换 : Ⅱ型枕的中间截面负弯矩接近或超过了其设计承载能力 ,而 Ⅲ 型枕有足够的强度储备 , Ⅱ型枕应有计划地逐步更换下道。 (6)平改立工作没进行完毕 :六大干线在进出城市前后区段仍有 50 多处平交 ,部分区 段还有非法人行过道 ,提速区段有几十处人畜通道尚未顶进。 (7)绿化 : 部分线路两侧未绿化 ,树种种植稀疏不一 ,未按照内灌外乔的标准实施。- 10 - (8) 维修标准不满足 : 维修人员对标准了解掌握程度不一 ,不完全知道该如何确定养 护维修标准、建立怎样的修程修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应当达到什么程 度。 (9) 路基排水 : 部分路基两侧排水不通畅 ,长期浸泡影响路基稳定 ,雨季可能诱发大 面积塌方。 其他不足 2.5.2 管理体制弱点明显 (1) 线路养护维修不到位。 没有按规定定期检查设备,经常保养跟不上, 临时补修不及时, 使线路质量下降,几何尺 寸超出容许的限度。针对提速后对线路冲击大,维修养护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未 明确提速后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标准,作业标准不严。维修养护标准制定与线路提速有延 迟,如果以低速线路的养护标准跑高速列车,那么在高速列车对线路的平顺性大大提高 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线路的晃车。 (2) 违章施工作业。 正常的施工是提高线路设备质量的有效手段,如不按规定的作业程序、作业标准进行施 工作业,将是对线路的一种破坏,会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甚至危及行车安全。此外超 速行车也是主要原因。一种是超施工限速,另一种是超线路容许速度。因为线路的内在 质量,限制了列车的运行速度。 2.5.3 线路病害整治量大 (1) 线路的空吊使得线路基础承担的列车荷载不均匀,在列车通过时线路几何尺寸变 化超限,从而产生晃车。为了确保轨面平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还是“以 垫为主,以捣为辅”,造成线路上大量垫片,而且在动态下规矩会发生变化,造成轨距 递减不良;对于人工抽捣,捣固橇两端总有不捣轨枕,以造成空吊板。几何尺寸超限晃 车。线路设备质量的直接要求是线路几何尺寸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几何尺寸超限改 变了列车对线路结构的要求,从而造成晃车。 (2) 线路的翻浆冒泥改变了道床整体固有的结构,使道床失去强度稳定性,列车通过 时线路几何尺寸变化超限,从而产生晃车。 (3) 钢轨不均匀侧磨晃车。 列车在通过曲线时特别是缓和曲线时要求有较好的平顺性, 而小半径曲线钢轨容易产生不均匀侧磨,这直接改变了车轮作用面的平顺,列车通过时 水平加速度超限,从而造成晃车。- 11 - (4) 路基道床松软使线路基础强度稳定性降低,列车通过时线路结构变形,从而产生 晃车。水平方向变化率超限晃车。良好的线路状态要求水平方向变化率在一定的范围之 内。如果变化率超出允许的限值,就降低了线路的平顺性,容易造成晃车。 (5)道岔病害:对于提速道岔为固定辙叉,其直尖轨顶面磨耗较大,加上尖轨竖切部 分离缝和滑床板离缝,当高速列车通过道岔时,一组道岔相当于有两处有害空间。尤其 是顺向道岔,当列车前轮对通过辙叉时,护轨给机车前轮对向外的横向水平力,但机车 轮对踏面在直基本轨一侧的滚动半径较大,机车前部有向直尖轨一侧横移的趋势,当机 车后轮对通过辙叉时,会受到护轨同样的横向水平力,这样整个机车有旋转的趋势,不 仅造成直尖轨和曲基本轨侧磨,极易造成机车摇晃。 2.5.4 存在问题的探讨 反思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维修等方面 ,普遍存在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施工不 细、验收走过场、“十全 ” 安全标准线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具体如下: (1) 设计方面过分注重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 ,对舒适性和高平顺性考虑不够 设计单位要把铁路建设新理念运用到设计中 ,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对曲线设置、 速度分 布、客货共线的曲线超高设置、过渡段、不良地质地段、道岔等薄弱环节的强化措施。- 12 - 3.道岔晃车病害及整治3.1 造成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1)道岔大方向不良。 由于现场铺设位置不当、 前后方向不良、 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 造成前后线路衔接不良。 列车通过道岔时, 发生车体摇晃, 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破坏, 促使道岔方向进一步变化。 (2)由于养护中只重视道岔整体 19 个检查点的轨距、水平,忽视道岔与前后线路及岔 区范围内的均匀递减,往往使辙跟轨距、水平顺坡超限,造成方向不顺,势必又增大列 车的摇晃。 (3)道岔各部件的状态作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道岔的好坏。 如连接杆与顶铁尺寸不合,就造成尖轨侧弯或缝隙过大,过车时必然使轨距发生变化; 又如护轨位置错前错后, 也会造成列车在辙叉上通过时增大机车车辆车轮对护轨的横向 拉力,将辙叉处轨距拉小?;以及轨撑与铁座的间隙、扣件扭力不足等过车时都会影响 道岔几何尺寸的变化,会产生列车的摇晃。 (4)道岔爬行是破坏道岔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爬行造成道岔部分几何尺寸的变化,引起道岔的联结零件失效,间隔不均匀, 岔枕歪斜,绝缘接头顶死等一系列病害,轻者影响方向不良,重者引起扳道器扳不动的 事故。 (5)道床是保证道岔结构稳定的基础。 如遇有道床,排水不良,道床不洁和翻浆冒泥,以致使道床板结失去弹性,减弱道 岔道床抗横向阻力,列车运行时加大道岔方向的冲击力,破坏道岔方向。3.2 针对道岔产生的晃车病害进行整治(1)针对上述所产生的病害,本人从工作实践中找出一些整治的方法。 整治道岔方向,要以直基本轨为准,首先要解决道岔的大方向,然后做好道岔本身 的小方向。良好的方向要求是: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得很好,远看方向顺直, 没有“甩弯”没有折角、“臌肚”。拨道时必须站在距道岔前 100 米进行全方位拨顺, 遇有两组道岔相连时,应掌握好限界等各方面因素。 (2)道岔方向整治也可结合改道进行。 道岔改道不同线路改道,线路改道将左右股改好,改好后可直接拨道即可;道岔完 全不同,因此道岔改道必须按以下几项作业程序进行作业:- 13 - ①做好直股外股方向, 使道岔前后方向成一条直线, 并与前后引轨方向保持良好、 平顺。 ②按 1435mm 规定尺寸,钉好辙叉轨距,做到每四块板轨距递增率不大于 1?,并紧固好 各种联结零件。 ③按 1435mm 规定尺寸钉好直股内侧和辙叉外股轨距,同样轨距递增率不大于 1?。 ④按照支距点所列尺寸,做好各部位尺寸标准,钉好导曲线上股钢轨,使每点支距保持 在规定范围。 ⑤按导曲线轨距尺寸,钉好导曲线下股钢轨,如在转辙部位改道作业,必须由电务配合 施工。 (3)道岔高底不良也是造成列车晃车的主要原因,道岔辙叉部位本身就有 6mm 三角坑 的构造, 如果养护不当, 在车辆过辙叉时就会产生左右晃动, 尖轨跟端的轨面必须做平, 导曲线决不允许有水平反超高,施工作业中要掌握好起道量,对好水平,并加强捣固质 量, 重点要捣好辙叉部位, 按规定要求每半月必须捣一遍辙叉部位, 加强辙叉保养工作。 (4)要及时整修好各部位不合格的联结零件和间隔尺寸。间隔铁在道岔转辙部位外口 起着阻挡列车通过道岔时产生的横向阻力, 同时也对控制转辙部位的轨距起着不可缺少 的作用;其次在改道作业中应保证各部位的间隔尺寸不超限,特别是查照间隔和护背距 离尺寸,因为查照间隔是为了使车轮轮对,顺利通过辙叉和护轨轮缘槽,防止行驶在辙 叉上的车轮轮缘进入异股或撞击辙叉口。 护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 车轮轮对最大内测距及最大轮缘厚之和, 9mm, 即 考虑到机车车轴受力的翘 曲使内侧距再扩大 2mm,则护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1391mm,护背距 离为了保证车轮轮对能顺利通过辙叉而不致发生被翼轨、护轨卡住,辙叉翼轨工作边与 护轨工作边的距离必须小于或等于车轮轮对的最小内侧距 1350mm, 考虑列车轴受力翘曲 后内侧距减小 2mm,则翼轨工作边到护轨工作边的距离必须小于 1348mm;最后要弯好曲 股基本轨,以确保道岔各部间隔尺寸和轨距的正确,防止车过道岔时摇晃的产生。 (5)整治道岔的爬行,必须结合道岔及其前后各 75m 范围内线路的锁定相结合,定好 观测标桩,定期进行纵横移检测,消灭大轨缝和连续瞎缝,对不均匀轨缝要合理进行调 整,道岔内防爬锁定要严格按照道岔设计图进行安装,防爬设备有不良或失效,必须进 行补充更换修复,并使道岔锁定良好。 (6)针对道床不清,排水不良,产生线路翻浆,使道岔道床板结,失去弹性,降低道 岔抗横移及抗纵移的阻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对线路道床进行清筛和处理好排水设备。在 人工清筛作业中, 人员作业标准执行不严, 标准不统一等因素都会造成清筛质量不达标, 从而对线路清筛过后未达到要求和设计效果,就必须在人工清筛作业流程中进行监控。 按照逐孔清筛、隔孔回填的标准进行了清筛,石碴回填要进行用铁筛过筛,保证石碴的 洁度,做到没有二次污染,并做好道床的排水坡,清筛好后及时回填好捣固石碴,保证- 14 - 捣固质量,把边坡未清筛的进行清理,余土清出,路肩保持线路外观良好,并回填好边 坡石碴,保持道床饱满和充足,确保道岔的质量和行车的安全。- 15 - 4、岔后附带曲线正失整正4.1、确定连接曲线半径和起终点4.1.1 计算出平均正矢 f 均 首先将岔后连接曲线 (以下称连接曲线) 两端鹅头消除拨直, 再将连接曲线目测拨顺, 然后在连接曲线内用 10m 弦量出不少于 5 个点的正矢值, 计算出平均正矢 f 均作为计算 本条曲线半径的依据。f 均=(f1+f2+?+fn)/n 4.1.2 计算连接曲线半径 R=12500/f 均 4.1.3 确定起点(ZY) 如图所示,道岔中心至附带曲线交点的距离为 L,附带曲线切线长为 T,道岔后长为 b,辙叉角为α ,岔尾至附带曲线起点(ZY)的距离为 l,线间距为 D。图 4.13表 4.1 道岔号 α (辙叉角 9# 6°20?25? 12# 4°45?49? 18# 3°10?47- 16 - 道岔类型 b 值(mP43、P50 15.009P60 15.730P43、P50 19.962P50-P60 21.054P50 31.252P60 330802L 值(m) T 值(m I 值(m) L 圆(m)9.4R L-T-b 0.0352πR12.6R L-T-b 0.0265πR18.0284D .0278R L-T-b .0177πR注:1、l 不小于 7.5m(困难条件不小于 6m) 2、R 不小于道岔导曲线半径且不大于 1.5 倍道岔导曲线半径4.2、附带曲线分段与分桩4.2.1、分段和确定桩点数量 通常在测量道岔附带曲线时使用的弦长 L 弦为 10m,桩点间距 t 为 5m,则曲线分 段数量 n 为: ①当 L 圆为 5 的整倍数时:n 为 L 圆/t,为便于测量曲线头尾两个桩号,需在曲线头尾 向外各增设 1 个 0 号桩,故桩点数量为 n+3 个,分别为 f0、f1、f2、??、fn+1、f0 。 ②当 L 圆不是 5 的整倍数时:n 为(L 圆/t)+1 取整,则其桩点数量为 n+3 个,分别为 f0、f1、f2、??、fn+1、f0 4.2.2、分桩 岔后附带曲线分桩与正线上相同,只是桩点间距为 5m,分桩从曲线中点开始,依次 向两边分桩。 ①当曲线分段数 n 为单数时, 从曲线中点向两边各量出 2.5m, 定为中间的两个桩点, 然后分别从这两个桩点依次向两边进行分桩。 ②当曲线分段数 n 为双数时,将曲线中点定为中间的桩点,然后从这个桩点依次向 两边进行分桩。- 17 - 4.3、起终点两侧的桩点计划正矢的计算4.3 1圆曲线上各点正矢相等均为 fc,但其始终点处因两侧曲率不同,测量弦一端在直线 上,另一端在圆曲线上,因而相应的正矢与圆曲线中的各点不同。以起点为例,如图 2 所示,若 ZY 点不在整桩点上,设其与直线上的桩点 1 距离为 c,与曲线上的桩点 2 距 离为 d。将坐标原点置于 ZY 点上,设桩点 1 的正矢为 f1,桩点 2 的正矢为 f2,x1、x2 为 2、3 点的横坐标,y1、y2 为 2、3 点的切线支距,t 为桩点间距,则测量弦长即为 2t, 4.3.1 求桩点 1 的正矢 f1 由圆曲线方程 x2+ (y-R)2=R2 及三角关系 x12=d2-y12得 (y1-R)2=R2-d2+y12 ∴y1= d2/ 2R 由相似三角形比例关系得 f1= y1/2= d2/ 4R 因 l 弦=2t,由 fc=l 弦/8R 得 R=t2/2 fc ∴f1=d2. fc/2t 当 ZY 点在桩点上时,则有 c=0,d=t,此时 f1= (1)- 18 - 5.4 、实际应用以上所述方法适用于目前我国铁路常用的各型单开道岔岔后附带曲线的整正计算 . 在整正岔后附带曲线时,首先要测量并算出圆曲线部分的平均正矢 f 均,根据 f 均计算出 圆曲线半径 R,再测量出两线间距 D,将其代入表 1 中,即可计算出圆曲线起点与岔尾 的距离 l 和圆曲线长度 L 圆 ,并依此来确定圆曲线的起终点位置。然后从圆曲线中点 分别向两边进行分桩,再用公式(1)和公式(2)分别计算出 ZY 点两侧和 YZ 点两侧 桩点的正矢。 此法因为将繁杂的理论计算过程简化成了简便易行的表 1 和便于现场计算 用的公式(1)、公式(2)而颇受一线班组的欢迎,为整正岔后附带曲线,保持设备良- 19 - 参考文献[1] 沈相鲁.铁路道岔养护.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 刘启山.单开道岔的铺设与养护.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 倪剑靖.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4] 希恐宙.铁路轨道技术.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5] 刘启山.60AT-12 号单开道岔的铺设与养护. 北京:中国铁道出报社,1994. [6]《线路大修》 [7]《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 [8]《铁道工程》 [9]《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10]《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王其昌主编 线路》 铁道出版社 郝瀛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中国铁路 2000- 20 -
广而告之: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词条解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岔尖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