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于山脚的舍舍我其谁是什么意思思

舍卫城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舍卫城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文化遗址舍卫城是建筑之一,典型的佛教建筑,俗称佛城。供奉爷、君、、等。每月初一、十五,或逢佳节时令,皇帝至此拈香拜佛,并有首领太监充当僧人上殿念经。[1]舍卫城(Sravasti),古印度佛教胜地。因而闻名于世。[1]类&&&&别文化遗址文物原属圆明园建筑景观文物现状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迹
舍卫城舍卫城是建筑之一,位于东北,东面,是园中专门开辟的一座小城镇,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是供奉各种佛像和收藏佛经的地方。城廓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宽,四周筑有城墙,共辟4门。
城内街道呈十字形,内建、共326间,用相连接;还建有数座金碧辉煌的。城前专门开设一条贯穿南北的,称,由宫中太监扮作商人开市叫卖,法国教士对有比较详尽的记载。[2]
舍卫城俗称“佛城”,建于雍正时期,是依照印度乔萨国的都城建造的,舍卫城也是圆明园内唯一一座独立的城池,城四周建有厚实坚固的城墙和高大的,墙上还有士兵站岗,沿城环绕有。整个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舍卫城之所以如此戒备森严,就是因为舍卫城内收藏了大量清代历代从、及进贡的金佛像、珍贵、经文等,据说各类佛像有十万尊之多。全城建筑沿布置,由组成三进院落,大小不同,主次分明。舍卫城南门正对,门前有三座四柱牌楼一座,过牌楼即是舍卫城南门,南门城关上嵌有雍正御书“舍卫城”匾,城关上建有三间城楼,名叫“”,城内供有。
1922年舍卫城南门城墙残迹[3]多宝阁后为,由南向北往后依次是“寿国寿民殿”、“仁慈殿”、“普福宫”,最北为舍卫城北城楼,乾隆御笔“最胜阁”就挂在城楼上。
舍卫城在占领圆明园后,十万尊大小佛像及各种陈设及被洗劫一空,仅此一处的损失就是无法估量的。[3]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迹。舍卫城城墙遗迹现状[3]印度舍卫城祇园精舍舍卫城(Sravasti),古印度佛教胜地。因而闻名于世,传为长年居留说法处。亦译室罗伐、罗伐悉底;意译为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古印度拘萨罗国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佛教史上著名的祇园精舍所在地。据说拘萨罗国富商给孤独(又名,意为善授)长者用金钱铺地的代价购得波斯匿太子祗陀在舍卫城南的花园,作为释迦牟尼在说法、驻留的场所。祇陀太子为这一举动所感动,亦将园中的林木捐献给释迦牟尼,故亦称“”。7世纪玄奘来此时,已“都城荒颓”、“伽蓝数百,圮坏良多”。1893年英国考古学家卡家汉在此进行发掘。出土的佛教文物收藏于勒克瑙博物馆。[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四舍六入五成双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四舍六入五成双
四舍六入五成双是一种比较精确比较科学的计数保留法,是一种数字修约规则。数学意义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数字修约修约规则四舍六进若五前偶数舍去奇数进位使用注意按规则要精确进位到所需要的数据优&&&&势结果受到舍入误差的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很多的,当确定后,其后面多余的数字应该舍去,只保留最末一位,这种修约(舍入)规则是“四舍六入五成双”,也即“4舍6入5凑偶”这里“四”是指≤4 时舍去,"六"是指≥6时进上,"五"指的是根据5后面的数字来定,当5后有数时,舍5入1;当5后无有效数字时,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讲:①5前为,舍5入1;②5前为偶数,舍5不进。(0是偶数)1. 被修约的数字小于5时,该数字舍去;
2. 被修约的数字大于5时,则进位;
3. 被修约的数字等于5时,要看5前面的数字,若是则进位,若是偶数则将5舍掉,即修约后末尾数字都成为偶数;若5的后面还有不为“0”的任何数,则此时无论5的前面是奇数还是偶数,均应进位。举例,用上述规则对下列数据保留3位有效数字:
从统计学的角度,“四舍六入五成双”比“”要科学,在大量运算时,它使舍入后的结果误差的均值趋于零,而不是像四舍五入那样逢五就入,导致结果偏向大数,使得误差产生积累进而产生系统误差,“四舍六入五成双”使测量结果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
例如:1.15+1.25+1.35+1.45=5.2,若按四舍五入取一位小数计算:
1.2+1.3+1.4+1.5=5.4
按“四舍六入五成双”计算,1.2+1.2+1.4+1.4=5.2,舍入后的结果更能反映实际结果。
尤其是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在计算“”、“”时经常需要使用“四舍六入五成双”这种较精确的修约方法。这样得到的结果较精确,而且运算量相对来说也不大,十分有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俱舍学派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俱舍学派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俱舍学派属中国佛教学派。亦称俱舍宗。以研习、弘传《俱舍论》而得名。其学者称俱舍师。其观点为世间诸法无非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此范畴结构称五位七十五法。主张我空法有,并以四谛为次第禅观对象而终得解脱。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以研习、弘传《俱舍论》而得名。其学者称俱舍师。弘传分新、旧两个阶 玄奘法师塑像段。原来在南朝的宋、齐、梁三代,研究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相当隆盛,陈真谛译出《俱舍释论》,弟子慧恺等加以弘传,特别是慧恺的私淑弟子道岳,初习《杂阿毗昙心论》,后弘俱舍,遂由毗昙学转入俱舍学,此为弘传的第一阶段。唐玄奘重译《俱舍论》,其弟子多半从事研习,于是俱舍学又从旧论转到新论。这是弘传的第二阶段。
其观点为世间诸法无非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科。此范畴结构称五位七十五法。主张我空法有,并以四谛为次第禅观对象而终得解脱。虽仍说法自性有,但已非原有部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说。在印度,世亲之后尚有德慧、安慧传习《俱舍论》。南朝陈天嘉五年(564),真谛在广州译出此论并随作讲解,弟子录为义疏。两年后再加译讲,陈光大元年(567)写定《阿毗达磨俱舍释论》22卷。以后其门下慧恺等加以弘传。玄奘早年便在慧恺私俶弟子道岳处听《俱舍论》,到印度后又专为此论问学戒贤、僧称等大德。归国后于唐永徽二至三年(651~652)译出此论30卷,题名《阿毗达磨俱舍论》。随后译出相关的有部论著多种,如《顺正理论》、《阿毗达磨俱舍释论》等,并同时对弟子加以讲解。玄奘新译《俱舍论》代表了与真谛不同的又一俱舍义学阶段。玄奘门下神泰、普光、法宝对该论各作疏记,世称俱舍三大家。俱舍之学在唐时随法相宗传入日本。世亲造《俱舍论》。弟子中传他俱舍之学的,首推安慧,著有《俱舍论实义疏》(汉译残本5卷)等,这是印土最初的俱舍师。此外注释此论的,有德慧、世友、称友、满增、陈那等。真谛于陈天嘉五年 俱舍论释(564)正月,在广州传译此论,同时作详细讲解,弟子记录成为“义疏”53卷。天嘉七年二月,又应请重译并再讲。光大元年(567)十二月完毕,前后皆慧恺笔受,这就是现行的《阿毗达磨俱舍释论》22卷,通称旧论。真谛弟子中弘传《俱舍》之学的,有慧恺、智敫及法泰等,而以慧恺为最。玄奘早年也曾在长安从道岳学《俱舍论》,后往印度求法,中余到缚喝国的纳缚(意译新)僧伽蓝,遇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意译慧性),其人于《发智论》、《俱舍论》、“六足论”等无不通晓玄奘 俱舍卷疏就问《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的疑义,都得到精到的解答。玄奘继又在迦湿弥罗国,听大德僧称(一作僧胜)讲《俱舍论》等,后来更就戒贤论师寻读《俱舍论》决疑。回国后,以真谛所译《俱舍论》“方言未融,时有舛错”,因于永徽二年(651)五月在大慈恩寺翻经院重译此论,沙门无瑜笔受,到永徽五年七月完成,题名《阿毗达磨俱舍论》30卷,世称新论。玄奘对于俱舍学说牵涉到有部各种毗昙的许多问题,也沿流溯源加以解决。他从永徽二年到显庆四年(659)间,将与《俱舍论》有关的七论、《大毗婆沙论》先后译出。他在翻译《俱舍论》同时又译批语俱舍论出的《顺正理论》与《阿毗达磨显宗论》,显示了俱舍学说在这二论的批评下,应该多少有所修正。但当时世亲因转入大乘,无意于此,便把这工作留给讲授和研究《俱舍论》的安慧、德慧师弟去做,玄奘受了他们的影响,在翻译中有好些改动。而玄奘门下的新旧两系学者神泰、普光和法宝等对于《俱舍论》译出后,神泰作《俱舍论疏》(简称《泰疏》)、普光作《俱舍论记》(简称《光记》)、法宝作《俱舍论疏》(简称《宝疏》),各30卷,也称俱舍三大家,替代了真谛、慧恺、道岳的旧系统,旧俱舍疏因而失传。但后来《泰疏》残缺,只《光记》、《宝疏》并行,世称俱舍二大疏。俱舍师的中心教义,是阐明一切色心诸法都依凭因缘而生起,破遣“外道”凡夫所执的人我见,令断 俱舍学派惑证理,脱离三界的系缚。他们先把一切色、心、非色非心诸法整理组织为五位七十五法,而说这色心诸法的自体都是实有。但不全同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之说;而采取经部的“现在有体,过未无体”之说。又说诸法虽然实有,然而三世迁流,有生有灭,现在为生,过去为灭,灭是现在必然的推移,不另外等待因缘,而生就必须有令生的原因,于此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诸法都依凭众多因缘而生起,不能各自单独起作用,因而没有常一主宰的我体。而所谓我,只是在五蕴相续法上假立,无有实体。俱舍师在这法有我无论的基础上,进而建立有漏、无漏的两重因果论。新旧《俱舍论》译出后,只是师资相承作学术上的研究,并未成立一般所谓宗派。早在唐代,《俱舍论》就由日僧智通、智达(一说道昭)来中国求法,随着法相宗的传习而带回日本,从此他们的法相宗学 人同时兼习此论,同时其他宗派也有传习,甚至建立专宗传承的,为日本古代所谓八宗之一,学者辈出,著作甚多。俱舍卷疏俱舍乃是梵语之音译简称,全名为阿毘达磨俱舍。阿毘名对,达磨名法,俱舍名藏,全名为对法藏。对法者乃无漏慧之异名。「对」字有二义:一者对观,谓此论主旨在对观四圣谛意;二者对向,谓此论意对向涅盘。「法」字有二义:一者胜义法,谓涅盘也;涅盘善常,非断灭空,故名为胜;涅盘有实体故,说名为义;胜复兼义,故说胜义;二者法相法,谓俗谛之四圣谛也;相对于涅盘本际之胜义,故名俗谛;四圣谛依蕴处界一切诸法之性相施设,不离蕴处界俗法,故名法相法。行者依无漏净慧为因,能对向涅盘胜义果法,故名对法;或谓依无漏净慧为因,能对观四圣谛法,故名对法。《阿毘达磨俱舍论》者,由是说名「对法论」。此宗依《俱舍论》为宗,故名俱舍宗。此宗兼奉四阿含经为宗旨,傍宗《七论婆沙、阿毘昙心论,杂阿毘昙心论》。
四阿含经即《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七论婆沙者谓:《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发智论》等七论,再加《大毘婆沙论》。《阿毘昙心论》乃由法胜论师就《大毘婆沙论》择要别撰者;其后法救论师又嫌《阿毘昙心论》太过简略,乃为增补成为《杂阿毘昙心论》。后复有世亲论师出世,于回小向大前,专弘此宗,依《杂阿毘昙心论》增订之,造成《阿毘达磨俱舍论》。此宗至此纲宗俱备,世称俱舍宗。
陈文帝时,真谛三藏来华译出《阿毘达磨俱舍论》。唐时玄奘大师初抵天竺,亦曾习此宗法;归唐后重译《阿毘达磨俱舍论》,成为后来中国俱舍宗所依论典。依此宗所依论典,应判此宗属于三藏教,乃小乘佛法;不能弘明四阿含中大乘密意故,以涅盘修证为指归故。
此宗所修为四谛八正及十二因缘法,所证为有余依及无余依涅盘,解脱果唯具此二,不具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及无住处涅盘;唯证二乘菩提果,不证佛菩提果,与般若种智俱不相应,故属小乘教;此是俱舍宗在佛法中之定位。[1]释迦牟尼佛次第转三次法轮,其中第一转法轮的见解主要以《俱舍论》来衡量,行为以《毗奈耶经》来衡量。处于末法浊世的众生,寿命如此短暂,第一转法轮的经论教义想要全部了达十分不现实,但若能精通《俱舍论》和《毗奈耶经》,则可圆满通达释迦牟尼佛第一转法轮的一切精要。
《阿毗达磨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所有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指明一条修行途径。本论已全面归摄《对法七论》之精华,若认真研习此论,明白其中道理,也就相当于学习了《对法七论》;若能学好此论,亦可为深入三藏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有人将此论称为“聪明论”。作为佛法的根本理论,不论显宗还是密宗,精通此论极为重要。有人认为:《俱舍论》是小乘共同法门,它没有密法那样殊胜,没有必要学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法七论》由七大阿罗汉所造,作为圣者撰著的论典,如果不值得凡夫学习,则将成为众人之可耻笑处。而且,这部《俱舍论》是“六大庄严”之世亲论师的论著。世亲论师在佛涅盘以后,对佛法弘扬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本人能背诵九十九万部般若颂,且得佛陀亲自授记,被人们称为“第二大佛陀”。我们现在能够闻思这部论典,也是往昔积累了无量福德,与世亲论师具有殊胜的缘分,因此大家应仔细阅读《世亲论师略传》,在相续中对其生起真正的信心,这样对于学习这部《俱舍论》有很大利益,亦一定会得到如佛一般的加持,从而对本论所述内容生起真实定解。《俱舍论》的讲义,在藏传佛教中非常多,在汉传佛教也有一些,但这些注释特别古,读起来晦涩难懂,现在的修行人若想深入研究非常困难,另有一些则十分简单,并未涉及《俱舍论》的真正内涵。[2]四缘:一切被造作的事或物中,都需要借助四类条件才得以生起。
因缘:直接产生自果的内在原因,因中之因,可以解释哲学上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现象。
次第缘:人的主观思维活动也是次第进行的,前一个思维念头可以作为后一个思维念头的引导或条件,又称“无间断缘”。
所缘缘:我们所要认识的一切对象。人心必须依靠外部环境才能产生种种思虑作用,但外界环境也会对人心产生限制作用。俱舍师们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增上缘:上述3种缘以外的其他各种有助于(无碍于)事物发生的条件。佛教对增上缘的观点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或物对别的事或物(除‘无为法’外)都有增上缘,但增上缘却不对自身产生作用。
六因:简单说来,可以看作是从对四缘的解释过程中而来的。
能作因:一个事或物生成时,任何不阻碍此事物的因素都可以被看作此事物的“能作因”。
俱有因:一个事或物生成时,往往不仅只有一个因素使其生成,而是有多种因素条件共同作用使其生成,这些因素和条件互为“共有因”。
同类因:简单说来,可以看作相同观念、属性的“因”的归类,又称为“自分因、自种因”。
相应因:心理一种认识生起(发生)时,另一种心识也生起,相互联系。
遍行因:让我们产生种种烦恼的各类因素。
异熟因:又称“果报因”,指能导致各种苦乐果报的各种恶善业因。[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卢舍那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卢舍那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梵文 Locanabuddha,即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
卢舍那佛佛有三身,分别是:、和。
法身佛:佛(即),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
卢舍那佛,梵文 Locanabuddha,即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
卢舍那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法身“毗卢遮那”(汉译:大日如来)的简称,释迦牟尼佛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
佛有三身,法身即是最本质、最圆满的智慧,是无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都是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为大日如来)。
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药师佛等都属于报身佛,卢舍那佛也是。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莲华藏世界中,卢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萨,也是卢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来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门修行而成就了卢舍那的报身。毗卢遮那佛
梵音名号Maha^vairocana,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为佛教密宗所尊奉最高神明。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部曼荼罗中,大日如来都是居于中央位置,他统率着全部佛和菩萨,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间一切生物,大日之光为不生不灭。“大日”之意胜于太阳。摩柯“为大,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之意;又译大光明遍照,亦称遍照如来。大日如来是遍照一切世间万物而无任何阻碍的法体,众德圆满,智慧之光遍照一切处,无昼夜之分,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有情无情,都能受到恩惠, 启动萌生佛心,获不可思议之成就。《大日轻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其名有三义
即:(一)除暗遍明义,谓如来智慧日光遍一切处,作大照明,无有内外、昼夜之别。(二)众务成办义,谓如来日光遍照法界,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之善根,乃至成就世、出世间种种殊胜事业。(三)光无生灭义,谓佛心之日虽为无明所覆障,而无所减;究竟如法实相三昧圆明,而无所增。以如此诸种原因,故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处,故加以‘大’字。
大日如来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佩戴供奉者能够保护您,给您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
佛教密宗记载
大日如来是属羊和属猴人的,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佩戴者能够保护您,给您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使您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因此羊年、猴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大日如来之本命佛法像,必获如来光明开启智慧,成就一切事业,使贵人来助,鸿图大展。
大日如来真言:唵-缚日罗-驮傻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年至公元前486年),本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达摩(瞿昙)。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释迦牟尼佛”,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本师者,根本教师。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释迦佛说出来的。设若释迦佛不说,我们连一尊佛,亦不会知道。因此,我们称念释迦佛名号时,特加“本师”二字,称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别尊重!我们对于本师的名义,尤应留心详记。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寂”是不着身相;所谓“不离菩提场,而至鹿野苑”。终日出入往返,着衣吃饭,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无身相。“默”是不着语相;所谓“终日说法,无法可说”。乃至说法四十九年,不曾说出一字,是皆默无语相。兹再详解其义: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无智,二乘有智无悲,菩萨虽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极果圣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车(比喻)。这辆大白牛车,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悲轮,一个是智轮。释迦佛驾着这辆大白牛车,悲智二轮,一齐双运,普载一切众生,由凡夫地越过化城,直抵宝所。唯佛一人,悲智双运,究竟圆满,故号为能仁寂默。一切万法,悉皆含摄于悲智二法之中,故称为万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无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圆融故号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谛,寂默是真谛,真俗一如故号能仁寂默。广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于释迦牟尼四个字中,故称为万德洪名。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是“最终”不是“死”──《游褒禅山记》“卒”义辨析
是“最终”不是“死”──《游褒禅山记》“卒”义辨析安徽定远中学李同生高中语文(人教社1990年10月版)第一册《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条注释值得商讨。课文对“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的“卒葬之”,解释为“死后埋葬在那里”(265页注释①)。显然。编写者将这里的“卒”字当成动词“死”来解释了。这是不妥当的,“卒”在这里不应解为“死”,而应解为“最终”,它和“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卒”用法相同,当是副词“终”之义。一、从字义上理解,“卒”作“死”字用,是有明确对象的。古代对于“死”的称谓,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天子帝王死,称作“崩”;诸侯或娘娘(王后)死,称作“尧”;将相大夫死,称作“卒”而一般的百姓死,就只能称作“亡”了。在褒禅山上修炼的慧褒和尚,乃方外之人,即便是得道高僧,他死了也不能称为“卒”,按习...&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浮于事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