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227到现在农历几月几日还有多久

坐月子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怎么办? 还有几天,现在处于三伏天喔。按阴历看的。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坐月子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怎么办? 还有几天,现在处于三伏天喔。按阴历看的。
当时年龄:
市场价:?59
坐月子生活篇 1、安静休养30~40天 产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即为“休息”,在这段期间内,产妇周围的亲戚,如娘家的母亲与妹妹、夫家的亲属、当然还有丈夫等,都应同心协力的来照顾产妇,让产妇充分休息:自然生产者休养三十天,部腹产、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者须延长休养的天数至四十天以上! 2、卧床二周 产后二周内为子宫收缩最快速的时候,此时因怀孕时子宫被胎儿撑得非常大,一旦生产,子宫成为真空状态,内脏因不再受压迫而变得非常松垮,若产后即坐起或走动,因地心引力的关系,将造成松垮的子宫及内脏收缩不良,引起内脏下垂,而“内脏下垂”就可能是所有妇女病的根源,所以产后二周内,除了吃饭及上厕所之外,其余时间,不论是白天或晚上,均应卧床休息。 3、勤绑腹带,收缩腹部 产妇为什么必须绑腹带? 由于在怀孕期间,子宫的增大对内脏造成挤压,而产后,子宫立即变得空虚,之前被抬起的内脏随即下垂,同时由于体内的体液比孕前增长了近1/3,细胞也相对增大,更加重了内脏的下垂。所以在产后,大家最要注意的就是使内脏复位。非常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记得捆绑腹带! 除了睡觉时,每天早晨起床、午饭前和晚饭前都要用收腹带才能使体形迅速恢复,预防胃下垂和惧冷症。材料要用棉布或麻布,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产后即常坐起或走动.也因地心引力的关系,将造成松垮的子宫收缩不良,引起子宫下垂,即很有可能是所有妇女病的根源! 所以,腹带一定要绑,勤绑!小小白纱布的作用不可小看喔! 适用对象:坐月子、生理期及内脏下垂体型的女性 售 价:160元/盒(二条入),原价180元/盒(莆田实体店价格) 包装方式:每盒两条 产品功能: 『庄老师腹带』适用对象:坐月子、生理期及内脏下垂体型的女性 利用生产的机会来调整体型,或者改良身体上的一些症状,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所以很多人会在这段期间用纱布绑腹,达到调整体型的目的! 一、尺寸: 所使用的腹带为透气的白纱布,长约1000公分,宽15公分 二、用量: 为产妇自已的功课,因为不穿衣裤(先绑好腹带后再将内裤穿上),平贴皮肤,容易汗湿,每人需准备二条来替换。 三、功能: 防止内脏下垂(一般束腹不适用);收缩腹部,消肚子。 四、开始绑的时间: 自然产:产后第二天 剖腹产:产后第六天 小产:手术后第二天 五、每日拆卸、重绑时间: 三餐饭前须拆下、重新绑紧再吃饭;擦澡前拆下,擦后再绑上;产后2周24小时绑着,松了就重绑;第三周后可白天绑,晚上拆下。 六、清洗方式: 用冷洗精清洗,再用清水过净后晾干即可,勿用洗衣机,因易皱。 七、腹带的绑法及拆法: a、仰卧、平躺,把双膝竖起,脚底平放床上,膝盖以上的大腿部分尽量与腹部成直角;臀部抬高,并于臀部垫2个垫子 b、两手放在下腹部,手心向前,将内用脏往心脏的方向按摩、抱高 c、分2段式绑,从耻骨绑至肚脐,共绑12圈,前7圈重叠缠绕,每绕1圈半要“斜折”一次(斜折即将腹带的正面转成反面,再继续绑下去,斜折的部位为臀部两侧),后5圈每圈往上挪2公分,螺旋状的往上绑,最后盖过肚脐后用安全别针固定并将带头塞入即可。 d、拆下时须一边拆,一边卷回实心圆桶状备用。 4、避免洗头,但需用正确的方法清洁头皮 怀孕期间子宫增加的负担是不可言喻的,单看之前与之后子宫的大小就知道,因此,在生产后要使子宫尽快恢复原状。而要想子宫尽快的恢复功能,最重要的是要将子宫内的污血完全排出,如果能使子宫成为真空状态,则荷尔蒙的分泌将特别活跃,子宫的功能亦会比怀孕前更好! 而洗头,将会严重影响产后恶露的排除,只要头皮一受凉,子宫里的污血马上会凝结成血块不易排出,(而导致产妇气血凝滞)而子宫内的废血若不清除干净,就很有可能造成荷尔蒙不平衡以及内分泌不协调,进而产生许多并发症状,如日后患月经不调,身体疼痛等。所以产后三十天应避免洗头,以免后患无穷!然而产妇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所以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来清洁头皮,方法如下: 清洁头皮法 将药用洒精75%隔水温热,再以脱脂棉花沾湿,将头发分开,前后左右擦拭头皮,稍用手按摩一下头部后,再以梳子将脏物刷落,如此将会感到清爽,此法可于饭前天天擦拭,或用软梳梳理头发,好让头部气血畅通,保持脑部清新。
小宝宝冬季穿衣成了妈妈的心头大患,穿得薄了怕冷到,穿得多了怕焐着,包成粽子一样还是感冒了,到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背脊凉热决定穿衣
0-2个月的宝宝,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还不完善,最好比妈妈多穿件衣服;2个月以上的宝宝相对要好些,所以最好比妈妈少穿件衣服。妈妈可以时常用手摸摸宝宝的背部,确认他有没有出汗,这是衡量宝宝穿着是否合适的好办法。如果宝宝的背脊靠近脖子的地方是凉的,就是冷了,要加衣服;如果是潮热的,或者冰凉但是有汗,就是热了,要减衣服;如果干爽温暖,那就是正好。
2、一件厚衣不如几件薄衣
通常小宝宝躯干部分很温热,可是四肢却冷冰冰的,温度有时相差3度到5度。这是因为宝宝的四肢暴露在外时间较多,加上四肢较其它部位温度低。所以改善的方法是:不要让宝宝穿太厚的衣服,而是多穿几件薄衣服,这样衣服与衣服之间会形成隔绝冷空气层,达到保暖作用。
3、别让腹部焐热尿布
换尿布是在冬季护理中常见的问题,新生儿排尿很勤,更换尿布次数较多,而大多数父母都是把尿布盖在宝宝腹部,而尿布的温度明显低于宝宝腹部温度,一天十几次更换尿布,宝宝不断用他们的腹部焐暖凉尿布,容易受凉。所以衣服最好选分体款式的宝宝服,连体的也要选换尿布时肚皮处不用打开的那种,免得宝宝受凉。或者在换尿布之前先准备一条小棉毯,尿布抽出来的时候就把棉毯盖在宝宝的小肚肚上,这样就不容易受凉。
4、洗澡后别马上穿衣
刚洗完澡后,要用浴巾将宝宝的身体拭干,之后别马上穿衣服,由于洗完澡后宝宝的体温特别高,马上穿衣服会使他患上小儿汗症。所以,要等宝宝的体温降下来后再给他穿上衣服。
5、穿衣环境不可忽视
在为宝宝换衣服时,别一下子就将宝宝宽衣解带,因为宝宝无法适应忽视袭来的冰冷空气;这时还是需要先布置一个温暖的更衣空间才行。
6、选择易穿脱的衣服
冬季,室内外和昼夜的温差较大,所以适合给宝宝穿便于穿脱的衣物。如背心和前开的毛织物。出汗时就可以马上给宝宝脱去多余的衣物,温度降下来可以及时地添加,不会麻烦。
1、不要给宝宝穿化纤衣服,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和不透气感。
2、不要给宝宝穿高领毛衣或绒衣,虽然它可抵御风寒,但容易引起颈部瘙痒及荨麻疹。
3、不要给皮肤过敏的宝宝穿羽绒服,因它可诱发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及支气管痉挛。
想当年我就是在六月天坐月子的,呵,幸好有空调,否则动辄就出汗,宝宝也辛苦,特别难受。 这要根据你当地的风俗习惯,像我们广东这边,除了喝必需的鸡酒,就是要吃催奶的鲫鱼汤,骨头汤;蔬菜类的,不吃寒性和生冷的,夏天的时候,苦麦菜和番薯叶非常好,但也不能吃多,得看宝宝吃了你的奶后,他的便便情况。要是想换换口味,喝白粥和小米粥也很好,而且也有催奶的效果。
见过有的宝妈夏天坐月子的,不过不建议开空调,冷气对产妇的身体恢复不利,而且宝宝也还小,不适合吹空调。热的时候可以打开窗户透气和通风,不能吹太冷的空气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真是同命相连啊,我坐月子刚好是最高温的日子,别提有多难受了,我是天天洗澡刷牙的,不过用的都是热水。牙刷你去市场看看,买细毛的,很软的那种。中午太热就开空调了,太热宝宝也睡不安稳的。傍晚天气稍凉就开窗通通风,自己不要站窗口就好了。多备几天毛巾,到时候会用的到的。农历二月初二“剃龙头” 的来历 还有哪些习俗 - 今视网 - 关注民生,传播江西-江西省新闻视频门户-江西省重点新闻网站-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办
当前位置&&&&&&
农历二月初二“剃龙头” 的来历 还有哪些习俗
来源: 作者:
编辑:谢淑荣
  明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小孩理发,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是因为正月内剪头不吉利,而一个月不理发又很难受,故大家都在正月过完后的二月初纷纷理发。 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旧俗正月是不能剃头、理发的,如果剃头,就会死舅舅。因为有这样的禁忌,民间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后才开始剃头,现在北方也是如此。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由来
  农历二月初二,是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据易经中的说法,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到了这一天,北方的迎春花开始露出笑脸,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真的来了。 相传当年女皇武则天自立周朝,面南称帝。玉帝遂降旨龙王三年不许周界有雨。龙王心慈,不忍见生灵受苦,甘犯天威,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怒,将其拿下治罪,压于山下。后因百姓日日为其祈祷,感动玉帝,将龙王释放。这一天刚好是二月二。于是,以后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典故。
  为什么会说正月剃头“死舅舅”
  二月二日剃头流传到今天300多年,什么时候开始的呢?1644年清军入关,官方要求所有男子必须留那沙壶头,四周没有头发,中间一绺,编上个辫子。汉族人不是这样,明朝以前,像小孩,十八岁以下的小孩,您尽管可以理发,一般的理发的时候都剃秃光,光光的,什么都不长,等到过十八岁弱冠之年一加帽子,这头发就永远都不能理了,一直到死都不能理,为啥?这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汉族的男子是头上所有的头发都要留着,留着之后怎么办呢?这上面也是编辫子的,盘起来,所以您看宋朝的官员怎么样,戴着高高的帽子,为什么能戴高高的帽子?那是因为头发支着呢。所以男人也要插簪子,那簪子不是女人的专利。所以汉族的男子是不理发的,但是清兵入关以后强迫理发,所以老百姓就有这么一个相约,咱正月谁都不理发,为什么啊?正月剃头死舅舅。其实是“思旧”,一理发我就想起来什么,明朝了,想起来以前了、过去了,所以叫“正月剃头思旧”。后来老百姓就叫“死舅舅”了,所以我们知道,正月剃头死不了舅舅。
  二月二的民间习俗
  在春龙节这一天,我国古代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我国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 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历史上的今天
天气网气象百科
农历的月份农历,又称夏历,并通常俗称为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目前,全世界华人及朝鲜、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家,仍使用中国农历来推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农历 - 历史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皇极历、唐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法等。
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历,以公元纪年。
农历 - 中国现行农历规则
以世界协调时东八区时为准。
以00:00:00为一日之始。
以新月(朔)出现日的00:00:00为一月之始。
冬至所在月为冬月。
冬月到下一个冬月之间,若为11个完整月,则依序为腊月、正月、二月、三月……十月。
冬月到下一个冬月之间,若为12个完整月,则以第一个无中气月为闰月,11个非闰月依序为腊月、正月、二月、三月……十月。闰月名称为其上个月的名称前加“闰”字。
正月初一日00:00:00为一年之始。
农历 - 四季
地球以椭圆形的轨道绕日公转。地球的赤道面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23度26分的夹角(黄赤交角)。四季由此角产生。因此,在北半球可以观测到:
3月21日(约)
6月22日(约)
9月23日(约)
12月22日(约)
农历 - 二十四节气
农历除了年月日计时方法以外,还有一种计时方法,就是节气计时方法。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1.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
0101立春、0201惊蛰、0301清明、0401立夏、0501芒种、0601小暑、0701立秋、0801白露、0901寒露、1001立冬、1101大雪和1201小寒等12个节气
2.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
0102雨水、0202春分、0302谷雨、0402小满、0502夏至、0602大暑、0702处暑、0802秋分、0902霜降、1002小雪、1102冬至和1202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2月18/19日
3月20/21日
4月19/20日
5月20/21日
6月21/22日
7月22/23日
8月23/24日
9月22/23日
10月23/24日
11月22/23日
12月21/22日
1月20/21日
上边提及地球靠近近日点时公转速度会比较快,所以在冬季时两个中气相距29.44日,而夏季时则相距31.44日。因为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可以比1朔望月(= 29.53059日)的时间长,所以阴历一个月可能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一个相应的中气。反过来说,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也可以比1朔望月的时间短,所以阴历一个月可能有两个中气和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采取二十四节气各一字而成篇以方便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农历 - 置闰
阴阳历差别
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有366天。而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左右(10天—12天)。 若是任由农历和阳历间的天数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现象。因此,为使得春节在阳历的时间能保持相对稳定,农历采取了“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这样,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比上年推迟19天左右。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相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1回归年),每隔一定时间要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任何一个月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有岁和年之区别:一岁指从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长度,而一年 指从一个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的时间长度。注意这二者的长度不同。一月是指从一个朔到下一个朔的长度。如果一岁中包含了12个完整月,则这一岁为闰岁。在闰岁中,第一个无中气月为闰月,相应的这一年为闰年。农历还有一个规则,即冬至必须落在农历11月。
十九年置七闰
阴历一个月为朔望月,阴历一年通常有12朔望月(= 354.36708日),比1回归年短了10.87512日;阴历闰年则有13朔望月(= 383.89767日),比1回归年长了18.65547日。19个回归年的长度为日,而19x12+7=235个朔望月(十九年置七闰)的长度为日。可见十九年置七闰的规则是为了协调阴历年与回归年日数的差。因为1阴历年比1回归年少约11日,所以在公历中翌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比每年的早11天;如果遇上闰年,则推迟约19天。
农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日、日和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间中也有例外的例子,比如说公历的日是闰二月十三、日是三月十三、还有日是三月十二。不过日子相差最多也只是一天。
农历 - 计算
农历的年、月、日是按照公式计算而来的,不像西历时强行规定哪月是大月,哪月是小月。要计算大小月、平闰年、闰月放在什么位置,都要按照公式来。下面是计算的公式。
年份的计算
1&由西元年份推算天干地支:
农历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2010&-&3)&mod&10&=&7,所以天干是“庚”
(2010&-&3)&mod&12&=&3,所以地支是“寅”。
2.积日的计算(用于月份的计算):
当年的1月0日换算为积日,可以用年份减去1900得到的年数被4整除,所得商数作为&y(D4),余数作为y(M4),y(M4)为零的年份是公历闰年,积日是
D(1)&=&1461&*&y(D4)&-&1
y(M4)不为零的年份是公历平年,积日是
D(1)&=&1461&*&y(D4)&+&365&*&y(M4)
月份的确定
计算前一年冬至的积日F(0),并用F(0)计算冬至所在的朔月m及其朔日M(0),就可以推算冬至的农历日期,冬至所在的农历月份总是十一月。计算下一个中气F(1)和下一个朔日M(1),如果F(1)<m(1),那么该月就是上一个月的闰月,并把这个中气作为f(2),以后的中气、朔日和农历月份也这样确定。</m(1),那么该月就是上一个月的闰月,并把这个中气作为f(2),以后的中气、朔日和农历月份也这样确定。
朔日的计算(确定大小月)
从1900年开始的第m个朔日的公式是
M&=&1.6&+&29.5306&*&m&+&0.4&*&sin(1&-&0.45058&*&m)
这个公式的误差在0.2天左右。
节气的计算
(确定闰月)
先给节气进行编号,从近日点开始的第一个节气编为0,编号如下及其相应的月份如下:
0&小寒腊月&6&清明三月&12&小暑六月&18&寒露九月
1.大寒腊月&7&谷雨三月&13&大暑六月&19&霜降九月
2.立春正月&8&立夏四月&14&立秋七月&20&立冬十月
3.雨水正月&9&小满四月&15&处暑七月&21&小雪十月
4.惊蛰二月&10&芒种五月&16&白露八月&22&大雪冬月
5.春分二月&11&夏至五月&17&秋分八月&23&冬至冬月
把当天和日(星期日)的差称为积日,那么第y年(1900年算第0年)第x&个节气的积日是
F&=&365.242&*&y&+&6.2&+&15.22&*&x&-&1.9&*&sin(0.262&*&x)
这个公式的误差在0.05天左右。
农历 - 月日通称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农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天数记录,如农历的一月十五日(元宵节)称为正月十五,农历的十二月三十日(岁除,当天晚上称为除夕)称为腊月三十;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农历的一月二十二日称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十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农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农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后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亦有些通胜将之说成念日;如农历的一月二十二日称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农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下面是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蚕月
四月:孟夏、阴月、梅月、槐月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七月:孟秋、蓝月、巧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
九月:季秋、菊月
十月:孟冬、良月、阳月
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
十二月:季冬、腊月
农历 - 优缺点
1)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 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3)岁首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它还包含十二节干支历(类似沈括的《十二气历》,比它更准确)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阳历,是一部双轨制历法,便于不同文化民族间的交流,
6)由于它是最彻底的定气定朔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所以其它历法都要与进行对照,并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1)由于农历是定历,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的同一历月的天数并不确定,不方便统计天数;
2)历年长度,有353日是,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6种,并且不利于统计年长;
3)干支循环周期60过短,不方便较长时间的区别,也不方便记忆;
4)置闰不透明,闰月不确定;
5)有些有迷信成分,但新中国建国后已经被剔除了,随着科学的普及信之的人越来越少;至于民间某些祭祀活动等已经是民俗了。
农历 - 历代历法
颛顼历 - 秦朝、西汉(? - 公元前104年)
太初历(三统历) - 西汉、新朝、东汉(公元前104年 - 84年)
四分历 - 东汉(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东吴(222年)、蜀汉(221年 - 263年)
干象历 - 东吴(223年 - 280年)
景初历 - 曹魏、西晋、东晋、刘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元嘉历 - 刘宋、南齐、南梁(445年 - 509年)
大明历 - 南梁、南陈(510年 - 589年)
三纪历 - 后秦(384年 - 517年)
玄始历 - 北凉(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正光历 - 北魏(523年 - 534年)、东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兴和历 - 东魏(540年 - 550年)
天保历 - 北齐(551年 - 577年)
天和历 - 北周(566年 - 578年)
大象历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开皇历 - 隋(584年 - 596年)
大业历 - 隋(597年 - 618年)
戊寅元历 - 唐朝(619年 - 664年)
麟德历 - 唐(665年 - 728年)
大衍历 - 唐(729年 - 761年)
五纪历 - 唐(762年 - 783年)
正元历 - 唐(784年 - 806年)
观象历 - 唐(807年 - 821年)
宣明历 - 唐(822年 - 892年)
崇玄历 - 唐(893年 - 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8年 - 955年)
调元历 - 后晋(939年 - 943年?)、辽朝(961年? - 993年)
大明历 - 辽(994年 - 1125年)
钦天历 - 后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应天历 - 北宋(963年 - 981年)
干元历 - 北宋(981年 - 1001年)
仪天历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崇天历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明天历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奉元历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观天历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占天历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纪元历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统元历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干道历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淳熙历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会元历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统天历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开禧历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淳祐历 - 南宋(1252年)
会天历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成天历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大明历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重修大明历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授时历(大统历)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时宪历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词条所属分类:气候百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是农历几月几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