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 夏季气压带和风带ppt 风带的移动方向

如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29-30题.29.关于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
中M地处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1月是M地的夏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7月是其冬季,炎热干燥,炎热干燥,温和湿润.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温和湿润.符合该特征的资料图是D选项中的图.故选;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西风带控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doc--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2010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考点解读与能力训练(课程标准实验版)宁夏固原二中
杨佰智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解读】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般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这里的夏季和冬季指北半球)。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  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偏转而成)等。  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一)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如图6-1)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见下图6-3);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见下图6-4),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见下图6-5)。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见下图6-6)。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见表6-1)作用力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
摩擦力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与风向相反
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
与风向垂直
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风
理想状态
高空风
近地面风
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间有夹角,由高压吹向低压
3.等压线图的判读(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3)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2.三圈环流:(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3)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4)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5)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大致1月前后南移,7月前后北移)。四、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1)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2.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3.季风环流  (1)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如图6-15。  (2)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考题例析】【例题】09年全国卷文综Ⅰ) 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3.则 N地风向为  A.
B. 东南风  C.
D. 西南风  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5.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3.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4.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 5.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 【答案】3.A  4.C  5.D  【能力训练】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D.西南风2.在气压带①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读 "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B  
4.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
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C
7、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全力方向D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8.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读下面的图表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6-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和举办时届数
26
27
28
29
举办地
亚特兰大
悉尼
雅典
北京
举办时间
日至8月4日
日至10月1日
日至29日
日至24日
  材料二:26-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材料二中,②、④代表的两个城市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①、③两城市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说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26-29届夏季奥运会期间,露天赛场日均温最低的是_______奥运会。
(4)当亚特兰大召开奥运会期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A.我国华南地区进入雨季 B.北半球各地昼均大于夜
C.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开始变大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西向东流    E.黄淮海平原土壤表层盐分被雨水淋洗,土壤表层脱盐
(5)为了更好地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北京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了首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选择填空)
(6)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选择填空)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限制城市发展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9.读北半球某区域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B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地;甲地比乙地
(选择填空)。     A.气压高
D.湿度大  (3)近日,将有
锋从④地过境。 说明①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4)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
(上升,下降)运动。在②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     地。  (5)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这一时期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10.甲图是"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地域类型(部分)"示意图,乙图是"地球上的行星风带(部分)"示意图,读图回答:(11分)  (1)气压带、风带②的名称是
带,A地区所属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名称是
。  (2)B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影响,气候特点是
,该地区种植业除麦类外,
等种植非常广泛。  (3)气压带②的名称是
,C地区在其控制下盛行
气流,农业的主体是
,气候类型属
。(4)D地区受气压带、风带(写出图上的数字代号)
控制,其自然植被是
【参考答案】8。(1)②悉尼
④亚特兰大
(2)气温年较差①城大于③城;①城冬季气温低于③城  多年平均降水量①城略多于③城;①城降水集中于夏季(或雨热同期),  ③城冬季降水多(或雨热不同期)
原因:①城位于温带,③城位于亚热带;
  加之①城地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较③城大;  ①城季风气候特征明显(故①城较③城的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要低)
①城地处大陆东岸,受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明显,而③城地处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较大;
①城的降水受锋面影响为主,③城的降水受气旋影响为主;
(所以①城多年平均降水量略多于③城,且降水集中于夏季)
(6)A  9.(1)高 干冷(晴朗)
  (2)c
B  (3)冷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4)上升
(5)沙尘暴(或寒潮)  10.(1)西风
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2)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
葡萄或柑橘、油橄揽、蔬菜  (3)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
热带沙漠气候  (4)④⑤
热带稀树草原????????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影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影响
适​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3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乐乐题库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知识点 &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习题详情
16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8.7%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就南半球而育,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赤道低压带、信风带发生季节移动,而其他气压带与风带均不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单选题&|&来源:2013-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A错误;就南半球而言则夏季南移,冬季北移,B错误;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一致,C错误。
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运动基本规律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注意细节分析。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主要考察你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与“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相似的题目:
读甲地(海拔 13 米)、乙地(海拔 16 米)的区域图和对应气候资料图(见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乙地的夏季均温明显低于甲地的夏季均温,其原因主要是乙地【小题2】甲、乙两地冬季都吹西北风,其成因是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气压带风带移动甲-地形;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气压带风带移动;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气压带风带移动;乙-地形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都是&&&&向东飘扬向西飘扬向西北飘扬向东北飘扬
“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相似的习题。(11分,每空1分)
(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3)低纬&&
(4)GC&& AE(全对才给分)&&
(5)C&& E&&
试题分析:
第(1)题,由C、E所在纬度可知,气压带C、E分别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2)题,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D为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第(3)题,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
第(4)题,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GC,多雨的是AE。
第(5)题,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C、E。
第(6)题,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西北风。
第(7)题,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气压带风带对应知识考查的淋漓尽致,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就不难作答。另外,答题时要看清要求,让用字母表示你就不要填写名称,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现将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规律技巧】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2.表解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3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1个)
(2)全球的风带
属性(影响气候)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规律技巧总结:①低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②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③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图中所示的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是太阳直射赤道时的理想位置。随着直射点周年移动的影响,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之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冬季南移,夏季北移,移动的幅度约为5—10个纬度。比较准确的说法是12月22日~6月22日,向北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向南移动。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地理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学年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图15)和“亚洲季风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15中A气压带名称为&&&&&&&&&,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如图15 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16中&&&&&&&&&(甲或乙)所示。(2)当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名称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3)图中季风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主要特点是商品率&&&&&&、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分):
材料一:“模式图”
材料二:世界地图
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材料一中“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性。(2分)
(2)从材料一“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甲地位于&&&&&&&&&(风带),D地在&&&&&&&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带。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e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12分)
(3)材料二中①地自然带的名称是&&&&&&&&&&&&&&&&&&&,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引起自然带⑥-⑦—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是&&&&&&&&&&&&&。(6分)
(4)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与伦敦气候相符的是&&&&&&(填代号),结合材料一可知该气候的成因是&&&&&&&&&&&&&&&&&&&&。(4分)
(5)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表示材料一中④地的是&&&&(填代号)(2分)
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B图所示的气候下所发育的典型植被是&&&&&。(2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五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该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科目:高中地理
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和 “四个地区气温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乙处气压带的名称
是 &&&&&&&&&&&&&&&&&&&&&。
(2)在图上画出丙地的近地面风向
(用虚线画气压梯度力,用实线画风向)&&&&&&&&&&&&&&&&&&&&&&&&&&&&&&&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是北半球的&&&&&& 季;
(4)常年受甲和乙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分别对应上图中的&&&&&& 和 &&&&&&。
(5)C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理论上其分布规律是&&&&&&&& &
(6)D图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压带和风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