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的英雄的舞蹈 原文这篇短文的原文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2012年高考全国作文试题简评与2013年备考方向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文言文阅读备考(二)中国论文网 /9/view-3712132.htm  先秦散文阅读解题指航  先秦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主要有:《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解释《春秋》的著作,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左传》擅长战争描写,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以国为单位叙述史实,大都通过记叙历史人物的言论、对话或相互的驳难来表现)、《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等;《战国策》长于叙事和议论,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对后世的散文和辞赋创作影响重大)。  诸子散文主要有:《论语》(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表现深远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含义)、《墨子》(语言质朴,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的事例证明道理)、《孟子》(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善于使用曲折的比喻表达主旨)、《庄子》(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说明思想论点)、《荀子》、《韩非子》(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论证切中要害、精辟深刻)。  阅读先秦散文,要注意分析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思考人物语言包含的哲理意义,思考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注重分析使用的寓言体现的意义;思考比喻修辞蕴含的意义等。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廓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 ?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  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②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  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③;刑杀不辜谓之贼④。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民财力以羡饮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似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人生大块中①,百年耳,才谢乳哺,入家塾,即受蒙师约束;长而为民,则官法束之;为士则学政束之为官则朝仪束之终其身处乎利害毁誉之途无由解脱。庄子所谓一月之间,开口而笑者,不能数日。嘻,亦苦矣!  予乡谭子玉夫,生长闾阎②,耕凿自给,进不羶名,退不营利,鹑衣③草食,泊如也。性畅快,喜谈说,每耕锄之暇,即与田夫野叟酌浊醪,纵谐谑。闻人作谑语,辄笔记之,渐次成册,题曰《笑林》。余读之,大都真而雅者十三,赝而俚者十七,间或悖教拂经,不可以训,然其旨归皆足为哄堂胡卢④之助。使经济之儒、礼法之士览之,当未及终篇,遂付秦焰。至于迂散闲旷、幽忧抑郁之夫,取而读焉,亦自不觉其眉之伸,颐之解,发狂大叫,而不能自已。嗟乎!沙弥不栉,世不废夫梳掠,刖者不履,世不废夫鞋靸。盖有不用者,亦自有用之者。则兹编亦何得遂畀祖龙⑤?  或曰:“谭子而得志,亦有用于天下否?”余曰:“顾所遇何如耳。苏代以土偶止田文之行,淳于⑥以豚蹄加齐宣之璧,曼倩⑦以鹿触之言悟汉武之杀卒,优伶以室之说止二世之漆城,此岂非谐语之收功,反出于正言格论之上者哉?而又安可废?”难者又曰:“谭子野人耳,不妨为此。子,孔氏之徒也,默成象,语成爻,乃亦贵此乎?”余曰:“果若子言,则牛刀割鸡,夫非出尼老之口者哉? 彼谭子者,特谐谑之滥觞耳,若夫索河源于昆仑,不可谓非尼老作俑。”  (《雪涛阁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耕锄之暇 暇:空闲  B.不可以训 训:教导  C.沙弥不栉 栉:梳头  D.难者又曰 难:责问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笑话“不可废”的原因的一组是( )  然其旨归皆足为哄堂胡卢之助  间或悖教拂经  盖有不用者,亦自有用之者  发狂大叫,而不能自已  然其旨归皆足为哄堂胡卢之助  此岂非谐语之收功  盖有不用者,亦自有用之者  间或悖教拂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在宇宙中,终生处于利与害、批评与赞美之中,没有办法解脱真可谓喜少苦多。  B.谭玉夫性情畅快,喜欢谈论,生长在乡里,耕田而食,凿井自饮,自给自足。不追逐名利,衣服破旧,饮食粗陋,却淡然处之。  C.《笑林》其内容大约真实而且高雅的有十分之三,虚假而且鄙俗的有十分之七,时常有背离名教违反经典的,因此不值得一读。  D.文中列举苏代、淳于髡、东方朔、优伶四个例子来证明笑话在某些情况下有很大的功效,甚至高于正经严肃的议论。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果若子言,则牛刀割鸡,夫非出尼老之口者哉?  译文:  (2)彼谭子者,特谐谑之滥觞耳,若夫索河源于昆仑,不可谓非尼老作俑。  译文:  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  为士则学政束之为官则朝仪束之终其身处乎利害毁誉之途无由解脱。  理解句、段的作用  ——阅读答题的十个技巧(二)  【考点阐释】  “理解句、段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是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解答句、段的作用,可以从三个角度思考:  1. 思想内容。即描写的景物、叙述的故事或者表达的情感、文章的主题等。  2. 表达技巧。即具体的语句、段落等使用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或者修辞手法等。  3. 思路章法。即语句、段落表达的思想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在思考表达技巧、思路章法时,要注重语句、段落所在的位置:  1. 语句、段落在开头部分。除了思想内容外,还需要注重开头部分特殊的作用。比如: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②照应标题;③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④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⑤设置伏笔,照应后文;⑥渲染气氛,奠定全文基调;⑦开篇点明主旨;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 语句、段落在中间部分。注重分析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比如:①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②为下文作铺垫;③丰富文章内涵;④照应前文;⑤具体展示、深化主题。  3. 语句、段落在结尾部分。注重分析与主题、前文的关系。比如:①照应题目与前文;②升华或深化主题;③再次点明主题;④强化作者感情。  答题范式:句段表达的具体内容+使用的手法+与上下文的关系+表达的情感。  【教材链接】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的文章。  文章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名叫“包弟”的可爱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并通过描写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的创痛,表达作者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理解这篇文章可以从文章的思路、情节和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分析:  这篇文章的具体思路是:①通过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得出小狗包弟的故事。②简介小狗包弟的来历。③小狗包弟的表现。④小狗包弟遭到的厄运。⑤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的心灵伤痛。  文章的具体情节是:①开端(包弟来历)。②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③结局(痛别包弟)。④尾声(作者忏悔)。  表现作者的情感是:①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②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③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④轻松(送走了包弟)。⑤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⑥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问题探讨】  1.文章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何意义?  【答案】①由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引出话题,起到铺垫、启发的作用;②与后文作者与小狗包弟的故事比照,说明这种现象在当时是普遍的,深化了主题;③对比,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比较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是长时间的精神折磨。  2. 作者写小狗包弟惨遭厄运的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①表现小狗的命运。②为后文作者的忏悔埋下伏笔。③侧面表现“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捉杀小狗的情形。  3. 下面一段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  【答案】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了作品的时代背景,是对“文革”无言的控诉。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是作者物是人非的伤感,是对亲人的思念。③暗示了情节的转变,把读者的思绪从文革的岁月拉回到今天的现实。  4.“您的小狗怎样”一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①引出下文对小狗包弟命运的表述。②表现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以及对送走小狗包弟的深深自责。③为后文作者无情解剖自己埋下伏笔。  【典型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风雨草堂  ◇ 李 娟  寒风萧瑟的季节我轻轻走进你的庭院。  路的两旁萧萧的翠竹直入云霄,竹林掩映中越发显得庭院幽深。我们不再大声喧哗,唯恐惊醒了你的清梦。我一眼就看见你那座青铜的塑像:清瘦悲苦的面容,一双瘦弱的手臂垂下来,双膝跪倒。诗人,我知道你跪的是天下的苍生。  在草堂的陈列室里,我见到你在茅屋里写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的旁边是一幅国画,凄风苦雨中,你张开双臂在呼唤什么?呼唤黎民百姓得以一片安宁祥和、国泰民安的净土吗?那一年,安史之乱你躲避战乱流亡到此地,在清清浣纱溪畔建起这座小小的茅屋。我在你的茅屋前徘徊很久,在不足四十平方的茅屋中,你如何在寒风苦雨的夜里,看窗外屋内风雨潇潇,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的胸怀里装着天下寒士的万般疾苦,你的眼里涌动着忧国忧民的滚滚热泪。  李白、杜甫并称诗仙、诗圣,两人虽年龄相差十几岁,但感情深厚。李白潇洒豪迈,杜甫冷峻现实。当年李白因参与永王幕府得罪了萧宗被流放夜郎,杜甫思忆成梦写下“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情深意长,至今读来依然感人肺腑。难怪有人说,在唐代诗人辈出的时代,最令人感动伤怀的是杜甫。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目睹了唐代由兴到衰的历史,经历了一次次的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生灵涂炭,写下著名的《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诗人在这样巨大的痛苦中煎熬着,叹息着,泪雨滂沱。诗人在这样的失望中等待着,期盼着,直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一生都在流离失所中寻觅安宁的可以栖居灵魂的家园,得以安放疲惫不堪的心灵。直到那一年深秋,漂泊一生的诗人在五十八岁时客死湘水之上的一叶孤舟中。   在那个深秋,我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庭院中,想起另一位伟大的诗人苏轼,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看尽世态炎凉,历经人间凄苦后写下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穷途,死灰吹不起。”这两首诗相距近两百年,却有着一样的意境,一样的凄凉。想起现代文学史上,被日军杀害惨死南洋的郁达夫。英年早逝,葬于灯红酒绿的香港的一代才女萧红。有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生前的孤独凄凉,与身后的光荣景仰多么的不相称,他们跋涉在人生崎岖的小路上步履艰难,却常常遭人非议,处处碰壁。他们的才情与智慧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注定颠沛流离,贫困潦倒,饱尝世间沧桑,守着一颗失意苦涩的灵魂四处漂泊,而没有一处祥和安宁的净土安放孤独寂寞、忧国忧民的灵魂。  诗人,一千多年过去了,你的灵魂若还在庭院里徘徊,你并不寂寞孤独。你听,游草堂的孩子们在吟唱你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选自《品尝时光的味道》,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描写杜甫塑像特点的作用是什么?  2.“诗人一生都在流离失所中寻觅安宁的可以栖居灵魂的家园,得以安放疲惫不堪的心灵”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写杜甫时为什么写苏轼、郁达夫和萧红?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敬请关注下一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12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纵观今年高考作文试题,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常中有变”。从稳定与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考作文命题的规律,从而为2013年备考找准方向。  【试题综述】  第一:继续以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但所占比例有所变化。2011年全国17套作文试题,材料作文占9题,命题作文占8题。2012年全国17套作文试题,材料作文占16题,而命题作文仅占1题。这种变化明显是想让试题变得更加开放,鼓励考生对材料进行多元化解读,进而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考生的创新精神,活跃年轻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  第二:继续关注社会热点,但由直接考查改为间接折射。2011年全国卷“代买彩票”,重庆卷“香港大学之宝袁苏妹”,北京卷“鹿特丹世乒赛”,课标卷“大国崛起”,福建卷“袁隆平的热爱”等材料均直接来源于社会热点新闻。纵观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没有一道试题的材料直接来源于社会热点新闻,但静下深思,2012年高考仍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只是考查的形式有所改变而已。2006年“彭宇案”、2011年“小悦悦事件”、医患纠纷、职业道德滑坡、责任心淡薄、社会浮躁、惟金钱万能论,面对这些,我国舆论关于社会公德有很多热议。同时,2012年3月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5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这些背景下,重庆卷“保安救人”、北京卷“大山铁路巡道工”、山东卷“孙中山谈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以及江苏卷“忧与爱”、全国课标卷油漆工与船主的故事,无一不是对这些社会热点的深层次思考。这种直接避开社会热点的试题,有效地避免了被某些考生猜中试题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试题的公平性。  第三:继续考查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但试题数量明显增加。2011年考查考生哲理思辨能力的考题有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广东卷“回到原点”、安徽卷“时间在流逝”,此类试题仅占3道。2012年江西卷“没有什么与拥有什么”、上海卷“心灵的微光”、福建卷“路程与时间”、天津卷“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四川卷“手握一滴水”、湖南卷“双手的联想”,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但较之于2011年,此类型试题明显增加。  第四:继续以叙事性材料为主,但选材却是百花齐放。2011年叙事性材料有北京卷、辽宁卷、湖南卷、重庆卷、全国卷共5道试题,同时这些材料大都是社会热点新闻。2012年17道作文试题,叙事性材料占了9道,且选材范围很广:采用车间工人事例的,有全国课标卷“补船”、重庆卷“保安救人”、北京卷“大山铁路巡道工”、安徽卷“梯子不用横着放”;采用学校学生事例的,有湖北卷“书信的变化”、浙江卷“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全国大纲卷“挑秧”;采用艺人事例的,有辽宁卷“女钢琴家隐身于音乐背后”;采用寓言故事的,有天津卷“老鱼与小鱼的对话”;采用名人事例的,有广东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和居里夫人书信”。  【典型考题解析】  2012年全国和分省命题的高考作文试题共有17道,从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向上来看,可大致分为三大类:  关注社会热点,呼唤人文精神类  关注社会热点,呼唤人文精神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常用主题,这对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很有意义。  【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一个油漆工的顺手之举,挽救了数条生命,一个微小的因,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果。  从油漆工的角度看,修船工补的是小洞救的却是人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事关乎大局,小的善举可以成就大的成功。做人就是要坦荡无私地顺从内心法则,心存善念,多行善举,勿以善小而不为,生命面前没有份外之事。积沙成塔,积水成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历史的进步作出贡献。  从船主的角度看,漆工的顺手义举拯救了自己孩子的生命,在已经付过工资的情况下,他还“拿了一个大红包来找漆工”表示感谢,这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做法,而这种知恩图报的行为不正是当今所弘扬的时代精神吗?   核心词语:小善举、大恩德、感恩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  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平凡的岗位,每有火车经过他都会向火车庄重地敬礼,送以安全的信号,可谓心态良好;可谓敬业负责;可谓对工作,对人生,对他人生命的珍爱和珍惜。而响应的火车并非飞驰而过,而是鸣笛以示回应和感激,这也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和寂寞,让他的行为更有了理由和动力,那回应的声声汽笛,可谓肯定;可谓感激;可谓尊敬;可谓回报。老计的招手和汽笛的回应,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丽起来!  核心词语:责任、坚守、奉献、尊敬、和谐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很长一段时间了,改革是否成功,改革能否坚持到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其实,让改革进行下去不仅需要改革者敢于担当责任,同时还要坚韧执著,勇猛无畏,更要顺应形势,不能一意孤行。如果改革者只是蛮干,只会换来失败,甚至带来灾难,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就材料本身而言,可概述为“革命成功不能缺少的N种因素”,推而广之即是“做事成功不能缺少的N种因素”,因此考生只需抓住材料的任意关键词即可审题立意。  核心词语:改革、担当、责任、坚守、勇气、人情天理  【重庆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五个小时。  突然,门被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三十五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俗话说“礼尚往来”,一声“你好”,一句“明天见”,渗透着这位普通工人的淳朴之爱、牵挂之情、善良之举。正因为他一贯的慈善热情、礼貌相待、平等友爱,才使他在困境之中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得到营救。 这个作文在主题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思维延展性,它在奏响着人文关怀的乐章,跳动着时代的气息、闪烁着人生的哲理。它揭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彰显的是社会的和谐、人性的美好。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人情冷漠、关爱缺失、风险危机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等良好风尚,难以成为大众的自觉选择。而这个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让我们深感社会中礼仪和谐、关爱仍在;社会也更需要精神的重建、责任的担当、信念的坚守;因为它是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心态的基石,是维系国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纽带。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未必高大巍峨,有时只需要一点点光亮,就足以烛照人间,而材料中工人与保安的关系正是这种互尊、互助、互爱的难能可贵的精神的展示,它向我们展示了平易中的感动、平等中的高尚、平凡中的伟大,更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冷暖,社会的文明!  核心词语:尊重、关爱、人间冷暖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目前,人们的生活或事业在现实生活转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挫折,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许多现实环境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是回到过去,还是幻想未来,材料中曾两度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面对这样的人生课题,命题者希望每个考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  本材料的关键句是居里夫人在信中的总结:“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居里夫人为什么这样讲,起因是汤因比、涵娜、伊雷娜都提出了自己愿意生活的时代,暗示自己现在生活的时代不够理想或不好,因此考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进一步思考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因为无论是盛赞过去,向往未来,还是直面现实,都是一个人生态度的话题。我们不能选择出生的时间与地点,所以只有直面人生,不能空想,脚踏实地地珍惜现有生活,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才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之道。故而本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②人生价值的体现与时代环境的关系;③什么样的时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时代生活的主人等。   核心词语:时代、选择、有用、有趣、心态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语文,尤其是作文从来就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当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情感思想表现出某个意识或整体倾向于某种意识时,往往会激起社会生活的涟漪,命题者就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个时代背景。所以无论是课标卷的“小善举成就大德”,还是北京卷的“坚守”,还是重庆卷的“关注人间冷暖”,还是广东卷的“对所生活时代的选择”,都是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思考我们的社会,思考我们的生活。  哲理思辨类  哲理思辨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从选才角度,高校也需要具有哲理思辨能力的学生,因此哲理思辨考题也是历年高考的重中之重。  【上海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解析】通过阅读材料,考生可以轻易地理解“微光”主要有以下几种内涵:微光是微弱的,不强大的;微光是自己心中的;微光是容易被放弃的,至于被放弃的原因,我们可以稍微发散一下,或是不自信,或是执行的难度大而复杂。然而共同的微光却成就了天才和凡人的区分,就此考生可轻易地提炼出“珍惜自己的微光不要轻易放弃”等观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可以是感情、灵感、冲动乃至于一刹那的顿悟等等,而舍弃,可以具体为放过了灵感、埋没了情感、打消了冲动、遗忘了顿悟。所以在行文时考生可以倚仗“我的微光是些什么”“如何珍惜”等等构造提纲。  当然,微光本身是个比喻,所以考生也可顺着这个形象,展开辨证思考:微光之弱想到阳光之强,可论述“微光与阳光的辨证关系;从材料整体上看,微光的放弃与重逢,可以想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论述珍惜与放弃,眼前与长远等辨证关系。  核心词语:珍惜、舍弃、转化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材料中老鱼和小鱼关于水的对话,令人想起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之不多”。其实我们人亦如此,我们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伴的环境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其实他们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庄子“涸辙之鲋”的寓言中说:“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意思是说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就难以生存下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但却又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空气、阳光、水、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  这则寓言所表达的哲理也“看似寻常最奇崛”。它提醒我们多去关注身边的那些平凡中的伟大、那些琐事中的感动。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而已。最近大江南北涌现出的那些“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司机”……不都实证了吗?擦亮观察生活的眼睛,培养一颗敏锐的心灵,多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多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学会从简单的事情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从身边的平凡世界步入诗意的人生。  核心词语:发现、珍惜、平凡、伟大  【福建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析】福建的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简明、指向明确,没有审题障碍,不易离题。因为材料直接告诉了考生有关的人生哲理,考生只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诠释和感悟即可。材料的前半段是引言,后半段才是关键,考生只需抓住关键词“赛跑、时间和路程”即可审题立意。  考生首先要弄清楚人生路程的寓意,要弄清楚人生是否丰富、是否有意义不是在于一个人活了多久,而是在于在有限的生命里他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所以考生可从“贵在生命的内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没有休止符”“用心丈量人生之路”“奔跑的姿势”等方面立意。同时“生命的意义与长度无关”“生命既需要宽度,也需要长度”等对立观点也是可以的。总之,本题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核心词语:有限、无限、生命、意义  【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析】梯子竖直放会有安全问题,所以老板要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可是那个顾客却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如果在不用梯子的时候,将其放倒,就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工作中如果转换一下思路,问题可能就能彻底解决。就此考生可展开联想,由浅入深来行文立意:学习需要转换思路,工作需要转换思路,国家发展也需要转换思路……  核心词语:思路、转换、效果  另外,湖北卷有关“科技利弊”的思考,四川卷由“一滴水”所引发的思考,湖南卷有关“手”的寓意解读,江西卷有关“珍惜与追求”的辨证思考,都是在引导考生用辨证的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人生感悟、情感类  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以及做人的道理,生活是年轻人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因此关注身边的生活小事,抒发人生感悟的考题既是对考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能力的考查,更是对考生人身素养的关注。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析】有关“忧与爱”的论述,材料给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私密的亲子之情,这是人性层面的忧与爱,是一种小的忧与爱;第二层次抒发的是一种家国之情,这是悲悯层面的,包括了对祖国、对故乡、对人民、对土地的爱,这往往是众多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的情怀,比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等;第三层次表达的是全人类之情,又是我们说的终极关怀,这是最高层次,属于一种最博大的,叫忧患层面的忧与爱,或者叫做宗教层面的忧与爱。因此考生在选择立意点时可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选择任意一个层次即可审题立意。  在行文时,可用两种思路来展开,第一种是把“忧与爱”看做是包含关系,即“忧”中含“爱”,写作重点应放在“忧”上,透过“忧”感悟他背后的“爱”。第二种是把“忧与爱”看做是因果关系,即因为“爱”所以才有“忧”,写作的重点应放在“爱”上。同时,无论从哪个层次立意,文章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  核心词语:忧、爱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博文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跑步,都值得肯定。  请在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解析】“鼓掌的人”是平凡者和普通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邻居和路人的代表;“在路上的奔跑者”是成功人士、社会精英等的代表。这个成绩一直中等的女孩说不想当英雄,甘做路边鼓掌的人,这其实是一种人生的选择与智慧,也是值得整个社会倡导的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人都想成为英雄,但生活总是反复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最后不过是芸芸众生,既然如此,不如清醒地设定自己的人生坐标,为自己设置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葡萄”,所以,这是一种清醒、务实的人生价值观与生活态度。当然,本题也可以赞同人生的追求就是应当成为英雄,就如材料所说,如果“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社会又如何进步呢?  所以本题旨在引导考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或者生命的方式,因为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但是,无论哪种选择,都会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事实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是依靠罩在你头上的光环是英雄还是路边的鼓掌人而去判断,而是在于你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是否积极向上,是否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核心词语:生命、价值、形式、定位  【辽宁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本题可用抓观点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女钢琴家的话为材料的“文眼”,正是主旨所现、精华所在。“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充满生活哲理和艺术真谛。  因此本题可从赞美女钢琴家的“朴素”入手,分别引出多种立意:朴素也是一种美,高贵恰在简朴中;作为一个钢琴家,应该注重优美的旋律,而不是华丽的外表,因此也可引出人要有目标,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追求什么,不要盲目索求,顾此失彼;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高深的艺术造诣,需要艺术家逃离聚光灯的“追捕”,远离鲜花掌声的包围,不需要外表的“包装”,因此考生可立意“谦卑与高贵”,“低调与高调”;从女钢琴家内心来讲,她注重的是精神追求,而不是物质享受,因为音乐艺术可以满足心灵与精神,使人真正得到满足与升华,就此考生可立意“物质与精神”“精神的富有”等精神方面的话题。  核心词语:朴素、价值、高贵、姿态、精神  另外,全国大纲卷“对人生应该放下顾虑”的感悟,也是青少年生活态度的核心所在,总之,思考生活,抒发人生感悟,这不仅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在引导考生如何积极、健康、乐观的活着。  【2013年备考方向】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思考人文精神。  对社会热点的思考,不仅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作文中必不可少的素材。本刊今年2月份推出的《高考语文时事素材积累与运用特刊》,选取最有时效性的社会热点、一线教师深度解读,帮同学们拓展思路。同时,还有同龄人的例文与你一同分享素材运用的方法,使你不但储备了第一手新鲜素材,而且能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  第二:关注“小故事大道理”类文章,加强哲理思辨。  所谓“小故事大道理”类文章,就是心灵鸡汤式的小故事,故事短小精练而富有趣味,蕴含普世价值观。一则故事不超过五百字,阅读起来轻松愉快,让人有顿悟感,对学习、生活具有启示意义。故事的题材丰富多样,或来源于名人经历,或来源于身边小事,看似随手拈来却拥有无穷妙趣。  第三:关注经典话题,追求真善美。  清代李渔《闲情偶记》中曾指出:“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此“传世之心”,就是指“真、善、美”三字真诀,因此好的文章都体现了真善美。 虽说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有大量的创新,但同时许多经典话题也一直占据着高考的舞台,比如2011年的“诚信”,2012年的“责任”“珍惜”“善良”等等,所以考生在平常的训练中不能一味求新而忽略这些经典话题,因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第四:观察生活,感悟人生。  生活有多精彩,语文就会有多精彩,人生有千姿百态,语文就会有千姿百态,生活即语文,生活即作文,因为生活有鲜活的生命,有无限的人生。所以写作首先是一个人用心感悟生活的过程,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多想多写,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做到有感而发,才能写出美文佳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英雄篇怎么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