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生产?"包括哪些高考英语词汇词形变化化

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姓名:王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指导教师:张志增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处的环境,指导其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并采取适宜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一系列教育行为的总和。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日益变化的今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富有更广泛的内涵和意义。在国家当前高度重视农村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逻辑主线,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状,分析影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总结出其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对我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问题进行了思考。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背景与现状。首先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导的背景着手,指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国家相关政策、机构与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其在目标定位、内容和途径及实施的保障措施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制约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个体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突出农村家庭、社区组织、文化以及农村的经济制度、生产组织形式等因素对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影响。第三部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先从微观上阐述了促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原则,其次是实施理念、方法和途径,最后从宏观上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11AbstractCareer planning refers to a person to develop career goals,determine the means toachieve the goal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Its essence is base(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individuals and their environment,and gui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ir career goals,careerchoice of channel development and to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hisca∞eer goal of a series of acts of bined.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nology,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industrial and occupational structure of theever-changing,c卸豫髓planning guide full of a broader connotation and meaning.At pre(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sent,the country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rural development,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tudents careerplanning guid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have a certain amount ofreference.This article takes&the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instruction&as the logical master line,studied the countryside Secondary vocational∞hool professional profession plan instructionpresent situation from sociological,the psychology,the ecofiomic a(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ngle,analyses the factorshas affected the nⅡ址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8ulla8 up the waysand means of development,China's rural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锄嬲planning issues to guide thinking.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background and cun枷situation of th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hool students’caroer planning guidance.First begins from.th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h(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ool students carleef planning guidance,points out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planningagencies works,national policies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s,the quality and theabilit),of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 in the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analysis theproblems which in the localization of target,the content and the way and in theimplementation safeguard mechanism exists.The second part is factors which constraints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schoolstudents career planning.It analysis from three factors that is social,economic factors andindividual.It stress families in rural anizations,as well as the culture ofthe rural economic system,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anizational form of vocationalschoo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guide.ⅣThe third part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arefffplanning.It begins on a se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or rural(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principles to guide,follow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as,methods and means,from amacro-final on the policy mendations.Key Word:Rural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Career planning,GuidanceV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王舜&助刁年聃≥y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王萍抛7年j胡协,El’指导教师(签名).彩弓形彦1年j。,EJ)t≯日专旅、J,1缈汨鲜洲(jT’¨1确F师‰教护/导,军1 绪论1.1 概念界定1.1。1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所谓农村,是一个区域性概念,指与城市相对的、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l】与之相应,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是指位置处于农村区域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我国国情,这里主要指县级市、县城及其以下区域为。三农&服务的职教中心、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等。1.1.2职业生涯:目前,对职业生涯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国家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职业生涯进行了界定。例如,法国对职业生涯一般定义为“表现为连续性的分阶段、分等级的职业经历&。美国的罗宾斯博士(S.P.Robb(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ins)对职业生涯的定义是:鼻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一罗斯威尔(wim锄J.Rothwell)和思莱德(Henv J.Sredl)认为。职业生涯一是指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的有机整体。沙特尔(Shartle)认为,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历经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萨帕(Super)认为: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施恩(Schein)则将职业生涯分为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两部分,认为外职业生涯是指经历一种职业的通路,包括招聘、培训、晋升、解雇、退休等各个阶段,而内职业生涯更多的注重于所取得的成功或满足主管感情以及工作事务与家庭义务、个人消闲等其他需求的平衡。中国学者程社明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志,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2】1.123职业生涯规划指导:1971年,美国联邦(来源:淘豆网[/p-4751132.html])教育总署署长马兰提出了“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的观点,由此生涯教育开始在欧美地区一些学校和企业流行,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体系。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处的环境,指导其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并采取适宜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一系列教育行为的总和。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制度及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有些地方已开展了一定的实验或推广活动。1.2理论基础1.1职业选择的理论所谓职业选择是指人们从自己的职业期望、职业理想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特点等自身素质,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很多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对职业选择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帕森斯(Parsons)的人与职业相匹配的理论和霍兰德(Holland)的人业互择理论。帕森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人人都有职业机会,而职业选择的焦点就是人与职业相匹配,即寻找与自己特性相一致的职业。由此,他提出了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一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等个人特征。二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以获得有关的职业信息。这包括: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求职的最低条件,如学历要求、身体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等。三是上述两个因素的平衡,即在了解个人特征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种适合个人特点又可获得的职业。这一理论注重个人差异与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利用,这是它的基本特点,而实现人——职匹配则是该理论的核心。职业选择的另一个理论是霍兰德提出的人业互择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霍兰德将人格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相应地也将职业分为六种类型。他认为职业选择取决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作用。最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个体能够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重合的职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个体容易感到内在的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个人不能获得与其人格类型相一致的工作环境,则可以寻找与其人格相接近的职业环境。在与自己的人格类型相接近的职业环境中,个人经过努力也完全能够适应。但如果选择和自己人格类型相斥的职业,则既不可能感到有乐趣,也很难适应,甚至无法工作。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与帕森斯关于职业指导三要素的理论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1.2.2萨帕的职业发展论萨帕对于职业发展的分析,比金兹伯格的学说更进一步和更为详细,是对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较好概括。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思想:l、人是有差异的①人的才能、兴趣和人格各不相同。②人们因自己的上述特性而2各自适应于若干种职业。③各种职业均具有一套对于人的才能、兴趣和人格要求的特定●模式,但是职业与人均有一定的改变余地。④职业生涯模式的不同性质,是由人们不同的家庭地位与经济状况、个人智力水平与人格特征,以及个人的机遇所决定的。2、职业选择与调适是一个过程①人们对于职业的偏爱和资格、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情境,以及人们的自我概念,都会随时间和经验而改变,这使得职业的选择与调适成为一种连续的过程。②职业选择与调适过程可以总括为探索阶段和固定阶段两阶段:探索阶段中又包括空想、尝试和现实几个时期;固定阶段中又包括尝试、固定期。从更大的范围看,人的职业生长、探索、固定、维持、衰退各个阶段的总和,便构成一连串的人生阶段。3、职业发展过程具有可塑性①职业性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完成自我概念的过程。这是_种折衷调和的过程。“自我’’是个人自身条件与外界各种条件、各种反响的相互作用的产物。②个人与社会、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的折衷调和,是人们把自身放人社会的职业角色的过程。这种角色扮演也是一个从青年的空想,到职业选择咨询商谈,再到工作初任等的系列演进的过程。③一个人工作的满意(进而是生活的满意)程度,视个人的才能、兴趣、人格特征和价值观能否找到对应的归宿,或者说视上述各方面宣泄的适应程度而定。④职业性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通过指导而加以改善。这里既包括养人的职业才能与职业兴趣,使人达到成熟;也包括帮助人在职业选择上的试选择和帮助人的自我概念的发展。1.2.3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强调从搿人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出发,认为把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强调入在各个不同阶段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实现人的持续教育和持续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职业学校三年的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基础的、浅薄的和有限的,如果要想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自己的脚步,就必须要有要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和继续学习的精神、习惯与能力, 如何培养他们主动继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这些正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所探求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是强化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创业观教育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生涯规划指导,是广大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顺利踏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31.3研究意义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职业规划、职业管理和生涯教育是近十年在中国发展起来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分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课题,但迄今为止,系统的研究仍然很少。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的农业大国,农村、农民、农业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问题。中共中央在2004年-2008年中央连续发了五个直指“三农&的“一号文件&,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必然催生“三农’’新局,而农村职业教育直接面向“三农&,这一切要求我们战略高度认识和重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问题。“十一五&期间,全国每年有2000多万人进入劳动市场,其中包括1100万以上的初中毕业生、300万以上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集中在县、镇农村,他们能否顺利地进入社会的劳动领域,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研究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非常有意义的,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3.1理论意义本文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研究对象,吸收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在终生教育的理念下从多维角度较系统的对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有利于完善并深化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将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论研究,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本位论,拓宽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探索和贡献。1.3.2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三农刀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新一届领导人高瞻远瞩,为解决“三农玎问题制定了宏伟的发展战略,各级政府和组织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各行各业急需大量层次较高的劳动者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在乡农民和后备劳动力的知识化、农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对农村地区而言,如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其适应农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适时开展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4要途径,它通过教育、指导、培训与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具备根据国家利益规划与调整自身职业生涯目标和方向的能力,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其次,研究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个人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代的到来,对农民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相应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的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职业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人的整个事业发展,影响着个人的家庭幸福程度。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表现的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不了解到哪里找工作?不知道现在该做些什么?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可以很好的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他们形成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路径和职业工作,将来在社会中扮演积极而有意义的角色,同时通过合适的工作,充分发挥才能和潜质,迈向丰盛的人生。本文针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影响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提出促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方法和途径,为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最大限度的获得与发挥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1.4研究现状目前各界对职业生涯指导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年进行检索,关于“职业生涯一的文章共有1777篇,检索结果如表l所示。表l检索文章数目统计(日)年份总计 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检索词(篇) 以前职业学校职业指导 261 163 19 37 40 1职校生生涯 5 2 1 l l O职业学校生涯 24 4 7 O 12 l中职生涯规划 12 O 1 3 7 l从以上搜索结果可以看出,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文章逐年增多。其中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重视,近几年来研究成果呈上5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pdf
文档介绍: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姓名:王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指导教师:张志增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处的环境,指导其确立职业...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2014年电大《文献检索》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小抄【打印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2014年电大《文献检索》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小抄【打印版】 电大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小抄这门课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掌握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程。这门课的任务是什么?①具有自觉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行为。②了解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知识。③具有熟练使用检索系统和检索技术获取信息的技能。④具有整理、加工、分析、评述和利用信息并进行论文撰写的能力。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信息、材料、能量三大要素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 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生活充满了信息。听课、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综上所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信息就在你边。信息是事物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反映,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显(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示和表征。信息的本质信息是一种物质或物质性的东西;信息是一切物质的属性;信息是事物的属性、变化、事物之间差异和联系的表征信息的性质客观性和普遍性依存性和可识别性可存贮性和可转换性可传递性和可共享性动态性和相对性积累性和继承性信息的分类按信息的性质可分为:语义信息和非语义信息;按信息的内容可分为: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法律信息、政务信息、金融信息、市场信息、文化信息、旅游信息等等;按信息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按信息的价值可分为:有害信息、无害信息;按信息的状态可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按信息的来源可分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知识的定义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知识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知识的性质意识性:知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有人的大脑才能产生、认识和利用知识。知识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信息性:信息是产生知识的原料,知识是被人们理解(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和认识,并进过大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了的信息,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就是思维。实践性: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是检验知识的标准,科学知识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律性:人们对实践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们获得的知识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规律。继承性:每一种新知识的产生,既是原有知识的深化与发展,又是更新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被记录或被物化为劳动产品,可以世代相传和利用。渗透性:随着知识门类不断增多,各种知识可以相互渗透,形成许多新的知识门类,形成科学的网络体系结构。情报的定义; 情报是指传递着的有特定效用知识。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情报的知识性:情报必须有实质的内容,人们需要的各种知识或信息都可以成为情报。情报的本质必须是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不能成为情报。情报的传递性:任何知识和信息,人们不知道其存在就不能成为情报,知识和信息必须经过传递才能成为情报。情报的效用性:只有能满足特定要求的运动的知识和信息才能称为情报。信息、知识、情报三者关系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定义文献是用文字(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并能起到存储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文献的基本属性知识性:知识借助一定的语言文字符号表达内容,记录并依附在载体上形成文献,成为文献的组成元素。传递性:文献可以存储和传递知识信息。动态性:文献按照新陈代谢的规律不断的变化发展。文献的构成要素1)构成文献内核的知识信息。2)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3)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文献的特征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份报告等一般都有以下特征:外表特征:通常包括题目、作者、作者工作单位,专利和科技报告还有专利号或报告号等。内容特征:文献所含信息和知识的特殊表征。文献的作用(1)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2)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3)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4)是衡量某一学科领域、某一个人、某一集体以至某一国家学术水平和成就重要标志事物运动信息知识新的信息文献产生人脑有序化用于实践记载录体于上传递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是人类存储于载体(包括人脑)上的已知或未知的可利用的信息。按照信息(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资源的开发程度来区分,可分为潜在信息资源与现实信息资源两大类。现实信息资源的类型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信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文献的特点)1、信息数量急剧增长 2、信息内容交叉重复 3、信息寿命缩短,新陈代谢加速 4、信息分布集中又分散 5、信息载体及语种、译文大量增加美术信息的概念与特征美术信息的概念: 一是从本体论层次看,美术信息是美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状态与方式。二是从认识论层次看,美术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美术作品)。广义的美术信息自然世界美术信息人工世界美术信息( 1 ) 是经人的一系列加工后记录的信息;( 2 ) 文献信息传递通过人工符号来实现( 3 ) 文献信息是一种相对固化的信息特点美术信息的特征1)视觉形象性 2)图像符号 3)客观性和普遍性 4)依存性和可识别性 5)可存储性和可变换性 6)可传递性和可共享性 7)动态性和相对性 8)积累性和继承性按信息的载体类型1) 书写型文献:指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古代文献和(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当今尚未正式付印的文献, 主要以手写和刻划的方式,将知识信息记录在各种自然材料和布帛、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按出版形式的不同图书*连续出版物特种文献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技术标准*学位论文*产品样本*技术档案*2)印刷型文献:通过铅印、油印和胶印等手段,将知识固化在纸张上的一类文献。载体:纸张实例:教科书记录手段:油印、石印、铅印、胶印、复印特点:可直接阅读,方便使用,不受时空限制;存储密度低,占用空间大。3)缩微型文献: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采用光学摄影技术,把文献的影象固化在感光材料上的一类文献。常见的缩微型文献有缩微平片和缩微胶卷两种。载体:感光材料实例:缩微胶卷、缩微胶片记录手段:光学缩微技术特点:存储密度高,占用体积小;价格低;缺点是不易保存,要保持一定温度、湿度,注意通风、防火等,阅读时还需要借助缩微阅读器。4)机读型文献(电子型):这是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献。常见的是各种已录有内容的磁带、磁盘和光盘。载体:磁性材料实例:磁盘、光盘记录手段:计(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算机输入特点:存储密度高、速度快;易复制;检索方便;成本高;不能直接阅读。5)声像型文献(视听型):这是一种非文字形式的文献。常见的有各种视听资料,如唱片、录音带、电影胶片、幻灯片激光声视盘(CD-ROM)等。近年出现的多媒体(multimedium)是一种崭新的文献载体。它将声音、图象、文字、数据录入光盘,通过计算机实现重放或检索。按信息的加工深度划分依内容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信息可分为以上四个级别1)零次信息:指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未公开展览发布的美术原作、论文手稿、个人通信、会议记录、笔记、原始记录等。特点:具有原始性、客观性、不成熟性、分散性等。2)一次信息(又称原始信息):首次出版的各种文献,也称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是我们利用的主要对象。特点:论述比较具体、详细和系统化,有观点、有事实、有结论3)二次信息(又称检索性信息):是通过对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压缩和组织,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一次信息的工具。(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如书目、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即是二次信息。特点:不对一次信息的内容作学术性的分析、评论或补充。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检索性。4)三次信息(又称参考性信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检索到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再次加工出来的成果。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综述研究类参考工具类文献指南类. 特点:综合性高、针对性强、系统性好、信息面广等零次、一次、二次、三次信息(文献)间的关系零次信息是一次信息的素材;一次信息是基础,文献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二次信息是一次信息的检索工具,二次信息又称为检索工具; 三次信息一次信息内容的高度浓缩。从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信息是检索的对象(目标)二次信息是检索的工具(手段) 三次信息是情报研究的成果(检索目标+检索手段)从知识加工角度来看一次信息是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创造性),二次信息是对知识的第二次加工(有序化) ,三次信息是对知识的再加工(有序化+创造性)按信息的出版类型及著录特征识别,文献的出版类型一般分为十大类。(1)图书:论述或介绍某一领域知识(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的出版物。按文种来分可分为中文图书、日文图书、西文图书等;按作用范围可分为通俗图书、教科书、工具书等;按写作方式可分为专著、编著、翻译、编译等;按出版卷可分为单卷本、多卷本等;按刊行情况可分为单性本、丛书、抽印本等;按版次情况可分为初版、重版、修订本等。日常生活中,图书常分为: 教科书、科普读物和一般生产技术图书(属阅读性的图书),辞典、手册和百科全书等(属工具性的图书),含有独创性内容的专著(属原始文献)凡篇幅达 48 页以上并构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为图书。主题突出,内容系统,论述全面深入,知识成熟稳定。出版的周期长。图书主要用于需对大范围的问题获得一般性的知识或对陌生的问题需要初步了解的场合。图书的著录特点是: 1)有书名,有著者,有的还有编者;2)必有出版地、出版社名和出版年份; 3)非第一版的图书有版次; 4)有的图书还给出国际标准书号(ISBN)。格式:著者、书名[M]、版本(第 1 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例】张婉明.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期刊( journal、 periodical ) :定期连续出版并编有时序号或数序号的出版物,又称杂志。特点:期刊论文内容新颖,报道速度快,信息含量大。用途:期刊情报约占整个情报源的 60- 70%。类型:学术性、技术性刊物刊名一般为:Acta、Journals、Review 等,munication、letters 等。消息性news、news letters 等。资料性 data、event 等。期刊论文著录的特点1)有作者,有时有篇名; 2)期刊名称常常缩写,有的还以斜体给出; 3)必定有卷号,有的有期号。格式:著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例】史峰,李致中.铁路车流路径的优选算法[J].铁道学报,):70报纸形式特征:有统一的名称,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篇文章、报道、消息等,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出版特点:传递迅速,发行广泛,信息量大,政策性强(来源:淘豆网[/p-4564970.html])。内容特征:时间性强,能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和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广泛。类型:按出版周期分,日报、双日报、周报、旬报;按范围划分,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系统性报纸按内容划分,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3)会议文献(Conference Document):这是指在国际或国内重要的学术或专业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特点:文献针对性强、信息传递速度快、能反映具有代表性的各种观点。用途:会议文献学术性强,往往代表着某一领域内的最新成就,是获得最新情报的一个重要来源。会议文献著录的特点 1)有表示会议的专门用词; 2)有表示会议录的一些词; 3)有的有会议召开的地点、届次、时间,以及会议录的出版社、出版地、出版时间等。格式:文献著者、题(篇)名[A]、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例】张玉心.重载货车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研制和应用[A].见:中国铁道学会编译.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制动专题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铁道学会,)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科研生产单位关于某项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或是研究过程中的阶段进展报告。特点:报告的出版特点是各篇单独成册,统一编号,由主管机构连续出版。在内容方面,报告比期刊论文等专深、详尽、可靠,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情报源。科技报告著录的特点 1)有表示报告的词; 2)有报告号。格式:著者、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朱家荷,韩调.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R].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指在专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官方文件和有关出版物的总称。专利文献的核心是专利说明书:专利说明书是指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递交的有关发明目的、构成和效果的技术文件。专利说明书包括:①发明的详细说明,②专利权范围;③插图。专利说明书著录的特点 1)通常有表示专利的词(Patent); 2)有专利号。专利号按国际规定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国家名称和其后的顺序号构成。格式: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曾德超.常速高速通用优化犁[P].中国专利:,(6)标准文献:指标准化工作的文件,是经过公认的权威当局批准的标准化工作成果.主要为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等的技术规定文件标准文献著录的特点 1)通常有表示标准的词;2)有标准号。标准号每个标准一个号,并按惯例由标准颁布机构代码,顺序号和颁布年份三部分构成,格式: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例】 GB J111-8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7)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申请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提交的学术论文。1180 年巴黎大学授予了第一批神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答辩制度是由德语国家首创的。学位论文著录的特点 1)通常有表示学位论文的词; 2)有的有论文作者所在学校的校名。格式:著者、题(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例】党建武.神经网络方法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8)产品资料:指产品目录、产品样本和产品说明书一类的厂商产品宣传和使用资料。产品资料著录的特点 1)通常有表示产品样本一类资料的词; 2)有公司名称。9)技术档案:是生产和科学研究部门在科研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文件,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指标、审批文件、研究计划、方案大纲、技术措施、调查材料、设计资料、试验和工艺记录等。10)政府出版物:指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的专门机构发表、出版的文件。特点:内容可靠,与其他信息源有一定重复。政府出版物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和科学技术文献两部分。按信息表现形式划分 1)图像信息:美术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图像信息。2)数据信息:主要指计算机数据及可移动存储的数据。1、根我国传播学者邵培仁,将有关传播的定义综合为如下五类: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影响说。强调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反应说。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互动说。强调传播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说。强调传播是社会关系的体系。传播的基本意义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认识。2、传播的四要素:传者、受者、媒介和传播内容3、美术信息传播是人们交流在于视觉符号中的信息的一种行为和过程。二、美术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五次传播革命:语言、文字、印刷、电子、网络。语言:流动的历史,方便记忆、传递、接受和理解文字:凝固的历史,可超越时间和空间并高度保真地永久性流传下去。印刷: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电子: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络:互联网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一)美术信息的大众传播方式借助印刷品(书籍、报刊)、摄影、广播、电影、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进行艺术信息传输。特点:复制量大、传播面广、超越时间局限、方便快捷、自由灵活、生动形象。缺点:信息反馈较难例:由旅美画家陈强先生于 1995 年策划的在黄河上展开了他的大型艺术作品《黄河水体纪念碑》(又名黄河的渡过)是一次当代艺术和大众传播真正结合《黄河水体纪念碑》的特点是极尽所能地利用了大众传播:(1)沿黄河进行实地录音,编辑之后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国内及国外播放;(2)联系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及黄河沿岸各省电视台,制作电影纪录片及电视艺术片;(3)组织报告文学、工作新闻、人物专访等活动传播黄河文化信息。(二)美术信息的现场传播方式传受双方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或美术作品实物在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展示,受传者近距离的品味和观赏。特点:现场传播没有复制媒介的参与。受传者通过感官真实感受作品的内函,减少作品在复制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如:现代考古发现的各种古器物、壁画、岩画,都以实物形式呈现了古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状态。再如:敦煌壁画中的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一、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信息检索包括: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教育的目标:培养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一是培养用户信息意识二是培养用户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二、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1)信息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例:大庆油田产量失密事件2)信息能力(信息技能) 是寻求有关新知识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 6 种技能:a.明确任务 b.信息查询策略 c.查找和检索 d.信息利用 e.信息综合 f.信息评价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信息犯罪——运用信息技术故意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并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例:熊猫烧香三、美国大学信息素质教育标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大学信息素质教育标准”,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评价的框架。该标准包含了 5 项标准和 22 项具体的执行指标,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一:学生应具备明确信息需求的内容与范围的能力。标准二:学生应具备高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标准三:学生应能客观、审慎地评价信息与信息源,并将其纳入信息库与评价系统。标准四:学生个人或作为群体的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以完成特定的任务。标准五:了解有关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以及社会因素,获取与使用信息要符合道德与法律规范。一、基本符号的识别ISBN 号是国际标准书号的简称。ISBN 是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book number 几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国际标准书号。ISBN 号是由 10 位数字组成,共分四段:1.组号: 代表出版者的国家,地理区域,语种等。2.出版者号: 代表组内所属的一个具体出版者。3.书名号:书名号是由出版者给予每种出版物的编号。4.校验号: 校验号是 ISBN 号的最后一位数值,校验 ISBN 号是否正确。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信息检索》,其中国标准书号是: ISBN 7-04-。&7&为我国的组号,&04&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代号,&020159&为书名号,表示该书是出版社出版的第 20159 种书,&3&为校验码.例如: 《 Frontpage 98 网页设计》一书的 ISBN 号是: 7-118-01984-4所代表的意思是:7,代表中国;118,代表国防工业出版社;01984,是书名号;4,是检验码。CSBN 号是中国标准书号(China Standard of Book Number)的简称。例如: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学导论》,其中国标准书号是:ISBN7-307-00211-6/G 53.其中,&7&为我国的组号,&307&为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号,&00211&为书名号,表示该书是出版社出版的第 211 种书,&6&为校码,G 为分类号,&53&为种次号,即该书为 G 类的第 53 种书.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Number)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其英文首字母缩写。索书号是图书馆赋予每一种馆藏图书的号码。索书号分类号和书次号两部分组成(纵排方式) D430 KD430/639, K425/366 (横排方式)ISRC 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的简称。它是音像制品的国际性的唯一标识编码。-A03-98-0034-0。其代表:)--发行公司代码(A03) --出品年(98) --录音代码(0034)--效验码(0)。OPAC(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是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或称为图书馆网上公共查询系统)的英文缩写。中图法简介我馆文献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排架。将图书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分为 22 个大类,分别以拉丁字母 A—Z 表示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C-K 社会科学 N-X 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检索工具:目录、索引字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用拼音著录汉字用部首著录汉字检索途径检索语言汉字1、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贮起来,并针对用户的需求,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广义的信息检索)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即信息查寻。(狭义的信息检索)2、美术信息检索:根据美术研究、教学、创作、学习的需要,利用相关美术信息检索系统,辅以科学的检索方法,按一定的检索表达式,从众多的按特定方式组织与存储美术信息资源系统中检索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信息检索包括两个方面:a.信息标引和存储过程 b.信息的需求分析和检索过程信息检索原理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相关概念或提问表达式(检索词)与一定的信息资源系统的检索语言相适应的过程,如二者相匹配,则所需信息就被检中,否则检索失败。信息检索模型实质就是一个匹配模型。文献的选择与收集文献特征用户信息需求检索提问检索语言数据库检索提问式检索结果文献源分析分析标识标识匹配输出反馈检索工具检索过程存储过程著录选用信息检索的类型(一)按信息检索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划分书目检索、事实检索和数据检索。(二)按检索方式划分,可划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意义:科技文献记录科学实验,科学不继承,就没有提高,科学不交流就没有发展,科学继承、交流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来实现。作用:1、有利于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成功率。2、有利于节省科研时间,提高科研效率。3、促进专业学习,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开拓性人才。4、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一、检索语言及作用检索语言——检索语言就是为沟通文献标引与文献检索而编制的人工语言,是用于文献标引和检索提问的约定语言作用:检索语言在信息检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沟通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两个过程的桥梁。信息存储过程中,检索语言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和外部特征,形成检索标识;信息检索过程中,检索语言用来描述检索提问,形成提问标识; 检索标识与提问标识完全或部分匹配,即为命中文献。检索语言的种类1)按照标识的性质与原理分为: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代码检索语言;2)按照表达文献的特征分为: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语言、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3)按照其包括的学科范围分为:综合性语言、专业性语言;4)按照其组配方式分为:先组式语言(文献标识在编表时就固定组配好)、后组式语言(文献标识在检索时才组配起来)按照标识的性质与原理分为分类检索语言:是以数字、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相结合作为基本字符,采用字符直接连接并以圆点(或其他符号)作为分隔符的书写法以基本类目作为基本词汇,以类目的从属关系来表达复杂概念的一类检索语言。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分类法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杜威十进分类法》(DDC)、《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C)。我国在图书情报系统广泛采用的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中图法》的分类原则根据当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包括的学科多、发展快等特点,按图书学科内容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与依据。将图书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分为 22 个大类,分别以拉丁字母 A—Z 表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科图法《科图法》类号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号码分两部分:大类及其主要类目采用 00-99 的顺序数字,细分类目采用小数制。分五大基本部类 25 大类。主题检索语言:以自然语言的字符为字符,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为基本词汇,以概念之间的形式逻辑作为语法和构词法,用一组词作为文献检索标识而构成的一种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包括:标题词是指从自然语言中选取并经过规范化处理,表示事物概念的词、词组或短语。叙词语言与叙词表:叙词是指一些以概念为基础的,经过规范化的,具有组配功能并可以显示词间关系和动态性的词或词组。概念组配是叙词语言的基本原理。关键词语言是直接选用文献中的自然语言作基本词汇,并将那些能够揭示文献题名或主要意旨的关键性自然语词作为关键词进行标引的一种检索语言。单元词(元词)是指从文献中抽取出来的,能表达文献主体的最基本的、不能再分的、具有独立概念的名词术语。代码语言是指对事物的某方面特征,用某种代码系统来表示和排列事物概念,从而提供检索的检索语言。如:化合物分子式这种代码语言,可用分子式索引系统,检索相关文献信息。按照表达文献的特征划分1. 表达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 2. 表达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指所论述的主题、观点、见解和结论等信息检索方法检索语言分类语言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语言主题语言题名著名/团体作者名出版事项代码/序号关键词语言单元词语言标题词语言叙词语言检索方法:浏览法追溯法(跟踪法、扩展法)工具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引文法)综合法(交替法、循环法、分段法)浏览法浏览法就是平时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具体地说就是直接凭经验浏览本专业或本学科的核心期刊和图书资料,每到一期便浏览阅读的方法。追溯法又称回溯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查找文献的方法。就是当查到一篇参考价值较大的新文献后,以文献后面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而查找相关文献的一种方法。工具法是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即是以主题、分类、著作等途径,通过检索工具获取所需文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又可分为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和引文法四种。顺查法即由远及近的查找法。倒查法即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查找法抽查法指针对学科发展特点,抽出其发展迅速、发表文献较多一段时期,逐年进行检索的一种方法。引文法一种是由远而近地搜寻,由远及近,越查越新,研究也越深入。一种是由近及远地追溯,这样由一变十,由十变百获取相关文献,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综合法利用检索工具查出一批文献资料,再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相关文献,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要求时为止。信息检索途径检索途径:依据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来确定,是信息检索的入口点。题名(篇名)途径是指直接利用已知文献题名来查找文献的一种方法。著者途径利用文献作者名字进行检索。可查到该作者的所有文献。分类途径利用分类名和分类号进行检索。其结果是该类目所有的文献。主题途径检索时直接按主题词的字顺,像查字典一样,即可查到某个特定主题的文献。关键词途径从关键词的字顺检索系统中检索的途径。全文关键词途径利用从文献题名和正文中抽出的、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有实际意义的词进行检索。全文自由词(任意词)用于全文数据库检索。利用文献中的任意字或词进行检索。出处途径利用原文献刊载处进行检索。可查到某刊载处刊登的所有文献。年份途径利用年份进行检索。可查到某年份出版的所有文献。一般与其他途径合并使用。地序途径凡是利用按行政地区编排内容的文献,如地图(集)、名胜辞典、地方志书等来查找资料的。序号途径通过已知号码查找文献的途径,如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会议号等。其他如分子式、生物分类、属类等。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是指对体积庞大、无序的一次信息处理经过加工压缩而成体积较小的二次信息,再根据一定的原理和规则编制而成的工具。特征(1)对所收录的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要有详细地描述;(2)每条描述记录都要标明可供检索用的标识;(3)全部检索标识必须科学地、系统地排列,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记录便于存取;(4)具有多种检索手段或检索途径。检索工具的类型目录( catalog )简介文摘( abstract )索引( index )信息检索步骤(一)分析研究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即做好提问检索式)。检索需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a、普查型:需要全面收集有关某一主题的文献资料,具有普查、回溯的特点,要求尽可能高的查全率。b、攻关型:需要收集有关某一主题某一特定方面的文献。c、学习型:需要查到的文献具有新颖及时的特点,而对查全率和查准率不一定有很高的要求。(二)选择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三)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标识。(四)选择检索方法(五)调整检索策略,筛选文献结果(六)查找文献线索(实施检索),索取原始文献检索效果评估检索效果指检索系统检索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检索系统的能力。检索效果包括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技术效果检索工具的性能和服务质量经济效果经济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检索技术效果评价指标:查全率(R):检索过程中,计算机输出的相关文献数与计算机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的总数之比。R= 检出相关文献量×100%文献库内相关文献总量例如:某图书馆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总数为 50 篇,检索时查出 26 篇,其查全率为R= 检出相关文献量×100% =26×100%=52%文献库内相关文献总量 50漏检率(0):它是指漏检相关文献量与在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漏检相关文献量漏检率= ——————————*100%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O=1-R查准率(P):检索过程中,计算机输出的相关文献数与输出的文献总数之比。P= 检出相关文献量×100检出文献总量例如:某人检索查出文献 50 篇,经审查选出 25 篇,则其查准率为:P=检出相关文献量× 100%= 25 ×100%=50%检出文献总量 50误检率(N):它是指误检(检出不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误检文献量误检率= ————————*100%检出文献总量N=1-P查全率与查准率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 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存在着相反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提高输出的查全率,就会降低其查准率,反之亦然。信息检索步骤示意图:工具书概述定义:根据一定的需求,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图书。特点:1)内容广泛、叙述扼要、概括性强、注重简明易检的编排方式。2)编排方式有:字顺、分类。3)一般工具书在正文后都有索引,提供多渠道的检索入口。编制的索引越多,查找越方便。4)一般排列法包括字顺和主题字顺两种。作用:帮助人们指示读书门径,提供文献线索,了解文献内容,检索参考资料,查找词语释义,掌握学术信息,获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2014年电大《文献检索》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小抄【打印版】.doc
文档介绍:
2014年电大《文献检索》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小抄【打印版】 电大文献检索复习资料小抄这门课的目的和性质是什么?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掌握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程。这门课的任务是什么?①具有自觉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词形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