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节纺车

高中套题高三同步2009届天津市汉沽一中高三毕业班第六次月考试题(9科10套)--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天津市汉沽一中200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   的文风,文章所蕴含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②几天前,他刚刚被授予"优秀公务员"的荣誉称号,今天却因为受贿坐到了审判席上,这真是对这一荣誉称号的极大   。
  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进一步
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A.简朴  污蔑  领略    B.简朴  诬蔑  领悟
  C.俭朴  诬蔑  领略    D.俭朴  污蔑  领悟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大学毕业了,一向勤奋学习的李同学考上了研究生,而讲究吃穿玩的孙同学却不得不摆上了服装地摊,不过这也算各得其所了。
  B.在"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的大会期间,著名的画家石坚先生即席作画,他信笔涂鸦,似有神助,在三勾两画之中,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便跃然纸上。
  C.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公司出现了优秀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那些人力资源本不丰厚的公司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D.这篇小说题材新颖、构思心窍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3000多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这标志着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采用何种玉石制作终于尘埃落定。
 B.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和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能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向农村,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C.故宫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D.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便是能以衣着保暖和遮羞。制衣不能离开纺织,而中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并一度领先于世界。
只要稍作考证,就知道织布之法肯定要比造纸术发明得更早。距今已有将近三千年历史的《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布、纺织、衣裳的记载。如《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再者,古人写字先写在竹简上,然后是帛上,那时肯定也就有了棉布。而蔡伦造纸是汉代的事了,他造纸用的原料不外是"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物,这些足以说明布的出现远远早于纸的出现。
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便出现了简单的纺坠和腰机。早期的纺坠多用兽骨制成,又有以石、陶、玉等材料制作者;形状有鼓、圆、扁圆、球、锥、四边、蘑菇及齿轮等形状。其工作原理为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将各种纤维纺捻成线,以增长其长度和增大其强度。腰机为一种原始织机,又称"踞织机",腰束一带,席地而织,右手持打纬木刀打紧纬线,左手投纬引线,将纺线编织成布匹。因纺坠纺纱效率较低且纱线拈度不均匀,故所纺织的布匹比较粗糙。但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被沿用了几千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仍在用纺坠捻线、腰机织布。
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纺车、织机等相继出现。纺车初为手摇,即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后发展为脚踏,即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这样将手解脱出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比原始纺车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至60倍,是纺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其出现时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纺车自发明后,至汉代已非常普及,直至近代,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仍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早期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为二至三枚,最多为五枚。宋元之际,逐渐产生了一种利用水力驱动并有数十个锭子的大纺车,还有利用畜力驱动者,使其具备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纺织效率(以纺麻为例)从一般纺车日纺纱三斤发展为一昼夜纺纱一百多斤。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其技术领先于西方(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制作的水车纺机)四个多世纪。
  古代纺织技术的领先使中国享有丝绸之国的美誉。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织品便举世闻名,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文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齐(济)阴之缣"、"亢父之缣"均为一时名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绢、绮、罗等大量丝织品为后世留下观瞻前人杰作的实物.尤其是被誉为国宝的"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实乃巧夺天工。
(选自2007年第10期《书屋》,有改动)
6.以下不能作为"布的出现远远早于纸的出现"这种说法依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B.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是汉代人,而距今约三千年的《诗经》中就有关于布的记载。
C.古人先是在竹简上写字,然后是在帛上写字,之后才是在纸上写字。
D.蔡伦用来造纸的原料中就有麻头、破布、鱼网等。
7.以下关于纺坠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A.纺坠是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出现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B.早期的纺坠大多是用兽骨制成的,但也有用石、陶、玉等材料制作的。
C.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这就是早期纺坠纺线的工作原理。
D.纺坠所纺织的布匹比较粗糙,是因为纺坠的纺纱效率较低且纱线拈度不均匀。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纺纱是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少数民族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在使用这种出现了几千年的纺坠纺纱。
B.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具有传统性能的纺车是纺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初为手摇,后为脚踏。
C.宋元之际出现的水力大纺车已具备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这种纺车将自然力运用于
纺织机械,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D."齐阴之缣""亢父之缣"和"素纱禅衣"都是古代留下的纺织品文物,织造技术高超,巧夺天工,举世闻名,被誉为国宝。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选自《元史 列传十四》,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
厉:洪亮、激昂
  B.诸曹白事,有难决者
  C.麾诸军毕济
  D.潜刻期而去
刻期 :约定日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C.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D.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
乃入见。问:"何以战?"
1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 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 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 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
④ 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 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
⑥ 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因为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规定,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①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
②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
③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 魏 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仰观宇宙之大,
梅须逊雪三分白,
(2)舞榭歌台,
非淡泊无以明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某网站对今年过年您用什么方式给亲友拜年进行了在线调查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紧急避险"下定义。(4分)
①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②紧急避险是一种行为。
③紧急避险是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实施的。
④紧急避险会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
18、请概括说明下面这种语言现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4分)
一些报刊经常在行文中夹杂一连串的英文,如:"APEC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对GDP的影响。"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高原与民歌
①没有葱葱茏茏的山,没有清清澈澈的河,也没有啁啾的鸟鸣和自由自在的牧马,只有那荒原,茫茫苍苍,散漫而无度。唯一有生机的是那些点缀在苍凉中零星的枯柳、疏落的人家,还有经年少水的内流河了。
② 这就是我的陕北高原,赋予我坚强、痴气、真性情与灵泉涌动的生命厚土。那座座光秃而苦焦的丘梁,那令人心酸眼涩的苦难的生存环境,激起了高原人发自心底的吼喊,那宛若军帐中的巾帼花木兰般美且刚烈的酒曲和荡人心魂的野不溜溜的山曲,构成了陕北人精神的根基和陕北的浩瀚史诗。如果没有这些质朴无华的"音乐文学",陕北高原浑厚的生命况味就会顿失光色,陕北人在精神田园里的耕耘就会付出更多的眼泪和心血。
③陕北民歌用它们史诗般的思索和记忆,在高亢而又飘逸的乐音中化作高原风,世世代代、年年月月、时时刻刻,搂抱着陕北破碎的山梁,梳理着陕北的沟沟岔岔,把陕北的叹惜与陕北的雄沉,刻在了陕北人的额头和心里。
④ 但当我又一次走向陕北的山山峁峁,我发现陕北人的苦难在商品经济的炽热气焰中已走向了冷落。历经了大艰难与大悲凉的陕北民歌最自由的飘弋和最响亮的吼唱也同这个世界越来越格格不入。面对现实的物欲横流,它作着最后的挣扎,它当初随苦难滋生,现在也正悲哀无奈地随苦难远去,渐渐荒落。
⑤面对陕北民歌里的爱情和理想风一样的远逝,我在疼痛中作出决定--抢救那些已临消逝的音符。在三年多痴迷的搜集中,那望不到头的山梁,时常令我热泪盈眶地看不够。但是而今疲于捞钱的人群中,还有谁向陕北民歌这朵艺术之花做最后的瞩望和持守呢?
  ⑥ 几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去了陕北红碱淖湖。我的目光和那静静地躺在毛乌素沙漠怀抱里的幽蓝的湖水,和那湖畔沙梁上鸡蛋清一样嫩的绿相遇的一瞬间,我的灵魂里涌起了一股难言的感动。风中一缕激情悠远的歌声也袅袅飘来,事前毫无准备的我一下子陷入了那种好久找不到的激动:"郎在丘上放牛羊,姐在河边洗衣裳。郎望姐,姐望郎,牛羊跑上打麦场,搓板打在脸盆上。"
⑦歌声是沙丘中植树造林的人唱的,在明净的天底下,显得那样地悠远,明快,那样地深情、激越。我的心波动在歌声里,眼前的湖水也在宁静中悠然颤动起来。
⑧ 我一下子拔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陕北民歌在历史与现实里的迷雾:在陕北的民族交融中,在陕北的驻军移民中,为了生存的陕北人,贪婪的眼睛对准了这块远古时期曾是"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土地,肆意盲目地伐林、开荒。在远古疼痛的信息里,山荒秃了,河流干涸了,气候也干燥少雨了。恶劣的环境渗进了陕北民歌的骨骼,它凝重、悲怆、荒凉的基因,从此在压抑、贫困的陕北人心头扎下了根,顺着时间的甬道,在陕北人的悲欢离合里蔓延、荡漾了下来。而今,当陕北人挺起腰杆,告别了"苦难"时,陕北的土窑洞逐渐成为历史的经典,搬进了宽畅明亮高楼的他们心情舒畅,流淌着凄美、哀怨、痛楚的陕北民歌随风远逝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认识到祖先破坏了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为自己酿制了充满血色的荒凉人生的陕北后辈们,把一株株树带进了春天,开始营造一个绿色的梦。梦在民歌中飞翔。我们不难想到,当陕北在子息们的手中还原了远古时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时,陕北定会成为世界的一个经济腾飞的窗口,陕北民歌也定会发生质的变化。尽管内容我们猜测不出,但调子准像"江南可采莲"那种走进历史的经典一样明朗起来。
⑨眺望着目力所及的地方,大地与蓝天融汇成绿意茫茫的一片,行走在高原的我,幸福在一束明净辽远的光芒里......
(节选自2007年第2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9.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浑厚的生命况味
②梦在民歌中飞翔
  20.文章中的陕北高原和陕北民歌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21.最后一段中,作者感到"幸福"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近年来许多人呼吁抢救传统民间艺术并付诸行动,本文作者就曾抢救过陕北民歌。你认为这种行动有必要吗?请简述理由。(4分)
七、作文(60分)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 B(蛛丝马迹
3.A(简朴:(语言、文字、生活等)简单朴素。俭朴:俭省朴素。污蔑:玷污。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领会理解。)
4.D(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信笔涂鸦:书法拙劣或胡乱写画。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9.A【曹:部门,官署。诸曹:各部门、各官署。】
10.D【A.副词,表希望、劝勉语气;代词,他们
B.副词,将要;副词;况且、再说
C.介词,把;连词,来
D.副词,表先后,于是、就】
11.C【①是由于伯颜的外貌和语言很特别而获得世祖的欣赏
④写伯颜的勇武】
12.D【A.英勇善战、深略善断是伯颜受到世祖欣赏并重用之后显示出来的才能。B.伯颜不是身先士卒,而是果断地指挥军队。C."因为伯颜清廉才下令众将不得入城",文中无此因果内容。】
13.(1)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3)
(2)出使的人靠的是语言能力而不是靠随从武士,随从武士多,只能徒然使出使的事情受到牵累。(4分)
(3)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盗,想杀掉他。(3分)
  伯颜,是蒙古八邻部落的人,在西域长大。至元初,旭烈兀派他进宫禀报公务,世祖看到他长得魁梧,听到他说话声音洪亮、激昂,就对他说:你虽然不是诸侯王臣,还是希望你能够留在我身边侍奉我。后来参与谋划国家大事,他提出的谋略常常比那些那些朝官高明,世祖更加认为他是贤能的人,下令把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许配给他做妻子,并说:你做伯颜的妻子,是不会辱没(愧对)你的家族的。至元二年七月,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各部门的官员向他禀报事务,碰到有难于解决的,他往往会在不急不忙中用一二句话就决断了。大家都很佩服地说:真正的了不起的宰相啊。
甲戌,与阿术在襄阳会师后,就分兵三路一齐继续南下进兵。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率领军队从中路沿着汉江直奔郢州。万户武秀做先锋,部队遇到了一个湖泊,正好下大雨涨水,没有船,不能从湖中过去。伯颜说:我们将要横渡大江南下,竟然会怕这个小小的湖泊吗。就叫来一个壮士,背着铠甲兵器,骑马在前面引路,然后自己亲自指挥部队全部涉水过了这个湖泊。癸巳,部队驻扎在盐山,距离郢州城二十里。郢州在汉水的北面,是用石头筑构的城,宋人又在汉水中横拉铁绳,抵挡战舰过江,还在水中密密地插了很多桩木。伯颜打算率部队从藤湖乘船过汉江。诸将请求说:郢州是我军南下进兵的咽喉要地,如果不攻取,担心会成为我们的后患。伯颜说:行军打仗时,什么是紧急的,什么是不紧急的,我是很清楚的。一味的攻取城池,是下策啊。大军一旦出动,难道目标仅仅是为了攻取一座城池吗。于是就舍弃攻打郢州,顺流而下。伯颜亲自负责殿后,随从将士不超过百人。十月戊午,部队在大泽中行进,郢州将领赵文义、范兴率领二千骑兵来偷袭,伯颜还来不及穿上铠甲,急忙率领部队迎头攻击他们。亲手杀死了文义,捉拿到范兴后也杀了。
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诸将要求清点查看仓库和军队名册,派遣官员镇守并安抚百姓,伯颜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并晓谕众将领不得进城,违反军令者按照军法论处。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过来询问渡江的时间,伯颜没有回答。第二天又来,伯颜又没有回答,于是阿术亲自前来,伯颜说:渡江南下这是重大的军机,皇上把它交给我们两个人,可以让其他人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吗。于是暗中约定时间才离开。乙未,军队驻扎在菜店。丁酉,他前往汉口观察敌人的防务情况。宋朝淮西制置使夏贵等,用万艘战舰,分别据守要害之处,伯颜的军队不能越过敌军的防务而前进。于是就指挥军队围攻汉阳的宋军,并扬言说要由汉阳渡江南下,夏贵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调遣军队支援汉阳。伯颜于是乘汉口防守空虚而发兵进攻,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人奉命出使宋朝,向伯颜请求派兵自卫。伯颜说:出使的人靠的是语言能力而不是靠随从武士,随从武士多,只能徒然使出使的事情受到牵累。希贤坚决请求,最后答应给他派兵护卫。世祖驾崩,伯颜掌管百官,听命于朝廷,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盗,所以想杀掉他。伯颜说:什么时候没有盗贼呢?现在根据谁的命令来杀掉他们?大家都佩服他有见识。
伯颜有很深的谋略善于决断,率领二十万军队攻打宋朝,就好像是率领一个人一样,众将领对待他像对待神明一样。伐宋事情完成后回朝,他的行装仅仅是一些衣服被子而已,也从来不夸口言说自己的功劳。死于大德八年,追封为淮安王,谥号忠武。
14.⑴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4分)
⑵王诗写送友人上船,风雨入舟,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悲凉别绪。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情景结合,别有韵味。(4分)
16.(1)调查结果表明,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两种拜年方式。
(2)快捷简便的拜年方式越来越受欢迎。(4分)
17.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实施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4分)
18.概括:外来语侵蚀汉语比较严重。或:英文大量夹杂在汉语行文中,不伦不类。
观点:要捍卫本民族汉语言的纯洁性,杜绝外来语的不断侵蚀。(意思大体对即可)(4分)
19.(4分)(1)指的是高原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坚强、痴气、真性情与灵气。
(2)民歌中蕴含着高原人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和经济腾飞的美好梦想。(每句2分)
20.(6分)高原的地理条件决定民歌的风格,民歌的风格反映了高原人的生存环境。(2分,每点1分)恶劣的环境使得民歌凝重、悲怆、荒凉;在商品经济下,民歌渐渐荒落;当人们认识到要保护生存环境时,民歌变得明朗起来。(4分,答出1点得2分)
21.(4分)看到了树林,听到了悠远、明快的歌声(1分);拨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陕北民歌在历史与现实里的迷雾(2分);想到了高原的美好未来(1分)。
22.(4分)①有必要。因为民间艺术中积淀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新艺术应该在借鉴吸收传统艺术基础上才能创新发展。②没必要。传统艺术有产生的土壤,如果土壤没有了,艺术的消失也是必然的,抢救徒劳无益;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符合历史发展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单选题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种工具出现在A.西汉B.东汉C.曹魏D.唐朝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桂壮红皮书·高考总复习系列·高考红皮书·历史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种工具出现在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湖南省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古人的这段话是对下面哪一种生产工具的描述
A.B.C.D.
A.筒车&&&&&&&&B.翻车&&&&&&&&&C.耧车&&&&&&&&&&D.风力水车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高中套题高三同步2009届天津市汉沽一中高三毕业班第六次月考试题(理科6套)--预览
试卷 教案 课件 搜索
试题搜索答案
☉禁止使用迅雷下载本站资源,如果不能下载请联系QQ: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加网站QQ群()
☉本站提供的资源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
下载内容预览: 预览不包含图片,只是文字内容 ,需要完整资源请下载.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天津市汉沽一中200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长吁短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黄粱一梦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   的文风,文章所蕴含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②几天前,他刚刚被授予"优秀公务员"的荣誉称号,今天却因为受贿坐到了审判席上,这真是对这一荣誉称号的极大   。
  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进一步
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A.简朴  污蔑  领略    B.简朴  诬蔑  领悟
  C.俭朴  诬蔑  领略    D.俭朴  污蔑  领悟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大学毕业了,一向勤奋学习的李同学考上了研究生,而讲究吃穿玩的孙同学却不得不摆上了服装地摊,不过这也算各得其所了。
  B.在"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的大会期间,著名的画家石坚先生即席作画,他信笔涂鸦,似有神助,在三勾两画之中,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便跃然纸上。
  C.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公司出现了优秀员工跳槽的现象,这对那些人力资源本不丰厚的公司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D.这篇小说题材新颖、构思心窍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3000多枚奥运会奖牌全部使用青海昆仑玉,这标志着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采用何种玉石制作终于尘埃落定。
 B.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和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能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流向农村,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C.故宫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D.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便是能以衣着保暖和遮羞。制衣不能离开纺织,而中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并一度领先于世界。
只要稍作考证,就知道织布之法肯定要比造纸术发明得更早。距今已有将近三千年历史的《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布、纺织、衣裳的记载。如《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再者,古人写字先写在竹简上,然后是帛上,那时肯定也就有了棉布。而蔡伦造纸是汉代的事了,他造纸用的原料不外是"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物,这些足以说明布的出现远远早于纸的出现。
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便出现了简单的纺坠和腰机。早期的纺坠多用兽骨制成,又有以石、陶、玉等材料制作者;形状有鼓、圆、扁圆、球、锥、四边、蘑菇及齿轮等形状。其工作原理为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将各种纤维纺捻成线,以增长其长度和增大其强度。腰机为一种原始织机,又称"踞织机",腰束一带,席地而织,右手持打纬木刀打紧纬线,左手投纬引线,将纺线编织成布匹。因纺坠纺纱效率较低且纱线拈度不均匀,故所纺织的布匹比较粗糙。但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被沿用了几千年,直至20世纪5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仍在用纺坠捻线、腰机织布。
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纺车、织机等相继出现。纺车初为手摇,即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后发展为脚踏,即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这样将手解脱出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比原始纺车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至60倍,是纺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其出现时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纺车自发明后,至汉代已非常普及,直至近代,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仍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早期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为二至三枚,最多为五枚。宋元之际,逐渐产生了一种利用水力驱动并有数十个锭子的大纺车,还有利用畜力驱动者,使其具备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纺织效率(以纺麻为例)从一般纺车日纺纱三斤发展为一昼夜纺纱一百多斤。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其技术领先于西方(1769年英国人阿克莱制作的水车纺机)四个多世纪。
  古代纺织技术的领先使中国享有丝绸之国的美誉。战国时期,齐国的丝织品便举世闻名,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文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齐(济)阴之缣"、"亢父之缣"均为一时名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绢、绮、罗等大量丝织品为后世留下观瞻前人杰作的实物.尤其是被誉为国宝的"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实乃巧夺天工。
(选自2007年第10期《书屋》,有改动)
6.以下不能作为"布的出现远远早于纸的出现"这种说法依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纺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B.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是汉代人,而距今约三千年的《诗经》中就有关于布的记载。
C.古人先是在竹简上写字,然后是在帛上写字,之后才是在纸上写字。
D.蔡伦用来造纸的原料中就有麻头、破布、鱼网等。
7.以下关于纺坠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A.纺坠是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出现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B.早期的纺坠大多是用兽骨制成的,但也有用石、陶、玉等材料制作的。
C.一手转动拈杆,另一手牵扯纤维续接,这就是早期纺坠纺线的工作原理。
D.纺坠所纺织的布匹比较粗糙,是因为纺坠的纺纱效率较低且纱线拈度不均匀。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纺纱是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少数民族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在使用这种出现了几千年的纺坠纺纱。
B.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具有传统性能的纺车是纺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初为手摇,后为脚踏。
C.宋元之际出现的水力大纺车已具备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这种纺车将自然力运用于
纺织机械,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D."齐阴之缣""亢父之缣"和"素纱禅衣"都是古代留下的纺织品文物,织造技术高超,巧夺天工,举世闻名,被誉为国宝。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选自《元史 列传十四》,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
厉:洪亮、激昂
  B.诸曹白事,有难决者
  C.麾诸军毕济
  D.潜刻期而去
刻期 :约定日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C.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D.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
乃入见。问:"何以战?"
1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 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 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 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
④ 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 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
⑥ 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因为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规定,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第Ⅱ卷(非选择题 114分)
四、(24分)
13.(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①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
译文:
②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
译文:
③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 魏 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答: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仰观宇宙之大,
梅须逊雪三分白,
(2)舞榭歌台,
非淡泊无以明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某网站对今年过年您用什么方式给亲友拜年进行了在线调查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7、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紧急避险"下定义。(4分)
①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②紧急避险是一种行为。
③紧急避险是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实施的。
④紧急避险会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
18、请概括说明下面这种语言现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4分)
一些报刊经常在行文中夹杂一连串的英文,如:"APEC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对GDP的影响。"
概括: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高原与民歌
刘志成
①没有葱葱茏茏的山,没有清清澈澈的河,也没有啁啾的鸟鸣和自由自在的牧马,只有那荒原,茫茫苍苍,散漫而无度。唯一有生机的是那些点缀在苍凉中零星的枯柳、疏落的人家,还有经年少水的内流河了。
② 这就是我的陕北高原,赋予我坚强、痴气、真性情与灵泉涌动的生命厚土。那座座光秃而苦焦的丘梁,那令人心酸眼涩的苦难的生存环境,激起了高原人发自心底的吼喊,那宛若军帐中的巾帼花木兰般美且刚烈的酒曲和荡人心魂的野不溜溜的山曲,构成了陕北人精神的根基和陕北的浩瀚史诗。如果没有这些质朴无华的"音乐文学",陕北高原浑厚的生命况味就会顿失光色,陕北人在精神田园里的耕耘就会付出更多的眼泪和心血。
③陕北民歌用它们史诗般的思索和记忆,在高亢而又飘逸的乐音中化作高原风,世世代代、年年月月、时时刻刻,搂抱着陕北破碎的山梁,梳理着陕北的沟沟岔岔,把陕北的叹惜与陕北的雄沉,刻在了陕北人的额头和心里。
④ 但当我又一次走向陕北的山山峁峁,我发现陕北人的苦难在商品经济的炽热气焰中已走向了冷落。历经了大艰难与大悲凉的陕北民歌最自由的飘弋和最响亮的吼唱也同这个世界越来越格格不入。面对现实的物欲横流,它作着最后的挣扎,它当初随苦难滋生,现在也正悲哀无奈地随苦难远去,渐渐荒落。
⑤面对陕北民歌里的爱情和理想风一样的远逝,我在疼痛中作出决定--抢救那些已临消逝的音符。在三年多痴迷的搜集中,那望不到头的山梁,时常令我热泪盈眶地看不够。但是而今疲于捞钱的人群中,还有谁向陕北民歌这朵艺术之花做最后的瞩望和持守呢?
  ⑥ 几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去了陕北红碱淖湖。我的目光和那静静地躺在毛乌素沙漠怀抱里的幽蓝的湖水,和那湖畔沙梁上鸡蛋清一样嫩的绿相遇的一瞬间,我的灵魂里涌起了一股难言的感动。风中一缕激情悠远的歌声也袅袅飘来,事前毫无准备的我一下子陷入了那种好久找不到的激动:"郎在丘上放牛羊,姐在河边洗衣裳。郎望姐,姐望郎,牛羊跑上打麦场,搓板打在脸盆上。"
⑦歌声是沙丘中植树造林的人唱的,在明净的天底下,显得那样地悠远,明快,那样地深情、激越。我的心波动在歌声里,眼前的湖水也在宁静中悠然颤动起来。
⑧ 我一下子拔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陕北民歌在历史与现实里的迷雾:在陕北的民族交融中,在陕北的驻军移民中,为了生存的陕北人,贪婪的眼睛对准了这块远古时期曾是"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土地,肆意盲目地伐林、开荒。在远古疼痛的信息里,山荒秃了,河流干涸了,气候也干燥少雨了。恶劣的环境渗进了陕北民歌的骨骼,它凝重、悲怆、荒凉的基因,从此在压抑、贫困的陕北人心头扎下了根,顺着时间的甬道,在陕北人的悲欢离合里蔓延、荡漾了下来。而今,当陕北人挺起腰杆,告别了"苦难"时,陕北的土窑洞逐渐成为历史的经典,搬进了宽畅明亮高楼的他们心情舒畅,流淌着凄美、哀怨、痛楚的陕北民歌随风远逝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认识到祖先破坏了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为自己酿制了充满血色的荒凉人生的陕北后辈们,把一株株树带进了春天,开始营造一个绿色的梦。梦在民歌中飞翔。我们不难想到,当陕北在子息们的手中还原了远古时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时,陕北定会成为世界的一个经济腾飞的窗口,陕北民歌也定会发生质的变化。尽管内容我们猜测不出,但调子准像"江南可采莲"那种走进历史的经典一样明朗起来。
⑨眺望着目力所及的地方,大地与蓝天融汇成绿意茫茫的一片,行走在高原的我,幸福在一束明净辽远的光芒里......
(节选自2007年第2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9.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浑厚的生命况味
②梦在民歌中飞翔
  
  20.文章中的陕北高原和陕北民歌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21.最后一段中,作者感到"幸福"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近年来许多人呼吁抢救传统民间艺术并付诸行动,本文作者就曾抢救过陕北民歌。你认为这种行动有必要吗?请简述理由。(4分)
七、作文(60分)
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其实,真正的尊严绝不取决于身份和地位。尊严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奋斗的精神。
 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C
2. B(蛛丝马迹
流芳百世)
3.A(简朴:(语言、文字、生活等)简单朴素。俭朴:俭省朴素。污蔑:玷污。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领会理解。)
4.D(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信笔涂鸦:书法拙劣或胡乱写画。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B
8.C
9.A【曹:部门,官署。诸曹:各部门、各官署。】
10.D【A.副词,表希望、劝勉语气;代词,他们
B.副词,将要;副词;况且、再说
C.介词,把;连词,来
D.副词,表先后,于是、就】
11.C【①是由于伯颜的外貌和语言很特别而获得世祖的欣赏
④写伯颜的勇武】
12.D【A.英勇善战、深略善断是伯颜受到世祖欣赏并重用之后显示出来的才能。B.伯颜不是身先士卒,而是果断地指挥军队。C."因为伯颜清廉才下令众将不得入城",文中无此因果内容。】
13.(1)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3)
(2)出使的人靠的是语言能力而不是靠随从武士,随从武士多,只能徒然使出使的事情受到牵累。(4分)
(3)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盗,想杀掉他。(3分)
【翻译】
  伯颜,是蒙古八邻部落的人,在西域长大。至元初,旭烈兀派他进宫禀报公务,世祖看到他长得魁梧,听到他说话声音洪亮、激昂,就对他说:你虽然不是诸侯王臣,还是希望你能够留在我身边侍奉我。后来参与谋划国家大事,他提出的谋略常常比那些那些朝官高明,世祖更加认为他是贤能的人,下令把中书右丞相安童的妹妹许配给他做妻子,并说:你做伯颜的妻子,是不会辱没(愧对)你的家族的。至元二年七月,官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各部门的官员向他禀报事务,碰到有难于解决的,他往往会在不急不忙中用一二句话就决断了。大家都很佩服地说:真正的了不起的宰相啊。
甲戌,与阿术在襄阳会师后,就分兵三路一齐继续南下进兵。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率领军队从中路沿着汉江直奔郢州。万户武秀做先锋,部队遇到了一个湖泊,正好下大雨涨水,没有船,不能从湖中过去。伯颜说:我们将要横渡大江南下,竟然会怕这个小小的湖泊吗。就叫来一个壮士,背着铠甲兵器,骑马在前面引路,然后自己亲自指挥部队全部涉水过了这个湖泊。癸巳,部队驻扎在盐山,距离郢州城二十里。郢州在汉水的北面,是用石头筑构的城,宋人又在汉水中横拉铁绳,抵挡战舰过江,还在水中密密地插了很多桩木。伯颜打算率部队从藤湖乘船过汉江。诸将请求说:郢州是我军南下进兵的咽喉要地,如果不攻取,担心会成为我们的后患。伯颜说:行军打仗时,什么是紧急的,什么是不紧急的,我是很清楚的。一味的攻取城池,是下策啊。大军一旦出动,难道目标仅仅是为了攻取一座城池吗。于是就舍弃攻打郢州,顺流而下。伯颜亲自负责殿后,随从将士不超过百人。十月戊午,部队在大泽中行进,郢州将领赵文义、范兴率领二千骑兵来偷袭,伯颜还来不及穿上铠甲,急忙率领部队迎头攻击他们。亲手杀死了文义,捉拿到范兴后也杀了。
丙戌,驻扎在复州,知州翟贵把城池献给伯颜来投降。诸将要求清点查看仓库和军队名册,派遣官员镇守并安抚百姓,伯颜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并晓谕众将领不得进城,违反军令者按照军法论处。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过来询问渡江的时间,伯颜没有回答。第二天又来,伯颜又没有回答,于是阿术亲自前来,伯颜说:渡江南下这是重大的军机,皇上把它交给我们两个人,可以让其他人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吗。于是暗中约定时间才离开。乙未,军队驻扎在菜店。丁酉,他前往汉口观察敌人的防务情况。宋朝淮西制置使夏贵等,用万艘战舰,分别据守要害之处,伯颜的军队不能越过敌军的防务而前进。于是就指挥军队围攻汉阳的宋军,并扬言说要由汉阳渡江南下,夏贵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调遣军队支援汉阳。伯颜于是乘汉口防守空虚而发兵进攻,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人奉命出使宋朝,向伯颜请求派兵自卫。伯颜说:出使的人靠的是语言能力而不是靠随从武士,随从武士多,只能徒然使出使的事情受到牵累。希贤坚决请求,最后答应给他派兵护卫。世祖驾崩,伯颜掌管百官,听命于朝廷,正好有盗窃内府银钱的人被抓住,宰执认为盗贼是希望逢新王登基将大赦天下而故意偷盗,所以想杀掉他。伯颜说:什么时候没有盗贼呢?现在根据谁的命令来杀掉他们?大家都佩服他有见识。
伯颜有很深的谋略善于决断,率领二十万军队攻打宋朝,就好像是率领一个人一样,众将领对待他像对待神明一样。伐宋事情完成后回朝,他的行装仅仅是一些衣服被子而已,也从来不夸口言说自己的功劳。死于大德八年,追封为淮安王,谥号忠武。
14.⑴两者对猿声的写法有虚实的不同。王诗是写别后"忆"友时的景象:潇湘之上,猿啼声声入友梦境,令友梦中亦愁绪不解。虚写猿声,深化惆怅别情。刘诗实写送别分手时黄昏江两岸的猿声,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4分)
⑵王诗写送友人上船,风雨入舟,凉意逼人的秋风秋雨凄凉景象之中寓有悲凉别绪。刘诗以"青山万里"与"一孤舟"的景象,既写友人被贬的遥远与途中孤寂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的同情和送别时恋恋不舍之深情。情景结合,别有韵味。(4分)
16.(1)调查结果表明,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两种拜年方式。
(2)快捷简便的拜年方式越来越受欢迎。(4分)
17.紧急避险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实施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4分)
18.概括:外来语侵蚀汉语比较严重。或:英文大量夹杂在汉语行文中,不伦不类。
观点:要捍卫本民族汉语言的纯洁性,杜绝外来语的不断侵蚀。(意思大体对即可)(4分)
19.(4分)(1)指的是高原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坚强、痴气、真性情与灵气。
(2)民歌中蕴含着高原人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和经济腾飞的美好梦想。(每句2分)
20.(6分)高原的地理条件决定民歌的风格,民歌的风格反映了高原人的生存环境。(2分,每点1分)恶劣的环境使得民歌凝重、悲怆、荒凉;在商品经济下,民歌渐渐荒落;当人们认识到要保护生存环境时,民歌变得明朗起来。(4分,答出1点得2分)
21.(4分)看到了树林,听到了悠远、明快的歌声(1分);拨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陕北民歌在历史与现实里的迷雾(2分);想到了高原的美好未来(1分)。
22.(4分)①有必要。因为民间艺术中积淀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新艺术应该在借鉴吸收传统艺术基础上才能创新发展。②没必要。传统艺术有产生的土壤,如果土壤没有了,艺术的消失也是必然的,抢救徒劳无益;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符合历史发展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摇纺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