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升学校图片中中小学教师资格网

关注  粉丝
总访问量:4605
今日访问:0
最后登录: 10:23:12
广西田阳县
山西繁峙县
河南汝南县
黑龙江富锦市
辽宁庄河市
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安徽无为县
宁夏青铜峡市
安徽无为县
黑龙江北林区
安徽定远县
(最近更新:2350)
(最近更新:15)
(最近更新:256)
(最近更新:116)
(最近提问:56)
情智引领挖内涵
文化立校促发展
情智引领挖内涵&& 文化立校促发展 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
悠悠汶河水,智慧汶阳人,汶阳镇素有“自古闻名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的美誉。汶河水早已流入每一代汶阳人的心中,形成了以“崇文尚德、究理明心”为主要特征的“乐水”文化。汶阳教育的发展,得益于汶阳 “乐水”文化的积淀和熏陶,在这片热土上,人民群众对教育有着热切的期盼、党委政府对教育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教师对学生有着诚挚的关爱、学生对成才有着积极的追求,从而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镇教育办公室立足汶阳实际,抓住质量这一核心,工作超前不追风,工作务实不守旧,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实践,努力营造教育发展新的生长点。始终坚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质量不放松”的理念,抢抓机遇、优化资源,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德能、锻造队伍,立足校本、务实研究,科学评价、激发活力,不断对全镇教育统筹规划、整体协调,实现了幼教、义教、成教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综合评估连续22年位居肥城市乡镇之首,逐步形成了独具汶阳特色的质量文化。
长期以来,汶阳中学不断解读和实践汶阳“质量文化”内涵,在探索实践中体悟和发扬其精髓,全校师生凝成了“情智”教育理念,即:情智管理——挚情化人明智见情;情智育人——以情益智 以智育情;情智研究——究理成智 和谐导情;情智教学——以情启智 以智升情。在市教育局和镇教育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我们以“情智”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追求文化立校,全体教职工发扬爱岗敬业、奉献乐群的工作精神,逐步形成了以“实”为基的校风(文明、团结、敬业、创新),以“严”为准的教风(尚严、重研、启思、导行),以“真”为标的学风(勤奋、善思、求真、自强),保证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始终位居肥城市同类学校前茅。
一、挚情化人 明智见情
管理出精品,管理出质量。把大事做完美,把小事做精细,关注小细节,成就大目标,是达成管理精致目标的最佳思路和必由路径。我们本着“情理兼容、以人为本、动态生成”的思路,让情智管理走进教师的心灵;以“精细联动、精品带动、精准评价”为途径,促进学校工作的科学高效运行和教师情智水平的升华。
1、强化精细联动网络,深化民主科学管理
学校实行垂直管理与平行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立体联动管理网络。以校委会、党支部下联教导处、德育办、总务处形成三线,设立了流动校长室与四个级部相连,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形成了“三线四体一中心”的立体联动网络。横向联动,相互渗透,整体统一,各部门负责人主动思考、参与决策、组织实施,层层有人思考,事事有人管理,有落实、有反馈、有评价,为校委会和党支部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充分调动起所有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围绕管理的精细目标,我校制定下发了《汶阳中学规章制度汇编》,内容包括课程管理、常规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研究、德育工作、学生习惯养成、安全工作等,共十八章七十个条目,在明确责权的基础上狠抓落实督查。广建平台、广设渠道,及时收集和分析教师反馈建议,使各项规章制度不断获得充实完善,形成了教学行为规范抓,常规工作实恒抓,个性发展创新抓的运行思路,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强化精品带动成长,深化提升教师素养
“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是我校队伍建设的目标,形成了以“修身为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途径。
①评选 “感动校园人物”,树立起老师们内心标准和外在榜样。通过家长、学生来评选 “感动校园人物”,举行由全体教师和家长委员会以及学生代表参加的颁奖仪式,家长委员会常务委员连同学校领导一起为当选教师颁奖,通过宣传栏、报刊、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报道,使每次获奖人物的事迹都深深感动全体教师,获得广泛认同和共鸣。全国优秀教师武雪梅、泰安市师德标兵赵瑜琴老师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了老师们景仰学习的标志性人物,她们所带领的年轻教师队伍也在快速地成长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
②开展多边学习活动,提升教师思想境界。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和发动教师进行专题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专题性学习以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课标学习为主,以学校或教研组集体组织进行;我们又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广泛阅读,开展以提升思想境界、知识能力和方式方法为目的的个性化学习,并按照教师摘抄、随想、感悟和寄语的四个递进式层次,分别张贴展示,让同伴教师和学生共同见证和分享教师的成长。
③实践磨练技能。我们立足实践,通过开展“教师教学素养提升活动”和 “教师技能比武活动”,努力培养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沿着“培训——交流——整改——评比”的流程,形成了“磨练技能、互学互进”的氛围。定时开展各种针对班主任、教研组长、各科教师等不同群体的专题培训论坛等活动,进行教学基本功展示,定期举行业务资料、创新成果及课堂展评活动等等,使教师之间深化合作、扩大交流、相互映衬,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3、强化精准评价方式,深化提高激励效能
我们对教师评价的指导原则是:以精准的评价激发内心活力,依据各级教学评估标准,制定了《汶阳中学评估考核标准》,落实了涵盖静态与动态的多元评价机制。
一是采取“常规管理六评价机制”即“单项工作阶段评,整体工作综合评,特色工作现场评,常规工作经常评,重点工作重点评,树标创优激励评”的方式来对老师们的常规进行综合评价。
二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提出了教师动态考核意见,从出勤、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到学生管理等方面记录下教师工作的全过程,每位教师工作中的点滴成绩,都要在考核得以体现,从形式上由原来的“一锤定音”式的评价变为多元综合评价;从内容上由原来的单纯量化评价变为量化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从评价目的上由原来排队式评价变为促进教学工作水平整体提高评价。
二、以情益智 以智育情
我校以情智教育理念为引领,弘扬学生的人性光彩,培养灵性的学生群体,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的大写的“人”。为此,我们努力营造情智校园,使学校成为书香园地、畅想舞台、文化杏坛、创造乐园,构建绿色教育模式。
1、坚持德育为首,注重立德树人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按照“低起点、高目标、零距离、常效益”的原则,沿着“环境熏陶、课程渗透、行为养成、榜样导向、管理保障、科研深化”的思路,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个性素养水平。
(1、)实施“一引二导四评价”的德育教育机制。
“一引”即氛围引领。结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打造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勇”为主题的 “立德之路”;以创新、积累、勤奋、好奇为主题的“求真之路”;以“体验感悟”为主题的植物园、生态园、深思园、游园四大园区。使学生在抬头举足间犹如置身于杏坛讲学的典雅环境中。
“二导”即德育活动引导和学科渗透引导。
①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学校除在重大节日开展常规教育活动外,分别在七、八、九年级确定了“习惯养成”、“诚信做人”、“自信成功”等主题教育内容,每个班级都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设置了个性化“班级名片”、“凡人哲语”和“幸福责任岗”。②优化学科渗透引导。老师们在学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融入“树人为本”的思想,抛弃单纯的知识传授,将情智培养与学校整体德育要求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目标价值取向。
四评价即自评、他评、师评、家评
自评:每节课、每次活动后,学生都要对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找到进步点和改进点,促进学生日省其身,主动参与学校三好学生申报。
他评:每周的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根据一周来的同伴表现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从助人、习惯、劳动、卫生、特长等方面设计评价表。
师评:每月,教师依据学生自评、生评的结果和自身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找到学生积极进步的变化、设置温馨提示语。
家评:每月,以家校联谊书的形式,班主任收集整理家长对学生近期的发展变化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让教育活动渗透至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2、开展社团活动,挖掘学生潜能
我校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成立了军乐队、合唱队、校园广播之声、海燕文学社、实验探索等20余个社团,在学校统一组织领导下,定时在相应功能室和场地开展社团活动。全校每位教职工根据自身特长,都选择了一个社团担任辅导教师,还从社会上聘请了六位有专业特长的人士担任社团校外辅导员,并随时聘请相关学生家长来校参观指导。社团活动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体育艺术“2+1”相结合,努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其中我校的《海燕》文学社被山东省教研室评为优秀文学社团。
3、开发课程资源,培养探究能力
我校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了各级各类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音体美以及地方、学校课程在规范的基础上获得了探索性创新。我们与瑞泰化工有限公司、聚源石膏集团、沟西村蔬菜基地签订了实践基地协议,每周,都组织学生到相应的基地去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学校课程的开发方面,我们以“立足乡土,辐射拓展”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主导、学生实践”为主要方式,以“弹性课时、活动体验”为实施策略,形成了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符合地域文化与学生实际的学校课程实施特色。学校先后开发了《学习方法指导》、《西方文化撷英》、《膏石溢彩》、《美在指缝间》、《沃野芳华》《河岔口鸭蛋》、《花语》等学校课程,其中《河岔口鸭蛋》、《花语》分获第二届和第三届泰安市校本课程评选一等奖,于2009年、2010年获得泰安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单位。目前《德馨园》、《乡韵觅踪》已开发完成,其中,《德馨园》已作为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教材正在教学中应用。
4、培养就餐习惯,提升文明素养
我校将学生就餐管理纳入教学管理,将其作为学生习惯养成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之一。
①是严格就餐纪律,要求学生就餐时“进餐厅静”、“就餐时静”、“出餐厅静”,就餐结束“盘净”、“桌面净”、“地面净”。
②是及时进行教育。针对学生在就餐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集会等时间,及时进行纠正。
③是实行桌长负责制。学生10人一桌,轮流担任桌长,桌长全面负责本桌的分饭、就餐纪律及卫生问题。
④是师生共同就餐。在学校值班的教师也与学生一同就餐,和学生吃同样的伙食,使老师们的就餐言行无声地教育和影响着学生。
⑤是加强餐厅文化建设。将富有哲理的名言古训张贴在餐厅墙壁,道出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劳动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助人为乐、团队协作、集体观念、勤俭节约、卫生健康意识六种意识。
通过以上活动的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国创意大赛、各种征文比赛、地理小博士活动、小记者站建设、全市运动会、文学社建设等方面都佳绩频现。
5、实施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成长
学校努力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评价模式。以人为本,采取“10+1+x”方式进行评价,力促全面发展。“10”即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综合科(包括学校、地方、综合实践)十大学科;“1”即体艺课程音乐、体育、美术;“x”即学生自选一项或多项才艺(技能)展示。其分值来自于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学校组织的等级考试、社团活动等。我校参与编写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手册,已在全国出版发行。
三、究理成智 和谐导情
没有高质量的教研,教学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我校情智研究以教师为主体,让每位教师都以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充分挖掘团队的资源优势。
1、深化研究内容,夯实六大工程实施。
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沿着“入、塑、扶、练、引、推”的六字诀方针,实施了“六大工程”。
“入”即规范工程。学校通过实施系列规范工程,促进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步入正轨,如:规范上课周、签订规范教学责任书、教育教学巡视制度等。
“塑”即名师工程。我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制定了《名师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三步走”的名师培养策略:第一步,公平竞争选好苗。分别由学科→学校→镇三级递进平台,通过技能比武选好苗,使各个学科在全校范围形成一个名师升级互动网。第二步,“施肥充电”育好苗。通过搭台子、压担子、上优质课、外出学习培训、校内巡回交流等形式,培育名师成长。第三步,动态管理用好苗。坚持三年一任期的个人阶段发展目标、阶段结队互助目标和捆挷式动态考核管理办法来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扶”即青蓝工程。名师和年轻教师之间实施“青蓝工程”进行优化搭配,通过拜师结对达到帮扶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目的。
“练”即练功工程。通过实施“教学技能比武活动”和“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在活动开展中,名师跟踪进行“教学问诊”,及时发现和解决年轻教师的问题,进行指导改正。年轻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菜单”来寻求整改方法。
“引”即引智工程。定时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进行培训交流,我们曾邀请全国教师培训专家郭玉良老师和全国班主任培训专家李晓凡老师、泰安市教研室阚兆成主任,就建设高效课堂和师德修养途径、中考命题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培训。
“推”即宣传辐射工程。对每位教师的创新点和阶段性成果都要及时采取定时定点展评的方法在全校辐射推广。如我校现在实施的“虚拟班级课程表”、“特色作业”、“工作日志”等都是在展评中获得老师们的认可而逐渐推广的。
2、强化研究方式,科**行“三段式零距离”的教研活动
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我们每周每学科运行“三段式零距离”的教研活动机制。“三段”是指观课、议课、集体备课,“零距离”是指直击问题、坦诚交流、智慧碰撞。首先,每位任课教师都从教学实践中寻找和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汇集整理和提炼,梳理形成课堂教学观察维度,从而明确研究重点,根据这些维度设计出各科课堂观察量表,然后进行以观课、议课、集体备课三段程序为主的“三段式”研究。在研究中,老师们都信奉“能为我的课堂提出问题的同伴,就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同伴”,从而实现交流互助的“零距离”。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下发了《汶阳中学教科研工作管理规定》《关于开展“一科一品”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奖惩办法》等,创办了《汶中教研》、海燕》两种校刊,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我校承担的17项市级以上“十一五”课题一次性全部通过验收,其中我校承担的山东省创新教育重大课题《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实验与研究》被张志勇副厅长评价为“省内领先”。今年7月,我校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这一省内乡镇中学唯一的殊荣。教研、科研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提供了动力。
3、强化双轨评价,催生研究实效
为了保障教研、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采取了个人与教研组、年级团体相结合的双轨评价机制。根据个人所在的团体分类获得不同级别的团体评价奖励,结合个人在教研组和年级团体中的表现获得两项个人定量评价,按照4+3+3的比例计入综合评价。这样就使个人与团体有机捆绑,二者融为一体,实现了整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校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一名,山东省优秀教师一名,山东省优质课、公开课获得者等11名,泰安市拔尖人才、泰山功勋、泰山名师等9名,泰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30名及一大批肥城市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得者,这些都是通过情智研究活动开展所收获的丰硕成果。
四、以情启智 以智升情
我校的情智教学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情启智,以智升情,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高尚,智慧更灵动、更丰厚,其成效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从“情智课堂、强化监控和整体推进”三个方面去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建设情智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1、情智课堂的理念:
情智课堂的理念就是唤起学生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焕发活力,让课堂充满灵动,让课堂充满诗意。
2、情智课堂的内涵
“情智课堂”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情景交融,情智共生,激发思考,生成智慧”的理想课堂。以情激情,以智激情,情智相生,促进师生情智共生共长,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3、情智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与具体环节
(1)、文科情智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情景体验,启动情智-----合作探究 情智交融------积累收获 展现情智----拓展升华 发展情智
具体环节如下:
①情景体验,启动情智
这是一个引发情感共鸣以至心灵震撼的过程,运用漫画、故事、歌曲、情景表演、视频材料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设计思考问题,让学生自主感悟本节课所要解决的生活话题。问题的设计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诱发学生启动情智,让学生徜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活动中,使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②合作探究 情智交融
学生依照“教学案”自主学习,通过班内小组间互动、师生合作互动探究解决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点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适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使学生应理解的思想观点、价值标准更全面、深入。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感悟知识,或概括,或想像,或思考,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生成。
③积累收获 展现情智
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复杂、矛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生成性成果给予及时评价,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点拨学生的空白点、疑惑点,适时捕捉、提炼新的教学资源。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亲身体验,并采用各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展示情智。
④拓展升华 发展情智
教师抓住重点知识、疑难问题设计练习题,检测训练,当堂达标。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体验,对学生进行多主体赏识互动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闪现和迸发灵动的火花。
(2)、理科情智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情景驱动-----自主建构-----情智共生-----情智测评-----智慧提升
具体环节如下:
①情景驱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创设学生可以感知到的各种具体情景,如生活、实验、习题、视频、图片等情境,进行设问、追问、曲问、反问、驳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感受新知。
②自主建构——先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或经验能力自主感知、体验,获取关键信息,进入琢磨状态,发现、生成新的概念、结论、规律,让学生品尝“跳一跳,摘得到”的成功体验。
③情智共生——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不断追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师生、生生、自身多层面立体化的对话碰撞中,使倾听与表达、合作与探究水到渠成,由已知生成新知,由现象得出结论规律。
④情智测评——利用精选、精编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反馈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的点拨及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或全班展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情智水平。
⑤智慧提升——在自主测评基础上,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让学生通过“归类分析,总结规律”,提高解决新情境新问题的迁移变通能力,从而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维境界。
4、情智课堂实践收获与启示:
通过情智课堂的构建,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打造高效、生态课堂奠定了基础。在肥城市举行的首届教学大比武中,我校有六人被直接评为肥城市优秀教师,六人被直接评为肥城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获奖达160人次,多人被评为泰安市和肥城市教学能手。
①:课堂教学要善于发现教材中情、智的结合点,以情感为纽带,构成一个“情—道—智”新的教学骨架。
②:课堂教学要处处可见学生的“尊严”、“个性”、“自由”、“活力”,在平等的对话氛围中,以情激情,以情唤情,以智启智,以思启思。
③:课堂教学要始终关注文理课堂教学的人文性与科学性,注重在文字阅读理解的教学中生成情智,在读、写、算、思的训练中培养情智,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感悟中升华情智。
④:课堂教学,如领学生登山,同攀高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⑤:课堂教学,轻松但不失深邃,讲究与孩子心灵融会贯通,为青少年的生命成长而教,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天堂”!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需求
每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性格、同学关系等情况,恰当分组,将学生分为A、B、C三类,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从“备课、讲课、练习、作业、检测评价”五个方面实施,备课遵循“因材施教,分类达标”的原则,在教学目标上分层;传授知识遵循“低起点,小台阶”的原则,在问题设计上分层;课堂训练遵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原则,在达标提高上分层;作业布置遵循“量力而行,共同提高”的原则,在习题选择上分层;质量检测遵循“突出基础,侧重能力”的原则,在必做选做上分层。
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学习发展需要,我校提出了“尊重个性需要,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方式”的思路,在不同年级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学习训练活动。在低年级,老师们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培训。在设置作业时要求每位同学的书面作业,均统一用纯蓝色钢笔书写,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并定时在全年级进行优秀作业展评;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放假前期,每位同学都会收到一张“虚拟课程表”,各科作业内容及要求都一目了然,保证了课外学习的优质高效。另外低年级学生在注意力培养、课上问答、做题、阅读等方面也会接受系统的指导训练。
为提高九年级毕业班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效,学校制定了“分类指导、培峰填谷、整体推进”的质量提升方案。老师们从尊重学生的身心个性特点出发,打破了班级界限,设立了学优班、励进班、特长班等七个虚拟班级,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相应的班级,每个班级配备相应专长的教师作为导师,师生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在周二下午举行相关活动,使志趣相投的学生在参照对比和智慧互通中获得了发展。今年学业水平考试中许多表现突出的同学,都曾经在学优班进行过专业训练和指导,许多偏科的同学也因参与了励进班的活动而弥补了不足。
(三)强化质量监控,促进学生的整体全面提高
在今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我校有54人超过1000分,仅有12人低于700分,这与我们长期坚持的“跟踪监控、深层分析、全程指导”的质量提升方案密切相关。为加强质量监控,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以业务校长为副主任,以年级主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质量监控办公室,实施了课堂、作业、阶段性测试三项监控机制,出台了“三分析一谈话”质量监控制度。我校不仅与南片教研区兄弟学校实现了资源共享、统一批阅,还与新泰、宁阳、岱岳区等学校建立了定时交流机制,实现了信息搜集的多样化和集约化,保证了试题质量。每次阶段性测试完毕,都要落实“三分析一谈话”,“三分析”是指,①:教导处对教学质量的宏观分析,对考试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由分管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对比分析,此次分析要求分析到每个班级;②:各学科备课组长在组内对测试内容进行微观分析,找出得与失,总结问题,制定下一步策略。③:教师指导学生对学科试卷进行客观分析,认真分析失误原因,并在试题旁作好旁批记录,然后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收集整理记录在反馈卡上,此次分析要求分析到每个学生。“一谈话”是指,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导处依据测试等级列出学生名单,由级部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寻找对策,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对偏科或学困生进行定向承包帮扶,相应教师对他们要做到“三个一”,即每堂课要至少提问一次、每周要辅导一次、每月要长谈一次,从而达到提高底线、培峰填谷的目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情智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追求以人为本,做到情感与智慧的交融。我们将秉承“情智引领挖内涵,文化立校促发展”的宗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教育品牌,与时俱进,永葆活力,永争第一!相信在市教育局的指导帮助下,在镇教育办公室地领导下,汶阳中学一定会走出一条特色办学的新路子,谱写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阅读(1077)“高效课堂”与智升学校交流活动心得_心得体会_教师频道_东莞市虎门镇太平小学
&|&&|&&|&&|&&|&&|&&|&&|&&|&&|&&|&&|&&|&&|&&|&&|&&|&&|&&|&&|&&|&&|&&|&&|&&|&&|&&|&&|&&|&&|&&|&&|&&|&&|&&|&&|&&|&&|&&|&&|&&|&&|&&|&&|&&|&&|&&|&&|&&|&&|&&|&&|&&|&&|&&|&&|&&|&&|&
&&您的位置&& >>
“高效课堂”与智升学校交流活动心得
5月7日我校全体数学老师与智升学校进行数学学科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分两部分:1、“空间与图形”有效课堂教学研讨;2、低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研究。
我校的黎锡丽老师讲授《1000以内数的认识》,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整节课很完满地完成,黎老师的课堂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来引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计数器解决该节课的重难点,还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旧知上学习新知,无论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还是一百一百地数,老师都注重解决拐弯处的读数,而且,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培养学生的数感。
另外,我校的蒋洁玲老师讲授《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对比》,蒋老师的导入有层次,先从定义上区别周长和面积,再到从计量单位上区别,最好引入主题从计算和公式上区别周长和面积。而且从这节课体现出蒋老师的基本功很扎实,她能很好地控制课堂的节奏,学习氛围很好。
最后,还有我校的陈晓华老师的讲座,更把这次的交流提升了另一个层次,这样的交流学习方式,有利于提升两校老师的专业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年轻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成长。整个活动的目的是:1、探索“空间与图形”专题教学的实效与高效,构建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2、为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探索教学实践、提升专业水平提供绿色平台,促进年轻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成长。
因此,这次的送课是由我校的两位骨干老师:黎锡丽老师和蒋洁玲老师授课,莫淑媚老师和钱葵娣老师进行教程分析,最后由本校科组长陈晓华老师开展“空间与图形”专题研究小讲座,整个活动完满结束。
责任编辑:黄浩贤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1信息无?专题2信息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