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pc机是什么的价格是多少?

漫谈互联网历史【5】-&80年代:&个人电脑的成熟
上次说到,1980年时,IBM找微软开发操作系统。其实IBM早就意识到个人电脑的巨大潜在市场。早在1975年,他们就推出了IBM
5100。但是其高昂的价格(1万美金)无法被个人用户所接受。于是他们启动了一个叫“象棋”(”Project
Chess”)的秘密项目,准备研发新一代个人电脑,代码为“橡子”(”Acorn”)。“橡子”后来被改名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
日,IBM PC(IBM 5150)被正式推出。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它就登上了时代杂志,被誉为年度风云人物(man
of the year)。从此以后,IBM PC和它的克隆机们开始进入了家庭和企业。今天的台式机还是那时候IBM
PC的延续。从下面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出,今天的台式机和IBM PC基本没什么两样。
早在1977年,苹果公司已经推出的苹果II个人电脑。它的配置是1MHz的CPU,4KB的内存,2个5.25英寸的软驱,一个彩色显示器和一个内置键盘。苹果II售价是1298美金。苹果II连续5年占领着个人电脑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而1981年的IBM
PC配置是4.77MHz的CPU,16KB的内存(可扩展到256KB),1或2个5.25英寸的软驱,和一个的彩色显示器。定价在1565美金,相当于今天的4千美金。如果大家比较一下IBM
PC和苹果II的配置,会发现IBM
PC只不过是在配置上比苹果II高级一些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创新。或者说简直就是抄袭。那么为什么IBM
PC在这次竞争中战胜了苹果II,并且从此担负起了个人电脑商业化,家庭化的重任呢?
主要原因是IBM
PC采用了开放式架构,现成的零部件,和Intel的8080微处理器。同时,IBM在技术手册中附上了BIOS的源代码。这一切使得IBM
PC很容易被克隆生产。电脑上的配件也很容易被替换。相反,苹果电脑控制了所有的硬件,甚至软件。虽然它的利润高了许多,但他失去了其它厂商的支持,因此在市场推广方面远远比不上IBM
在IBM PC推出的同一年,另外一个“怪物”诞生了。它就是奥斯本1(Osborne
1)。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取得商业成功的便携式计算机,重量23.5磅,售价1795美元。它的配置是4MHz的Z80
CPU,65KB的内存,两个5.25英寸软驱,翻盖式键盘(和今天的笔记本电脑一样),和5英寸大的显示器。另外,它一是第一台自带商业软件的电脑。随机附送的软件包括WordStar(类似于Word),
SuperCalc(类似于Excel), BASIC(编程语言)等,总价值超过2000美金。
奥斯本1(Osborne 1)
1982年,安迪-贝托尔斯海姆(Andy
Bechtolsheim)在斯坦福大学读计算机博士的时候,和另外两名斯坦福大学MBA校友维诺德-霍斯拉(Vinod
Khosla),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以及BSD操作系统的发明人比尔-乔伊(Bill
Joy)一起创建了一家电脑公司。当时贝托尔斯海姆正在为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设计工作站电脑。因此公司的名字就定为SUN,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缩写。大家也许还记得,ARPANET的第二个节点是斯坦福研究所(SRI)。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就属于SRI,是最早的4个ARPANET节点之一。SUN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鼎盛时期,几乎就是.com的代名词。虽然SUN公司今天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它的工作站系统以及Java语言,无疑在互联网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另外,贝托尔斯海姆在1998年的一次10万美金投资,不但创造了一个投资神话,也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这里按下不表,让我们还是回到80初年代。
1983年,苹果公司推出Apple Lisa电脑,第一台具有图形界面(GUI)的个人电脑。Apple
Lisa的名字据说是来源于乔布斯的第一个女儿,Lisa
Brennan-Jobs。和乔布斯一样,Lisa也是未婚而生的。有趣的是,起初乔布斯不承认这个女儿。当Lisa的母亲为了抚养费找到乔布斯时,他不肯承认,甚至在法庭上发誓自己没有生育能力。Apple
Lisa虽然在商业上没有成功,但是它在技术上却被后人津津乐道。例如内存管理和多任务(Multi-tasking)等,都是当时非常超前的技术。
同年,Paul Mockapetris发明了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
DNS)。域名系统就像一本超级电话薄,把网站的域名翻译成只有机器可以理解的IP地址。域名原本的目的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记住机器的名字。而今天,拜托市场品牌这玩意,一个好记易读的域名可以卖到天价。
1984年,苹果公司成功推出Macintosh电脑。在此之前,电脑的操作基本上都是要通过键盘来输入命令进行的。Macintosh是第一个通过图形界面和鼠标就可以操作的个人电脑。这个创新后来被其它PC厂商广泛采用。到目前为止,个人电脑仍然离不开图形界面和鼠标。Macintosh将显示器,主机,软驱等集中到了一个盒子中,使其外观简单而时尚。但这也使其扩展性很差。Macintosh后来被称为Mac,成为苹果公司最重要的品牌之一。
Macintosh电脑
1985年11月,微软公司发布了操作系统Windows
1.0,初次采用了图形界面和多任务。虽然微软在技术和创新方面都落后于当时的苹果公司,但是由于IBM
PC克隆机的迅速发展,微软的操作系统迅速占领了市场。Windows的成功使得微软迅速地在1986年3月份上市成功。
Windows 1.0
个人电脑从原来只是为电子爱好者设计,到最终步入普通家庭和企业,用了10年的时间。这期间,众多公司相互竞争和学习。最终,IBM
PC和Windows分别在电脑设计和操作系统两个项目中胜出。人们发现电脑不仅可以用来工作,而且可以用来娱乐。但是,恐怕没有人想到,电脑还可以用来上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一个硬币就可以玩啦  或许你还太年轻不记得,但是20世纪80年代是属于电子简单却又了不起的十年。当时的媒体还是很单纯很天真,因此游戏也是如此。那么80年代的游戏伟大在哪里?下面请看IGN列出的十大理由。   10:几乎每一个游戏都有作弊码  不要否认这种东西的存在价值,想当年你手里拿着个红白机或者是小的时候,这些作弊码曾经给你了多少的乐趣?还记得《—霸王之大陆》怎么满钱满粮么?还记得你玩FC《天使之翼》的时候怎么个磨时间么?那个没有金手指的年代,作弊码是你作为一个“职业玩家”最崇高的最求。   9: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剧透  小编每次给大家发游戏点评文的时候,每逢有剧透的都会在标题点明“含剧透”,可以想像在一个玩家的心里自己去打关、磨怪、磨剧情的时候是一种多大的乐趣。玩过一些FC存档游戏的朋友们应该很清楚这种心情,还记得当时小编我玩《》的时候每进一座城都必须把每一个人问一个遍的耐心,尽管里面很多的人说的都是废话!而如今呢?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看个攻略,一不小心就被剧透给诱惑过去了,玩的时候完全没有了那份新鲜感。   8:当时游戏还没DLC一说  你还在打《》的时候知道什么是DLC么?反正我是不知道。那个年代,好不容易存个钱买个卡带都得当宝贝存着。现在你的卡带还在么?还记得当年的《热血》系列么?不管玩多少次都不会腻,总是可以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的玩。因为你不会玩着玩着,突然听到某些信息说:“热血足出新DLC了,你可以操作中国队拿世界杯了。只要20块rmb就可以拥有”然后你又开始每天早上只吃一根油条存钱买卡。   7:那时玩游戏只要一个硬币就可以玩啦  小时候你肯定很羡慕那些爸妈是开游戏室的同学,如果你不羡慕,那么小编真心崇拜你,你肯定是技术很好,一个硬币通关。再有一个可能就是你从小就是高富帅。在那个还没有普及大陆的年代,不管是冷热天,总有一大堆的人挤在游戏室里,你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游戏声音,比如“啊~撸·击”(放波的时候是这声音吧?)。最要紧的是,你可以用尽你全身的力气去摇晃那个操作杆,还可以跟打王八似的击打那个按键,那叫一个爽,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个年代会有厂家专门制作USB外接摇杆了。   6: 不论你玩什么游戏都是在同一间屋里玩(和家人一起很温馨)  你有跟你老爸单挑过吗?毫无疑问,游戏可以让我们娱乐,也可以让我们放松。但是在游戏不知不觉的从客厅的转移到你房间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即使你整天在家也不比你读高中的时候跟你妈讲多了几句话。所以当我们沉浸在电脑或者主机游戏的时候,不妨问问你的爸妈,有没有兴趣来一局。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是个听话的孩子,或者你学习不错,不然恐怕你连FC都会被砸掉。2当时的游戏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  5:不会出现上千英里外的匿名小孩通过语音骂人的情况  小编:“CF比更好、更真、枪更多,使命召唤是垃圾。才是的真主,DotA靠边站吧。”看到小编这样写是不是有些同学会想把我揪出来打一顿?还是别打我,这不是我的心声,无疑很多人在玩一些被零零后统治的网游的时候,总会有个稚嫩的声音问候你的家人。没办法呀,谁让咱们是技术型的,难道连打游戏都要让着你们这些小屁孩不行?   4:控制器的设置布局不会和现在的那么让人一头雾水  记得你玩FC的时候,总共才多少个按键么?当你以为你可以自由操控任何游戏的时候,下图这种手柄横空出世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玩得那么熟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跟马拉多纳似的,看看你手上的按键,你确定你能全部用上?你确定你可以跟小时候玩《》的时候一样应付自如?   3:由于当时还没有真人配音,因此我们不会听到雷人语调。  想象总是充斥着许多许多的美好,在那个年代,我们对每一个人物的对话都会有自己的人格判定,不用玩着《重装机兵》的时候突然听到一把春哥的声音出现在一个娇滴滴的美女身上。或许那个时候你总是觉得很单调,每一句台词总是用一个:“滴·······”完成,但最起码比起现在你不用担心满大街的喷子喷游戏的这个不是那个不是。   2:没有“党派之争 ”  “呵呵”小编先在这里笑两声,那个年代,我们都一样,没有主机党跟PC党,也没有手柄党跟键盘党。在讨论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容易的沟通,什么招数怎么按、那个东西哪里找、打BOSS怎么好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玩的越来越多,加之经济状况的不同,于是党派出现了,喷子也出现了。就说现在小编发的这篇文章,有人挺咱,也有人劈咱。咱的口号是“暂无喷子,就等你了。”   1: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的游戏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
在手机上看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ZOL公众号新鲜热门科技资讯随身看
适用平台 连接方式
4¥1185¥1286¥1597¥888¥2499¥10510¥99查看: 14772|回复: 82
佣兵, 积分 4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42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桐敷沙子 于
21:10 编辑
& & 5pb.旗下受到n多好评的科学AVG第二弹《gate》又来续作了.........拥有古董电脑画面风格的《SGate 8Bit》,
,平台PC,预订10月28日发售,价格5040日元。消息之前已经有了,今天官网开张,还放出了体验版。并公布了游戏视频。
& &本作描写了和《gate》不同的世界线所发生的故事,废除了《SG》中的手机选择系统,取而代之的是现在很少见的
输入命令的方式来推进游戏...(就和DOS系统差不多,用在游戏里多奇妙啊 )
&&游戏的画面还原了古董电脑的水准...和现在的电脑画面一瞬间就切换不同,以前的点切换画面是一条线一条线逐渐
绘制出来的....而本作将会完全模拟这种方式...当然想迅速点的话,可以关了这功能.
&&除了画面,游戏在声音上也在向古董电脑致敬,游戏默认的是模拟MEC PC8081mkIISR的8位色+FM音源,体验版收录有
NZ-2200,正式版还有更多古董电脑效果供选择,游戏中能切换各机器的模拟效果。
※上面的MEC PC8081mkIISR中MEC就是NEC...和IBN5100之于IBM5100一样性质。
已经进入的命运石之门的冈部,回避了各种悲剧,绝望乡,第三次WW在未来也不会爆发...
但是某日,冈部又一阵晕,他感到世界线又变动了,打开手机发现2025年的自己发来的
邮件里说某个入手了IBN5100的家伙把“萌”变成了世界的主要产业....2025年世界发生恐慌,所有
的国家及宗教统统败给了“萌”,情况比绝望乡或者第三次世界大战好不了多少,世界陷入混沌。
现在的世界线变动率是1.048728%,收到未来的冈部的委托的冈部,开始了纠正世界线的作战....
20:53 上传
20:53 上传
20:53 上传
名称:STEINS;GATE 8bit(シュタインズ・ゲート エイトビット)
OS:Windows XPhome/XPpro (SP2以后)、Windows Vista/7
类型:命令输入式AVG
价格:5040日元
载体:CD-ROM
初回版特典情报
初回版出货有限,采用古董电脑风的封面,还有一张用FM音源+PSG编排的OST.
佣兵, 积分 7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727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walnut_ht 于
20:55 编辑
来吧沙发!!!!!
/walnutht原则神马的又不能当饭吃
精华0帖子威望6 点积分1903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坑爹啊……
瞎了我狗眼……
巨硬必须死!!!!
没必要跟放弃治疗的人多啰嗦,为什么你们就是不明白?
精华2帖子威望17 点积分1733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很久不见CD-ROM了
骑士, 积分 2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8 积分
精华1帖子威望1 点积分260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算官方还是同人?
psn:zane333time
あなたは知ることになります、私の慈悲を
あなたにとって、これこそが救い
アリエティスの43%の力で、お相手します
审判者, 积分 131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9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1 点积分1310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手机换成命令输入的点子不错
bioshock infinite& && && & GTA5
骑士, 积分 26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8 积分
精华1帖子威望1 点积分260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官网也打不开。。。。。
psn:zane333time
あなたは知ることになります、私の慈悲を
あなたにとって、これこそが救い
アリエティスの43%の力で、お相手します
↑ 真“活眼的美姬”王元姬
圣骑士, 积分 37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64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3736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整个DOS游戏么。。。。。。
日服PSN:william84sangoku よろしく!警惕微软的狼子野心
骑士, 积分 19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40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96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满屏幕的游戏性      
四十回ぐらいはXXXと付き合うと思うんだよ
征服者, 积分 64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12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6488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STEINS;GATE 8bit
碉堡了.........
高桥你个煞笔快点给我出大型更新啊(╯°口°)╯(┴—┴
有錢就買買買 無錢就逼逼逼&( ̄ c ̄)y▂ξ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手提电脑是谁发明的?_百度知道
手提电脑是谁发明的?
提问者采纳
这款于19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当时包括苹果1996年,当时日本人所开发的“移动PC”更接近于今天的笔记本电脑。1983年,坚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笔记本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开山鼻祖”,“移动PC”基于IBM PS&#47,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这种产品。严格来讲。
实际上,这与美国人设计那种笨重得需要扛起来才能移动的“膝上型电脑”形成鲜明对比。更为关键的是。
2001年,《国家电子》杂志首度提出了“手提电脑”的概念,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各种新技术。但IBM却拒绝接受这个说法。
而在同时期的日本,《美国计算机协会学报》在纪念PC诞生20周年的一篇报道中写了“1985年,东芝推出T1000。因为他们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公司的T1000,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大洋那边的日本人也不乐意了。
美国人争吵不休,人们梦想着开发出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PC产品,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IBM开发出个人PC后,正是“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正是在东芝T1000推出之后;2系统,没有硬盘,市场开始全面快速的发展,美国《电脑杂志》提到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上世纪80年代初、新产品才纷纷出现,东芝。尤其是日本厂商在开发“移动PC”的过程中强调便携性,使用外接电源、松下和索尼等厂商则热衷于开发一种被称为“移动PC”的产品。在美国人看来,关键在于日本人和美国人对笔记本电脑前身的理解不同,之所以会发生“谁制造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争执,重28磅(约合14公斤),第一次给人们带来了‘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手提电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c机装苹果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