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等级君主制国家的文字题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英国国王,他坚信“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切神圣的权力”,“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应是(  )A.教皇卜尼法斯八世B.“神学界之王”阿奎那C.英王亨利八世D.英王詹姆士一世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690年,洛克出版《政府论》第二卷。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决定共同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利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据材料判断,下列评述恰当的是:(&)①洛克提出了社会契约论②洛克正确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③洛克想以此为英国革命辩护④洛克的思想推动了英国革命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A.封建农奴B.封建贵族C.城市市民D.基督教徒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中世纪城市(8分)材料:今天欧洲的资本主义,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成人了;但是,任何成人的最初形态都是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结合,并在母体的子宫上着床。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端,就是资本主义这个“成人”的最初形态——一颗精子和母体里的卵子结合并着床的过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化等方面分析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中,其共同的思想倾向有&&& (&&& )①天赋人权思想&&&②社会契约论思想③分权与制衡思想&&&④主权在民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②②D.②③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斯宾诺莎政治学说的基础是A.自然权利说B.政治自由论C.社会契约论D.主权在民论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高中历史选修二&岳麓书社材料二&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高中历史选修二&岳麓书社 材料三&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高中历史选修二&岳麓书社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4分)(2)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6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为防止专制出现提出何种思想?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6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就是交托给他的政权;一种必然永远不会终止的统治权,并且他由于这种权力才在《圣经》中不仅被称为神父而且也被称为君王;……这个王国的职务不是交托给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是交托给神父,以便使世俗的事务仍旧和神的事务有所不同:并且,特别是,这个职务是委托给祭司长、彼得的继承者和教皇、罗马教皇的;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君王都应当受他的支配,像受耶稣基督本人的支配一样。因为,那些关心人生次要目的的人们,必须服从他这个关心最高目的的人,并受他的命令指挥。──〔意大利〕阿奎那(约1225年—1274年)著《阿奎那政治著作选》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黄宗羲(1610年—1695年)《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若是每个个人把他的权力全部交给国家,国家就有统御一切事物的天然之权;就是说,国家应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受最严厉的处罚。这样的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民主政体的界说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这一社会行使全部的职能。我相信,在所有政体之中,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在民主政治中,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地转付于人,以致对于事务他再也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是把天赋之权交付给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仍然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异。实在说来,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荷兰)斯宾诺莎(1632年—1677年)著《神学政治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奎那的政治主张中王权与教权的关系。这与中国汉朝董仲舒的政治主张在内容和实质上有何相似之处。(10分)(2)对比材料一,概括斯宾诺莎政治主张的特点。(12分)(3)对比材料二、三,概括17世纪东西方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相同之处。17世纪东西方两种相似的思潮在西方引发了社会变革,而在中国却没有,试分析其原因。(15分)吉伦特派的统治(93.5):
雅各宾派的统治(94.7)-高潮 :
4发现相似题(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二 1861年2月 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民改革宣言和 19个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庄严宣告度除农奴制度,具体规定了农民摆脱农奴依附关系的条件。 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法令》,开始了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1863年 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 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即由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议会)。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由陆军大臣米留京起草的《全国义务兵役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三 1864年的第三项改革是制定了设立“人民”小学的法律.这类学校可以由私人或公共团体创办。在地方自治会的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下,它们将提供“实用的”教育,以俄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实行中学的新体制,名义上废除了入学的阶级限制。并按照欧洲通常的办法分为“语法”学校和“现代”(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学校。——(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根据1864年法令,内务大臣和省长有权中止“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的地方自治会议通过的决议。从1866年起,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内务部和参政院颁布了一系列通告和“解释”,授权各省长拒绝批准他们认为“不可靠” 的地方自治局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使地方自治局的职员完全处在政府机构的控制下。——刘祖熙《改革与革命》(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2分)(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析俄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4分)(3)根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4分)-乐乐题库
&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 & “(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习题详情
19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9.5%
(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二 1861年2月 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民改革宣言和 19个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庄严宣告度除农奴制度,具体规定了农民摆脱农奴依附关系的条件。 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法令》,开始了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1863年 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 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即由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议会)。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由陆军大臣米留京起草的《全国义务兵役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三 1864年的第三项改革是制定了设立“人民”小学的法律.这类学校可以由私人或公共团体创办。在地方自治会的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下,它们将提供“实用的”教育,以俄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实行中学的新体制,名义上废除了入学的阶级限制。并按照欧洲通常的办法分为“语法”学校和“现代”(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学校。——(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根据1864年法令,内务大臣和省长有权中止“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的地方自治会议通过的决议。从1866年起,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内务部和参政院颁布了一系列通告和“解释”,授权各省长拒绝批准他们认为“不可靠” 的地方自治局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使地方自治局的职员完全处在政府机构的控制下。——刘祖熙《改革与革命》(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2分)(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析俄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4分)(3)根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4分)因为他是以农奴制改革为中心,涉及社会经济、行政、司法、文化教育和和军事等方面的资产阶级的改革。(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江苏省宿迁市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历史试卷二
分析与解答
习题“(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主要考察你对“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
与“(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相似的题目:
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此言表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基础废除农奴制的同时维护了地主利益 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奴并没有在政治上获得人身自由
俄国工业发展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度的阻碍缺乏自由劳动力缺少工业投资缺乏必要的国内市场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④沙皇专制有增无减①②③②③④①②④①②③④
“(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二 1861年2月 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民改革宣言和 19个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庄严宣告度除农奴制度,具体规定了农民摆脱农奴依附关系的条件。 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法令》,开始了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1863年 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 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即由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议会)。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由陆军大臣米留京起草的《全国义务兵役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三 1864年的第三项改革是制定了设立“人民”小学的法律.这类学校可以由私人或公共团体创办。在地方自治会的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下,它们将提供“实用的”教育,以俄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实行中学的新体制,名义上废除了入学的阶级限制。并按照欧洲通常的办法分为“语法”学校和“现代”(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学校。——(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根据1864年法令,内务大臣和省长有权中止“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的地方自治会议通过的决议。从1866年起,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内务部和参政院颁布了一系列通告和“解释”,授权各省长拒绝批准他们认为“不可靠” 的地方自治局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使地方自治局的职员完全处在政府机构的控制下。——刘祖熙《改革与革命》(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2分)(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析俄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4分)(3)根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0分)19世纪60~70年代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开始了俄国改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以解放农奴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改革,是俄国统治阶级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以后,痛定思痛,励精图治,追赶西方的重大举措,它把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推进到新的阶段,也是俄国自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过渡的重大步骤。当代人不无理由地称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为“大改革”。——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二 1861年2月 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民改革宣言和 19个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庄严宣告度除农奴制度,具体规定了农民摆脱农奴依附关系的条件。 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省和县地方自治机构法令》,开始了地方自治机构的改革。1863年 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1864年6月 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城市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废除等级原则,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即由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议会)。日,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由陆军大臣米留京起草的《全国义务兵役条例》。根据这个条例,全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三 1864年的第三项改革是制定了设立“人民”小学的法律.这类学校可以由私人或公共团体创办。在地方自治会的教育委员会的管理下,它们将提供“实用的”教育,以俄语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另外实行中学的新体制,名义上废除了入学的阶级限制。并按照欧洲通常的办法分为“语法”学校和“现代”(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学校。——(英)伯里《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根据1864年法令,内务大臣和省长有权中止“凡与法律和国家利益相抵触” 的地方自治会议通过的决议。从1866年起,政府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地方自治局的活动。内务部和参政院颁布了一系列通告和“解释”,授权各省长拒绝批准他们认为“不可靠” 的地方自治局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使地方自治局的职员完全处在政府机构的控制下。——刘祖熙《改革与革命》(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为什么在史学家的眼中,俄国的农奴制改革被称为“大改革”?(2分)(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分析俄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4分)(3)根据材料二、四,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在地方自治方面的改革。(4分)”相似的习题。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因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 &&&&&&&&&&&&&&&&&&&&&&&&&&——洛克《政府论》(1688年)
(1)指出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之处。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作用。
科目:高中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68年)
(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
(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
(3)分析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材料二&美国的《独立宣言》写道:“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分)这种思想倾向在英国哪一重要文献颁布后被打破?(2分)(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基本思想观点?(4分)根据史实说明上述两种思想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6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西省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英]约翰·洛克《政府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5分)
(2)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6分)
(3)上述材料都提到“上帝”,试分析其各自的意图。(4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福建厦门一中高三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美国的《独立宣言》写道:“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1)材料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分)这种思想倾向在英国哪一重要文献颁布后被打破?(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基本思想观点?(4分)根据史实说明上述两种思想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6分)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权宣言》的意义。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甘肃嘉峪关市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D.关天培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甘肃嘉峪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等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主要围绕着是否成立联邦政府的问题。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等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861年,美国南部一些州建立南部联盟,这一举动意味着(
)A.蓄奴州数目增加
B.公开分裂国家C.美国内战爆发
D.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长沙市麓山国际等四校联考九年级上期第二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建筑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与麦加清真寺这一圣寺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基督教B. 中轴线对称分布,层次分明,主体突出C.“真主”、穆斯林D. 释迦牟尼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长沙市麓山国实校九年级上期第四单元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材料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项
目生产能力情况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生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是德国的10倍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6分)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两例英国在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4分)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4分)材料三对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1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长沙市麓山国实校九年级上期第四单元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的太阳的光芒,它象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有些明亮的星星也闪烁着各自的光芒。三在新的一天——文艺复兴——的黎明,月亮和星星却都变得暗淡无光。以下关于文艺复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莎士比亚          B.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C.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古        D.14世纪首先开始于法国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湖南衡阳市九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文艺复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B.开始于英国C.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D.《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级君主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