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陀地位是什么意思产业?什么技术和什么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是什么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是什么
09-04-12 &匿名提问 发布
给你一篇标准论文。引 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把高新技术注入机械产品的开发中,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段。本文就目前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1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美国认为社会财富的来源机械制造业占68%;当今制造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四大支柱科学相互依存,但后三种科学必须依靠制造科学才能形成产业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而制造科学的发展也必须依靠信息、材料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机械制造业是任何其他高新技术实现工业价值的最佳集合点。例如,快速原型成型机、虚拟轴机床、智能结构与系统等,已经远远超出了纯机械的范畴,而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材料等众多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机械设备,并且体现了人文科学和个性化发展的内涵。从美国来看,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从50年代以来,在美国大学中设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机械制造系统人才,着眼于世界市场竞争,企图霸占国际制造业市场。50年代初,当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以后,美国在机械制造业中采取的主导政策是走数控和计算机群控,实现机械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道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未能秦效,在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德国和日本是胜利者。70年代转向吸取德、日经验,使中、小批量生产通过成组技术(GT)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和自动化。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拨款发展柔性化制造系统,并于80年代末完成了高度柔性化的全自动化小型工厂(small work)标准化工作,并向中小型企业推广。但由于忽略了市场的多变性和人因的作用,在与德、日的竞争中未能占上风,而使机械制造业每况愈下,一度认为机械制造业已成“夕阳工业”。通过10年论证,从概念上实现了从柔性制造到敏捷制造的转化,把宏观的国际市场需求与具体的公司生产密切结合,充分发挥人的因素,形成对市场的快速反映,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新概念。2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美国屡屡受挫。70年代后,机械制造业被看成是“夕阳工业”。产业衰退,巨额贸易赤字,经济空前滑坡,有关工业竞争“关键问题”讨论将近10年。1986年在美国科学技术基金会(NSF)支持下,麻省理工学院(MIT)深入研究衰退原因和振兴对策,认为产品在上市的时间(T)、质量(Q)、成本(C)和服务(S)等产品竞争四大关键因素中,质量已不再是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创新周期缩短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企业面临着不可预测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只有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198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与李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工业工程系共同提出一种新的制造企业战略———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2turing),并成立了国家制造科学中心(NCMS)和制造信息资源中心(MIRC),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商业部和众多公司支持,经国会听证后向联邦政府提出建议。现在由政府部门主持、企业与大学共同参与研究、开发和应用,称为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211 敏捷制造的思路●敏捷性体现在:持续变化性(产品、技术、管理模式)、快速反应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质量高标准、低费用;●实现敏捷制造条件:设备高度柔性,可编程性和模式化;信息系统标准化和可维护性;人的因素和管理机构;●实施方式:虚拟公司、竞争—合作,用户参与设计与制造,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信息服务和系统管理功能。212 敏捷制造特色●革新制造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制度,建立社会化的虚拟公司;●提高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全过程的整体柔性;●在政府部门协调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结合;●用户参与设计与制造;●发挥人因(知识、技艺和创造性)和信息的作用;●但归纳起来,敏捷制造的主要特色是制造柔性和成员间的合作。213 敏捷制造在美国初见成效●美国Ingersoll-R公司空气压缩机敏捷制造工程,原新品设计需时8~12个月,样机制造和评定12~18个月,耗资50万美元。现只需原来1/3~1/2时间,花费1215~2万美元;●美国计算机厂商康柏公司,1996年启动虚拟生产计划,与台商合作在深圳设厂,面向大陆,产品质量、技术、开发、运送、存货都符合康柏全球统一标准。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也达到要求,这样的虚拟公司组合使计算机平均价格下降57美元,市场竞争取得了巨大成功。现美苹果机、IBM、台宏基、神达亦已运用此种模式组织生产。214 过程工业的敏捷制造策略指定统一质量标准,如ISO-9000,经济效益与环境污染控制。3 制造柔性性柔性制造是相对于原有的硬件式刚性制造系统而言的,制造系统柔性化是适应多变市场需求的必要条件。311 刚性制造最早的机械自动化出现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称为Detroit-Type自动化,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手工工场式的制造,但它适应不了需求多变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要求这种硬件式的制造系统称为刚性制造。312 柔性制造系统(FMS)60年代英国Molins公司建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系统,它标志着硬、软件结合,有高度应变能力的一种新型制造系统,与Detroit-Type相对,称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并提出制造柔性这一概念。从70年代普及数控技术和全自动化技术至80年代,CAD、CAE、CAP、CAM、CAD/CAECAD/CAM、MRP、工艺数据库、物料传输等单项技术已经日臻完善;90年代的知识工程和AI应用、优质低成本制造、并行工程等均以柔性为其主要研究内容。313 制造柔性定义制造柔性定义为:制造系统对外部因素变化的顺应(响应)能力和对系统内部因素变化(干扰、涨落或故障)的适应能力。敏捷制造要求制造柔性必须成为大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人员、设备仪器和软件三方面的柔性,这样才能保证敏捷制造系统的快捷响应能力。实现柔性制造说是容易做时难。目前统计表明90%以上的制造系统只能加工1类零件,65%的系统只能加工2~10个品种规格的零件。要生产满足柔性性,则就要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性,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4 虚拟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形式,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大的软硬件功能和其它交互设备,在计算机工作平台上,产生一个虚拟环境。应用人类的知识、技术与感知能力,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对所要进行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活动进行全面的建模和仿真(包括:产品设计、加工装配、物流、生产计划、组织管理等)。在产品未生产出来前就实际地模拟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全过程,并对产品性能进行全面模拟试验,预测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合理性、产品性能和制造周期等,以达到最佳化。使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最短、成本最低、质量最佳。现在虚拟技术的范围已经从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扩展到虚拟公司组合、市场开拓和营销活动、产品技术经济评价等。而所有这一切均在计算机平台上完成。由于虚拟制造技术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因此,目前已为各先进工业国家和公司所极度重视。我国在机械工业部门主持下,已于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虚拟制造技术研讨会”,以推进虚拟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5 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应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其中软件技术又是充分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必要基础条件。可以说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应用,一切先进技术才能发挥作用。现在软件功能已经十分强大,几乎在涉及工程的一切领域中都可找到优秀的软件作为技术支持。对某种技术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软件功能就决定了它的技术水平。6 管理技术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发展起来的,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它的历程可归纳如下。611 传统管理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在手工业工场中凭管理者经验办事,管理者就是资本所有者,工人凭经验干活,师傅带徒弟。612 科学管理20世纪初至40年代,这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并从经验管理中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进而指导管理实践,形成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泰勒(美)、法约尔(法)、梅奥(美)等。泰勒主张科学制定工时定额,作业环境标准化、计件工资、编制工艺规程、管理人员职能制等。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14条管理原则:分工、权力和责任统一、纪律、命令的统一性、指挥的统一性、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等。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研究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和产生行为的原因。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他在哲学、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研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不同意泰勒认为工人是“经济人”的看法;科学管理只注重“正式组织”,而在企业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提出促进生产率的第一因素是士气和干劲,而工作条件和工资报酬是第二因素。总之,泰勒等人研究管理的重点放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上,以此来实现管理科学化。而梅奥等人则是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613 现代管理二次世界大战至今,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型复杂重大工程出现,跨国公司出现,环境和市场多变,市场竞争加剧反映了现时代的特点。为适应社会发展,在管理理论上发展为两派:一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的延伸、演变,吸取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如:系统工程、计算机等;另一是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派。两派结合形成了现代管理,也就是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相结合的管理。但敏捷制造的出现又把过去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和市场。7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在现代管理中,已把人的因素在生产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放到了中心位置上,这一转变是有一过程的。起初的考虑只在体能上,以研究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在生产过程中体能的潜力,从而逐步发展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实现面向市场的快速响应。8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所面临的严峻现实目前机械制造业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这已为各个方面所关注。例如,机床工具行业,已经连续几年负增长。机械工业部在“机械工业振兴纲要”中指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五大问题:质量不稳定、产品水平低、达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仅占5%;生产集中度低、分散重复严重;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能力差;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管理薄弱,没有现代管理概念。由于长期在计划体制下运行,企业缺乏竞争力,资金短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差,再加上进口的冲击,已使不少机械制造企业处于困境。如何振兴、摆脱困境,可以先借鉴一下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1)美国认为社会财富68%来源于制造业,所以始终把目标放在要使制造工程研究和制造产业保持世界一流水平上。主要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向工业转化,建立“国家制造工程中心(ERC)”、“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UCRC)”“、制造技术中心(MTC)”等。通过IVCRC推进工业界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自动化计划,通过MTC推广这一计划,并对其进行诊断、评估、培训,提高雇员素质,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占全美企业总数85%的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日本在近10年来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界的领袖,就机床制造来说,在国际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占30%。自1982年以来保持世界头号机床生产大国的地位。主要措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的推广,数控机床占机床总产量70%以上,这对提高日本工业生产率和国际竞争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政府和工业界不断主动采用新技术以维持其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如提出“精简、消肿”和面向市场的“敏捷制造”新概念(精简化生产),以用户为“上帝”,以“人”为中心,以精简为手段,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实现所谓“精良生产”。这种不断改进产品生产模式的思路是增加企业新功能和提高产品性能的一种策略。●高质量批量生产。(3)德国制造业的特长是革新与高质量、高价格,面向对象特殊需求,最短时间内供货。产品竞争主要通过技术领先来实现,而不是降低成本。技术优势通过企业的良好组织结构带动实现利润目标。企业技术改造反映在:物流和加工过程自动化、信息流集成化、能源合理利用、企业结构适应多变市场、人的积极性与技术进步。(4)台湾采用的是一般性能与低价格。1967年机床首次外销,利用台湾廉价劳动力,配合先进国家的资本、技术、进口零部件、半成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打外国厂牌。通过外商销往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赚取一点工资差额与外汇。80年代开始国际化,由于大陆开放,廉价劳动力由大陆代替,台湾开始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正式起步数控机床,经过10年发展现有机床生产企业1150家,近90%是30人以下的小厂。1996年机床产值达18亿美元,出口392亿新台币,外销占67%。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机床生产下降4%,为375亿新台币。从以上国家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可知,其制造业的发展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特色而求得生存。而我们只要看准方向,从政府到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策略,切切实实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落实。而最关键的一条是各级组织机构的改革,使之能协调发挥、调动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适应当今市场的形势。9 结束语本文内容仅涉及了机械制造业中部分高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将高新技术注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中,以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观念的改变和体制改革是关键,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这又是当前改变我国机械制造业面貌的头等大事,离开了新品开发,则其它的一切努力将成为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克服保守和墨守成规,在政府有关部门主持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将会使机械制造业走向健康和发展。参 考 文 献1 罗振壁等1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1机械工程学报,):1~52 周兆英等1敏捷制造的核心要素及其应用1机械工程学报,):26~313 周祖德1振兴制造业刻不容缓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讯,1998(2):1~34 李占祥等1工业企业管理原理与组织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参考资料:面临21世纪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给你一篇标准论文。引 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把高新技术注入机械产品的开发中,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段。本文就目前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1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美国认为社会财富的来源机械制造业占68%;当今制造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四大支柱科学相互依存,但后三种科学必须依靠制造科学才能形成产业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而制造科学的发展也必须依靠信息、材料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机械制造业是任何其他高新技术实现工业价值的最佳集合点。例如,快速原型成型机、虚拟轴机床、智能结构与系统等,已经远远超出了纯机械的范畴,而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材料等众多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机械设备,并且体现了人文科学和个性化发展的内涵。从美国来看,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从50年代以来,在美国大学中设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机械制造系统人才,着眼于世界市场竞争,企图霸占国际制造业市场。50年代初,当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以后,美国在机械制造业中采取的主导政策是走数控和计算机群控,实现机械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道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未能秦效,在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德国和日本是胜利者。70年代转向吸取德、日经验,使中、小批量生产通过成组技术(GT)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和自动化。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拨款发展柔性化制造系统,并于80年代末完成了高度柔性化的全自动化小型工厂(small work)标准化工作,并向中小型企业推广。但由于忽略了市场的多变性和人因的作用,在与德、日的竞争中未能占上风,而使机械制造业每况愈下,一度认为机械制造业已成“夕阳工业”。通过10年论证,从概念上实现了从柔性制造到敏捷制造的转化,把宏观的国际市场需求与具体的公司生产密切结合,充分发挥人的因素,形成对市场的快速反映,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新概念。2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美国屡屡受挫。70年代后,机械制造业被看成是“夕阳工业”。产业衰退,巨额贸易赤字,经济空前滑坡,有关工业竞争“关键问题”讨论将近10年。1986年在美国科学技术基金会(NSF)支持下,麻省理工学院(MIT)深入研究衰退原因和振兴对策,认为产品在上市的时间(T)、质量(Q)、成本(C)和服务(S)等产品竞争四大关键因素中,质量已不再是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创新周期缩短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企业面临着不可预测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只有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198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与李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工业工程系共同提出一种新的制造企业战略———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2turing),并成立了国家制造科学中心(NCMS)和制造信息资源中心(MIRC),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商业部和众多公司支持,经国会听证后向联邦政府提出建议。现在由政府部门主持、企业与大学共同参与研究、开发和应用,称为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211 敏捷制造的思路●敏捷性体现在:持续变化性(产品、技术、管理模式)、快速反应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质量高标准、低费用;●实现敏捷制造条件:设备高度柔性,可编程性和模式化;信息系统标准化和可维护性;人的因素和管理机构;●实施方式:虚拟公司、竞争—合作,用户参与设计与制造,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信息服务和系统管理功能。212 敏捷制造特色●革新制造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制度,建立社会化的虚拟公司;●提高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全过程的整体柔性;●在政府部门协调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结合;●用户参与设计与制造;●发挥人因(知识、技艺和创造性)和信息的作用;●但归纳起来,敏捷制造的主要特色是制造柔性和成员间的合作。213 敏捷制造在美国初见成效●美国Ingersoll-R公司空气压缩机敏捷制造工程,原新品设计需时8~12个月,样机制造和评定12~18个月,耗资50万美元。现只需原来1/3~1/2时间,花费1215~2万美元;●美国计算机厂商康柏公司,1996年启动虚拟生产计划,与台商合作在深圳设厂,面向大陆,产品质量、技术、开发、运送、存货都符合康柏全球统一标准。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也达到要求,这样的虚拟公司组合使计算机平均价格下降57美元,市场竞争取得了巨大成功。现美苹果机、IBM、台宏基、神达亦已运用此种模式组织生产。214 过程工业的敏捷制造策略指定统一质量标准,如ISO-9000,经济效益与环境污染控制。3 制造柔性性柔性制造是相对于原有的硬件式刚性制造系统而言的,制造系统柔性化是适应多变市场需求的必要条件。311 刚性制造最早的机械自动化出现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称为Detroit-Type自动化,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手工工场式的制造,但它适应不了需求多变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要求这种硬件式的制造系统称为刚性制造。312 柔性制造系统(FMS)60年代英国Molins公司建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系统,它标志着硬、软件结合,有高度应变能力的一种新型制造系统,与Detroit-Type相对,称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并提出制造柔性这一概念。从70年代普及数控技术和全自动化技术至80年代,CAD、CAE、CAP、CAM、CAD/CAECAD/CAM、MRP、工艺数据库、物料传输等单项技术已经日臻完善;90年代的知识工程和AI应用、优质低成本制造、并行工程等均以柔性为其主要研究内容。313 制造柔性定义制造柔性定义为:制造系统对外部因素变化的顺应(响应)能力和对系统内部因素变化(干扰、涨落或故障)的适应能力。敏捷制造要求制造柔性必须成为大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人员、设备仪器和软件三方面的柔性,这样才能保证敏捷制造系统的快捷响应能力。实现柔性制造说是容易做时难。目前统计表明90%以上的制造系统只能加工1类零件,65%的系统只能加工2~10个品种规格的零件。要生产满足柔性性,则就要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性,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4 虚拟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是一种新的人机界面形式,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大的软硬件功能和其它交互设备,在计算机工作平台上,产生一个虚拟环境。应用人类的知识、技术与感知能力,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对所要进行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活动进行全面的建模和仿真(包括:产品设计、加工装配、物流、生产计划、组织管理等)。在产品未生产出来前就实际地模拟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全过程,并对产品性能进行全面模拟试验,预测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合理性、产品性能和制造周期等,以达到最佳化。使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最短、成本最低、质量最佳。现在虚拟技术的范围已经从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扩展到虚拟公司组合、市场开拓和营销活动、产品技术经济评价等。而所有这一切均在计算机平台上完成。由于虚拟制造技术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技术优势。因此,目前已为各先进工业国家和公司所极度重视。我国在机械工业部门主持下,已于1998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虚拟制造技术研讨会”,以推进虚拟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5 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应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其中软件技术又是充分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必要基础条件。可以说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硬件和软件)的应用,一切先进技术才能发挥作用。现在软件功能已经十分强大,几乎在涉及工程的一切领域中都可找到优秀的软件作为技术支持。对某种技术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说软件功能就决定了它的技术水平。6 管理技术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发展起来的,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它的历程可归纳如下。611 传统管理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在手工业工场中凭管理者经验办事,管理者就是资本所有者,工人凭经验干活,师傅带徒弟。612 科学管理20世纪初至40年代,这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并从经验管理中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进而指导管理实践,形成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泰勒(美)、法约尔(法)、梅奥(美)等。泰勒主张科学制定工时定额,作业环境标准化、计件工资、编制工艺规程、管理人员职能制等。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5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14条管理原则:分工、权力和责任统一、纪律、命令的统一性、指挥的统一性、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等。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研究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和产生行为的原因。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他在哲学、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研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不同意泰勒认为工人是“经济人”的看法;科学管理只注重“正式组织”,而在企业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提出促进生产率的第一因素是士气和干劲,而工作条件和工资报酬是第二因素。总之,泰勒等人研究管理的重点放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上,以此来实现管理科学化。而梅奥等人则是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613 现代管理二次世界大战至今,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型复杂重大工程出现,跨国公司出现,环境和市场多变,市场竞争加剧反映了现时代的特点。为适应社会发展,在管理理论上发展为两派:一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的延伸、演变,吸取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如:系统工程、计算机等;另一是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派。两派结合形成了现代管理,也就是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相结合的管理。但敏捷制造的出现又把过去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和市场。7 人因工程(Human Factor)在现代管理中,已把人的因素在生产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放到了中心位置上,这一转变是有一过程的。起初的考虑只在体能上,以研究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在生产过程中体能的潜力,从而逐步发展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实现面向市场的快速响应。8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所面临的严峻现实目前机械制造业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这已为各个方面所关注。例如,机床工具行业,已经连续几年负增长。机械工业部在“机械工业振兴纲要”中指出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五大问题:质量不稳定、产品水平低、达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仅占5%;生产集中度低、分散重复严重;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能力差;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管理薄弱,没有现代管理概念。由于长期在计划体制下运行,企业缺乏竞争力,资金短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差,再加上进口的冲击,已使不少机械制造企业处于困境。如何振兴、摆脱困境,可以先借鉴一下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1)美国认为社会财富68%来源于制造业,所以始终把目标放在要使制造工程研究和制造产业保持世界一流水平上。主要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向工业转化,建立“国家制造工程中心(ERC)”、“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UCRC)”“、制造技术中心(MTC)”等。通过IVCRC推进工业界与大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自动化计划,通过MTC推广这一计划,并对其进行诊断、评估、培训,提高雇员素质,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占全美企业总数85%的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日本在近10年来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界的领袖,就机床制造来说,在国际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占30%。自1982年以来保持世界头号机床生产大国的地位。主要措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的推广,数控机床占机床总产量70%以上,这对提高日本工业生产率和国际竞争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政府和工业界不断主动采用新技术以维持其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如提出“精简、消肿”和面向市场的“敏捷制造”新概念(精简化生产),以用户为“上帝”,以“人”为中心,以精简为手段,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实现所谓“精良生产”。这种不断改进产品生产模式的思路是增加企业新功能和提高产品性能的一种策略。●高质量批量生产。(3)德国制造业的特长是革新与高质量、高价格,面向对象特殊需求,最短时间内供货。产品竞争主要通过技术领先来实现,而不是降低成本。技术优势通过企业的良好组织结构带动实现利润目标。企业技术改造反映在:物流和加工过程自动化、信息流集成化、能源合理利用、企业结构适应多变市场、人的积极性与技术进步。(4)台湾采用的是一般性能与低价格。1967年机床首次外销,利用台湾廉价劳动力,配合先进国家的资本、技术、进口零部件、半成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打外国厂牌。通过外商销往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赚取一点工资差额与外汇。80年代开始国际化,由于大陆开放,廉价劳动力由大陆代替,台湾开始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正式起步数控机床,经过10年发展现有机床生产企业1150家,近90%是30人以下的小厂。1996年机床产值达18亿美元,出口392亿新台币,外销占67%。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机床生产下降4%,为375亿新台币。从以上国家和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可知,其制造业的发展都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特色而求得生存。而我们只要看准方向,从政府到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策略,切切实实从各方面加以扶持和落实。而最关键的一条是各级组织机构的改革,使之能协调发挥、调动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适应当今市场的形势。9 结束语本文内容仅涉及了机械制造业中部分高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将高新技术注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中,以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观念的改变和体制改革是关键,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新产品,这又是当前改变我国机械制造业面貌的头等大事,离开了新品开发,则其它的一切努力将成为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克服保守和墨守成规,在政府有关部门主持下,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将会使机械制造业走向健康和发展。参 考 文 献1 罗振壁等1敏捷制造———21世纪制造企业的战略1机械工程学报,):1~52 周兆英等1敏捷制造的核心要素及其应用1机械工程学报,):26~313 周祖德1振兴制造业刻不容缓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讯,1998(2):1~34 李占祥等1工业企业管理原理与组织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参考资料:面临21世纪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考察产业资本循环和产业资本周转的目的是相同的 错误。考察产业资本循环与考察产业资本周转的目的是不同的。考察产业资本循环的目的在于阐述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以及保持循环连续性的条件。而考察产业资本周转的目的在于揭示资本周转速度以及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意义与划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意义是相同的 错误。马克思关于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根据和意义是不同的。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划分的意义在于考察资本的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而划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根据则是二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的意义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社会资本运动与个别运动特点是一样的 错误。社会资本运动是由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的,因而它们之间有共同之处。但是,社会资本运动是互相交错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总资本运动,同各个独立的个别资本运动不同,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主要是: 第—,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还包括个人消费。 第二,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第三,社会资本运动既考察价值补偿,又要考察实物补偿。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发生的生产过剩是绝对过剩 错误。生产过剩并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并不是社会生产的增长完全超过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这种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过多而卖不出去。这种相对过剩的危机就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实质。 5、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正确。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够摆脱危机阶段、重新进入复苏和高涨阶段,其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同时,固定资本更新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在新的、更高水平上的生产和消赞的脱节,使社会再生产比例再次失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恶化,为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所以,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6、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所表示的关系是相同的 错误。剩余价值率和利润宰表示着不同的关系。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而利润率只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由于两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而且利润率远远小于剩余价值率,因而它会掩盖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和剥削程度。 7、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错误。平均利润率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只要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的条件充分具备,平均利润宰规律就会形成,因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都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宰体现着各部门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生产关系,平均利润同成本价格和利润相比,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内,平均利润率规律也表明了各经济部门自由配置社会资源和利益重新分配的关系,但属于公有投资者和劳动者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对立统一关系。 8、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也是公有制的 错误。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作为国有垄断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似乎在形式上是公有制。但,国家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国家所有制也具有不同的性质。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的代理人,是总垄断资本家,是垄断资本家阶级的代表,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的性质,也没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总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制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加深 正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或扬弃,都是在资本雇佣关系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发展,还是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都只不过是资本占有形式的改变,而不是资本主义占有性质的改变,而且每一次的调整或扬弃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事实上,资本积累的过程同时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或扬弃而得以解决,而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方式存在和展开。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具体表现,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10、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正确。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不仅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晨,有利于扩大社会生产,活跃市场搞活经济;有利于安排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也明确了私营经济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明确地把私营企业主看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当然,在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依法进行管理、监督和引导,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五、论述题 1、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分为三种基本的形式:国有垄断资本、国私共有垄断资本、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无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哪一种形式,都是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新型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实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因为: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仍以私人垄断为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都是为私人垄断组织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如何变化,生产资料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阶级关系仍然是资本家阶级剥削无产阶级。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追逐高额垄断利润和维护垄断资本统治服务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以社会代表的名义,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调节各方面的利益,比如在必要时,它会采取某些措施缓解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生产的矛盾,甚至也会调节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对某些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进行一些抑制,顾及一些无产阶级的利益。但所有的做法都是以不损害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原则,都不能危害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满足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要,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第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从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第四,它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反危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连续的发展;第五,在推动世界贸易增长和国际间技术交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但难以阻止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使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问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滞胀”现象。所谓”滞胀”即”停滞膨胀”,也就是低经济增长、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这种”滞胀”充分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困境的严重性质。也是垄断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内在矛盾的深化;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反而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第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对外经济扩张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2、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把发展公有制经济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统一起来。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不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条件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在政策上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人、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当然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在工商登记、依法纳税、质量标准、防伪打假、劳动管理、经营秩序等方面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3)发展公有制经济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地位上表现为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根本目的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与落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两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重要的是要寻找到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分工协作、融合和借鉴等方面的关系,因此,它们在功能上优势互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是由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的。因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成为统一的力量。今后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能够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 3、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生产力出现了质的飞跃,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信息技术革命和其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IT革命,是科技发展的一次历史性飞跃。科技的进步与突破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2)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做了三个方面的调整:(1)在产权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这种资本社会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企业股权的分散化,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将其称为”股权分散化”、”资本民主化”,甚至叫做”人民资本主义”;(2)允许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随着企业股权分散化和职工持股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职工与企业主联合决定企业经营方针的“联合决定制度”。可见当代资本主义在缓和劳资关系方面的确有所调整;(3)在分配关系上进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介入个人收入分配,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社会秩序。 (3)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在新科技革命推进下,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已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转化,总的趋势是整体经济结构逐渐软化,社会生产重心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 (4)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 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知识型劳动者”成为劳动者主体。教育培训的加强使劳动者素质提高,从而为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外,出现了许多新的阶层。现在,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突出的一个现象是一个占人口约40%—50%的中间阶层的出现。这个阶层由政府中的中上层公务员、大学教授、医生、律师、记者等群体组成,他们收入较高,生活优裕。在工人阶级队伍中,以接受相当程度现代教育、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知识工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正在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总之,由于阶级结构的多元化与复杂化,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5)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 随着冷战结束和IT革命的兴起,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全球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联结在一起,使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准确、快速传递,从而推动了生产、资本、金融、贸易和技术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体系和生产与销售的二元化趋势,决定了全球产业分工的新格局。西方国家借助全球化的浪潮,凭借其在科技、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地位,向全球扩张。 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重视国际调节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近年来国际协调与合作明显加强,协调的有效性也不断提高,对于缓解资本主义国家内、外矛盾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强化了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资本主义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的认识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看到对立和斗争一面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既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东西,又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的东西和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怎样让促销有计划地开展,并能真正起到效果,是企业市场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一、年度促销计划的拟定
1.一个企业产品的促销计划应以年度作为时间周期,年度促销计划应该作为企业年度营销计划的一部分予以拟订,并且企业全年的促销活动规模要切实为年度销量目标服务,同时与年度营销费用相匹配。
一个完整的年度促销计划应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时间安排:对于促销时间的选择和安排,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并服务于企业整体营销策略。消费者促销的年度时间安排要把握以下重点:①销售高峰期间,如饮料的夏季销售高峰;②节假日;③特定区域的时间安排,如旅游地区的旅游高峰期;④特定渠道的时间安排,如学校渠道的开学时间。
(2)项目主题:一个促销活动必须有其主题,这个主题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简洁易于传达。另外,在年度促销计划中由于时间原因,促销主题可能不是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实际操作时进行修正。
(3)责任人:一个计划必须有一个执行负责人。在安排责任人时需要充分考虑人员的分工与协作,还要对人员的时间安排进行协调。
(4)前置准备时间:促销计划中应有足够的时间对促销活动的执行进行准备,同样要考虑的是时间的协调,最实际的问题就是一个人在同一个时间不可能进行太多的工作任务。
(5)具体内容:对促销活动具体内容的说明。这里的内容不需要像活动计划书那样完备,主要对活动将完成的工作项目进行说明,并具体安排活动将要采用的形式,如买赠或是其他形式。
(6)效果预估:对每一个具体的促销项目,应对其活动的效果进行估计,这种预估应包含两个方面:①销量,即活动直接产生的销售数量;②参与人数,即参与具体促销活动的消费者数量,这也是促销活动重要的效果之一。
(7)费用:一个促销活动所包含的费用主要有人员费用、赠品费用、场地费用、物品租金或折旧费用。年度促销计划中的费用只是一个大概数值,而整个年度促销计划的费用应与整体销量相匹配。
2.年度促销计划时间表。
在年度促销计划中应对全年的促销活动的时间作出具体安排,并且时间表中可以包含上面的相关内容,使整个年度安排更加直观,便于查阅使用。   我们以一家饮料企业为例,作出如下一个年度促销时间表: 二、 月度促销计划的跟进
每个企业在月度市场营销会议上都会对市场促销情况进行讨论,并对下个月度的促销活动进行安排。在月度促销计划中,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 年度促销计划项目的推行。 (1)对年度计划中规定的该月应该准备、进行的促销项目,应着手实施; (2)年度促销计划的调整; (3)上月计划促销项目完成情况评估;
(4)下月计划促销项目安排。
2.补充促销项目安排。   在年度促销计划中没有安排,但根据实际情况有必要进行的促销项目,应及时申请并在月度计划中体现。 三、促销计划的执行
对一个计划中的项目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活动效果。执行的步骤可分为:
1.确定执行人员。执行人需要对促销活动整体负责。
2.拟定活动计划书。促销项目的执行要有一个详尽的书面计划,这个计划应充分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尽可能详尽。计划书内容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安排计划、人员安排及人员培训计划、宣传文案、说明资料(对相关人员/业务部门进行说明)、效果预估、费用明细。
3.项目时间计划表。以表格的形式对项目执行时间进行安排,以方便在执行过程中监控。 四、促销计划执行情况评估
一个促销活动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以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效果并对以后的促销活动进行指导。
1.评估人。评估应该由活动执行人作出,为了使评估更加客观,可以让相关部门同时填写评估内容。
2.评估内容。评估以以下几个指标为重点:销量完成情况、实际销售量、目标完成率(实际销量/目标销量)。
3.受众到达数量。在活动中参与的人数,以及活动信息传达到多少人。例如前例企业年度促销计划表中的“街头SHOW”活动,对其效果评估就应以受众到达数量为主要指标,实际操作中可以对该活动的受众数量给予以下明细评估:赠饮人数、游戏参与人数、表演观看人数(可以宣传单发放数量以及当地人流量大致估计)。
4.费用比例。包括实际费用、单位销量费用(费用总额/实际销量)、费用使用率(实际费用/计划费用)。
以上给出了促销活动的计划、执行和评估的一些相关方法,由于企业性质及促销内容不同,在实际促销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促销工作本身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创新才是促销的灵魂!■ 终端促销的方式与评估 ■ 浙江/张卫国 虽然目前广告费用仍以平均每年6%~7%的速度增长,但与此相对应的终端促销费用却以12%~14%的惊人速度递增,两者在市场促销费用中的比例也由原来的6∶4变成了现在的4∶6,而在一些小型消费品行业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3∶7乃至更甚。如果说广告提供了购买的理由的话,那么终端促销则尽可能地确保了购买行为的发生。
细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因素推动了促销的飞速发展:
1.零售终端数目的快速增长;
2.同品类制造商之间的竞争;
3.各零售商之间的竞争;
4.消费者消费心态日趋成熟,追求更合理的性价比,使制造商不得不更重视对终端促销的投入;
5.消费者对普通日用消费品的品牌忠诚度不断下降,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对此类品牌忠诚度在近20年中已下降20%~35%不等;
6.广告成本不断增高,且广告的泛滥造成其促销效果下降。   有一点必须明确:对促销同样很感兴趣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两者的目的却有很大不同。 制造商促销目的是发展品牌的忠诚度、鼓励尝试新产品、鼓励品牌的转换、保证良好的市场定位、提高铺货率、消化库存等等;零售商促销的目的是发展消费者对门店的忠诚度、吸引消费者、增加客流量、品类销售的增长、增加平均消费量、主导覆盖商区等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制造商如何巧妙利用零售商的促销要求,最大限度地达到本身促销的目的是目前许多促销计划制订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促销方案的制定
制订促销方案前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1.明确本次促销所要达到的目的;
2.明确本次促销的目标消费群;
3.明确本次促销的持续时间—太短不足以影响顾客,或使原有消费者来不及享受促销的优惠;太长则失去了促销的意义,边际利益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以后正常状态的销售。
4.了解竞品的促销手段;
5.终端零售店的类型及配合程度;
6.促销费用的预算。 二、促销的常见形式
1.折价券(或代金券)。由制造商或零售商提供,对第二次消费给予优惠让利。
2.样品派送。成功的派送可使10%~15%的试用者变成固定客户,而且其促销成本只有折价券的1/4。
3.产品内附奖券或即开型的有奖活动。
4.酬谢包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原包装的容量。
5.包装赠品。一是在原包装内或包装上附加赠品,二是在终端零售店进行买一送一捆绑赠品促销。
6.赋予产品外包装新的附加值。如在某一特定时段内将外包装改成精美的容器等等。
7.印花累计促销。通常要求消费者收集2个以上印花标记,以换取免费赠品或折扣,但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收集3个以上印花的促销兴趣不大。 三、不同目的下的促销形式
1.保持固定的消费群—推荐的促销形式依次为上述4、5、3;
2.鼓励消费者进行品种的转换和尝试—推荐的促销形式依次为上述2、3、4;
3.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潜在消费群—推荐的促销形式依次为上述5、6、3;
4.促使消费者大量购买—推荐的促销形式依次为上述5、4;
5.促使消费者二次购买—推荐的促销形式依次为上述1、7。
当然,一个好的促销计划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应与陈列和广告等多种促销手段结合起来。 四、促销的评估
判断一次促销是否成功,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促销时段投入产出比的高低。如果我们要在某家K/A店搞一个大型的让利促销活动,怎样才能避免亏损,并进行科学的统计呢?
要避免亏损,就必须运用盈亏平衡点进行分析。所谓盈亏平衡点分析就是找到该次促销必须达到的最低销售件数。比如我们要在麦德龙搞一次让利促销,假设每件产品的出厂价为20元,每件的毛利是3元,厂家让利0.5元/件,又花了堆地费3000元,DM费500元,这样我们在这次促销中必须让麦德龙至少销售:最低销售件数=固定投资/(毛利-让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企业需求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未来展望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近年来对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职业方向的选择,想来是更多应届毕业生就业时所想的事情,常看到论坛上不少临近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感叹,不知道是否应该将计算机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太多太多关于这个行业的言论,媒体频频爆出的各类关于IT从业者身心受到莫大伤害的大小新闻,IT从业者工作很苦很累,繁琐枯燥的程式、技术心理与现实状态的脱节、加班很普遍、这一行更新很快,业余时间也是常用来学习新的专业技术,没有节假日、没有空余时间,不能陪亲人朋友,工作的性质使生活多了一些单调,生活仿佛学生时代一般的两点一线。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绚丽多彩:张扬的个性源自技能的自信,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由于富余的回报,“办公室政治”的远离,“自由”的思虑空间….,只是现在看来,现实来的更多一些了吧。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似乎有则潜在的规律:职业生涯短暂。所以身未老心先行,思虑着“希望的路”到底应该怎样转弯,IT管理、IT销售、或者横下一条心从头来过去创业、或者干脆转行….,到底干什么,仍旧在徘徊中、在迷茫,之前几年的代码人生似乎恍然被抹去一概不计,只留下空落落的一些什么回忆。 最爱中南海祝你顺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处于领先地位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