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禾837>>>ricedata==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水稻数据库密歇根

金禾1号(金禾香9028)>>>RiceData==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数据库
?金禾1号(金禾香9028)亲本来源:(♀)&&(♂)选育单位:东港市金禾谷物种植发展有限公司品种类型:粳型常规水稻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将本文分享到:?2013年黑龙江审定,编号:黑审稻2013017原代号:金禾香9028(香稻)选育单位:绥化市金禾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以东农424为母本,绥粳4号为父本杂交,系谱方法选育而成。特征特性:香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50℃左右。该品种主茎13片叶,株高92厘米左右,穗长17.8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0粒左右,千粒重26.5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6 %~82.2%,整精米率64.9%~70.6%,垩白粒米率4.5%~8.0%,垩白度0.9%,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95%~17.98%,胶稠度72.5~82.5毫米,食味品质82~89分。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5级,穗颈瘟0~1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3.69%~8.65%。产量表现: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21.3公斤;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19.4公斤,较对照品种中龙香1号增产8.8%。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4月12日~4月22日播种,5月15日~5月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4~17厘米左右,每穴3~4株。公顷施肥量:施底肥尿素75公斤,磷酸二铵100公斤,硫酸钾50公斤。返青每公顷施尿素55公斤,分蘖每公顷施尿素70公斤,最后一次氮肥要在6月15日前结束,6月末每公顷施硫酸钾100公斤。旱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施肥,培肥地力。合理控制水层,生长前期采取间歇灌溉、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适时晒田,壮秆防倒。适时收获,减少田间损失,减少惊纹,提高米率。及时预防潜叶蝇和二化螟。注意事项:该品种叶色浅绿,不要以为是缺氮肥,防止氮肥使用量过大而导致田间密度过大;分蘖力强,防止插秧密度过大、氮肥施用量过高而导致田间郁闭封垄过早。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2012年辽宁审定,编号:辽审稻[号2012年辽宁审定,编号:辽审稻[号
?以上信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提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垦粳3号(农大06087)>>>RiceData==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数据库
?垦粳3号(农大06087)亲本来源:///(♀)&&(♂)选育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品种类型:粳型常规水稻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很遗憾,品种审定公告黑垦审稻2010001与品种权申请公告CNA006736E中提供的系谱信息不一致,但两个来源的系谱所涉及的亲本材料一致!!!将本文分享到:?2010年黑龙江垦区审定,编号:黑垦审稻2010001原代号:农大06087选育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以垦94202/(东津稻/合江19)为母本,以富士光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粳稻,主茎11片叶,株高90 厘米左右,穗长2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80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2.7%~83.0%,整精米率67.9 %~73.6%,垩白粒米率2.0%~4.0%,垩白度0.2%~0.3%,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15%~17.2 %,胶稠度66.5~73.5毫米。接种鉴定:叶瘟3~3级,穗颈瘟1~3级。耐冷性鉴定:处理空壳率10.1%~26.8%。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30℃左右。产量表现:年参加垦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976.2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16平均增产9.7%。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83.8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0平均增产6.63%。栽培技术要点:严格按照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进行管理。一般插秧规格30厘米×10-12厘米,每穴3-4苗,中等肥力种植,粒肥酌情使用,公顷施尿素150~225公斤,氮:磷:钾按2:1:1~1.5搭配,可适当降氮增施磷钾肥,并配合使用硅、镁肥。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种植。?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本申请品种是以东津稻与合江19杂交的F1为母本,以富士光为父本杂交得到F1后,再以其F1为母本,以垦鉴稻3号为父本杂交后,经连续5代系统选择育成。
?以上信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提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牡丹江30(牡)>>>RiceData==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数据库
?牡丹江30(牡)亲本来源:(♀)&&(♂)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品种类型:粳型常规水稻适种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将本文分享到:?2009年黑龙江审定,编号:黑审稻2009003特征特性:粳稻品种。主茎13片叶,株高96.2厘米左右,穗长16.2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5.2粒左右,千粒重26.7克左右。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79.7%-82.6%,整精米率64.3%-73.3%,垩白粒米率0-5.5%,垩白度0-0.4%,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6.6%-17.0%,胶稠度66.5-77.5毫米,食味品质79-87分。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3级,穗颈瘟0-1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5.4%-16.6%。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41天,需≥10℃活动积温2700℃左右。产量表现: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46.1公斤,较对照品种松粳2号增产5.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66.5公斤,较对照品种松粳2号增产8.3%。栽培技术要点:4月10-20日播种育苗,5月15-20日插秧。分蘖力较强,插秧规格30厘米×12-18厘米,每穴3-4株。水耙地前追施底肥尿素100公斤/公顷,二铵100公斤/公顷,钾肥50公斤/公顷,返青后施尿素150-200公斤/公顷,分返青肥和分蘖肥施入。注意事项:培育壮秧大苗,预防水稻立枯、青枯病,及时插秧;田间须进行预防稻瘟病;该品种生育期较长,应防止贪青晚熟,并及时收获。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插秧栽培。
?以上信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提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F优498>>>RiceData==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数据库
?F优498亲本来源:(♀)&&(♂)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湖南川农高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类型:籼型三系杂交水稻适种地区:湖南省海拔600米以下稻瘟病轻发的山丘区作中稻种植。左边有品种系谱树,单击+号可以逐步展开;如果未显示+号,可能由于网络拥挤,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将本文分享到:?2011年国家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6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江育F32A×蜀恢498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2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7天。株高111.9厘米,穗长25.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0万穗,每穗总粒数189.0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8.9克。株型适中,叶鞘、叶缘、颖尖紫色,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6.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耐热性较弱。感稻瘟病和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2%,长宽比2.8,垩白粒率21%,垩白度4.9%,胶稠度80.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5%,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7%(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608.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9%,增产点比率90.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2.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5%。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做好种子消毒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秧龄35~40天,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5万穴左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3.肥水管理:配方施肥,重底肥,早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每亩施纯氮10~12千克,氮、磷、钾合理搭配,底肥占70%,追肥占30%。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及时晒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后期忌断水过早。4. 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09年湖南审定,编号:湘审稻2009019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迟熟中籼,在我省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7天左右。株高118厘米左右,株型适中,植株整齐,茎秆粗壮,分蘖力强,繁茂性好,叶色淡绿,叶片较长,叶鞘、稃尖紫色。叶下禾,穗子大,谷中长粒形,着粒一般,落色好。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14.2万穗,每穗总粒数196.5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9克。抗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5.7,易感纹枯病;抗寒性较强,耐高温能力较强。米质:糙米率82.6%,精米率74.0%,整精米率67.5%,粒长7.0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44%,垩白度8.6%,透明度2级,碱消值5.7级,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9%,蛋白质含量7.9%。产量表现:2007年省高产组区试平均亩产615.3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6%,不显著;2008年转中熟组续试平均亩产579.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1.9%,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7.4公斤,比对照(中、迟熟对照平均产量)增产6.75%,日产量4.4公斤,比对照高0.17公斤。栽培要点:在我省作中稻栽培,4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12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35天以内,种植密度16.7厘米×23~26.5厘米,每蔸4~5苗,每亩基本苗8~10万。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用量,中期及时晒田控蘖,后期实行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保证充分灌浆结实。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审定意见:该品种达到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于我省海拔600米以下稻瘟病轻发的山丘区作中稻种植。?新品种权申请或公告信息本申请品种是以外引不育系江育F32A为母本,以恢复系蜀恢49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以上信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提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国家水稻数据中心==RiceData==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指纹数据库
便携式查询
获得品种权授权
省级以上审定
...三系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
历年省级以上审定品种
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数据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
Copyright & 2008 CNRRI.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稻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基因组数据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