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独善美,匠心里永不弃,般若经讲记匠栽培,必能力换生机什么意思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去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时间: 10:22:27 作者: 来源:佛弟子文库 查看:225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的是,还可同时享有亦是极之微妙、无比清净的身心世界。
所生活的环境叫&依报&,自己的身心叫&正报&。极乐众生,依正二报皆庄严,故其世界才叫做&极乐世界&。
如果您想知道往生的人身心世界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同样的,只要根据佛的四十八愿和净土三经之所说,便不难得其梗概:
●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
不管是谁,只要成功往生,从此便永了生死、永出三界、永脱轮回,直至成佛,绝对不会再堕落于三恶道了。
●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凡是往生的人,其身体与佛一样,都是紫磨真金色,此乃显示:生佛不二,真实平等。
●皆具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法界次第初门》曰:&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为现三十二相。&
依于佛愿,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国,不待花开,即生即得此相。
●形貌皆跟佛一样,没有美丑的差别。
如果形貌有美丑的差别,则长得美的易生傲慢,长得丑的便生自卑感,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难免发生纠纷。因此,极乐世界的人,等同一相,无有差别。
●寿命也跟佛一样,无量无边。
往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得到清虚之体,不像娑婆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变幻无常,所以,寿与佛齐。
●有宿命通。
往生的人,无不获得弥陀本愿功德威神的加持而证得种种的神通。神通的新名词叫做&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
宿命通是一种能知自、他过去世所作种种善恶的能力。阿罗汉的宿命通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的事,而往生的人,却能知道过去无量劫中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
●有天眼通。
天眼通是一种超感官的、不论粗细远近都能看见的能力。阿罗汉最多只能见三千大千世界事;往生的人却跟佛菩萨一样,能见无量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事,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有天耳通。
天耳通是一种不受远近限制能够听到一切声音的能力。往生的人,不但普闻十方世界的音声,且能听到十方诸佛说法。
●有他心通。
他心通是一种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清楚知道十方世界众生之心想。
●有神足通。
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证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种具有飞行、分身、速到、变化自在的能力。往生的人,都能够在一想念间同时到达十方无量世界,想到那里,立刻就到那里。有了这种神足通,想遨游太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遍供诸佛。
极乐众生,因有神足通,故能于极短之时间内,到达十方无量佛国去遍供十方无量诸佛。此亦显示极乐众生,个个超越时空,他们可以一念之间遍及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或普度众生,是化身去,自己仍在极乐世界,听经修道。
●远离分别,诸根寂静。
分别者,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此乃妄心所生的妄想。往生的人,获得弥陀威神的加持,远离妄想分别执著,了达&真如即万法,万法即真如&的诸法实相。
诸根者,指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凡夫的六根,常入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往生的人,六根已不入六尘,所以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寂静者,杜绝烦恼叫做&寂&,脱离痛苦叫做&静&。换句话说,没有了心理上的烦恼,也没有了生理上的痛苦,叫做&寂静&。往生的人,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经没有了痛苦,这种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
●定成正觉,证大涅槃。
定成正觉,就是一定成佛的意思。大涅槃,是指证得大乘的涅槃。大乘的涅槃具有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小乘则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一德而已,故释迦佛说小乘涅槃如中途站,不是究竟之目标。
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定成正觉愿&。净空长老说:&此愿等于阿弥陀佛为我们授记,也是阿弥陀佛给与我们的成佛保证书&。
●女身转男。
可以由女身转为男身。善导大师解释说:&乃由弥陀本愿力故,女人称佛名号,正命终时,即转女身,得成男子,弥陀接手,菩萨投身,坐宝莲上,随佛往生。&
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积一大阿僧祇劫的勤修,始渐离女身而为男身。可见女转男身,实非易事。今只须执持弥陀名号,便能蒙佛本愿加持,转女成男,往生极乐,如此殊胜机缘,岂可错过?
●莲花化生。
往生极乐的人,都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
●住正定聚。
正定聚,乃三聚之一。聚是聚类的意思,一切众生分为三类,叫做&三聚&。必定证悟的一类,叫&正定聚&;毕竟不证悟的一类,叫&邪定聚&;介于上二类之间,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的一类,叫&不定聚&。
往生的人,皆住于正定之聚,必定成佛。
●远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热恼者,身热心恼。往生的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
清凉者,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往生的人,入于极乐世界的大清凉池(喻大涅槃)中,故皆心得清凉。
漏者,烦恼的别名,漏尽比丘即烦恼断尽的比丘,指阿罗汉。因阿罗汉已断尽见思惑,于诸世法,不执不著,虽受快乐而心不染著。&犹如漏尽比丘&,就是形容极乐众生心地清净,虽受快乐而不染著。
●不贪计身。
贪计身,即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我而贪著计较,亦即我执。凡夫妄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著计较,处处为我著想,顺者生爱,逆则生嗔,以致造业受轮回。往生的人,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已断我执,我的念头不会再生起来,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泯。
●得金刚那罗延身。
金刚者,即金刚石,至坚至利,可破一切,一切不可破它。
那罗延者,天上之大力士那罗延神,其力大无比。
这是形容往生的人,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大如那罗延,等同如来之金刚不坏身。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光是智慧的象征,显示他已成就一切智慧(指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智)。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诸佛菩萨说法的辩才叫做&四无碍辩&,或&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
●善说诸法秘要。
秘者奥秘,要者精要。往生的人,因有智慧和辩才,故能善巧演说一切佛法之奥秘和精要。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者,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后身等觉菩萨的别号。凡是往生的人,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教化随意。
往生的人,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有的菩萨,欲返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他便能蒙佛愿力加持,再回娑婆,救度众生,来去自如。
●衣食自至。
往生的人,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缝,乃至一切用具,莫不称心如意。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在凡圣同居土的带业往生者,因多生多劫饮食的习气未忘,故有此种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寂光),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又极乐众生的吃相与此界不同,一嗅即饱,故无大小便溺,弄脏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
●应念受供。
众所周知,若论修福,供佛第一。往生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普令十方诸佛,应念受供。这种八地菩萨才有的功夫,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证离生法。
往生的人,皆证得永离六道轮回生死之法,即使随缘示现于三界六道之中度众生,也不会再有生死轮回这一回事了。
●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能时刻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等觉菩萨在一处,讨教佛法,修行佛法,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圆证三不退。
菩萨修行,要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
极乐众生得不退的原因有五:一、佛力加被。佛四十八愿中最后一愿说:&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往生的人,因有佛力加被,故有能力不退转。二、佛光常照。往生的人,佛放光明,摄受其人,如日月照著暗途,不堕坑堑,故能不退转。三、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六尘均能说法,皆说苦空无常无我,时常熏习,故能不退转。四、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邪魔,内无烦恼,故能不退转。五、寿命永劫,极乐众生,寿与佛齐,可长期修,譬如远行,寿命长便无顾虑,终有到达目的地之一日,故能不退转。
●圆净四土。
一切佛国,皆有四土,即一、凡圣同居土,为未断见思惑之凡夫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现身说法之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辟支佛和还未证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三、实报庄严土,为佛的报身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地上菩萨,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四、常寂光土,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无明一共有四十二品,统统断尽,即生此土。
其他诸佛世界,四土隔离,唯独极乐世界,四土圆融。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可见往生的人,一到西方,即能同时享受四土的境界,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综上所述,往生的人,依正二报,无尽庄严,若欲细说,穷劫难尽。
极乐众生依正皆庄严,在&事&上讲,那是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才能样样皆美好、微妙;在&理&上说,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未往生前,因妄想分别执著而迷失了,往生之后,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即逐渐恢复过来。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一连说了五句&何期&,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他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如此的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生灭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自己圆满具足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动摇的!没有想到自性自能生出万法来!
近代的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曾经解释此五句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
由此可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正是人人本具之佛性的&全体大用&,亦即由自性本体中所显露出来的大作用。
这样的大作用,一般人要像六祖大师一样,要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证得;而我们只要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立刻就能享有,那是何等便宜的事啊!
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便宜事,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极力的劝导其国众生快点去极乐国;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也无任欢迎十方众生快一点到来。由此可见,十方诸佛的心思是一样的,即希望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学佛的人,命由我立------宣化上人开示
学佛的人,命由我立------宣化上人开示
现在要改变我们的命运,必须多做功德事。
------宣化上人 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开示
在世界上有很多问题,你认为是好的,可是在这里头也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现在你认为是很快乐,将来可能会受痛苦。要想避开这些烦恼,莫如守中道,中道既不太过,也没有不及;没有烦恼,没有快乐。在《中庸》上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太过,不要迷惑,不要颠倒。你要认清楚,黑的是黑,白的是白,善的是善,恶的是恶,把它分析得明明了了,就不会做善恶夹杂的事。
我们一生所遭所遇,都是往昔业力所造成的,现在要改变我们的命运,必须多做功德事。所谓「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就是这个道理。学佛法的人,一定要对因果报应认识清楚,不可以随便造恶业,种恶因,更不可以错因果,要十分谨慎。否则等到受果报时,则悔之晚矣!
任何一种佛法,只要有人做到这八个字,没有不成功的。【南怀瑾】
此段开示是南怀瑾老师在讲解药师经时的开示。与印光大师的开示&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十分一致。&&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任何一种佛法,只要有人做到这八个字,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只念一个佛的名号,只要至心受持就有如此大的功德。&什么叫至心?至心等于四书孟子的尽心篇的题目一样,什么叫尽心?就是说,最诚恳的心达到了极点。这么解释,大家了不了解?如果讲经说法,讲教理,就要这样解释,最诚恳的心达到最高点,就叫至心。怎么叫最尽心呢?你形容形容看,你说我了解,你当然了解,我讲的中国话,你也是中国人,那还听不懂啊?什么叫最尽心?譬如我们讲最诚恳,什么叫最诚恳?了解不了解?说我对你非常诚恳,是啊!不诚恳不是至心,至心就是诚恳,就是中庸所讲的诚。儒家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现在青年没看过四书,总听过吧!怎么样叫作诚恳的诚呢?中庸上四个字:&至诚无息&,不休息的息。怎么叫至诚无息?学者注解来注解去,正如一些佛经也是注过来注过去。你懂了?我断定你们不懂。&问题在那里?什么是至心?讲一件坏事,人到最伤心处,没有眼泪,哭不出来了,也没有妄想、杂念,傻了。那个时候,人等于无念,没有念头,空白了,那是伤心透顶的至心。又如我们拜佛,有如真佛、活佛在这里,乃至我们合掌或不合掌,在佛像面前一站,这一站就如佛在目前,再也没有第二个心思,也没有杂念妄想,都空了,这叫至心。&你怎么会懂呢?你都没有经验过,你伤心也役有到不掉泪的程度。高兴到了极点,七情六欲达到极点,人就无念了,懂了吧!这叫至心,也叫真诚。你说我拿一支香拜下去,菩萨啊!佛啊!我求忏悔啊!痛哭流涕啊!痛哭流涕也是心,心在动念。这一念真忏悔下去,连我都没有了,都忘记了。&譬如我们做了一件犯罪的事,要拖出去枪毙,到了法场,连路都走不动了,两只脚是不是踩在地上也不知道,因为晓得下一秒钟,&碰&这么一下,就没了,就不在这个世间了。那个时候不是至心,是吓昏了。反过来看正面,至心真诚,一念真诚忏悔,不管你信那一种宗教,尤其在佛前面一站,什么杂念都没有,非常诚恳,诚恳到连自己有没有拜下去都不知道了,那已经是大拜了,这样叫至心。特别注意啊!大家天天礼佛、拜佛、念佛,有没有至心呢?至心就是尽心,就是诚恳到极点的诚,所以中庸叫&至诚无息&。&那么,中国文化常常有一句话:&心香一瓣&,这是真正心的香了。你说烧一炷香,那是烧香,还是物质的。这个时候是心香一瓣,我们甚至看到古人诚恳到极点,手边没有香,看到佛,地上抓一把泥巴、沙子,在菩萨面前一放、在祖宗面前一放,就代表了这个香,那是真的,那比你花一万块钱买来的香还要珍贵,因为他至心诚恳。而你却不一定是诚心,而且心里还在想,你看我,买这么贵的香来供佛!好像佛欠了你似的,还要加上利息,好像佛欠你一万二,非得好好保佑你不可,那已经糟糕透了。所以说,一个人至心接受,并且&持&,什么叫持?修持修持,持就是保持这个心境,也就是中庸所讲&至诚无息&,不息就是持,行住坐卧永远保持清净的心境,这才是正信。&如果来拜佛,烧了一炷香,供养了两根香蕉,保佑太太好、先生好、全家都好,买彩券要中奖,买股票也要发财,样样都好,反正好的都是我的,那是功利心,两根香蕉最后还吃到肚子里去。这是不对的!至心是至诚无息,心香一瓣。&不生疑惑 &不生疑惑&也很难。任何一个宗教徒,不管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或什么教,乃至我们在座的佛教徒,问问自己良心,当你作早晚课,当你念佛时,你心中真的相信佛吗?据我所知,没有,十个里面找不出半个。往往一边念佛,一边在打妄想,甚至就在疑悔:唉呀!刚才都在打妄想,糟糕了,佛都白念了。唉呀!不对,这样念下来恐怕没有用吧?都是这样的心理,对不对?所以,贪嗔痴慢疑,疑,怀疑,悔,后悔,疑悔是众生通常的心理,没有办法!不疑不悔才是正信。我们看到很多学佛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两天精进得不得了,这下子我从此不悔了;过几天,又是乱七八糟,烦恼一大堆,又在疑悔中,永远在那里轮回。&因此,只要这八个字做得到,&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今生或来生,决不堕恶趣。所谓恶趣就是畜牲、地狱、饿鬼这下三道。如果有人至心受持,不生疑惑,还堕落到下三道的,&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任何佛法,任何修持,都在这八个字:&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佛又说: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佛告诉阿难,上面所讲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实际上,一切经典、一切佛法都是多余的话,只要一门深入,念佛也好,乃至以前不信佛,只要心净,随时清净无念,他已经到了,他当然不需要佛,因为他就在佛的境界里,这个道理是一切佛最深、最秘密的行愿法门。所以佛叫一声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深密的道理就在这里。&难可信解&,一般人很难相信,为什么不能相信呢?因为他理解不到,所以难可信解。&&&
为南怀瑾先生祈福号召书
20日,太湖大学堂发布消息称&懷師數十年來為法忘軀,近來四大違和,現正住於禪定&&&。很多师兄昨天看到那个&南老师病危&的消息都很心痛,甚至悲伤、忍不住痛哭。我想,昨天一定有很多的师兄,用不同的方式为南师祈祷、为南师祝福。
是南师为我们种下了菩提的种子,栽培了菩提的萌芽。可以说,没有南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今生若不遇南师,恐将昏昏了残生。
故,今号召:于21日至27日,每晚21时起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部,回向给南怀瑾先生,愿南怀瑾先生四大调和、法体安康、身心安乐、长久住世!
(暂没有《药师经》法本的师兄,可以称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或&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或其他经咒都可。让我们积小流而成江海,拧成一股绳,万众一心,发出宏愿,请佛住世!!!)
我们与南师,虽无一面之缘,但有亿劫之恩。
恳请、跪请各位师兄参与进来,一日、二日&&七日都可以!
请广为转发、转帖!
为什么善良的人一生痛苦、磨难很多(非常值得一看)
&&&&&&& 为什么善良的人一生痛苦、磨难很多
&&&&& 我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
  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所以,根据这个道理,既然你还经常感到痛苦,说明你内心还有恶存在,还不是纯粹的善人。而那些你认为是&恶人&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恶人。一个人能快乐地活着,至少说明这个人还不是纯粹的恶人。&
&&&&& 我不服气地说:&我怎么会是一个恶人呢?我一向心地很善良的!&
&&&&&&师父说:&内心无恶则无苦,你既然内心有痛苦,说明你的内心就有恶存在。请你将你的痛苦略说一二,我来告诉你,你内心存在着哪些恶!&
&&&&& 我说:&我的痛苦很多!我有时感到自己的工资收入很低,住房也不够宽敞,经常有&生存危机感&,因此心里常常感到不痛快,并希望尽快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居然也能腰缠万贯,我感到不服气;像我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每月就这么一点收入,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的家人有时不听我的劝告,我感到不舒服&&&就这样,我向师父述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痛苦。
&&&&& 师父点点头,不停地微笑,而且笑得更加慈祥,他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你目前的收入足够可以养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们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会流落街头,只是面积小了一点而已,你完全可以不必要为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为你内心对金钱和住房有贪求心,所以就有苦。这种贪求心就是恶心,如果你已经将内心的这种贪求恶心去除了,你就根本不会因为这些而痛苦。&
&&&&& &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文化的人发财了,你感到不服气,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种恶心;你认为自己有了文化,就应该有高的收入,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恶心;认为有文化就应当有高收入,这是愚痴心,因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因,前世布施才是今世有钱的原因。愚痴心也是一种恶心!&
&&&&& &你的家人不听你的劝告,你感到不舒服,这是没有包容心。虽然是你的家人,他们却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什么非要强求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会心量狭隘,心量狭隘也是一种恶心!&
&&&&&&师父继续微笑着说:&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痴心也好,心量狭隘也好,这些都是恶心。因为你的内心存在着这些恶,所有你就有和这些恶相对应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将内心的这些恶彻底去除,那么你的那些痛苦也会烟消云散。&
&&&&& &要用快乐和满足的心态看待你的收入和住房!你应当想想你根本不会饿死和冻死,而那些富人虽然也有钱,其实也只是没有饿死和冻死。你应当看到,人是否快乐,不取决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用乐观、安详和勤勉的生活态度来代替原来的贪求心,你的心就会渐渐快乐起来。 &&&
&&&&& &社会上没有文化的人发了财,你应当为他们高兴才对,要希望他们能够具有更多的财富、拥有更多的安乐才对。别人得到,要像自己得到一样开心;别人失去,要像自己失去一样难过。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善人!而你现在的心是别人的财富和安乐超过自己就不高兴,这是嫉妒心,嫉妒心是一种很恶的心,要坚决去除!要用随喜心代替嫉妒心!&
&&&&& &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超过别人,就自以为了不起,这是傲慢心。常言说&傲慢高山,不生德水&,人一旦有了傲慢就会对自己的不足熟视无睹,因此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内心的种种恶,从而改过迁善。所以,傲慢者自己堵塞了自己的进步之门。此外,傲慢者常常会有失落感,渐渐会有自卑感。一个人只有从自己内心深处培养起虚怀若谷的胸怀,心甘情愿地永远将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内心才会感到充实和安乐。&
&&&& &&前世布施才是今世富裕的真正原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凡夫不识因果,将&种瓜&认为是&得豆&的因,将&种豆&认作是&得瓜&的因,这是愚昧的表现。一个人只有勤学佛法的智慧,真正懂得万事万物的因因果果,才能内心明亮,知道如何取舍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唯其如此,才能从光明走向光明,从安乐走向安乐。&
&&&&& &虚空能够包容一切,所以广大无边、融通自在;大地能够承载一切,所以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随随便便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要生起强求心,要随缘自在!永远用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却不要贪图或强求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能够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这个人怎么会有痛苦呢?&
&&&&& &师父说完这些话,继续用慈悲而柔和的眼光看着我。我久久无言,两行热泪从我的眼中流出。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善良的人,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一个恶人!因为我内心有种种恶,所以我才有种种苦。如果我的内心无恶,我怎么会有苦呢?感谢师父,要不是师父的教导,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内心的恶!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够不离善法,速疾断除一切内心的恶!&&
凶吉祸福的原因
&  (一)十来偈佛经上有一首偈描述人们今生十种现象的由来,这首偈叫做&十来偈&:  1.端正者忍辱中来。  2.贫穷者悭贪中来。  3.高位者恭敬中来。  4.下贱者骄慢中来。  5.音哑者诽谤中来。  6.盲聋者不信中来。  7.长寿者慈悲中来。  8.短命者杀生中来。  9.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  10.诸根具足者持戒中业。(注见罪福报应经)  △儒家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有些类似佛家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不行仁义礼智信,就是破戒。  (二)短命的十种原因  1.自己亲身杀害动物。  2.劝别人杀害动物。  3.称赞别人杀害动物的技巧高明。  4.看见别人杀害动物心里高兴。  5.希望我们所怨恨的人早日死亡。  6.看见所怨恨的人死了以后,心生欢喜。  7.破坏动物的窝穴。  8.教导别人破坏动物的窝穴。  9.捐钱建立神庙,然后杀害动物去祭祀。  10.爱好斗争,并且教别人互相残杀。  (三)长寿的十种原因:  1.自己不杀害任何动物。  2.劝导别人不要杀害动物。  3.看见不杀害动物的人,加以称赞。(赞扬不杀生的好处)  4.看见别人不杀害动物,心生欢喜。  5.看见别人杀害的动物,设法加以救济或赦免。  6.看见他人害怕死亡,加以安慰,使他身心平安。  7.看见别人心里有恐惧,设法使他不再恐惧。  8.看见别人或动物有病痛,产生同情心。  9.看见别人遇到急难,就想加以帮忙。  10.施舍食物给其他众生。  △我们把小动物关在笼子里,以食物喂它,来生虽然可能使寿命长一点,但是来生也会因为束缚动物而自己不得自由。这实在不划算!你可以把食物放在室外,让小鸟自己来吃,不要把小鸟关在笼子昊喂它。不要用绳子去绑动物的脖子或四肢:请诸君要明白这个道理啊!  (四)多病的十种原因  1.喜欢打人、虐待动物。  △当老师或为人父母的人,如果为了学生或儿女变好,本着爱心去惩罚学生或子女,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但如以愤怒心打学生则来生多病。  2.劝别人虐待动物、打动物。  3.看见别人虐待动物加以称赞。  4.看见别人打骂动物心生欢喜。  5.恼乱父母,使父母心里忧愁。  6.扰乱圣人或贤人。  7.看见所恨怨的人生病,心里高兴。  8.看见仇人病痛好了,心里很不高兴。  9.所怨恨的人生了重病,你却送他假药或与治病不相干的药。  10.上次所吃的食物还没消化,就又再吃。  △今生身上长恶疮,乃是因为前世鞭打众生。  △今生胆子太小,乃是因为前生常以恐惧的东西吓人。  △今生常入冤狱,乃是因为前生把动物关在笼子里。  (五)少病的十种原因:  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动物。  3.看见别人不打人、不虐待动物,就加以称赞。(赞扬不打人、不虐待动物的好处)  4.看见别人或动物不相殴打,心生欢喜。  5.侍奉父母和病人。  6.知道病人有病痛,勤加服侍照料。  7.见仇人病痛解除,心生欢喜。  8.布施良药给生病的众生,并且劝别人也布施良药。  9.对于生病和痛苦的人,起怜悯心。  10.节制饮食,不吃得过饱。  (六)丑陋的十种原因:  1.容易愤怒,喜欢生气。  2.常怀嫌恶与憎恨心。  3.欺诳别人。  4.扰乱众生,使众生心生烦恼。  5.不敬爱父母兄长。  6.不恭敬圣贤。  7.侵夺圣贤维生的东西和田地。  8.把佛塔、佛寺里的明灯弄灭。  9.看见丑陋的人.加以轻视、挖苦或讥笑。  10.习惯干损人利已的事情。  (七)端正的十种原因:  1.不生气、不愤怒。  2.施舍衣物给别人。  3.敬爱父母尊长。  4.尊重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5.常粉刷装饰寺庙佛塔。  6.用清净的泥土或涂料粉刷房屋堂宇。  7.把寺院附近难走的路弄平。  8.洒扫佛塔。  9.恭敬丑陋的人,不加以轻视或讥笑。  10.看见相貌端正的人,知道是前世修福所导致的结果。  (八)人缘差(威望小)的十种原因  1.对于众生起嫉妒心。  2.看见别人获得好处,心生恼热。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心生庆幸。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起嫉妒心和厌恶心。  5.看见别人名誉减损,心生欢喜。  6.退失道心,毁灭佛像。  7.对于父母和圣贤,不尽心奉侍。  8.劝别人做不得人缘的事情。  9.阻碍别人修行广得善缘的事情。  10.轻视或讥笑人缘不好或威望较差的人。  (九)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高兴。  5.看见别人名誉减损,心里难过,并且想帮助他。  6.发大道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  7.尽心恭敬奉侍父母和圣贤。  8.劝别人做广得善缘的事情。  9.劝别人修行广得善缘的事情。  10.看见人缘差的,不加以轻视或讥笑。  △看见别人心生欢喜,则来世别人也会喜欢看见你!  (十)出生卑贱的十种原因:  1.不知恭敬父亲。  2.不知恭敬母亲。  3.不知恭敬出家 学佛的人。  4.不知恭敬修行清净的人。  5.不恭敬老师、朋友或尊长。  6.不尽心奉请、迎接、供养师长。  7.看见师长来,不起立恭迎,请他坐上座。  8.不遵行父母的教诲。9.不接受圣贤的教诲。  10.轻视或讥笑出生卑贱的人。  △今生常被驱使劳役,乃是前生负债不还。(安土全书)  (十一)出生高尚的十种原因:  1.恭敬父亲。  2.恭敬母亲。  3.恭敬出家学佛的人。  4.恭敬修行清净的人。  5.恭敬爱护长辈。  6.奉侍迎请师长。  7.见到尊长来,起立恭迎,请他坐上座。  8.恭敬的接受父母的教诲。  9.尊敬圣贤,并接受他人的教诲。  10.不轻视或嘲笑出生卑贱的人。  (十二)贫苦的十种原因:  1.亲自窃盗他人财物。  2.教别人偷盗。  3.看见别人偷盗,加以称赞。  4.看见别人偷盗,心生欢喜。  5.侵犯或剥夺圣贤维生的物品。  6.减少或撤走父母的维生物品。  7.看见别人得利益,心里不高兴。  8.阻碍别人得到利益,或加以留难。  9.看见别人施舍,不产生随喜心。  10.看见饥荒,不产生怜愍心,反而幸灾乐祸。  △遇见能源危机,不生怜愍心,而认为对自己行业有益,也是过失。  △天道循环最为真,谁人常富更常贫。今朝受饥吞饥者,半是当年悭吝人。  (十三)富足的十种原因:  1.自己偷盗别人的财物。(别人没有允许,就取走别人的一针一线,就是偷盗。)  2.劝别人不要偷盗。  3.称赞不偷盗的好处。  4.看见别人不偷盗,心生欢喜。  5.尽心侍奉父母,不使所用匮乏。  6.供给圣贤或尊长,一切所需物品。  7.看见别人得到利益,心里高兴。  8.看见别人追求利益,设法帮助他达到目标。  9.看见爱好施舍的人,心生欢喜。  10.遇见饥荒,心里产生怜愍心,并且设法救济。(在电影或电视看见饥荒,也应生怜愍心,否则有微小的过失和烦恼)。  (十四)见解不正确的十种原因:  1.不请教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2.阐扬妨害别人或其他动物的理论或方法。  3.不能接受或奉行真理和善法。  4.称赞不一定的事物以为一定。  5.吝啬说法或教导别人。  6.亲近不信三世因果的知识份子。  7.远离正信的佛教徒。  8.称赞邪知邪见的行为。  9.舍弃正确的智慧的见解。  10.轻视或讥笑愚痴和邪恶的人。  (十五)见解正确的十种原因:  1.请教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2.阐扬行善的方法与好处。  3.听闻、修持、弘扬、维护正确的教法。  4.称赞亘古不变的真理。  5.乐于演说真理的要点和修行的方法。  6.亲近真正有智慧、相信三世因果的人。  7.遵守护持正确的佛教。  8.精勤用功,博学多闻。  9.远离愚痴和邪恶的人。  △初学的人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成就的人才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10.不轻视、讥笑愚痴邪恶的人。  (十六)地狱的十种原因:  1.做最恶毒的行为。  2.讲最恶毒的言语。  3.起最恶毒的心念。  4.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善恶轮回和因果业报,它不过是劝人为善所编出来的谎言罢了  5.认为人死后还是出生为人,畜牲还是为畜,做好做坏还不是一样。  6.认为今生受苦和享福完全出于自然或神的安排,并非由于过去世的善恶业。  7.否定&行善得乐,为恶得苦&的因果律,胡作非为。  8.凡是自己知识所不能知道的都不相信。  9.执着世间或众生是有始或有终、是常或无常,是有边或没有边等偏见。  10.不知报恩。  (十七)畜生的十种原因:  1.做中等恶毒的行为。  2.讲中等恶毒的语言。  3.起中等恶毒的意念。  4.因贪心而做出罪恶的事情。  5.因憎恨而做出邪恶的事情。  6.因愚痴而做出罪恶的事情。  7.毁骂众生。  8.恼害众生。  9.施舍不清净的东西。  10.邪淫:淫人妻女、同性恋、手淫、非时非处与已妻行淫。  (十八)饿鬼的十种原因:  1.做轻等的恶行。  2.说轻等的恶语。  3.起轻等的恶念。  4.无理和过分念求财物享爱。  5.因贪与人发生口角、打斗、诉讼。  6.嫉妒。  7.诽谤三世因果。  8.贪爱金钱、洋房、轿车等财物。  9.有病在身,又因饥饿而死。  10.热死和渴死。  (十九)阿修罗的十种原因:  △阿修罗,是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无端&或&容貌丑陋&。他住天上、海中或山上。性情傲慢,脾气暴躁,好打斗争胜。  1.做微恶的行为。  2.说微恶的语言。  3.起微恶的意念。  4.骄慢&仗恃自己的才能、学问、财富等比别人强,而生骄傲。  5.我慢&执着身体、感受、妄念是我而生骄傲。  6.增上慢&还没有神通智慧,说自己已经有了。还没有断烦恼说自己已经断了。  7.大慢&对于学问才能和我差不多的人,我却以为我比他强得多。(自高自大)。  8.邪慢&做了坏事,依恃恶势力,期压他人。  9.慢慢&某人比自己高明,却反说自己比某人高明。  10.把所修行的善,回向阿修罗,希望自己死后成阿修罗。  (二十)人的五种原因:  1.不杀害动物。  2.不偷盗。  3.不邪淫。  4.不妄语。  5.不饮酒。  (二一)天的十种原因:  1.更严格地奉行不杀生。  2.更严格地奉行不偷盗。  3.更严格地奉行不邪淫。  4.更严格地奉行不妄语。  5.不绮语(不讲华丽而没有意义的话)。  6.不两舌(不挑拨离间)。  7.不恶口(不讲粗鲁的话)。  8.不贪取。  9.不憎恨。  10.不邪见(深信三世因果)。  △修十善可以升&欲界天&(有男女欲望的神仙界)。如果修行着相的十善,再加上修行禅定,则可以往升&色界天&(欲望更少但仍有形体的神仙界)。修&四空定&(定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定)则可升&无色界天&(没有形体的神仙界)。神仙的智慧虽比人高,但仍都有烦恼。修行执我相的善,最多只能住生天上。如果想要超越天界,进入没有烦恼的完美境界,则必须修&净业&&行善不可执着我相和善相。  九、恶可致凶华严经的十地和中记载:&一切恶以十恶为根本,造了十恶,来世不但会坠入地狱、畜牲、饿鬼等三恶道,而且万一再投生到人间,还会产生两种可怕的报应:  1.杀生:短命多病  2.偷盗:贫穷和别人共用财物,使用财物不能自由自在  3.邪淫:妻子不忠贞不善良得不如意的眷属(亲人常和你作对)  4.妄语:常被人诽谤常被人欺骗  5.绮语:讲话没人接受说话不清楚  6.两舌:亲朋好友背离家人亲族恶弊  7.恶口:常听到不好听的声音常发生诉讼争论  8.贪爱:心不知足所求匮乏(或多欲无厌)  9.憎恨:常被人苛责缺点、谈论是非常被别人烦恼或伤害  10.愚痴:生在没有智慧的家庭心地谄曲而不光明磊落  业报差别经上也叙述了众生的十恶业能产生如下的凶报:  1.杀生:能使大地咸卤,药草无力。  2.偷盗:能感现霜雹、蝗虫等现象,使世界闹饥荒。  3.邪淫:能感现恶风大雨,以及各种尘埃。  4.妄语:能使许多事物变得臭秽。  5.两舌:能使大地感现高低不平。  6.恶口:能造成瓦石沙砾,粗糙难看的东西。  7.绮语:使草木稠密,枝条长棘。  8.贪爱:使农作物的果实又细又小。  9.憎恨:能使一切树木的果实又苦又涩。  10.愚痴或邪见:使一切农作物不会开花结果,收获量很微小。  地藏经中的&阎浮众生业感品&也举了一些做恶会得凶报的例子:  杀生:遭殃短命。偷盗:贫穷、受苦。  邪淫:来生变雀鸽鸳鸯等禽兽。  恶口:家庭不和,时常和亲属争吵。  诽谤:口才不好,嘴里长恶疮。  憎恨:丑陋残废。  悭吝:所求的东西无法得到。  饮食无度:来生饥渴,而且咽喉出毛病。  爱好打猎:因受惊疯狂而丧失生命。  悖逆父母:遭到天灾地变。  焚烧山林:疯狂迷惑而惨死。  虐待子女:来生常受鞭挞。  网捕鸟兽:来生骨肉分离。  △钓鱼、网鱼的人来生也会遭到父母兄弟妻子离散的报应。  贡高我慢:出生卑贱,受人驱使。  无端毁坏财物或暴殄天物:所求的东西缺乏,不能如意。  不信三世因果等邪见:诞生在文化边落(没有佛法)的偏僻地区。  陈希夷心相篇说:性情偏激的人:恐遭奇祸。言多反覆:没有好友可以依靠。转眼无情:贫苦、寒酸、夭折。轻口出违言:寿命短折。忘恩而思小怨:科第难成。偷斤减两:子孙很难成大人。利已损人&儿孙多悖逆。使别人难堪:意外丧身,又害了子女。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又损寿。小有富贵则生傲慢:准有刑灾。假公济私&纵使有荣华富贵,儿孙也没办法享用。有才能而吝啬教导别人:自己没有成就,子女也一无所成。妒忌别人,争胜图利&到头来还是输人一等。乐极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到了老年,还是老奸巨滑。爱好称赞自己的长处:功名很难有所成就。喜欢谈论别人的缺点:身心性命容易受伤害。责备别人重而责备自己轻:别人不与他共谋同事。爱好跟别人竞争:前程有限。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分是非:知交断绝。少年飞扬浮动:寿命难长。刚愎自用、行险侥幸、走头无路。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短折亡身。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凶灾恶死。色欲空虚:暴疾而没。肥甘凝腻:毒疮而终。性情孤洁:老后无嗣。心地欺瞒:盛年丧子。暗里伤人:无子。苛剥民财:多遭火盗。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觉海之舟】之二(萬惡淫為首 百善孝為先)
佛谈人身有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曰,何者是病?  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  2、邪妄诌曲是病  3、言语伤人是病  4、贪爱色欲是病  5、杀害众生是病  6、不敬父母是病  7、作恶不悔是病  8、愚痴颠倒是病  9、侵占他人是病  10、好觅人过是病  11、无惭无悔是病  12、孤高骄傲是病  佛谈十二种药能治十二种病  阿难问佛,其病如何得治,世尊答言:  1、慈悲喜舍是药  2、谦让作小是药  3、赞叹大乘是药  4、有恶能改是药  5、敬上念下是药  6、毁骂不动是药  7、敬上念下是药  8、爱念他人是药  9、敬老怜贫是药  10、低声软语是药  11、具足正见是药  12、誓度众生是药
不要在起心动念中折自己的福报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做义工等等。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
也许有的人不断地修福,经常去印经或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者病不见轻,贫穷者依然贫穷,所求者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
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的实在是大有人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真正去观察到!&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的不好呢?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
在路边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认为他在假装残疾,在行骗;或给他钱的时候。自己有一种看不起他,可怜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我们知不知道呢?&
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了。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的。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
其实,惜福比造福更可贵。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白己更加地堕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
所以,要让自己幸福一些,还要注意,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
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或者,离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了,心里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样,稍有安慰。又或者,时常说一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
& & 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 & 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有此心,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福报,量大福就大。&
& & 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
& & 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地指责与辱骂,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与此同时,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 & 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 & 有钱不是幸福,好多财富丰厚的人,心灵并不快乐,仍旧在痛苦中。如果,自己的心恶行善,或者心善行恶,苦心积的福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
& & 不是菩萨不保佑你,而是你把菩萨给你的又丢掉了。&
& &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末法修持净土法门易得解脱 [分享]
末法修持净土法门易得解脱 [分享]
  释尊在世,谈到末法众生修道多魔障,不能成就,只有念佛能得解脱。《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得度生死。&释尊未入灭之前,劝其父专心念佛求生西方。又为度韦提希夫人,以其神通妙力,显示十方诸佛刹土于其前,韦提希夫人最终选定极乐世界为归宿。由此可知,极乐世界是最殊胜最壮严之佛土了。一切经典,谈所修证,归根到底还是极乐世界。如《华严经》,是经中之王,但最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十方诸菩萨皆归宿极乐,如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正如《阿弥陀经》云:&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干大千世界,称赞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此句如来是指极乐教主。念佛法门是一个用功少而收效快之法门,极简单易行。此法门三根普被,圣凡齐摄。众生根器干差万别,如释尊说《华严经》,华严会上专接上上根人,舍利弗,目犍连在此法会上如盲似聋,况是下于此者乎?故云:下根绝分。而持名念佛法门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彻上文殊,普贤菩萨,彻下五逆十恶.临终遇善友叫其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国。此是世尊大悲故,挽救末法众生方便权巧所说的特别法门。所以我选定净土法门,作为自己修行的指南针。若能但念阿弥陀佛,上至尽形寿,下至十念成就。常言.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修行难易略有十种,以下作比较。  娑婆十难:(一)不常值佛;(二)不闻说法;(三)恶友牵缠;(四)群魔恼乱;(五)轮回不息;(六)难逃恶趣;(七)尘缘障道;(八)寿命短促;(九)修行退失;(十)主劫难成。此是娑婆世界之苦,修道难以成办。净土修行十易:(一)常得见佛;(二)常闻法音;(三)圣贤会集;(四)远离魔事;(五)永离恶道;(六)不受轮回;(七)胜缘助道;(八)寿命无量;(九)入定聚;(十)一生行满。此是净土修持佛法之乐,修道极易成就,究竟成佛。所以得暇满人身,务必念佛求生西方,勿令空过,造业受堕。  若人散乱心念佛,喊破喉咙亦枉然。念佛必具备信愿行三资粮。此犹如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之舟,又如三足之鼎,缺一不可。若离之,谈何往生。弥陀净土如何殊胜壮严,以及种种快乐,上已略述。若要求生,首先必须起信。经云:&佛法如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信自本体与弥陀无异,只有迷悟之别;其次是发愿,《劝发菩提心文》云:&心发则佛道堪成,愿立则众生可度。&所以要以生死心切,立愿是当务之急,发菩提心,发四弘誓愿,一向专念,求生净土。《弥陀要解》中谈到得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晶位之高下,在于行持之深浅。可见,藕益大师把信愿行三资粮在毛弥陀要解》中作为流通分不无道理。  《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观经》中谈及三福作为修行求生净土之助道之缘。所谓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持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咸仪;三者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精进不退。《法华经》云:&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所以念佛必须广修六度万行。以三十七道晶作为助道之缘,发愿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八大人觉经》云;&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此是我们应该修学行持的。  佛法中.说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方可了生脱死。而阿弥陀佛能出一切法,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法都是从自性中流出,而又回归自性。经中不是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说吗?迷为众生,觉者是佛,只在一念之差,所谓一念具足二千性相,百界千如。释尊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心病。偈云;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阿弥陀佛如问伽陀药,能医众生一切心病。阿弥陀佛,无上医王,巍巍金相放毫光。所以只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恳切至诚念佛,是有希冀离苦得乐的。  阿弥陀为何能出一切法呢?而一切法又归于阿弥陀呢?假若能一心念阿弥陀佛,没有其他邪念,更不可为非作歹,即能持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烦恼苦,证菩提乐。所以戒是三学之限本。而三学与六度关系密切,正如《广论》云:&戒学自性即是戒定,此要有施,不顾资财乃能正受,具戒资粮,既正受已,由他骂不报骂等忍守护,忍是眷属,静虑心学般若慧学,精进偏通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如云:&依三学增上,佛说六度,初学摄前三,后二摄后二,一通三分摄。&所以修三学无精进必退堕,精进心容易发,长远心难成,否则,将枉费心机,念佛颇难达到一心不乱,怎么能了生脱死呢?其实,阿弥陀无所不包,世出世间法。  阿弥陀华言是:一者无量寿,表福德;二者无量光,表智慧,所以说念阿弥陀佛是福慧双修,行解并进。又阿弥陀表一切法,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持戒布施,常念受其加被,感应道友,即无嗔恨心,此即可说忍辱度,持之以恒地念下去,就是精进,所谓制心一处,无所不办。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或达到念佛三昧,便是禅定;若明了念佛现前能够消灾,临终能离轮回,得解脱,即是般若。这样下去,贪嗔痴三毒烦恼不灭而灭,其他烦恼随之销声匿迹。由此,身心自然清净自在快乐,一心憧憬极乐世界,难道还贪恋娑婆世界吗?  《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另,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镊弥陀要解》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城。&可见,净土法门是极简单易行而收效特大的法门。又净土法门,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是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疏钞》云:&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善导大师曾说过;唯有修行径路,但念阿弥陀佛。又此净土法门是仗他力及自力的微妙法门,若能念阿弥陀佛,即有龙天,菩萨,善护行者。《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国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又此法门,暗合道妙,巧入无生。《四帖疏》云:&于是大慈悲父兴无缘之慈,垂兹奇妙方便之法门,指方立相,摄心专注,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换百千万亿妄想杂念。念得纯熟,乃忘能所,心无所位,佛号分明,暗合道妙。&《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其实三种心即为信愿行三资粮。《无量寿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从其字里行间看,此愿中谈及带业可以往生。这里所说带业只是旧业,不带新业,若一边念佛,一边造恶业,是违阿弥陀佛之大愿,不可往生。可见,念佛可依自他二力,临终将蒙佛接迎,容易成佛。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愿愿度众生。《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毕竟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祖师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由此自然三门清净,不复再造业,即能往生。,然而所带之旧业,并不一生西方就消除,常听法音,念佛惭悔,经十二劫方可清净。印光大师云:&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又告曰:&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可见,净土法门是殊胜无比之法门。所以不但自己信得真,愿得切,行得急,并且奉劝诸人行之,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  又念佛现前即得好处,《念佛感应》等经书中谈到颇多。《佛教故事》丛书中也说了不少,此处不再一一枚举,请有心者阅之。《宝积经》云:&高声念佛,魔军退散。&《大品般若经》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所以要遵循印光大师之法语:轮回路险,无常迅速,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再以三福,三学,六度,六和,十大愿五科作为助道之缘,广修菩萨行,拨众生苦,济众生乐,功德圆满,临命终时,弥陀,观音,大势至等诸大佛菩萨亲来接引,于一念顷,往生安养,毕竟成佛。然再乘愿复还生死,放弥陀之光,广度群迷,令其究竟大乐。  净土法门,虽极殊胜,其确是难信之法,跪望有志者投身净土法门,发大乘菩提心,不遗余力地弘扬净土法门,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好让更多人了解净土,信奉净土,受益净土,往生净土。
我们是否能在定中看真相?静看:一世还三世业
我们是否能在定中看真相?静看:一世还三世业 来源:
故事是说北宋年间,包拯为相时,发生在民间的一桩逸事。有一个村庄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 ,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往来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过,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不便,每当河床涨水时更是无法通行,但年复一年,谁也没想改变它。 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个孩 子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人问其故,孩子说要修一座石桥,为乡邻行走方便。 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说疯话,大多 哈哈一笑置之。
可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也堆成了座小山。 乡邻开始改变认识,并为这个孩子的 精神所感动,也投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乡邻请来了工匠,开始建造石桥,而这个残疾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
桥尚未建成,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 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这么可怜的一个孩 子,一心为大家,却招来这样的报应。 可是这个孩子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在修桥的现场上干活着。 在大家齐心合力下桥终于修成 了,众人欢呼喜庆之余,无不将怜惜、赞叹的目光聚向那个孤苦伶仃 原本就一条腿残疾,现在又瞎了双眼的孩子。孩子虽然甚么也看不到,但脸上露出了平生以来最欢乐的笑容。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似乎要为这座石桥洗去浮尘,壮壮行色。可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过后,众人发现孩子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
众人惊呆了,随后压抑不住的情感喷泻而出,叹息孩子命苦,指责苍天不公& 恰巧民间称之为青 天大老爷的包拯包相爷公干路过此地,百姓纷纷拦住官轿为孩子鸣不平讨公道。 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食人间烟火的包相爷被村民情绪所带动, 当场挥毫 疾书,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回到京城,老包将公干之事连同路上见闻奏明皇上,却隐去了自己题字一事。 因为尽管心中为那孩 子行善事得恶报之事十二分不解,但三思之后还是为题那样六个字觉得不妥。 没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宫说些私房话。 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龙子,十分招人喜爱,可就是孩子整天啼哭,特意让老包去看看。 老包见那孩子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 上有一行字。
近前一看,正是自己写的那六字「宁行恶,勿行善」。 脸一下子红到了 脖子根,赶忙伸手向字擦去。 说来奇怪,字瞬间踪迹全无。皇上见皇子手上的胎记被老包抹去(别人看那行字只是一个胎记),唯恐抹去了福 根,不依不饶的斥责包拯。
包拯连忙跪下,口称罪臣该死,将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皇上甚觉蹊跷,命老包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老包拯上阴阳枕到地府一游,真相 尽显。原来那孩子前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 神原来安排, 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
于是神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 神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所以雷击毙命。
阎王爷问包拯,三世恶业一世还,你说是好还是不好?一世还了三世业,因为他专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别人,毫不考虑自己, 某些方面已达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积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这个民间流传的小故事,作为一个修炼人来看,给我们的启示良多。
世间法与佛法是颠倒 的。 世俗所思所求都是享受、舒适、如何过好日子。为此斤斤计较,损人利己,勾心斗角,甚至犯下伤天害理的罪恶。而对于修炼人,吃苦、磨难、还业则是大好事。 只有舍弃才能得到。 世间人看事物只能看到一个点,一条线,引申下去也只能是一个面,看到的全是假相、表相。也由于他们看待事情只看结果,成败则完全以世俗的认知做定论;而不同境界的修炼者, 则能在定中看到真相。
百过格 (每日反省自身,对修行很有益处,推荐!)
1.生活起居異常。
2.服裝儀容不整潔。
3.隨地吐痰,亂丟垃圾,邊走邊吃。
4.見地上垃圾未能隨手撿起。
5.個人或家裡髒亂,潔僻之習未改進。
6.尚有抽煙、喝酒、嚼檳榔之惡習。
7.不守公共秩序,行車未遵守交通規則。
8.進出不正當場所。
9.工作不盡職,無敬業精神。
10生活沒朝氣,工作或修學效率差。
11.與人相處不和睦,無團隊精神。
12.鄰居同事或相識之人,見面未能微笑打招呼。
13.未能敦親睦鄰,守望相助。
14.遇殘疾、老弱婦孺未能扶助。
15.平時好看電視、報紙、雜誌刊物。
16.觀看色情影片、刊物、身心犯邪淫。
17.男女異常交往。
18.昨日過今未改,不良之習氣重犯。
19.殺、傷害有情眾生。
20.貪圖食、衣、住、行享受。
21.偷盜或未經同意取走別人任何一物。
22.六、十齋日聖誕日,未能全素、斷淫。
23.平日早餐未能素食。
24.任棄五榖或任何可食之物。
25.不惜福,生活奢侈浪費。
26.遇聖者像或有修者,未起誠敬心問訊或頂禮。
27.對父母不孝順(讓父母操心、生氣)。
28.對師長不恭敬,對兄弟朋友不忠信。
29.與家人相處或夫妻相處,尚有不和睦。
30.待人不真誠,態度貢高我慢。
31.待人處世,不誠信或負人約定。
32.待人處世,尚喜歡佔別人便宜。
33.待人處世,尚怕別人佔我便宜或斤斤計較。
待人處世,修持過程,尚以攀緣心行之。
35.待人處世,尚有猜忌、懷疑、妒嫉之心。
36.早晚課未能按時圓滿落實。
37.日中九次淨念十句或潔淨默禱未能落實。
38.平時未能把握時間修學,使其空過。
39.修行學習心不專、念不一。
40.學聖修行,懈怠沒恆心或起退怯心。
41.遇緣該行未行,該捨未捨。
42.幫助別人,無勇往直前之精神。
43.助人為非一事,見人憂驚不慰。
44.眾生與正法有緣,未與積極引導。
45.做生意以不正當方法手段謀取利益。
46.有賭博、不務正業或涉及非法等,不勞而獲之投機行為與心態。
47.言語、動作不端正,粗俗不雅。
48.口言粗暴,邪僻穢語。
49.口言輕浮之語,講話態度不穩重。
50.以不實虛假之語,朦騙他人。
51.無意之閒談或多管閒事。
52.輕言妄談,話多且無好話。
53.講話喜好誇大或強人出頭。
54.言行不實,或甚傷人,未生悔意。
55.講話速度音量不適當。
56.說話未能恰到好處,或有打岔不禮之習。
57.兩舌挑撥離間,搬弄是非。
58.論人是非,隨意批評他人。
59.為人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毀謗覺正淨,破壞正法教育。
61.以善言好語詐騙他人,以花言巧語訕誘他人。
62.好聞讚嘆之語,聞及生喜,未能觀照,厭聞逆耳之言,聞及生惱,未能反省。
63.性情急燥,不能容忍一時之氣。
64.心量狹小,不能包容寬恕別人。
65.縱情、任性,為所欲為。
66.起心動念自私自利。
67.心中暗舉惡意害人。
68.惡緣現前,心生煩惱、懷恨或起報復心。
69.眼見耳聞,稍不順意,隨即心生不悅。
70.觀看人、事、物尚有不順眼之心境。
71.慳惜吝嗇,不肯布施或布施心生悔意。
72.不知命不認命,起分外營求之心。
73.順境現前或超越他人時,心生驕傲或態度貢高我慢。
74.逆境現前或失意時,怨天尤人或輕視自己。
75.稍不順心,即唉聲嘆氣或立即生氣。
76.見人成就心生妒嫉;見人有難幸災樂禍。
77.見好人好事未能心生歡喜。
78.對親情、名利執著,尚有患得患失感。
79.五慾六塵之慾念尚重,生活過得無踏實感。
80.是非來臨無法及時觀照以平常心面對。
81.犯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過。
82.未能常思己過,反常見他人之過。
83.妄想煩惱生起,無法及時觀照以正念取代之。
84.平時心無正念,雜念妄想紛飛。
85.今日心離道,生活過的忙亂或煩燥。
86.對父母師長、有緣善知識,無日懷感恩之心。
87.看別人優點自我學習,見他人缺點自我反省尚未落實。
88.時時生慚愧,日日起懺悔,尚未落實。
89.生活以平常心、平等心面對,尚未落實。
90.晨起淨念生喜心,日中正念持淨心,尚未落實。
91.與人言談和顏愛語,態度謙誠,尚未落實。
92.以至誠恭敬心待一切人,尚未落實。
93.存以溫和、善良、慈悲之心,尚未落實。
94.造福、惜福節儉之美德,尚未落實。
95.內自謙、外禮讓之美德,尚未落實。
9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尚未落實。
97.律己要嚴,待人要寬,尚未落實。
98.逆來順受,順來不起貪著,尚未落實。
99.不忍吃眾生肉,菩薩慈悲精神,尚未落實。
100.與人無爭,於事無求,尚未落實。
佛也不能改变一个人, 他只是去影响一个人
&佛也不能改变一个人, 他只是去影响一个人来源: 同欣☆Amitabha的日志嗔就是爱不遂, 他没达到你的要求, 不按你的心意, 你控制不了他, 你就嗔他
只有天魔才去控制别人, 想控制改变他人想法的, 都是标准的小天魔
嗔源自傲慢
傲慢源于不知感恩, 如果你感恩, 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 感恩而谦
"感恩而谦", 易经六十四卦唯谦卦无往不利
一切灾难障碍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找回感恩的心如果你念念感恩, 你就不会有任何灾难不顺
嗔父母慢师长的人, 以不知恩感恩, 命常困顿福薄
不知恩的人在天上天下最受鄙夷, 小鬼调侃障碍, 天神护法不予理睬
"怪"字, 左边是心, 右边是圣 -- 你心里自认为了不起, 你就是个怪
有的人批评别人, 秉着"我爱你", 字字是柔软的爱意;
有的人批评别人, 秉着"你有罪", 字字是"看我怎么让你认罪"
有的人喜欢去骂别人, 其实他不懂得他呵斥完了之后, 扭头他就贫贱.
这个贫贱不一定是没有钱
比如这个人莫名其妙的全身颤动慌张, 内心紧张, 莫名其妙的贫贱
为什么没有胆气、血气、底气、霸气, 因为时不时嗔父母一把
气场强大, 出自和父母的关系, 父母是儿女的场根, 养气场必先养根
胸怀, 并不是忍耐, 而是你可以尝试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能容下他人的思想, 是真正的胸怀
当看到别人的缺点不快, 嘲笑, 有一个缓缓积压的暴怒
这是因有四相而为自己修行, 也就是失菩提心, 必然变得冷漠自私
该如何忍耐、原谅他人 -- 忍就是嗔, 如果你不给人定罪, 你也就无须忍耐和原谅
没有什么是应该, 接受每个人是不同的生命, 明白每个生命是独立和差异的
一切错误都是来自排斥, 有排斥就有对立和分裂,就有二&这就是四相如何产生, 是修行的陷阱, 也就是我们要看破自己心灵落处的地方
他们不是异已、不是敌人、不是你要战胜的东西, 而是你最直接的朋友, 是你自己心含一切法界众生, 而没有任何异已的时候, 这就是慈悲遍一切法界三昧
丢失了心柔似水的感受, 就会转为燥气生成的盲动, 进入穷人思维模式, 福穷,财穷,智穷,眷属穷,心量穷
生活可以是帮助自我修正的工具, 可以把生活的输赢看成自己应得的奖惩:
发生亏损, 必然是因为违背了规矩或者丢失感恩的心而得到的惩罚
出现盈益, 是在承载的过程中, 吸取法界不好的磁场转化成为宁静而获得的奖励学会承担责任, 承受压力, 不逃避, 不找借口证明自己没错
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承载力
任何一种佛法,只要有人做到这八个字,没有不成功的。【南怀瑾】
此段开示是南怀瑾老师在讲解药师经时的开示。与印光大师的开示&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十分一致。&&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任何一种佛法,只要有人做到这八个字,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只念一个佛的名号,只要至心受持就有如此大的功德。&什么叫至心?至心等于四书孟子的尽心篇的题目一样,什么叫尽心?就是说,最诚恳的心达到了极点。这么解释,大家了不了解?如果讲经说法,讲教理,就要这样解释,最诚恳的心达到最高点,就叫至心。怎么叫最尽心呢?你形容形容看,你说我了解,你当然了解,我讲的中国话,你也是中国人,那还听不懂啊?什么叫最尽心?譬如我们讲最诚恳,什么叫最诚恳?了解不了解?说我对你非常诚恳,是啊!不诚恳不是至心,至心就是诚恳,就是中庸所讲的诚。儒家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现在青年没看过四书,总听过吧!怎么样叫作诚恳的诚呢?中庸上四个字:&至诚无息&,不休息的息。怎么叫至诚无息?学者注解来注解去,正如一些佛经也是注过来注过去。你懂了?我断定你们不懂。&问题在那里?什么是至心?讲一件坏事,人到最伤心处,没有眼泪,哭不出来了,也没有妄想、杂念,傻了。那个时候,人等于无念,没有念头,空白了,那是伤心透顶的至心。又如我们拜佛,有如真佛、活佛在这里,乃至我们合掌或不合掌,在佛像面前一站,这一站就如佛在目前,再也没有第二个心思,也没有杂念妄想,都空了,这叫至心。&你怎么会懂呢?你都没有经验过,你伤心也役有到不掉泪的程度。高兴到了极点,七情六欲达到极点,人就无念了,懂了吧!这叫至心,也叫真诚。你说我拿一支香拜下去,菩萨啊!佛啊!我求忏悔啊!痛哭流涕啊!痛哭流涕也是心,心在动念。这一念真忏悔下去,连我都没有了,都忘记了。 譬如我们做了一件犯罪的事,要拖出去枪毙,到了法场,连路都走不动了,两只脚是不是踩在地上也不知道,因为晓得下一秒钟,&碰&这么一下,就没了,就不在这个世间了。那个时候不是至心,是吓昏了。反过来看正面,至心真诚,一念真诚忏悔,不管你信那一种宗教,尤其在佛前面一站,什么杂念都没有,非常诚恳,诚恳到连自己有没有拜下去都不知道了,那已经是大拜了,这样叫至心。特别注意啊!大家天天礼佛、拜佛、念佛,有没有至心呢?至心就是尽心,就是诚恳到极点的诚,所以中庸叫&至诚无息&。&那么,中国文化常常有一句话:&心香一瓣&,这是真正心的香了。你说烧一炷香,那是烧香,还是物质的。这个时候是心香一瓣,我们甚至看到古人诚恳到极点,手边没有香,看到佛,地上抓一把泥巴、沙子,在菩萨面前一放、在祖宗面前一放,就代表了这个香,那是真的,那比你花一万块钱买来的香还要珍贵,因为他至心诚恳。而你却不一定是诚心,而且心里还在想,你看我,买这么贵的香来供佛!好像佛欠了你似的,还要加上利息,好像佛欠你一万二,非得好好保佑你不可,那已经糟糕透了。所以说,一个人至心接受,并且&持&,什么叫持?修持修持,持就是保持这个心境,也就是中庸所讲&至诚无息&,不息就是持,行住坐卧永远保持清净的心境,这才是正信。 如果来拜佛,烧了一炷香,供养了两根香蕉,保佑太太好、先生好、全家都好,买彩券要中奖,买股票也要发财,样样都好,反正好的都是我的,那是功利心,两根香蕉最后还吃到肚子里去。这是不对的!至心是至诚无息,心香一瓣。&不生疑惑 &不生疑惑&也很难。任何一个宗教徒,不管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或什么教,乃至我们在座的佛教徒,问问自己良心,当你作早晚课,当你念佛时,你心中真的相信佛吗?据我所知,没有,十个里面找不出半个。往往一边念佛,一边在打妄想,甚至就在疑悔:唉呀!刚才都在打妄想,糟糕了,佛都白念了。唉呀!不对,这样念下来恐怕没有用吧?都是这样的心理,对不对?所以,贪嗔痴慢疑,疑,怀疑,悔,后悔,疑悔是众生通常的心理,没有办法!不疑不悔才是正信。我们看到很多学佛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两天精进得不得了,这下子我从此不悔了;过几天,又是乱七八糟,烦恼一大堆,又在疑悔中,永远在那里轮回。&因此,只要这八个字做得到,&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今生或来生,决不堕恶趣。所谓恶趣就是畜牲、地狱、饿鬼这下三道。如果有人至心受持,不生疑惑,还堕落到下三道的,&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任何佛法,任何修持,都在这八个字:&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佛又说: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佛告诉阿难,上面所讲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实际上,一切经典、一切佛法都是多余的话,只要一门深入,念佛也好,乃至以前不信佛,只要心净,随时清净无念,他已经到了,他当然不需要佛,因为他就在佛的境界里,这个道理是一切佛最深、最秘密的行愿法门。所以佛叫一声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深密的道理就在这里。&难可信解&,一般人很难相信,为什么不能相信呢?因为他理解不到,所以难可信解。
联合国报告:“肉食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美国宇航局2007年12月最新卫星资料显示,气候科学家齐瓦利博士预测北极几乎所有的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融冰季季结束前完全融化。  北极冰层:  2007年09月比之前的纪录减少了23%(根据美宇航局卫星资料)  比1950年代减少了50%(根据航海资料)  格林兰岛表面冰层融化的速度大于十五年前的四倍  北极冰层表面温度是七十七年纪录史上最高的  南、北极的冰层反射百分之八十的太阳热量,以稳定海洋的温度,维持低温。冰层现在融化的速度非常快,不足够反射阳光,而且海洋温度已经很高,将冰层融化,因为冰层被融化,导致海洋温度更高,恶性循环。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将引致严重后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气候报告以有力证据指出:人类要为全球变暖负90%责任。  人类必须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否则将会太晚。吃素是最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越快了解、重视、实行素食,人类遏止暖化浩劫的胜算就越大。改变饮食等于改变人类的命运,值得政府、媒体和每个人思而行之!  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得多,其对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高过25%,而飞机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仅占2%.食用肉类是导致气候反常的主因。  1卡路里动物蛋白所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10倍的化石燃料燃烧,而且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也是相当于产生1卡路里植物蛋白二氧化碳的10倍。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中警告:必须将畜牧生产的单位环境成本减少一半,才能避免环境受破坏程度在现有水平上继续恶化。如果有2/3世界人口开始吃素,气候危机将有希望得到遏止,不再恶化。  研究显示:生产1公斤牛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同于欧洲轿车平均行驶155英里的排量,而所消耗的能量足以供一个100瓦的灯泡持续亮近3周(日本农业和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研究结果指出:以美国一般的饮食标准来看,吃素食一年可减少1.5吨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比不开雪佛兰越野车,改成开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车还多减少50%(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吉登埃胥尔和帕梅拉玛汀)  流水线式的肉类生产消耗着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制造了大量的水污染,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并且不断增加着对玉米、豆类和其他谷物的浪费,这种浪费要由砍伐热带雨林而开垦的耕地来弥补。畜牧业是毁林的主要驱动因素。畜牧业占用了全球非冻土地陆地面积的30%,牲畜饲料生产用地占全球可耕地的33%。亚马逊原有森林的70%现在被用来放牧。为牧场需求而铲焚烧森林每年排放5兆2910亿吨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暖化。砍去树木的土壤失去稳定性,大量的牛羊踩踏,挤掉土内空气,导致土壤板结,造成大范围土地沙漠化。畜牧业是对地球日益稀少的水资源破坏最大的部门之一,导致水污染、富营养化和珊瑚礁退化。  迫切的危机,攸关你我的生存,停止吃肉,立即吃素,不容忽视的根本解决之道。  愿我们都善待动物:每天仅中国就有超过百万只的猪遭到屠宰!数以亿计可爱、无辜动物日复一日被虐待的残忍程度会让地球上每个人都掉泪、心碎,并发誓永远不再伤害地球上任何动物,也永远不再吃肉!  有人说:&走一趟屠宰场就能使你终身吃素&。托尔斯泰说:只要有屠宰场就会有战场。素食是对人道主义者的严峻考验。  我们必须拯救地球,如此我们才能继续在地球上居住。遏止80%全球暖化最快的方法是使用无动物成分的产品。每个人都扮演着拯救地球的重要角色,所有人都应立即行动!  诚挚祈愿所有国家、团体、个人都尽心尽力保护生命、拯救地球,全人类精诚团结、齐心协力,让同一个梦想成真,让这个珍贵美丽的星球能在和平、美丽与爱中延续下去!  开始吃素,加入环保,拯救地球!
蔡礼旭:兄弟之间相处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
&&& 有一首描述兄弟之情的诗词:&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子孙做样看。&兄弟同气连枝,是同一父母所生,就好像一棵大树长出很多枝干,各自发展,各自延伸,各自枝繁叶茂。所以,兄弟之间的言语要和睦,不要太冲动,不要因为言语不当而起冲突。有了矛盾,只要有一方能退一步,能忍一时,就会风平浪静。当我们三四十岁以后,可能一年见不到两三次,每次一见面,发现皱纹多了一点,白发也多了几根,真是岁月催人老,所以要珍惜兄弟相处友爱的机会。因此,兄弟间要能忍得住,不要因为一些小小的事情而发生争吵。兄弟姐妹有了后代,他们又成为兄弟,所以这一辈要做好样子,留与子孙做样看,这一点特别重要。周朝开国的几位圣王做出了孝悌的榜样,所以才可以享国八百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朝代,这绝对不是侥幸的。你的家族、家庭要兴旺多久?你要有所志向,才能教出好子孙。
&&& 《弟子规》提到&财物轻,怨何生&。对财物懂得礼让,就不容易起冲突。&财&字,又通木材的&材&。如果木材堆得很多,太阳照太久就会燃烧起来,以此说明你的财积累太多,很可能会引火自焚。所以,当你时时都在搜刮财物,其实自己的福分已经在耗损了。而这个行为如果又被下一代学得非常彻底,这个财物留得住吗?人要有深谋远虑!因此,兄弟之间懂得布施,就不会有争吵。有一句话叫&人欠你,天还你&,&天&就是天理,你的福分会水到渠成。人往往不能忍一时之气,才做出一些违背德行的事情,所以要能忍耐得住。
蔡礼旭:《弟子规》之恩欲报怨欲忘
蔡礼旭老师
&&& &恩欲报,怨欲忘&。这个&恩欲报&,其实当一个人能念念不忘恩德,不忘父母、不忘师长、不忘众人对他的恩德,他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充实。所以一个人幸福的根基就在爱与感恩之中。当他懂得爱、懂得付出,他会体认到自己的价值,施比受更有福。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做义工的人每天都满面笑容。你看我们许哲居士已经一百零六岁了,我曾经见过她本人,在高雄的时候,她笑起来真的跟婴儿没什么两样,真是一片赤子之心。&恩欲报,怨欲忘&,所以她时时想着可以帮助别人,这是活在爱人的世界里。
  当一个人能处处念恩,他就活在报恩的这种心境之中。当人在报恩的时候,他的内心会觉得非常充实。像我这一年多来也走了这么多地方,终于也有一点欣慰,觉得自己这一生很幸运,能够跟着杨老师,跟着卢叔叔,跟着我的师长,跟着古圣先贤的教诲,我是很幸运的人,所以也希望做一点事能够让他们欢喜。这一年多来,虽然看起来很忙碌,但是整个精神状况反而是愈来愈好,所以活在感恩当中确实不一样。当回首来时路,觉得还有这么一点充实的感觉。
  我记得杨老师有一次包了一个小红包给我,上面写着:蔡老师,你辛苦了。我看了以后,当场眼泪都掉下来。因为这一生能够有这么幸运,能够走向中国文化的推广这一条路,也是杨老师成就的。而在这一路上,虽然她没有在我的身旁,但是都是点点滴滴给我提携照顾。假如没有杨老师狠心把我放在海口,我就没有这种历练的机会。而且因为老师已经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她运筹帷幄,把很多的前期发展的愿景都规划好,我只是做一个教学的工作而已。而往后的这个安排,杨老师也是处处替我们这些晚辈着想。所以我们能够就是跟随这一些善知识学习,这些恩德要念念不忘。那回报这一些长者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依教奉行。所以我送卢叔叔礼物,他可能也不缺,最重要的他能够看到我们这些晚辈,能够听从他的教诲去立身行道,将是带给他最大的安慰。所以我们要时时念父母之恩,时时念师长之恩,时时要念几千年来我们的圣贤之恩。
  所以每一次我在看《德育故事》,都看到哭得止不下来,就好像这一位圣哲人把我的心光点亮。那一天我在看着祖逖带着他所有的这些亲党一起去避难,几百个人他都照顾,然后自己都是徒步在走,这些车马统统都让给他人。做到让他乡里这些长者都说:我们虽然年纪这么大了,但是在晚年还可以遇到他,遇到这个再世父母,死都无憾。我看到这里相当感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就是爱、就是关怀。当我们肯追随这些圣哲人,相信也会演出像祖逖这样的好戏。所以圣哲人点亮我们的心光,我们一定要起而效法他们。
  &恩欲报,怨欲忘&。人与人难免会发生冲突,但是我们之前也有说到&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也是没学过做人才会跟我们发生冲突。那还是要先反省自己,假如自己没有错,要进一步包容别人。那你总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自己心上,那是把别人最肮脏的东西放在什么?自己最清澈的心灵,那是很傻的事。所以当我们肯原谅别人,其实就是原谅了自己。当你把别人的过失每天都放在心上,那可不好受。所以要能够&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对于已经发生的这些冲突,我们不要放在心上,因为当你把这个怨放在心上,对方能不能感觉到?能不能?可不可以?可以。你看当你有怨气的时候,会不会表现在眼睛?表情?一定会的。&诚于中,形于外&,那心不诚,当然也会表现在外在。所以当这个怨你放不下,两个人的关系一定会愈来愈疏远,这样也不好;毕竟可能要朝夕相处,或者是常常在公司里都还要相见。所以当两个人不能彼此接纳,很可能又要影响一个家、影响一个团体的和谐,那又何苦来哉?
  我有一个长辈,因为他很有才华,所以公司里面很多的事都会拜托他做。因为表现得特别好,很多的这些奖励都到他身上来,就会造成其它这些同事的嫉妒。那我这一个长辈就说:给人家嫉妒是光荣的,因为有本事才会被人家嫉妒,所以不需要生气。接着他又说到:有一个朋友就是批评他特别严重,但是他也没有放在心上。结果后来这个朋友有一件事没有人要帮他,刚好我这个长辈又有这个能力,所以就主动去帮忙他。结果这个动作一做出来,对方怎么样?很惭愧,惭愧自己过去所作所为。后来他们两个就变成好朋友,&冤家宜解不宜结&。而且真正交往之后,才了解到一个人常常会批评别人,就是内心不平。那他的心为什么会不平?因为可能成长过程或者现在的家庭让他的心无法平息,都是内心有很多苦没有好好的处理掉。所以藉由我这个长辈不跟他一般见识,又主动帮忙他,这一分情义就化开这个瓶颈,进一步又可以在思想观念当中引导他、帮助他。
  所以我们有缘千里来相会,不管善缘恶缘,只要我们的心保持平等、保持慈悲,相信纵使是恶缘也会转成善缘。所以要做到&怨亲平等&。真做到怨亲平等,才会让人打从心里佩服。我们看这一句成语,谁排前面?怨,怨亲平等,所以要扩宽心量。&恩欲报,怨欲忘&。其实我们很多的执着只要转一个念,当场从执着就变成智慧,所以人要会转念。所以我们要感谢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磨链了我们的心智;感谢欺骗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我们的见识。
  我们来想一想,一个人进步最多的时候在什么时候?逆境。所以感谢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磨链我们的心智;感谢欺骗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我们的见识,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感谢绊倒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我们的能力;感谢遗弃我们的人,因为他们教导我们应该独立。你人生能靠谁靠到终老?不可能!这个&靠&不是肉体上的靠,一个人要有心智的成长,你的一生最重要要靠的是自己的真实智慧。所以感谢斥责我们的人、骂我们的人,因为他增加了我们的定慧。所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不只是父母,所有的人当他们对我们斥责的时候,我们都能虚心洗耳恭听,你在这当下道德学问都在提升。
  所以当一个人转一个念,所有的烦恼都可能变成智慧。也由于你能转得过来,这些伤害、欺骗,这一些绊倒你的人,会突然对你怎么样?很惊讶,进一步又对你很佩服,人的修养可以到这样,你到底跟谁学的?那你《弟子规》又可以介绍出去了。所以我们要让圣贤人的脸上贴金!可不能撑不过去,还是跟他一般见识,到最后对方又说:还说学什么弟子规?那就麻烦了。所以怨欲忘。
恭摘自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细讲《弟子规》蔡礼旭主讲(第三十七集)&&& 52-116-37    
宣化上人: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一门,可通入路。&&&
  《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证知具有忏除罪障的殊胜德用。又按通途法门,菩萨修因证果,须经三大阿僧祗劫。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诸阶位,备经多劫,远之又远。而今法门,不越一念,疾超生死,不出片言,顿与圣众齐等。一念顿超,片言即证,至哉妙用,何可思议。&&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就是他没有成佛以前,是一个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要度众生成佛的;其中有一愿是这样说的:&等我成佛的时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若念我的名号,一定要成佛;如果他们不成佛,我也不成佛。&&&
  阿弥陀佛这愿力,好像吸铁石那种吸铁的力量,而十方所有的众生都好像这一块铁,所以把十方的众生都吸到去。如果吸不到呢?阿弥陀佛也不成佛。所以我们一切众生,若有称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就都有成佛的机会。&&
  《阿弥陀经》是佛不问自说的。为什么不问自说呢?因为没有人懂这个法门,所以就没有人问;大智舍利弗尊者虽然当机,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样问。佛可以说是在忍不住之中,把这个最方便、最直接、最了当、最省事又省钱的法门告诉大家;只要每一个人能专心,念得&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就来接引你。&&
  所以这个法门是一般人所不能相信的,可是这却是最直接、最了当的法门;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不论你是聪明的人,或是愚痴的人,一样都可以成佛。&&
  生到,那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从莲华化生,不像我们人要经过胎藏,那儿是以莲华为胎,在莲华里住一个时期,将来就成佛了。&&
  一句弥陀万法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念 定入如来不动堂&&
  &一句弥陀万法王&,这一句弥陀,就是万法之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五时是:(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八教是:(一)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五)顿教、(六)渐教、(七)秘密教、(八)不定教。这五时八教合起来,都在这一句弥陀里头包含了。&&
  &行人但能专持念&,我们无论哪一个人,能专心,&定入如来不动堂&,一定到常寂光,到去。&&
  我们末法众生就是以得度,谁若想得度,谁就。
莲池大师云:
1188人关注
1188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般若经600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