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谁知道丰山乡副乡长述职报告温财金的现在住置

> 广告服务
58同城 一粒薏仁的崛起――石城县丰山乡薏仁产业发展的背后
重庆经济广播电台
  图为石城县丰山乡绿丰薏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必样(右一)在向客商介绍产品。(资料图片)  从零星200亩到去年的900亩,再到今年的2600亩,短短两三年时间,石城县丰山乡薏仁种植面积增加了10多倍,而且种植面积还在呈几何数增加。一个小小的乡镇,薏仁种植面积为何突飞猛进,一夜间成为当地农民新的致富产业?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来到石城县丰山乡一探究竟,58同城。  一粒米的效益埂种变套种  福建省宁化县是"中国薏仁之乡",石城县丰山乡毗邻宁化县。由于受宁化种植习惯的影响,加之丰山乡旱地多,适合薏仁种植,因此当地许多农民有种植薏仁的习惯,但仅仅局限种在田埂上,58同城,种植面积很小,全乡种植面积加起来也不过200多亩,种的薏仁也仅自己食用,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薏仁市场价格的攀升,薏仁的亩产效益接近4000元,丰山乡农民渐渐对薏仁种植产生兴趣,58同城。但问题来了,怎么扩大薏仁种植面积?如果单在旱地上种植,旱地面积不多,无法形成规模;如果在水田里种植一季的话,总体效益不高;如果在烟叶采收后种植,时间太迟了,天气会影响产量。如何破解这三个难题?  丰山乡迅速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代表,专程前往福建宁化县,考察当地农民是如何解决时间及农田的冲突问题,58同城。"原来,他们基本上在水田里种植薏仁,当烤下部烟的时候便开始套种薏仁,待烟叶采收完后把烟梗拔掉,为薏仁让出生长空间,这样就解决了薏仁种植时间过迟的问题。"丰山乡副乡长温财金告诉记者。  学到了套种技术后,丰山乡农技干部和农民代表回到家乡,指导农民5月底或6月初在烟田里种薏仁,科学掌握好种植间距和肥料用量,使薏仁与烟叶成功套种。  丰山乡丰山村农民刘小能以前仅在田埂上种植薏仁,基本上仅供自己食用。掌握了"烟叶薏仁"套种技术后,58同城,他今年种了5亩薏仁。刘小能表示,由于把好了种植技术关,预计今年薏仁的产量将突破750公斤,大概会有1.8万元的收入。  丰山乡党委书记杨北荣告诉记者,得益于套种技术的大力推广,丰山乡薏仁种植面积直线上升,从200多亩迅速增加到2600多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几角钱的争执单干变合干  随着薏仁种植面积的增加,引来许多商贩进村上门收购薏仁。然而,村民们发现,商贩上门收购薏仁的价格每公斤要比市场价低1元钱左右,村民也常常为了增加几角钱的收购单价与商贩争得面红耳赤。丰山村水茜小组种植户许达联算了一笔账,若直接卖给收购商,50公斤薏仁要少得50元,500公斤就要少卖500元。  如何改变农民的被动地位,把握市场话语主动权呢?  丰山乡一些农民有了新的酝酿。该乡上坑村农村经纪人陈必样率先打破了平静。他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农产品销售经验,牵头组织60多户薏仁种植户成立薏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绿丰"商标,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分散种植管理的"五统一分"经营模式。  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对农民的薏仁收购价要高于市场价,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为了实现薏仁种植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绿丰薏仁专业合作社在丰山村和下湘村分别建立了薏仁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其他农民发展薏仁产业。此外,合作社还推出"绿丰"牌薏仁精包装产品,使薏仁的价值迅速翻番。  有了合作社这艘"航母"的庇护,农民在薏仁产业中品尝到了甜头。丰山村农民许方能加入合作社后,今年套种了8亩薏仁。他告诉记者,套种的8亩薏仁有2万多元收入,每年还能从绿丰合作社分到一笔红利。  由单干到合干,激发了农民种植薏仁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丰山乡薏仁种植户达到了1200户,户均增收1100多元。  百分之六的烦恼传统变现代  一直以来,当地农民加工薏仁都是直接用传统的碾米机进行脱壳加工。"不但加工效率低,而且出米率也低,大概只有50%的出米率,但专业现代化加工设备有56%的出米率,相差6%。"陈必样说,别小看了这6%,50公斤薏仁就少出3公斤薏仁,少得70多元钱,数量一多,相差就更大了。  6%的表面是数字之差,背后却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距。温财金介绍说,当前除了薏仁出米效率低外,还有种植技术传统产量偏低;收割完全手工,收成效率低;销售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收益低。  如何跨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沟壑?  石城县扶贫和移民办率先伸出橄榄枝,提供1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和绿丰薏仁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28万元,购进一台薏仁剥壳分选机,不但使出米率提高了6%,而且让种植户大大降低了加工费用。同时,该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了一批种植大户前往福建泉州等地学习,引进糯米型薏仁品种,学习薏仁科学种植技术,建立薏仁种植示范基地,使薏仁的先进种植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  酒香也要勤吆喝。为了改变薏仁销售范围狭窄的问题,丰山乡引导合作社在网上注册网店和商标,借助网络优势大力推销生态薏仁。去年以来,该乡累计在网络上销售1万余盒薏仁包装精品,带来纯利润50万元以上,58同城。  "目前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割的纯手工化,一亩地3个人要耗时3天才能收完,费时更费力。"陈必样向记者透露,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合作社准备投资8万元,引进一套全自动化薏仁收割机,以提高薏仁收割效率。(黄嘉勋 特约记者邱有平文/图)
相关的主题文章:
Powered By 重庆经济广播电台fm101.5电台
重庆经济广播电台fm101.5电台药农之家全靠大家
& 一粒薏仁的崛起:石城薏仁产业发展的背后
一粒薏仁的崛起:石城薏仁产业发展的背后
 传统变现代
一直以来,当地农民加工薏仁都是直接用传统的碾米机进行脱壳加工。&大概只有50%的出米率,而专业现代化加工设备有56%的出米率,相差6%。&薏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必样说。
6%的表面是数字之差,背后却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距。丰山乡副乡长温财金介绍说,当前除了加工技术传统,薏仁出米效率低外,还有种植技术传统,产量偏低;收割完全手工,收成效率低;销售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收益低。
如何跨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沟壑?
石城县扶贫和移民办率先伸出橄榄枝,提供1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和合作社共同出资28万元,购进一台薏仁剥壳分选机,不但使出米率提高了6%,而且使种植户大大降低了加工费用。同时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了一批种植大户前往泉州等地学习,引进糯米型薏仁品种,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建立种植示范基地,使薏仁的先进种植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
为了改变薏仁销售范围狭窄的问题,丰山乡引导合作社在网上注册网店和商标,借助网络优势大力推销生态薏仁。去年以来,累计在网络上销售1万余盒薏仁包装精品,带来纯利润50万元以上。
&目前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割的纯手工化,一亩地3个人要耗时3天才能收完,费时更费力。&陈必样透露,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合作社准备投资8万元,引进一套全自动化薏仁收割机,提高薏仁收割效率。
邱有平 黄嘉勋再到今年的2600亩,短短两三年时间,薏仁种植面积何以突飞猛进,成为当地农民新的致富产业?笔者来到江西赣州市石城县丰山乡一探究竟。
埂种变套种
福建宁化县是&中国薏仁之乡&,丰山乡就背靠着宁化县,因此当地许多农民也有种植薏仁的习惯,但仅仅局限种在田埂上,全乡种植面积加起来也不过200余亩,种的薏仁也仅仅自己食用。
传统变现代
一直以来,当地农民加工薏仁都是直接用传统的碾米机进行脱壳加工。&大概只有50%的出米率,而专业现代化加工设备有56%的出米率,相差6%。&薏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必样说。
6%的表面是数字之差,背后却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距。丰山乡副乡长温财金介绍说,当前除了加工技术传统,薏仁出米效率低外,还有种植技术传统,产量偏低;收割完全手工,收成效率低;销售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收益低。
如何跨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沟壑?
石城县扶贫和移民办率先伸出橄榄枝,提供1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和合作社共同出资28万元,购进一台薏仁剥壳分选机,不但使出米率提高了6%,而且使种植户大大降低了加工费用。同时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了一批种植大户前往泉州等地学习,引进糯米型薏仁品种,学习科学种植技术,建立种植示范基地,使薏仁的先进种植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
为了改变薏仁销售范围狭窄的问题,丰山乡引导合作社在网上注册网店和商标,借助网络优势大力推销生态薏仁。去年以来,累计在网络上销售1万余盒薏仁包装精品,带来纯利润50万元以上。
&目前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割的纯手工化,一亩地3个人要耗时3天才能收完,费时更费力。&陈必样透露,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合作社准备投资8万元,引进一套全自动化薏仁收割机,提高薏仁收割效率。
邱有平 黄嘉勋  近年来随着薏仁市场价格的攀升,薏仁的亩产效益接近4000元,农民渐渐对薏仁种植产生浓厚的兴趣。但问题来了,怎么扩大薏仁种植面积?丰山乡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代表,专程前往宁化学习套种技术,学成后再指导农民,5月底或6月初在烟田里种薏仁,使薏仁与烟叶成功套种。丰山村农民刘小能掌握了套种技术后,今年种了5亩薏仁,他预计今年薏仁的产量将突破750公斤,大概会有1.8万元的收入。
得益于套种技术的大力推广,丰山乡薏仁种植面积直线上升,从200多亩迅速增加到2600余亩,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单干变合干
随着薏仁种植面积的增加,许多商贩纷纷上门收购薏仁。然而,村民发现,商贩收购价格总比市场价每公斤低1元左右。如何改变农民的被动地位,把握市场话语主动权?
上坑村农村经纪人陈必样,率先打破了平静。他牵头组织60多户薏仁种植户成立薏仁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分散种植管理的&五统一分&经营模式。更让农民放心的是,合作社的收购价高于市场价,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为了实现薏仁种植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薏仁专业合作社在丰山村和下湘村分别建立了薏仁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其他农民发展薏仁产业。此外,合作社还推出&绿丰&牌薏仁精包装产品,使薏仁的价值迅速翻番。
由单干到合干,激发了农民种植薏仁的积极性,增加了经济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丰山乡薏仁种植户达到1200余户,户均增收1100余元。
分享与收藏:&
本文关键字: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扫一扫,关注光前药业
客户服务热线赣南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第A07版:乡村世界
一粒薏仁的“崛起”
——石城县丰山乡薏仁产业发展的背后
&&&&图为石城县丰山乡绿丰薏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必样(右一)在向客商介绍产品。(资料图片)&&&&□黄嘉勋&&特约记者邱有平&&文/图&&&&从零星200亩到去年的900亩,再到今年的2600亩,短短两三年时间,石城县丰山乡薏仁种植面积增加了10多倍,而且种植面积还在呈几何数增加。一个小小的乡镇,薏仁种植面积为何突飞猛进,一夜间成为当地农民新的致富产业?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来到石城县丰山乡一探究竟。&&&&一粒米的效益——埂种变套种&&&&福建省宁化县是“中国薏仁之乡”,石城县丰山乡毗邻宁化县。由于受宁化种植习惯的影响,加之丰山乡旱地多,适合薏仁种植,因此当地许多农民有种植薏仁的习惯,但仅仅局限种在田埂上,种植面积很小,全乡种植面积加起来也不过200多亩,种的薏仁也仅自己食用,无法产生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薏仁市场价格的攀升,薏仁的亩产效益接近4000元,丰山乡农民渐渐对薏仁种植产生兴趣。但问题来了,怎么扩大薏仁种植面积?如果单在旱地上种植,旱地面积不多,无法形成规模;如果在水田里种植一季的话,总体效益不高;如果在烟叶采收后种植,时间太迟了,天气会影响产量。如何破解这三个难题?&&&&丰山乡迅速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代表,专程前往福建宁化县,考察当地农民是如何解决时间及农田的冲突问题。“原来,他们基本上在水田里种植薏仁,当烤下部烟的时候便开始套种薏仁,待烟叶采收完后把烟梗拔掉,为薏仁让出生长空间,这样就解决了薏仁种植时间过迟的问题。”丰山乡副乡长温财金告诉记者。&&&&学到了套种技术后,丰山乡农技干部和农民代表回到家乡,指导农民5月底或6月初在烟田里种薏仁,科学掌握好种植间距和肥料用量,使薏仁与烟叶成功套种。&&&&丰山乡丰山村农民刘小能以前仅在田埂上种植薏仁,基本上仅供自己食用。掌握了“烟叶—薏仁”套种技术后,他今年种了5亩薏仁。刘小能表示,由于把好了种植技术关,预计今年薏仁的产量将突破750公斤,大概会有1.8万元的收入。&&&&丰山乡党委书记杨北荣告诉记者,得益于套种技术的大力推广,丰山乡薏仁种植面积直线上升,从200多亩迅速增加到2600多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几角钱的争执——单干变合干&&&&随着薏仁种植面积的增加,引来许多商贩进村上门收购薏仁。然而,村民们发现,商贩上门收购薏仁的价格每公斤要比市场价低1元钱左右,村民也常常为了增加几角钱的收购单价与商贩争得面红耳赤。丰山村水茜小组种植户许达联算了一笔账,若直接卖给收购商,50公斤薏仁要少得50元,500公斤就要少卖500元。&&&&如何改变农民的被动地位,把握市场话语主动权呢?&&&&丰山乡一些农民有了新的酝酿。该乡上坑村农村经纪人陈必样率先打破了平静。他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农产品销售经验,牵头组织60多户薏仁种植户成立薏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绿丰”商标,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分散种植管理的“五统一分”经营模式。&&&&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对农民的薏仁收购价要高于市场价,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为了实现薏仁种植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绿丰薏仁专业合作社在丰山村和下湘村分别建立了薏仁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其他农民发展薏仁产业。此外,合作社还推出“绿丰”牌薏仁精包装产品,使薏仁的价值迅速翻番。&&&&有了合作社这艘“航母”的庇护,农民在薏仁产业中品尝到了甜头。丰山村农民许方能加入合作社后,今年套种了8亩薏仁。他告诉记者,套种的8亩薏仁有2万多元收入,每年还能从绿丰合作社分到一笔红利。&&&&由单干到合干,激发了农民种植薏仁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丰山乡薏仁种植户达到了1200户,户均增收1100多元。&&&&百分之六的烦恼——传统变现代&&&&一直以来,当地农民加工薏仁都是直接用传统的碾米机进行脱壳加工。“不但加工效率低,而且出米率也低,大概只有50%的出米率,但专业现代化加工设备有56%的出米率,相差6%。”陈必样说,别小看了这6%,50公斤薏仁就少出3公斤薏仁,少得70多元钱,数量一多,相差就更大了。&&&&6%的表面是数字之差,背后却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距。温财金介绍说,当前除了薏仁出米效率低外,还有种植技术传统产量偏低;收割完全手工,收成效率低;销售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收益低。&&&&如何跨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沟壑?&&&&石城县扶贫和移民办率先伸出橄榄枝,提供1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和绿丰薏仁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28万元,购进一台薏仁剥壳分选机,不但使出米率提高了6%,而且让种植户大大降低了加工费用。同时,该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了一批种植大户前往福建泉州等地学习,引进糯米型薏仁品种,学习薏仁科学种植技术,建立薏仁种植示范基地,使薏仁的先进种植技术得到大规模推广。&&&&酒香也要勤吆喝。为了改变薏仁销售范围狭窄的问题,丰山乡引导合作社在网上注册网店和商标,借助网络优势大力推销生态薏仁。去年以来,该乡累计在网络上销售1万余盒薏仁包装精品,带来纯利润50万元以上。&&&&“目前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割的纯手工化,一亩地3个人要耗时3天才能收完,费时更费力。”陈必样向记者透露,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合作社准备投资8万元,引进一套全自动化薏仁收割机,以提高薏仁收割效率。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一粒薏仁的“崛起”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黄嘉勋特约记者邱有平文/图
从零星200亩到去年的900亩,再到今年的2600亩,短短两三年时间,石城县丰山乡薏仁种植面积增加了10多倍,而且种植面积还在呈几何数增加。一个小小的乡镇,薏仁种植面积为何突飞猛进,一夜间成为当地农民新的致富产业?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来到石城县丰山乡一探究竟。
一粒米的效益——埂种变套种
福建省宁化县是“中国薏仁之乡”,石城县丰山乡毗邻宁化县。由于受宁化种植习惯的影响,加之丰山乡旱地多,适合薏仁种植,因此当地许多农民有种植薏仁的习惯,但仅仅局限种在田埂上,种植面积很小,全乡种植面积加起来也不过200多亩,种的薏仁也仅自己食用,无法产生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薏仁市场价格的攀升,薏仁的亩产效益接近4000元,丰山乡农民渐渐对薏仁种植产生兴趣。但问题来了,怎么扩大薏仁种植面积?如果单在旱地上种植,旱地面积不多,无法形成规模;如果在水田里种植一季的话,总体效益不高;如果在烟叶采收后种植,时间太迟了,天气会影响产量。如何破解这三个难题?
丰山乡迅速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代表,专程前往福建宁化县,考察当地农民是如何解决时间及农田的冲突问题。“原来,他们基本上在水田里种植薏仁,当烤下部烟的时候便开始套种薏仁,待烟叶采收完后把烟梗拔掉,为薏仁让出生长空间,这样就解决了薏仁种植时间过迟的问题。”丰山乡副乡长温财金告诉记者。
学到了套种技术后,丰山乡农技干部和农民代表回到家乡,指导农民5月底或6月初在烟田里种薏仁,科学掌握好种植间距和肥料用量,使薏仁与烟叶成功套种。
丰山乡丰山村农民刘小能以前仅在田埂上种植薏仁,基本上仅供自己食用。掌握了“烟叶—薏仁”套种技术后,他今年种了5亩薏仁。刘小能表示,由于把好了种植技术关,预计今年薏仁的产量将突破750公斤,大概会有1.8万元的收入。
丰山乡党委书记杨北荣告诉记者,得益于套种技术的大力推广,丰山乡薏仁种植面积直线上升,从200多亩迅速增加到2600多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几角钱的争执——单干变合干
随着薏仁种植面积的增加,引来许多商贩进村上门收购薏仁。然而,村民们发现,商贩上门收购薏仁的价格每公斤要比市场价低1元钱左右,村民也常常为了增加几角钱的收购单价与商贩争得面红耳赤。丰山村水茜小组种植户许达联算了一笔账,若直接卖给收购商,50公斤薏仁要少得50元,500公斤就要少卖500元。
如何改变农民的被动地位,把握市场话语主动权呢?
丰山乡一些农民有了新的酝酿。该乡上坑村农村经纪人陈必样率先打破了平静。他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农产品销售经验,牵头组织60多户薏仁种植户成立薏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绿丰”商标,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分散种植管理的“五统一分”经营模式。
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对农民的薏仁收购价要高于市场价,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为了实现薏仁种植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绿丰薏仁专业合作社在丰山村和下湘村分别建立了薏仁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其他农民发展薏仁产业。此外,合作社还推出“绿丰”牌薏仁精包装产品,使薏仁的价值迅速翻番。
有了合作社这艘“航母”的庇护,农民在薏仁产业中品尝到了甜头。丰山村农民许方能加入合作社后,今年套种了8亩薏仁。他告诉记者,套种的8亩薏仁有2万多元收入,每年还能从绿丰合作社分到一笔红利。
由单干到合干,激发了农民种植薏仁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丰山乡薏仁种植户达到了1200户,户均增收1100多元。
百分之六的烦恼——传统变现代
一直以来,当地农民加工薏仁都是直接用传统的碾米机进行脱壳加工。“不但加工效率低,而且出米率也低,大概只有50%的出米率,但专业现代化加工设备有56%的出米率,相差6%。”陈必样说,别小看了这6%,50公斤薏仁就少出3公斤薏仁,少得70多元钱,数量一多,相差就更大了。
6%的表面是数字之差,背后却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差距。温财金介绍说,当前除了薏仁出米效率低外,还有种植技术传统产量偏低;收割完全手工,收成效率低;销售局限在周边地区,销售收益低。
如何跨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沟壑?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一男两女嫖资引纠纷 报警后发现是变性人
男子劝女友卖淫挣路费 因嫖资纠纷报警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棚里的副乡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