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溶液配制中加入氯化亚铁再加稀硫酸

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Br2(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是Fe3+.(2)为验证甲、乙同学的判断,现提供以下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请选择合适的试剂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验证甲同学方案:加入四氯化碳分层,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有色;验证乙同学方案: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现象为溶液呈血红色.(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你认为乙的推断是正确的:则溴化亚铁与氯气以4:5反应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Fe2++6Br-+5Cl2═4Fe3++3Br2+10Cl-.【考点】;.【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1)由Fe2+为浅绿色,Fe3+为棕黄色,溴水为橙黄色可知,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如果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呈黄色是由溴水引起的,如果发生反应:2&Fe2++Br2═2Fe3++2Br-,生成Fe3+,溶液呈黄色是由Fe3+引起的,即可得出甲同学、乙同学的结论;(2)乙同学的观点认为氧化性:Fe3+<Br2,则会发生反应:2&Fe2++Br2═2&Fe3++2Br-,要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正确,考虑两种思路.第一,溶液中不存在Br2,然后选择合适试剂检验不存在Br2;第二,溶液中存在Fe3+,选择合适试剂检验存在Fe3+.即可确定乙同学观点正确;(3)FeBr2在溶液中电离出Fe2+、Br-,Cl2通入FeBr2溶液中,既能氧化Fe2+,又能氧化Br-;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根据还原性:Fe2+>Br-,因此Cl2先氧化Fe2+,后氧化Br-.再利用各物质量的不同,确定出发生的离子反应.【解答】解:(1)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l-2滴溴水,若Fe3+氧化性强于Br2,则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呈黄色是由加入溴水引起的;如果Br2氧化性强于Fe3+,则发生反应:2Fe2++Br2═2&Fe3++2Br-,生成了Fe3+,则溶液呈黄色是由Fe3+引起的.因此①中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不发生反应,溶液呈黄色是由溴水引起的;②中乙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发生反应生成Fe3+,溶液呈黄色是由Fe3+引起的,故答案为:Br2;Fe3+;(2)乙同学的观点认为氧化性:Fe3+<Br2,则会发生反应:2&Fe2++Br2═2Fe3++2Br-,由于溴水少量,要全部参与反应,生成物中生成了Fe3+.要证明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正确,设计两种方案进行实验.方案一:证明溶液中不存在Br2,根据题意,选择试剂四氯化碳来进行萃取实验,由于四氯化碳呈无色、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易溶解Br2,观察到现象为出现分层现象,下层为四氯化碳,且呈无色;方案二:证明溶液中存在Fe3+.根据题意,选择试剂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现象为溶液呈血红色;方案一、方案二都正确即可证明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正确,若加入四氯化碳分层,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有色,则可说明甲正确;故答案为:加入四氯化碳分层,出现分层现象,下层有色;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到现象为溶液呈血红色;(3)还原性:Fe2+>Br-,因此Cl2先氧化Fe2+,后氧化Br-.溴化亚铁与氯气以4:5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5mol氯气反应时,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部分氧化,则反应为4Fe2++6Br-+5Cl2═4Fe3++3Br2+10Cl-,故答案为:乙;4Fe2++6Br-+5Cl2═4Fe3++3Br2+10Cl-.【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氧化性的强弱及实验设计的能力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王老师 难度:0.80真题:0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专题:图示题
分析:A.体积和PH值均相同的稀硫酸和醋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硫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与足量Mg反应,醋酸生成的氢气多;B.醋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醋酸铵为强电解质,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大;C.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D.硫化氢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发生反应H2S+Cl2=S↓+2HCl.
解:A.体积和PH值均相同的稀硫酸和醋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硫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与足量Mg反应,醋酸生成的氢气多,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导致醋酸氢离子浓度大于硫酸,则醋酸反应速率大于硫酸,故A错误;B.醋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醋酸铵为强电解质,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致溶液导电能力增大;当继续加入醋酸时,溶液体积增大,但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小,当醋酸的量很大时,溶液浓度接近于醋酸浓度,溶液导电能力几乎不变,故B错误;C.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图象能正确表示SO2和O2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故C正确;D.硫化氢是弱电解质、HCl是强电解质,发生反应H2S+Cl2=S↓+2HCl,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致溶液pH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物质间的反应、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判断等知识点,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向含有乙醇的乙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蒸馏
除去乙酸中少量的乙醇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
证明氯化亚铁是否变质
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
证明HI还原性比HCl的强
分别向醋酸钠、乙醇、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鉴别醋酸钠、乙醇、碳酸氢钠
A、AB、BC、CD、D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有关金属及化合物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钾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C、铜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古代用作铸币材料D、铝和Fe2O3混合物在常温下会发生剧烈反应,可以用于野外焊接钢轨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2NO2→N2O4
比较HCl、H2CO2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A、AB、BC、CD、D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g&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22.4L&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C、T℃时,1L&pH=6纯水中,含10-6NA个OH-D、10L&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CO32-总数为3NA
科目:高中化学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①氧化性:103->Fe3+>I2;还原性:S2O32->I-;②KI+I2?KI3(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4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①向第四份试液中加K3Fe(CN)6溶液,根据是否得到具有特征蓝色的沉淀,可检验是否含有(用离子符号表示),蓝色的沉淀是(用化学式表示).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不适合作为食盐加碘剂,其理由是.(3)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的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表所示:
0.01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t3表中数据:t1t2(填“>”、“<”或“=”);表中V2=mL.
科目:高中化学
CO2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1)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kJ?mol-1.②石墨与CO2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2)采用电化学法可将CO2转化为甲烷.试写出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质时,该转化的电极反应方程式.(3)CO2为原料还可合成多种物质.工业上常以CO2(g)与H2(g)为原料合成乙醇.①已知:H2O(l)=H2O(g)△H=+44kJ?mol-1CO(g)+H2O(g)?CO2(g)+H2(g)△H=-41.2kJ?mol-12CO(g)+4H2&(g)?CH3CH2OH(g)+H2O(g)△H=-256.1kJ?mol-1.则:2CO2(g)+6H2(g)?CH3CH2OH(g)+3H2O(l)△H=.②如图1是一种以烟道气为原料合成乙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对上述流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流程至少包含4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X中阴极反应为:2H2O-4e-=4H++O2↑C.合成塔中生成乙醇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流程设计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③如图2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科目:高中化学
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1)常温下将0.01mol&NH4Cl和0.002mol&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①溶液中浓度为0.01mol?L-1的离子是.②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的两种粒子是和.(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填“碱性”、“酸性”或“中性”),醋酸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或“=”).(3)将m&mol?L-1的醋酸和n&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m与n的大小关系是mn.(填“>”、“<”或“=”)(4)浓度为0.100mol?L-1的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c(N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NH4Cl&&&&&&②NH4HSO4&&&&&&③NH3?H2O&&&&&&&&④CH3COONH4(5)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①则Na2A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②已知0.1mol?L-1的NaHA溶液pH=2,则0.1mol?L-1的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1mol?L-1(填“>”“=”或“<”)
科目:高中化学
(1)在下列物质①NH3、②BF3、③HCl、④SO3,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填番号).(2)试比较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填“>”、“<”或“=”):HClO3HClO4.(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H2O的VSEPR构型为.(4)沸点比较:邻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填“>”、“<”或“=”),原因是.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写出离子方程式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写出离子方程式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写出离子方程式
2I-+ClO-+2H+==I2+Cl-+H2O
次氯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做氧化剂将I-氧化为I2遇淀粉变蓝;2H+ +ClO- +2I- == I2+Cl- +H2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