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铜的用途有多种用途 如用作玻璃着色剂

&&&&&&&&&&&&
月全国名校高考模拟试题高考频点分类汇编—综合实验探究题
月全国名校高考模拟试题高考频点分类汇编高考频点二十一
综合实验探究题1、(北京市海淀区2011届高三5月二模理综,26)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图1、2装置测定某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提供的试剂:研细的钙片粉末(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2mol/L 盐酸、5%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和蒸馏水。图1
图2  实验过程:  I.检查两套装置的气密性。II.在A、C的右边加入0.25 g钙片粉末,左边加入3 mL 2mol/L盐酸,塞紧塞子。在B、E中均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如图所示,记下量气管读数。Ⅲ.将A、C倾斜,使液体与固体混合,实验结束并冷却后读出量气管读数,测得 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41.90 mL,E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39.20 mL(以上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I中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中加入的试剂为
。  (3)实验前左右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右管的液面高于左管的液面,  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图1实验比图2实验所得  钙片中的碳酸钙含量偏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偏高的原因:
。答案:(14分)(1)往B中右侧量气管中加水,一段时间后量气装置左右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2分)(2)CaCO3 + 2H+ ==== Ca2+ + CO2↑ + H2O·································(3分)   蒸馏水(H2O) ··················································(2分)(3)向下移动右管,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2分)(4)70%(或用小数、分数表示) ·······································(2分)   HCO3- + H+ ==== CO2↑ + H2O
···································(3分)2、(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高三4月一模理综,26) 一定量的铁粉在氯气中充分燃烧后,将所得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制得溶液A。(1)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推测A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①Fe3+;②只有Fe2+;③
。甲同学为探究溶液的组成,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反应离子方程式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假设②不成立,假设①或③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乙同学继续探究溶液A的组成。查阅资料: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实验过程: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KMnO4紫色褪  去。实验结论:
(填写字母序号)。a.可能有Fe2+
b.可能无Fe2+
c.一定有Fe2+根据你选择的实验结论,简述理由:
。答案:(11分)(1)(2分)2Fe+3Cl2
(2)③(2分)含有Fe3+
和Fe2+(4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反应离子方程式溶液呈红色Fe3++3SCN-=Fe(SCN)3(3)(3分)a;因为还原性Fe2+>Cl-,逐滴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先将Fe2+氧化,而使KMnO4紫色褪去,故可能含有Fe2+。b;溶液中可能无Fe2+,加入的酸性KMnO4溶液,将Cl-氧化,而使KMnO4紫色褪去。3、(北京市海淀区2011届高三一模理综,28)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图20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21的实验:        
图21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答案:2SO4(浓)+CuCuSO4+SO2↑+2H2O
...........................(3分)(2)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进入试管A中........................(2分)(3)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
........................(2分)(4)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所得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未洗干净.....................(2分)(5)2CuS+3O22CuO+2SO2
(条件也可为"煅烧")
.....................(3分)(6)BCD(选对两个选项得1分,只选对一个选项不得分,多答、错答不得分)(2分)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1年高三二模,2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探究一定温度下(实验时实际的环境温度)使铁钝化的硝酸的最低浓度。实验步骤如下:①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5.0mL(质量分数为65%,密度为1.4g/mL)。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②将铜丝和铁丝同时插入浓硝酸中,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先指向铜丝,但又迅速反转(只需1-2s)指向铁丝一端。③用盛有5.0mL蒸馏水的注射器向具支试管内加水,并注视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在指针恰好发生反转又指向铜丝时停止实验,记录此时已注入的水的体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实验次数实验温度(℃)注入水的体积(mL)117.22.42T12.53T22.3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装置中仪器a因其作用而称为
;指针指向铁丝时,铁丝为
极(填"正"或"负")(2)65%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在未注水前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T2(填">"、"<"或"=")(4)在本实验温度下,使铁钝化的硝酸最低浓度为
%;利用本实验数据判断,若以45%的硝酸进行实验(不再注水),则电流表的指针应指向
电极(填"铁"或"铜")(5)该实验装置上的不足是
,改进方法是
。答案:5、(北京市朝阳区2011届高三4月一模理综,27)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巳知酸性:亚硫酸 >碳酸)①连接仪器. 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 b,然后滴入滚硫酸,加热.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_装置A屮的试剂是_____
___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
______(2)验证 SO,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打开b,关闭a。②H2S溶液中宥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_
__.③BaCl2溶液中无叨诚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別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人下表相应位置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沉淀的化学式写出其中SO2 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
_______答案:6、(2011年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33)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FeSO4有剩余; 假设2: NaClO有剩余;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样品初步处理: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 0.01 mol ? L-1 KMnO4, 20% KSCN、3% H2O2,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将上述澄清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步骤2步骤3答案:7、(北京市昌平区2011届高三二模理综,27) 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物质Cu(OH)2Fe(OH)2Fe(OH)3开始沉淀pH6.07.51.4沉淀完全pH13143.7⑴ 步骤Ⅰ的目的是除不溶性杂质。所需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⑵ 步骤Ⅱ的目的是除硫酸亚铁。操作步骤是先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调整溶液pH在一定范围之内,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①写出用H2O2溶液除去硫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②调整pH 的范围应该在____________之间。⑶ 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将溶液加热蒸发至有晶膜出现时,停止加热,__________
__,水浴加热烘干。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
__。⑷ 该同学用CuSO4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5% H2O2溶液,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0.1 mol·L-1 FeCl3和CuSO4 溶液各1 mL,摇匀,观察到滴入FeCl3 溶液的试管产生气泡更快,由此得到结论:Fe3+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率比Cu2+高,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原因:。答案:(13分)⑴ 溶解、过滤⑵ ①2Fe2++H2O2 +2H+=2Fe3++2H2O
②3.7-6.0⑶ 冷却结晶
防止CuSO4·5H2O晶体分解⑷ 错误 (1分)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所用溶液的阴离子不同,无法比较阳离子的催化效率8、(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高三一模理综,27) S2Cl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实验室制备S2Cl2的反应原理有两种:①CS2+3Cl2
CCl4+S2Cl2 ;②2S+ Cl2
S2Cl2 。已知:S2Cl2易与水反应;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沸点:物质SCS2CCl4S2Cl2沸点/℃4454777137熔点/℃113-109-23-77(1)利用图-21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来制备S2Cl2,反应原理是
(填写数字序号)。(2)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中存放的试剂是
。(3)D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将D装置锥形瓶内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物的方法是
。(4)S2Cl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该分子的电子式是
。(5)S2Cl2与水反应,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6分,方程式3分,其余每空2分)(1)①(2)MnO2+4H++2Cl-
Mn2++Cl2↑+ 2H2O
;浓硫酸(3)冷凝回流(导气)
蒸馏(4)(5)2S2Cl2+ 2H2O=3S↓+SO2↑+4HCl↑9、 (2011年广东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理综(一),33) 某同学利用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固体溶于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剂1的化学式是
;加入试剂1后呈红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某一同学在实验中由于加入了过量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为了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另有四位同学进行了下表的猜想,你认为丁同学的猜想会是什么?编 号猜
想甲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为+2价Fe乙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丙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丁?  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合理与否?请同学们根据结论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方案。可选用试剂: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 mol·L-1 NaOH、0.1mol·L-1FeCl3、0.1mol·L-1CuSO4、20%KSCN、蒸馏水。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 论说明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答案:(16分)(1)Fe3O4 + 8HCl = 2FeCl3 + FeCl2 + 4H2O
(3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只答对其中一方面均可得分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20%KSCN溶液 (3分)如果溶液变红色 (2分)或取少量退色后溶液,加入0.1mol·L-1FeCl3溶液或如果溶液不变红色(2)KSCN (2分) , Fe3+ + SCN- =Fe(SCN)3
(2分,其它式子合理均可得分)(3)2Fe2++Cl2 = 2Fe3++2Cl-
(2分)(4)丁的猜想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2分)10.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1年高考二模冲刺理综卷,28)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实验装置图如下:  限选试剂:浓H2SO4、、1.0mo1·L-1H2 SO4、1.0mo1·L-1HNO3、1.0mo1·L-1NaOH、3%H2O2、1.0mol·L-1CuSO4、20%KSCN、饱和澄清石灰水、蒸馏水、0.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实验时观察到:C试管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试管中盛浓H2SO4,从E试管流出的气体被点燃,则气体产物是
。D试管中应盛有
溶液,其作用是:
。(2)固体产物中有钾盐和含铁元素的物质。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无正三价形式,并对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①取适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过滤取出不溶性固体,用蒸馏水充分洗涤。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上述不溶固体,加入过量CuSO4溶液,充分振荡。溶液的蓝色明显变浅,且有暗红色固体物质生成。③过滤取出暗红色不溶性固体,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该固体于试管中,加过量1.0mol·L-1·H2SO4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适量3%H2O2溶液,充分振荡后滴加20%KSCN溶液,发现溶液呈红色。    以上实验证明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3)请你对固体产物中钾盐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全部为
(写化学式)
假设2:全部为K2 C2O4假设3:为以上二者的混合物。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用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完成下表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人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过滤,滤液备用。固体部分溶解步骤2:若有
,则假设1或3成立。若无此现象,则假设2成立。步骤3:若
,则假设3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无此现象则假设1成立。......答案:11. (广东省湛江市2011届高三二模理综,33)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1) 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
;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
。(2)对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 只含有氯化钠假设2: 只含有假设3: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限选以下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酚酞试液、稀硝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回答下列问题:①加入过量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填写下表: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4:步骤5:答案:(本题共16分)(1)烧杯
玻璃棒 (2分); 过滤(2分)(2)氢氧化钠
(2分)(3)① 硝酸钡溶液。(2分)  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4: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往其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2分)○1如果酚酞变红,假设2或假设3成立。○2如果酚酞不变红,假设1成立。(2分)步骤5:用试管取少量滤液, 往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加硝酸银溶液。(2分)○1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假设2成立。○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假设1或假设3成立;结合步骤4○1如果酚酞变红,假设3成立(2分)1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1届高三二模理综,26)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⑴实验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C
(供选试剂为:浓硫酸、无水CaCl2、碱石灰)。⑶E装置中的仪器名称是
,它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⑷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⑸反应前,在B装置中通入空气可减少实验误差,操作方法是
。⑹若样品的质量为mg,反应后C、D的质量差分别为m1g、m2g,则该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⑴2NaHCO3 Na2 CO3 + H2O + CO2↑(2分)Na2CO3·10H2O Na2CO3 + 10H2O(2分)  ⑵无水CaCl2(1分)碱石灰(1分)  ⑶(球形)干燥管(1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影响测定结果(2分)⑷偏低(2分)⑸关闭b,打开a,将空气缓慢鼓入(2分)或答:关闭a,打开b,将空气缓慢鼓入一段时间后至C、D、E装置质量之和在两次称量时差值不大于0.1g  ⑹286(m1-)/m ×100%(2分)【解析】本题实验目的是通过装置D的增重测定NaHCO3的质量分数,通过C和D的增重测定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⑷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易导致部分水蒸气进入后续装置,使测得Na2CO3·10H2O和NaHCO3的质量分数偏高,而NaCl的质量分数偏低。【考点】化学实验1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1届高三二模理综,28)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图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A表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是另一种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己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干燥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HCO3、MnO2、Na2O2、NaCl、无水CaCl2、NH4HCO3、碱石灰等固体和H2O2、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反应现象回答:(1)充分反应后丙中无固体物质剩余,则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丁中的干燥剂应选
,不选另一种干燥剂的理由是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观察到反应开始后断开电键K,铂丝能继续保持红热,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是(吸热、放热)
反应;(5)当己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停止给丙加热,并关闭a、b两个活塞,若将己浸入冰水中,则己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简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答案:(共15分)(1)NH4HCO3
NH3↑+CO2↑+H2O↑(2分)(2)碱石灰(2分);无水CaCl2只能吸水,不能吸收CO2或CaCl2能吸收NH3(2分)(3)2H2O2
(或2Na2O2+2H2O=4NaOH+O2↑)(2分)(4)4NH3+5O2
4NO+6H2O(2分);放热(1分);(5)气体颜色变浅(2分);NO2发生反应 2NO2 N2O4;△H<0,属于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降低温度,平衡向右移动,NO2浓度减少,N2O4浓度增大,N2O4为无色,所以气体颜色变浅(2分)w14. (宁夏银川一中2011届高三二模理综,27)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1) 甲同学利用图Ⅰ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2) ①图Ⅰ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②收集NO2的方法
;③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收集满NO2的集气瓶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
(填"变深"、"不     变"或"变浅"),使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2)乙同学利用图Ⅰ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A中加入浓氨水,B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C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 a →
h。请完成下列问题:①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①圆底烧瓶
②瓶口向上排气法(2分)  ③Cu + 4H+ + 2NO3-Cu2+ + 2NO2↑+ 2H2O
(2分)  ④变浅 (2分)
ΔH<0,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NO2)浓度降低 (2分)  (2)
(2分)  ②4NH3 + 5O2 =====
4NO + 6H2O
2NO + O2 2NO2
(各2分,共4分)15.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综,26)现有某铁碳合金 (铁和碳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    I
测定铁的质量分数:(1)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E装置后面连上一根导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称量E的质量,并将a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装置A中,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 g。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3)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原因是空气中CO2、H2O进入E管使b增大。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乙同学认为,即使甲同学认为的偏差得到改进,依据此实验测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也可能会偏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Ⅱ
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6)往A中滴加足量的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A中铁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 (杭州市2011届高三二模理综,28)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1)为了节约原料,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
;为了吸收该反应中产生的尾气,请选择下列中合适的装置
。(2)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仪器B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甲调节pH ,铁元素全部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 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已知:Ksp[Cu((OH)2]≈10-22, Ksp[Fe((OH)2]≈10-16,
Ksp[Fe((OH)3]≈10-38 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开始加入的铜粉为3.2 g,最后所得溶液为500 mL,溶液中含有铁元素0.005 mol。①方案1中的B仪器名称是
。②为了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应调节pH至少为_________。③方案2中甲物质可选用的是
。   A、CaO
D、Cu2(OH)2CO3
E、Fe2(SO4)3④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第二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法将3.2g铜丝放到45 mL 1.5mol·L-1的稀硫酸中,控温在50℃。加入18mL 10%的H2O2,反应0.5h,升温到60℃,持续反应1 h后,过滤、蒸发浓缩、减压抽滤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10.5g。 请回答下列问题:⑤反应时温度控制在50℃~60℃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 ⑥本实验CuSO4·5H2O的产率为
。答案:(15分)(1)3:2 (2分)
B(1分)(2)①坩埚(1分)
③CD(2分)④4Fe2++O2+4H+==4Fe3++2H2O;(2分)
2Fe3++Cu==2Fe2++Cu2+(2分)⑤防止双氧水分解(1分)⑥84%(2分)17. (浙江省宁波市2011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理综,28)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拟用KMnO4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查阅资料】  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可以测定Fe2+的含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MnO4-+H+--Fe3++Mn2++H2O(未配平)【准备实验用品】①仪器:a.天子天平,b.滴定管,c.100mL量筒,d.烧杯,e.漏斗,f.250mL容量瓶,g.锥形瓶,h.玻璃棒,i.药匙,j.烧瓶,k.铁架台(带滴定管夹),l.胶头滴管。②试剂:a.硫酸亚铁补血剂药片,b.高锰酸甸晶体,c.酚酞溶液,d.KSCN溶液,e.稀硫酸,f.稀盐酸,g.蒸馏水。【实验步骤】①称取0.474gKMnO4晶体,配成250.00mL水溶液;②取5片除去糖去(非还原糖)后的硫酸亚铁补血剂药片(1.500g),研细后加稀硫酸溶解,配成100.00mL水溶液③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补血剂"溶液20.00mL于某容器中。④盛装标准KMnO4溶液,静置后,读取数据,记录为KMnO4标准溶液体积初读数。⑤滴定,并记录KmnO4标准溶液的终读数。再重复滴定2次。【实验记录】【交流与讨论】(1)准备的实验用品中,不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要的试剂有(填序号)
。(2)本实验所用的KMnO4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课外小组里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四种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最后取得共识,认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4)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5)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则所测得的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会
(偏大、偏小、无影向)。(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答案:18、(上海市黄浦区2011届高三4月二模化学卷,27)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  已知:过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2CO4 +H2SO4 →Na2SO4 +H2O2 + CO2↑
2H2O2 →2H2O+ O2↑  为测定已变质的过碳酸钠(含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Q为-具有良好的弹性的气球(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和少量二氧化锰放于其中,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H2SO4滴入气球中。  (1)Q内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__。 在样品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管a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 H2SO4前必须关闭_______(填K1、K2或K3, 下同)。打开______。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b中装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何要缓缓打开K1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上述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过碳酸钠的纯度是____________(式量:Na2CO4 -122,Na2CO3-106)。(5)某同学实验测得的过碳酸钠的纯度超过10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气体滞留在Q和导气管中,未全部进入量筒Ⅱ  B.量筒Ⅱ读数时,量筒液面高于水槽液面  C.右侧量筒Ⅰ和储液集气瓶连接导管内的液体没有计入读数x  D.气体体积数值x、y没有扣除滴加的硫酸的体积答案:(13分)(1)CO2、O2;使双氧水完全分解成氧气;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稀H2SO4顺利滴下。 (2)K1、K2,K3。
(3)气球Q慢慢缩小,左侧导管有气泡生成。吸收二氧化碳;控制气体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 (4)[12200y/(53x-37y)]%  (5)BC19、(上海市长宁区2011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考试化学卷,2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1)实验室将B、C、E相连后,以
、(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2) 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C、E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Ⅰ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Ⅱ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后,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C、E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并进行NO2有关实验.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可能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_。答案:(12分) 26.(1)次氯酸钙、浓盐酸(或其它合理的答案)(2分)(2) 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4分)(3)MnO2
+4H+ +2Cl-
+ 2Br-→2Cl-
Br2(2分)(4)①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2分)②a、b; c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2分)(或其它合理的答案)20、(浙江省杭州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理综,28)化合物KxFe(C2O4) y·zH2O(Fe为+3价)是一种光敏感材料,实验室可以用如下方法制备这种材料并测定其组成。I.制备:⑴结晶时应将饱和溶液在黑暗处等待晶体的析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⑵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Ⅱ.组成测定:称取0.491g实验所得晶体(假设是纯净物)置于锥形瓶中,加足量蒸馏水和稀H2SO4。将C2O42-完全转化为H2C2O4,用0.10mol·L-1KMnO4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MnO4溶液12.00mL时恰好反应;再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将Fe3+完全转化为Fe2+,用KMnO4溶液继续滴定,当Fe2+完全氧化时,用去KMnO4溶液2.00mL。相关反应如下: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MnO4-+5Fe2++8H+=Mn2++5Fe3++4H2O⑶配制250mL 0.10mol·L-1KMnO4溶液及上述滴定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锥形瓶外还有
。两个滴定中到达终点时溶液颜色为
色,且30秒内不变色。⑷通过计算,求此光敏材料的化学式
。28.(9分)(1)黑暗可以防止晶体分解(2分) (2)过滤、洗涤(2分)(3)25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2分)
紫红(1分)(4) K3Fe(C2O4)3·3H2O(2分)21、(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11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一),9)9.(18分)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0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取该产品。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I.可选用的药品有:a.石灰石b.饱和氯化钙溶液c.6 mol/L盐酸d.氯化铵e.氢氧化钙。(1)A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序号)
;(2)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
;(3)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向C中通入气体是有先后顺序的,应先通入气体的化学式
;(5)检验D出口处是否有氨气逸出的方法是
;(6)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7)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
。(8)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
装置回收(填代号)。II.经分析在上述氯化铵样品中含有杂质碳酸氢钠。为了测定氯化铵的质量分数,该学生实验小组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试回答:(1)所加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
检验所加试剂A已经过量的方法是
。(2)B操作方法是____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
。(3)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
。答案:22、(天津市南开区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9)9.(18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f。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欲测定溶液Y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KMnO4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5)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答案:23、(上海市杨浦、静安等四区学年度高三下学期学科测试(化学)(2011.4),26)用图示装置制取PCl3,在E中放入足量白磷,将氯气不间断地通入E,氯气与白磷就会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温度高于75℃)。已知:PCl3和 PCl5遇水强烈反应,它们熔沸点数据如下:熔点沸点PCl3-112℃75℃PCl5148℃200℃请根据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为得到氯气,若B中加入MnO2,则A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发现C中气泡产生过猛,需要进行的操作或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4)在反应开始时主要生成PCl3,而后来主要生成PCl5,原因可能是
;从PCl3和PCl5的混合物中分离出PCl3的方法是
(选填序号)。a.蒸馏
d.升华(5)生成的PCl3在G中收集,则F中盛有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6)C、D、H所盛的试剂分别是(选填序号):C
。a.饱和食盐水
c.无水氯化钙
d.碱石灰(7)如果E中反应放热较多,G处的导管可能发生堵塞,其原因是
。26.(12分,每空1分)(1)H接一导管放入水槽,微热圆底烧瓶,盛液体的仪器中产生气泡,撤灯后导管中形成水注,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浓盐酸,MnO4 + 4HCl (浓)
MnCl2 + Cl2↑+ 2H2O(3)用分液漏斗控制添加液体的量(合理即可)(4)P过量生成PCl3,氯气过量生成PCl5;a
。(5)冷水,
使得三氯化磷液化(6)a;
d(7)PCl5(可能还有P2O5)蒸气冷却后变成固体。24、(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化学)试题(2011.4),26)某实验小组同学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硫酸工业的接触室,制备SO3并测定实验条件下SO2的转化率。(1)实验过程中,当V2O5表面红热后,应将酒精灯移开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加热,其原因是
   。(2) 装置B中U型管内收集到的物质呈
D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 结束实验时应先停止
  ,并继续
  。(4) 为了除去S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SO3,还可以让混合气体通过
   溶液(除了图示方法)。为了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SO3,可以让混合气体通过
 溶液;若有
现象出现,说明SO2气体中混有SO3。(5) 为了测定该条件下SO2的转化率,若B中U型管内收集到的物质的质量为m g,还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6) 实际测得SO2的转化率比理论值小,其主要原因有
。A、装置C中亚硫酸盐被氧化
B、SO2通入速度太快,未被充分吸收C、有SO2残留在A、B装置中
D、SO3挥发,被装置C吸收26、(共12分)(1)(2分)该反应放热,如果持续加热则温度过高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反应速率;温度过高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SO3的生成。(2)无 、固。(1分) 品红不褪色(或品红溶液红色变浅)。(1分)(3)(2分)通入SO2,通入一段时间O2(4)(3分)饱和亚硫酸氢钠。氯化钡溶液;白色沉淀(5)(1分)C瓶溶液增重的质量(C、D瓶溶液增重的质量)(6)(2分)A、D25、(上海市普陀区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化学)试题(2011.4),27) 硫酸铁铵 [a(NH4)2SO4·bFe2(SO4)3·cH2O] 常作为高铁的标准,可用于测定卤素的指示剂。某工厂实验室用一种硫酸亚铁样品(含少量硝酸钙)和硫酸铵为原料,设计如下工艺过程,制取硫酸铁铵:   (已知:NaClO、H2O2、KMnO4、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请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A、B适宜的化学式:A
。(2)减压过滤得到的滤渣C,其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操作甲的目的是:。(3)操作乙、丙的名称分别是:乙
。(4)检验产品硫酸铁铵中的阳离子,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有
  。(5)为了用重量法确定产品硫酸铁铵[a(NH4)2SO4·bFe2(SO4)3·cH2O]中a、b、c的值(供选用的试剂:浓硫酸、碱石灰、氢氧化钠、氯化钡),除了测得取用样品的质量外,至少还需要测定
 种物质的质量。灼烧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
 (选填仪器编号)。(A)玻璃棒 (B)大试管 (C)坩埚 (D)蒸发皿(E)坩埚钳 (F)石棉网27、(共12分)(1) (2分) H2SO4 、H2O2(2)(2分)CaSO4。 检验Fe2+是否已全部被氧化。(3)(2分)冷却结晶、常温晾干(4) (2分) NH4++OH-NH3↑+H2O 、 Fe3++3SCN-Fe(SCN)3(5) (4分) 2;
A、C、E91、(上海市黄浦区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2011.4),27)27.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  已知:过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2CO4 +H2SO4 →Na2SO4 +H2O2 + CO2↑
2H2O2 →2H2O+ O2↑  为测定已变质的过碳酸钠(含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Q为-具有良好的弹性的气球(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和少量二氧化锰放于其中,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H2SO4滴入气球中。  (1)Q内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__。 在样品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管a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 H2SO4前必须关闭_______(填K1、K2或K3, 下同)。打开______。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b中装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何要缓缓打开K1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上述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过碳酸钠的纯度是____________(式量:Na2CO4 -122,Na2CO3-106)。(5)某同学实验测得的过碳酸钠的纯度超过10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气体滞留在Q和导气管中,未全部进入量筒Ⅱ  B.量筒Ⅱ读数时,量筒液面高于水槽液面  C.右侧量筒Ⅰ和储液集气瓶连接导管内的液体没有计入读数x  D.气体体积数值x、y没有扣除滴加的硫酸的体积27. (13分)(1)CO2、O2;使双氧水完全分解成氧气;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稀H2SO4顺利滴下。 (2)K1、K2,K3。
(3)气球Q慢慢缩小,左侧导管有气泡生成。吸收二氧化碳;控制气体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 (4)[12200y/(53x-37y)]%  (5)BC26、(上海市长宁区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2011.4),26)26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1)实验室将B、C、E相连后,以
、(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2) 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C、E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Ⅰ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Ⅱ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后,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C、E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并进行NO2有关实验.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可能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_。26. (12分) 26.(1)次氯酸钙、浓盐酸(或其它合理的答案)(2分)(2) 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4分)(3)MnO2
+4H+ +2Cl-
+ 2Br-→2Cl-
Br2(2分)(4)①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2分)②a、b; c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2分)(或其它合理的答案)27、(上海浦东新区2011年4月高三年级高考预测,26)26.(1)用排水量气法测定H2的摩尔体积。某次实验用了0.044g镁,在水中与硫酸反应后放出氢气,镁条消失后,这些气体排水38.5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①该次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值是
L/mol,实验误差是
%。②造成本次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选择填空)。a.镁条不纯,含单质铁
b.称重的镁条表面有氧化膜c.氢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③目前的排水量气法不适合测C2H2的摩尔体积,这是因为
(选择填空)。a.C2H2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高于H2
b.C2H2与蒸馏水会发生明显反应c.用于发生C2H2的电石含有杂质(2)现有一定量可能含有Na2O杂质的Na2O2。欲测其Na2O2的纯度,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举例如下:  ①测O2的体积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样品,取用带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大试管让样品发生O2,该导管连接的下一个装置是
(选择填空)。  ②测NaCl(或NaOH)的质量将样品称量后直接溶于足量
),将溶液蒸发干燥,得固体NaCl(或NaOH),称重,换算。  若称取的样品为a g,该样品中Na2O2的纯度为100%,则NaCl的测定值应为
g。  ③第三种方案的测定精度最高,该方案是  从配制所有所需溶液到完成所有操作,该方案中必须使用的定量玻璃仪器包括
。28、(江苏省徐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15)15.(12分)制造干电池的主要原料之一是MnO2,工业上常用Mn(NO3)2和KMnO4为原料制备MnO2,其生产原理如下:用软锰矿(含MnO2和少量的Fe2O3、SiO2)和碳反应制得MnO;再将MnO与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经过滤、提纯、浓缩,可制得50%的Mn(NO3)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把50%的Mn(NO3)2溶液滴加到KMnO4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3Mn(NO3)2 + 2KMnO4 + 2H2O = 5MnO2↓+ 2KNO3 + 4HNO3,  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MnO2。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软锰矿和碳反应后的固体产物置于右图所示的装置甲中,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装置乙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①写出甲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过程中,要向乙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原因是
。③装置丙试剂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2)在制备MnO2的实验中要向反应混合液中不断滴加氨水,则氨水的作用是▲
。(3)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的固体,除主要含有MnO2外,还可能混有杂质,则该杂质可能是
(写化学式)。(4)有人提出用日光分解KMnO4溶液的方法可制取MnO2,反应方程式为:4KMnO4+2H2O4MnO2↓+4KOH+3O2↑,该反应中c(O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你认为形成该变化的原因是
。15.共12分。每空2分。  (1)①Fe+4HNO3(稀)=Fe(NO3)3+NO↑ + 2H2O②把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便于尾气吸收充分,防止污染环境③NaOH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2)中和产生的HNO3,使原料尽可能多的转化为MnO2  (3)Mn(OH)2  (4)反应生成的MnO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29、(江苏省徐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21)B.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步骤与操作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的少量钙、铁、铝三种元素。已知Ca2+、Al3+、Fe3+完全形成相应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Ca(OH)2Al(OH)3Fe(OH)3pH≥13≥5.2≥4.1(1)步骤①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2)步骤②中调节pH至6~7的目的是
。(3)沉淀X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
。(4)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试剂A为
;试剂B为铝试剂,加入该试剂后的实验现象是
。  B.每空2分。   (1)使茶叶中的钙、铁、铝元素转化为离子
(2)使Fe3+、Al3+转化为沉淀   (3)Al(OH)3、Fe(OH)3
(4)Ca2++C2O42-=CaC2O4↓(5)硫氰化钾溶液(KSCN)  生成玫瑰红色物质30、(江苏省南京市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16). (10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Al2O3。生产铵明矾[NH4Al(SO4)2·12H2O]和H2O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1)流程图中X为
(填化学式)溶液。(2)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电解"时,用惰性材料作电极,则阴极反应可表示为
。(4)反应Ⅵ的化学方程式为
。(5)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16、(每空2分,共10分)(1)NaOH(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CO2+AlO2-+2H2O = Al(OH)3+HCO3-(3)2H++2e- = H2(4)(NH4)2S2O8+2H2O = 2NH4HSO4 +H2O2(5)NH4HSO431、(湖南省衡阳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联考试卷(一)理综,28)28. (14分)已知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甲酸共热制取一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图是用浓H2SO4和HCOOH反应制取CO,并利用Fe2O3探究CO的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图。(1) 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 是_________ ,其作用为_________。(2) 在装置A加热后,加热Fe2O3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 是_________。(3)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4) 当C中反应完全后,将一块磁铁按图所示放置,可以看到的现象 是_________。(5) 装置D中盛有氯化亚铜氨溶液以吸收未反应完全的CO,则装置E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化铜有多种用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