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人去世送礼怎么写追悼词怎么写

我的闺蜜去世了,我想写首伤感的追悼词,怎么写合适_百度知道
我的闺蜜去世了,我想写首伤感的追悼词,怎么写合适
孟婆汤足以遗忘前世记忆;对不起你我两岸相爱却不可相见;对不起;对不起,我不能让自己忘记你,我还在此岸等待,我心中不能没有你,却遗忘不掉你的身影;彼岸花已开。你默然选择离去,奈何桥已搭起,留下我一人独守彼岸,你不曾在经过此岸。花开花落,我无法不自己想起你,孟婆已像我招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追悼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现在的位置:
奶奶去世追悼词
奶奶去世追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与我们至亲至爱的奶奶含泪告别。日(农历六月廿六)12点30分,奶奶走完了她勤劳、辛苦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留给我们永久的缺憾和无尽的哀思。站在奶奶的棂前,我们深切缅怀她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成长的历程,内心的悲痛无从言表。
  1928年(农历六月初一),在贫困农民家庭里,奶奶呱呱来世,在历尽85年磨难、悲欢之后,油尽灯灭,乘鹤仙去。奶奶的一生,历尽生活苍桑。在艰难的岁月里,她与爷爷风雨同舟,恩爱相守,含辛茹苦将6个儿女抚养成人。岁月的磨砺苍老了她的容颜,染白了她的头发,她毫无怨言,坚强地撑起一个家。她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也是平凡、朴素的一生。
  奶奶一生为人好强,那怕是生活最困难年头,从没有被苦难压倒。像千千万万勤劳、善良、坚韧的中国妇女一样,她把一切痛楚和泪水咽进肚子里,默默地、顽强地扛起生活的重担。我们的奶奶背负了太多,承受了太多,付出了太多,太累了!如今,奶奶舒缓了她的双臂,沉沉地睡去了。(在她离去之前先后两次骨折 住院两年六个月)现在,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正象奶奶所说:我们的父辈,在政治上打了翻身仗;而她的儿孙们,在经济上告别了贫穷;而最让她老人家欣慰的是,她的孙辈在文化上来了个大翻身!是的,儿女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孙辈们会更好!可是她老人家出乎意料地走了,走得那样匆匆,我们再也没机会守候在她的身边,孙辈们再也听不到她的唠叨和叮咛。记得奶奶在叮咛孙辈时有一句经典语录:政治上要走阳光大道;事业上要上高速公路。要少走弯路,不走邪路,避免死胡同。在这里,我郑重地向奶奶保证:奶奶,请您放心,您的孙辈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您期待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奶奶走了,而她老人家的生命因我们的存在而永存。她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慈祥地看着我们,像她在世的时候一样,保佑着、呵护着子孙后辈。
  奶奶走了,在与爷爷阔别21年之后,她去另一个世界与爷爷恩爱相守。奶奶,请您放心,我们所有血脉相承的晚辈将永远把您铭记于心。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按照您的期望,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奶奶,您的在天之灵,一定也能够听到我现在所说的这些话,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在场所有的家人亲戚,从心底流出的语言。
  奶奶,您85年的人生旅程归宿圆满,无憾而别。带着亲人的不舍,前往天堂。在这里,我代表在场所有的家人亲戚,祝福您一路走好!在主的怀抱里安息!
  奶奶走了,您挥一挥衣袖,未带走一片云彩。值此与老人家告别之际,我要感谢所有的来宾和亲朋好友,感谢您们与我们共同分担悲伤、共同送奶奶最后一程。真诚感谢大家!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推荐纪念馆
1989 - 2010
同分类最新文章致去世奶奶的追悼文 – 追悼词
追悼词,追悼亲人,祭文,网上扫墓,网上祭拜
追悼词,古代悼词,悼念亲人,网上祭奠
推荐纪念馆
祭文、悼词
其实我不知道真正的悼文怎么写,也不知道该让谁来写,什么时间写。今年是奶奶去世的第十年,我只是单纯的想为奶奶写点东西
来悼念她,和我儿时的一段回忆。
我的脑海里能清楚的勾画出那个深深长长的小巷子,这个巷子非常的窄,两个人并排走都会觉得有点挤的感觉。巷子一边是用泥土砌的高墙,另外一边是一户挨着一户的房子。爷爷家就在巷子拐弯处,靠前面一点。木门上有白色粉笔写着爷爷的名字。我从小认字就比较早,都是爷爷强制性教会我的,我上幼儿园中班,能一眼认出爷爷的名字。那段日子,也都是和爷爷奶奶待的时间多,这也是我和奶奶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段时光。
在我记忆里,爷爷留给我的回忆要强烈的多,奶奶却显得很淡很淡。爷爷一直叫奶奶老王,我却不知道奶奶叫爷爷什么,我也不知道奶奶真实姓名是什么。直到我快上初中的时候我才知道,而且还不是一次就记住的,我特意记了好几遍才记住的。第一次真正看见奶奶的名字的时候,没想到居然是写在灵位上了。
爷爷是一个自我意识强烈,不容忽视的人。奶奶则正好相反,平平凡凡的,很少发表意见,也没什么主见,不会特别抱怨什么。爸爸说,奶奶一生都很善良,对人好,从来不发脾气,很贤惠。这一点我也认同,我从来没见过奶奶为什么事情责怪过谁,和别人吵架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她身上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影子,安分守己,从来不忤逆爷爷的意思,基本上爷爷说什么奶奶就做什么。
就是这样的奶奶,曾经在这个陈旧的光线昏暗的小二楼里抱着我从楼梯上摔下去过。这件事情我没有任何的记忆,长辈们都这么说。奶奶为了保护我,摔下去的时候没有扶东西,结果自己受伤,我却安然无恙,只是给吓哭了。我每次从这个小楼梯上走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件事。
阁楼我一般都很少去,我总觉得那是上大学的叔叔的房间,里面有好多叔叔的书,也有爷爷的书,还有连环画,西游记的漫画。也是在这里,奶奶给我念西游记,念故事,念儿歌。我也是在这里受到的启蒙教育。我会趴在两张大床的其中一张上面看书。奶奶不是总有时间陪我念书,她念得多了,里面的故事我都记得差不多了,我看着图片就能知道故事讲到哪里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上下两册的漫画了。我每次看到三打白骨精,唐僧要孙悟空走的时候,我就感觉好像自己受委屈一样非常难过。这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娱乐了。我多数时间都是在爷爷的监督之下,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抱着一个高一点的板凳写永远也写不完的唐诗。直到我都能一一默写下来,这个时候我的同学还不会念这些唐诗。名字都要老师帮忙写。其实我因为学习写字没有少挨过打,爷爷因为我不听话不好好写字打我不算什么新鲜事。有一次奶奶在院子里晾衣服,我在院子里面蹲在地上玩一个玩具小车。爷爷在屋子里面叫我过去,叫了好几遍。我一直就说,等一会,等一会。结果我过去之后,爷爷非常生气,拿起东西就打我。他说,他叫我就要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站
在他面前听他的讲话。我看见那个小黑板上面写着,星星,月亮之类的字。我就明白爷爷是想教我学习新字。我就一边哭着还得学习。我猜奶奶一定知道我挨打了,但是她对这一切没有表达只言片语,我见识到爷爷的专制。那个下午,我一直都在认小黑板上面的字,中间有一次奶奶进来放衣服。我背对着奶奶,嘴巴里面在念字,心里的委屈一下子涌上来了,差点又哭出来,又害怕爷爷发脾气,就努力努力的忍住了。
我虽然害怕爷爷,但是爷爷对我还是特别好的。因为我爱吃甜食,爷爷会给我冲高乐高的时候,放很多奶粉和砂糖。那是我最喜欢喝的东西了。爷爷还给我煎鸡蛋饼。我从小就不爱吃饭,但我从来都不拒绝吃爷爷给我做的鸡蛋饼。那是我能自觉吃到肚子里面最有营养的食物了。
我当时一直和奶奶睡在一楼,爷爷睡在二楼。我胆子小,怕黑。我最不喜欢晚上睡觉黑兮兮的夜晚。当时外面没有什么路灯。晚上一关灯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多少个夜晚,我就躺在奶奶身边这样惶惶不安的入睡。我睡觉很不老实,就像我人一样好动调皮。当时不讲什么个性培养,总之我这样的性格就是招人讨厌。奶奶也不怎么责怪我,她总是夜里帮我盖被子。有的时候和我在一起更本睡不好,她也不会因为这个生我的气。奶奶身体一直都不好,有心脏病。当时不知道是谁告诉我,奶奶的心脏病是因为我晚上睡觉不老实踢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不记得当时我是什么感觉,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一直以为是真的,还记了很久。
我从小就喜欢有阳光的地方,小院子中间的那一块是我最喜欢呆的地方了。有时候院子里会长出一些花花草草的。我会拔下一朵花给奶奶看。奶奶指着中间的几根花蕊告诉我,这是我姑妈,这是我大伯,这分别是我爸爸和我叔叔。我一直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想起爷爷有一个装裱在玻璃框里的山水木雕,是横幅的那种,上面还有四只大雁。每次爷爷都会给我说,你看看这最前面的是你姑妈,后面的两个是你大伯和爸爸,最后这个小的是你叔叔。爷爷自我表达意识很强烈,很骄傲,很自豪。现在想来,奶奶不善表达,其实她和爷爷一样为自己的儿女感到满足。她用这样一个非常含蓄温和的方式来告诉我。只是可惜我却不懂事,也没有认真好的倾听奶奶难得的感情流露。
直到十年前奶奶去世的这一天,我看见奶奶躺在病房里毫无知觉。姑妈哭的很伤心,大伯,爸爸和叔叔都站在一边沉默着,气氛非常的压抑,我想起那个午后,奶奶坐在院子里对我说的话,那是我回忆里面唯一的一次听见奶奶对儿女的感情表达。这一天,我第一次看见姑妈哭,后来听说奶奶去世的那一天好多人都拉不住姑妈。从那以后姑妈总是为奶奶哭,我去姑妈家住的时间,早上起来看见姑妈在敷眼膜,我就知道姑妈前天晚上又哭了。想想奶奶是姑妈的妈妈,没有妈妈就算是半个孤儿。我又不禁为了这四个长辈难过起来。叔叔的眼睛通红通红的,没有掉泪。爸爸和大伯看着非常的平静。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不哭呢。我不由的盯着大伯看了一会。大伯转过脸看见我,对着我说,以后就没有奶奶了,再也看不见奶奶了。我心里面咯噔一下,我觉得至今为止大伯说话的语气那种压抑的感觉和语调我都能想起来。他好像是再说一件非常认真值得考虑的事情,说完又沉默了。第二天,爸爸说,他去看奶奶的遗体了。他最后摸了摸奶奶的脸和手,就送他走了。爸爸说这些的时候就像是他一贯的作风,在讲一个轻松的事情一样。后面他加了一句,以后就再也没有奶奶了。和大伯的画同出一辙。一样的话不一样的人说,却是一样的压抑无力感。
奶奶给我的记忆总是好浅,是不是我年龄太小的缘故,还是奶奶表达的太少了。想起来都是片段的回忆。奶奶每天早上帮我扎辫子,从学校接我回家。我总是会丢一只袜子或者头花,或者听老师说我在学校多么调皮,好动,没礼貌,不吃饭,不睡午觉。我一点也不担心,奶奶从来不会指责我,也不会告诉爷爷,就算告诉爷爷,爷爷也不会因为这个打我他只会因为我不好好写字打我。于是我就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嚣张的生活了好久。
奶奶还会用一直筷子卷花卷,我每次觉得很神奇,就站在奶奶身边看。奶奶动作很娴熟,我看的非常过瘾。我有点看不清,就让奶奶靠近我让我看清楚,慢慢卷。奶奶会靠近我,还是卷的很快,甚至更快。我知道奶奶在逗我玩,她会觉得很好玩,开心的笑。我会因为这个生气。奶奶会和我开类似的玩笑,但是我每次都是认真的生奶奶的气。我只敢和奶奶生气,爷爷太严厉,我有埋怨生气就会冲着奶奶。我从小就会欺软怕硬,得寸进尺。我想这是不是每个人的天性。
我在奶奶家也算是娇生惯养了。衣服奶奶给我穿,喝水都是爷爷奶奶给我倒,还要给我吹凉。我还嫌弃爷爷把口水吹进去,我要奶奶吹。早上起来奶奶会把手放在我大腿上往下捋,嘴巴里面念着,不拉不拉 长长。我问她是什么意思。她说这样,我以后能长高个子。只可惜奶奶注定是无缘看见我的高个子了。还有,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爷爷奶奶不会强逼我吃饭,我印象里就算是严厉脾气不好的爷爷,也不会因为吃饭生我的气。他会给我做鸡蛋饼,给我冲奶粉。我摔倒的时候觉得痛,就嗷嗷大哭,好像让全世界都知道。爷爷会给我开玩笑说,把爷爷的肉揪下来给我安上就不会痛了。夏天很热的时候,家里面会有两把扇子。一把是大的芭蕉扇,手把柄是爷爷做的,质量非常好,也非常重。一把是外面买的编制的扇子,很轻。我不喜欢小扇子,我觉得大芭蕉扇比较过瘾。我自己又扇不动,我就叫奶奶给我扇。多少个盛夏的夜晚就是奶奶帮我扇扇子,赶蚊子,和爷爷放的臭屁。我总是让奶奶扇快点,风大比较舒服。奶奶其实很累,可是我丝毫都不懂体恤奶奶的辛苦。还有一次我在小屋子里玩和爷爷看电视。隐约听见奶奶在叫我,我以为听错了也没有理会,后来才知道奶奶滑到了,好半天才站起来,叫我过去搀扶他。那也是我记忆里面唯一的一次奶奶叫我帮他,我却因为贪玩没有过去,奶奶也没有怪我。这件事情我一直耿耿于怀。奶奶当时倒在地上的时候在想什么呢?我摔倒了要全家人都哄,奶奶那么大的年
纪摔一跤没人管,一定心理也充满委屈吧。当时爷爷知道奶奶摔倒也没说什么,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好好做人呢。在我抢过老师手里递给我的书包转身就走的时候,在姑妈问我吃哪一半我选择大的一半,给哥哥小的一半的时候。在我不体恤奶奶的时候。从来也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独生女,纵横霸道,娇生惯养,对别人漠不关心。我就这样,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处于一种高文化低素质的状态。我听到最好的教育就是,不好好认字以后就要去扫大街。孰不知我早就中毒太深了,这些都是爷爷奶奶对我的怜爱和对我的期望太深。
再后来爷爷家要拆迁了。我一直都很怀念那里,我特别想回去那个房子,我多次吵闹要回去看看,直到我看见一堆废墟我才死心。
爷爷搬去很偏远的一个地方住,奶奶去了焉稽县大伯家去带弟弟。我后来再去弟弟家玩的时候才看到奶奶,看见住在楼房里面的奶奶,娴熟的用饮水机接水喝。我也逐渐明白奶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奶奶。似乎有一段时间我一直都独占这爷爷奶奶。有时候哥哥来家里玩,我总觉得他们是来做客的,不管爷爷怎么教育我说一家人的理念。我打心里的感觉没什么变化,我感觉好像我以前的家给拆散了。长大后我才知道那个感觉就叫归属感。
有一天我们去爷爷的新家的时候看见奶奶站在门口迎接我们,面带微笑。那个姿势对我影响太深远了。奶奶刚去世的时候,我总是一闭眼就好像能看见奶奶站在门口的样子。
爷爷家的环境非常恶劣,夏天虫子多,冬天就像是冰窖一样,离城市远买什么都不方便。儿女去看爷爷也很艰难。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爷爷一定要住在这样的地方,爷爷非常固执,儿女们因为很孝顺也就妥协了。不知道当时奶奶原本就不好的身体是怎么扛过那一段时间的。
后来大概是奶奶身体不行就去叔叔家了。我一直都喜欢叔叔家,因为是新房,因为离我家近去了很方便。那个时候叔叔家的新房一直都混杂着木头和洗手液的香味,我特别喜欢。还有一个装在高脚杯里的红色软蜡烛摆设。看这个像是红酒一样,晶莹剔透。我非常喜欢这个摆设,每次去我都要拿着玩很久。奶奶在这里生活的这一段时间,我正好每个周末在这附近的学校学习英语。我出门比较早,然后就去叔叔家,奶奶一般都是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我就去找奶奶玩。
我没想到的是,那居然是我和奶奶在一起最后的一段时光。
每次我都说,我多呆一会,奶奶就说,快上课了,赶快去上课。奶奶虽然不是特别有文化,可是却对我学习非常看重,不差于任何长辈。我大概是四年级左右,就这样每个周末大概都会去待一段时间,甚至放学之后也会过去玩。运气好还能碰上姑妈他们去看奶奶。我能看出来奶奶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寂寞的。有一次我问奶奶吃什么饭,奶奶说煮点什么我忘了。然后又说道叔叔和婶婶吃饭总是应付,喝一杯酸奶就算是吃过饭了。说这些的时候奶奶是一种有点说笑又有点埋怨的口气说的。我却觉得一点点莫名的伤感爬上心头来。当我们有条件能一起吃饭的时候,对吃饭的理念却不同了,这是一种叫做代沟的东西。
奶奶在这里给我讲了最长的关于她自己的故事。奶奶每次看见我们带着眼镜就很惋惜,说她以前的眼睛非常好。刚来新疆的时候,有人丢了一头驴,她看见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黑点就说那个就是了,别人都看不清楚,只有她能看清楚。后来过去看果然是。又说到她年轻的时候挖草药,还受过伤把大拇指头的一角剁掉过,骨头都漏出来了。当时公费治疗给了五毛钱,因为家里穷,包扎了一下算完事。还说道爷爷,我很少听奶奶说爷爷,奶奶说爷爷又一次骑自行车带她,把她摔下来过。一下子坐到一个半圆形的铁块上了,骨头顶在上面,痛了好久,好不容易才站起来。爷爷说当时还怪奶奶说,当时她不是下去了吗。奶奶一直觉得这边骨头受了伤,也没有条件看。爷爷从来不为他做的错事给奶奶道歉,从来不认为自己错了。这些都是奶奶在那段和我最后对她印象深刻的回忆里面给我倾诉的事情。还有奶奶的头上也受过伤,这个故事我已经不记得了,或者奶奶也没仔细和我说。我才知道奶奶身上到处都是伤,我小时候唯一知道的就是奶奶耳朵上有一边是豁口。好像是因为戴耳环受的伤。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从没问过。我突然想起来那个夜晚,奶奶摔跤的时候一直叫我的名字,为什么不叫爷爷呢。爷爷知道后也没说什么。我又难过起来身上的伤都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伤有多少奶奶都埋藏在心里了。
奶奶说这些的时候,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我听的时候也没有想的特别深。现在我才觉得奶奶吃得苦不是我能想象的,生活物质的匮乏,爷爷也不能好好的关心奶奶。奶奶的心事都留在心里了。只有儿女们长大孝顺的时候,奶奶才真的能从过去生活的艰辛中走出来。
我总是有一种感觉,奶奶在焉稽县大伯家的那段时间是最轻松快乐的时间。奶奶去世的时候,哥哥哭的很伤心,止不的样子。弟弟也许是因为太小没什么表情,也没有怎么哭。大家都说,奶奶带弟弟的时间最长,应该和弟弟感情最好,可惜弟弟太小不懂这些。
我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奶奶在焉稽县待的时间很长,我觉得也算是一种安慰。虽然我以前看见奶奶去爷爷的新家住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开心。总觉得比起爷爷家焉稽县太远了。但是现在我倒希望奶奶从来没有回来过。虽然我不知道长辈们的心中怎么想的,也不知道我这样想对不对。但是只要看见焉稽县的弟弟和大妈以前过年的时候,就算不熟悉路也一定要去遥远的爷爷家,就为了在奶奶的灵位面前上一株香。还有大妈痛哭流涕的样子。我就明白大妈对奶奶的感情不仅仅是尽义务,事隔那么久也没能洗掉大妈心里面的伤感。我也觉得奶奶在焉稽县的那段岁月里有弟弟和大妈大伯的陪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在奶奶昏迷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去给奶奶送饭,我在看电视。当时正是李连杰出演的黄飞鸿,我当时特别迷恋李连杰的武打片。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说要和妈妈一起去看奶奶。妈妈说,让我别去了,等我穿好衣服还要时间。我当时立刻穿好衣服马上就要走。到了医院,看见奶奶坐在床上打针。各种各样的液体就这样输入奶奶的身体里面。妈妈帮奶奶端着碗,奶奶一勺一勺的吃饭。我当时抢着要给奶奶端碗,妈妈也没有拒绝。我看奶奶吃一会就要休息,想想以前奶奶很厉害,能拿着那么重的扇子给我扇很久,可是现在吃饭都很艰难。后来是我喂奶奶吃完的。奶奶说感觉背很痛,我就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奶奶背靠背。奶奶用力的向后顶这我的背就不觉得那么痛了。但是她坚持的时间不是很长,过一会就要休息。就算是这样,我们谁也没有预料到,奶奶马上就要离去了,撑不过三天了。
我还是依稀记得我被惯的无法无天的时候,奶奶怎么满足我的要求的。或者是和我一起走到半路折回幼儿园找我丢失了一只的袜子。给我念三打白骨精,我替孙悟空委屈的时候。唐僧最后给孙悟空道歉,悟空也释怀了,他们有个美好的结局。或者是我摔倒了,嗷嗷大哭,就有无数的人扶起我,爷爷会哄我说,把他的肉安到我身上弥补我摔痛的肉。故事里面故事外面的委屈都有人善后。其实真正的委屈是说不出来的,也没有人善后的,更不会有人来道歉。因为别人都不知道你这里发生了什么。
奶奶是一个坚强的人,从来没有看见她哭过。至少我没见过。外柔内刚的个性才能支撑她度过过去艰辛的岁月,包容爷爷的脾气。也从不要求儿女们为她做什么,就像那个午后在院子里拿着花告诉我这是她的四个儿女一样,似乎这是她做过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那样微小的满足感,我至今都不会忘记。
很久以前弟弟悄悄的告诉我说奶奶身上有一种香香的味道,我非常认同。我想起小时候我不让爷爷帮我吹水,每次都是奶奶帮我吹我才肯喝。我们表达的不同却异曲同工,因为奶奶身上有我们许多共同的记忆。
为已逝亲人创建纪念馆进入:--
>> 介绍: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天国逝者的方式,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上一篇】【下一篇】
追悼网 . 追悼词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母亲去世悼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老人去世追悼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