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农业为什么含沙量小

第1726页,共7601页,每页10条(2013o泰安一模)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图1及下表回答:(1).对黄河各河段流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A.上游河段一直在增加&&&&&&B.中游河段逐渐增加C.中游河段先增加再减少&&&&D.下游河段一直减少(2).河口至三门峡河段含沙量增长快的原因CA.流量减少&&&&&B.河道曲折&&&C.流经黄土高原&&&D.支流少(3).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DA.上游河段水土流失最严重&&&B.中游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C.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加强青藏高原水土保持&&&&D.泥沙沉积不断抬高河床,下游形成了“地上河”(4)图1中阴影部分地势高低状况是北高南低,判断依据是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自北向南流.(5)将下列选项中的序号填入图2中,完成流程图.①农作物产量下降②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③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从循环图中可以看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治理该问题最主要的生物措施是植树种草.
解:(1)黄河中游段水位落差大,这里有著名的壶口瀑布和三门峡.沿途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3)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4)图1中阴影部分地势高低状况是北高南低,判断依据是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自北向南流.(5)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植树造林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不少地方已满目青翠,林茂粮丰,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局面.故答案为:(1)B;(2)C;(3)D;(4)北高南低;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自北向南流;(5)植树种草.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中国地理小分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地理小分区
高​三​地​理​复​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沙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