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与硫酸美有何反应

当前位置:
>>>盐酸或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
盐酸或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或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红墨水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小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则x=____________。(3)方案三:该小组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他们认为若洗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证明发生了反应。
①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导管流出液体不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原理上讲,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U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2)7 (3)①没打开分液漏斗上部塞子;②稀硫酸具有一定的体积,冒出气泡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引起的;分液漏斗上部塞子和锥形瓶之间连接一导管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盐酸或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主要考查你对&&中和热的测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测定:(1)目的:①用量热法测定HCl与NaOH的中和热。②了解化学标定法,并掌握其操作。 (2)原理:在298K、溶液足够稀的情况下,1molOH-与1molH+中和,可放出57.3.kJ的热量。即:H+(aq)+OH-(aq) =H2O(aq)&△H=-57.3kJ/mol (3)仪器和实验: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4)步骤: ①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②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④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⑤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发现相似题
与“盐酸或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479713938224582914347180725112038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有2种溶质.不是1种_百度作业帮
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有2种溶质.不是1种
如果正常看的话,酸和碱中和应该生成硫酸钠作溶质,既然你说有两种溶质,则肯定有一方过量,如果酸过量就还有一种是硫酸,如果碱过量就还有一种是氢氧化钠,你仔细看下题
NaOH和H2SO4中的一种和硫酸钠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硫酸镁,硫酸铝谁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如果横坐标表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质量,那么图像可能是一次函数吗?_百度作业帮
硫酸镁,硫酸铝谁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如果横坐标表示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质量,那么图像可能是一次函数吗?
Al(OH)3会比较先生成吧……毕竟是氢氧化钠往里面滴 所以不是过量的(当然如果反过来滴就是氢氧化镁先生成) Al(OH)3是先上再下来 不是一次函数 是折线Mg(OH)2 是一直上去……是一次函数
不是,铝元素开始沉淀过会就会溶解,所以不是一次函数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磷酸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磷酸[lín suān]
磷酸或正磷酸,化学式H3PO4,分子量为97.9724,是一种常见的,是。由十氧化四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加热会失水得到,再进一步失水得到。磷酸主要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也可用作化学试剂。英文名Phosphoric acid别&&&&称正磷酸化学式H3PO4分子量98CAS登录号EINECS登录号231-633-2沸&&&&点261℃水溶性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密&&&&度1.874g/mL(液态)外&&&&观白色固体,大于42℃时为无色粘稠液体应&&&&用主要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也可用作化学试剂危险品运输编号UN 3453 8/PG 3
继德国商人发现、德国化学家孔克尔制出磷后,英国化学家也独立制出了磷,他也是最早研究磷性质及化合物的,他在1682年发表的论文《一种观察到的冷光的新实验》中写到“磷在燃烧后生成白烟,白烟与水作用后生成的溶液具有酸性。”其中的白烟正是(),而与水作用生成的溶液即为磷酸,然而他并未对磷酸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磷酸最早的化学家是法国化学家。1772年,他做这样的实验:将磷放在以汞密封的钟罩里使其燃烧。实验结果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量的磷能燃烧于某容量的空气中;磷燃烧时生成无水磷的白色粉片,如细雪一般;燃烧后瓶中的空气约剩原来容量的80%;磷燃烧后较燃烧前约重2.5倍;白色粉片溶于水即成磷酸。拉瓦锡还证明磷酸可用浓硝酸和磷反应制得。
大约过了一百多年,德国化学家做了许多农业化学的实验,揭开磷和磷酸对植物生命的价值。1840年著的《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证了土壤的肥力问题,并指出磷对植物的作用。同时,他还进一步探究了磷酸及磷酸盐作为肥料的应用,从此磷酸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化时代。正磷酸是由一个单一的磷氧四面体构成的磷酸。在磷酸分子中P原子是sp3的,3个杂化轨道与氧原子间形成3个,另一个P—O键是由一个从磷到氧的σ配键和两个由氧到磷的d-p组成的。σ配键是磷原子上的一对向氧原子的空轨道而形成。d←p配键是氧原子的py、pz轨道上的两对孤对电子和磷原子的dxz、dyz空轨道重叠而成。由于磷原子3d能级比氧原子的2p能级能量高很多,组成的分子轨道不是很有效的,所以P—O键从数目上来看是三重键,但从和来看是介于和之间。纯H3PO4和它的晶体水合物中都有存在,这可能是磷酸浓溶液之所以粘稠的原因。熔点:22℃
沸点:261℃(,磷酸受热逐渐脱水,因此没有自身的沸点)
市售磷酸是含85%H3PO4的粘稠状浓溶液。从浓溶液中结晶,则形成半水合物2H3PO4·H2O(熔点302.3K)。磷酸是三元,分三步,不易,不易,几乎没有。具有。
pKa2:7.21
pKa3:12.67
(1)浓磷酸可以和氯化钠共热生成氯化氢气体(与碘化钾、溴化钠等也有类似反应),属于弱酸制强酸:
NaCl + H3PO4(浓) ==△== NaH2PO4 + HCl↑
原理:难挥发性酸制
(2)离子具有很强的配合能力,能与许多生成可溶性的配合物。如Fe3+与PO43-可以生成无色的可溶性的配合物[Fe(PO4)2]3-和[Fe(HPO4)2]-,利用这一性质,上常用PO43-掩蔽Fe3+离子,浓磷酸能溶解钨、锆、硅、硅化铁等,并与他们形成。
(3)磷酸受强热时,依次生成、三磷酸和多聚的。三磷酸是链状结构,多聚的偏磷酸是环状结构。
2H3PO4 ==473-573K== H4P2O7 + H2O
3H3PO4 ==573K以上== H5P3O10 + 2H2O
4H3PO4 ==高温== (HPO3)4 + 4H2O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浓热的磷酸能腐蚀,生成。但由于反应原理过于复杂,因此中学课程将其简化为氢氟酸是唯一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酸。浓热磷酸还能分解绝大部分矿物,如铬铁矿、金红石、钛铁矿等。
有三类:(含PO43-),酸式盐磷酸一氢盐(含HPO42-)和磷酸二氢盐(含H2PO4-)。
三类盐之间的关系为:
正盐和一氢盐:除钾、钠、铵等少数盐外,其余都难溶于水,但能溶于。
二氢盐:都易溶于水。
(2)相互转化
向磷酸中滴加碱液,随着碱液的增多,先后生成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磷酸盐。
向磷酸盐溶液中滴加强酸,随着酸的增多,先后生成磷酸一氢盐、磷酸二氢盐、磷酸。
(3)的问题
①H2PO4-、 HPO42-、PO43-与H+不能共存。
②H2PO4-、HPO42-与OH-不能共存。
③H2PO4-与PO43-不能共存(化合生成HPO42-)。
④H2PO4-与HPO42-可共存,HPO42-和PO43-可共存。
磷酸盐与过量钼酸铵在浓硝酸溶液中反应有淡黄色磷钼酸铵晶体析出,这是鉴定磷酸根离子的特征反应:
PO43- + 12MoO42- + 3NH4+ + 24H+ ==== (NH4)3[P(Mo12O40)]·6H2O↓ + 6H2O磷酸的原料主要是磷矿(主要成分为Ca10F2(PO4)6)和以硫酸为主的。
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可用强酸+磷酸盐制备磷酸。  
3H+ + PO43- ==== H3PO4 (原理:强酸制弱酸)
湿法:工业上常用跟磷酸钙、磷矿石反应制取磷酸,滤去微溶于水的沉淀,所得滤液就是磷酸溶液。或让与硝酸作用,可得到纯的磷酸溶液。
3P4 + 20HNO3 + 8H2O ==== 12H3PO4 + 20NO↑
热法: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再经制成。注意必须用热水,因为五氧化二磷会和冷水反应生成剧毒的偏磷酸。
多磷酸的生产:多磷酸的生产主要由正磷酸在适当条件下脱水而成。
重结晶法:将工业磷酸用蒸馏水溶解后,把溶液提纯,除去砷和重金属等杂质,经过滤,使滤液符合食品级要求时,浓缩,制得食用磷酸成品。[1]磷酸无强氧化性,无强腐蚀性,属于较为安全的酸,属低毒类,有刺激性。
LD50:1530mg/kg(大鼠经口);2740mg/kg(兔经皮)
刺激性:兔经皮595mg/24小时,严重刺激;兔眼119mg严重刺激。
接触时注意防止入眼,防止接触皮肤,防止入口即可。
遇H发孔剂可燃; 受热排放有毒磷氧化物烟雾。[1]
磷酸蒸气能引起鼻黏膜萎缩;对皮肤有相当强的腐蚀作用,可引起皮肤炎症性疾患;能造成全身中毒现象。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生产人员工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具,如工作服、橡皮手套、橡皮或塑料围裙、长筒胶靴。注意保护呼吸器官和皮肤,如不慎溅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把磷酸洗净后,一般可用红汞溶液或龙胆紫溶液涂抹患处,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诊治。[1]农业:磷酸是生产重要的(、等)的原料,也是生产饲料营养剂()的原料。
工业:磷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作用如下:
处理金属表面,在金属表面生成难溶的磷酸盐薄膜,以保护金属免受腐蚀。
和硝酸混合作为化学抛光剂,用以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
生产洗涤用品、杀虫剂的原料磷酸酯。
生产含磷阻燃剂的原料。
食品:磷酸是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中作为、酵母营养剂,可口可乐中就含有磷酸。磷酸盐也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作为营养增强剂。
医学:磷酸可用于制取含磷药物,例如甘油磷酸钠等。饮料添加物
磷酸用在,素来有的疑虑。以往的调查是借由问卷选填饮用可乐及其他碳酸饮料的频率,发现饮用碳酸饮料的受试者较易有骨质疏松症的问题。研究指出,饮用碳酸饮料者没有比其他人摄取更多的磷,但身体的钙磷比却显著的降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的有项研究在1996年至2001年使用双倍能量的去探测1672位女性及1148位男性的骨密度,发现磷酸确实会降低骨密度,此研究提供了比以往使用问卷调查更有利的证据。[2]
另一项临床研究指出,磷的摄取会降低骨密度。但此实验以磷的总摄取量为主,并未明确证明使骨密度降低的主因是磷酸。[2]
但在Heaney及Rafferty使用钙平衡的方法对于20至40岁的女人一日习惯饮用三杯以上(680 mL)碳酸饮料进行的临床研究,却发现含磷酸的碳酸饮料与钙流失无关。研究比较了水、牛奶以及各种非酒精饮料(两种含,两种不含咖啡因,两种含磷酸,两种含)。他们发现,相较于水,只有牛奶以及另外两项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含量,而添加有磷酸的咖啡因饮料和含咖啡因的饮料钙量流失速度差不多,并没有扩大咖啡因造成流失钙质的影响。由于研究显示咖啡因所造成的钙质流失会逐渐补回来,而磷酸在实验中又没有对钙质流失造成影响。Heaney及Rafferty认为前面实验受试者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受试者饮用碳酸饮料,造成牛奶摄取量的渐少,造成钙摄取量不足。[2]
也是被认为造成的元凶之一。[2]GB 3149—92方法  混合指示剂 取0.1%百里酚蓝溶液3份(V)和0.1%酚酞溶液2份(V),混合均匀。
亦称仲裁法,取试样5g(称准至0.0002g)放于100ml烧杯中,加10ml盐酸,盖上表面皿,煮沸10min,冷却后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10ml盐酸,用水定容后,摇匀。取该溶液50ml放于500ml容量瓶中,再用水定容后,摇匀,是为试样液。取试样液20ml放于4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100ml,加喹钼柠酮试液(TS-202)50ml,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杯内温度达75℃±5℃,保持半分钟或在水浴中保温至溶液分层(不能用明火加热,不论在加试剂或加热时都不能搅拌混匀,以免形成块状物),冷却过程中转动3~4次。用预先在175~185℃(或240~260℃)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过滤,先将上层清液过滤,沉淀用倾泻法洗涤3~4次,每次约用水20ml,洗液通过坩埚过滤,然后将沉淀转到玻璃坩埚中,继续用水洗涤5~6次,置坩埚于175~185℃:烘箱中烘45min(或240~260℃烘箱中烘15min),玻璃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同测定手续,进行空白试验。
磷酸含量按下式计算:  H3PO4(%)=0.04428×(G2-G1)/G×50/500×20/500×100式中G一所取试样量,g  G2——测定样品时所得的沉淀量,g;  G1——空白测得的沉淀重量,g;  0.04428——每克磷钼酸喹啉相当于磷酸的质量,g。[1]
按上述重量法测定手续进行至“冷却过程中转动3~4次”,以下操作按下述测定手续进行。用铺有滤纸、脱脂棉或纸浆的过滤器过滤,先将上层清液过滤,沉淀用倾泻法洗涤3~4次,每次约用水25~30ml,然后将沉淀转到过滤器上,继续用水洗涤至无酸性(取约20ml洗出液,加一滴混合指示剂和1滴0. 25mol/L的氢氧化钠液,所呈颜色与处理同体积水所呈的颜色相近为止)。将沉淀转入原烧杯中,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100ml,搅匀沉淀,约加0.5ml/L氢氧化钠标准液10ml,充分搅拌至沉淀溶解,加5滴混合指示剂,用0.25mol/L盐酸标准液滴定,溶液由紫色变为微黄色时为终点。  用同样测定手续,进行空白试验。  磷酸含量按下式计算:  H3PO4(%)=c(V1-VV2)×0.003769/G×50/500×20/500×100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1——试样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试样所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在空白试验中,1m1盐酸标准溶液相当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0.003769——毫摩尔磷酸的质量,g;  G一所取试样量,g。  本方法平行测定时允许误差在0~2%以内。  FAO/WHO滴定法 取试样1.00g放入一具玻塞烧瓶中,加水约100ml,再加百里酚酞试液(TS-248)0.5ml,用1mol/L氢氧化钠液滴定,每ml相当于H3PO40.049g。[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是干什么的_百度作业帮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是干什么的
CuSO4+2NaOH==Cu(OH)2↓+Na2SO4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制氢氧化铜等
配制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
看是否有铜离子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Cu(OH)2 + 2NaOH = Na2[Cu(OH)4]四羟基合铜化钠第二个反应,就是氢氧化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就是你上面讲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