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2月14日依七速是否封闭

第A04版:焦点新闻&&&&
第A01版第A02版第A03版第A04版第A06版第A09版第A13版第A14版第A15版第A16版
年前最后一个周末撞上情人节,返乡购物赏梅三大车流堵了南京
昨天南京登记结婚的新人有1492对,是平时的3倍;本报“以书会友”相亲活动为单身男女牵红线
郭一鹏 郑幼明 刘浏 董婉愉 陈郁 徐媛园 姚一鹤
  昨天南京新街口车满为患。 刘浏 摄
  青年朋友扫扬子晚报“i要辣油”二维码。 郑幼明 摄
  扫描二维码,关注i要辣油。
  情人梅和儿子,见证夫妻俩的爱情。 刘浏 摄
  游戏中获得胜利的老夫妻俩。
&&2月14日是春节前最后一个周末,又是“情人节”,还恰逢南京梅花节开幕。年前的忙碌与节日的甜蜜交织在一起。与之相应,南京出城的返乡车流与市民购物出游的车流也是“如织”,为此,南京交警两次通过新浪微博发出提醒,希望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这个有情人相聚的日子里,南京市的各个角落也在上演着一段段爱情故事,让我们随着记者的记录和镜头,来看看这“全城热恋”的一天吧。&&买买买,拍拍拍&&新街口和梅花山成堵点&&出城车流&&不少人提前返乡,堵了多条快速内环&&昨天南京新街口、湖南路、河西新城市广场、水游城等商贸区客流如织,周边道路车满为患,一位难求。与此同时,梅花节的开幕也导致中山东路、龙蟠中路一线更加拥堵。&&2月14日是“情人节”,恰逢年前最后一个周末,可拥堵首先体现在了南京的进出城通道上。“二桥高速(华电立交段)出城方向以及长江大桥南向北等处车辆排长队。”交管人士介绍说,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春节临近,一些人提前返回老家,出城车流明显增多。&不一会儿,快速内环多条通道出现拥堵,通济门隧道北向南往龙蟠中路高架、龙蟠中路九龙桥往大中桥、龙蟠中路高架节制闸到武定门段、卡子门大街南向北、应天大街高架西向东皆是车流如织。眼见此景,南京交警迅速通过新浪微博发出提醒,“情人节恰逢周末,加之临近春节,各种商业活动,人流、车流出行频繁且相对集中,建议广大市民朋友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市内交通&&新街口购物、东郊赏梅,成两大堵点&&尽管如此,可因为特殊的时间节点,驾车前往商贸区的市民还是络绎不绝,到了下午2点左右,达到了一个高峰。“中山东路东向西、汉中路东西双向、中山南路南向北车辆排成长队,至少要等3个信号灯才能通过一个路口。”交管人士介绍说,此时的新街口就像一个大型停车场,北面车尾排到中山路珠江路路口、东面车尾排到中山东路洪武路路口、西面车尾排到汉中路上海路路口、南面车尾排到中山南路建邺路路口。发现这一状况后,南京交警第二次通过新浪微博呼吁,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行车难,停车更难,像新街口周边的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当天下午1点左右,管家桥王府大街一线就排起了长队,并在汉中路路口形成了车辆交织,这些车辆大多是准备进入金鹰和东铁管巷停车场的。&为了确保排队车辆不影响正常道路通行,现场值守的交警将东铁管巷停车场王府大街入口封闭,全部改由石鼓路进入。与此同时,等待进入德基停车场和中央商场停车场的车辆已从地下排到路面上来。“只能走一辆,放进去一辆。”据停车场管理员介绍,30分钟是等位子的起步时间。&&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天梅花节开幕,前往中山陵的市民也是源源不断,导致中山东路和龙蟠中路压力更大,全天都处于车多难行状态。据介绍,进入中山陵景区的周边道路已加派警力进行指挥疏导,并适时对卫桥进入中山陵的车辆进行分流,只出不进,将车流引导从明陵路或者博爱路进入景区。交管人士也借此提醒,广大市民可选择乘坐地铁2号线或公交车、骑自行车等方式前往中山陵景区。&&扬子晚报记者&郭一鹏&&相亲&&也许你还在寻寻觅觅你的那个TA&&本报参与联办的相亲会&&“以书会友”巧结缘&&“智力联想抢答”、“击鼓传球”、“含水秀音”、“撕名牌”……昨天(14日)下午,扬子晚报联手南京市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南京心雨园婚介中心,在湖南路1号的凤凰国际书城五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场“以书会友”的特色公益交友联谊会。&&联谊会游戏中“含水秀音”是让参与者含着一口水“唱”歌让人猜,被猜出才能“过关”。因“奔跑吧,兄弟”而出名的“撕名牌”游戏,也在活动最后展开。六位单身男女分为两组PK。游戏中,男孩既要撕对方的“名牌”,也要保护本方的女队员的“名牌”不被撕。单身男女们在游戏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现场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活跃。活动中,爱读书的单身男女还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其中既有英文的《电影指南》,也有外国经典名著《简爱》,还有大众化的《读者》杂志。他们互相交流读书的快乐,也彼此互换书籍,以书会友。在活动会场外,也贴了近500个单身男女的信息资料,其中有部队的“兵哥哥”,有歌舞团的演员,也有不少高学历男女,有的在美国医院工作,有的是高校教师。引得一些看到报纸预告赶来的家长,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带回去让没空到场的儿女选择。&&实习生&梁爽&&&扬子晚报记者&郑幼明&&求婚&&在爱情开始的地方,她说“我愿意”&&2月14日下午2点14分&&&秦淮河边浪漫求婚&&昨天下午2点14分,秦淮河边上演一出浪漫求婚,南京小伙吴先生向自己相恋已久的女友求婚成功。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女友在同一家单位工作,相识相恋都在城西的外秦淮河畔,这条城市景观河也成了两人约会最多的地方,今年2月14日他决定向女友求婚,也毫不犹豫的选择在江苏电视塔下河边的这片广场上,带上小伙伴来记录着动人的一刻。&刘&浏&摄&&结婚&&爱对了人,每天都是情人节&&昨天南京&&结婚了&&1492对新人&&扬子晚报讯(记者&董婉愉)昨天是西方情人节,农历腊月二十六,是很多新人登记结婚的“好日子”,恰逢周六上午婚姻登记处开放的日子。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截止到昨天下午4:00,全市共有1492对新人扎堆领证,是平日里的三倍;昨天全市也有9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玄武区婚姻登记处,正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新人比平时多不少,但并不显得拥挤。在该区第一个拿到结婚证的“90后”陈小姐很是激动:为能在情人节领证,她和男朋友早晨6:00多就来排队,开门后办理的时间也不长,他们说最欣慰的就是双方的父母。在一家企业工作的董小姐和曾先生,特意赶在周末来领证,自称是撞上了情人节。“我和男友都33岁,今天是春节前最后一个休息日,打听到登记处加班半天,所以来办手续,节日期间再回老家办婚礼。”玄武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预计情人节当天可能迎来结婚登记高峰,昨天把开门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两台机器增设到4台,工作人员临时扩充到20个人。据介绍,昨天该登记处全天办理100多对新人登记结婚手续,而在平时只有四五十对。同样,南京市14个婚姻登记处昨天都坚持办理完毕最后一对新人登记结婚手续才下班,14日当天取号的人都如愿拿到了盖着情人节日期钢印的结婚证。据南京市民政部门透露,截止到昨天下午4:00,各婚姻登记处已受理完毕,全市共有1492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据悉,近年来全市在普通日子里的结婚登记数据是每天500对左右,每年婚姻登记总数为11万对—13万对。&&相守&&当爱情沉淀成亲情&&在情人梅前见证爱情&&东郊梅花“情窦初开”&&扬子晚报讯(记者&陈郁&刘浏)昨天是情人节也是南京梅花节开幕的日子。昨天上午10点,伴随着鼓声,“2015南京国际梅花节”在梅花山1号门外开幕。今年的开幕式并没有往年的节目表演,而是用一场绿色骑行宣告梅花节开幕。&&对于游人和市民来说,梅花山上悄然绽放的情人梅成为了游客争相合影的主角。被喻为“情人梅”的两株梅花,位于梅花山观梅轩东侧,属于“淡妆宫粉”,是梅花院士陈俊愉亲自命名并予以国际登录的珍稀品种,每年情人节前后都能准时盛开。前来合影的市民有自拍的小情侣,也有带着孩子来的父母,大家都像在特殊的日子里借这株梅花,祝福自己日后美满幸福。“这两株梅花间虽然有石头隔着,但是长着长着两株梅树的枝干便缠绕在一起。”梅花山的花情预报员王峰介绍说,位于梅花山观海轩东侧路边的这两株梅花的品种名称为“淡妆宫粉”,从树形上看他们不仅紧紧依偎而且两株梅花的开花时期非常稳定,都是在每年情人节准时开放,因此他们被称作“情人梅”。&&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冬天温度偏高,梅花山上的梅花提前开放,“江南宫粉”、“南京复黄香”、“粉红朱砂”、“南京红须”等优秀早花品种已进入观赏期。而今年在梅花山赏梅时,还增加了语音导游的服务,将一个类似蓝牙耳机的设备戴在耳朵上,只要接近挂牌的“会说话的梅花树”,这个“自动导游讲解器就可以为您介绍这株梅花”。目前景区内有21株这样有代表性的梅花可以提供讲解。&&五旬铁路夫妻的情人节:&&坚守与放弃都是情&&扬子晚报讯&(通讯员&许文峰&祖韬&记者&徐媛园)2月14日,情人节。上午8时起,南京火车站列车上水工管更生默默地给一趟趟列车“喂”水,今天正巧是他52岁生日。老管的妻子,48岁的黄克勤是一名安检员&。&&11点30分,忙碌了一上午的老管顶着寒风在股道里跑了近15公里。临近中午饭点,老管回到休息室准备去食堂打饭。一进门,惊奇地发现妻子黄克勤正坐在椅子上。原来,早上老管走后,黄克勤看到桌上开了封的胃药,知道老管的老毛病又犯了,便在家烧好了饭菜带到车站,利用间休时间送到丈夫的班组。看着热腾腾的饭菜,老管像孩子似的笑着对妻子说:“你等会间休时再来一趟吧,帮我把饭盒带回家。”妻子黄克勤没多想就回到了岗位。一个半小时后,黄克勤再次来到加水班组休息室,老管从怀里拿出了一条围巾,轻轻地给妻子黄克勤围上(如图),“天冷,进站口风大,这是给你买的围巾。”情人节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两个人的世界。但对于工作在铁路一线的职工来说,这一天也许仅仅是在工作间隙、午餐之时两个人的一个眼神和一声问候,或是一条短信表白。&&偕老&&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情人节四对鹤发老人&&玩“两人三足”跑&&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今年的情人节正值周末,很多年轻人都拖着手快快乐乐的出门过节。但是在这年轻人的节日里,老人们则显得无所适从。为了让他们也能赶回“潮流”,姑苏区白洋湾街道的年轻社工就特意在这一天请来了辖区内的四对鹤发老人,把他们聚在一起,过上属于他们的第一个情人节。记者了解到,在这几对夫妻中,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已经75岁高龄。&通讯员&周丽娟&本报记者&姚一鹤&文/摄&&七旬“暖男爷爷”拉着老伴跑到终点&&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的活动中心,现场已经布置完成,十分的温馨。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老照片,有些照片已经发皱泛黄,却记录着老人们的爱情和一路走来的点滴。记者了解到,这些聚在一起过节的老年人大都年逾古稀,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岁。他们中有些人,吵吵闹闹,一起过完大半辈子,情人节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陌生词。活动开始,首先四对夫妻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换上情侣衫,然后各就各位,双手系上红丝带,两个人配合,同时奔向终点。&75岁的周万宣和葛龙英是四对里年纪最大的,但是两位老人身体却很好,只见周老轻盈地拉着老伴葛阿姨的手,一路奔向终点。他边跑还边对葛阿姨说,“你跟着我好啦,跑不动一定要和我说啊”,十分贴心!比赛结束,周老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别看我们年纪大,但是我们每天都会吃完饭遛个弯,身体可硬朗了,腿脚灵活,眼明手快。”&&忆当年约会,一起看电影会不好意思&&但是年轻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相对年龄较小的胡敏国师傅和老伴张雪娟最终取得了第一轮的胜利,率先跑到了第一站的终点。接过任务卡,看完后两人却面面相觑,不好意思相视大笑。&原来第一站的任务是说出你们最难忘的一次约会。胡师傅有点不好意思,拍着胸脯壮着胆,说:“我们那个年代哪有什么约会,连光明正大的看场电影都不敢,要两个人迂回一前一后进入电影院才行,看一场电影要有接头暗号和装扮,免得被乡里乡亲看到,就不好意思了。”最后,社区还为几对夫妻准备了合照和鲜花,让老人们真真正正过一次像样的情人节。&&“年轻时没有什么像样的合照,一辈子更是没有过过情人节,今天算是都圆满了。”孙兰巧阿姨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和老伴年轻时算是周末夫妻,结婚没多久他就去福建工作了,两地分居,别说情人节了,平时相聚在一起吃个饭都难,今天一次补齐了,真的是太开心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C) 版权所有 扬子晚报 合作伙伴: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编者按:冷战时期由英军设立的香港北部边境禁区正在解禁。这段长20公里的神秘带状区域,见证了陆港两地一个甲子的风云际会,也凝固了时光,甚至被遗忘。在陆港民间关系微妙复杂的2012年,对两地来说,这块神秘面纱的揭开,加快融合,更考验智慧。
香港禁区的警察。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香港边境禁区是冷战产物,也是历史标本。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它既隐形又真实,既见证离斥,也见证融合。
禁区解禁在释放香港经济和民生活力的同时,也释放历史与记忆,更开启一段影响深远的陆港融合之旅。
从香港特区最繁华的中环出发,摆脱密集高楼、凶猛人潮和闪烁霓虹,往北穿越九龙和大半个新界,将抵达一个叫&石涌凹&的地方。
恍如穿过一条时光走廊,在&东方之珠&的北方一隅,竟荒草漫漫,老屋斑驳,鸡犬相闻,就连历史也在此停滞。
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道路封闭,戒备森严。港英时期的警察甚至保留对擅闯入者实行拘捕或开枪的权利。禁区内居民将这里比喻为&被铁丝笼罩&的世界。
随着2012年香港北部边境禁区第一阶段逾7.4平方公里的解禁,这堵鲜为人知的香港版&柏林墙&才渐入公众视野。
香港边境禁区建于1951年,逐步扩大至28平方公里。这片相当于280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区域,在当时被英国人称为&香港北部小型万里长城&。即使在回归后,禁区仍未消失,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先例。
随着边境禁区的政治防卫功用已失,香港民间要求缩减甚至取消禁区的声音日隆。实现第一阶段解禁后,特区政府制定规划:将在2013年和2015年逐步开放剩余区域。届时,除去最终仍会保留的4平方公里沙头角墟、边界通道与出入境管制站外,香港禁区的历史将彻底落幕。
中英街。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封闭六十年
禁区解禁&&从工业文明到农耕文明&&被囚了六十年&&人为围墙的序幕,就此拉开
自日零时起,封闭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香港禁区第一阶段解禁,包含担水坑村在内的沙头角六条村落。&感觉被囚禁了六十年,终于开放了。&沙头角乡事委员会主席李冠洪不由感叹。
这个隐形的牢笼诞生于一段大历史。日,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当天,英军在一夜间建成了边界铁丝网,企图抵挡势如破竹的解放军。
然而,首先冲击这里的不是枪炮,而是内战后的难民潮。日之前,每周大约三万名内地人进入香港境内。一系列边境事件令中英关系变得紧张。随后,朝鲜战争爆发,英国对华实施禁运。
1951年,港英政府颁布《边界禁区命令》,以保安理由封闭与中国大陆接壤的边界,并正式成立边境禁区。包括香港居民在内,出入边境禁区均需出示禁区通行证,俗称&禁区纸&。与此同时,广东省也宣布实行边界管理,沙头角部分地区被列为中方边防禁区。
后来的多次逃港潮中,港英政府发现偷渡者会将整段铁丝网推倒或剪破,便沿禁区界线加建了一重品字形铁丝网,从沙头角延伸至后海湾;又在最北村落的南沿再建第二重铁丝网,名为&边界第二防线&。
意识形态对抗的年代,一道人为围墙的序幕,以铁丝网拉开。
被铁丝网阻隔的世界
逃港者从未停息&&在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中&&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荒诞的交融
自1950年代禁区设立后,禁区居民不得不形成一套独特的生活方式:禁区之外的世界,无论哪边,一律叫外面。外面就是危险的。宵禁是常事,村口最北的大铁闸会在凌晨关闭,车辆则决不能靠近最边界的莲麻坑路。小山丘上,警方七座碉堡依次排开,夜间会以360度射出白光柱。
哪怕铁丝网矗立,逃港者却从未停息。深圳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大规模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达56万人次。
边境禁区梧桐山连绵,人迹罕至,是逃港的陆上必经线路。如今重新站在这里的铁丝网边,禁区原居民姚观华仍感到心有余悸。
&那头逃命,这头抓人,有人死后就挂在铁丝网上,看着心寒啊。&他说。
意识形态对抗在1967年达到顶点。这一年,香港左派民众发动&反英暴动&,事件蔓延到边境。7月8日,三百名中国民兵越过边境到禁区,向港方警岗扔石块、玻璃瓶,造成四名警察死亡,三十余人受伤。
自此,两边紧张对峙。英军在禁区屋顶堆满沙包,架设机枪阵,华界驻军也严阵以待。
&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禁区居民被怀疑有&左派&思想而遭监视。报考警队的原居民发叔,即便考试全部合格,也因为&政治不合格&被拒入警。
而网那边的深圳沙头角也防范有加,一份爱国主义教育材料中写道: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要筑起反腐蚀的思想防线。
对峙之外,历史又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形成荒诞的交融。
边境封锁后,一批禁区村民因为遗留田地在深圳,仍可获得深圳公安局发放的耕作证。&家住在香港,生计在深圳&的情况使他们担任了最早的&深港两地大使&。
在曾是其中一员的叶女士印象中,过境时只要向解放军掀开装着午饭的饭盒盖,再读些写在黑板上的毛主席语录,&随时可以过去&。同时,深圳有田地在禁区的农民也可以凭耕作证到香港耕作&&白天,在资本主义地盘干活,晚上,则回到社会主义床铺休息。
港澳流动渔民是另一群特别的&水上公民&。现在五十六岁的陈志明,当年不但是香港居民,还拥有内地户口。&这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礼物。&他说。
某种意义上,禁区所见证的逃港浪潮与这些早期的农业融合样本,一同推动了时代的车轮&&1978年,内地改革大幕拉开,随后建立深圳特区,史学界普遍认为,&逃港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内地尤其广东对经济发展的愿望。
叶秋平还记得当年禁区居民给逃港者送米、送水的场景。日后,他们守望相助,一同创造了香港奇迹。而他们逃难身后留下的禁区,却仍一成不变。
(何籽/图)
历史反转戏:华界日千里,英界牛步伐
以空气为界&&在国族认同与政治效忠之间挣扎&&历史荒诞之处&&一出反转戏
禁区内的中英街,历来以空气为墙。
这条&中国人居住在英国人管辖的街道&,在漫长冷战时期是分隔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主要边界之一。街的两边,店铺分别属于中方和英方。
随着内地实行改革开放,中英街成为一枚显赫的时代标签。在最热闹的1980年代,它是象征着中产生活的香港梦。内地人,吉澳人(吉澳,香港的离岛之一),香港原居民都赶过来&趁墟&(赶市集)。早上四点多钟,集市便开始人声鼎沸。
然而,后来香港回归,两地跨境贸易的热闹场面反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结队疯抢物资的水客兵团。
罗嘉豪童年上学必经的这条街,后来让他心生尴尬:一街之隔的世界颠了个,对内地人纯朴的情结开始让位于对凶猛水客的厌恶。
莲麻坑村前村代表叶秋平也有一些复杂的心事。
过去,他偷偷拿面包送到山上接济偷渡客,如今他却不再同情偷渡客,&以前吃不饱全家逃难,现在,是为挣钱一人冒险&&性质完全不同了&。
&他们在一个边缘地带,在国族认同与政治效忠之间挣扎。&香港历史学者阮志写在禁区研究的著作里,发现&抗拒又妥协&,是禁区&边民&们直面历史与现实的方式。这种&奇特的务实&还使禁区的人们一直被夹在中间,&既不是这边,也不是那边&。
内地经济迅速起飞,变化也仿佛发生在一夜间。港界的村民还在种地,华界则遍地&种房子&。当深圳沙栏吓村的渔民、农民住上了别墅式小洋楼,隔沟而对的禁区盐寮吓渔村,还是一排低矮的平房。当时,香港《东方日报》用了这样的标题:华界日千里,英界牛步伐。
对岸深圳,高楼拔地长了起来,水客集结多了起来。禁区却一直没开放,&九七&后管制反而越来越严。人口流失,集市风光不再。年轻人都外出工作,最终搬走,剩下的都是老人。&家已经没人住了,伤心也没办法。&新楼街杂货铺的四婶说。
1997年香港回归,驻港部队经由文锦渡禁区到马会道,进入香港。随后,作为供港物资的通道,禁区见证陆港进一步融合的同时,自己却继续留守往昔。陆港两地的发展就像一出反转戏,刹那间拉开意味深长的距离。
沙头角墟一处新建的小公园,近处,三个香港园林女工低头锄草,薪资每小时二十八元港币;远处,则是深圳的两幢新大楼,每平米估价两万六千元人民币。大楼上红色条幅写着&贺封顶大吉&。据说,新楼名为:中英街一号。
在香港辉煌与深圳奇迹的映照下,禁区的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禁区隐形的村庄们,被包围在发展声浪中,渐渐显出形来。
2006年,这个曾经淹没在历史洪流中不见身影的禁区,首次被纳入香港特区政府缩小边境禁区范围以发展的讨论。2008年,港府进一步确立禁区的保留范围由8平方公里,缩减为最终的4平方公里。
隐形的村庄,时间停滞了
这离中环跟离北京一样远&&过去的时间,是他们唯一拥有&&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全新的时间刻度
谷歌地球的卫星图上,香港与深圳大片灰白色楼群之间,一道葱茏被挤在中间&&这片恍如失踪的区域,便是已经看不出铁丝网的禁区。
屋舍俨然,土地平旷,恍若八十年代的内地农村。时间以一种近乎停滞的速度,在未开放的禁区内流淌。
84岁的香港人叶关保已经数年没有到过中环和铜锣湾了。&感觉离中环跟离北京一样远&。
现在的他,每天村内数着走路一万步,逛街就在离禁区最近的上水,最爱吃的是华界沙头角的北京烤鸭,九十港币一整只。
这并不夸张。更多的原居民保持着和他相似的习惯:坐港铁不出新界,购物止步上水粉岭,到深圳比到港岛更多。更多的时候,足不出户,也挺好。
一直以来,这片土地&收容&各色来客:国民党逃兵及家眷,中共游击队员,外国修女,以及内地偷渡客。就连更早以前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者叶定仕也回到这里避难。偏安一隅,时光凝固,这个&历史的弃儿&成为最好的避风港。
一路沿着禁区边境最北的公路走,抬眼次第可见,深圳楼群鳞次栉比。相形之下,铁丝网的这边,杂草丛生,荒地闲置,偶有松园下村的清末老宅闪现。很难想象,这和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同属一座城市。
除了时间,没有任何东西能再度激发这里老人们的兴致。过去的时间,是他们唯一拥有,也是禁区的唯一阻隔。
&(禁区)这里被藏得很好,历史让它不得不被边缘化。&香港岭南大学历史学教授刘智鹏说。
一片被时代疏离的土地,就这么恰到好处地停在了这里&&就像不曾存在过一样。香港的城市化扩张版图显然遗忘了它,深圳狂飙突进的财富成长试验也只是经过了它。
&这里的香港人就像隐形人。&禁区原居民阿祥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距离香港近了些,是在年初禁区被开放的时候。几年前,他们外出打工,老板通常一听说是住在禁区内,便不再录用&&这里,距离真正的香港,实在太远了。
现在,禁区内凤凰湖的民居正门上还漆着民初五色旗及国民党旗。尚未开放的禁区,许多老一辈原居民继续成为留守的&空巢老人&&&记忆是他们拦截时间的一面墙,就立在家门口。
一片杂树灌木掩映之处,是竹园村的旧村废墟。七十余岁的原居民姚明已经把家搬到了新址。2012年11月,他再次走在旧址,还能准确识别那棵被1962年温黛台风刮倒的老树。看到被编记号码的残壁旁,以前老屋里供奉祖先的神龛犹在,他感到&无法挽回的伤感&。
废墟的正前方,已是一片大工地,挖掘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这是深港政府正在建设中的&香园围/莲塘新口岸&。2018年,新口岸启用时将实现&人车互通&。那时候最后的禁区也会已开放三年,深港融合将带动禁区步入一个全新的时间刻度。
特区中的特区
这条香港发展的脐带&&禁区正在死亡,铁丝网却反之&&阿灿、港灿与屌丝&&再也停不下来了
日晚,香港沙头角张灯结彩,一队舞龙舞狮的人群,雀跃穿过百余桌筵席。五十岁的阿祥和其他乡亲一同举杯庆贺禁区将在午夜开放。不远处,被释放土地已经开始赶工兴建楼盘。
这一场迟到十五年的解禁,将边境禁区拉入公众视野。香港市民纷纷驱车前往,一睹神秘禁区的真面目。这里新成立了香港最大的有机农庄,亦有深圳驴友组队到禁区内徒步探险。
香港历史研究社理事长李泽恩,多次进入禁区考察历史遗迹。他发现禁区开放带来的游人,已经令不少古迹文物受到破坏。
在&香港2030远景&城市规划中,边境禁区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港府计划全面开放后的禁区,局部将建新市镇,局部则为货柜中转区和物流中心,甚至因应跨界活动增加而发展为大规模娱乐中心,建立酒店和商场。
一开始,争议聚焦在发展与保育之争。无论是逐渐消失的历史文化,宗族传统与遗迹,还是稀有蝴蝶、蝙蝠,生态环境的自然保育,作为&香港最后村庄&的禁区开放都仍将面临未解的题。&不能因为大兴土木,影响禁区生态。&环保人士吴希文说。
2012年6月,时为候任特首的梁振英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边境禁区可做&特区中的特区&,内地人和外国人均可免签证进入。在他的构想中,这片昔日的处女地,将来甚至会变成除了中环等核心区外,另一片可让香港经济腾飞的土地。
从最封闭的边缘地带,到最开放的&特区中的特区&,禁区经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华丽转身。
然而,陆港民间关系越发微妙的2012年,禁区的开放与发展,更与两地日渐焦灼的现实交锋捆绑在一起。
香港学者陈文鸿撰文提议:&区内可采取免税区的措施,但更重要的是开放区内让内地人尽可能畅通无阻地进出。&这与港府新界东北区发展的规划一脉相承,是为了&打破过境阻碍,促进融合,避免边缘化&。
立刻有人反驳:禁区开放后,过度融合会影响香港的核心价值和生活方式。
尽管禁区之意识形态对抗与政治防卫历史任务已经完成,走私客却成为港人眼中最新的边境威胁。今年一连数次港人反对走私水客的&光复上水&行动,已经发出焦虑的信号。
这道无形的&铁丝网&困扰香港已久,实业的外迁,地产垄断和经济肌体的僵化困扰着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转化为无处安放的愤怒,成为2012年多起陆港矛盾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讨论仍在继续,禁区的生活也如常。即便禁区行将消失,沙头角墟已被确定最终也不会开放。2012年11月的一个午后,这片&永久性禁区&里,《最炫民族风》在小店内响起,茶餐厅里喝下午茶的原居民大叔,和内地朋友调侃,语出惊人:我说你阿灿,你就说我港灿,有什么意义?还不都是屌丝!(阿灿,香港人对内地新移民的俗称,带有歧视意味;港灿则为内地人对此歧视的反击性称呼)
如今,已开放的部分,休闲农庄兴起,游客前来,建屋加快;未开放的部分,则悲喜交加。发叔站在盐寮吓村码头,想起曾经捕鱼为生的日子,&盐田水有拇指深,只要一直晒着,水变得很咸,就可以结晶&。
这都成为他记忆的部分:日头一出风一吹,盐亮晶晶的,好像钻石般闪耀&&禁区以及禁区中的那种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特别感谢香港历史学者阮志对本文的贡献。)
上一页1下一页
叶伟民 实习生 贺风玲
夹在深圳和香港城区之间的这片渺无人烟的处女地,约1平方公里,是落马洲河套地区,它原本与深圳...
作为“一国两制”的首个试验场,回归后的香港树立了优秀的标杆,但经济上一度遭遇重挫。而另一侧...
港陆两地看法有异:香港给内地人的印象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经济病人。但香港人认为,他们为内地贡献...
越南人有一门职业,叫九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九丙”背负着沉重的货物翻山越岭,因为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